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什麼意思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簡稱新疆兵團、兵團),對外又稱「中國新建集團公司」,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中國大陸現存的最後一個生產建設兵團,為中國大陸最大的兼具戍邊屯墾、實行「黨、政、軍、企」一體制的特殊社會組織。
兵團是在國務院計劃單列的省(部)級單位,自行管理內部行政事務;司法事務受新疆的高法、高檢領導管理,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任免兵團各級法檢的組成人員;行政業務受國務院和自治區人民政府的雙重領導。
兵團部駐烏魯木齊市;分支機構遍及除克孜勒蘇以外的新疆全境,主要靠近「兩周一線」(塔克拉瑪干與庫姆塔格兩大沙漠和中國西北邊境線),垂直管理多個縣級市,擁有健全的行政、審判、檢察、軍事機關。
兵團轄區分布有37個民族(2002),主要民族為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和蒙古族。兵團的一級單位為「師」,師下設「團」或「農場」;現有14個師、174個農牧團場。兵團總人口260.72萬人,佔新疆人口的12%。
2012年,兵團GDP總量1,197.21億元(189.66億美元),同比年增幅18.4%,人均GDP45,501元(7,208美元)。
建制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受中央人民政府(即國務院)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的雙重管轄,享有省級的行政、經濟許可權,並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實行國家計劃單列。
兵團的黨務、稅收、司法事務受自治區相關部門管轄,行政、經濟、財政等則由中央政府管理並依照國家法律自行管理內部的行政、司法事務。在統計方面,兵團的人口和面積一般都計入地方縣區級人民政府的統計中(兵團城市除外)。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管理體系主要有兵團、師、團三級。兵團設第一政治委員、政治委員、司令員三個主官職位。師設政治委員和師長兩個主官職位。兵團部設在烏魯木齊市。
兵團第一政治委員由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兼任。兵團政治委員和司令員兼任自治區的黨、政副職,由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直接任免,由中共中央組織部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負責考核,其行政職級為副省級。自車俊開始,兵團政治委員高配為正部長級。
2017年11月29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三次會議通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設立兵團工作委員會、授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行政執法權的決定》,決定設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兵團工作委員會;
作為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的派出機構,授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行政執法權。
兵團的師與自治區直轄的兵團縣級市實行「師市合一」體制,師設專職的政治委員和師長,行政級別為地廳級。這些兵團縣級市產生的自治區人大代表以各市為單位組團參加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
兵團的團場單位包括團、農場、牧場等,一般統稱為「農牧團場」。團場一般數字番號,也有以地名命名的。
在兵團部、各師師部和團場集中的墾區,設有三級公安局、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機構。
❷ 生產建設兵團的成員是軍人嗎
不是,生產建設兵團是指中國建國後陸續組建的各類生產建設兵團,是中國通過軍墾這種特殊體制達到鞏固邊防,發展經濟,安置人員的目的。
兵團成為黨、政、軍權合一,工、農、兵、學、商五位一體的半軍事化組織和社會經濟體系,盡管如今只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存在,但是在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里,全國卻陸續出現過12個兵團,3個農建師。
(2)新疆生產兵團擴展閱讀
文革前,國內就有了龐大的軍墾和農墾系統,當時統歸農墾部領導(文革後的1976年新疆兵團被撤銷,歸屬農墾部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雙重領導);1954年10月7日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的成立,標志著軍墾事業出現了嶄新的,完整的模式。
這種屯墾戍邊、寓兵於民,平時搞生產,戰時能打仗的體制隨著國內外形勢的變化而越來越多的納入領導層的戰略考慮。1965年以後,軍墾模式開始大規模推廣。
❸ 新疆建設生產兵團是一個什麼機構
新疆建設生產兵團是1954年組建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國家賦予的屯墾戍邊的職責,實行黨政軍企合一體制.
是在自己所轄的墾區內,依照國家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法律、法規,自行管理內部的行政、司法事務,在國家實行計劃單列的特殊社會組織,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雙重領導。
屯墾戍邊是國家賦予兵團的職責。兵團是一個「准軍事實體」,設有軍事機關和武裝機構,沿用兵團、師、團連等軍隊建制和司令員、師長、團長、連長等軍隊職務稱謂,涵養著一支以民兵為主的武裝力量。
兵團也稱為「中國新建集團公司」,是集農業、工業、交通、建築、商業,承擔經濟建設任務的國有大型企業。兵團的黨、政、軍、企四套領導機構與四項職能合為一體。
(3)新疆生產兵團擴展閱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機關駐烏魯木齊市,分支機構遍及新疆全境,主要靠近「兩周一線」,即「兩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周圍和中國西北邊境線,管理多個縣級市。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對農墾經濟體制改革進行探索的道路上,逐步開始實現從「屯墾戍邊」向「建城戍邊」轉變。其主要的做法,是推進「師市合一」的行政管理體制。
「師市合一」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下轄的農業師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直轄縣級行政區劃的一種特殊管理體制。即師和市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目前,已有8座兵團城市,它們均是自治區直轄縣級市。
❹ 新疆兵團有多少個城市
2016年6月昆玉市掛牌成立,成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管理的第九座城市,為兵團十四師師部駐地。之前的八座城市分別是:兵團一師師部駐地阿拉爾市、兵團二師師部駐地鐵門關市、兵團三師師部駐地圖木舒克市、兵團四師師部駐地可克達拉市、兵團五師師部駐地雙河市、兵團六師師部駐地五家渠市、兵團八師師部駐地石河子市、兵團十師師部駐地北屯市。
❺ 反應新疆兵團屯墾戍邊電視劇有哪幾部
反應新疆兵團屯墾戍邊電視劇有:
1:《八千湘女上天山》
(5)新疆生產兵團擴展閱讀:
(1)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兵團分布地域與蒙古、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3國接壤,國境線有2000多千米。兵團土地面積7.06萬平方千米,佔新疆總面積的4.24%,約佔全國農墾總面積的五分之一。[1]兵團承擔著國家賦予的屯墾戍邊職責,實行黨政軍企合一體制,是在自己所轄墾區內,依照國家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法律、法規,自行管理內部行政、司法事務,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雙重領導,是國務院計劃單列的省(部)級單位,享有省級的許可權。
(2)屯墾戍邊是中國幾千年開發和保衛邊疆的歷史遺產。大規模屯墾戍邊始於2000多年前的西漢,歷代沿襲。1954年成立新疆成立生產建設兵團,既是符合中國國情和新疆實際的戰略舉措,也是歷史經驗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展。
❻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評定高級職稱時的條件是什麼
一、關於職稱評審中對專業技術人員的論文要求:根據各專業系列評審條件,申報晉升相應的職稱須由本人獨立或作為第一撰寫人或作為通訊作者,在相應級別的學術刊物上(不含增刊、綜合刊、副刊、專刊、專輯)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
二、關於刊物級別的認定
(一)國家級(核心)學術刊物的認定:
認定國家級(核心)學術刊物的原則是:1.國家行業主管部委或全國行業學會主辦的主要刊物。2.刊物在同行讀者中影響較大並具有較高的學術權威性。3.國家重點本科院校學報。
(二)省部級學術期刊的認定
認定省部級學術刊物的原則為:1.國家行業學會、專業學會和國家部委主辦或主管的學術期刊(列入國家級(核心)學術期刊名錄除外)。2.省行業學會、專業學會和省直廳局主辦或主管,經省級以上出版部門批准,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3.省行業學會或省直廳局主辦,經省級以上出版部門批准登記的學術期刊。4.省部黨報理論版及省部專業報理論版。5.一般本科院校學報。
❼ 新疆兵團成立於哪一年哪月哪一日
1954年10月7日,中央政府命令駐新疆人民解放軍第二、第六軍大部,第五軍大部,第二十二兵團全部,集體就地轉業,脫離國防部隊序列,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接受新疆軍區和中共中央新疆分局雙重領導,其使命是勞武結合、屯墾戍邊。從1956年5月起,兵團受國家農墾部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雙重領導。
❽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什麼級別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省(部)級單位。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兵團分布地域與蒙古、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3國接壤,國境線有2000多千米。兵團土地面積7.06萬平方千米,佔新疆總面積的4.24%,約佔全國農墾總面積的五分之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承擔著國家賦予的屯墾戍邊職責,實行黨政軍企合一體制,在自己所轄墾區內,依照國家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法律、法規,自行管理內部行政、司法事務,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雙重領導,在國家實行計劃單列的特殊社會組織,是國務院計劃單列的省(部)級單位,享有省級的許可權。
屯墾戍邊是中國幾千年開發和保衛邊疆的歷史遺產。中央政府在西域新疆大規模屯墾戍邊始於2000多年前的西漢,以後歷代沿襲。
(8)新疆生產兵團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國行政區劃分為省級行政區、縣級行政區、鄉級行政區三個級別;
中國現行的行政區劃實行如下:
一級省級行政區: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
二級地級行政區:分為地級市、(地區行政公署管轄區域)、自治州、(盟行政公署管轄區域)、直轄市(僅台灣地區設置);
三級縣級行政區:分為市轄區、縣、自治縣、縣級市、旗、自治旗、林區、特區、(特別行政區非政權性區)。
四級鄉級行政區:分為鎮、鄉、民族鄉、(街道辦事處/地區辦事處管轄區域)、蘇木、民族蘇木、(區公所管轄區域)、縣轄市(僅台灣地區設置)。
❾ 新疆兵團是什麼意思。
新疆兵團一般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承擔著國家賦予的屯墾戍邊職責,實行黨政軍企高度統一的特殊管理體制,在所轄墾區內,依照法律、法規自行管理內部行政、司法事務,是在國家實行計劃單列的特殊社會組織,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雙重領導。
所屬師、團場及企事業單位分布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行政區內,主要由兵團自上而下地實行統一領導和垂直管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級都建有中國共產黨的組織,發揮著對兵團各項事業的領導作用。兵團設有行政機關和政法機關,自行管理內部行政、司法事務。
新疆兵團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下轄14個師(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轄師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直轄縣級市實行「師市合一」管理體制。兵團的團級單位除了團場外,還有農場、牧場等,一般統稱為「農牧團場」,行政級別為縣處級,團場編以數字番號。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管理體系主要有兵團、師、團三級。兵團和師均設政治委員、司令員或師長三個主要職位。兵團司令部設在烏魯木齊市,曾經遷至石河子市,後又遷回烏魯木齊市。兵團的師大都與自治區的地區行政中心分別對應,由相應的地委書記兼任師第一政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新疆兵團
❿ 新疆建設兵團共有幾個師每個師多少個團
一共14個師,平均每個師有6-9個團
農一師:1953年成立,分布在阿克蘇地區,師部是阿克蘇市。前身是第一兵團第二軍步兵第五師,最早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第六軍團和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一二零師三五九旅,以「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數萬里,屯墾在天山」聞名。從1團到16團屬於農一師。
農二師: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內,師部駐庫爾勒市,前身是第一兵團第二軍步兵第六師。從21團到33團和223團屬於農二師。
農三師:1966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喀什地區境內,師部與圖木舒克市師市合一,前身是第一兵團第五軍步兵第十四師。 管轄41-49、51-54團場
農四師: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直屬伊犁地區境內,師部駐伊寧市,前身是第一兵團第五軍步兵第十五師。轄61-79團場
農五師: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內,師部駐博樂市,前身是第一兵團第六軍步兵第十六師。 轄81-91團場
農六師: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內,師部與五家渠市師市合一。前身是第一兵團第六軍步兵第十七師,即西北野戰軍新四旅。轄101-111團場
農七師: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奎屯附近,師部駐奎屯市,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團第九軍步兵第二十五師。轄123-131、137團場
農八師: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石河子附近,師部駐石河子市,師部與石河子市師市合一,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團第九軍步兵第二十六師。 轄121-122、132-136、141-144、147-150、152團場。
農九師:1962年成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塔城地區北部邊境地區,師部駐額敏縣,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團第九軍步兵第二十七師。 轄161-170團場
農十師:1959年成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區境內,師部駐北屯鎮,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團騎兵第七師。
建築工程師:1953年成立,以工業、工程施工為主,師部駐烏魯木齊市,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團騎兵第八師。轄181-190團場
農十二師:即原烏魯木齊農場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為現名,主要分布在烏魯木齊市境內,師部駐烏魯木齊市。 轄104團
農十三師:即原哈密農場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為現名,主要分布在哈密地區境內,師部駐哈密市。
農十四師:即原和田農場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為現名,主要分布在和田地區境內,師部駐和田市。轄47團場
(10)新疆生產兵團擴展閱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經濟概況
總值1738.68億元,比2013年增長16.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16.96億元,增長7.9%;第二產業增加值776.86億元,增長22.2%;第三產業增加值544.86億元,增長14.3%。
2014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61.33億元,比上年增長16.7%。其中,第一產業123.93億元,增長42.9%;第二產業788.21億元,增長14.6%;第三產業849.19億元,增長15.5%。
2014年招商引資項目1560個,引進兵團以外項目到位資金1040.57億元,比上年增長37.4%。其中,第一產業50.60億元,增長1.2倍;第二產業680.55億元,增長32.5%;第三產業309.42億元,增長40.5%。與19個援疆省市產業合作項目421個,引進兵團外到位資金496.44億元。
第一產業
2014年農作物播種面積13278.5平方千米。其中,糧食種植面積2791.5平方千米,增長2.9%;棉花種植面積7005.7平方千米;油料種植面積535.2平方千米,增長6.1%;甜菜種植面積238.9平方千米,下降10.1%;蔬菜種植面積(含菜用瓜)812.1平方千米,增長16.2%。
2014年全年糧食產量222.89萬噸,比2013年增長8.0%;棉花產量163.61萬噸,增長11.7%;油料產量16.99萬噸,下降0.9%;甜菜產量203.57萬噸,下降6.0%。[29]
第二產業
2014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519.22億元,比上年增長22.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3.9%,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增長10.0%;輕工業增長24.0%,重工業增長23.8%。
第三產業
2014年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總額2437.26億元,比上年增長1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8.82億元,比2013年增長1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7.0%。按消費形態統計,實現商品零售額387.33億元,增長19.6%;實現餐飲收入71.49億元,增長15.6%。
2014年房地產開發投資219.15億元,比上年增長18.8%。商品房銷售面積375.06萬平方米,增長2.9%。其中,住宅307.19萬平方米,下降1.1%。商品房待售面積140.12萬平方米,增長86.2%。商品房銷售額165.24億元,增長12.7%。
201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8.82億元,比上年增長1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7.0%。按消費形態統計,實現商品零售額387.33億元,增長19.6%;實現餐飲收入71.49億元,增長15.6%。
參考資料
網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