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非典是什麼病
擴展閱讀
焦化萬方股票今日價格 2025-07-13 03:51:49
股票中估值在那看 2025-07-13 03:51:18

非典是什麼病

發布時間: 2022-01-08 05:50:55

A. 非典 怎麼回事

一、「非典」是指自2003年以來我國局部地區發生的一類由冠狀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病症。它是主要通過近距離空氣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染的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主要表現為肺炎,在家庭和醫院有顯著的聚集現象。而典型肺炎是指由肺炎鏈球菌等常見細菌引起的大葉性肺炎或支氣管肺炎。
二、非典型肺炎的臨床表現與以往不同的是,首先病人高燒、乾咳,並且沒有一般流感的流涕、咽痛等症狀,也沒有通常感冒常見的白色或黃色痰液,偶爾病人痰中帶血絲,出現呼吸急促的現象,個別病人出現呼吸窘迫綜合症。一般情況下,患者發燒時白細胞會升高,而此次非典型肺炎病人白細胞正常或下降。「非典」到了一定程度以後,症狀會和感冒比較好區別,但是在初期的時候,有時候還是非常容易混淆,甚至一部分「非典」的病人,開始的時候症狀類似於感冒,或者完全和感冒相同,或者有點象流感一樣,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因為作為「非典」的病原體來說,不是一下子到肺部的,要經過上呼吸道,氣管、支氣管到肺部,我們觀察的病人,往往是持續的發熱,持續三五天,甚至再長的時間,但是在觀察的過程中,突然出現病情的轉機。病人通常的症狀有乾咳少痰,個別痰中帶血,嚴重的會呼吸困難。一般感冒病症包括發燒、咳嗽、頭痛,可在數日後轉好,並且一般沒有肺炎跡象。
三、潛伏期約為二至十二天之間,多數人通常在四到五天就有明顯症狀。目前大家公認的傳播途徑是經過呼吸道傳播,主要是通過飛沫來傳播,特別是近距離接觸,咳嗽、噴嚏、病人的分泌物、體液接觸所傳染;現在又有一些其它情況,直接接觸病人後,通過手,再揉鼻子、眼睛等,也是一個傳播途徑。
四、建議如發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應及早就診,因為這種病在觀察的過程中,會突然加重,假如能及早發現,給予及時治療,大多數的病人經過數周就可以康復出院。另外到醫院就診,除了早期診斷和治療以外,可以及時的採取隔離措施,避免回家裡感染家人和到社會上傳染給別人。還有,有些人認為如果有流鼻涕的症狀,就肯定不是「非典」是不對的。無論「非典」病原體是什麼,都是經過上呼吸道,經過口咽、鼻喉部侵入的,所以早期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普通感冒的類似症狀。懷疑感染非典型肺炎應及早到醫院就診,X光檢驗有助於診斷。
五、目前沒有特效葯物和治療方法,但經及時的支持性治療和對症治療後,絕大多數病人可以痊癒康復。目前衛生部疾病控制司組織多學科專家,在總結前階段防治工作的基礎上制定了《全國非典型肺炎防治技術方案》。目前沒有疫苗預防非典型肺炎,而且也沒有特效葯物和治療方法,所以說,預防「非典」最根本的辦法是強身健體,增強自身的免疫力。
六、主要可以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① 培養和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後要洗手;洗手後,用清潔的毛巾和紙巾擦乾。不要共用毛巾。
② 注意均衡飲食、根據氣候變化增減衣服、定期運動、充足休息。減輕壓力和避免吸煙,經常到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③ 室內經常通風換氣,促進空氣流通,注意居室環境清潔衛生,勤曬衣被。(室內安裝空調的要保持空調設備的良好性能,並經常清洗隔塵網,保證送風安全。)
④ 避免前往空氣疏通不暢、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或長時間呆在密閉的空間內。
⑤ 出現病症應及時就醫。

B. 非典是什麼引起的

你好,非典型肺炎是由經典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發生在冬春季節,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該病毒包括三個群,第一二群主要為哺乳動物冠狀病毒,第三群主要包括禽類冠狀病毒。人類20%的普通感冒由冠狀病毒引起。研究表明,SARS-CoV的基因與已知三個群經典冠狀病毒均不相同,因此,作為一種新的冠狀病毒SARS-CoV可被歸為第四群

C. 什麼是 非典 啊

非典型肺炎概述

非典型肺炎:相對於經典的大葉性肺炎而言,早年肺炎支原體肺炎病原體尚未完全明確時,因其表現不夠典型而稱「非典型肺炎」,也曾泛指通常細菌以外的病原體所致的肺炎。現在主要指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和軍團桿菌引起的肺炎。這些病原體亦稱非典型病原體。它的治療,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非常有效。
在1938年, Reimann報告了七名罹患肺炎的病人,他們的臨床表現不同於一般的細菌性肺炎,但是卻有著類似的臨床表徵與病程,於是他將這種不明原因的肺炎稱為 原發性非典型肺炎 (primary atypical pneumonia)。目前我們仍然沿用非典型肺炎的名稱來描述不是細菌感染所引起的肺炎。
一般人以為非典型肺炎就是支原體肺炎 (mycoplasma pneumonia) 的同義詞,這是不正確的。非典型肺炎與典型細菌性(例如肺炎雙球菌,pneumococcus)肺炎最大的不同在於:患者沒有毒性病容 (toxic sign),特別是呼吸不會有呼吸急促 (tachypnea)、喂嘆音 (grunting)、鼻翼煽動 (nasal flaring) 的現象。
支原體肺炎是非典型肺炎最重要的原因,其它的病原還包括了肺炎衣原體 (Chlamydia pneumoniae)、鸚鵡熱衣原體 (Chlamydia psittaci)、Coxiella burnetii、退伍軍人病菌 (Legionella pneumophila) 與各種病毒。
支原體肺炎的X光表現大多是以肺臟兩側下葉為主的的間質性浸潤 (interstitial infiltration),就像是圖例中所示一樣。支原體肺炎不常引起肺部的實質化 (consolidation) 與肋膜積水 (pleural effusion),但是很多報告都指出支原體肺炎是可能出現後兩種X光表現的。
支原體肺炎是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iae)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過去稱為「原發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體中,肺炎支原體最為常見。可引起流行,約占各種肺炎的10%,嚴重的支原體肺炎也可導致死亡。

D. 非典是什麼

非典型肺炎(以下簡稱「非典」)又叫「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征」一般是由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肺部病變的急性傳染性疾病。這次引起暴發流行的「非典」的病原體是什麼呢?世界衛生組織(WHO)負責傳染病的執行幹事戴維•海曼於2003年4月16日在瑞士宣布,經過全球10個國家和地區的13個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奮力攻關,得出一致結果,正式確認冠狀病毒的一個變種是引起此次暴發非典型肺炎的病原體。科學家們說,變種冠狀病毒與流感病毒有親緣關系,但它非常獨特,以前從未在人身上發現,因國際上將此次流行的「非典」稱為SARS,故科學家將其命名為「SARS病毒」。

E. 非典是啥

非典就是非典型性肺炎(SARS)
非典型性肺炎(SARS)是指還沒找到確切的病源,尚不明確病原體的肺炎。目前特指在中國2003年流行的非典型性肺炎(SARS)。
中國2003年流行的非典型性肺炎,由於醫療部門不能明確地找到致病的原因,所以在對本病的命名上曾經有過一些曲折,一開始醫務人員給了它一個臨時性的名字————「不明原因肺炎」(Unexplained pneumonia,簡稱UP)。這種診斷在臨床上對原因未明的疾病是允許的,也是比較常見的。後來,由於對本病的流行病學以及病理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知道這是一種最早是在醫院外所患的感染性肺實質的炎症,於是提出了「社區獲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簡稱CAV)這一診斷。最後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以及不能培養出細菌,對普通的抗菌無效等重要依據,「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s)這一診斷終於浮出水面,並見之於眾多媒體,成為最權威的說法。而有的專家傾向於認為非典型肺炎就是過去特指的由支原體、衣原體所引起的肺炎,由於這次發生在廣東的肺炎已基本排除了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引起,故不能稱為非典型肺炎,應該稱為「非典型的肺炎」或「非典型性肺炎」以示區別。
[非典型肺炎]
非典型肺炎是相對典型肺炎而言的,典型肺炎通常是由肺炎球菌等常見細菌引起的。症狀比較典型,如發燒、胸痛、咳嗽、咳痰等,實驗室檢查血白細胞增高,抗菌素治療有效。非典型肺炎本身不是新發現的疾病,它多由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等病原引起,症狀、肺部體征、驗血結果沒有典型肺炎感染那麼明顯,一些病毒性肺炎抗菌素無效。
非典型肺炎是指一組由上述非典型病原體引起的疾病,而不是一個明確的診斷。其臨床特點為隱匿性起病,多為乾性咳嗽,偶見咯血,肺部聽診較少陽性體征;X線胸片主要表現為間質性浸潤;其疾病過程通常較輕,患者很少因此而死亡。
非典型肺炎的名稱起源於1930年末,與典型肺炎相對應,後者主要為由細菌引起的大葉性肺炎或支氣管肺炎。60年代,將當時發現的肺炎支原體作為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體,但隨後又發現了其他病原體,尤其是肺炎衣原體。目前認為,非典型肺炎的病原體主要包括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鸚鵡熱衣原體、軍團菌和立克次體(引起Q熱肺炎),尤以前兩者多見,幾乎占每年成年人社區獲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1/3。這些病原體大多為細胞內寄生,沒有細胞壁,因此可滲入細胞內的廣譜抗生素(主要是大環內酯類和四環素類抗生素)對其治療有效,而β內醯胺類抗生素無效。而對於由病毒引起的非典型肺炎,抗生素是無效的。
[預防]
避免前往人煙稠密的地方。
通風良好: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經常開窗通風。在公共汽車或TAXI要開窗通風。
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保持雙手清潔,並用正確方法洗手,用皂液,流水洗手,時間在30秒以上。雙手被呼吸系統分泌物弄污後(如打噴嚏後)應洗手。應避免觸摸眼睛、鼻及口,如需觸摸,應先洗手。
注意均衡飲食、定時進行運動、有足夠休息、減輕壓力和避免吸煙,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公共場所經常使用或觸摸的物品定期用消毒液浸泡、擦拭消毒。
在公共場所人群擁擠的地方可以戴16層紗布口罩。但在空曠的地方活動或在大街上行走就沒有必要戴口罩。
避免探視病人。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囗鼻。
GOPLA提示:好的心情,好的心態比種種嚴格的預防措施都顯得重要,是否能夠遠離疾病,在於自身的免疫能力。適當感染一些病毒並不是完全不可。非典的傳染性並不像人們想像的可怕。

接觸過「非典」患者,應採取何措施?
如果家人或朋友被確診為非典型性肺炎患者後,為保證病人家庭成員、接觸者及他人的健康,應採取以下措施:
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指導下,對患者家中或近期患者滯留的場所進行消毒處理,包括空氣、傢具、衣物等物品。
為控制疫情需要,患者的密切接觸者應配合疾病控制機構進行醫學觀察或相對隔離,期限一般為2周,盡量休息在家,不參加集體活動、不遠游。如有不適請盡早就醫,並主動告知「曾密切接觸過同類病人」。
避免探視病人。需要探視時,必須戴口罩。留意自己身體狀況,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洗手。

F. 非典是怎麼引起的

人類非典的傳染源在野生動物中,其中果子狸為非典病毒的主要載體。非典病毒存在於不同地區的野生動物中。病毒可以傳給人,對果子狸中非典病毒進行基因測序分析,在人類非典病毒同源性超過99.8%,顯示目前野生動物中的非典病毒可直接傳染人。

該病毒主要從各種野生動物糞便中排泄,其排毒量驚人,在環境中相對穩定,特別是在濕冷環境中,可長達數天,在乾燥狀態下糞便可化成塵埃被吸入引起感染。

(6)非典是什麼病擴展閱讀

傳播途徑

1、主要通過近距離呼吸道飛沫及密切接觸傳播。特別是給危重患者行氣管插管,氣管切開等操作的醫護人員,直接暴露於患者大量呼吸道飛沫環境下極易獲得感染,曾有醫護人員聚集被感染SARS的現象。

2、其他可能傳播方式:SARS患者的糞便、尿液、血液中曾檢出病毒,因此其他傳播方式.如糞口傳播等尚不能排除。

如香港淘大花園的暴發流行,出現1例伴有腹瀉的SARS患者,4周內,在該住宅區的328人感染SARS,而且大部分病例都有腹瀉症狀,最終經當地排除建築物內食物或飲用水的污染,而很可能系糞便排水管道系統地面下水口"U"形聚水器干調而不能起到隔氣作用,導致污水氣化而發生病毒傳播。

G. 非典是什麼病

嚴重急性呼吸道癥候群(英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非典型肺炎的一種。在病症的病原體被確定後,世界衛生組織(WHO)根據病症的特點而定名為「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在未查明病因前,被叫做「非典型性肺炎」。

非典型性肺炎 (Atypical pneumonias)是指由支原體、衣原體、軍團菌、立克次體、腺病毒以及其他一些不明微生物引起的肺炎。而典型肺炎是指由肺炎鏈球菌等常見細菌引起的大葉性肺炎或支氣管肺炎。

其實在醫學界,人們對2003年發生的這場傳染病的名稱存在爭議,因為已經查明,這種病其實並不是醫學上通常所說的「非典型肺炎」,而是「傳染性冠狀病毒肺炎」。

對於這種型傳染病,人們的認識有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概念也漸趨正確。起初人們認為,致病原因是衣原體病毒,直到2003年3月份才弄清其病原體是「冠狀病毒」。我國廣東醫生在與病魔的搏鬥中,根據其臨床上有發燒、咳嗽、肺部有陰影等肺炎共性症狀,但與由肺炎鏈球菌等細菌引起的肺炎相比,症狀不夠典型,病原體尚未完全明確,而且有傳染性強、使用抗菌葯物治療無效等特徵,於1月22日首次使用「非典型肺炎」來命名它,世界衛生組織也確認了其醫學名稱 Atypical pneumonia,簡稱ATP。2月底,世界衛生組織的義大利籍傳染病專家卡洛·厄巴尼(Carlo Urbani)大夫根據當時已經掌握的情況將其命名為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簡稱SARS),3月15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以此取代了ATP。

事實上,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這一命名也沒有充分反映該病症的本質特徵,早有人建議應該將其命名為「傳染性冠狀病毒肺炎」(果真如此,可縮略為「冠肺」)。這種建議雖然尚未被社會和醫學界接受,但足以佐證了SARS和非典一樣,都是反映人們一定階段對事物區別性特徵的認識。

目前已經找到治療方法,中國和歐盟科學家聯手,成功找到了15種能有效殺滅非典病毒的化合物,為合成非典治療葯物提供了新方法。中歐科學家2005年6月9日在杭州結束的「中國—歐盟非典診斷及病毒研究」項目學術年會上公布了這一成果。

香港大學的新近研究表明,蝙蝠可能是SARS病毒野生宿主

計算機漢字輸入專家周鋼曾於2003年建議「非典型性肺炎」可以稱為「肺痶」。

不過,仍然建議應該按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命名原則,在醫學界稱之為SARS(音「薩斯」)。香港醫學界在第一時間與WHO一樣,改稱為SARS,中國大陸地區,因為民間一直以簡稱「非典」來稱之,故在詞條本身,不建議更改。

-------------------------------------------------------------------------------------------------------------

傳統醫學上的非典型肺炎是相對典型肺炎而言的,典型肺炎通常是由肺炎球菌等常見細菌引起的。症狀比較典型,如發燒、胸痛、咳嗽、咳痰等,實驗室檢查血白細胞增高,抗菌素治療有效。非典型肺炎本身不是新發現的疾病,它多由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等病原引起,症狀、肺部體征、驗血結果沒有典型肺炎感染那麼明顯,一些病毒性肺炎抗菌素無效。

非典型肺炎是指一組由上述非典型病原體引起的疾病,而不是一個明確的診斷。其臨床特點為隱匿性起病,多為乾性咳嗽,偶見咯血,肺部聽診較少陽性體征;X線胸片主要表現為間質性浸潤;其疾病過程通常較輕,患者很少因此而死亡。

非典型肺炎的名稱起源於1930年末,與典型肺炎相對應,後者主要為由細菌引起的大葉性肺炎或支氣管肺炎。20世紀60年代,將當時發現的肺炎支原體作為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體,但隨後又發現了其他病原體,尤其是肺炎衣原體。目前認為,非典型肺炎的病原體主要包括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鸚鵡熱衣原體、軍團菌和立克次體(引起Q熱肺炎),尤以前兩者多見,幾乎占每年成年人社區獲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1/3。這些病原體大多為細胞內寄生,沒有細胞壁,因此可滲入細胞內的廣譜抗生素(主要是大環內酯類和四環素類抗生素)對其治療有效,而β內醯胺類抗生素無效。而對於由病毒引起的非典型肺炎,抗生素是無效的。

---------------------------------------------------------------------------------------------

黃杏初,中國首例報告SARS病人(即中國大陸地區俗稱的「非典病人」),也是全球首例。
1.流行病學史

1.1 發病前2周曾密切接觸過同類病人或者有明確的傳染給他人的證據

1.2 生活在流行區或發病前2周到過SARS正在流行的地區

2.症狀與體征

發熱(>38℃)和咳嗽、呼吸加速,氣促,或呼吸窘迫綜合征,肺部羅音或有肺實變體征之一以上。

3.實驗室檢查

早期血WBC計數不升高,或降低。

4.肺部影像學檢查

肺部不同程度的片狀、斑片狀浸潤性陰影或呈網狀樣改變

5.抗菌葯物治療無明顯效果。

SARS的臨床診斷

根據病例的流行病學資料、症狀與體征、實驗室檢驗、肺部影像學檢查綜合判斷進行臨床診斷,一旦病原確定,檢測方法特異,即建立確診病例的定義。

疑似病例:1.1+2+3或1.2+2+3+4

臨床診斷病例:1.1+2+3+4或1.2+2+3+4+5

SARS重症病例診斷標准

SARS病例符合下列標準的其中1條可診斷為SARS的重症病例:

1.多葉病變或X線胸片48小時內病灶進展>50%

2.呼吸困難,呼吸頻率>30次/分;

3.低氧血症,吸氧3-5升/分條件下,SaO2< 93%,或氧合指數<300mmHg。

4.出現休克、ARDS或MODS(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
-------------------------------------------------------------------------------------------------------------
顯而易見的是,由於SARS是由於病毒引起,所以,針對細菌有效的任何抗生素類葯物,均對此疾病無明顯療效。

傳統意義的「非典型肺炎」,可能是由於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等病原體引起,或由罕見細菌引起,則可能會對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有敏感性,即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即紅黴素類)可以作為特效葯物治療。

但若傳統意義上的「非典型肺炎」也是由於病毒引起,則抗生素也無效。此時,若運用抗生素,實為抗生素的濫用。
——公共場所、學校和托幼機構應首選自然通風,盡可能打開門窗通風換氣。
——應保證空調系統的供風安全,保證充足的新風輸入。所有排風要直接排到室外。未使用空調時應關閉回風通道。
——對地面、牆壁、電梯等表面定期消毒。消毒時應按照先上後下、先左後右的方法,依次進行噴霧消毒。噴霧消毒可用0.1%~0.2%過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為500mg/L~10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為500mg/L~1000 mg/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噴霧。用葯量:泥土牆吸液量為150 mg/m2~300 ml/m2,水泥牆、木板牆、石灰牆為100 ml/m2。地面消毒噴葯量為200ml/m2~300ml/m2,由內向外進行噴霧消毒,作用時間應不少於60分鍾。
——對經常使用或觸摸的物品、食飲具定期消毒。對人體接觸較多的櫃台、桌椅、門把手、水龍頭等可用0.2%~0.5%過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為 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劑進行噴灑或擦拭消毒作用15~30分鍾。食飲具可用流通蒸汽消毒20min(溫度為100℃);煮沸消毒 15~30分鍾;使用遠紅外線消毒碗櫃,溫度達到125℃,維持15分鍾,消毒後溫度應降至40℃以下方可使用。對不具備熱力消毒的單位或不能使用熱力消毒的食飲具可採用化學消毒法。如,用有效氯含量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有效溴為250-500mg/L的二溴海因溶液、 200mg/L二氧化氯的溶液浸泡、0.5%過氧乙酸溶液浸泡30 min。消毒後清水沖洗、空干保存備用。
——勤洗、勤曬衣服和被褥等,亦可用除菌消毒洗衣粉和洗滌劑清洗衣物。
——衛生間、廚房和居住的房間要經常打掃,衛生潔具可用有效氯含量為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擦拭作用30分鍾。
發現疑似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時的終末消毒措施指引:
——對於體積較小的房屋進行空氣消毒和物體表面消毒時,每立方米用15%過氧乙酸溶液7 ml(即每立方米用過氧乙酸1克),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底部用裝有適量酒精的酒精燈加熱蒸發,密閉熏蒸2小時,再開門窗通風。熏蒸消毒時要注意防火,還要注意過氧乙酸有較強的腐蝕性。
——體積較大的房屋,密閉後應用0.3%~0.5%過氧乙酸溶液或3%的過氧化氫溶液,按每立方米20ml的量進行氣溶膠噴霧消毒,作用1小時後即可開門窗通風。
——調系統應停止使用,整個供風設備和送風管路用有效氯為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進行浸泡或擦拭消毒。
——對地面、牆壁、電梯表面等進行消毒時,應按照先上後下、先左後右的方法,依次進行噴霧消毒。噴霧消毒可用0.3%~0.5%過氧乙酸溶液為 500mg/L~10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為1000mg/L~2000 mg/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噴霧。泥土牆吸液量為150 mg/m2~300 ml/m2,水泥牆、木板牆、石灰牆為100 ml/m2。對上述各種牆壁的噴灑消毒劑溶液不宜超過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內噴霧一次,噴葯量為200ml/m2~300ml/m2,待室內消毒完畢後,再由內向外重復噴霧一次。以上消毒處理,作用時間應不少於60分鍾。
——病人用過的餐(飲)具、污染的衣物若不能集中在消毒站消毒時,可在疫點進行煮沸消毒或浸泡消毒。作浸泡消毒時,必須使消毒液浸透被消毒物品,可用 0.5%過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為250mg/L~5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為250mg/L~500 mg/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浸泡30分鍾後,再用清水洗凈。對污染重、經濟價值不大的物品和廢棄物,在徵得病家同意後焚燒。
——必要時對廁所、垃圾、下水道口、自來水龍頭、缸水和生活污水等進行消毒。

H. SARS是什麼病毒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又稱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簡稱SARS,是一種因感染SARS冠狀病毒引起的新的呼吸系統傳染性疾病。主要通過近距離空氣飛沫傳播,以發熱,頭痛,肌肉酸痛,乏力,乾咳少痰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嚴重者可出現呼吸窘迫。本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在家庭和醫院有顯著的聚集現象。 傳染源 目前已知患者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在潛伏期既有傳染性,症狀期傳染性最強,極少數患者剛有症狀時即有傳染性,少數「超級傳染者」可感染數人至數十人。恢復期糞便中仍檢出病毒,此時是否有傳染性,仍待研究。共同暴露人群中,部分人不發病。 傳播途徑 密切接觸是主要傳播途徑。以近距離飛沫傳播和直接接觸呼吸道分泌物、體液傳播多見。氣溶膠傳播,即通過空氣污染物氣溶膠顆粒這一載體在空氣中作中距離傳播,是經空氣傳播的另一種方式,嚴重流行疫區的醫院和個別社區爆發即通過該途徑傳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SARS具有顯著的家庭和職業聚集特徵,主要流行於人口密度集中的大城市。醫務人員、患者家人、與病人有社會關系的人為高危人群。早期,醫務人員的發病數多、比例高,隨著醫院內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實,醫務人員發病明顯減少 SARS 的傳播模式:(1)醫護人員通過診療、護理病人被感染。特別是氣管插管、口腔檢查時容易感染。(2)家庭成員通過探視、護理病人或共同生活被感染。(3)因與病人住同一病房被傳染。(4)個別也有未明確直接接觸患者而發病。 疾病預防 一 控制傳染源 SARS的傳染源主要是患者,因此在疫情流行期間及早隔離患者是疫情控制的關鍵。要做到早期發現,早期隔離,早期治療。 二 切斷傳播途徑 SARS的傳播主要是通過人與人之間傳播,因此切斷這一途徑是控制SARS的關鍵。應選擇合格的專科醫院作為定點收治醫院。建立健全預防院內感染制度,避免醫務人員的感染。合理使用防護用具。 三 保護易感人群 目前滅活疫苗正在研製中,已進入臨床實驗階段。醫護人員和其他人員進入病區時,應注意做好防護工作。

I. 非典是由什麼引起的

非典又叫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稱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是由SARS冠狀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短距離飛沫,接觸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密切接觸傳播。以發熱,頭痛,肌肉酸痛,乏力,乾咳少痰,腹瀉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嚴重者出現氣促或者呼吸窘迫。本病是一種新的呼吸道傳染病,2002年11月首先在我國廣東省發現,其臨床表現與其他非典型肺炎相似,但傳染性強,故將其命名為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原來是一種附在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屬於正常的病毒范圍,主要是果子狸,如果子狸,這是廣東人喜歡吃的。人類在食用易受病毒感染的野生動物後會受到感染,而人類自身也沒有對病毒的抗體,就像17世紀以前感染天花病毒的人一樣,很難抵抗並很快死亡。就個人而言,我認為這是完全可能的。野生動物寄生許多細菌和病毒。

J. 非典是什麼

一種由SARS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全名非典型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