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挑選基金產品
在全民投資的時代,基金已經成為十分常見的投資工具,對於沒有太多時間看盤的投資者而言,將錢交給基金公司去管理,是相對合適的方式。無論是公募基金還是私募基金,作為常見的理財工具,基金的確是有分散風險、專業管理的優勢。但這不意味著所有的爆款基金最後的收益都能令人滿意,也不意味著買基金都能賺錢。
每個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都具有一定差異,市場的熱點切換也變幻無常,基金運作與市場行情走勢相關,每逢市場波動難免人心浮動。選對基金是投資中十分重要的一步,相信大部分人在選基金的時候,都是看收益排名選基,但僅僅只是看業績排名,就夠了嗎?應該如何挑選賺錢基金呢?買基金不賺錢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通過收益率,來正確挑選基金?
第一,更關注長期的業績走勢。
關於挑選基金時更多的要看長期業績而不是短期收益,已經是很多地方都會提到的關鍵點,但還是有很多投資者只是片面地看短期收益。因為市場風格切換很快,可能這段時間「宅經濟」概念股很好,那麼持有響應股票的基金凈值增長自然不會差。但概念風口過後,估值過高的股票可能就會出現回落,基金的收益自然會受到影響。因此,衡量一隻基金的業績時,不能只看短期的收益,更關注長期的業績走勢。
我在公募排排網app上隨意選取了一隻波動較大的股票多頭策略私募產品。可以看出,你在紅圈處買入,看到的都是正收益,但殊不知它們都是產品業績回撤中的一個「小插曲」,長期來看,該產品的收益並不如意。
第二,多關注區間收益
也許有投資者會問,區間收益組合到一起不就是歷史收益曲線嗎,直接看歷史收益不就行了,為什麼還要關注區間收益呢?其實,區間收益雖然是歷史收益的拆分,但每一個區間收益的表現,能夠很好地反映出在某一個時間段里基金的表現,從而推斷出該基金的投資風格。如有的基金今年以來的收益表現亮眼,但最近半年內的收益卻表現平平。我們可以推斷出,該基金的投資風格屬於典型的攻守兼備型,在市場出現熱點時及時出擊,在低迷時則更保守。
第三,不片面迷戀排名,避免「冠軍魔咒」
市場風格切換無窮,尤其是在A股市場中,2017年大白馬消費藍籌漲勢如虹,2019年則科技醫葯一枝獨秀,不同的基金具有不同的投資風格,去年的收益冠軍並不一定適合今年的市場風格。市場上流傳的「冠軍魔咒」大多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前一年業績排名靠前的基金,在次年往往表現一般甚至負收益,很大程度上因為產品風格與市場不匹配。比如我在不收認購費的私募排排網中看到的這只產品,融智風格顯示為強進攻型,也就是投資風格非常激進。顯然在2015年牛市時還能搏一搏,但如果在2018年的行情中肯定是要翻車的。
B. 怎樣選一隻好的基金
一、基金公司維度
① 查看基金公司的排名和評級,考察基金公司是否有健全完善的基金產品體系。
② 基金公司的投資風格,可以從查看基金公司旗下產品的分布和收益分析。如果一個基金公司在某類基金中產品數量繁多、布局廣泛,那麼可以說該基金公司的業務重點偏向於該類基金。如果一個基金公司的某類基金收益特別突出,在同類產品中長期保持優異的表現,那麼說明該基金公司的投資優勢集中於該類基金。
③ 基金公司的 4P 標准:
投資理念(Philosophy),投資者要看基金所屬公司的投資理念是否成熟而有效,其次看自己是否認可這一理念,進而是否認可該基金公司的投資管理模式。投資團隊(People), 基金公司投資研究團隊專業能力的強弱是其旗下基金業績表現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考查基金公司投研團隊的實力,可以重點觀察該團隊的組建時間和團隊穩定性。投資流程(Process), 嚴密科學的投資流程可以規范基金管理,使基金業績具備長期可持續性。投資績效(Performance),評估基金所屬公司旗下基金的歷史投資績效,可以為基金投資做輔助性參考。
二、基金經理維度
① 基金經理的歷史業績:考察基金經理是否長期在一家公司任職並保持業績穩定增長,投資能力是否全面。
② 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了解基金經理投資理念,以判斷基金未來的投資方向以及是否和自己的投資理念相符。
三、基金業績維度
① 將基金的收益與業績基準比較
② 將基金收益與股票大盤走勢比較
③ 與同類基金的收益比較
④ 將基金的當期收益與歷史收益比較
四、評級機構維度
通過定性定量的方法,按照規范的評級標准對基金的收益情況及風險水平做出排序,是投資者可以借鑒的基金考察方式。
C. 買基金怎麼買比較合適如何挑選
判斷低估值數 操作方式 適合基金 公式 (100/PE(市盈率)) 備注 缺點 優點
盈利收益率 高 購入 上證50指數、上證紅利指數、中證紅利指數、基本面50指數、央視50指數、上證50AH優選指數、恆生指數、H股指數 盈利收益率=盈利/股價 當盈利收益率在10%以上→堅持定投 只適合流通性比較好、盈利比較穩定的品種。如果是盈利增長速度比較快,或者盈利波動比較大的指數基金,則不適合使用盈利收益率法 適合第一次投資的小白,因為買入和賣出的規則非常明確。
低 賣出 盈利收益率=盈利/股息*(股息/股價) 盈利收益率在6.4%-10%→ 持有,不再定投。
盈利收益率<6.4%時→分10批次賣出。
歷史估值 20% 購買 滬深300、中證500、上證指數 在15年6月12日達到最高點5178.在2019年1月4號達到最低的2440. 在3261點之前定投上證指數是可以安枕無憂的
30% 不建議購買 計算的出,上證指數歷史最低20%的指數區域為2440-2987點
歷史最低30%的指數區間是2440-3261點。
長投指數溫度法 指數溫度在10°以下,投入當月所有可投資金。比如你可支配工資是4000元,用於定投的金額是2000元,假設XX指數溫度在10°以下,每個月定投2000元進XX指數的指數基金。 假設有兩個指數A和B。指數A:指數溫度10°。指數B:指數溫度15°我們選擇定投指數A。
指數溫度在10°-20°,投資定投資金的60%也就是1200元。指數溫度在20°-25°,投資定投資金的50%也就是1000元。 過了一年後,指數溫度排名有了變化。指數A:指數溫度變為15°指數B:指數溫度變為10°這時我們不投指數A了,改為持有,直到指數溫度40°以上再賣出。開始定投指數B,每個月堅持定投。
指數溫度在25°- 40°時停止定投,改為持有,不買入、也不賣出。指數溫度在40°以上,直接賣出一半(或者全部賣出也可以)或者指數溫度在50°以上再賣一半。 就是兩個指數溫度差值大於5°,就要更換定投的指數了。我們要始終牢記,定投便宜的、低估的指數,這樣才有很高的安全邊際。只有買的更便宜,才能有更多的概率盈利。
指數基金的挑選 a.選緊貼指數曲線的,將指數曲線與指數基金曲線進行對比就看出來了。
b.選費用最低的,傭金等等費用可以在基金頁面找到對比。
c.選資金量大的,這樣更加穩妥和放心。
基金買法 莽夫法 適合有3-5年投資經驗的老手操作執行 適合滬深300、上證50、上證指數等其他主流指數基金 每當指數下跌5%時,我們定投金額就追加10%
每當指數上漲5%,我們定投金額就減少10%。 以現在上證指數3063點為例。比如我們現在入場,上證指數3064點,我們一個月定投2000元.上證指數變為2700時我們的定投金額就要追加變為2400元。上證指數變為2100點時,下跌30%,我們就追加60%的投資,定投金額變為3200元.
進階,定期不定額法,劃重點 比如傻瓜定投年化是12%,定期不定額的收益就會達到25% 舉個例子,還是上面的小強,他一個月定投2500元,現在(19.3.21日)中證紅利的盈利收益率是12%.我們假設市場整體跌了,整體跌了20%,平均下來公司總體的市值在股市中少了20%,但盈利能力沒有變化。中證紅利的盈利收益率變為16%。當X為2時,定投金額變為4444當X為3時,定投金額變為7900
螞蟻財富慧定投 這種方法省去我們自己計算,省事,懶癌必備,但方便的同時,因過度依賴軟體演算法,對投資知識的增長沒有太大的益處。個人還是不建議使用,畢竟太佛了,時間一長自己都忘記怎麼定投了
基金賣法 盈利收益率低於6.4%,分成10批次賣出 當盈利收益率處在6.4%以下的狀態,就表示指數整體的股價處在高位了,我國牛市的時間一般會持續10個月,所以當指數基金盈利收益率<6.4%時,把我們的基金分成10份,一個月賣出一份。這樣也可以把進入牛市後的市場上漲價格都吃一遍,取一個平均值。不要想貪到股市最高點,我們要做到長期活躍在市場中,拿到滿意的年化就好。
計劃達成賣出 當投資收益達到我們之前的計劃預期,比如是15%的年化。就可以賣出了。注意這種方法要計算復合年化,而不單一的看到最後的總年化。符合年化可以在網路很多工具找到。
莽夫法對應的,當牛市來襲,將指數基金在手裡持有4個月 判斷牛市來襲,就看我們指數的數值,在歷史走勢中什麼位置。如果處在60%左右的位置,基本上就可以判斷牛市已經來了。之後把資金分成4到5份,每月賣出一份。
D. 怎樣挑選基金
E. 如何選基金
選擇基金方法如下:
1、同類型基金之間進行比較。很多人在查看基金排行榜時,只看收益率,就想選個收益率高的。實際上,不同類型的基金由於投資品種和投資范圍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收益風險水平。一般而言,股票比例越高的基金風險較高,在股票市場上漲時收益也最大,但下跌時虧損也可能最嚴重,其次是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最安全的是貨幣基金,但收益也是最低的。建議選基金投資者應該需要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理財目標選擇合適的基金種類,只有同類基金的業績比較才是有意義的。若將股票型基金與債券型基金放在一起比較,就好比一支足球隊里把前鋒和後衛的表現都以進球的多少來衡量,顯然是不合適的。
2、長短期結合來看。很多問理財粉去銀行時,銀行的工作人員都會說某隻基金半年取得了多少收益,其實他們都只是選了一個收益比較好的時間推銷。一般而言,基金在過去 6個月以內的回報率屬於短期業績,很難據此推斷基金經理團隊的能力,但可以用它來觀察基金最近的變化。一般基金投資都是中長期投資,建議基金業績的好壞也應當在較長時間內進行觀察分析,比如一年、兩年的收益率水平,切忌將短期業績作為選擇基金的標准。
3、和業績基準比較。看基金業績不僅要看凈值增長率,還要比較其業績與比較基準收益率之間的關系。各類型的基金業績比較基準不盡相同
F. 應該怎麼選基金
借「基」入市正成為一種趨勢!
近期市場市場熱點快速切換,但龍頭股持續創出新高,年報公布後市場或將進入精選個股階段。如果把握不好節奏,「借基布局」也是一種不錯的投資方式。
2021年首周,出現多隻「日光基」,累計募集金額超1000億元。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青睞這種理財和資產配置的方式。
基金的分類1
按照交易方式劃分,可分為開放式和封閉式基金。
開放式基金:沒有固定規模,投資人隨時申購贖回。
封閉式基金:在規定期限內規模固定不變,投資者不能隨時申購贖回。
基金的分類2
根據投資品種、方式的不同,基金還可以分為股票型、債券型、貨幣型、指數型基金。
貨幣基金:專門投向風險小的貨幣市場工具的基金,流動性較好。部分貨幣基金可以實現T+0到賬。
股票型、債券型、混合型基金:多數屬於主動管理型基金,它的業績更多依靠基金經理管理基金的能力。
指數型基金:被動型基金,追求復制指數為主要目標,也是股神巴菲特最推崇的一種基金類型,他曾在公開場合多次推薦指數基金。
主動型基金和被動型基金哪個好?
主動型基金,一般以偏股型、混合型等基金為主,以追求超額基準收益為主要目標,很多混合型基金最低倉位要求較低,震盪市場或單邊調整市場中此類基金更占優勢。
被動型基金,也可以叫做指數型基金,簡單理解指數漲它就漲。完全復制指數,不受人為情緒影響,最低倉位比主動型要高很多。因此,在市場出現單邊上漲過程中更具優勢。
了解自己的投資目標
按照自己的投資預期及風險測評結果,來選擇投資基金,一般考慮以下幾種情況:
A、保守型: 風險低,適合貨幣類基金,目標跑贏活期存款利率。
B、穩健型: 風險中低,適合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組合,適合配置混合基金;
C、積極型: 風險中高,適合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組合,能承擔一定的虧損;
D、激進型: 風險高,適合股票型、指數型基金等,追求高收益,並且能承擔虧損風險。
基金有風險,投資須謹慎,僅供參考!
選一家好的基金公司
一般來說,基金公司規模越大投研團隊的研究實力就越強。一個基金經理的投資業績,有很大因素取決於投研團隊。
每年基金公司評級機構都會對基金公司進行評級排名。投資者可關注近3-5年基金公司排名,優先選擇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
選一個好的基金經理
一個好的基金經理除了要有獨到的眼光外,還要有持續的長跑能力,因為做投資從來都不是「一夜暴富」、「一勞永逸」。
作為普通投資者,可以審視基金經理過往產品的運作表現,如產品回撤、凈值累計增長等情況,尋找適合自己風格的優秀基金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