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家好,有知道叮咚小區APP,以及智慧小區手機軟體,手機用戶選擇了某個小區以後,通知公告里就會收到
小區助手app,界面挺好看的,除了你說的這些功能之外,人家還有更多的功能,建議你去下來試試,我感覺還不錯。
Ⅱ 叮咚小區算什麼社區O2O
去年12月底立項,今年3月21日上線,目前已引入1億元天使投資,估值4億元,這是“叮咚小區”創造的紀錄,它似乎一出生就身價高企。 叮咚小區自稱是“小區生活必備神器”的APP,“社交”、“O2O”、“生活的鏈接”是其創始人梁昌霖為它貼的三個標簽。 在即將開打的社區大戰中,叮咚小區不是備戰最早的一個,但它來勢兇猛,它高舉高打的背後,有著怎樣的商業邏輯? 先做服務,再提社交 從今年初測試至今, “叮咚小區”的居民已近6000人。他們藉助叮咚小區可以查看“小區公告”,查詢生活號碼,也可以拼車、二手交易、聊天等,這里的“論壇”非常火爆,有人在這里招租,有人在這里求推薦比薩餅店,有人在這里邀人同游,也有人在這里發牢騷,話題各種各樣。 這就是梁昌霖想要的效果。他對社區生活的理解是,社區生活無大事,就是各種瑣事加各種無聊,但這又是一個很大的場景,每人每天都在這個場景里。“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國社區鄰里間交流還很多,彼此熟悉,有什麼事喊一嗓子就都來幫忙”,梁昌霖認為,在社區場景下,任何生活中的任何交易、活動都是社交,也即,中國鄰里間的社交關系本來是存在的,只是今天變弱了,叮咚小區希望建造新型的鄰里關系。 今年1月,在沒有知名度的情況下,叮咚小區選擇了最“笨”的方式做測試,派地推人員到上海玉蘭香苑、張江湯臣豪園等幾個小區,以贈送小禮物等辦法吸引居民現場安裝App。 這並不容易,因為大多數人對安裝陌生的App心懷戒備。這個過程讓梁昌霖感覺“很辛苦”。 叮咚小區的團隊也曾苦思冥想,考慮把關系做好,通過周邊的人拉動更多人上線。但梁昌霖發現這是錯的,“關鍵是把生活做好,做透,社交是自然而然的事”。 2014年春節,梁昌霖和幾個高管都留在了上海,他們幾乎整個春節假期都在做“小區普查”,他們先從第三方網站查找有關上海小區的數據,再親自到小區摸底,核實門牌號、房價、住戶數等信息,然後再在叮咚小區的資料庫里對小區進行分類。 在已激活的小區周邊,他們還設立了線下服務站,並派駐地推人員,一方面要為小區居民提供各種服務;另一方面,他們負責了解小區的特點,發現居民最需要的一些服務,並反饋給研發和商務團隊做相應的配合。 所以,叮咚小區為不同小區的用戶提供的功能和服務都各有差別。在玉蘭香苑,它具備“拼車”功能,而且大受歡迎。但在高端小區,這個功能可能會被替換成汽車保養、會所等。 要細化這些服務,需要時間和精力。叮咚小區的做法是,先開放最活躍的小區,當一個小區的用戶量達到100人時,才會將小區激活,這也為他們准備數據和功能開發提供了緩沖時間。不過,叮咚小區本身並不提供具體的服務。它有一支隊伍負責拉動物業、商戶等機構上線,為C端的用戶服務,目前,叮咚小區對上線機構完全免費。 “O2O平台”是梁昌霖為叮咚小區設定的最終定位,它最終要同時為用戶和商家創造價值。 唯快不破的擴張最有效 在美國,也出現了基於鄰里社交的平台——Nextdoor,今天,它在美國覆蓋的小區超過33000個,目前正在向國際擴張。Nextdoor的迅速崛起,一是得益於它為社區居民提供的精心服務;二是因為它另闢蹊徑,找到了一個社交人群的空白——鄰居。在中國,社區、鄰居社交領域同樣沒有巨頭,但正在以身試水的人不在少數。 也曾有人建議梁昌霖悄悄壯大叮咚小區。但他認為,今天,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成為秘密,既然要干,就大張旗鼓地干。 商場上的梁昌霖仍然保持了明顯的軍人風格。他把叮咚小區目前約100人的團隊分成三支隊伍,分別是空軍、炮兵和步兵。“空軍”最為精煉,目前只有 2-3人,他們主要負責廣告創意和投放;“炮兵”負責攻打據點,也就是接洽物業、商戶,達成與叮咚小區的合作;而步兵人數最多,他們主要負責線下的鄰居服務和小區擴展。 今年3月,叮咚小區的廣告在上海的地鐵,以及分眾、框架的廣告屏上火熱登場。按照梁昌霖的規劃,“空軍”要為步兵開道,迅速讓用戶知曉叮咚小區的品牌,當地推人員到達某個小區時,至少要對叮咚小區有印象。“快”同樣是梁昌霖對“炮兵”的要求,他們在與物業、商家談判時,原則很清晰,“一天內談下來就合作,否則就不談了,最終讓用戶倒逼他們上線”。 至今年4月底,叮咚小區激活的小區已超過90個,其中,用戶量在千人以上的小區超過10個。在上海,他們的計劃是,4月份激活100個小區,5月份激活500個小區,6月份激活2000個小區; 6月底,他們預期的用戶數是達到140萬人。 在梁昌霖看來,經過3個月的開發,叮咚小區積累的最核心的東西不是用戶數,而是對用戶的理解更透徹。但這還不足以為叮咚小區構建足夠的競爭壁壘。 盡管如此,梁昌霖拒絕再用“小米加步槍”的戰術。“一定要快,先讓用戶知道戰場是我們的,再慢慢改造產品”,他認為,做社交,用戶是最重要的,而且難攻易守,一旦佔領陣地,就可以構建越來越寬的護城河,在未來的競爭中保持先發優勢。 但代價也不菲。4-6月是叮咚小區在上海的“攻城期”,它計劃投入5200萬元,除了廣告,急速擴張的團隊也是主要成本之一。目前,叮咚小區在北京的擴展已啟動。梁昌霖稱,在北京的花費同樣不會少。所以,今年5月,叮咚小區還將進行A輪融資,據說已經有多家VC送上了橄欖枝。 但花這么多錢究竟合不合算?梁昌霖也不知道。他覺得,“至少今天成本最低,一旦有競爭對手,代價將會更高”。
Ⅲ 如何評價叮咚小區這款app
我認為這個APP是一個模擬的現實生活的小區,這個很有創新,作為一個最近的在線應用程序,在用戶體驗中仍有許多問題需要改進或討論。
不同意「鄰居都認識,就不需要這樣的應用」
與小區物管的關系感覺不夠密切,甚至運營到後期會被小區物管抵觸,你看有多少小區的qq群都是業主自己建立的,每個小區都有每個小區的問題,物管各個擊破各個解決最好,所以說這個應用還是以業主認領的形式個人感覺很難做起來,沒有核心的出錢的人就是物管。
總結:我認為,如果我和一個小夥伴每周都要一起工作,交換場地信息,但他是在我的下一個街區,這會人為地切斷我們之間的聯系。
Ⅳ 叮咚小區的創始人簡介
梁昌霖,2003年創立丫丫網,歷經10年,伴隨億萬寶寶的成長,已成為中國最成功的母嬰網站之一。2013年推出移動App「媽媽幫」,成為中國領先的母嬰生活APP,是迪士尼、寶潔、惠氏、多美滋、貝親、幫寶適、好奇、費雪等國際知名母嬰品牌在中國大陸首選的合作夥伴之一。
希望通過「叮咚小區App」重建移動互聯時代的睦鄰關系。
Ⅳ 叮咚小區怎麼沒有驗證碼
不是什麼都有的
Ⅵ 叮咚小區類似的軟體要怎麼做啊知道的麻煩各位說下
叮咚小區是社區O2O類軟體中比較具備代表性的,要做相似的建議找專業的規范化的公司或團隊來研發,像方維社區O2O系統就不錯,口碑很好,畢竟是老牌子,各方面都比較規范。
Ⅶ 叮咚小區怎麼樣
贊一個 裝修有許多需要了解的 %0A靠3
Ⅷ 叮咚小區是甚麼公司
在論壇上,在報紙上,在電視上常常看見廣大的業主在投訴
生活小區
的物業公司,感覺他們好象是只收費不幹活,可是小區物業說,業主們交的物業費只是打掃衛生的錢,至於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