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國內閣垮台,首相是否垮台還是說首相不會受影響,並解散議會
首先你要知道什麼是內閣垮台,英國內閣是英國的最高行政機關的核心,內閣垮台也就意味著英國的上層政治將會進行重組,因此,內閣輕易不會垮台,而要使得英國內閣下台,一般來說只有首相主動率領內閣成員辭職或者英國議會通過了政府不信任動議迫使內閣下台,然後你可以看看首相在內閣的地位,首相本人是內閣的領袖,內閣成員必須服從首相的命令,可以說,內閣和首相是一體的,雙方在重大事項上是同進同退的,當然,這種相互依存是建立在首相對內閣有絕對控制權的基礎之上的,即首相有權隨時任命或解除任何內閣大臣的職務,也就是說本身內閣成員的選定以及人面都是來自首相的,既然首相本身就是內閣最重要的靈魂,你的問題也就輕而易舉了,內閣的垮台其實也就是首相本人的垮台,首相一般來說只有解散議會或者立刻辭職這兩條路走了
至於你問的「還是說首相不會受影響,並解散議會?」這個問題貌似本身就有問題,正如前述,首相當然會受到影響,,他必須立刻決定接下來的行動,但是解散議會的權利並不會因為他本人是否垮台而變化,及是內閣垮台,只要此時的內閣在法律上依然具有合法性,首相就擁有解散議會的權力,兩者並不沖突
『貳』 英女王批准議會關閉,議會對英國來說有多重要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英女王批准議會,只是「走了一個程序」,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意義英國作為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女王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對於首相所提出的任何建議,女王只能「同意權」,並沒有「否決權」,也沒有「擱置權」,只能無條件地答應。所以,不能把女王批准此事,等同於女王認可「硬脫歐」。
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下面的問題,議會對英國各方面有多重要。
答案是很重要。西方都說「三權分立」,但「三權分立」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美國為代表的「總統制」,這種體制下以總統為代表的行政權比較厲害,國會對總統之間,只有制衡關系,沒有領導與被領導關系;另一種就是被英、德、意、西、日等大多數西方發達國家所採取的議會制,在這種體制下,首相\總理是由議會產生(多數派組閣),對議會負責的。
簡單說吧,實行議會制的國家,議會的作用就相當於公司中的董事會,而首相只是總經理或首席執行官,由董事會產生,對董事會負責,如果做的不好,還有可能被董事會「直接炒掉」。不過這種概率比較小,因為「大股東」會通過內部換人程序,自己推出新的總經理人選。
『叄』 英國最高法院裁決關閉議會違法,約翰遜何去何從,英國路在何方
出路肯定就是脫歐啊,而且這么做也是為了脫歐罷了。之前英國的內部人員和法官宣布了,裁決掉了首相,約翰遜「關閉」議會的做法違法。英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黑爾在宣布裁決時表示,讓議會休會的舉措「給民主基礎帶來的影響極大」,不僅沒有正當理由,而且在「脫歐」之前的關鍵時期妨礙議會履行其憲法職責。她宣布,休會命令即時失效。
其實之前已經脫歐過了,但是卻鬧到了現在也沒有停止,根本找不到更好的辦法,所以很多本地人就很懷疑。英國脫歐到底是對還是錯,在英國,舉行二次公投的呼聲一直很高,假如舉行二次公投,又會是什麼結果,脫歐還是留歐;如果脫歐,是軟脫歐還是硬脫歐;軟脫歐如何脫,硬脫歐如何獲得英國議會支持,英國政壇、英國社會已經高度分裂。
『肆』 英國蘇格蘭法院裁定首相「關閉議會」違法,約翰遜要求議會休會有何目的
約翰遜這么做的目的無非就是為了清除其脫歐路上的障礙。這個操作最明顯的結果就是,無協議脫歐可能性大幅度上升,以便脫歐能夠順利完成。英國議會的夏休期將於9月初結束,而英國脫歐日在10月31日。
事實上,在今天之前,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就曾多次警告議會,表示自己會通過讓議會休會,用這個方法來阻止英國議會在10月31日之前阻止他的脫歐計劃。
說實話我沒想到鮑里斯會用這種典型的特朗普式的方法。
有人說他身上極其由特朗普年的行事風格。這點我不大同意,最起碼鮑里斯有十多年年從政經驗,一步步從外交大臣走上首相的位子。這點是特朗普比不了的。他比特朗普更懂的怎麼去搞外交,怎麼去搞內政,更懂得如何協調各種利益關系。但最後還是選擇了一力降十會的辦法,太過於簡單粗暴了些。也間接證明了脫歐的難度超過了英國現在的能力。
『伍』 怎麼看待英國最高法院11名法官一致判定,約翰遜關閉議會違法呢
這事表明政府首腦和國會之間的激烈斗爭漸趨白熱化,反映了英國政壇內部在脫歐問題上的深刻矛盾,這恐將使得英國的脫歐之路變得更為困難。
8月末,英國首相約翰遜提出讓議會於9月10日休會直至10月14日的請求,並得到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批准。這樣一來,在最後脫歐期限間,議員們議事時間大為減少,首相推行自己的政策議會干預的可能性變小。
目前,英國政壇發生的這件事情,對英國脫歐的進程會產生何種影響還不清楚。無非以下四種情況:約翰遜辭職,延期脫歐,達成脫歐協議,或無協議脫歐。究竟情況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陸』 英國議會改革的原因
【英國1832年議會改革:】
光榮革命後,議會成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但是土地貴族操縱著議會議員的選舉。工業革命展開後,新興工業資產階級為維護自身利益,強烈要求參與國家管理。
【英國1867年議會改革:】
1832年議會改革後,選舉權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廣大中、下層人民迫切要求進行新一次的議會改革。19世紀60年代初,英國展開了爭取第二次選舉改革的廣泛的群眾運動。
【英國1884年議會改革:】
1884年議會改革是英國資產階級為鞏固資產主義議會民主而進行的政治改良運動。
嗯...不知道你具體說的說那個?希望能幫到你。
『柒』 英國議會重新開張,被判定違法的約翰遜將何去何從
首先,我們要知道英國議會是英國的最高立法機關,政府直接從議會中產生,並對其負責。英國首相約翰遜要求關閉議會,其主要目的是避免走特雷莎·梅的老路,不想跟議會在脫歐問題上糾纏,到時間一舉脫歐。就目前結果而言,約翰遜大概率是會下台。
就目前來看,英國前幾年通過公投意外脫離歐盟,現在看來似乎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英國社會現在高度分裂,近些年對脫歐是對是錯的爭論一直在持續,約翰遜支持脫歐,其關閉議會的原因就是不希望舉行第二次公投,重回歐盟,因此英首相跟議會的斗爭目前看來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捌』 英國議員阻止鮑里斯關閉會議,他們這么做有什麼目的
原因就是這些議員們為了能夠阻止脫歐計劃的進行,而且他們用來阻止鮑里斯關閉會議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認為他誤導了女王。認為鮑里斯關閉會議的原因是為了一己私利。為了能夠脫歐成功。
鮑里斯為了能夠實現自己「讓英國10月31日順利脫歐」的一個承諾,於是在面對議會反對派的阻撓時,就想到了一個「奇招」就是關閉議會!然後他就向英國女王遞交了暫停議會的一個提議,建議議會從9月10日一直休會至10月14日!
但是反對派們也是不死心,他們一起將英國首相告上了法庭,他們認為首相這么做的原因就是為了一己私利,而脫歐也是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而已,而且根本就不關心英國的前途。
然後也打了幾場官司,雖然前幾次有驚無險,但是最近卻是沒有什麼好的消息。
『玖』 英國議會怎樣罷免首相
根據英國的責任內閣制的運行機制來看:首相與內閣在政治上共進退,對政府事務集體負責。議會要想罷免首相,必須得通過行使行政監督權,對政府不信任案;當然還涉及到議會的兩黨選舉問題的
『拾』 為什麼說英國議會有權解散政府政府又不是一個人或是機構。不應該是國家嗎
你的問題太low,你首先要了解外國的三權分立 ,行政,立法,司法怎麼分工配合運作,這里的立法指的就是議會,行政就是政府,首先是選舉議會,議會第一大黨負責組建政府,但是政府的表現有好有壞,這時候怎麼辦?表現很差的時候難道讓他一直差下去?這時候就需要一個機制來替換這個差的政府,那就是議會彈劾制度,說白了就是問責,然後議會投票就可以決定是否解散政府,注意,這里的解散不是說不要政府了,是指要重新選一撥人上台,在新的政府選舉出來前,舊的政府還是要維持行政的,並不是說這個國家沒政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