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洲際導彈有哪些型號及射程
東風四十一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洲際彈道導彈
東風四十一洲際導彈
北約編號:CSS-10
結構:兩級+小動能火箭
燃料:一級固體,二級液體
射程:15000公里
質量:80噸
彈頭當量:10枚25萬噸/12枚20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
制導:捷聯慣性,彈載計算機,光纖陀螺,天文導航
圓周偏差率:<100公尺
平台:加固地井,公路機動,鐵路機動
發射方式:熱發射
服役時間:1994年
研製單位:航天部一院
生產單位:航天科技集團
可打擊對象:美國本土
東風三十一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遠程彈道導彈
東風三十一甲,甲一
北約編號:CSS-9
結構:兩級
燃料:一級固體,二級液體
最大射程:12000公里
質量:23噸
彈頭當量:3-6枚1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一枚100萬噸熱核彈頭
制導:捷聯慣性,彈道計算機,激光陀螺,天文導航
圓周偏差率:100公尺(井射) 150公尺(機動)
平台:加固地井,公路機動,鐵路機動
研製單位:航天部一院
生產單位:航天科技集團
打擊對象:美國本土,歐洲地區
東風三十一乙,乙一,乙二
北約編號:CSS-9
結構:兩級
燃料:一級固體,二級液體
射程:12000公里
質量:23噸
彈頭當量:3-6枚1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一枚100萬噸熱核彈頭
制導:捷聯慣性,彈道計算機,激光陀螺,天文導航
圓周偏差率:100公尺(井射) 150公尺(機動)
平台:加固地井,公路機動,鐵路機動
服役時間:1991年
研製單位:航天部一院
生產單位:航天科技集團
可打擊對象:美國本土,歐洲地區
東風三十一丙,丙一,丙二, 丙三
北約編號:CSS-9
結構:兩級
燃料:一級固體,二級液體
射程:12000公里
質量:23噸
彈頭當量:3-6枚1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一枚100萬噸熱核彈頭
制導:捷聯慣性,彈道計算機,激光陀螺,天文導航
圓周偏差率:100公尺(井射) 150公尺(機動)
平台:加固地井,公路機動,鐵路機動
研製單位:航天部一院
生產單位:航天科技集團
可打擊對象:美國本土,歐洲地區
巨浪二
北約編號:CSS-N-4 Mod 0
結構:兩級
燃料:一級固體,二級液體
最大射程:8600公里
質量:23噸
彈頭當量:3-4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
制導:捷聯慣性,彈道計算機,激光陀螺,天文導航
圓周偏差率:80公尺
平台:潛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一院,航天部二院
生產單位:航天科技集團
可打擊對象:美國本土
巨浪二甲
北約編號:CSS-NX-4 Mod I
結構:兩級
燃料:一級固體,二級液體
最大射程:12000公里
質量:23噸
彈頭當量:6-8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
制導:捷聯慣性,彈道計算機,激光陀螺,天文導航
圓周偏差率:80公尺
平台:潛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二院
生產單位:航天科技集團
打擊對象:美國本土
巨浪二乙
北約編號:CSS-NX-4 Mod II
結構:兩級
燃料:一級固體,二級液體
最大射程:14000公里
質量:23噸
彈頭當量:10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
制導:捷聯慣性,彈道計算機,激光陀螺,天文導航
圓周偏差率:40公尺
平台:潛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二院
生產單位:航天科技集團
打擊對象:美國本土
東風二十一
北約代號:CSS-5
結構:兩級
制導方式:捷聯慣性,三軸靜壓氣浮陀螺,彈道載計算機
射程:1700公里
燃料:聚硫凝固橡膠復合推進劑
發射方式:冷發射
圓周偏差率:不詳
平台:車載機動發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二院
服役時間:已經全部退役
東風二十一甲
北約代號:CSS-5 Mod-1
結構:兩極
制導方式:捷聯慣性,三軸靜壓氣浮陀螺,彈道載計算機
射程:1800公里
燃料:端烴基聚丁二烯高能固體推進劑
發射方式:冷發射
圓周偏差率:不詳
平台:車載機動發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二院
打擊對象:日本,印度
服役時間:1991年
東風二十一乙
北約代號:CSS-5 Mod-2
射程:2700公里,
制導方式:捷聯慣性,三軸靜壓氣浮陀螺,彈道載計算機
燃料:端烴基聚丁二烯高能固體推進劑
發射方式:冷發射
圓周偏差率:不詳
平台:車載機動發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二院
打擊對象:日本,印度
東風二十一丙
北約代號:CSS-5 Mod-3
射程:3200公里
制導方式:捷聯慣性,彈道計算機,末端主動雷達制導
燃料:端烴基聚丁二烯高能固體推進劑
發射方式:冷發射
圓周偏差率:20公尺
平台:車載機動發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二院
打擊對象:大型水面艦支
東風二十一發射單位為六輛卡車 (一輛發射車,五輛後勤車) 載車為漢陽特種汽車製造廠生產的HY-473牽引車。
東風二十一甲淘汰了聚硫凝固橡膠復合推進劑,採用更先進的端烴基聚丁二烯高能推進劑。
東風二十一發射單位從六輛卡車減少到三輛,減輕了後勤的負擔。
東風二十五
結構:兩級
射程:3200公里
燃料:端烴基聚丁二烯高能固體推進劑
制導方式:捷聯慣性,彈道計算機
圓周偏差率:20-40公尺
平台:車載機動發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二院
打擊對象:
東風二十五是在二十一基礎上改進的中程導彈,改進了推進劑,固體火箭發動機
東風二十五的彈頭艙能夠攜帶三枚分導式核彈頭,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夠攜帶多枚彈頭的中程導彈
中國人民解放軍短程彈道導彈
東風十一
北約代號:CSS-7
結構:單級
射程:300公里,
制導方式:捷聯慣性,壓電陀螺
燃料:端烴基聚丁二烯高能固體推進劑
圓周偏差率:100-300公尺
平台:車載機動發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一院
生產單位:三江航天工業集團
服役時間:已經退役
早期東風十一精度很差,目前已經停產,作為外銷產品出口其它國家
東風十一甲
北約代號:CSS-7 Mod-1
結構:單級
射程:620公里
制導方式:捷聯慣性,探高雷達,天文導航
燃料:端烴基聚丁二烯高能固體推進劑
圓周偏差率:10-30公尺
平台:車載機動發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一院
生產單位:三江航天工業集團
航天部一院14所是「甲型號」慣導平台的研製單位
東風十一甲彈頭艙末端裝空氣舵,通過彈道計算機控制,進行末端指令修偏
載車是湖北三江特種汽車製造廠生產的WS-2400 8X8 三用越野載車
東風十五
北約代號:CSS-6
結構:單級
射程:300-600公里
制導方式:捷聯慣性,壓電陀螺
燃料:端烴基聚丁二烯高能固體推進劑
彈頭質量:650公斤
圓周偏差率:90公尺
平台:車載機動發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一院
生產單位:三江航天工業集團
載車是山東泰安特種汽車製造廠生產的TA-58 8X8 三用越野載車
東風十五甲
北約代號:CSS-6 Mod-1
結構:單級
射程:600-900公里,
制導方式:捷聯慣性,激光陀螺,彈道計算機,差份衛星定位修正
燃料:端烴基聚丁二烯高能固體推進劑
圓周偏差率:60公尺
平台:車載機動發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一院
生產單位:三江航天工業集團
東風十五彈頭艙末端裝燃氣舵,通過彈道計算機控制,靠噴射進行末端指令修偏
因為東風十五的射程比十一遠,彈道相對比十一高,大氣也就越稀薄,所以採用了燃氣舵而不是空氣舵
東風十五乙
北約代號:不詳
結構:一級半
射程:900-1200公里,
制導方式:捷聯慣性
燃料:端烴基聚丁二烯高能固體推進劑
圓周偏差率:30公尺
平台:車載機動發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一院
打擊對象:沖繩
生產單位:三江航天工業集團
② 中國東風導彈速度到底有多快
可攜帶10個核彈頭、最大射程14000公里,21分鍾到達華盛頓上空的洲際導彈。
③ 中國有洲際導彈嗎能打多遠
中國有洲際導彈,而且正在研發新一代的洲際導彈,射程可達8000Km-15000Km。
中國的洲際導彈現有東風5和東風31
東風-5洲際彈道導彈是中國研製的第一代洲際地地戰略導彈。1980年5月18日全程飛行試驗成功。導彈全長32.6米,彈徑3.35米,起飛重量183噸,採用二級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發射井發射,最大射程12000公里、15000公里(東風-5A),可攜帶1枚3000公斤的威力為300-40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或4-5枚分導核彈頭(東風-5A),命中精度500米。
東風-31(DF-31,北約代號CSS-10)是中國的一種三段固體推進劑洲際彈道導彈,也是中國首種遠程固體彈道導彈。作為中國第二代戰略武器,應用了許多新技術。與其前輩東風5洲際彈道導彈相比,東風31在體積、打擊精度、生存性能和突防能力等方面均有明顯突破。
東風-31型導彈射程為11500公里,可攜帶一枚700公斤彈頭(相當於1百萬噸TNT炸葯當量的核彈頭),或者多枚更小的彈頭。 改進後的東風-31A,載荷1050-1750公斤,可攜帶至少三枚彈頭或誘導彈頭以及重返大氣層載具、其射程為11270公里。
此外,中國新一代的導彈東風41還在研製中,現在東風41的具體資料還沒有正式公開。
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北約代號:(CSS-X-10),是目前中國軍方對外公布的戰略核導彈系統中的最先進系統之一。採用三級固體運載火箭作為動力,最大射程可達約14,000公里,其載車能在公路進行機動,同時具有一定的越野性能。另一方面,該型導彈採用了電腦控制的慣性制導系統,這使得導彈的命中精度得到大幅提高。
除此之外,中國還研發了新一代巨浪-2潛射洲際彈道導彈。
巨浪-2(JL-2,北約代號:CSS-NX-4)是中國第二代洲際潛射彈道導彈,設計為三段固體燃料推進火箭,最大射程8000-12000公里,可攜帶單個或3-6個核彈頭。
④ 東風5A導彈性能如何
先介紹下其前身df5的歷史:中國的CSS-4/東風-5/東風-5A是其唯一真正意義上的洲際導彈(ICBM)。它能夠將威力非常強大的核彈頭運載到俄羅斯、歐洲或美國大陸的任何地區。東風-5的研製工作始於1965年,其設計射程為12000公里,但該型導彈直到1980年才進行了第一次全程飛行試驗,並在1981年部署。作為東風-5改進型的東風-5A於1986年部署,這是一種兩級火箭推進的導彈,採用可儲存式液氫燃料和計算機控制的陀螺儀慣性制導系統,射程約為13000公里。該型導彈部署在經過加固的地下發射井和洞庫內。DF-5/DF-5A的確切部署數量尚不得而知,但絕大部分專家相信目前的數量在7到20枚之間。這些部署的導彈未加註燃料和安裝核彈頭,由此將使其准備時間增加30-60分鍾。
而作為其改型的df5a,被譽為「大國利劍」誕生於1983年,是改良後的東風5, DF5A是中國自行研製的洲際導彈(ICBM),射程1.3至1.5萬公里,它能將威力極其強大的核彈頭運載到俄羅斯、美國以及其它歐美地區,能攜帶1枚3200公斤威力為40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命中精度500米。1986年進行了分導彈頭試驗,可攜帶4-5枚分導核彈頭
與東風五相比,有以下幾點改進
1、提高了射程,達到1.3至1.5萬公里。東風5射程為1.2萬公里。
2、採用可儲存式液氫燃料和計算機控制的陀螺儀慣性制導系統。此系統比東風5更精確。
3、可攜帶4-5枚分導核彈頭。東風5無此功能。
4、提升了威力,攜帶1枚3200公斤威力為40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東風5為3000公斤、300萬噸TNT。
DF-5A是液體洲際彈道導彈。五角大樓估計DF-5A不超過25枚。DF-5到DF-5A的升級到2005年完成。
⑤ 中國的東風洲際導彈造價多少
說起東風-41洲際導彈,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中國軍方對外公布的戰略核導彈系統中的最先進系統之一。該型導彈採用三級固體運載火箭作為動力,最大射程可達14,000公里,採用多彈頭獨立重返大氣層載具(MIRV)技術,實現了運載火箭及分彈頭自適應變軌,並且該導彈採用了電腦控制的慣性制導系統,使導彈的命中精度大幅提高。有外媒稱我國的東風-41導彈,嚴重動搖各國反導系統的可靠性,這也是近期令各國惶恐不安的原因。那麼問題來了,威力如此強大的東風-41它的造價是多少呢?
就拿東風-31洲際彈道導彈來說,單價在600萬美元左右,作為東風-31的繼承者,東風-41的造價只高不低。如果不加上導彈裡面配置的核彈頭的話,一枚東風洲際導彈的造價大概在600萬美元左右。加上分導式導彈頭的的話,硬體費用就達到了2000萬美元了,然後硬體費用加上研發費用,設計費用,實驗費用等一共需要3000萬美元左右,比俄羅斯的「亞爾斯」洲際導彈造價還要高出50%。
由於其造價甚是昂貴,前期我國將不會進行大批量的生產,數量大概保持在50枚左右,雖然數量不多,但是其強大的威
力足已將各國震懾,那些覬覦我國領土的別國也不敢有小動作!
⑥ 東風系列有哪些導彈
東風系列導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系列中程和洲際彈道導彈。這一系列的導彈編號為「DF-?」形式,如東風-1號又寫作DF-1。
編號及參數性能
東風-1號(DF-1)近程地地戰略導彈中國根據蘇聯P-2導彈仿製的近程地地戰略導彈。1958年4月開始仿製,1960年11月5日試射成功。導彈全長17.68米,彈徑1.65米,起飛重量20.4噸,採用一級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最大射程600公里。可攜帶1300公斤的高爆彈頭。該導彈沒有實戰部署過。但是中國通過仿製P-2導彈建立了導彈研究體系,培養了一批導彈專家。
東風-2號(DF-2)中程地地戰略導彈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中程地地戰略導彈,1964年6月29日試射成功,1966年裝備部隊,現已全部退役。導彈全長20.9米,彈徑1.65米,起飛重量29.8噸,採用一級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最大射程1300公里、1500公里(東風-2A)。可攜帶1500公斤高爆彈頭,或1枚1290公斤的威力為2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東風-2A)。
東風-3號(DF-3)中程地地戰略導彈中國研製的第一代中程地地戰略導彈。1966年12月26日首次試射,1971年5月服役。導彈全長24米,彈徑2.25米,起飛重量64噸,採用一級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機動發射,最大射程2800公里、4000公里(東風-3A)。可攜帶一枚威力為20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或3枚威力為5-10萬噸TNT當量分導核彈頭(東風-3A),命中精度1500-3000米。
東風-4號(DF-4)遠程地地戰略導彈中國研製的第一代遠程地地戰略導彈。1970年1月30日試射成功,1980年服役。導彈全長27.5米,彈徑2.4米,起飛重量82噸,採用二級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機動發射,最大射程4000公里、7000公里(東風-4A)。可攜帶1枚2200公斤的威力為100-300萬噸TNT當量的熱核彈頭,或3枚分導熱核彈頭(東風-4A),命中精度1370米。
東風-5(DF-5)是中國研製的第一代洲際地地戰略導彈。1980年5月18日全程飛行試驗成功。導彈全長32.6米,彈徑3.35米,起飛重量183噸,採用二級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發射井發射,最大射程12000公里、15000公里(東風-5A),可攜帶1枚3000公斤的威力為300-40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或4-5枚分導核彈頭(東風-5A),命中精度500米。
能打擊美國全境,也是目前我們威脅美國的主要戰略導彈,其中有一項很先進的技術就是「小動量空間火箭技術」,也就是採用這種的技術的彈道導彈可以在空間「跳一段舞」避開攔截導彈的攔截。目前擁有這項技術的只有中國,俄羅斯和美國。
東風-31(DF-31)是中國研製的第二代遠程地地戰略導彈。1995年5月29日試射成功。導彈全長13.4米,彈徑2.2米,起飛重量17噸,採用三級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公路機動發射和發射井發射,最大射程8000公里。
可攜帶1枚700公斤的威力為100萬噸TNT當量的熱核彈頭或3枚威力為9萬噸TNT當量分導熱核彈頭,命中精度300米。
東風-25(DF-25)中程地地戰略導彈是中國最先進的第二代戰略導彈之一,中國的第二代戰略導彈包括DF-21、DF-25、DF-31、DF-41及JL-2潛射導彈,這些導彈全部以機動發射,可帶核彈頭/常規彈頭/分導彈頭,導彈命中准確而且戰場存活系數高。
東風-25是近年在原東風-21基礎上改進,才裝備軍隊不久的最先進中程地對地戰略導彈,其有效射程為3200公里,在中國本土發射可覆蓋亞洲大部分地區,包括美軍太平洋關島基地。其採用高能固體火箭推動,彈頭艙能夠攜帶3~~6枚分導式核彈頭,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夠攜帶多枚彈頭的中程導彈。
東風-21(DF-21)是中國在巨浪-1號潛地導彈基礎上發展的第二代中程地地戰略導彈。1985年5月20日試射成功,1989年定型。導彈全長10.7米,彈徑1.4米,起飛重量14.7噸,採用二級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公路機動發射,最大射程1800公里,2700公里(東風-21A)。可攜帶1枚600公斤的威力為30萬噸TNT當量的熱核彈頭,命中精度300米。
東風-15(DF-15/M-9)是中國研製的近程地地戰術導彈,其出口型為M-9。1984年開始研製,1988計定型,1991年服役。
導彈全長9.1米,彈徑1米,起飛重量6.2噸,採用一級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公路機動發射,最大射程600公里。可攜帶一枚500公斤的高爆彈頭或9萬噸TNT當量熱核彈頭,命中精度300米、100米(改良型)。
東風-11號(DF-11/M-11)中國研製的近程地地戰術導彈,其出口型稱M-11。1985年開始研製,1992年定型生產並出口。導彈全長9.75米,彈徑0.8米,起飛重量3.8噸,採用一級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公路機動發射,最大射程300公里。可攜帶一枚800公斤的高爆彈頭或9萬噸TNT當量熱核彈頭,命中精度300米、150米(改良型)。
東風-31號(DF-31)洲際地地戰略導彈中國研製的第二代洲際地地戰略導彈。1995年5月29日試射成功。導彈全長13.4米,彈徑2.2米,起飛重量17噸,採用三級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公路機動發射和發射井發射,最大射程8000公里。可攜帶一枚700公斤的威力為100萬噸TNT當量的熱核彈頭或3枚威力為9萬噸TNT當量分導熱核彈頭,命中精度300-500米。
東風-31A號(DF-31A)為DF-31遠程戰略導彈的該型,性能數據高度保密。有分析認為,DF-31A採用儲存、起豎、發射三用車運載,是機動性很強的洲際導彈。
東風31A均采固體火箭發動機,主要靠車載方式進行機動,既靈活又能提升存活率。技術上因延續東風31型,設計之初只有10000KM左右後來由於參照西方技術,使其性能相當穩定而且射程增加到13000KM左右。
東風31A型內裝配一種特殊動力裝置,能使它在離地約八萬公尺高空時,靠矢量噴射技術進行變軌,閃避攔截導彈。
東風-41號(DF41)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同東風-31洲際彈道導彈的研究發展是同時進行的,在一九九五年五月東風-31導彈試射前,東風-41導彈就進行過高彈道試射。東風-41洲際導彈射程達一萬四千公里,主要是威懾美國用的。
東風-41洲際導彈同東風-31導彈的差異主要是第三級運載火箭的不同,東風-41的第三級火箭推力更大。東風-41洲際導彈也能夠配載導彈頭,也採用地面車載機動發射,也有較強的生存能力。
⑦ 中國的洲際導彈
中國的現在擁有三種型號的洲際彈道導彈!
分別是:東風5系列洲際彈道導彈、東風31洲際彈道導彈、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
其射程都是在8000千米以上,可以跨洲攻擊!攻擊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但是,要想直接命中其目標是有一點的難度,就拿美國來說,美國在本國建立了國家導彈攔截系統,你想突破他的攔截系統就很難,但是不排除能突破他的系統,這是很難說的一個話題,因為畢竟這些導彈都沒有實戰過,經歷過戰爭的考驗,這是通過理論造出來的事物,通過了實射檢驗罷了,但最終是怎麼樣,必須經過實戰檢驗才知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
⑧ 一般洲際彈道導彈的射高大概是多少
洲際彈道導彈的射高距地面150到400公里的高度。
推進加速階段:從火箭發動機點火開始,飛行時間3~5分鍾不等(固態燃料火箭的推進加速階段短於液態燃料火箭),本階段結束時導彈一般處於距地面150到400公里的高度(依選擇的彈道軌跡不同而隨之變化),燃料燒盡時的速度通常為7公里/秒。
中途階段:本階段約25分鍾,期間洲際彈道導彈主要在大氣層外沿著橢圓軌道作亞軌道飛行(suborbital flight),軌道的遠地點距地面約1200公里,橢圓軌道的半長軸長度為0.5~1倍地球半徑,飛行軌道在地球表面的投影接近大圓線。
再入大氣層階段:從距地面100公里開始計算,飛行時間約2分鍾,撞擊地面時的速度可高達4公里/秒(早期的洲際彈道導彈小於1公里/秒)。
(8)東風51洲際彈道導彈擴展閱讀:
洲際導彈的重大意義
早期的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展為人類的空間探索提供了直接而堅實的基礎,空間技術史上許多著名的運載火箭都是從早期洲際彈道導彈設計中移植過來的(這些設計最終都沒有在洲際導彈中使用)。
隨著技術的進步,現代洲際彈道導彈的打擊精度已大為提高,不再需要攜帶破壞力巨大的彈頭即可摧毀預定目標,所以尺寸已比早期導彈大為減小,彈頭也比原來更輕,推進劑則改為固體燃料,但處在洲際彈道導彈研發初期的各國一般仍採用液體燃料火箭,因為其構造比固體燃料火箭更為簡單。
到了1970年代,美蘇都開研製反彈道導彈系統,這使得上述「相互確保毀滅」原則的基礎受到威脅。為避免軍備競賽加劇,1972年5月26日,美蘇簽署了《反彈道導彈條約》,以保存現有洲際彈道導彈的威脅力,保證冷戰雙方的平衡。
然而這一平衡在1980年代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啟動星球大戰計劃,發展新一代的「和平衛士」和「侏儒」洲際彈道導彈後再次受到威脅。這些舉動導致了後來的各次《削減戰略武器條約》談判。
⑨ 東風洲際彈道導彈在多少米高空飛行速度是·多少馬赫
所有際彈道導彈都有飛出大氣層再入大氣層的過程,大氣層厚度1000千米左右,這時速度略小於第一宇宙速度,末端速度會超過第一宇宙速度即大於7.9km/s,但也不會超過太多,空氣阻力的原因。所以東風最高至少在1000km高飛行,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