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道教正一派一至六十二代天師
歷代天師簡介
第一代天師:
張陵,字輔漢,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人,約生於東漢建武十年(公元34年),卒於永壽二年(公元156年),七歲即學道。因創立「正一盟威之道」,道教徒稱其為「張道陵」,尊奉為「張天師」。
張陵博通「五經」, 24歲時以直言極諫科被錄入當時的最高學府——太學,26歲即任巴郡江州令(今重慶)。但他向來喜好黃老清靜養生之道,立志修煉形輕舉,隱於北邙山、龍虎山等處。後來聽說蜀人比較純厚,容易教化,並且名山較多,於是在東漢順帝時(126~144)入蜀,居鶴鳴山(今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修道。一天半夜,太上老君降詔張道陵:「近來蜀中有六大魔王,狂暴生民,你前往治之則功德無量,名錄丹台啊!於是授以「正一盟威符籙」、三五斬邪雌雄劍、陽賓士都功印、平頂冠、八封衣、方裙、朱履等。由此他造作道書二十四篇,在巴蜀及漢中等地建立二十四治,正式創立正一盟威道。
歷代皇室對張陵天師寵愛有加。唐天寶七年(公元七四八年),玄宗皇帝詔後漢天師張道陵冊贈太師;唐中和四年(公元八八四年),懿宗皇帝封天師張道陵為三天扶教大法師;宋紹寧時加號為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宋徽宗進封真君,玉冊文維;
宋理宗嘉熙三年(公元一二三九年)封正一靜應顯佑真君。
第二代天師:
嗣師張衡 字靈真,生年不詳、卒於179年。年少即博學,隱居多年,不願為官,精修道法,很少與外界往來,名聲顯重於朝野,天子想召他任黃門侍郎,他不應召,繼承張陵遺志,後於漢靈帝光和二年(公元一七九年)正月二十三日,傳印劍給子魯,而後得道升仙而去。
第三代天師:
系師張魯 字公祺,生年不詳、卒於二一六年。他的事跡在正史《三國志》《後漢書》等書中都有記載。先被益州(今成都)牧劉焉拜為督義司馬,後與別部司馬張修共取漢中,得漢中後,實行政教合一的政治策略三十餘年。後迫於曹操的威逼,為使漢中百姓免於塗炭,而投降曹操。曹操對他賞賜有加,讓他率家眷、信徒遷往中原,拜他為鎮南將軍,並封為閬中侯。道門中人稱他為「系師」。
第四代天師:
張盛字元宗,生卒年不詳,活動於漢末至西晉。曹魏皇帝曾封他為都亭侯,張盛沒有接受,後來帶著祖傳的經書、印、劍、符籙等自漢中來到龍虎山建茅屋而隱。從此龍虎山成為正一盟威道的祖庭之地。於元順帝至正元年(公元一三四一年)賜號為清微顯教弘德真君。
第五代天師:
張昭成字道融,生卒年不詳。年少就學道不懈,精通道教出神之術,端坐於家中,能察知數百里之外的事情。活至一百一十九歲升天而化,羽化時面色如生。而他墓前生出靈芝百木,有時能看見白鶴往來,很是神奇。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清微廣教弘道真君。
第六代天師:
張椒字德馨,生卒年不詳。博通儒書,擅長治鬼降魔之術,以符籙傳度世人。皇帝數次徵召他,都未接受,常游鄱陽湖。居在龍虎山時多有神異之跡,活到一百餘歲而羽化。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清微弘教玄妙真君。
第七代天師:
張回字仲昌,生卒年不詳。年幼時曾問「道是何物?」他見旁人不能答,便慨然失笑而嘆。五歲時,他父親想讓他讀儒書,他回答道:祖上的書不讀,讀其他書有什麼用?張回善辟穀導引之術,能日行數百里,後隱入青城山,不知所終。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玉清輔教弘濟真君。
第八代天師:
張迥 字彥起,生卒年不詳,活動於南朝齊高帝年間。極富天賦,年幼時即得道。他豐姿俊美,德量天成,嚴格尊奉六時香火,一生不怠。善於治病驅邪,都能應驗,世人對他十分敬仰。年九十歲而解化升天,當日滿屋飄異香,經月不散。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玉清應化沖靜真君。
第九代天師:
張符字德信,生卒年不詳。熟讀經史子集,能過目不忘。擅長道門符籙法術,顯貴於當時各界、四方人士都敬仰他。於九十二歲而羽化。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玉清贊化崇妙真君。
第十代天師:
張子祥字麟伯,生卒年不詳,活動於隋朝年間。年少時曾讀儒書,官至洛陽都尉。後棄官回到龍虎山潛心向道,常行服食煉養之術,能吐丹於手掌之中。後從學者數百人,他分派弟子到四方,廣傳道法。歲一百二十而羽化。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上清玄妙太虛真君。
第十一代天師:
張通玄字仲達,生卒年不詳。天性靜默,常獨坐一室,四時不出。有一年發生瘟疫流行病,只見他把木標放置水中,過往的人飲水後即可治好病疫。人們用錢財帛物感謝他,都堅決不接受。歲九十七而羽化。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上清玄應沖和真君。
第十二代天師:
張恆字德潤,生卒年不詳。對經史能過目不忘。唐高宗召他到京城,問其治國安民之道。他回答:能無為則天下可治,高宗大喜。他擅長變幻之術,歲九十八而羽化。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上清玄德太和真君。
第十三代天師:
張光字德昭,生卒年不詳。一生立志於修道,曾於次子(名梧字君明)居山中石室長達三十餘年。後還家傳授經籙,擅長辟穀術。歲一百0四而羽化。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太玄至德廣妙真君。
第十四代天師:
張慈正字子明,生卒年不詳。天資聰穎,擅長易道,一生樂善好施,接濟貧窮。曾隱於山中修道多年。承襲天師位後,只有每年的三元日才出山傳授經籙,朝廷屢次想召他為官,都被推掉。活於世間一百餘歲而羽化,化時人們聽見來自天界迎接他的仙樂之聲。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太玄上德紫虛真君。
第十五代天師:
張高字士龍,生卒年不詳。氣宇軒昂,生性豁達,好飲酒並且能飲一升而不醉。後唐玄宗召見他,命他在京師設壇傳籙,一日酒後把天師印遺忘在長安酒家,有一個少年盡全力想拿走此印,但都不能動彈,第二天天師返回,笑而取走天師之印。玄宗賜他金帛,免租稅,冊封漢祖天師號。唐肅宗時曾賜香幣建醮、賜張天師像於山中。唐德宗時降賜供養,供養金鍍銀香、爐香,及黃金器物。活到九十三歲而羽化。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太玄崇德玄占真君。
第十六代天師:
張應韶字治鳳,生卒年不詳。一生博學經典,精通道術,後隱居於龍虎山龍須井上,擅長辟穀之術,能百日不進食。善吹鐵笛,與妻兒耕作自娛。後坐化於龍須井上,年約九十餘歲。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洞虛演道沖素真君。
第十七代天師:
張頤 字仲孚,生卒年不詳。先任貴水尉,後棄官攜妻兒歸隱山中。為人至孝,強調先行忠孝之道,而後成就仙道。後無疾而化,年八十七歲。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洞虛闡教孚佑真君。
第十八代天師:
張士元 字仲良,生卒年不詳。少時博習群書。居在上清鄉應天山四十餘年,當時山中多老虎,人們不敢拜見他。他只是三元日時才下山傳籙,每當大風大兩時,人們就看見他乘坐黑虎往來於眾山峰之間。應天山至今還保留他的眾多遺跡,今山南有丹合,山北有緒經石,黑龍井、碧蓮池等。年九十二歲而化於家中。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洞虛明道贊運真君。
第十九代天師:
張修 字德其,生卒年不詳。生性淳樸、節儉,曾攜妻兒耕作於野外,很少與人交往。擅長符法治病,無不應驗。弟子贈送他的禮物,都散布給貧窮之家。後端坐家中而化,享年八十五歲。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沖玄朗化昭慶真君。
第二十代天師:
張諶(chen) 字子堅,生卒年不詳。少時即博學,為當時大儒,善於草隸書,精通道法,擅長辟穀之術。唐武宗與唐懿宗時曾賜其封號。後還龍虎山中,一天大醉而化,歲一百餘。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沖玄洞其守德真君。
第二十一代天師:
張秉一 字溫甫,生卒年不詳。其母於夢中見一神人腳履金色巨龜下降,後來感到有妊,十五月後才產下他。據說他目光如電,能於夜間看見東西,常背劍行走於山中,斬妖除魔。曾積累千金,每遇旱澇之年,就用千金買谷,救濟百姓。歲九十二而化。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沖玄紫極昭占真君。
第二十二代天師:
張善 字元長,生卒年不詳。少時就不沾葷,年紀稍長即學道,游遍名山大川,三十餘年後才回到龍虎山,後就足不出戶,歲八十七而化。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清虛崇應孚惠真君
第二十三代天師:
張季文 字仲哇,生卒年不詳。擅長符籙,五代時,受其經籙的人甚多,人們用鐵環券把他所受的符籙包起來,以免他受到破壞。年八十七歲而化。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清虛妙道輔國真君。
第二十四代天師:
張正隨字寶神,生卒年不詳。生性淡薄高雅,為人爽直淳樸。家中並不富裕,但卻樂善好施。後真宗皇帝召見他,並專門為他建授籙院,並敕改真仙觀為上清觀,賜號真靜先生。年八十七歲而化。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清虛度教妙濟真君。
第二十五代天師:
張乾曜 字元光,生卒年不詳。生性靜默寡言,立志內修。後仁宗聽說他有道,於天聖八年(公元一0三0年)五月召見他並問其養生治民之事。答道:朴行以簡易,則天下和諧。宋仁宗厚獎他,賜號澄素先生,歲八十五而化。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崇玄普濟湛寂真君。
第二十六代天師:
張嗣宗 字榮祖,生卒年不詳。一出生左手就有印文,襲教後,以神異而著稱,後仁宗召見他,請求為國祛災避禍,祈禱有應。曾奉敕遷上清觀於山的南面,擅長吐納之法,歲七十八時面貌仍如童顏,賜號虛白先生。歲八十一而化。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崇真普化妙梧真君。
第二十七代天師:
張象中 字拱震,生卒年不詳。出生後三個月能走路,五個月後就能說話,少時聰穎非常,博通經史,尤精道術。十三歲時受宋仁宗召見,並賜坐應答,宋仁宗對其非常滿意,特賞賜其紫衣。後歸隱聖井山,得道而化。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崇真通惠紫玄真君。
第二十八代天師:
張敦復 字延之,生卒年不詳。學識甚佳,聲如洪鍾,當時名流多敬景仰他。後奉聖命為宋神宗設蘸於內殿,並被賜號葆光先生。歲五十三而化。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大極無為演道真君。
第二十九代天師:
張景端 字子仁,生卒年不詳。性情恬淡,絕各種嗜欲,篤志於玄學。宋徽宗大觀二年(公元一一0八年)贈葆真先生,歲五十二而化。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太極清虛慈妙真君。
第三十代天師:
張繼先 字嘉聞,號條然子,賜號虛靖先生。公元一0九二年十月二十日生於蒙谷廣。五歲之前尚不能說話,五歲時,某日聽到雞鳴聲,忽然笑而賦詩:靈雞有五德,冠距不離身,五更張大口,喚醒夢中人。九歲便嗣教。後徽宗皇帝四次召其入宮問其道法異同和外丹黃白之事,他勸皇上不要沉湎於外丹黃白之術,應以修德治國為重。繼先天師一生著述頗豐,如《心說》、《大道歌》、《虛空歌》備受後人稱頌。繼先天師是當時的大儒,曾被賜封為虛靖先生。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虛靖弘梧妙道真君。
第三十一代天師:
張時修 字朝英,生卒年不詳。平素學習儒術,參加科舉考試,屢試不第。於是恬然隱退,一心向道。而六十一歲而化於龍虎山故居。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正一弘化明悟真君。
第三十二代天師:
張守真字遵一,生卒年不詳。其母曾於夢中食仙人所贈之果,並告其母說生子當主陽賓士都功印。一生純素守靜,恬淡寡慾。宋高宗召他進京設蘸,神靈有異應。後對弟子說:我與神人有青城之約,說完而化。在位三十六年,宋孝宗時賜授正應先生。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崇虛光妙正應真君。
第三十三代天師:
張景淵 字德瑩,生卒年不詳。宋乾道年間隨父入朝面見皇上,宋孝宗對他非常優待,以御筆更改其名改名為景淵。天師生得儀冠軒偉,眉宇間透出仙風道骨之相,頗有正一道派之風格。襲教後,受其 符籙者較多,並多有靈驗。皇子魏王鎮守浙江,生得重病,召其為魏王治病,景淵以咒水治之而使其病全愈,眾人更加景仰他了。一天召弟子說:我的仙期到了,於是無疾而羽化。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崇真太素沖道其君。
第三十四代天師:
張慶先 字紹祖,生年不詳,卒於一二0九年。慶先天姿閑雅,生性靜默,神異煥發,道俗宗響,人們均認為他是真正的正一先生之後裔。於宋寧宗嘉泰元年(公元一二0一年)承襲三十四代天師之位。襲教後常以真純自守,以儉素持家,慈仁待人,一衣食贈貧寒之士。至宋嘉定二年(公元一二0九年)十月二十二日,有道人來拜見他,結束後便告眾弟子說:我與此道人有約,於七日後羽化。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崇虛真妙光化真君。
第三十五代天師:
張可大 字子賢,生於一二一七年,卒於一二六二年。可大十三時,承教三十五代之位,他豐神秀異,性識不凡,四方前來請求參受他的法籙的人數達到萬人,數次被皇帝徵召入京師。後數次設蘸求退海潮、祈天降雨、禳退蝗蟲、保衛邊疆等事。後人尊稱為觀妙先生。於宋景定四年(公元一二六三年)以印、劍付次子宗演,到四月初十日羽化,年四十六歲,在位三十三年。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通玄應化觀妙真君。
第三十六代天師:
張宗演 字世傳號簡齊,生於一二四四年,卒於一二九二年。十九歲時襲天師之位。性格恬靜,少時聰穎。元世祖忽必烈平定江南後即召見他,對他禮待有加,特賜他玉芙蓉冠,織金無縫服,命令他主領江南三山符籙道教,先後為皇室設蘸祈福。元世祖曾命他取其祖天師所傳玉印、寶劍觀之,並對眾大臣說:朝代更換了不知多少代,可是祖天師的劍印一脈相傳,從未間斷,可見天師之傢具有神明相佑護啊!宗演天師歲四十八而羽化,在位二十九年。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演道靈應沖和玄靜真君。
第三十七代天師:
張與棣 字國華號希征子,生年不詳,卒於一二九四年。少時淵默寡言,洞明三教,擅長詩文,對儒釋道都有體悟。襲天師之位後,即受皇帝召見。元成宗登基後,召他在醮於圓殿和長春宮,命令他主領江南三山符籙道教。不久坐化京師崇真宮。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體玄弘道廣教真人。
第三十八代天師:
張與材 字國梁號廣微子。生年不詳,卒於公元一三一六年。生性仁厚,善於賦詩作文作畫,尤其擅長大字草書,至今在陝西戶縣的重陽宮尚留有他書寫的「天下祖庭」碑。後於至元三十一年加授正一教主,領三山符籙道教。元武宗即位,召見他,特授金紫光祿大夫,封留國公錫金印。後歸於龍虎山,在位十二年。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大素凝神廣道明德大真人。
第三十九代天師:
張嗣成 字次望號太玄,生年不詳,卒於公元一三四四年。於元延枯四年(公元一三一七年)襲天師之位。元仁宗時授太玄輔化體仁應道大真人,主領三山符籙,掌江南道教事。元至治年初元英宗再次召見他,見皇上於明仁殿,當時京城乾旱,詔禱雨崇其宮大應,秋苦雨禱而下,冬天的雪即下,皇上大悅
第四十代天師:
張嗣德 號太乙,生年不詳,卒於公元一三五二年。生性寬厚愛人,善於詩文書畫。元至正四年(公元一三四四年)嗣教,後九年後天下發生兵亂,嗣德天師命弟子招募兵丁保護鄉人,鄰村的亂之兵秋毫不敢犯亂鄉民。曾授封為太乙明教廣玄體道大真人,主領三山符籙,掌江南道教事,在位九年,後微疾而化。
四十一代天師:
張正言 字東華,生年不詳,卒於公元一三五九年。相貌神清,沉靜寡言。襲天師之位,當時正是紅巾軍起義、多事之秋、時勢維艱之時,與中央的聯系極為不便。後元順帝通過浙江行身間接派使節封賜其為「明誠凝道弘文廣教大真人」,主領三山符籙,掌江南道教事,在位八年,後微疾而化。
第四十二代天師:
張正常字仲紀號沖虛子,生年不詳,卒於公元一三七八年。少時聰穎寬厚,雅好老莊,有志於仙道秘法。明太祖洪武十年(公元一三七七年),授予護國闡祖通誠崇道弘德大真人,總領江南道派事務,賜以銀印,視正二品,免龍虎山各種租賦徭役,特設玄幕之職。明太祖洪武二年朝廷撥款修葺龍虎山天師府第。正常天師於明太祖洪武十一年羽化,明太祖親自擬制祭文,並派使臣前往龍虎山致哀。
第四十三代天師:
張宇初字子旋別號耆山,生於公元一三四0年,卒於公元一四一0年。幼時聰穎,少年老成,學識淵博。於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嗣教,授以「正一嗣教道合無為闡祖光范大真人」的稱號,總領道教諸派事務,後多次受到朝廷召見。宇初天師博學諸子,遺世著作主要有:《峴泉集》十二卷、《道門十規》、《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通文》四卷等詩書文論多篇,為世人所尊重。明永樂八年,宇初天師羽化。
第四十四代天師:
張宇清 字彥璣 別號西壁。生年不詳,卒於公元一四二七年。少時極富天賦,七歲即能作詩,後廣泛獵於秘要、儒經、子史諸學,有《西壁文集》流傳於世。於明永樂八年嗣教,當年即受皇上徵召入朝,並於朝天宮設立齋蘸,皇上賜他以冠服圭佩等物,被冊封為「正一嗣教清虛沖素光祖演道崇謙守靜洞玄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在位十六年,於明宣宗宣德八年羽化。
第四十五代天師:
張懋丞 字文開號九陽。生於公元一三八七年,卒於公元一四四四年。為人恬淡雅靜,不為名物束縛。四歲時即學禹步,天上漸有隱隱雷聲響應。後多次被朝廷召見,掌天下道教事。在位四十八年,歲五十七而羽化。
第四十六代天師:
張元吉 字孟陽號太和。生於公元一四三五年,卒年不詳。自幼明敏絕人,尤喜好詩詞。年方十一歲就受到皇帝召見入宮。明成化三年加封為正一嗣教體玄崇默悟法通其問道弘化輔德佑聖妙應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皇上在大善殿召見他,賜給正一嗣教大真人府金印,又賜玉印各一顆,御書大真人府四字,在位六年後端坐而化,享年三十七歲。
第四十七代天師:
張元慶 字天錫 別號貞一又號七一丈人,生年不詳,卒於公元一五0九年。生時有異征,博學能文,擅長詩書。賜封正一嗣教保和養素繼祖守道大真人,主領道教事務。明弘治十一年冬,皇上命其祈雪於朝天官,明日下大雪。眾人敬仰他。在位二十六年,無疾而化,於江西金雞縣長生觀。
第四十八代天師:
張彥碩 字士瞻號湛然,生於公元一四九0年,卒於公元一五五0年。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賜封為正一嗣教懷玄抱其養素守默葆光履和致虛沖靜承先弘化大真人。明嘉靖二十九年歲六十一而化。
第四十九代天師:
張永緒 字允承號三陽,生年不詳,卒於公元一五六五年。明嘉靖二十八年賜授正一嗣教守玄養素遵范崇道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務,明嘉靖四十八年設保國安民大蘸於朝天宮,賜以蟒衣玉帶等物。在位十六年,無疾而化。
第五十代天師:
張國祥 字文征號心湛,生年不詳,卒於公元一六一一年。生時即有異容,氣質不凡。明萬曆三十九年被賜封正一嗣教凝誠志道門元宏教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務並賜「元壇印」,贈太子少保,命其編撰《萬曆續道藏》,為保存道教和中國傳統文化做了重大貢獻。在位三十四年,無疾而化,葬於江西金雞縣明陽橋。
第五十一代天師:
張顯祖 字九功。生卒年不詳。賦性仁慈,好禮儀,習謙和,喜讀書,擅長精進不懈。明熹宗天傲六年,承教天師之位。明思宗崇禎九年當時飢荒,散粟濟災,受施不少。當時年八十一歲,朝廷賜封正一嗣教光陽祖范沖和清素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務,加封太子少保,清聖祖康熙四十二年誥贈其為光祿大夫。歲八十一無疾而化。
第五十二代天師:
張應京 字韶震。生年不詳,卒於公元一六五一年。明思宗崇禎九年承教天師之位。當時皇子有病,命應京祈禱,沒幾日皇子病就好了。清順治帝命應京天師續理道教事務,仍賜以一品官秩。後於揚州瓊花觀羽化。清康熙四十二年賜封他「光祿大夫」之號。
第五十三代天師:
張洪任 字漠基,生年不詳,卒於公元一六六七年。少時即好學精通秘岌。清順治八年承教天師之位,後被召請入宮。清康熙六年朝廷賜以光祿大夫,在位十六年。歲四十三微疾而化。
五十四代天師:
張繼宗 字善迷。生於公元一六六六年,卒於公元一七一五年。十四歲承教天師之位,後入朝面見皇上,清康熙贈以「大上清宮」的匾額。在位三十五年,歲四十八羽化於揚州瓊花觀。
第五十五代天師:
張錫麟 字仁祉,號龍虎主人。生年不詳,卒於公元一七二七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承教天師之位,召見暢春園,賜庭宴,並賜香扇鍛足,清雍正皇帝授光祿大夫,在位十二年後羽化。
第五十六代天師:
張遇隆 字輔天 號靈谷,生卒年不詳。生得英俊挺拔。窮究道門秘法和儒家經典,勤懇不懈。後改為正五品,悠然於山林,不知何時羽化。
第五十七代天師:
張存義,字方言,號宜亭。生於公元一七一二年,卒於公元一七七九年。資質聰敏,十五歲承教天師之位,賜秩正三品,在位十三年,歲二十八而化。
第五十八代天師:
張起隆 字紹武 號錦崖又號體山。生年不詳,卒於公元一七九八年。相貌魁岸,性格沉著多智,能文善詩詞,與四方名士交遊。一生多受皇帝賞賜。在位十九年而化。
第五十九代天師:
張鈺字佩相,號琢亭,,生卒年不詳。風度端凝,善言辭,性格直率無偽,敦厚待人。每遇旱撈時,就為民祈禱。清德宗光緒三十年誥贈光祿大夫。後無疾而化。
第六十代天師:
張培源 字育成,號養泉。生年不詳,卒於公元一八五九年。清道光九年承教天師之位。善用鐵符治病。光緒三十年誥贈光祿大夫。在位三十年,無疾而化。
第六十一代天師:
張仁晸,字炳祥,號清岩。生卒年不詳。生性沖和,研精秘典,以孝聞名。清同治年間承教天師之位,光緒三十年,誥贈光祿大夫。歲六十三無疾而化。
第六十二代天師:
張元旭字曉初。生年不詳,卒於公元一九二四年。精通道法、擅長文章。光緒三十年嗣位,曾補述五十代至六十一代天師傳,在位二十一年,無疾而化。
第六十三代天師:
張恩溥,字鶴琴、號瑞齡。生於公元一九0四年,卒於公元一九六九年
㈡ 求風水靈異類耽美文,像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論以貌取人的下場啊什麼的都看過了,求過路的大神推薦啊
我五行缺你by西子緒 風水大師攻X慫貨受 完結
青越觀by因倪 師徒年上文 連載中不過很肥了
就是不去死by打僵屍 閻王攻X天師受 完結
做個天師不容易by安少宇 守護獸面癱攻X天師受
今夜哪裡有鬼系列by黯然銷魂蛋 很經典的文 強推
一卦難求by廿亂 總裁攻X古穿今天師受 完結
溜鬼by酥油餅 鬼祖宗攻x歡脫吐槽天師受 完結
一流天師by一襲白衣 腹黑天師受VS悶騷攻 完結
過路陰陽by捂臉大笑 天師攻x神棍受 完結
鎮魂by priest 溫柔內斂美人攻VS暴躁精分自以為攻的受 現代都市靈異文 完結
這不科學!by墨荊 算命大師受X不信命的攻 完結
7 Truth系列+亡靈書系列 by月下桑 懸疑靈異無cp
還有長生千葉、鏨刀爺們、木蘇里、鬼策這幾位大大的作品大都是這種風格,希望能幫到你啦!
㈢ 樊少皇主演的《龍虎山張天師》怎麼樣
有樊少皇這樣的功夫明星撐腰,雖然是網路電影,《龍虎山張天師》至少也得有點大片的痕跡吧,然而並沒有。我懷疑這是樊少皇演得最苦的一部電影。一位得道高人來蜀地助朋友除亂,沒想到自己身陷絕境,差點誤了高徒王長性命。
張天師名為張道陵,是道教正一派創始人。作為道教始祖,起碼該有的道家文化都要有個交代吧。故事發生的地方叫鶴鳴山,屬於蜀地。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個難其實不只是道路艱險的意思,它更有著蠱毒侵擾的危險。
一部關於道教創始人的故事,里邊講述的是巫術害人的故事,難道道教如此博大的文化傳統就絲毫引不起創作團隊的興趣嗎?天師來這里不僅僅是除妖的,當然這裡面沒有妖,只是簡單的巫術而已。樊少皇在這流水賬般的故事中苦撐到最後,真是不容易啊。
㈣ 求文,耽美現代文,受畢業之後回到家族,要求學習天師類的技能,後來與攻簽訂契約
是不是《做個天師不容易》by安少宇
受是名牌大學畢業,攻是受的守護者
㈤ 《龍虎山張天師》為何會造成收視率和口碑兩極化嚴重的局面呢
因為喜歡這部電視劇的人自然就會喜歡,不喜歡這部電視劇的人就會覺得很難看。
㈥ 我想當道士 怎麼做
道士也要持證上崗,比出國辦簽證還難,可以去就近的道館看看緣分如何?無論當道士,還是陰陽師都不容易,除了開賓士的和尚
㈦ 《摸金天師》青衣為什麼會變壞
因為摸金天師青衣跟三清道人是同一個人,輪回轉世的同一個靈魂。青衣是復活張道陵的關鍵人物,三青道人是為了葛天中而來。所以青衣最後成了反派。
三清是道教用語,指的是玉清、上清、太清三個最高仙境,也指居於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青衣被輪迴路上的黑影拍死了,輪迴路的黑影就是張道陵。
主要人物介紹
葛天中:主角,發丘中郎將的後人,山西省的全境守護者,龍力武士,聖王的其中一個轉世。
花木蘭:主角的妻子,最初在十絕凶墳里修煉千年,成為靈鬼,生前為歷史上的巾幗英雄。
周敬:周神算的孫子,周神算死後,跟著主角。後主角和青衣反目,天道盟龍虎山大戰時主角不敵天道盟掌門就強制逆天改命引來天罰,主角在受天罰九道雷擊之際,周敬按照當初伏羲大帝提供的方法,自願扛第九道天雷,然後離開了人間。叫主角做哥哥,主角的好兄弟之一,使用的是相術,修煉的是相門的相氣。
青衣:小說前期為主角的兄弟,鏡像人,後期發現是張道凌的轉世,是張道陵一氣化三清的靈魂神印。鎮守輪迴路的影子是他的前世肉身,獲得太平洋基地小島下面的張道陵肉身後,用永生之花粘合三者得到最強力量。
張金牙:一直余江縣謀生,最初為主角奔走好兄弟,茅山道士,後來與主角反目,成為青衣的爪牙,張道陵一生帶在身邊的大弟子王長。
胖子:吳德,外號叫「吳胖子」,最初為幫助主角,到處奔走的兄弟,後來與主角反目,成為青衣的爪牙,摸金校尉,星空大帝。
㈧ 《一人之下》中張天師是怎樣的存在
張天師的勢力絕對是不可否認的,在《一人之下》這部動漫中的地位很高,我覺得他特別厲害,特別的偉大,他可以一個人拯救整個組織,讓人們有生活下去的勇氣和希望。張天師的武功堪稱一絕,隨便動動手指頭就能把別人嚇跑,給人以害怕的感覺。
張天師的本領的來源我們並不清楚,我們知道的是他善良的人品和對生活的無所畏懼,對事的負責人等。他是一個很厲害的一個人物形象。他的存在給該部劇增添了無限生機與活力。
㈨ 張魯是道教三代天師精通法術,為什麼會輸給曹操
張魯根本就沒想著跟曹操打,現在記載的曹操破張魯之戰實在是搞笑。記載張魯本來就是想要投降的,但是他的弟弟張衛已經建立起了防禦戰線,所以曹操看到這種場景就不得不小心進攻了,於是搞笑的一幕開始了,曹操的軍隊因為大霧迷路,別的軍隊迷路要不是找不到大本營耽誤些時間,嚴重的直接就可能被敵人給打崩,但是曹操這只軍隊迷迷糊糊的就跑到了張衛軍隊的身邊,張衛的軍隊看見曹操軍隊突然出現猶如天降嚇了一跳就投降了。
因此張魯也有可能為了避免戰亂禍才早早投降的,而且張魯這種乾脆利落的投降方式讓曹老闆很欣賞,所以張魯在投降之後直接就被封為了萬戶侯,這種級別的人除了張魯只有曹操一個人,後來曹操還給張魯五個兒子都封了官,所以盡管張魯戰敗但是獲益卻是極大的。
㈩ 專殺妖魔鬼怪的現代小說
重生都市之犀利天師
《天師》楚寒衣青
捉鬼女天師
4、都市驅魔女天師 完結
瀟湘VIP2015-10-26完結 她是天師世家傳人,習得一身陰陽法術,在都市裡除魔捉妖。她霸道、愛錢、自私、護短還有點毒舌。捉鬼前常說的一句話是「老規矩,出手前先拿一半定金,錢到立馬動手。」 他是華夏豪門獨子,陰時出身,天生鬼命,家...
類別:玄幻仙俠 大小:1.60 MB 日期:2015-10-27 [查看詳細]
5、十億聘禮:首席的天師萌妻 完結
雲起VIP2015-6-12完結 覺醒傳承,卻誤傷腹黑總裁。 「說吧,你要怎麼補償我?」 「對不起先生,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既然這樣,把你自己補償給我好了!」 遁甲宗大天師第三百二十八代傳人的訓夫路
類別:都市言情 大小:1.20 MB 日期:2015-06-19 [查看詳細]
6、[GL]陰陽天師 番外完結
晉江VIP2015-05-16正文完結 5.17更新番外完結 這個世界本有鬼神,只是極少有人可見。人在嬰兒時期通靈,可見常人所不見。而這種通靈的本事還有年幼時的記憶,會隨著年紀的增長逐漸消失。當然,也存在那麼一些異數,從小到大都能看見這些...
類別:GL百合 大小:771 KB 日期:2015-05-17 [查看詳細]
7、做個天師不容易
晉江VIP2015-03-16完結 為什麼別人的守護都是霸氣十足的狼虎,可愛的蘿莉,而自己的就是一個人高馬大的死棺材臉,而且為什麼有了這個死棺材臉之後就不能再收其他的守護了呢…… 「你難道就不能像其他的守護那樣在召喚的時候才出來?」 「...
類別:玄幻科幻 大小:675 KB 日期:2015-03-17 [查看詳細]
8、娶個天師做老婆
創世VIP2015-02-28 都市生活 被女漢子倒追,無奈啊,更無奈的是,女漢子還是漂亮可愛的小蘿莉。 普通大學生,年輕的古董保養師劉易陽意外的得到了上古神器傳承,不管他願不願意,都必須接受神器傳承者的身份,一步一步踏向巔峰。
類別:都市重生 大小:7.62 MB 日期:2015-03-10 [查看詳細]
9、靈異怪譚之陰陽天師
晉江VIP2015.1.20完結 小天師戚卜陽是個認真聽話的好孩子,人生前十六年一直活得規規矩矩,作為戚家最年輕的當家光明的前途在等著他。 可是自從駱先生來到戚家以後,這個危險的神經病完全打亂了原本安分的生活,同時還帶來了一個讓他摸...
類別:玄幻科幻 大小:669 KB 日期:2015-01-21 [查看詳細]
10、重生之嫡女天師
創世VIP2014-11-30完結 重生醒來,搖身變成侯府嫡女。神秘師父訪友訪進了天牢,渣男王爺要強娶,還要帶著她惡毒繼母生的極品小妹?姐不發威,都當咱是病貓了不成! 陰陽眼傍身,沒事收拾收拾渣男渣女,有事幫那些冤鬼處理處理雜事。 內...
類別:古代言情 大小:1.41 MB 日期:2015-01-18 [查看詳細]
11、天師在上艷鬼妖夫別亂來
騰訊vip2013-10-09完結 她上一世是殺手,這一世是天師,卻還是看走了眼。誤把狐妖當成了艷鬼,誤把妖尊當成了病殘,上下其手,虐身又虐心。 「那個……不知者不怪,以前的事一筆勾銷了怎麼樣?」 狐妖挑眼一笑:「你也算救過我,我理當以...
類別:玄幻仙俠 大小:1.15 MB 日期:2014-11-14 [查看詳細]
12、貌似天師
起點VIP2014-09-30 天師,天師,不好了!七仙女和嫦娥仙子鬧起來了,都吵著要回娘家! 天師,天師,不好了!風調雨順,國富民強,人口爆棚,人間住不下了!金吾衛,龍驤衛,虎賁衛,點齊精兵殺進天庭搶地盤!
類別:武俠仙俠 大小:5.14 MB 日期:2014-10-03 [查看詳細]
13、辣手小天師
看書網vip2014-08-10 風流小村醫陳禹闖入鄉村,調戲眾美,順便練練雙修術,大老婆派人追,陳禹便一個勁的逃,一邊逃不邊不忘泡妞,很是逍遙快活。市長遞煙,黑社會老大敬酒,美人一個接著一個往懷里撲,一邊瀟灑的和仇人玩著游戲
類別:都市重生 大小:3.12 MB 日期:2014-09-07 [查看詳細]
14、仙命天師 [榜推]
起點女生網榜推高推薦VIP2014-09-03正文完結 情劫?怎麼破?遇上絕世帥男修心跳加速自動獻吻,怎麼破?便宜師父一毛不拔死活不問又好色又無恥,怎麼破?法寶哥太強大太變態太神秘,怎麼破?寵物N丑N賤N怕死N沒有人性,怎麼破? …… 本文...
類別:穿越重生 大小:1.35 MB 日期:2014-09-04 [查看詳細]
15、重生之妙手天師
瀟湘書院VIP2014-08-26正文完結 夏家長孫女,在爺爺七十大壽的時候,遭人誣陷,遭受了家族酷刑,生死關頭,這才看清楚所謂親人偽善的嘴臉,幡然悔悟。一朝重生,夏語重回三年前,父親沒死,爺爺也沒死,一切看來得及,她的身體中更多了一...
類別:都市言情 大小:754 KB 日期:2014-08-28 [查看詳細]
16、傀儡天師
兩千多年前,天驕皇朝在內憂外患下覆滅。從而也形成了現在東海十三魔宗、西域佛道儒三教、北方七大宗派、南疆四大王城的穩定而又混亂的局面。 兩千多年後的今天,大陸一代傀儡宗師因得至寶遭強者追殺,無奈變相重生,成了天驕皇朝遺留在...
類別:玄幻奇幻 大小:2.58 MB 日期:2014-08-28 [查看詳細]
17、御寶天師
縱橫VIP2014-08-03 古玩店的小伙計竟然是一個誰也不知道的超級高手,但他不僅僅擁有令人震驚的實力,跟擁有令人仰望的超級天賦,如此耀眼的一個人,想低調點都不行。玩轉古玩界,震驚風水界,嘆服武術界,羞煞萬千天才,同時還混跡各色...
類別:都市重生 大小:11.7 MB 日期:2014-08-05 [查看詳細]
18、[綜漫]極品天師的桃花 完結+番外
晉江VIP2014-07-07完結+番外 李若影,21世紀的「三無」女青年,就是街上一抓一大把的普通女孩子,可是,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卻讓她有不普通的人生…是意外?還是命中註定?穿梭於一個又一個世界,她明白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更或者回到最...
類別:青春同人 大小:999 KB 日期:2014-07-09 [查看詳細]
19、極品天師惹上身 完結+番外
連城二星作品 一個是冷麵總裁,一個是極品天師。 總裁個性冷漠無情,鐵面無私,只是最近麻煩不斷。 天師是個矛盾的綜合體。迷糊有,冷冽有,囂張有,黏人也有! 因緣際會之下,總裁找到天師解決自己周身的麻煩。 天師成為了總裁...
類別:現代耽美 大小:1.19 MB 日期:2014-05-22 [查看詳細]
20、重生之邪氣天師
瀟湘VIP2014-04-13完結 *爽文+修真升級流+捉鬼驅妖+美男多多* 九州大陸魔門屍鬼宗的宗主,驚采絕艷,再踏上修蘸有風的四百年間就達到了渡劫境界,卻不湊巧地碰上了九重雷劫,肉身毀滅,一縷幽魂附身在了一個被水鬼拉腳而死的鄉村九歲少...
類別:玄幻仙俠 大小:1.34 MB 日期:2014-04-21 [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