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擴展閱讀
股票可以買跌買 2025-09-12 04:01:11
東方6號股票行情 2025-09-12 02:48:41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發布時間: 2021-12-27 21:51:19

❶ 求是:什麼是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
指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依據政府授權,以國有資產出資人身分依法取得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安排國有資本經營支出的專門預算的制度。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的項目包括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國有資產出售收入、公共財政預算轉入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和其他收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的項目包括投資性支出、各項補貼支出和其他支出。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是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履行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的重要方式,是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重要工具,是對國有資本管理和運營進行評價考核的重要手段。編制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應遵循收支平衡、量入為出、分級編制、保值增值的原則。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按國家有關預算編制規定負責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編制工作,對所出資企業國有資本進行預算管理。

❷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概況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是政府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國有資本收益,並對所得收益進行分配而發生的各項收支預算,是政府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7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於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意見》,標志著中國開始正式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
按照2008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規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按年度單獨編制,納入本級政府預算,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按照當年預算收入規模安排,不列赤字。國務院和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負責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草案的編制工作,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向財政部門提出由其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建議草案。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的具體辦法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規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根據《預演算法實施條例》第二十條的規定,各級政府預算按照復式預算編制,分為政府公共預算、國有資產(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障預算和其他預算。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是規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編制行為的一系列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的總稱。建立和實施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統籌用好國有資本收益,對於深化國有企業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增強政府宏觀調控能力、合理配置國有資本、促進企業技術進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基本內容包括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包括下列項目:
(一)從國家出資企業分得的利潤;
(二)國有資產轉讓收入;
(三)從國家出資企業取得的清算收入;
(四)其他國有資本收入。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主要用於國有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中央企業災後恢復生產重建、中央企業重大技術創新、節能減排、境外礦產資源權益投資以及改革重組補助支出等。 中央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從2007年起試行,地方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時間、范圍和步驟由各省(區、市)及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決定。按照全國人大要求,中央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於2010年首次提交全國人大審查。
根據財政部公布的數據 ,2007至2009年,財政部共收取中央企業國有資本收益1572.2億元,其中2007年139.9億元,2008年443.6億元,2009年988.7億元(包括電信企業重組專項資本收益600億元)。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2008至2009年為1553.3億元。2010年,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預計421億元,加上上年結轉收入19億元,合計440億元,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安排440億元。

❸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的范圍。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的范圍包括:從國家出資企業分得的利潤;國有資產轉讓收入;從國家出資企業取得的清算收入;其他國有資本收入;專項基金收入,包括從企業徵收,用於特定企業和行業發展的專項基金收入。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是指對國有資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應當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則編制,不列赤字,並安排資金調入一般公共預算。

(3)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擴展閱讀: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徵收標准:

1、國有獨資企業按可供投資者分配利潤25%-30%的比例徵收,到2020年將提高到30%。

2、國有控股、參股企業國有股應分得的股息、紅利和股利全額上交。

3、企業國有產(股)權轉讓收入在扣除相關成本及交易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後的剩餘部分全額上交。

4、國有獨資企業清算凈收益,國有控股、參股企業清算凈收益中國有股應分享的部分全額上交。

5、其他應上交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益按有關規定執行。

❹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收入范圍包括哪些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的范圍:包括:①從國家出資企業分得的利潤;②國有資產轉讓收入;③從國家出資企業取得的清算收入;④其他國有資本收入。

補充: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是指國家建立的一種預算制度,是對取得的國有資本收入及其支出實行預算管理。要編制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國家取得的國有資本收入,以及收入的支出。

按照2008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規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按年度單獨編制,納入本級政府預算,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按照當年預算收入規模安排,不列赤字。國務院和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負責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草案的編制工作,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向財政部門提出由其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建議草案。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的具體辦法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規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是國家以投資者身份對國有資本實行存量調整和增量分配而發生的各項收支預算,是政府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預演算法實施條例》第二十條的規定,各級政府預算按照復式預算編制,分為政府公共預算、國有資產(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障預算和其

他預算。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是國家以所有者身份取得企業國有資本收益,用於支持實施產業發展規劃、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企業技術進步,補償國有企業改革成本以及補充社會保障。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邵寧介紹說,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包括收入和支出兩部分。收入來源一方面是多元化企業的分紅,國有獨資公司將上繳一部分利潤;另一個可能來源是對於不重要的企業,國資委可以把股權賣出去。支出,一是對重要企業「要保」,補充資本金;二是解決一些困難企業的退出成本。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是規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編制行為的一系列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的總稱。建立和實施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統籌用好國有資本收益,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項重要舉措,對於深化國有企業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增強政府宏觀調控能力、合理配置國有資本、促進企業技術進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2007年5月3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同意了財政部、國資委提出的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具體意見,決定從2007年開始在中央本級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會議決定,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要堅持三項原則:一是統籌兼顧、適度集中;二是相對獨立、相互銜接;三是分級編制、逐步實施。

❺ 公共財政預算收支下非稅收入中的國有資本經營收入與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下國有資本經營收入有啥區別呢

二者是有所區別的。
從來源看,公共財政預算下的國有資本收入,一般只涵蓋行政事業單位的非稅收入中國有資產收益的那部分。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收入應主要來源於國家以國有資本所有者身份取得的各種國有資本收益,包括國有企業上繳的利潤、國有股份紅利收入等。
從使用看,公共財政預算下的國有資本收入其支出為滿足公共需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下的收入,其目的必須用於國有資本的再投入、擴大投資,包括對新建項目的資本金投入、向不同所有制企業參股控股、對國家鼓勵發展的建設項目進行貼息等。
實踐上,很多地方的國有資收經營預算還不成熟,把二者混為一談。
ps:各級政府預算是按照復式預算編的。在兩者預算收支科目內,分別設置專門銜接科目。在公共預算有結余的時候,可按產業政策要求,實行轉移支付,對國有資本財政進行投資。而公共財政支出與社會保障支出面臨巨大的資金缺口時,則應需要按量力負擔原則,由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加以填補。

❻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思路建議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指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依據政府授權,以國有資產出資入身份依法取得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安排國有資本經營支出的專門預算。
⒈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編制目的開展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工作、編制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要達到以下目的:
⑴加強對國有資本的整體規劃和調控,進一步規范國有資本管理、監督、營運主體之間的關系,實現國有資本收益的最大化;
⑵進一步明確和落實國有資本出資入的收益權,完善收益分配的管理程序,維護國有資本出資者的合法權益;
⑶強化國有資本營運的過程監控,反映國有資本經營過程、結果以及經營效率的財務信息,加強國有資本經營收益的管理,提高資本營運質量;
⑷形成一套既符合國有資本管理需要,又能體現國有資本運營機構內部規范化運作的制度及程序。
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編制主體、審批程序、層次
根據政府預算的統一、完整的原則,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編制、審批與執行不應脫離國家財政預算部門之外,作為政府復式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編制主體仍應為國家財政部門,並納入各級政府財政預算管理,同財政公共預算一並報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後執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採取「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管理體制。國家統一制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方針政策;統一規定預算收入和支出項目;統一規范預算的有關規章制度等。各預算編制與執行部門在總預算范圍內安排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管理,既要體現政府預算的完整和統一,又要保證不同預算的相對獨立性,能夠滿足各類不同性質支出的需要。
就具體程序而言,國家財政部應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委託授權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管委員會作為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實際主體,負責編制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草案,上報國家財政部審核,國家財政部連同公共預算匯編成政府總預算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由各地方人民政府財政廳(局)代表地方人民政府,委託授權地方國有資產監管部門編制並報由各地方人民政府財政廳(局),由各地方人民政府財政廳(局)連同公共預算匯編成各地方人民政府預算呈報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執行。國有資產營運機構或權屬企業是基層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編制主體,負責制定本級次的預算並上報國有資產監管部門,組織預算收入的收繳和支出的管理,完成預算目標。經過審批的預算由本級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組織執行,並下達給下一級單位具體實施。
國有資本決算按有關規定和程序編報,匯入同級政府決算,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國有資本總決算匯入政府總決算,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

❼ 納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企業范圍是哪些

納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企業范圍是:國有獨資企業,國有控股、參股企業。
依據《國務院關於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意見》國發〔2007〕26號規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實行分級管理、分級編制,根據條件逐步實施。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收支范圍:
(一)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收入是指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機構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即一級企業,下同)上交的國有資本收益,主要包括:
1. 國有獨資企業按規定上交國家的利潤。
2. 國有控股、參股企業國有股權(股份)獲得的股利、股息。
3. 企業國有產權(含國有股份)轉讓收入。
4. 國有獨資企業清算收入(扣除清算費用),以及國有控股、參股企業國有股權(股份)分享的公司清算收入(扣除清算費用)。
5. 其他收入。
(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支出主要包括:
1. 資本性支出。根據產業發展規劃、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國有企業發展要求,以及國家戰略、安全等需要,安排的資本性支出。
2. 費用性支出。用於彌補國有企業改革成本等方面的費用性支出。
3. 其他支出。

❽ 什麼是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

指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依據政府授權, 以國有資產出資人身分依法取得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安排國有資本經營支出的專門預算的制度。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的項目包括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國有資產出售收入、公共財政預算轉入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和其他收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的項目包括投資性支出、各項補貼支出和其他支出。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是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履行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的重要方式, 是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重要工具, 是對國有資本管理和運營進行評價考核的重要手段。編制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應遵循收支平衡、量入為出、分級編制、保值增值的原則。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按國家有關預算編制規定負責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編制工作, 對所出資企業國有資本進行預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