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黔靈山公園
擴展閱讀
人民幣匯港幣 2025-07-15 17:59:39
天津海鋼股票行情 2025-07-15 17:42:34

黔靈山公園

發布時間: 2022-01-04 15:06:31

① 春天黔靈山公園的介紹

黔靈山公園是一座綜合性的游覽公園,建於1957年,位於貴陽市西北角,因素有「黔南第一山」之稱的黔靈山而得名。公園幽靜的山谷里建有動物園,清泉怪石,隨處可見,有成群的靈猴和鳥類在此棲息,山上還保存有第四紀冰川期遺跡。黔靈公園不僅是國內著名風景區,而且地質構造復雜,植物種類繁多,是教學實習的良好基地。
黔靈公園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位於貴陽市中心區西北,公園南接棗山路,東近八鴿岩路,東北有市北路,北至關刀岩、小關水庫,西連長坡嶺林場、七沖嶺、三橋村及聖泉。距市中心1.5公里,面積426公頃,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大型綜合性城市公園之一。以明山、秀水、幽林、古寺、聖泉、靈猴而聞名遐邇。園內峰巒疊翠,古木參天,林木蔥蘢,古洞清澗,深谷幽潭,景緻清遠,自古是貴州高原一顆璀璨的明珠,有「黔南第一山」的美譽。

② 貴陽黔靈山公園怎麼樣,好不好玩

黔靈山公園風景優美,還是挺好玩的。

③ 貴陽黔靈山公園在一環嗎

地址:貴州省貴陽市雲岩區棗山路187號黔靈山公園,在二環內。。。。

④ 貴陽黔靈山公園怎麼才能爬到山頂

在黔靈山公園幾乎沒一座山都有上山的步道,你只要順著步道往山上爬就可以到達山頂,如果你打算去那一片最高的山也就是馬鞍山,那你就必須從黔靈湖邊快到風雨橋那裡的公廁旁邊的步道上山。

⑤ 黔靈公園的景區簡介

因為黔靈山一帶大氣候背景處於高原地帶,所以黔靈山的氣候條件是相當一致的,具有與典型中亞熱帶地區有所不同的高原亞熱帶氣候特徵。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熱量充沛、生長期長,年均氣溫15.3℃,一月均溫4.9℃,最高氣溫33-34℃,最低氣溫4―5℃,無霜期270天。
園內古木參天,植被茂密,集貴州高原靈氣於一身。山上生長著1500餘種樹木花卉和1000多種名貴葯材。清泉怪石,隨處可見,並有成群的羅猴和鳥類棲息於此。沿「九曲徑」登山可達弘福寺,該寺建於明末清初,是貴州著名的佛寺之一。弘福寺與山麓的麒麟洞及山上的摩崖石刻群,均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黔靈山公園集山、林、泉、湖、洞、寺、動物於一體,清絕於世。有「貴在城中,美在自然」之稱。黔靈山屬黔中山原中部的一部分,園區山嶺連綿、谷地相間,地形富於變化。海拔在1100米-1396米之間,地形各有起伏,相對高差不大,約200米左右。山體有:白象嶺、八角岩、大羅嶺、象王山、七沖嶺、檀山、杖缽山。其中大羅嶺海拔高1396米,是園內及貴陽中心區西北第一高峰。黔靈山地區由於地質構造復雜,在不大的范圍內出露較多的地層,包括二疊系下統茅口組;上統吳家坪組、長興組,三疊系下統大冶組、安順組,中統貴陽組及上統三橋組、二橋組和侏羅系中下統自流井群。
1944年4月,經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考察,黔靈山弘福寺寺址屬於第四紀冰川遺跡「冰窯」。在地貌上黔靈山一帶為淺切割的低山丘陵,地貌變化主要受地質構造和岩性的影響,形成若干種地貌類型,成為其它自然地理成分及整修自然景觀發育的基本骨架。本區岩石包括碳酸鹽岩和非碳酸鹽岩兩大類。地貌類型按照成因的不同,分為岩溶地貌和常態侵蝕地貌兩類。
黔靈山的地帶性土壤為黃壤。由於受到地質構造和岩性的影響,形成不同的地貌類型,約為北東-南西向的嶺谷相間所控制,由背斜所組成的山嶺,坡度大,地形陡峻,則土壤沖刷嚴重,土壤較薄。在山嶺之間的谷地、如東面的麒麟谷、西面的二橋谷、由於地勢低平,岩性軟、土層均較厚。地形變化不僅影響土層厚度,還制約了土壤類型的分異。
黔靈山公園園區山嶺溝壑眾多,坡向齊備,具備各類型植物生長的立地條件,由於歷史原因,原始亞熱帶濕潤性常綠闊葉林群落已基本無存。現存植被以常綠闊葉林被破壞後自然更新的次生植物為主。植物已知共計128科350屬476種,其種數約佔全省植物的8.17%,(其中蕨類植物佔10.12%,裸子植物佔26.56%,被子植物佔8.06%),在面積不大的區域里含有如此多的植物,可見其植物種類的豐富。其中珍稀植物有:半楓荷、岩生紅豆樹。 黔靈山地區由於岩石組合多樣、構造復雜,地下水的分布情況也較復雜。公園內有較多的地下水出露地表形成井泉,形成大羅溪、七星潭谷地以及動物園谷地中溪水;泉眼眾多水質良好,主要有聖泉、檀泉、白象泉、冷翠泉、大羅泉等。黔靈湖為人工水庫,蓄水面積約22公頃,形成園內開闊的水面。聖泉是黔靈山風景游覽不可分的一部分,史籍及各種筆記都以黔靈山為中心,記述聖泉為:黔靈「山後五里有泉,名聖泉」,黔靈八景也包括聖泉「聖泉百盈」。聖泉附近有其他泉眼出現。
上象王嶺登瞰築亭,一覽築城風貌。公園各處鳥類繁多,猴群時現。獼猴主要活動於七星潭喂猴場及弘福寺周圍。鳥類大部分為樹棲鳥及少量涉水鳥,分布在山谷、黔靈湖及其上游的濕地。「四圍竹林甚茂,松杉滴翠,桂子流香」。「樹出石隙,濃蔭障天,人行其間,巾履皆碧,清風忽來,幽籟徐起,山鳥上下,引吭作百種聲」。

⑥ 貴州黔靈山公園的動物有什麼

1、貴州黔靈山公園的動物有50餘種,展示有各種珍稀動物50餘種,其中有國家一類珍稀保護動物東北虎、非洲獅、金錢豹、孔雀、駝鳥、鴯鶓、大天鵝、羚牛等,有貴州特有的名貴動物華南虎、黑葉猴、長尾雉、紅腹錦雞、白鷳等。園內外翠嶺環抱,鳥語花香,虎嘯猿啼。

2、獼猴觀賞園,馴化散養野生獼猴約七百餘只,遊客在此可充分領略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自然情趣。區內現存蔣介石接見張學良將軍舊址。

3、麒麟洞,有五百多年(可考)歷史,因洞內鍾乳石酷似麒麟而得名。早在明嘉靖九年(公園1530年),洞前就建有白衣庵。1941年5月至1942年10月、1949年2月至8月,抗日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兩將軍曾先後被囚禁於此。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及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6)黔靈山公園擴展閱讀

1、黔靈山公園位於貴州省貴陽市雲岩區棗山路187號,建於1957年,公園南接棗山路,東近八鴿岩路,東北有市北路,北至關刀岩、小關水庫,西連長坡嶺林場、七沖嶺、三橋村及聖泉。距貴陽市中心1.5千米,面積426萬平方米。

2、黔靈山一帶大氣候背景處於高原地帶,具有與典型中亞熱帶地區有所不同的高原亞熱帶氣候特徵。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熱量充沛、生長期長,年均氣溫15.3℃,一月均溫4.9℃,最高氣溫33-34℃,最低氣溫4―5℃,無霜期270天。

3、黔靈山公園各處鳥類繁多,猴群時現。獼猴主要活動於七星潭喂猴場及弘福寺周圍。黔靈山公園鳥類多達102種,分布在山谷、黔靈湖及其上游的濕地。102種鳥類隸屬11目35科,稀有鳥類占總種數71.6%。其中留鳥63種,占鳥類總種數的61.8%。

4、其餘為候鳥和旅鳥;從區系從屬來看,有東洋種52種,占總種數的51%,古北種和廣布種分別為20種和30種。黔靈山公園動物園有黑熊、金錢豹、非洲冠鶴、孔雀等70個動物種類共400餘只。

⑦ 黔靈山公園在哪裡

黔靈公園 黔靈公園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位於貴陽市中心區西北,公園南接棗山路,東近八鴿岩路,東北有市北路,北至關刀岩、小關水庫,西連長坡嶺林場、七沖嶺、三橋村及聖泉。距市中心1.5公里,面積426公頃,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大型綜合性城市公園之一。以明山、秀水、幽林、古寺、聖泉、靈猴而聞名遐邇。公園建於1957年,園內峰巒疊翠,古木參天,林木蔥籠,古洞清澗,深谷幽潭,景緻清遠,自古是貴州高原一顆璀璨的明珠,有「黔南第一山」的美譽。 由於黔靈山一帶因其大氣候背景處於高原地帶,所以黔靈山的氣候條件是相當一致的,具有與典型中亞熱帶地區有所不同的高原亞熱帶氣候特徵。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熱量充沛、生長期長,年均溫15.3℃,一月均溫4.9℃,最高氣溫33-34℃,最低氣溫4―5℃,無霜期270天。 黔靈公園集山、林、泉、湖、洞、寺、動物於一體,清絕於世。有「貴在城中,美在自然」之稱。 黔靈山屬黔中山原中部的一部分,園區山嶺連綿、谷地相間,地形富於變化。海拔在1100米-1396米之間,地形各有起伏,相對高差不大,約200米左右。山體有:白象嶺、八角岩、大羅嶺、象王山、七沖嶺、檀山、杖缽山。其中大羅嶺海拔高1396米,是園內及貴陽中心區西北第一高峰。 黔靈山地區由於地質構造復雜,在不大的范圍內出露較多的地層,包括二疊系下統茅口組;上統吳家坪組、長興組,三疊系下統大冶組、安順組,中統貴陽組及上統三橋組、二橋組和侏羅系中下統自流井群。 1944年4月,經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考察,黔靈山弘福寺寺址屬於第四紀冰川遺跡「冰窯」。 在地貌上黔靈山一帶為淺切割的低山丘陵,地貌變化主要受地質構造和岩性的影響,形成若干種地貌類型,成為其它自然地理成分及整修自然景觀發育的基本骨架。本區岩石包括碳酸鹽岩和非碳酸鹽岩兩大類。地貌類型按照成因的不同,分為岩溶地貌和常態侵蝕地貌兩類。 黔靈山的地帶性土壤為黃壤。由於受到地質構造和岩性的影響,形成不同的地貌類型,約為北東-南西向的嶺谷相間所控制,由背斜所組成的山嶺,坡度大,地形陡峻,則土壤沖刷嚴重,土壤較薄。在山嶺之間的谷地、如東面的麒麟谷、西面的二橋谷、由於地勢低平,岩性軟、土層均較厚。地形變化不僅影響土層厚度,還制約了土壤類型的分異。 黔靈公園園區山嶺溝壑眾多,坡向齊備,具備各類型植物生長的立地條件,由於歷史原因,原始亞熱帶濕潤性常綠闊葉林群落已基本無存。現狀植被以常綠闊葉林被破壞後自然更新的次生植物為主。植物已知共計128科350屬476種,其種數約佔全省植物的8.17%,(其中蕨類植物佔10.12%,裸子植物佔26.56%,被子植物佔8.06%),在面積不大的區域里含有如此多的植物,可見其植物種類的豐富。其中珍稀植物有:半楓荷、岩生紅豆樹。 黔靈山地區由於岩石組合多樣、構造復雜,地下水的分布情況也較復雜。公園內有較多的地下水出露地表形成井泉,形成大羅溪、七星潭谷地以及動物園谷地中溪水;泉眼眾多水質良好,主要有聖泉、檀泉、白象泉、冷翠泉、大羅泉等。黔靈湖為人工水庫,蓄水面積約22公頃, 形成園內開闊的水面。聖泉是黔靈山風景游覽不可分的一部分,史籍及各種筆記都以黔靈山為中心,記述聖泉為:黔靈「山後五里有泉,名聖泉」,黔靈八景也包括聖泉「聖泉百盈」。 聖泉附近有其他泉眼出現。 黔靈湖,黛鎖翠圍、波光粼粼,如明珠鑲嵌在群山環抱之中。湖畔「解放貴州革命烈士紀念碑」巍然矗立,聖泉百盈,天下聞名。游湖觀景,山抱水回,委婉秀逸,廊橋水榭,綠楊碧柳,更具黔中景緻。麒麟洞,有五百多年(可考)歷史,因洞內鍾乳石酷似麒麟而得名。早在明嘉靖九年(公園1830年),洞前就建有白衣庵。1941年5月至1942年10月、1949年2月至8月,抗日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兩將軍曾先後被囚禁於此。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及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貴州第一禪院——弘福寺,於清康熙11年(1672年)由赤松和尚創建。為全國重點開放寺廟之一。寺前「九曲徑」蜿蜒盤旋,明、清 摩岩石壁、碑亭、古跡不絕。上象王嶺登瞰築亭,一覽築城風貌。公園各處鳥類繁多,猴群時現。獼猴主要活動於七星潭喂猴場及弘福寺周圍。鳥類大部分為樹棲鳥及少量涉水鳥,分布在山谷、黔靈湖及其上游的濕地。「四圍竹林甚茂,松杉滴翠,桂子流香」。「樹出石隙,濃蔭障天,人行其間,巾履皆碧,清風忽來,幽籟徐起,山鳥上下,引吭作百種聲」。

⑧ 黔靈山公園門票多少錢

黔靈山公園

景點位置:貴陽市中心區西北,南接棗山路,東近八鴿岩路,北至關刀岩。

景點介紹:黔靈山公園是國家4A級旅遊區,位於貴陽市中心區西北,由「黔南第一山」黔靈山而得名。公園建於1957年,是一個綜合性的游覽公園,園內古樹參天,泉清石奇,集高原靈氣於一身,登上山頂「瞰築亭」可眺望貴陽全景。以明山、秀水、幽林、古寺、聖泉、靈猴而聞名遐邇。黔靈山公園集山、林、泉、湖、洞、寺、動物於一體,清絕於世,有「貴在城中,美在自然」之稱。黔靈山上生長著1500餘種樹木花卉和1000多種名貴葯材。清泉怪石,隨處可見,並有成群的獼猴和鳥類棲息於此。

弘福寺:沿「九曲徑」登山可達弘福寺,該寺建於明末清初,是貴州著名的佛寺之一,也是全國重點開放寺廟之一。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由赤松和尚創建。沿「九曲徑」蜿蜒盤旋,經二十四拐,可抵達。寺廟殿宇雄偉,佛像庄嚴,石塔林立,古木參天。徑旁摩崖石刻不絕,其中「虎」字高6米余,題名岱山趙德昌書,實為清著名書畫家孫清彥(竹雅)代筆。寺後象王嶺望城台上(海拔1270米),建有「瞰築亭」,(1986年春劉海粟大師親書)。

門票
5元/人;到山頂索道單程15元/人,往返20元/人;公園內弘福寺另收門票3元/人;動物園處於黔靈公園深處,另計門票5元/人;融源海底世界40元/人

⑨ 黔靈山公園又叫什麼基地呢

主要是黔靈山獼猴,雖然公園內有動物園,但動物種類不多,常見動物還是有的:老虎、羚羊、梅花鹿等等。公園中心處還有兩只年紀很老的駱駝供遊人照相~~~

⑩ 貴陽黔靈山公園怎麼樣好不好玩

黔靈山公園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非常好,可以去。

黔靈山公園是集自然風光、文物古跡、民俗風情和娛樂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因素有"黔南第一山"之稱的黔靈山而得名。

黔靈山由弘福寺、黔靈湖、三嶺灣等六個大的瀏覽區構成,以山幽林密、湖水清澈為特色,集山、林、泉、湖、洞、寺、動物於一體,有「貴在城中,美在自然」之稱。黔靈山前有麒麟洞、古佛洞、洗體池等古跡,山上生長著1500餘種樹木花卉和1000多種名貴葯材。清泉怪石,隨處可見,並有成群的羅猴和鳥類棲息於此。

在地貌上黔靈山一帶為淺切割的低山丘陵,地貌變化主要受地質構造和岩性的影響,形成若干種地貌類型,成為其它自然地理成分及整修自然景觀發育的基本骨架。本區岩石包括碳酸鹽岩和非碳酸鹽岩兩大類。地貌類型按照成因的不同,分為岩溶地貌和常態侵蝕地貌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