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腫瘤的免疫治療
擴展閱讀
股票可以買跌買 2025-09-12 04:01:11
東方6號股票行情 2025-09-12 02:48:41

腫瘤的免疫治療

發布時間: 2021-12-27 23:23:07

1. 免疫療法怎麼治療腫瘤

就是提高自身免疫力,耒殺死變異細胞,達到治療腫瘤的效果。

2. 腫瘤免疫治療都包括哪些啊

癌症免疫療法,是通過增強自身免疫功能以清除腫瘤細胞的技術。癌症免疫療法可以分為四個主要類別: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疫苗、過繼療法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

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並不專一性地針對腫瘤細胞,而是通過整體上調機體的免疫功能來獲得對癌症更好的作用效果。作為最早的癌症免疫療法,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便被應用於臨床。最為常見的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包括白介素(Interleukins)和干擾素(Interferons)等。由於人體免疫系統扮演著識別「敵我」的功能,非特異性地上調其功能往往會造成對機體的誤傷從而產生較為嚴重的副作用如流感樣症狀、皮疹、白細胞減少等,因此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的使用受到了局限,更多的情況下作為輔助用葯與其他免疫療法或化療聯合應用。

而癌症疫苗和過繼療法、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作為新興癌症免疫療法的代表,更為受到研究者與市場的關注。在這個領域內技術迭代日新月異,不斷出現的參與者逐漸形成了群雄割據的局面,資本瘋狂湧入,共同構築起人類與癌症戰場的最前線。

疫苗

目前經美國FDA(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用於癌症治療的疫苗共有四種,分別是用於預防宮頸癌的Gardasil與 Cervarix、用於預防肝癌的乙肝疫苗和用於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Provenge。

人乳頭瘤病毒HPV被認為是90%以上的宮頸癌的誘因,其中高致病性的16、18、31、33、45、52、58七類亞型可通過接種九價HPV疫苗進行預防。同樣地,在中國90%以上的原發性肝癌患者均為HBsAg陽性的乙肝患者,通過接種乙肝疫苗可大大降低罹患肝癌的概率。

與通過預防癌症相關病毒感染而「曲線救國」的預防性癌症疫苗不同,治療性癌症疫苗Provenge是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癌症疫苗。這款疫苗通過分離患者的樹突狀細胞並在體外與特異性高表達於前列腺癌細胞的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共同培養,使得樹突狀細胞「耳濡目染」地學會識別這一特異性抗原。在輸回患者體內後,樹突狀細胞將PAP抗原處理並呈遞給T細胞,後者則找到體內表達有PAP的前列腺癌細胞並進行撲滅。

除了常規的癌症疫苗外,有部分研究者也將溶瘤病毒歸為癌症免疫療法的一個分支。原本「無惡不作」的病毒經基因改造後能夠特異性地感染腫瘤細胞,通過在細胞內大量復制殺傷腫瘤,這一過程中釋放出的腫瘤細胞抗原則能夠引起免疫反應來強化溶瘤病毒的治療效果。溶瘤病毒應用上最大的障礙在於其本身也是免疫系統的目標之一,因此往往需要採用瘤內注射或聯合免疫抑制劑使用。而在一些處於臨床早期的溶瘤病毒產品中,已經開始嘗試著採用靜脈注射這一常規給葯途徑,希望能夠進一步拓展溶瘤病毒的應用前景。

過繼細胞療法

1984年,Linda Taylor來到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尋求治療她所罹患的晚期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的方法。癌症免疫學家Steven Rosenberg接待了她。在分離了一部分Taylor的淋巴細胞後,研究人員將大劑量的IL-2用於刺激淋巴細胞,並把得到的淋巴因子活化殺傷細胞(LAK cell)輸回到她體內。Taylor的病情逐漸穩定並恢復。

近30年來,歷史也見證了過繼細胞療法從第一代的LAK療法,經細胞因子活化殺傷細胞CIK療法、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療法、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療法到第五代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和腫瘤特異性T細胞受體基因工程細胞TCR-T的技術變革。Juno Therapeutics的CAR-T候選療法JCAR015的I期臨床結果顯示,有91%的成年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經JCAR015治療後獲得了完全緩解,盡管總生存期的延長並不顯著,但所有人都對這種結合了基因工程和細胞療法的嶄新技術給予了厚望。

T淋巴細胞對腫瘤細胞的識別依賴於T細胞受體TCR與腫瘤細胞表面MHC-抗原復合物的結合,而許多腫瘤細胞在不斷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通過降低MHC表達等手段逃避T細胞識別的能力。針對這一困境,研究者們一方面通過基因突變和篩選寄希望於找到與MHC-抗原復合物具有高親和力的基因工程TCR,另一方面試圖通過讓T細胞表達能繞過MHC直接結合腫瘤細胞表面抗原的受體來將T細胞「錨定」在腫瘤細胞上。這兩種不同的研究方向分別催生了TCR-T和CAR-T的誕生。

TCR-T技術作為傳統過繼細胞療法技術的延伸,其識別腫瘤抗原的能力依賴於表達於抗原呈遞細胞表面的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物(MHC),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在不同人群間的應用廣度和整體效果。但TCR-T最大的優勢在於其不但識別腫瘤細胞表面抗原,對於腫瘤細胞內的抗原同樣能夠通過MHC的提遞而進行識別,這使得其針對的腫瘤類型相對於CAR-T要廣得多。

第五代過繼細胞療法的光芒雖然耀目,但就目前而言它依然無法撼動手術、化療和放療在腫瘤治療領域的統治地位。在臨床試驗中CAR-T同樣暴露出了許多亟需改善的問題和症結,如不明原因的疾病復發、致命的細胞因子風暴等等。

單克隆抗體類免疫檢查點(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抑制劑

抗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1, PD-1)抗體是目前研究最多,臨床發展最快的一種免疫療法。PD-1起作用在免疫反應的效應階段,其表達於活化的T細胞,B細胞及髓系細胞,其有兩個配體,即程序性死亡分子配體-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 PD-L1)和PD-L2。PD-L1/L2在抗原提呈細胞都表達,PD-L1在多種組織也有表達。PD-1與PD-L1的結合介導T細胞活化的共抑制信號,抑制T細胞的殺傷功能,對人體免疫應答起到負調節作用。華裔科學家陳列平實驗室首先發現PD-L1在腫瘤組織高表達,而且調節腫瘤浸潤CD8+ T細胞的功能。因此,以PD-1/PD-L1為靶點的免疫調節對抗腫瘤有重要的意義。

PD-1/PD-L1抑制劑能夠特異性地和腫瘤細胞上的PD-L1結合來抑制其表達,從而能夠使功能受抑制的T細胞恢復對腫瘤細胞的識別功能,從而實現通過自身免疫系統達到抗癌作用。

近年來,已有多種PD-1/PD-L1單克隆抗體在腫瘤免疫治療的臨床研究迅速開展。目前PD-1抑制劑Pembrolizumab和Nivolumab已被FDA批准用於晚期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霍奇金淋巴瘤和頭頸鱗癌等,Nivolumab還被FDA批准可用於治療腎癌和尿路上皮癌等。此外,PD-L1抑制劑Atezolizumab和Durvalumab等單克隆抗體也已進入多個III期臨床研究中,覆蓋非小細胞肺癌、黑色素瘤、膀胱癌等多個瘤種。

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 4, CTLA-4)是表達於活化的T細胞表面的一種跨膜蛋白。CTLA-4作用於免疫反應的啟動階段,其激活能夠抑制T細胞免疫應答的啟動,從而導致活化的T細胞減少並阻止記憶性T細胞的生成。研究發現,腫瘤細胞能夠激活CTLA-4,使活化的T細胞失去活性,從而實現了腫瘤自身的免疫逃逸(immune escape)。

數個臨床前研究發現,阻斷CTLA-4後能夠恢復T細胞的活性並延長記憶性T細胞的存活時間,從而恢復身體對腫瘤細胞的免疫功能,使得腫瘤的控制率提高,據此研發了抗CTLA-4 的特異性單克隆抗體。

目前兩種CTLA-4抑制劑Ipilimumab已被FDA批准用於III期黑色素瘤的輔助治療和晚期黑色素瘤的治療, 而Ipilimumab和Tremelimumab在腎癌、前列腺癌、肺癌等的臨床研究已廣發開展。早期期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兩種單抗無論是單葯還是聯合IL-2、PD-1/PD-L1抑制劑或化療均顯示安全有效。

其它如增強T細胞第二信號從而促進腫瘤特異性T細胞活化和增殖的單抗類,如腫瘤壞死因子TNF受體家族的OX40和4-1BB單抗尚在研發中。

2014年末,Science雜志對2015年科技的重要突破做出了預測,聯合免疫療法也在其中。早在上個世紀人們就意識到,癌症遠遠不是源自正常細胞一個基因、一個蛋白的改變,聯合療法才是癌症治療的關鍵。上海敦復醫院是上海第一批開展腫瘤免疫治療的醫院,目前已經為2500人次提供了腫瘤免疫治療,如果你有腫瘤免疫治療需求,請聯系我們>>40 08 9 99 8 200

醫葯學發展的基石是生命科學,隨著對腫瘤生成發展現象的研究不斷深入和突破,疾病治療手段將更加豐富多樣。在不遠的未來,針對高效低毒的新型腫瘤靶點的葯物研發、細胞療法的安全性和經濟性改造、克服耐葯性的聯合用葯方案以及以預防和早期發現為主的精準醫療將是癌症治療領域最為引人關注的方向。而免疫治療恰恰是最為有希望的關鍵點!

3. 治療癌症的免疫療法到底是什麼

免疫治療是指用自身的免疫系統去治療疾病的一類方法。通過調動患者自身抵抗力(免疫細胞)來抵禦、殺死腫瘤細胞,是近年來腫瘤治療的一個發展方向,也是當前癌症研究領域中的熱點之一。

目前免疫治療大致有兩種:第一種是免疫檢測點阻斷劑葯物。這些葯物能使癌細胞周圍削弱免疫系統的信號失效,使免疫細胞不被蒙蔽,繼續攻擊腫瘤細胞。如抗體阻斷CTLA-4以及PD-1通路,能阻斷腫瘤細胞對T細胞的「欺騙」,讓T細胞恢復對腫瘤細胞識別和殺傷的能力。魏則西托香港朋友帶回來的產生療效的「靶向葯」Keytruda正屬於PD-1抗體葯物,是被美國FDA批準的首個PD-1抗體葯物。

另一種是免疫細胞療法。簡單說就是抽取患者體內的免疫細胞,把腫瘤的特徵「告訴」免疫細胞,在體外誘導出可能具有殺傷腫瘤能力的細胞,再輸回患者體內進行「戰斗」。此類療法包括LAK,DC,CIK,DC-CIK,CAR-T,TCR-T,NK,CAR-NK,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TILs)等等。但是經過十數年的研究,大浪淘沙始到金,眼下有出色作用的是CAR-T,TCR-T這兩種細胞治療方法。

日本作為國際上率先批准使用細胞免疫療法的國家之一,在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研究下,將細胞免疫療法打造成了具有打破機體免疫耐受、激活和增強受體的免疫能力、兼顧重症治療、癌症防復發及重症治療後快速恢復的三重功效的治療新技術。以多睦健康服務過的癌症病人前往日本做細胞免疫治療的案例來看,的確可以達到比較好的療效。目前日本細胞免疫療法已經成為癌症治療新趨勢。

4. 腫瘤免疫學的腫瘤的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只能作為輔助手段,在特異性免疫治療中,可利用經電離射線或抗癌葯物等處理過的自體瘤苗、異體瘤苗、人胚勻漿以及與異種蛋白結合的強化抗原性瘤苗。在特異性被動免疫治療中,可採取抗腫瘤血清被動免疫治療和抗癌葯與抗體聯結的免疫化療,也可採取免疫組織、細胞或活性物質(如骨髓、白細胞、轉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等)的輔助治療。此外,也可使用卡介苗、短小棒狀桿菌、細菌內毒素、褐藻酸鈉、植物血凝素、二硝基氯苯等免疫刺激劑,提高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

5. 免疫治療癌症是否有效

免疫療法是近幾年一種新型的療法,它可以通過使用葯物,來解除腫瘤環境的免疫抑制,或者是增強免疫系統。通過免疫細胞回輸,將經過處理的自體或者異體的免疫細胞輸入患者體內,可以使腫瘤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統的能力得到提升,而且還會對患者體內的腫瘤細胞實施消滅,最終可以實現預防腫瘤復發,治癒癌症的目標。所以,免疫療法治療癌症,具有比較好的效果。

人體中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免疫戰爭——人類忠誠衛士不斷地清除著人體內可能出現的病變和衰老以及壞死的細胞。伴隨著顯微技術的發展,我們也終於可以看清楚免疫衛士是如何工作的。

1、T細胞的「死亡之吻」

細胞毒性T細胞(也被稱為「殺手T細胞」)正在識別受病毒感染、癌變之類的「不正常細胞」,導致細胞死亡。整個動圖實際用時約為75分鍾。

2、免疫細胞和癌細胞的戰爭

在顯微鏡下「實地」拍攝一場免疫細胞和癌細胞之間的戰爭場面。

3、免疫細胞清除入侵的病菌

免疫細胞正在殺滅入侵的細菌。

4、超萌的滅菌過程

中性粒細胞可以吞噬和消化有害病原體。圖中為中性粒細胞追擊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過程。

5、免疫細胞穿過血管

免疫細胞也可穿過血管壁奔赴「戰場」,向炎症和創傷組織處進軍、圍剿。

6、免疫細胞的死亡過程

免疫細胞死亡時也會膨脹、爆炸和分裂。

7、NK細胞殺死癌細胞

超高清顯微鏡下,NK細胞攻擊並消滅癌細胞的全過程:

NK細胞先從頭部開始進攻,癌細胞負隅頑抗:

有一位NK細胞突破重圍,瞬間大批部隊湧入,癌細胞瞬間瓦解:

人體內的免疫戰爭無時無刻不在進行,也正是這些細胞一刻不停的堅守著自己的職責,我們才能健康生活。

6. 腫瘤免疫治療的介紹

腫瘤免疫治療是應用免疫學原理和方法,提高腫瘤細胞的免疫原性和對效應細胞殺傷的敏感性,激發和增強機體抗腫瘤免疫應答,並應用免疫細胞和效應分子輸注宿主體內,協同機體免疫系統殺傷腫瘤、抑制腫瘤生長。1腫瘤免疫治療近來備受關注,是腫瘤治療領域的焦點。近幾年,腫瘤免疫治療的好消息不斷,目前已在一些腫瘤類型如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等的治療中展示出了強大的抗腫瘤活性,並已有腫瘤免疫治療葯物獲得美國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批准臨床應用。腫瘤免疫治療由於其卓越的療效和創新性,在2013年被《科學》雜志評為年度最重要的科學突破。2腫瘤免疫治療有望成為繼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後腫瘤治療領域的一場革新。

7. 腫瘤免疫治療的現狀如何

免疫治療的副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內分泌異常:如甲狀腺炎、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減退、垂體炎、或垂體功能減退、腎上腺功能不全;肺部方面:主要是肺炎、呼吸衰竭,最嚴重的就是間質性肺炎;消化道表現就是惡心、嘔吐、腹瀉、結腸炎、穿孔或胰腺炎;神經系統主要是腦炎、腦膜炎、格林-巴利綜合征等;皮膚方面主要是黏膜炎、皮疹、白癜風;肝臟的話會出現轉氨酶升高、葯物性肝炎;視力方面就是虹膜炎、葡萄膜炎、結膜炎;心臟的話主要容易出現心包炎;腎臟就會出現腎炎、腎功能不全。

8. 腫瘤免疫治療的方法有哪些

根據主動免疫所採用的抗原及免疫方式,將其分為以下幾種:1、腫瘤細胞疫苗,以完整的腫瘤細胞作為腫瘤抗原的來源,通過不同方式進行修飾後用作疫苗。2、多肽疫苗,T細胞在機體抗腫瘤作用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T細胞識別的腫瘤抗原是由MHC分子呈遞的抗原性多肽分子,這些具有免疫原性的多肽分子即為多肽疫苗。3、表達腫瘤抗原的重組病毒和DNA疫苗,這種建立在迅速發展的分子生物學基礎上的腫瘤疫苗,是以某些病毒或質粒DNA作為載體,直接在體內表達相關腫瘤抗原。4 、APC為基礎的腫瘤疫苗或稱為APC疫苗,此類腫瘤疫苗的理論基礎是APC的抗原呈遞功能。5 、獨特型與抗獨特型疫苗。6、細胞因子基因轉導的腫瘤疫苗。7、MHC和B7分子轉基因的腫瘤疫苗。

9. 腫瘤免疫治療的腫瘤疫苗

根據腫瘤疫苗的具體用途,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預防性疫苗,如用與某些特殊腫瘤發生有關的基因制備疫苗,接種於具有遺傳易感性的健康人群,進而可以控制腫瘤的發生。另一種是治療性疫苗,它以腫瘤相關抗原為基礎,主要用於化療後的輔助治療。根據腫瘤疫苗的來源,又可分為腫瘤細胞疫苗、基因疫苗、多肽疫苗、樹突狀細胞疫苗、CTL表位肽疫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