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袁克定
擴展閱讀
中美貿易戰怎麼買股票 2025-07-13 06:56:24
股票通常在哪裡買 2025-07-13 06:32:46

袁克定

發布時間: 2022-01-07 23:40:48

⑴ 袁克定是誰,他的結局怎麼樣

在1915年袁世凱「洪憲帝制」丑劇里,袁世凱的兒子袁克定,也是個扮演了滑稽角色的人物。

袁世凱的十七個兒子里,作為長子的袁克定,長期深受父親器重。他不但曾留學德國,精通德語英語,且在琴棋書畫等各方面,也都造詣精深。這么一個「才子」兒子,早在甲午年間袁世凱駐兵朝鮮時,就是他身邊的好幫手。

待到袁世凱一腳踩翻了清廷,成了權勢熏天的民國大總統,袁克定也跟著扶搖直上。以袁世凱機要秘書夏午貽的吐槽說:

當時袁克定給自己刻了一方「大皇子金印」老爹還沒坐上龍椅,他先過把皇子癮。

不過,就是在這袁世凱的人生巔峰時期,以「大皇子」自居的袁克定,主要就幹了一件事:坑爹



待到抗戰勝利,甘守清貧的袁克定,也是徹底窮困潦倒。除了坐吃山空外,他的兒子還捲走了他僅有的股票,房產竟被自家傭人偷偷賣掉。

到了1948年時,竟連生計都困難了。幸虧他的表弟,「民國四公子」之一的張伯駒伸出援手,將袁克定夫妻接到自己家裡居住。靠著張伯駒的救濟,苦熬過了國民政府倒台前的黑暗年月。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文史館給袁克定安排了工作,享受每月六十元的月薪,袁克定的生活才總算安頓下來。

有了收入的袁克定,經常領了工資後,就把工資交給張伯駒一家,但每次都被張伯駒婉拒:一家人嘛,講這些幹啥。20世紀50年代,這位昔日民國的傳奇人物,在張伯駒的家中安然病故。

看過他的浮沉一生,那個動盪的民國時代,多少浮沉回味,盡在其中。

⑵ 袁克定後來的結局是怎樣的有怎樣的歷史記載

袁克定是袁世凱的長子,袁世凱對於自己這個兒子也是著意培養,但是天有不測風雲,袁克定騎馬的時候卻不甚摔了下來。

袁世凱也是心疼的不行,將他送到了德國治病,其間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因為有自己的圖謀,一種圖謀世界的狂妄想法,就多次向袁克定吹噓帝制的種種好處,而袁克定當時也看到德國發展的如此強大,對此也深信不疑,回來之後對於恢復帝制當然充滿了熱情。

雖然貧苦,但是袁克定也算是善終。

⑶ 袁克定後來的結局怎樣呢

袁克定是袁世凱的嫡長子,出生於1878年,辛亥革命後的1912年32歲,比二弟袁克文大12歲。袁克定因為騎馬摔斷了腿,到德國治療,德皇威廉二世慫恿他當皇太子。袁克定雖然在德國沒有治好腿留下終身殘疾,但回國後攛掇袁世凱當皇帝。袁世凱失敗後,曾大罵袁克定欺父誤國。袁克定晚年窮困潦倒,但不跟日本人合作,不當漢奸,還是有民族氣節的。袁克定最後投靠遠房表弟張伯駒,住在張伯駒家裡,1955年去世,享年77歲。

其實此前,袁克定的仕途不很順利。清末時,因為祖上蔭庇,他受封為候補道員。之後,他歷任農工商部參議、右丞,一直品級不高,幾乎沒有說話的地方。隨著辛亥革命的爆發,清政府所冊封的官職更是完全失去意義。

⑷ 歷史上的袁克定在後來的結局會是怎麼樣的

袁世凱是晚清到近代歷史上十分著名的人物,他原本是清軍統領,後與孫中山合作,推翻清代最後一個皇帝溥儀,當上了新建立中華民國的大總統。

權力慾望的極度膨脹,袁世凱開始逆轉歷史,恢復帝制,建立“中華帝國”,天下一片嘩然。八十三天的皇帝日子結束了,袁世凱氣急敗壞,身患尿毒症,很快結束了生命。

回望那段歷史,袁世凱順著歷史的反方向行走,在經過短暫的輝煌之後,註定要跌入萬丈深淵,註定要被歷史和老百姓唾棄。

而袁世凱之所以恢復帝制,倒著開車,離不開他的長子袁克定推波助瀾,狂熱支持。那麼,袁克定後來的結局怎樣呢?


1915年12月,袁世凱宣布建立中華帝國。袁克定似乎很快就要成為帝國太子。但是,反對的聲音猶如海嘯般席捲而來,1916年3月,袁世凱不得不取消帝制,恢復中華民國。

八十多天的皇帝生涯終於被粉碎了,袁世凱郁悶憂憤,身患疾病,不久病逝。而袁克定的太子夢想也戛然而止。他落下了“欺父誤國”的惡名。

袁世凱去世後,袁克定失去了依傍的大樹,他隱居天津,當國短暫的開灤礦務總局督辦之後,陸續輾轉頤和園、清華園居住,直到新中國建立。後來在章士釗的幫助下,袁克定在中央文史研究館找到了一份差事,生活並不優裕,常常得到了表弟張伯駒的接濟支持。1955年,七十七歲的袁克定病逝。

⑸ 袁世凱的兒子袁克定是怎麼死的

袁克定是病逝的,1913年,袁克定騎馬時把腿摔壞,從此落下終身殘疾,袁世凱死後,袁克定遷居天津隱居。

1937年後再遷頤和園清華軒別墅。在抗戰期間,他拒絕與日本佔領軍合作,生活陷入貧困。1948年,袁克定窮困潦倒,投奔表弟張伯駒,移居清華園。1949年後,在章士釗的安排下出任中央文史館館員,1955年病逝。

(5)袁克定擴展閱讀:

袁克定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窮困潦倒,靠一個忠於他的老僕人,到街上撿白菜幫子,蒸窩窩頭充腹。每次當老僕人端上飯菜,他仍不改老規矩,戴好餐巾,用西洋刀叉將窩頭切成片,佐以鹹菜進餐。

世人都知袁克定是瘸子,袁世凱就曾拿他腿瘸這事,搪塞別人關於「帝制」的話題。袁克文寫了一本《辛丙秘苑》的書,其中有一段《袁克定墜馬》,講述的就是袁克定瘸腿的原因。

⑹ 袁克定的介紹

袁克定(1878-1955年),字雲台,別號慧能居士,河南項城人,袁世凱長子,原配於氏所生。辛亥革命爆發後,拉攏汪精衛。後鼓吹帝制,幫助其父袁世凱復辟。袁世凱去世後,袁克定遷居天津隱居。曾任開灤礦務總局督辦。1955年袁克定在張伯駒家中去世,時年77歲。

⑺ 袁克定書法

袁克定,袁世凱之長子;學識淵博,精通英語、德語;善狂草、篆隸,也能作畫。
其書法作品,當前市場價位不低,例如:
「北京翰海」2008-04-19拍品號0877,袁克定《書法對聯》(145×36cm×2),成交價RMB 22400元。摺合單價為2400元/平尺。

⑻ 為什麼說袁克定是個殘疾人

1912年初袁克定在河南老家騎馬的時候不慎摔傷,因為醫治不及時而落下病根,走路有點跛態。

⑼ 袁克定的人物經歷


袁世凱一生中妻妾眾多(一妻九妾),其原配於氏是他當年返回河南鄉試不第時在鄉完婚的。兩年後,袁世凱的長子袁克定出生,這也是於氏唯一所出。
袁世凱到朝鮮後,陸續添了多房妾侍並生了眾多子女(總共十七子,十五女),但這些弟弟妹妹們都與袁克定的年齡相差很大,譬如次子袁克文就比袁克定要小足足12歲,因此袁世凱對袁克定當然是另眼相看,好生培養。袁克定從小就跟著袁世凱,無論袁世凱是駐節朝鮮還是小站練兵,或者巡撫山東、總督直隸,袁克定就未曾離開過一步。
要說起袁克定,倒也算是出落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一改他父親那種身材五短、赳赳武夫之形象。袁世凱在清朝為官的時候,袁克定也供職於農工商部,但天有不測風雲,1912年初袁克定在河南老家騎馬的時候不慎摔傷,因為醫治不及時而落下病根,走路有點跛態,作為父親的袁世凱看了十分痛心,便於次年送他到德國繼續治療。
德國皇帝威廉二世見袁大總統的長子前來就醫,自然十分重視,招待也極為殷勤。威廉二世是個有野心的人,他當時正想在遠東擴展勢力,於是趁著宴會的時候在袁克定耳邊吹風:「中國現在搞的*共和制,不適合中國國情。中國要想發達,必須向德國學習,非帝制不能發達。大公子回國後一定轉告大總統,中國要恢復帝制的話,德國一定盡力襄助。」
不僅如此,威廉二世在袁克定回國的時候還特意寫了一封信讓他轉交袁世凱,信中的大概意思也是中德親善提攜並勸告袁世凱稱帝雲雲。
在德國期間,袁克定為德國所取得的成就驚嘆不已,由此也對德國帝制之功效深信不疑。1914年,36歲的袁公子在德國腳傷沒治好,倒是懷揣著一個皇帝夢回了國。由此,袁克定在家中颳起了一陣「德國旋風」,他給自己和弟弟們都定做了一套威風凜凜的德國親王將校服,隱然以「太子」自居。
可惜的是,袁世凱當上總統後卻對家人、親戚十分避嫌,他幾個成年的兒子在前清的時候倒在官府里做過一些事情,但到了民國後,在袁世凱的堅持下,反而沒有一個人在外做官,這讓袁克定十分郁悶。
好在機會很快就來了。在民國建立後,袁世凱發現他的北洋軍已經暮氣沉沉,而且派系林立,自己掌控起來也已不再得心應手。從上次「北京兵變」中,袁世凱已經感覺到,原來他手下的那些將領們,都已經大都各有山頭,指揮不易。
於是,袁世凱在掌握政權之後便著手重建自己的軍隊,而這時保定陸軍學校的校長蔣方震(字百里)提出編練「模範團」以重整軍威,袁世凱便採納了這個意見。所謂「模範團」,就是從各師中抽調各級軍官分別充當軍官和士兵,建制為團,訓練半年後派到各師充當軍官,以改造優化軍隊中的軍官結構。
最開始的時候,袁世凱打算讓雲南來京的蔡鍔(日本士官學校的高才生,辛亥革命時任雲南都督)擔任「模範團」團長,但這一提議因遭到北洋系將領的反對而作罷。袁克定在聽說此事後,便也想學習袁世凱當年小站練兵的經歷,於是他就向老頭子提出由他來擔任「模範團」團長。袁世凱開始覺得不妥,袁克定便說自己在德國的時候,發現德國皇族在國內只能擔任軍職,不得干涉內政,這是一個值得效仿的好辦法。

⑽ 袁克定是誰袁克定後來的結局又是怎樣的為什麼

袁克定,就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袁世凱的長子,也是唯一一個由原配所生的孩子,因此得到袁世凱的另眼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