Ⅰ 鄉村醫生待遇是多少
這次兩會,代表馬文芳建議 比照民辦教師改善鄉村醫生待遇 來自河南省通許縣大崗李鄉蘇劉庄村的馬文芳,是本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唯一一名鄉村醫生。據他介紹,去年,他收到來自全國各地7000多封信件、接到無數簡訊和電話,向他反映了同一件事情——鄉村醫生的待遇問題。「其實,就這個問題,我已經連續提了3年的建議了。可惜一直也沒什麼動靜。」於是,他決定加大力度。今年「兩會」,他將建議「升級」為議案,提出「比照民辦教師,解決鄉村醫生身份和待遇問題」。為了完成這個議案,這位當了43年鄉村醫生的花甲老人花了26天時間,自費跑了3個省(河南、山東、湖南)共100個村莊,走訪100名鄉村醫生,做了一次深入調查。馬文芳說,鄉村醫生與民辦教師都出現於上世紀50年代。隨著社會的發展,民辦教師有的漸漸轉為公辦,剩下的一些這幾年來也受到關注,他們的工資福利、養老醫療等問題得到初步解決,但鄉村醫生卻至今得不到重視,「鄉村醫生正處於被邊緣化的狀態。」馬文芳爭取到了30位全國人大代表的支持,形成了最終的議案。 樓主:支持馬文芳代表。
Ⅱ 鄉村醫生的待遇最新消息
鄉村醫生待遇包括:
1、建立「村來村往」後備力量培養制度。實施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
2、建立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制度。
3、堅持通過購買服務確保鄉村醫生有合理收入。
【法律依據】
《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第九條
國家實行鄉村醫生執業注冊制度。
第二十三條
鄉村醫生在執業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
(一)進行一般醫學處置,出具相應的醫學證明;
(二)參與醫學經驗交流,參加專業學術團體;
(三)參加業務培訓和教育;
(四)在執業活動中,人格尊嚴、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五)獲取報酬;
(六)對當地的預防、保健、醫療工作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Ⅲ 鄉村醫生待遇如何解決
發牢騷沒用的, 實事求是才是解決之道。給些苦吃,是考驗你的立場是否堅定,是否真心為黨服務,考驗過關,形成有戰鬥力的鄉醫政治團隊,說話才有分量的。這么大國家牢騷多的是,渴求多的是,到處要花錢,先給哪個團體解決是看哪個能量大,渴求人數多,國家建設急需等等, 這是政治。 錢從哪來,待遇標准多高,人大的社保法允許不,有多少反對的,總要政治協商一下的,陳竺部長 兼主席不正在協商嗎,先統計團隊人數看要花多少錢,他兜里的錢不多,等中央開源節流, 差不多能拿得出這筆錢,再宣傳一下這支靠得住窮得起的英雄隊伍,沒反對聲音這事就成了,那時百萬鄉醫叫好,幾億人受益,醫改全面成功,胡溫的豐碑習李的驕傲,四海之內皆大歡喜,東亞病夫揚眉吐氣,鄉醫走你!
Ⅳ 鄉村醫生應該有什麼樣的待遇
鄉村醫生還不如農村低報戶.還談待遇.關門打工還比較實際些.......
Ⅳ 現在鄉村醫生待遇怎麼樣
到2019年為止,已有部分地區在不斷完善村醫政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書的實施。這個證書可以享受村醫的一些福利待遇,還提升了村醫的地位。
養老問題一直是村醫隊伍關注的重點。當前,國內各地主要採取3種方式解決村醫的養老問題: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比如貴州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從制度上解決了村醫的養老問題,養老金的籌集主要是村醫個人繳一點,鄉鎮衛生院出一點,有的地方財政再補一點;
給予年資補助,山東、寧夏等地按村醫每工作1年每月15元~20元的標准給予年資補助,工作時間越長,養老待遇就越高;
給予定額補助,廣東對已離崗的老年村醫按每人每月700元~900元的標准給予補助,
河南等地按每人每月300元左右的標准補助。
國家衛生計生委表示,隨著養老制度的建立,全國有2206個縣(市、區)建立了退出機制,為新進入村衛生室的人員留出了空間。此外,福建、重慶、寧夏等地在村衛生室推進醫療責任險,積極化解村醫執業風險。
國家衛生計生委基層衛生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實踐證明,妥善解決村醫的養老問題,再加上有比較合理的待遇和較好的發展空間,就不僅可以做到「村級穩」,還能實現「穩中有進」。
Ⅵ 鄉村醫生待遇
你的說話也是每個鄉醫都想過的話,政府應該盡快來解決鄉醫待遇問題,只有盡快解決鄉村醫生的後顧之憂,才能更加提高他們為人民服務的積極性,鄉村醫生服務在為老農民看病預防的第一線,確實也太苦太累啦,有時候還要受他們上一級管理人員或其他一些亂七八糟的管理人員的刁難,鄉醫都有同感。政府的衛生系統相關官員你們都去做什麼啦?你們下來了解了解他們,看看鄉醫是怎麼工作的,他們得到的又有多少?
Ⅶ 鄉村醫生待遇問題
養老金與鄉村醫生
60年代我們參加了衛生工作,響應黨的號召為群眾解決看病難、解決農村缺醫少葯。在70年代,農村辦起合作醫療。為減輕農民負擔,我們上山采葯、自製糕、丹、丸、散。開展土單驗法治病,用傳統醫學一根銀針治百病、一把草葯把病除的方法。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防治結合。努力開辦了農村合作醫療。遵照毛主席提出:「一切為了人民健康。」開展兩管五改,管理水源、滅菌消毒、管理糞便、改廁滅蛆。為防空氣污染,改良節能爐灶、滅蠅刨卵、滅蚊處理孑孓等工作。開展預防保健、接種各種疫苗、按季節用中草葯煎大鍋湯,預防春季傳染病。夏季腸炎痢疾、胃腸道病、冬季流行性感冒等。老少皆服。在預防疾病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夏日炎炎,我們肩背葯箱,手舉紅十字旗走在天間地頭為農民服務。我們帶頭發動,由提倡計劃生育。落實到實際工作中,聽從衛生院管理。做到婦幼、防疫、醫療保健、食品安全、和季節性接種工作。在防非典,我們行動在最前線。採取了消毒、體檢、測體溫等。對流動人員進行隔離檢查。我們鄉醫對農村衛生工作有一定貢獻的。同時那個年代參加工作的民辦教師、農村獸醫、有早參加幾個月的衛生工作成為聯診人員。都享有國家發放退休金。而我們什麼都沒有。天壤之別的待遇怎樣說。如今,我們這些人,都年近七旬多餘。有體弱多病的、有耳聾眼花的、有生活不能自立的。我們這幾十年的醫生行列中,由於工資微薄,沒有積蓄。現在又物價上漲。我們的生活無法維持,百般無奈。我們只能求政府解決。
老年鄉醫
Ⅷ 目前對鄉村醫生的待遇是什麼
村級衛生所是農村三級衛生網最基本的單位,而鄉醫則是農村衛生隊伍的主要力量,處在衛生戰線的最前沿,主要擔負著對農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還擔負著兒童計劃免疫、婦幼保健、健康知識宣傳等公共衛生工作。幾十年來,廣大鄉村醫生紮根基層,履行人道主義職責,默默無聞地為村民解除病痛,搶救了無數的生命。同時還積極參與各項公共衛生及預防保健任務。鄉村醫生曾改變了當年農村缺醫少葯,甚至無醫無葯的難題,被世界衛生組織譽為新生事物。 拿老一輩鄉村醫生來說,在上世紀60年代農村衛生環境極其惡劣的狀態下,響應黨中央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號召,通過衛生部門培訓擔任赤腳醫生,種,采中草葯、辦合作醫療、身背保健箱走村竄戶、進行衛生知識宣傳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兒童建卡造冊、預防接種、實行計劃免疫、保護孕產婦和兒童健康,有利於計劃生育在農村的順利進行。如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絲蟲病、瘧疾等就是依靠鄉村醫生共同配合一起消滅和控制的。可以說,閩北衛生事業取得可喜的成就,其中就有鄉醫的一份功勞。
疫情報告、監控和防治各類流行病、暴發病、常見病診治、送醫送葯上門,方便農民群眾,幾十年來鄉村醫生默默無聞地工作,起到了一些大小醫院和各級防疫部門不能替代的作用,為農村衛生事業做出了巨大成績。
非典流行時,鄉村醫生和全國醫務人員一道奮戰在監測第一線,與回鄉人員零距離接觸,詳細登記,測量體溫,為保一方平安晝夜工作,不叫苦不叫累,也未要求任何報酬,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無私貢獻。
禽流感期間,各級領導下達緊急動員令,我們更是義無返顧,毫不遲疑,赤膊上陣,投入這沒有硝煙的戰爭,一天兩次為疫區人員測體溫,體溫登記表寫的密密麻麻,經過一個月的日夜奮戰,禽流感戰勝了,而我們有誰理喻呢?如今我們仍然監控著隨時可突發的傳染病預防保健工作。
鄉村醫生除體溫計、血壓計、聽診器外,沒有其他診療設備,中西各成一體,醫生護士為一人,病人要求價廉速效,行醫使葯困難重重,真苦了我們的頭腦,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了,鄉村醫生積極向群眾宣傳參保,但是農民最近的醫療單位,最能節省患者醫療費用的村衛生室卻不能報銷醫療業務,就連小額報銷所用的登記表、報銷條和處方都得自己掏錢買。鄉村醫生每年要交校驗費,罰款,管理費,葯監檢查,消殺費,物價,培訓費用等等,少則一千多,多則一年幾千元,早些年還有工商、稅務等部門的收費,現在隨著合法的、不合法的葯店、葯房的普及,錢越來越難賺,村衛生室進入窘境。
赤腳醫生和民辦教師是上世紀農村中的「雙胞胎」兄弟,都是農村青年經過村委會推薦,有關部門審批參加了各自的工作,民辦教師每個大隊2——3名,赤腳醫生各有一名,教書育人為百年大計,防病治療為百年人生,對人類和社會問題同等重要,但是後來國家政策是民辦轉公辦,拿可觀的國家工資及退休金,可我們鄉村醫生在國家經濟綜合國力日夜增長的今天,我們仍然赤著腳。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仍然守衛在農村三級衛生網的最底層,以人為本,服務於農民兄弟,永遠是我們的宗旨。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當年許多風華正茂的鄉醫如今即將步入老年的行列,後顧之憂也隨之迫在眉睫,根據《鄉醫從醫管理條例》規定,男60歲,女55歲的鄉醫將不予執業注冊,停止其醫療行為。因此,老年鄉醫面臨著失業和老無所養的尷尬境地。相比之下,與這些鄉醫同時代為國效力的「民辦教師」卻幸運的多,他們已全部轉為國家正式幹部,解除了後顧之憂,過著安享晚年的幸福生活。 「赤腳醫生」與民辦教師一樣,都是我國在一定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產物。若干年前的農村合作醫療站、「赤腳醫生」和現今的村衛生所、鄉村醫生是國家認可的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是我國農村三級醫療衛生保健網的最基層。
Ⅸ 鄉村醫生待遇今後如何
想要待遇別做夢啦,沒人會管我們的死活的,鄉村醫生又不會造反,沒人會理我們的。
Ⅹ 鄉村醫生享受什麼待遇
全國各省已根據各地實際情況目制定了相應的鄉村醫生養老、待遇政策,沒有固定標准,以下面五省市自治區為例加以說明:
北京
北京市印發實施方案,大幅提高鄉村醫生的待遇。按照方案規定,北京鄉村醫生的待遇,將從目前每人每月1600元提高到3500元,山區、半山區可結合實際情況,在基本補助的基礎上,每人每月可再增加補助500-2000元。
同時北京將完善鄉村醫生崗位人員的社會保障政策,鼓勵引導符合條件的新人,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政府參照靈活就業人員最低繳費標准,給予適當補助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不符合條件的,可在戶籍地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河北
符合條件的鄉村醫生按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不屬於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的注冊鄉村醫生,可在戶籍地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對年滿60周歲的鄉村醫生,各縣(市、區)要結合實際,採取補助等多種形式,進一步提高鄉村醫生養老待遇。具體方案由縣(市、區)政府制定。
內蒙古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出台《內蒙古自治區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對於符合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鄉村醫生,可按規定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不符合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條件的,可在戶籍所在地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方案》明確,對於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從業10年以上(含10年)並已經退出工作崗位的鄉村醫生,各地區要結合實際,進一步提高鄉村醫生養老待遇,每月按照一定標准給予生活補助,所需資金由盟市、旗縣級財政解決。
新疆
對取得鄉村醫生證書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並與鄉鎮衛生院簽訂聘用合同的在崗鄉村醫生,按靈活就業人員有關政策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費用由鄉村醫生個人負擔。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並在鄉村醫生崗位上連續工作10年以上的,可以通過鄉村醫生個人補費的方式,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黑龍江
完善鄉村醫生離崗退養政策,縣(市)政府要支持和引導符合條件的鄉村醫生按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等。對鄉村醫生(年齡60周歲以上)離崗退養後給予政策補助,各地自行制定補助標准及實施細則,補助標准應在高於200元,低於300元的范圍內(每月),並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對特別困難的縣(市),省政府通過轉移支付的方式給予適當補助。保障鄉村醫生的合理收入,各地要綜合考慮鄉村醫生工作實際情況、服務能力和服務成本,採取購買服務的方式,保障鄉村醫生的合理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