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20年台灣省長是誰
蔡英文。
2020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11日下午4時結束。當晚出爐的計票結果顯示,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賴清德當選台灣地區正、副領導人,得票817萬余張,得票率為57.1%。
另兩組候選人中,中國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張善政得票552萬余張,得票率為38.6%;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余湘得票60萬余張,得票率為4.3%。
(1)民主進步黨擴展閱讀
20世紀90年代,蔡英文在李登輝執政時期曾參與所謂「特殊兩國論」的起草 ,2000年民主進步黨「執政」後出任台灣當局大陸事務主管部門主任委員。蔡英文原為無黨籍人士,後於2004年加入民主進步黨,同年當選成為「全台灣」不分區「立法委員」。
2006年受任台行政部門副負責人。經李遠哲勸說舉薦,蔡英文競選民進黨黨首。2008年5月20日起擔任民主進步黨主席,成為台灣主要政黨中第一位女性黨主席。
2008年11月5日到6日,在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首次訪台時,蔡英文策劃了幾起暴力沖突事件。在暴力發生後,蔡英文卻將所有暴力輕描淡寫為「零星事件」,並立即將責任推卸到所謂的「黑道分子」身上。這件事讓蔡英文在島內獲「暴力小英」稱號,並初步鞏固了蔡英文在民進黨內的地位。
B. 國民黨和民進黨有什麼根本不同
主要區別是,歷史不同、政黨主張不同、政黨架構不同,具體如下:
一、歷史不同
1、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成立於1894年,由孫中山先生創立,其前身是興中會、中國同盟會、國民黨、中華革命黨。
2、民進黨
民主進步黨是由一群黨外人士於1986年9月28日在台北宣布成立的。民進黨自成立起,不斷通過鼓吹「住民自決」等各種「台獨」傾向的決議,至1991年民進黨通過「台獨黨綱」,該黨徹底淪為「台獨黨」。
二、政黨主張不同
1、國民黨
(1)、政治定位方面:明確聲明國民黨是「不是外省黨,也不是台灣黨,更不是台獨黨」,「本土化」絕不是族群化、省籍化、更不是「去中國化」。
(2)、兩岸關系方面:全面清除李登輝分裂路線影響,回歸「一個中國」路線。強調國民黨對於「一個中國」的立場始終如一,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追求兩岸和平穩定關系,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建構台海和平區,在台灣優先的前提上,逐步邁向民主、自由、均富的統一。
(3)、在「國防外交」方面:建構全民參與的現代化「國防」,以精實軍隊戰力,落實「有效嚇阻、防衛固守「的戰略指導。擴大區域合作,積極參與國際活動及國際組織,鞏固、增進與「邦交國」的關系,積極拓展與其它非「邦交國」的實質關系。
(4)、政治方面:遵守「憲法」及「增修條文」,堅決貫徹「雙首長制」;堅持政黨政治與責任政治原則,建立優質化民主。制定政黨法及政治獻金法,並對政黨投資或經營營利事業進行合理規范與限制。進行選區重劃,「立法委員」選舉制度改采「單一選區兩票制」等等。
2、民進黨
民進黨是一個追求「民主」和「進步」的政黨,然而民進黨的黨綱則素有「台獨黨綱」之稱。民進黨的黨綱經過多次修訂,不斷地朝「緩和」方向變化,但目前仍不脫「台獨」色彩。近年來,民進黨又通過一系列決議文,來掩飾、修正黨綱中赤裸裸的「台獨」主張。除了「台獨」內容外,民進黨的黨綱還主張建立「民主自由的法政秩序」、推行成長均衡的經濟財政政策、建立「公平開放的福利社會」、培養「創新進步的教育文化」,以及推行「和平獨立」的「國防外交」政策等 。
三、政黨架構不同
1、國民黨
國民黨的黨務組織架構主要分中央、縣市(包括直轄市)、區級黨部三級。國民黨以「全國代表大會」為最高權力機構,閉會期間中央委員會行使職權,中央委員會閉會期間由中央常務委員會執行職權。
2、民進黨
民進黨的全台代表大會為該黨最高權力機構,每一年由中央執行委員會召集一次,必要時也可經中執委決定或全台5個以上縣市黨部書面提議召開。「民進黨中央黨部下設」國際事務部」、「中國事務部」、組織推廣部、文化宣傳部、社會發展部、婦女發展部、青年發展部等7個部,財務委員會、政策委員會等2個會,以及一個民意調查中心和一所「台灣民主學校」。民進黨在各縣市都設有地方黨部,負責地方黨務工作 。
C. 台灣的民主進步黨是不是野黨
首先,民主進步黨不是「野黨」。我猜測你想表達的意思是民進黨是不是「在野黨」。在野黨的意思是在多黨制制度下相對於執政黨而言的,一些沒有處於執政地位的黨派。
所以說這只是一種臨時的狀態,並非常態。民進黨是在08年台灣「大選」中被國民黨擊敗,國民黨成為執政黨,民進黨成為在野黨。
D. 中國共產黨黨旗是什麼的,有什麼意義
中國共產黨黨旗為旗面綴有金黃色黨徽圖案的紅旗。中國共產黨黨徽底色為紅色,紅色象徵革命,黃色的錘子、鐮刀代表工人和農民的勞動工具,象徵著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代表著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後,黨旗由各級黨組織模仿聯共(布)黨旗的式樣自己製作。具體規格式樣不盡相同。
1942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關於中共黨旗式樣的決議,決議中說:「中共黨旗樣式寬闊為三分之二之比,左上角有斧頭鐮刀,無五角星。」
中國其他黨黨旗:
1、中國國民黨
辛亥革命時期制定的第一面旗幟。由興中會會員陸皓東設計。後來由繼承興中會的中國國民黨沿用為黨旗至今。
2、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 ,英語:「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為中國台灣地區政黨,於1986年9月28日在台北宣布成立。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綠營,與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藍營並列為中國台灣兩大政治勢力。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黨旗
E. 台灣有哪幾個黨派
台灣的黨派有:
1、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成立於1894年,自1949年遷台後,一直以「執政黨」身份掌控台灣政局。在2000年3月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因國民黨本身分裂導致票源分散,而喪失「執政權」,淪為在野黨。
直至2008年3月22日,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國國民黨籍候選人馬英九蕭萬長獲勝,國民黨重新執政。
2、民進黨
1986年9月28日,反對國民黨專制獨裁、追求「民主自由」、主張「台灣獨立」的各股「黨外」勢力合組建成「民主進步黨」,打破了國民黨長期「一黨專制」的局面。
民進黨成立後,一直穩步發展,並在2000年3月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因國民黨陣營的分裂而漁翁得利,一夕之間成為「執政黨」。在2008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敗選,再次淪為在野黨。
3、台灣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2019年08月06日開創黨大會,大會之前的會前會,應到110人、實到72人,過半黨員出席並通過章程,柯文哲以63票擔任首任黨主席。根據章程,黨主席任期4年,得連選連任。
4、親民黨
2000年3月31日,獨立參選人宋楚瑜憑借在2000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選舉中所贏取的466萬票,正式宣布成立以「人民第一」為宗旨的親民黨,並逐步發展為國民黨、民進黨之外的台灣第3大黨。
5、新黨
1993年8月10日,趙少康、王建煊等7名國民黨中生代「立委」因不滿李登輝日益偏離「九二共識」,推行「台獨」分裂路線而另組新黨。認同孫中山先生的理念,追求民族統一、政治民主、民生均富的目標。
F. 大陸民進是什麼黨派
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1],英語:「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為中國台灣地區政黨,於1986年9月28日在台北宣布成立。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綠營,與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藍營並列為中國台灣兩大政治勢力。
2020年1月11日下午4時,2020年台灣當局領導人選舉投票結束。當晚出爐的計票結果顯示,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賴清德當選台灣當局正、副領導人,得票817萬余張,得票率為57.1%[2]。
現任民主進步黨主席為蔡英文。
中文名
民主進步黨
外文名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簡稱
民進黨
屬性
中國台灣省政黨
成立日期
1986年9月28日[1]
快速
導航
政黨主張政黨架構政黨派系政黨現況相關事件現任領導歷任領導
G. 民主黨是是什麼黨
民主黨,1912年春夏之間,袁世凱繼任臨時大總統後,臨時國會內出現了由各個較小政團組成的兩大政黨 --共和黨與國民黨,梁啟超、湯化龍、林長民等力圖組織第三大黨與之鼎立。1912年8月27日,由共和建設討論會、中華共和促進會、國民協會、共和統一黨、共和俱進會、國民新政社等政團在北京合並而成。本部設於上海。湯化龍任幹事長,馬良、陳昭常、謝遠涵等為幹事,後推梁啟超為領袖。其政綱是「普及政治教育,擁護法賦自由,建設強國政府,綜核行政改革,調和社會利益」等。在政治上擁護袁世凱的統治,力圖在共和黨與國民黨的爭斗中以「超脫」的姿態組織內閣,但內部意見不一。1913年5月同共和黨等合並為進步黨,共同在國會內對抗國民黨。
H. 梁啟超的民主黨和進步黨是干什麼的
反對以慈禧為主的頑固派.鞏固清朝封建主義的不足.: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
I. 中國民進是什麼黨派
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英語:「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為中國台灣地區政黨,於1986年9月28日在台北宣布成立。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綠營,與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藍營並列為中國台灣兩大政治勢力。
2020年1月11日下午4時,2020年台灣當局領導人選舉投票結束。當晚出爐的計票結果顯示,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賴清德當選台灣當局正、副領導人,得票817萬余張,得票率為57.1%。
政黨主張
民進黨的黨章雖然開明宗義地表明,民進黨是一個追求「民主」和「進步」的政黨,然而民進黨的黨綱則素有「台獨黨綱」之稱。其實,民進黨的黨綱經過多次修訂,不斷地朝「緩和」方向變化,但目前仍不脫「台獨」色彩。
近年來,民進黨又通過一系列決議文,來掩飾、修正黨綱中赤裸裸的「台獨」主張。除了「台獨」內容外,民進黨的黨綱還主張建立「民主自由的法政秩序」;
推行成長均衡的經濟財政政策、建立「公平開放的福利社會」、培養「創新進步的教育文化」,以及推行「和平獨立」的「國防外交」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