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司庫
擴展閱讀
股票怎麼看b 2025-07-05 08:15:27
可編輯公式股票軟體 2025-07-05 08:05:54
波司登股票最高價格 2025-07-05 07:59:37

司庫

發布時間: 2021-11-18 23:39:00

1. 司庫的介紹

司庫是資產負債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指全部資金及其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匯率風險的管理。司庫本意是指掌兵器鹵簿的部門或機構;後指存放和支付匯集資金的地方,如金庫和國庫。現今是企業集團內或者金融機構內負責資金管理職能的稱號,主要負責現金管理,風險控制等職能。企業集團的司庫和金融機構的司庫正好是交易對手。

2. 出納和司庫有區別嗎

有區別。出納和司庫的區別:特點不同、出處不同、性質不同

一、特點不同

1、出納:按照規定和制度,辦理本單位的現金收付、銀行結算及有關賬務,保管庫存現金、有價證券、財務印章及有關票據等工作。

2、司庫:團體中管理財務的人。

二、出處不同

1、出納:郭沫若 《洪波曲》第八章二:「好在慰勞總會是各機關、各團體所共同組織的,而且還有審計處的代表在內,金錢出納是不會有問題的。」

2、司庫:《人民日報》1972.9.14:「出席閉幕式的還有……亞兵聯盟名譽司庫。」

三、性質不同

1、出納:包括各單位會計部門專設出納機構的各項票據、貨幣資金、有價證券收付業務處理,票據、貨幣資金、有價證券的整理和保管,貨幣資金和有價證券的核算等各項工作,也包括各單位業務部門的貨幣資金收付、保管等方面的工作。狹義的出納則僅指各單位會計部門專設出納崗位或人員的各項工作。

2、司庫:企業集團內或者金融機構內負責資金管理職能的稱號,主要負責現金管理,風險控制等職能。企業集團的司庫和金融機構的司庫正好是交易對手。

3. 什麼叫司庫管理

司庫,本意是指收藏財富的地方或建築物;特別是指用來保存公共收入,以應付政府支出所需的地方。所以,也指存放和支付匯集資金的地方,如金庫和國庫。司庫管理本是一個財政概念,但在大型企業集團內這一概念得到了引用和深 化,成為資金管理中的核心內容。

司庫的傳統責任是為財務風險管理制定政策,執行有關的政策並跟蹤報告項目的結果。近年來,財務主管或司庫的職能已發生很大的變化。司庫還負責管理日益增加的各類風險,包括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

司庫管理的業務包括金融市場、商業信貸、並購服務、集團年金、財務運營和風險控制。管理原則是為企業提供增值服務,集中管理融資、現金、財務運營和銀行交易, 通過總部集中管理金融資產和負債,控制和優化集團資本結構。司庫管理願景是成為世界頂級司庫,形成集中、標准、簡化、靈活的特色,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控制風險、具有競爭性的目標。

4. 古代的司庫是什麼意思(比如像佟司庫那種)的分別什麼司庫

就是管庫房的女官,相當於庫管。是司級的女官。

5. 司庫是什麼職位

司庫(Treasury)本意是指收藏財富的地方或建築物;特別是指用來保存公共收入,以應付政府支出所需的地方。所以,也指存放和支付匯集資金的地方,如金庫和國庫。司庫管理本是一個財政概念,但在大型企業集團內這一概念得到了引用和深化,成為資金管理中的核心內容。以GE公司為例,GE司庫就是為全球各地的成員單位提供融資、現金管理、外匯交易等全方位的資金服務功能。GE為自己的司庫制定了六大鐵律:堅定不移地推行集中司庫結構、將所有資產用利率和貨幣匹配、集中管理外匯風險、現金只屬於GE公司、根據貨幣來管理現金而非根據業務經營單元(產品線)來管理現金、司庫不是GE的利潤中心等,這實際上已成為現代司庫管理的圭皋,成為大家了解和推行司庫管理時普遍遵守的基本原則。當然,由於全球各國金融和政策環境的不同以及各大集團管理目標的差異,司庫管理也呈現出了各不相同的特點,其中許多新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也層出不窮,使得司庫管理也在實踐中得到了迅速成長。從司庫管理的現狀來看,現金池管理(Cash Pool)和凈額清算管理(Netting)已發展成為兩個重要的管理手段。

司庫
sī kù

經管財務,也指團體中做這種工作的人。

唐官署名。龍朔二年(660),改六部所屬各司名稱,以兵部所屬庫部為司庫,庫部郎中亦改稱司庫大夫。咸亨元年(670)十二月,復原名。天寶十一載(752),再改為司庫。至德二載(757),收復兩京後,復原名。

現今是企業集團內或者金融機構內負責資金管理職能的稱號,主要負責現金管理,風險控制等職能。企業集團的司庫和金融機構的司庫正好是交易對手。

6. 司庫是什麼意思

司庫釋義:
1.官名。 2.官名。 3.團體的領導機構中主管財務的人。

7. 銀行的司庫一般都是怎麼盤頭寸的

司庫,顧名思義,就是司理倉庫的人,而銀行司庫,就是銀行的金庫(虛擬的)大管家,負責經營、管理、平衡資產負債表的兩端。所有的資金流入(存款、同業負債、銀行間市場的正回購、拆入等),及所有的資金流出(貸款、同業資產、銀行間市場的逆回購、拆出等),統一歸集在司庫,無法一一對應,卻最終達成平衡。既是量的平衡,又是定價的平衡。一般司庫職能放在計財部或者資產負債部,也有些機構放在金融市場部,司庫讓一家銀行知道自己賺了多少賠了多少,可以做多少投資,應該投資什麼。到最後,司庫不留存任何收益(原則上是這樣,但是某些機構會由經營性部門代理司庫,獲取相應代理收益),但需要在滿足留存法定準備金的基礎上,留存一定比例的備付金,以保證一家銀行機構日常的支付清算需求。定價、管理期限錯配、控制利率風險、並通過價格體現業務導向。

8. 司庫的歷史記載

官名。隋大業三年(607)始置,為殿內省尚乘局屬官 。司庫一人,正九品下;(皇朝初置二人,掌六閑庫物。開元二十三年減。) 官名。《周官.夏官》有司甲,魏以後有庫部。唐初亦設庫部,後曾改為司庫,屬兵部,掌兵器鹵簿等。參閱《通典.職官五》。 官名。元置司庫,屬戶部,掌財寶。清戶部﹑王府亦分別置司庫。參閱《清通典.職官二》﹑清 昭槤《嘯亭雜錄.王府官員制度》。 唐代軍事職官名稱。為兵部所屬庫部主官。初名庫部郎中,秩從五品上。龍朔二年(公元662年)一度改稱司庫大夫,掌戎器、鹵簿、儀仗。 咸亨元年(670)十二月,復原名。天寶十一載(752),再改為司庫。至德二載(757),收復兩京後,復原名。 清朝之位階約為從七品 。司庫職能通常為輔佐主官之用,為基層官員編制之一,設置於如內務府的官署,負責財物出納。1910年代,清朝滅亡後,該官職廢除。 一九一三年港府舉行第一次華人核數員考試時,合格者有十七或十八人。其中以馮君樂君最熱心。於政府宣布合格核數員名單後;隋即假座體育學校,召集合格核數員舉行第一次座談會,商討組織同業公會。獲得一致贊同,即席推舉馮君負責起草會章,並定名為『香港華人核數研究會』。經數日,會章已定,本會便告成立。第一屆會員有劉鑄伯,馮樂君等18人。黃公茂林先生為各會員愛戴,被推選為首屆會長,馮公樂君為義務司庫 ,共勷會務。 1938年6月14日,「保衛中國同盟 」,在香港宣告成立,由宋子文出任會長,宋慶齡擔任主席。經宋慶齡邀請,國際友人克拉克女士任名譽書記,諾曼·法朗士教授擔任名譽司庫,愛潑斯坦先生擔任宣傳工作。此外,廖夢醒、鄒韜奮、許乃波等參加了保盟的工作。財政委員會,由諾曼·法蘭士負責。 新華社1972年9月2日訊亞洲乒壇史上前所未有的友好盛會——第一屆亞洲乒乓球錦標賽,今晚在北京首都體育館隆重開幕。亞洲三十一個國家和地區的乒乓球界的朋友參加了開幕式。出席開幕式並在主席台就座的有:亞洲乒乓球聯盟名譽司庫代表、新加坡乒乓球代表團團長陳夙根 。 中國足球協會章程設置由主席、專職副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司庫組成的常務委員會,在2003年選舉時,南勇擔任了「司庫」一職,兼管財務工作。2010年1月中國足壇反賭風暴南勇 被帶走後,由林曉華(中國足協副主席)接任。 中石油從2009年年初開始正式啟動司庫系統建設 。由原中國石油集團公司財務資產部副總會計師呂連浮任司庫項目組長。2014年初成立資金部。

9. 司庫管理的概念,特點,作用

司庫(Treasury)本意是指收藏財富的地方或建築物;特別是指用來保存公共收入,以應付政府支出所需的地方。所以,也指存放和支付匯集資金的地方,如金庫和國庫。司庫管理本是一個財政概念,但在大型企業集團內這一概念得到了引用和深 司庫
化,成為資金管理中的核心內容。司庫的傳統責任是為財務風險管理制定政策,執行有關的政策並跟蹤報告項目的結果。近年來,財務主管或司庫的職能已發生很大的變化。司庫還負責管理日益增加的各類風險,包括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