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阿克塞有幾個鄉鎮,哪些行政村
你好。
甘肅省酒泉市阿克塞縣共有三個鄉鎮,分別是阿克旗鄉、阿勒騰鄉、紅柳灣鎮。第一個鄉鎮的行政村有、安南壩村、東格列克村、多壩溝村;第二個鄉鎮的行政村有:阿克塔木村、哈爾騰村、塞什騰村、蘇干湖村、烏呼圖村;第三個鄉鎮行政村有:大壩圖村、加爾烏宗村、金山社區、民主社區、民族新村社區、團結社區。
B. 阿克塞縣屬於哪個市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簡稱阿克塞縣)隸屬於甘肅省酒泉市,地處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交匯處,是甘肅省唯一一個以哈薩克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自治縣,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個哈薩克族自治縣之一。
阿克塞縣全縣總面積3.1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200米,轄2鄉1鎮。阿克塞縣生活著哈薩克、漢、回、維吾爾、撒拉、藏等11個民族,總人口10600多人(2014年),其中哈薩克族3700多人(2014年),占總人口的34.8%。全縣可利用草場面積1480萬畝,正常年景載畜量為18.9萬個羊單位。
歷史沿革
原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位於海拔2800米的博羅轉井溝,處在阿爾金山的沖積扇地區,居住在縣城的人們,除了少數人以正常職業維持生計外,游牧為當地人的主要生存方式。
1953年敦煌縣以南的海子為中心地區置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
1954年4月26日成立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區(縣級),駐博羅轉井。
1955年改名為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
建縣初期,黨和政府無償拿出資金,調撥了大量的生活必需品,對阿克塞實行了三年的「供給制」。
從1954年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的40多年間,牧民的生活條件依然艱苦,吃水難、行路難、看病難、上學難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以上內容參考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阿克塞縣城
C. 阿克塞在哪裡
阿克塞地理位置;甘肅省酒泉市離敦煌75km的一個小縣城。
D. 阿克塞為什麼荒廢了,難道當年試驗核武器導致廢棄的城市
高海拔、高寒、交通不便,都不是這座縣城搬遷的決定性因素,最根本的原因是水。阿爾金山山脈富集了大量的礦藏,也富集了大量的放射性元素。這對於當地居民來說,並不是什麼好消息。博羅轉井鎮的飲用水源中,放射性元素鈾、釷含量超過了國家標准6-8倍,長久飲用,必然會導致當地居民患病概率上升,不利於該地區的長遠發展。
E. 阿克塞國土局局長
現在不是國土局,機構改革更名為阿克塞縣自然資源局,局長楊國平。
F. 有誰了解阿克塞的情況嗎
你好。我就在阿克塞這邊上班的。很願意跟您交朋友的。
阿克塞,即哈薩克語中白色的意思,表示素潔晶瑩。
阿克塞地理位置;甘肅省酒泉市離敦煌75km的一個小縣城。全縣人口1萬左右,分布漢族、回族、哈薩克族等多個名族,阿克塞礦產資源豐富,2011隻截止目前入駐大型企業有恆亞水泥廠、楚雄礦業、海原礦業等多個上億企業、礦產資源有石棉、煤礦、鐵礦等眾多資源。是你開創事業是沃土。生活在縣城中。您是不會有高原反應的。當然,你要是去山上,比如哈爾騰,最高海拔4000多,你會稍有感覺不舒服的。飲食一般就是麵食、米飯。對了。阿克塞的風干羊肉很是出門。你可以試試。危險基本沒有。這個縣城很安逸。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發案低。很安全。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成立於1954年,1997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縣,是甘肅省唯一一個以哈薩克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地處甘、青、新三省(區)交界處,位於河西走廊西陲,青藏高原北緣。東與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接壤,北與國際旅遊名城敦煌市為鄰,南與青海省接連,西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隔沙漠相望。全縣轄五鄉一鎮,13個村,總面積3.1萬平方公里,佔全區總面積的15.9%,有哈薩克、漢、回、蒙、維吾爾等11個民族,總人口9100人,其中哈薩克族3760人,佔全縣總人口的41.3%。縣域屬高原季風性氣候,平均海拔3200米,年平均氣溫3.5℃,無霜期90天左右,年降水量90--110毫米,年蒸發量2490毫米以上。自治縣既有美麗的山川、草原,壯麗的高原、湖泊,又有浩瀚無際的大漠戈壁。礦產資源非常豐富,初步探明的有金、銅、錳、水晶石、石棉、雲母、芒硝等41種礦藏,尤以石棉貯量最大,約4500萬噸以上,現年開采量13萬噸,佔全國石棉產銷量的40%,並以品質優良在全國石棉市場中享有盛名。全縣可利用草場面積1480萬畝,正常年景載畜量為18.9萬個羊單位。境內有哈爾騰國際狩獵場、大小蘇干湖候鳥自然保護區和安南壩野駱駝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有野氂牛、野駱駝、藏原羚、藏野驢、盤羊、雪豹、雪雞等28個種類。深山峻嶺、戈壁邊緣、河床平原還遍布種類繁多的中葯材,有雪蓮、三色補血草、鎖陽、蟲草等30餘種,人稱「天然動植物園」。縣域境內水資源較為豐富,主要河流有大小哈爾騰河和安南壩河三條,流域面積8560多平方公里,年徑流量4.52億立方米。地處海子草原的大、小蘇干湖,水域面積119.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米,蓄水量1.96億立方米。自治縣境內由新縣城民族風情--大小蘇干湖水上游樂、候鳥自然保護區--海子草原——哈爾騰國際狩獵場旅遊東線、由新縣城--柳城子生態自然林--梧桐溝自然觀光--安南壩野駱駝自然保護區旅遊西線;新縣城--民族風情園--紅柳林——沙山沙療攀登遊玩,以及古樸的哈薩克民族風情(主要以草原賽馬、叼羊、姑娘追,別具一格的民族服飾、民族歌舞及民族飲食等)和具有現代氣息的民族特色新縣城等得天獨厚的旅遊探險資源吸引著中外遊客觀賞遊玩。建縣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20多年,在黨的民族政策照耀下,全縣上下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改革開放政策,思進圖強,銳意進取,使自治縣各項事業步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經濟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縣農牧村整體實現小康目標,正在向寬裕型小康邁進;自治縣地方工業體系初步形成,主導產業正在興起,第三產業發展迅速,經濟增長方式逐步步入依靠科技進步的軌道,城鄉居民群眾生活明顯改善。全縣金融保險機構健全,交通、電力等各項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國道215線、省道314線橫貫全境。以程式控制為主體,功能齊全、方便的電信網路覆蓋全縣。全縣供電能力達12250千伏安。1998年9月,縣人民政府駐地由海拔2700米的博羅轉井鎮,整體搬遷到氣候溫和、自然環境較為理想的紅柳灣鎮(現駐地海拔為1600米)。新縣城的城市道路硬化率、有線電視普及率、供電、供熱普及率、自來水入戶率、城市天然氣入戶率、城市居民住房成套率都已達到了100%。
G. 阿克塞有哪些景點好玩的
阿克塞縣地域遼闊,自然資源、生態旅遊、哈薩克族風情和具有現代氣息的民族特色新縣城等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主要的景觀、景點有:
①蘇干湖。距阿克塞縣城80公里,水域面積10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米,海拔2750米,夏季平均氣溫15℃,與海子草原連成一片,夏季湖畔綠茵連天,湖連水草,蘆葦叢生,牧草豐美,湖面上候鳥翻飛,在蘇干湖棲息繁衍的候鳥有白天鵝、黑頸鶴、斑頭雁、樓雁、黃鴨、綠翅鴨等多達到25種、3萬多隻。
②吐爾根達坂冰川及野生動物觀光旅遊景區。阿克塞縣地處阿爾金山金脈和祁連山山脈之間,冰川資源豐富,境內有可攀登觀光的大於10平方公里的冰川7條,冰川面積441平方公里,其中:僅吐爾根達坂冰川面積就達57平方公里,是探險旅遊、自然觀光的絕佳之地。
③哈爾騰國際狩獵場。距阿克塞縣城150公里,四周群山環抱,山峰終年積雪,峽谷幽長,風景壯觀,有野氂牛、藏野驢、盤羊、岩羊、鵝喉羚、藏原羚等野生動物18種,品種繁多,具有較高的自然觀光、觀賞價值。
④民族風情園。阿克塞草原新城規劃設計新穎,縣城建設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風情園座落在縣城中心地帶,佔地面積48000平方米。建有民族歌舞廳、賽馬場等,主要展現哈薩克族風情旅遊、觀光、娛樂、購物、食宿為一體的民族特色濃厚的游樂性園區;民俗博物館主要陳列珍稀野生動物標本,民族歷史文化、民族服飾、民間刺綉、工藝美術品等。
⑤安南壩野駱駝自然保護區。距阿克塞縣城230公里,有野駱駝近400峰,佔全國野駱駝總數的二分之一,是觀光旅遊、科學考察理想之地。
H. 酒泉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
肅省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位於河西走廊西南端,地處甘、青、新三省區交界處 ,東接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北靠敦煌市,西界新疆若羌地區,南鄰青海省海西州。總土地面積3.4萬平方公里,居住生活著哈薩克族、漢族、回族、維吾爾族、撒拉族等 11個民族,總人口7700多人,其中少數民族3500人,占總人口的46%,哈薩克族是自治縣的主體民族。縣內哈薩克族僑眷遍布歐亞等12個國家,是全省著名的僑鄉。 自治縣境內自然資源豐富,具有獨特的優勢。有天然可利用草場1479萬畝,佔全縣總土地面積的29.4%,草場載畜量為18.9萬只羊單位,畜牧業為自治縣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境內有野駱駝、野牛、藏原羚、雪豹、雪雞等珍貴野生動物20多種,國家設有哈爾騰國際狩獵場、安南壩野駱駝自然保護區和大小蘇干湖候鳥保護區。特別是境內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現已探明的有金、銅、鉛、鋅、水晶石、雲母、煤、芒硝、石棉等礦種40多種,其中尤以石棉儲量大,約2600多萬噸,品質好,利用率高,年開采量為8-10萬噸,佔全國石棉產銷量的1/3,成為自治縣工業發展的支柱產業。 為改善城鎮居民生活自然環境條件差的狀況,從自治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利益出發,1995年經國務院批准,決定將現政府駐地由博羅轉井鎮遷至紅柳灣鎮。隨著新縣城的建成,將標志著自治縣發展邁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