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中國十大傑出母親
擴展閱讀
買股票是對還是錯 2025-07-15 18:10:12

中國十大傑出母親

發布時間: 2022-01-04 16:12:40

㈠ 中國十大傑出母親的歷屆得主

第二屆「中國十大傑出母親」分別是:唐玉華、徐仙琴、楊文、熱依罕.哈斯木(維族)、林秀貞、都貴瑪(蒙族)、馬志英(回族)、王秀珍、朱雪明、陳淑妮。她們中有為國分憂,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28名上海孤兒的普通牧民;有嘔心瀝血,有殫精竭慮把愛心奉獻給殘疾兒童的優秀公務員;有在國家尖端國防科技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現役軍人;有30多年如一日,用個人微薄力量幫助與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人圓了求生、求學、養老、就業夢的普通農民;有科學施愛,以德育人,以現代教育理念和方法教育學生、子女,效果顯著的人民教師;有熱心公益慈善事業慷慨解囊,並組織、發動社會力量,捐資助學的退休老人;還有身殘志堅,經歷了三次大手術,兩次下崗的磨難,卻無怨無悔,以美麗善良之心,幫助幾十個貧困女孩完成了學業的普通工人。

㈡ 《中國十大傑出母親的育兒經:和兒子一起成長(節選)》txt全集下載

中國十大傑出母親的育兒經:和兒子一起成長(節選)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內容預覽:他們,是我的第一任老師■ 夏楊欣聞關於媽媽教子心得的書稿即將整理付梓,心裡感慨良多。父母給予我生命並塑造了我的性格。處在家庭教育的接受方,提及「教子」,大概總是一件稍覺尷尬,甚至難以啟齒的隱私。從呱呱墜地到牙牙學語,從不諳世事到律己待人,太多的稚嫩童真讓我們回首一笑,太多的年少痴狂讓我們追悔惋嘆,而這一切,都被父母看在眼裡,裝在心上,他們是我的第一任老師,也是身教言傳的人生表率。我們家有三隻「老鼠」。也許人的性格真的與此有關,從記事起,我們就是不安分的一家。現在想想,大概也能算與眾不同了。那時父母都是大學教師,爸爸教歷史,媽媽教英語。記憶里,爸爸主編了很多很多書,發表了很多很多文章,當時到全國各地去開會總要帶著尚未讀小學的我,我就睜著兩個當時還算明亮的小眼睛,到處轉悠;我聞著新書里散發出來的墨香味,騎在爸爸的脖子上,他寫,我也寫,編我自己的小人書。媽媽下班回來做飯,一邊給我講故事,一邊……

㈢ 歷史十大母親都是誰比如岳飛之母……請指教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傑出母親1、華胥氏 傳說華胥是伏羲和女媧的母親,伏羲與女媧結合才使人類得以敷衍,所以華胥氏也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母。從人類學、考古學、民俗學等方面考證的結果來看,華胥氏是我國上古時期母系民族部落的一位傑出的女首領。相傳伏羲的母親華胥氏外出,在雷澤中無意中看到一個特大的腳印,好奇的華胥用她的足跡丈量了大人的足跡,不知不覺感應受孕,懷胎十二年後,伏羲降生了。假若真如傳說那樣外出時由於好奇用腳丈量大人的腳印而感孕,那麼華胥顯然是歷史上最早的無性孕育的母親,傳說華胥氏制定了嫁娶之禮,使人類逐漸擺脫亂婚、群婚的狀態,對規范人類性關系和婚姻關系做出的貢獻相當巨大。不僅如此,文獻中還記載華胥氏「造網罟教漁獵」,發明了漁網捕獵,成為畜牧文化的源頭;「作書契以帶繩結」;有了簡單文字;伏羲「坐於方壇之上,聽八方之氣,乃畫八卦」——開始了人類從規律上熟悉大自然;「女媧作笙簧」——產生了人類最早的樂器,成為中華音樂的起源。可見華胥氏還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母親,她顯然是毫無爭議的天字第一號賢妻良母。2、孟母估計孟子所生的戰國時代肯定還沒有搬家公司,孟母三次搬家一定是一個相當浩繁沉重的工程。 孟軻,世稱孟子,是戰國時期大思想家。他幼年喪父,家貧如洗,全靠母親織布維持生計。孟母很賢惠,也很善於教育、誘導孩子。她為了選擇一個對兒子成長有益的環境,曾三次搬家。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啼哭的人多,影響學習,於是遷到一集市附近居住,那兒鬧鬧嚷嚷,孟軻又不安心求學,其母又遷往一家學堂附近住下,孟軻看見別人上學,也愛好讀書了。這就是流傳於世的「孟母三遷」。有一次,孟母正在織布,聽見孟軻才讀了一會兒書又不讀了,就把他叫到跟前,當面把沒織完的布割斷了,說:「兒啊,你這樣不專心讀書,就像我把沒織完的布割斷了一樣,是永遠也不能成功的啊!」慈母的話給了孟軻很大的震動,從此他發憤學習,終於取得了成就。 3、岳母 岳飛卻是實實在在的「戰神」,而成就如此英雄的仍然是偉大的母親。舉世無雙的千古佳話「岳母刺字」已成為中華民族的母教經典。岳飛是南宋時的抗金英雄,小時候由於沒錢上學,全靠母親教會識字。他讀書用功,從小就立下遠大志向。長大後又學得一身好武藝,熟讀兵書。北宋滅亡後,國難當頭。在這國破家亡的危急時刻,岳母姚氏以大局為重,毅然送兒子投入這場保家衛國的戰爭。出發前,岳母在岳飛背上刺上「精忠報國」四個字,並教導說:「不要掛念家裡,要永遠為國效忠,誓殺金兵!」岳飛牢記母親教誨,英勇奮戰,立下累累戰功。 4、歐陽修的母親歐陽修是北宋時期文學家、史學家。據《宋史·歐陽修傳》記載,歐陽修四歲時死了父親,家境貧困,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他到了入學年齡,母親卻拿不出錢來供他讀書,甚至連買紙筆的錢也沒有。歐陽修很想認字讀書,母親暗下決心,就是再困難,也要滿足他的願望。在冬天的夜裡,將爐灰灑在雪地上,借著微亮的月光,用荻草桿當筆,在雪地上一筆一筆地教歐陽修寫字、認字,有著「歐母畫荻」的美談。就這樣,她教兒子學會了很多字。歐陽修識字以後,非常喜歡讀書,見到書就象得到寶貝一樣特別高興。對書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他都仔細咀嚼,從不馬虎。他天資聰明,記憶力又強,讀過的書差不多都能背下來。長到十歲的時候,他早就把家中的書熟讀多遍,為滿足兒子求知的慾望,母親常常向鄰居和親友家借書給他讀。有些好書,母親還督促他動手抄寫。在母親的教育幫助下,歐陽修得以博覽群書,後來成為大學問家。5、程母 北宋時期的程顥、程頤都是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他們又是同胞兄弟,因同是理學奠基人,被人們稱為「二程」。「二程」的母親侯氏,一共生過六個男孩子,只剩下程顥、程頤二人,其他都夭折了。侯氏自然非常疼愛兄弟倆,把一切希望都寄託在他哥倆身上。但是她深深懂得「慈母敗子」的道理,從不嬌慣溺愛。 程顥、程頤兄弟二人只相差1歲,在他們蹣跚學步的時候,常常摔倒在地,乳母要上前扶報,侯氏勸阻說:「不要管他們,讓他們自己站起來。」然後,又對孩子說:「你們走路時,慢一點就不會摔跟頭了,你們試試看。」吃飯的時候,孩子愛挑吃挑喝,乳母就想由著他們的性子來,專門給他們愛吃的飯菜,侯氏制止道:「對小孩子不能慣,你慣什麼毛病就會有什麼毛病。小時候養成挑吃挑喝的毛病,長大後怎麼辦?」在母親的嚴格教育培養下,「二程」從小就養成了很好的習慣。 6、漂母 在江蘇省淮陰縣的碼頭上有一座十八米高的大墓,里邊埋葬的不是帝王將相,而是一名當地的漢代村婦。由於她常在碼頭旁邊的河水裡漂洗衣物,便有了漂母之名分。歷史上記載著開創大漢帝國的常勝將軍韓信,曾在困境中「認漂為母」。而漂母之美名,之所以流傳千古而不衰,全然在於為她激勵了一個流浪少年的心志,使韓信成為載譽千古的一代軍事天驕。 漂母異於孟母和岳母之處,在於她本身就是一個貧窮的村婦,和韓信既無母與子的血緣關系,又沒有親屬的裙帶關聯——這樣一個淮陰貧困村婦,居然將一個流浪乞討的少年,激勵成為滅楚興漢的一代天驕,可謂是中國母愛史上最為絢麗的篇章。 7、徐母 明朝末年著名旅遊家徐霞客,畢生用於祖國壯麗河山的考察事業,這一壯舉是在他母親的教誨、支持下實現的。徐母沖破「父母在、不遠游」的儒家傳統,勉勵兒子「志在四方」。徐霞客出遊時,她為兒子打點行裝,「為制遠游冠,以壯其行色」。徐霞客歸家後,徐母要兒子「第游名勝歸,袖圖一示我。」聽著兒子講述旅途上的所見所聞,母親很是高興,煮蒲烹銘,表示祝賀。 得到母親的鼓勵,徐霞客激動不已。他開始了對祖國萬里河山的游歷。他30多年不避寒暑,不畏艱險,靠兩條腿考察了華東、華北、東南沿海、西南雲貴等17個省區,對大半個中國的地理、水文、地質、動植物,特別是有關我國石灰岩地貌作了數百萬字的游記記錄,成為我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地理學家和旅行家。 8、訶額侖夫人 成吉思汗是古代蒙古首領、軍事家和政治家。他父親也是一個部落的首領,在一次部落紛爭中被人殺害了。成吉思汗的母親只好帶著幾個年幼的孩子,流浪在芒芒草原上,忍飢挨餓,備受煎熬。她把美好的希望寄託在兒子成吉思汗身上。 成吉思汗的母親訶額侖夫人為了教育年幼的幾個孩子,經常講自己母親教育孩子們要團結的故事。她說:「記得有一天,你們的外婆阿蘭阿豁看到五個兒子不團結,便拿出五支箭,讓五個兒子分別去折,他們很容易就折斷了。後來,她又拿了五支箭,捆成一束,讓他們折,結果誰也折不斷。這時,外婆就對她五個兒子說:『要知道最好的摔跤手,敵不過人多;最好的馬,也經不起百條鞭子抽打。只有團結起來,握成一個拳頭,才有力量,才能戰勝敵人!』」在母親的教育下,成吉思汗茁壯成長,後來成了「一代天驕」。 10、孝庄皇太後 有人說,康熙的品格和智慧如「真龍天子」,那麼,培養教育「真龍天子」的人則更偉大、更了不起,她就是孝庄皇太後。陪伴了三代君王的孝庄在清初的朝廷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她看好少年康熙的發展潛力,力主起用他和培養教育他。因此,孝庄讓自己的侍女蘇嘛喇姑伺候小康熙。要求從生活起居、吃飯、穿衣、走路等都要按照皇帝的規范去做。她還請外國的傳教士和幾位國內有影響的大學士對康熙進行專門教育。不管是古今中外的天文地理,還是傳統的琴棋書畫,康熙都受過正規和良好的學習和訓練。康熙少年即位,孝庄教導他「以君子之道,得眾則得國」。告訴他「只有讓四海成登康豐,國家才能綿天地無疆」,並要求康熙「要尚寬容慈仁,溫良恭敬,慎乃盛議,謹爾出活,夙夜格勉」。 四臣輔政期間,孝庄太後經常在康熙身旁,幫助他出主意,但不預政。如蒙古布爾尼起兵反清進犯北京時,康熙感到無將可派。是孝庄太後指點江山,以非凡的魄力提出起用曾反對過撤藩的周海。結果周海果然不負重任,一舉平定了外侵。當敖拜專橫,一度使少年康熙一籌莫展時,又是孝庄太後支持並密布剪除了勢力強大並狂妄的敖敗及同夥。從而有力地幫助康熙親政和統治地位的鞏固。

㈣ 我想知道\"中國十大傑出母親\"的標準是什麼

「中國十大傑出母親」評選表彰條件主要有五個方面:熱愛祖國,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執行計劃生育等基本國策,遵紀守法;思想道德高尚、個人品質優秀,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較高的美譽度;大力弘揚母愛精神,科學施愛,以德育人,以現代教育理念和方法教育子女效果顯著;弘揚家庭美德,厲行節約、勤儉持家、鄰里團結,在平安、和諧家庭與平安、和諧社區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具有與時俱進、自主創新的能力和新時代母親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

㈤ 山東英才學院中國十大傑出母親為首的管理隊伍

恩,挺好的。教育方面很強。05年被評為全國就業力前十強院校。民辦院校,競爭力很強,比某些國辦院校要好多了。國辦三本大部分都是混證的。雖是民辦,但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的一個學校。很好很強大。

㈥ 2008年十大傑出母親

1、守邊的「冬古拉瑪大媽」——布茹瑪汗·毛勒朵

布茹瑪汗·毛勒朵 64歲, 柯爾克孜族,小學,中共黨員。克州烏恰縣吉根鄉沙孜村牧民護邊員。

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柯爾克孜族牧民。從19歲踏進平均海拔4290米的冬姑拉瑪山溝成為守邊員來,43年無怨無悔,她默默地將青春年華奉獻給了祖國的守邊事業。她執著的守邊信念和對邊防官兵博大的母愛,譜就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情感人生。布茹瑪汗自己有六個子女,可她有數不清的兵兒子,她愛他們勝過自己的子女。幾十年親情母愛,使她成了邊防官兵共有的母親。她曾多次用自己的胸懷溫暖凍傷戰士的雙腳,部隊官兵稱她家的氈房是傳播母愛的「兵站」,用她的話說就是:「我把戰士當成自己的孩子,為他們做事我心裡高興!」她曾多次被評為「感動新疆十大人物」、「全國雙擁模範先進個人」。

2、把特別的愛獻給特別的孩子們——王璦麗

王璦麗 51歲,漢族,大專,工程師。「天津愛嬰兒童服務中心」 創辦人。從事嬰幼兒早教、服務等工作,深受社會歡迎。2003年開始,為幫助那些無家可歸的服刑人員子女,她拿出自己多年的積蓄,頂住來自多方面的壓力和社會上的偏見,克服種種困難,創建了「天津太陽村兒童之家」。收養了23個在押犯的孩子,用母親無私的愛心、善良和智慧為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們建立了一個溫馨、和諧的家,讓他們過上了和正常家庭孩子一樣的有陽光、有母愛、接受教育、受到保護的家庭生活。以她的善良感動了身邊所有人,以她的責任心帶動著認識她的每一個人。

「太陽村兒童之家」從成立至今已經走過5個年頭。王璦 麗的義舉為特殊家庭的孩子們撐起了一片希望的藍天,也得到了社會的支持和肯定。

3、醫學尖兵 生命的保護神——韓雅玲

韓雅玲 55歲,漢族,博士,主任醫師,中共黨員。是國內著名的心血管病專家,領導心血管病研究所和科室率先開展了慢性完全閉塞性(簡稱CTO)及無保護左冠脈主幹病變、高齡、心腎功能不全等復雜、高危、疑難冠心病的介入及葯物治療,她親手完成的1萬多例心臟介入手術,無一例術中死亡,被冠 心病患者 和他們的親人親切譽為「生命的保護神」;完成心血管介入手術的數量及成功率、存活率等數質量指標連續10年居軍內第一、國內前列。主編出版專著6部,發表學術論文近200篇。獲軍隊或省級科技進步獎20餘項。30餘次應邀作為主席團成員出席美國TCT、日本CCT、新加坡等國際會議。精心育女,女兒在英國倫敦大學瑪麗女皇學院法學院攻讀法學博士,獲得「英國教育部海外研究學者獎學金」和「褐徹爾·史密斯研究學者獎學金」,博士第一年撰寫的論文就被2006年歐洲知識產權年會收錄並應邀到大會作報告。愛人與其感情和睦,是其事業發展的最大支持者。

4、兵 媽 媽——喬文娟

喬文娟 54歲,漢族,中共黨員,河南柴油集團公司退休工人。30多年前,兩位解放軍戰士的鮮血挽救了她的生命,從此 「一輩子擁軍愛兵」成為她的堅定信念。30年來,喬文娟堅持義務為解放軍官兵排憂解難, 把戰士們的需要當作對自己的召喚,有力地加強了官兵的思想建設,促進了部隊戰鬥力的提高。她自費創辦了全國第一家「戰士心理咨詢輔導站」,又在04年自費創辦網路中的第一個「中國擁軍網」公益網站。她有186個「兵兒子」,他們都喊她「媽媽」,更多的人叫她「兵媽媽」。她愛國擁軍、無私奉獻的情懷得到了軍內外領導的高度贊揚,先後榮獲全國情系國防十佳家庭、全國愛國擁軍新聞人物榮譽獎,並榮幸地當選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洛陽地區的接力火炬手。

5、選擇堅強因為愛——任菲莉

任菲莉 45歲,漢族,本科,高級會計師。湖南省長沙市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高級會計師。作為一位單親母親, 19年來,她坦然面對家庭磨難,用堅強的毅力和執著的愛,戰勝了常人無法想像的困難和精神壓力,含辛茹苦照料著一雙患有「腦癱」的雙胞胎女兒;她努力工作,多次獲得國防科技大學業務評比嘉獎; 她積極投入公益事業,為了幫助更多同命相連的家庭,2001年創辦了湖南省第一個全方位為殘疾人服務的網站「菲莉雅愛心屋」。聘請康復專家為「腦癱」患者及家庭提供免費康復咨詢12000多人次。每天晚上當照顧完孩子入睡後,她還要花二、三個小時精心維護網站。充分體現了新時代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高尚品德,曾被評為「感動2005中國十大真情故事人物」。

6、與時俱進、加強學習、奉獻社會——喻朝芬

喻朝芬 63歲,漢族,高中,助理會計師,中共黨員,貴州省黔西縣城關鎮水西社區黨支部書記。作為母親她嚴格教育子女,四個孩子分獲博士、碩士學士,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為社會做出卓越貢獻。她全力投入社區工作,出資創辦宣傳專欄,長期無償為百姓寫訴訟狀、答辯詞;幫助流動人口和移民子女解決就近入學問題,幫教吸毒人員使他們走上致富路。她還自己出資,為五保戶修補房子,抓好失業下崗人員崗前培訓,使108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她多方努力修好社區下水管,大街小巷裝路燈,按照消防要求裝消防栓,實現了社區和諧興旺。她積極對社區轄區內的網吧進行管理,有效預防了不良環境對未成年人的侵害。社區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糾紛調解率達100%。

7、母親是兒的生命——熊 麗

熊 麗 29歲,漢族,初中。湖北省仙桃市剅河鎮雙河村村民,花鼓戲「花旦」。2006年12月26日她遭遇一場特大車禍,致使全身大面積重度燒傷,當時,她已身孕6個多月。必須接受抗生素治療燒傷,而前提條件是必須放棄肚子里的胎兒。她抱定生命至聖的信念,承受了煉獄般的痛苦拒絕使用抗生素,毅然承受血肉剝離的痛苦,生命絕境中幾乎無所不能的母愛每分每秒都在泣血而歌。在經歷長達37天與死神的頑強博弈後,一個健康的男嬰呱呱落地。她用常人難以想像的超凡勇氣和堅定毅力,譜寫了一曲盪氣回腸、感人肺腑的母愛之歌。據記載,重度燒傷孕婦分娩健康寶寶全世界極為罕見。熊麗以她母愛的堅強情懷,克服了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詮釋了什麼是偉大的母愛。

8、山 里 娃 的 媽 媽——劉 霞

劉 霞 42歲,漢族,大專,甘肅省華亭縣馬峽學區代課教師。為了山裡娃能有學上,她放棄了自己上大學的希望,留在山區當了民辦教師,默默奉獻22年。她把自己的青春和全部心血傾注於山裡孩子的 教育事業,就地取材,製做了大量的直觀教具,其中「撲克牌的方式 識字組詞」教學方法贏得廣泛好評。在母親病重期間,她忙於學生教育未能及時照料,承受了失母之痛;面對她的付出極不對稱的微薄工資,她說:「夠得很了,我基本不花錢。」她是山裡孩子們心中最美的母親。用執著譜寫著一位母親博大寬廣的情懷。她撰寫的教學論文《化作春泥更護花》獲「農村復式教育教學國際研討會」一等獎,她還被中國教育學會復式教學專業委員會第五屆年會評為「優秀復式教師」。

9、大 愛 無 聲——費國琴

費國琴 48歲,漢族,小學。福建長樂市文嶺鎮鄭朱村村民,「中國傑出青年衛士」鄭忠華烈士的母親。

作為一個貧困家庭的主婦,她相夫教子、孝敬父母、幫助鄰里,始終以自己良好言行影響教育孩子們,使他們養成愛國愛家、樂於助人的好品格。她深明大義,在兒子犧牲後,又把女兒送到部隊服役。為完成兒子未盡心願,她走進兒子生前資助過的一個又一個家庭,先後為貧困孩子和孤寡、殘疾人捐款6千多元,並贈送價值數千元的物品。她定期回到兒子生前所在中隊看望慰問戰士們,叮囑他們安心服役。她多次參加由省委宣傳部、政法委、婦聯、公安廳組織的社會公益活動,展示了一名英雄母親特有的博大胸懷與無私大愛。被公安部消防局評為「全國公安消防部隊十大英模母親」。

10、兩種責任一肩挑——馬一民

馬一民 43歲,漢族,研究生,副教授,中共黨員。武警工程學院基礎部制圖教研室主任。她以德育人,科學施愛,女兒在她的教育下,繪畫和書法多次在全國比賽中獲獎,中二時就通過了全國 英語等級三級考試。她立足本職努力工作,自強不息,熱心婦女工作,大力宣揚新時代母親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 在學院舉辦了「創建新崗位,再創新輝煌」活動,參與完成了陝西省自然基金項目1項,國家863項目2項,先後在全國性刊物及會議上發表交流論文50篇,主編、參編、專著10部,被武警部隊評為「巾幗建功」先進個人,多次被學院評為優秀教師、優秀黨務工作者、「三育人」先進個人,並當選第九次全國婦女代表大會代表,在她的帶領下,學院涌現出大批婦女先進單位和優秀婦女代表。

㈦ 電影《真愛》以「2009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新疆首屆十大傑出母親」阿尼帕-阿力馬洪的真實感人故事

這是2014年新上映的電影,在1905電影網 上能看到,網址我就不發了,回答中帶有鏈接網路知道都是要屏蔽的,你自己也可以網路嘛,進入電影網再搜影片名就出來了。

但是有個前提,必須是電影網的會員才能觀看,每個月30元,顯然為了看一個影片花30塊錢劃不來。如果是想省錢,去淘寶花1.2元,租一個月電影網的vip帳號,然後你就可以觀看了。

㈧ 中國十大傑出母親的基本信息

獎項名稱: 中國十大傑出母親
創辦時間: 2001
主辦單位: 中國婦女報 中國少年報 中國教育報 中國老年報 中國青年報

㈨ 全國十大傑出母親的故事

1993年7月23日,寧夏銀川發生了震驚全國的飛機失事事件,年僅12歲的王嘉鵬與父親一起遭受了這場災難,父親腰椎受傷,小嘉鵬卻腰椎暴裂骨折,雙下肢癱瘓,大腦積水受損,生命垂危。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巨大打擊,作為母親和妻子的沈麗萍同志沒有被災難和痛苦所擊倒,而是選擇了與命運進行頑強的抗爭。正是這種抗爭,走出了後來被譽為「中國英雄」的優秀少年王嘉鵬和首屆「中國十大傑出母親」沈利萍。沈利萍、王嘉鵬母子的感人故事曾被拍成電視連續劇在中央電視台播出,並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
首先,我們要學習沈媽媽那種「在絕望中尋求希望」的永不放棄的精神.在小嘉鵬的搶救與康復過程中,有過太多的艱難與絕望,但沈媽媽從始至終都沒有放棄過,「不抱任何希望的人,也就不會絕望」。即使在絕望之中,她仍然沒有放棄與命運的抗爭,並企圖從絕望處尋找出一線希望來。正是因為「只要有百分之零點一的希望,就付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才有了後來的「中國英雄」與一系列奇跡的發生。
其次,沈媽媽的母愛不僅僅停留在情感和信念上,而是轉化成了科學細致的護理與康復訓練。正如沈媽媽自己所說:「媽媽的眼淚和溺愛,是救不了剛剛離開死亡線的孩子的。」除了抱著「堅持,堅持,再堅持」的信念外,還必須給孩子以科學細致的護理,為孩子制訂科學的康復訓練計劃,並不折不扣地執行。
而恰恰就在這一點上,很多母親做得不夠,她們就像文章中的那位礦工母親一樣,只知道唉聲嘆氣,或者像祥林嫂一樣不斷地向人哭訴,卻偏偏把最應憐憫、最應護理的孩子放在一邊不管,等待孩子的只能是更加悲慘的命運。
有些母親雖然也意識到了護理、康復工作的重要,但要麼不知道如何去進行科學護理和康復訓練,要麼因為護理和康復工作太艱難、太煩瑣、太遙遙無期而逐漸懈怠下來。
但沈媽媽不一樣,即使在那種絕望、復雜、身心俱疲的情況下,她還盡可能地抓緊時間學習大量的醫學護理知識和心理學知識,從身心兩方面給孩子以最精心、最耐心的護理,通過五年如一日的努力,終於幫助孩子戰勝了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殘疾。
第三,在生理和心理康復的同時,沈媽媽帶著孩子適時地開始了學習上的追趕。嘉鵬在遭遇空難時,還僅僅是一個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從此之後,他一直在醫院進行艱難的治療和康復訓練。沈媽媽沒有像太多的媽媽那樣滿足於已取得的康復成績,而是適時地鼓勵、誘導孩子在學習上追趕同齡的學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知識積累和准備,嘉鵬最後才脫穎而出,獲得了到挪威學習的寶貴機會。
最後,沈媽媽不僅幫助孩子康復了身心,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回歸了社會,從而創造了這一連串的奇跡。
在2004年由全國婦聯、共青團中央、中央綜治辦聯合舉辦的「關注未來,關注孩子」十大傑出母親思想道德教育傳播行動中。沈媽媽的報告同她的電視劇一樣,感動了成千上萬的家長們.
嘉鵬 他是挪威紅十字挪迪克世界聯合學院錄取的第一位中國內地留學生;
17歲時被特邀出席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參加了第36屆世界殘疾人滑雪比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贏得兩枚金牌,第一次將五星紅旗升起在貝托斯特拉滑雪場上空;
18歲時成為』99長城國際馬拉松邀請賽最年輕的組織策劃者;他的故事被拍成電視連續劇,由挪威王後和首相親自出演,開創了國外首腦級人物在中國內地影視中出鏡的最高規格;由挪威NRK國家電視台跟蹤采訪三年拍攝的電視專題片《穿越長城之子:馬克·王》在歐美各國熱播;
他如今是奧斯陸大學經濟系研究生。這個系的教師隊伍中,擁有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這是同齡人中少有的經歷。經歷,是人生的一個放大鏡。有所作為,便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他沒有任何大背景。他母親是一位執著的畫家,他父親的單位已經破產;
他沒有任何特殊的天賦。童年時曾和許多男孩子一樣無憂無慮,淘氣貪玩到幾乎無所不能的地步,經常被人誤以為是多動症;
嘉鵬確實也有與眾不同的地方。與眾不同的是,他在12歲時經歷了一場慘不忍睹的空難,就在發生災難的可怕瞬間,他頓然失去了孩子們應該享受的美好少年時光,醫生們不斷送來的病危通知書,殘酷地改寫了他的一生。

㈩ 《感謝母親——2006中國十大傑出母親評選頒獎晚會》中主持人在讀頒獎辭時播放的音樂叫什麼

可能是叫《母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