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st廣廈
擴展閱讀
未上市股票可以買 2025-07-03 09:16:06
2016年12月份股票行情 2025-07-03 08:59:30

st廣廈

發布時間: 2021-11-23 05:45:28

㈠ 銀廣廈現是ST還是*ST

ST銀廣夏
深圳000557

㈡ 15年下半年st廣廈重組是什麼時候

【2015-05-08】【出處】證券時報
*ST廣夏(000557)重組闖關 "不死鳥"再添新故事
"銀廣夏"是一個在中國資本市場上被人熟知的名字,從"世紀大藍籌"到被立案調查,經歷過兩次重組失敗,在A股上市公司中,像它這樣歷史曲折,幾經風浪的企業,可以說是絕無僅有。前有"銀廣夏陷阱",後被市場戲稱"不死鳥",如今的*ST廣夏(000557)即將再一次沖擊重組,5月11日召開的201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將投票審議公司本次重組的相關議案,可以說是*ST廣夏再次面臨的生死時刻。
從*ST廣夏披露的重組方案可以看出本次重組的復雜性和各方拿出的誠意。主要內容為避免交叉持股,*ST廣夏定向回購寧東鐵路持有的銀廣夏股份並注銷;*ST廣夏向寧東鐵路股東採用發行股票與現金購買方式購買價值44.87億元寧東鐵路資產,重組完成後,寧東鐵路成為上市公司子公司。本次發行價格4.96元/股,鎖定3年。同時寧國運公司、信達資產、神華寧煤、華電國際、寧夏能源鋁業承諾,*ST廣夏在本次交易完成後的連續三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合計不低於10億元,若實際盈利數低於10億元的,寧國運公司等將以現金補償。
本次借殼方寧東鐵路,承擔著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鐵路建設和運營管理重任,是寧夏唯一的專業化地方鐵路公司,自有運營和在建線路里程為247公里,連接了寧東地區主要礦區、電廠以及化工廠區。隨著寧夏一號工程"寧東基地"的蓬勃發展,寧東地區煤炭產量及消耗量將快速增長,其中煤炭產量預計從6890萬噸提升至1.4億噸,火電裝機容量預計從879萬千瓦提升至1900萬千瓦,煤化工產品產能預計從1000萬噸提升至3000萬噸,煤炭消耗量預計從4600萬噸提升至2億噸。受益於煤炭運輸需求的增長,預計未來3年寧東鐵路收入年復合增長率約為30%,凈利潤增速達50%以上。注入優質資產寧東鐵路後,公司未來業績將穩健增長。
近期公告亦顯示,寧東鐵路近期以現金收購內蒙神州光伏電力公司,該公司從事新能源開發應用,已有30MW光伏發電項目並網發電。如果重組順利完成,*ST廣夏將通過這一切入點進入再生能源產業領域,通過多元發展進一步增強公司盈利能力。
*ST廣夏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寧東鐵路資產質量高、現金流量較好、盈利能力相對較好,通過本次重組向公司注入寧東鐵路完整經營性資產,將顯著提高上市公司資產質量,消除上市公司目前可能存在的暫停上市甚至退市風險。
在退市機制倒逼之下,留給*ST廣夏的時間已經不多,盡管寧東鐵路是寧夏的優質資產,又有"一帶一路"和新能源概念屬性,然而對於*ST廣夏的未來,曾經深受傷害的投資者還能否抱有信心,則要看本次股東會的投票結果,以及上市公司後續的實際表現。

㈢ *ST廣廈什麼時候摘帽(變更名稱)

ST股摘帽的條件:

股票是股份公司發給股東證明其所入股份的一種有價證券,它可以作為買賣對象和抵押品,是資金市場主要的長期信用工具之一

13.1.1 上市公司出現財務狀況或其他狀況異常,導致其股票存在終止上市風險,或者投資者難以判斷公司前景,其投資權益可能受到損害的,本所對該公司股票交易實行特別處理。
13.1.2 本章所稱特別處理分為警示存在終止上市風險的特別處理(以下簡稱「退市風險警示」)和其他特別處理。
13.1.3 退市風險警示的處理措施包括:
(一) 在公司股票簡稱前冠以「*ST」字樣,以區別於其他股票;
(二) 股票報價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
恢復上市首日股票報價的日漲跌幅不受前項有關5%的限制。
13.1.4 其他特別處理的處理措施包括:
(一) 在公司股票簡稱前冠以「ST」字樣,以區別於其他股票;
(二) 股票報價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
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財務狀況恢復正常,審計結果表明13.3.1條第(一)、(二)項情形已消除,並且滿足以下條件的,公司應當自董事會審議年度報告後及時向本所報告並披露,同時可以向本所申請對其股票交易撤銷其他特別處理:
(一) 主營業務正常運營;
(二)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為正值。
13.3.7 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審計結果表明13.3.1條第(三)項情形已消除的,公司應當自董事會審議年度報告後及時向本所報告並披露,同時可以向本所申請對其股票交易撤銷其他特別處理。
13.3.8 上市公司認為13.3.1條第(四)至(六)項情形已消除,可以向本所申請對其股票交易撤銷其他特別處理。
13.3.9 上市公司向本所申請對其股票交易撤銷其他特別處理後,應當於次一交易日披露相關公告。
本所在收到上市公司提交的撤銷其他特別處理申請後,決定是否撤銷其他特別處理。
公司股票交易因第13.3.1條第(七)項規定被實行其他特別處理的,本所根據中國證監會有關要求,對其股票交易撤銷其他特別處理
13.3.10 本所決定撤消其他特別處理的,上市公司應當按照本所要求在撤銷其他特別處理之前一個交易日作出公告。
公告日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停牌一天,自復牌之日起本所對公司股票交易撤銷其他特別處理。
13.3.11 本所決定不予以撤消其他特別處理的,上市公司應當收到本所有關書面通知的次一交易日作出公告。公司不公告的,本所以交易所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告。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自披露當日上午開市時起停牌一小時,上午十點三十分復牌。
本所就13.3.1條第(一)至(三)項情形作出不予撤銷特別處理的,上市公司在報送下一個年度報告時方可按照13.3.6條和13.3.7條的規定向本所再次申請對其股票交易撤銷其他特別處理。

參考資料:新上市規則

㈣ ST寧廣廈000557後市該怎麼操作它還能漲到6元嗎

ST寧廣廈000557這只股票經過前期大跌,短線會有所反彈,業績也比較好,值得持有關注。。。

㈤ 關於ST廣夏的

時間不好說,得法院裁決後才會再申請復牌,如果直接暫停上市應該不會再復牌交易了。

㈥ ST廣廈什麼時候開盤

維賽特財經提供(僅供參考,風險自擔)

*ST廣夏(000557):觸及多條"退市紅線",稱重整即將結束

■證券日報
滬深交易所日前公布的"新版"主板,中小板退市方案(徵求意見稿),敲響了A股"
不死鳥"們的喪中.在更為嚴格和具操作性的退市指標下,績差公司一片"風聲鶴唳".
哪些上市公司已"命懸一線", 它們的具體情況如何,未來有望鳳凰涅磐,還是就此徹
底出局,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ST廣夏從2010年11月4日停牌重整直至現在已經時隔18個月,長達一年半的停牌
令投資者無比焦急.而4月29日, 深交所發布的主板退市制度更是成為ST廣夏的催命
符.
目前, ST廣夏尚未確定新的重組方,雖然寧東鐵路強勢介入ST廣夏,寧東高管也
不顧中小股東的意願進駐董事會,但卻遭到了公司中小股東的強烈反彈,控告其違法
進駐.
眼見主板退市制度呼之欲出, 如果ST廣夏在制度推出後仍未實現重組,那麼,公
司難免要面對終止上市的結局.
多項退市條件達標
4月29日, 深交所發布《關於改進和完善主板,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
方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新規定),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據記者調查ST廣夏歷年年報發現,對於新增的多項指標,公司大都達到退市標准
.
新增退市規定首要一條就是凈資產為負, 上市公司出現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期末
凈資產為負值的, 其股票將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公司股票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後,首個
會計年度期末凈資產仍為負值的, 或首個會計年度期末凈資產為正值但其扣除非經
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為負值的,其股票將終止上市.
對於主營業務早已拍賣的ST廣夏,早已多年資不抵債.2011年年報顯示,ST廣夏2
011年所有者權益合計為-5.11億元.
此外,新增退市規定還指出,上市公司出現最近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低於
1000萬元人民幣的, 其股票將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公司股票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後,首
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仍低於1000萬元人民幣的,其股票將暫停上市;公司股票暫停上
市後,首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繼續低於1000萬元人民幣的,其股票將終止上市.
而ST廣夏2010年與2011年已經連續兩年虧損, 公司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
潤分別為-9154.14萬元和-2.31億元.此外, ST廣夏2012年一季度歸屬於母公司所有
者的凈利潤也繼續報虧, 虧損達164.64萬元.由此可見,如果2012年公司重組仍沒有
起色的話,那麼,也將可以預期公司2012年的業績虧損.
除上述兩個指標達標外, ST廣夏2011年的年報還被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
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同樣符合新規定中年度審計報告為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
意見的退市條件.
據了解, 新規定實施後,退市標准中涉及凈資產,營業收入和審計意見類型等三
項指標的,以2012年為最近一個會計年度,以2011年,2012年為最近兩個會計年度,最
近三個會計年度及最近四個會計年度以此類推.
可以說,正在重整程序中的ST廣夏已經瀕臨退市邊緣,而公司能否翻身則要看其
重組能否成功.
重整接近尾聲
董事會接手重組
主板退市制度一旦實施,也就代表著ST廣夏將時刻面臨退市的危機,而重組則成
為公司目前的救命稻草.
據了解,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於2010年9月16日裁定受理債權人
對ST廣夏的重整申請, 指定公司清算組擔任管理人.公司股票自2010年11月4日實施
停牌.
2011年12月8日,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2010)銀民破字第2-4號《民事裁定書》,
批准《廣夏(銀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計劃》(以下簡稱:《重整計劃》).
ST廣夏董事會在年報中論述對未來的發展展望時表示, 《重整計劃》擬定寧東
鐵路及(或)其關聯方為公司的重組方.寧東鐵路向銀廣夏提供3.2億元資金, 依照《
重整計劃》的規定支付重整費用,共益債務和清償債權等;同時寧東鐵路將通過定向
增發等方式向銀廣夏注入凈資產評估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的優質資產, 且重大資
產重組完成後上市公司連續三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合計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 使銀廣
夏恢復持續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
本報記者在與ST廣夏管理人辦公室聯系後被告知, ST廣夏目前雖然處於重整執
行期,但已接近尾聲,正常情況下,重整將於6月9日結束.而之後的重組階段將由公司
董事會進行.
公告顯示, 從2012年2月29日起,重整計劃由債務人廣夏(銀川)實業股份有限公
司負責執行,管理人監督.
據記者了解得知,ST廣夏董事會將先進行重組的前期工作.為了重組順利進行,"
擬重組方"寧東鐵路早早於2月29日的董事會換屆選舉中安排了自家公司的4位高管
並強行通過.此舉雖然遭到了公司中小股東的反對, 但從目前來看,並不影響公司的
重組進程.

㈦ 關於*ST廣夏(000557)連續十五個跌停的故事

這是一份銀廣夏造假大賬:1998年至2001年期間,累計虛構銷售收入104962.6萬元,少計費用4945.34萬元,導致虛增利潤77156.7萬元,其中1998年虛增利潤1776.1萬元;1999年、2000年、2001年上半年分別虛增利潤17781.86萬元、56704.74萬元、894萬元,當期實際虧損分別為5003.2萬元、14940.1萬元、2557.1萬元。7.71億元的巨大利潤"氣球",就這樣通過中報、年報在股市升空,打造出銀廣夏"中國大藍籌股"的形象,讓眾多投資者怦然心動,掉進陷阱。

此案2001年8月被媒體披露,8月3日,中國證監會對廣夏(銀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立案調查。8月4日起股票停牌,8月6日,調查組進駐銀廣夏,對公司整體情況進行調查,初步認定銀廣夏存在造假問題,"2001年9月5日,中國證監會發布新聞指出,已查明銀廣夏公司通過各種造假手段虛構巨額利潤的事實,查明深圳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及其簽字注冊會計師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為銀廣夏公司出具了嚴重失實的審計報告。證監會依法將涉嫌證券犯罪人員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對發現的其他與此案相關的違法違規行為繼續進行深入調查。9月10日股票復牌,就開始了它的"跌停之旅"。

㈧ ST銀廣廈現在被停牌了嗎

ST銀廣夏重大資產重組進展情況公告
本公司董事局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宜,公司股票已於2009年4月29日起停牌。目前具有證券從業資格的中介機構仍在對重組涉及資產進行調查。由於重組方案尚須進一步溝通論證,存在不確定性,本公司股票將繼續停牌。停牌期間,公司將積極關注事項進展情況並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公司股票將在相關事項明確並公告後復牌。

㈨ 銀廣廈事件是什麼

虛構財務報表事件,財務資料全部神秘「消失」,造假違規公司單據。

2002年5月中國證監會對銀廣夏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公司自1998年至2001年期間累計虛增利潤77 156.70萬元,其中:1998年虛增 1776.10萬元,由於主要控股子公司天津廣夏1998年及之前年度的財務資料丟失,利潤真實性無法確定;

1999年虛增 17 781.86萬元,實際虧損 5 003.20萬元;2000年虛增56 704.74萬元,實際虧損 14 940.10萬元;2001年 1-6月虛增 894萬元,實際虧損2 557.10萬元。

從原料購進到生產、銷售、出口等環節,公司偽造了全部單據,包括銷售合同和發票、銀行票據、海關出口報關單和所得稅免稅文件。

2001年9月後,因涉及銀廣夏利潤造假案,深圳中天勤這家審計最多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會計師事務所實際上已經解體。財政部亦於9月初宣布,擬吊銷簽字注冊會計師劉加榮、徐林文的注冊會計師資格;

吊銷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資格,並會同證監會吊銷其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許可證,同時,將追究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負責人的責任。

(9)st廣廈擴展閱讀:

審計模式:

在銀廣夏事件中,包括被處罰的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在內的個別人士稱,由於獨立審計准則沒有引入風險導向審計,致使簽字注冊會計師履行了必要的審計程序卻沒有發現銀廣夏管理層的舞弊行為。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副秘書長李爽認為,從我國頒布的獨立審計准則項目看,幾乎每個准則項目都引入了風險導向審計思想,絕非用制度基礎審計所能概括的;

而且簽字注冊會計師根本沒有履行必要的審計程序,未按照獨立審計准則執業,並非履行了必要的審計程序卻沒有發現銀廣夏管理層舞弊行為。

在銀廣夏案例中,深圳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疏於執行已頒布的獨立審計准則,在專業勝任能力和職業道德兩方面均存在重大過失。

連最基本的公認審計原則都沒有遵守,最基礎的審計程序都沒有執行,更何談建立在內部控制結構非常完善基礎上的風險導向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