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納什
擴展閱讀
中材能源股票行情 2025-07-11 23:57:45
分攤 2025-07-11 23:38:11
信託不能買的股票 2025-07-11 23:35:51

納什

發布時間: 2022-01-10 03:01:20

⑴ 納什是誰

1950年和1951年納什的兩篇關於非合作博弈論的重要論文,徹底改變了人們對競爭和市場的看法。他證明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解,並證明了均衡解的存在性,即著名的納什均衡。從而揭示了博弈均衡與經濟均衡的內在聯系。納什的研究奠定了現代非合作博弈論的基石,後來的博弈論研究基本上都沿著這條主線展開的。然而,納什天才的發現卻遭到馮·諾依曼的斷然否定,在此之前他還受到愛因斯坦的冷遇。但是骨子裡挑戰權威、藐視權威的本性,使納什堅持了自己的觀點,終成一代大師。要不是30多年的嚴重精神病折磨,恐怕他早已
站在諾貝爾獎的領獎台上了,而且也絕不會與其他人分享這一殊榮。

納什是一個非常天才的數學家,他的主要貢獻是1950至1951年在普林斯頓讀博士學位時做出的。然而,他的天才發現———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即「納什均衡」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1948年納什到普林斯頓大學讀數學系的博士。那一年他還不到20歲。當時普林斯頓可謂人傑地靈,大師如雲。愛因斯坦、馮·諾依曼、列夫謝茨(數學系主任)、阿爾伯特·塔克、阿倫佐·切奇、哈羅德·庫恩、諾爾曼·斯蒂恩羅德、埃爾夫·福克斯……等全都在這里。博弈論主要是由馮·諾依曼(1903—1957)創所立的。他是一位出生於匈牙利的天才的數學家。他不僅創立了經濟博弈論,而且發明了計算機。早在20世紀初,塞梅魯(Zermelo)、鮑羅(Borel)和馮·諾伊曼已經開始研究博弈的准確的數學表達,直到1939年,馮·諾依曼遇到經濟學家奧斯卡·摩根斯特恩(Oskar Morgenstern),並與其合作才使博弈論進入經濟學的廣闊領域。

1944年他與奧斯卡·摩根斯特恩合著的巨作《博弈論與經濟行為》出版,標志著現代系統博弈理論的的初步形成。盡管對具有博弈性質的問題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紀甚至更早。例如,1838年古諾(Cournot)簡單雙寡頭壟斷博弈;1883年伯特蘭和1925年艾奇沃奇思研究了兩個寡頭的產量與價格壟斷;2000多年前中國著名軍事家孫武的後代孫臏利用博弈論方法幫助田忌賽馬取勝等等都屬於早期博弈論的萌芽,其特點是零星的,片斷的研究,帶有很大的偶然性,很不系統。馮·諾依曼和摩根斯特恩的《博弈論與經濟行為》一書中提出的標准型、擴展型和合作型博弈模型解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奠定了這門學科的理論基礎。合作型博弈在20世紀50年代達到了巔峰期。然而,諾依曼的博弈論的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來,由於它過於抽象,使應用范圍受到很大限制,在很長時間里,人們對博弈論的研究知之甚少,只是少數數學家的專利,所以,影響力很有限。正是在這個時候,非合作博弈———「納什均衡」應運而生了,它標志著博弈論的新時代的開始!納什不是一個按部就班的學生,他經常曠課。據他的同學們回憶,他們根本想不起來曾經什麼時候和納什一起完完整整地上過一門必修課,但納什爭辯說,至少上過斯蒂恩羅德的代數拓撲學。斯蒂恩羅德恰恰是這門學科的創立者,可是,沒上幾次課,納什就認定這門課不符合他的口味。於是,又走人了。然而,納什畢竟是一位英才天縱的非凡人物,他廣泛涉獵數學王國的每一個分支,如拓撲學、代數幾何學、邏輯學、博弈論等等,深深地為之著迷。納什經常顯示出他與眾不同的自信和自負,充滿咄咄逼人的學術野心。1950年整個夏天納什都忙於應付緊張的考試,他的博弈論研究工作被迫中斷,他感到這是莫大的浪費。殊不知這種暫時的「放棄」,使原來模糊、雜亂和無緒的若干念頭,在潛意識的持續思考下,逐步形成一條清晰的脈絡,突然來了靈感!這一年的10月,他驟感才思潮湧,夢筆生花。其中一個最耀眼的亮點就是日後被稱之為「納什均衡」的非合作博弈均衡的概念。納什的主要學術貢獻體現在1950年和1951年的兩篇論文之中(包括一篇博士論文)。1950年他才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寫成題為「非合作博弈」的長篇博士論文,1950年11月刊登在美國全國科學院每月公報上,立即引起轟動。說起來這全靠師兄戴維·蓋爾之功,就在遭到馮·諾依曼貶低幾天之後,他遇到蓋爾,告訴他自己已經將馮·諾依曼的「最小最大原理」(minimax solution)推到非合作博弈領域,找到了普遍化的方法和均衡點。蓋爾聽得很認真,他終於意識到納什的思路比馮·諾伊曼的合作博弈的理論更能反映現實的情況,而對其嚴密優美的數學證明極為贊嘆。蓋爾建議他馬上整理出來發表,以免被別人捷足先登。納什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子,根本不知道競爭的險惡,從未想過要這么做。結果還是蓋爾充當了他的「經紀人」,代為起草致科學院的簡訊,系主任列夫謝茨則親自將文稿遞交給科學院。納什寫的文章不多,就那麼幾篇,但已經足夠了,因為都是精品中的精品。這一點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國內提一個教授,要求在「核心的刊物」上發表多少篇文章。按照這個標准可能納什還不一定夠資格。

199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莫爾里斯當牛津大學艾奇沃思經濟學講座教授時也沒有發表過什麼文章,特殊的人才,必須有特殊的選拔辦法。

納什在上大學時就開始從事純數學的博弈論研究,1948年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後更是如魚得水。20歲出頭已成為聞名世界的數學家。特別是在經濟博弈論領域,他做出了劃時代的貢獻,是繼馮·諾依曼之後最偉大的博弈論大師之一。他提出的著名的納什均衡的概念在非合作博弈理論中起著核心的作用。後續的研究者對博弈論的貢獻,都是建立在這一概念之上的。由於納什均衡的提出和不斷完善為博弈論廣泛應用於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政治學、軍事科學等領域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囚犯的兩難處境

大理論中的小故事

要了解納什的貢獻,首先要知道什麼是非合作博弈問題。現在幾乎所有的博弈論教科書上都會講「囚犯的兩難處境」的例子,每本書上的例子都大同小異。

博弈論畢竟是數學,更確切地說是運籌學的一個分支,談經論道自然少不了數學語言,外行人看來只是一大堆數學公式。好在博弈論關心的是日常經濟生活問題,所以不能不食人間煙火。其實這一理論是從棋弈、撲克和戰爭等帶有競賽、對抗和決策性質的問題中借用的術語,聽上去有點玄奧,實際上卻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博弈論大師看經濟社會問題猶如棋局,常常寓深刻道理於游戲之中。所以,多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入手,以我們身邊的故事做例子,娓娓道來,並不乏味。話說有一天,一位富翁在家中被殺,財物被盜。警方在此案的偵破過程中,抓到兩個犯罪嫌疑人,斯卡爾菲絲和那庫爾斯,並從他們的住處搜出被害人家中丟失的財物。但是,他們矢口否認曾殺過人,辯稱是先發現富翁被殺,然後只是順手牽羊偷了點兒東西。於是警方將兩人隔離,分別關在不同的房間進行審訊。由地方檢察官分別和每個人單獨談話。檢察官說,「由於你們的偷盜罪已有確鑿的證據,所以可以判你們一年刑期。但是,我可以和你做個交易。如果你單獨坦白殺人的罪行,我只判你三個月的監禁,但你的同夥要被判十年刑。如果你拒不坦白,而被同夥檢舉,那麼你就將被判十年刑,他只判三個月的監禁。但是,如果你們兩人都坦白交代,那麼,你們都要被判5年刑。」斯卡爾菲絲和那庫爾斯該怎麼辦呢?他們面臨著兩難的選擇——坦白或抵賴。顯然最好的策略是雙方都抵賴,結果是大家都只被判一年。但是由於兩人處於隔離的情況下無法串供。所以,按照亞當·斯密的理論,每一個人都是從利己的目的出發,他們選擇坦白交代是最佳策略。因為坦白交代可以期望得到很短的監禁———3個月,但前提是同夥抵賴,顯然要比自己抵賴要坐10年牢好。這種策略是損人利己的策略。不僅如此,坦白還有更多的好處。如果對方坦白了而自己抵賴了,那自己就得坐10年牢。太不劃算了!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還是應該選擇坦白交代,即使兩人同時坦白,至多也只判5年,總比被判10年好吧。所以,兩人合理的選擇是坦白,原本對雙方都有利的策略(抵賴)和結局(被判1年刑)就不會出現。這樣兩人都選擇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5年的結局被稱為「納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因為,每一方在選擇策略時都沒有「共謀」(串供),他們只是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策略,而不考慮社會福利或任何其他對手的利益。也就是說,這種策略組合由所有局中人(也稱當事人、參與者)的最佳策略組合構成。沒有人會主動改變自己的策略以便使自己獲得更大利益。「囚徒的兩難選擇」有著廣泛而深刻的意義。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的沖突,各人追求利己行為而導致的最終結局是一個「納什均衡」,也是對所有人都不利的結局。他們兩人都是在坦白與抵賴策略上首先想到自己,這樣他們必然要服長的刑期。只有當他們都首先替對方著想時,或者相互合謀(串供)時,才可以得到最短時間的監禁的結果。「納什均衡」首先對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的原理提出挑戰。按照斯密的理論,在市場經濟中,每一個人都從利己的目的出發,而最終全社會達到利他的效果。不妨讓我們重溫一下這位經濟學聖人在《國富論》中的名言:「通過追求(個人的)自身利益,他常常會比其實際上想做的那樣更有效地促進社會利益。」從「納什均衡」我們引出了「看不見的手」的原理的一個悖論:從利己目的出發,結果損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兩個囚徒的命運就是如此。從這個意義上說,「納什均衡」提出的悖論實際上動搖了西方經濟學的基石。因此,從「納什均衡」中我們還可以悟出一條真理: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但它必須符合以下黃金律:按照你願意別人對你的方式來對別人,但只有他們也按同樣方式行事才行。也就是中國人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前提是人所不欲勿施於我。其次,「納什均衡」是一種非合作博弈均衡,在現實中非合作的情況要比合作情況普遍。所以「納什均衡」是對馮·諾依曼和摩根斯特恩的合作博弈理論的重大發展,甚至可以說是一場革命。

從「納什均衡」的普遍意義中我們可以深刻領悟司空見慣的經濟、社會、政治、國防、管理和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現象。我們將例舉出許多類似於「囚徒的兩難處境」這樣的例子。如價格戰、軍奮競賽、污染等等。一般的博弈問題由三個要素所構成:即局中人(players)又稱當事人、參與者、策略等等的集合,策略(strategies)集合以及每一對局中人所做的選擇和贏得(payoffs)集合。其中所謂贏得是指如果一個特定的策略關系被選擇,每一局中人所得到的效用。所有的博弈問題都會遇到這三個要素。

價格戰博弈:

現在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家電價格大戰,彩電大戰、冰箱大戰、空調大戰、微波爐大戰……這些大戰的受益者首先是消費者。每當看到一種家電產品的價格大戰,百姓都會「沒事兒偷著樂」。在這里,我們可以解釋廠家價格大戰的結局也是一個「納什均衡」,而且價格戰的結果是誰都沒錢賺。因為博弈雙方的利潤正好是零。競爭的結果是穩定的,即是一個「納什均衡」。這個結果可能對消費者是有利的,但對廠商而言是災難性的。所以,價格戰對廠商而言意味著自殺。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引伸出兩個問題,一是競爭削價的結果或「納什均衡」可能導致一個有效率的零利潤結局。二是如果不採取價格戰,作為一種敵對博弈論(vivalry game)其結果會如何呢?每一個企業,都會考慮採取正常價格策略,還是採取高價格策略形成壟斷價格,並盡力獲取壟斷利潤。如果壟斷可以形成,則博弈雙方的共同利潤最大。這種情況就是壟斷經營所做的,通常會抬高價格。另一個極端的情況是廠商用正常的價格,雙方都可以獲得利潤。從這一點,我們又引出一條基本准則:「把你自己的戰略建立在假定對手會按其最佳利益行動的基礎上」。事實上,完全競爭的均衡就是「納什均衡」或「非合作博弈均衡」。在這種狀態下,每一個廠商或消費者都是按照所有的別人已定的價格來進行決策。在這種均衡中,每一企業要使利潤最大化,消費者要使效用最大化,結果導致了零利潤,也就是說價格等於邊際成本。在完全競爭的情況下,非合作行為導致了社會所期望的經濟效率狀態。如果廠商採取合作行動並決定轉向壟斷價格,那麼社會的經濟效率就會遭到破壞。這就是為什麼WTO和各國政府要加強反壟斷的意義所在。

污染博弈:

假如市場經濟中存在著污染,但政府並沒有管制的環境,企業為了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寧願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也絕不會主動增加環保設備投資。按照看不見的手的原理,所有企業都會從利己的目的出發,採取不顧環境的策略,從而進入「納什均衡」狀態。如果一個企業從利他的目的出發,投資治理污染,而其他企業仍然不顧環境污染,那麼這個企業的生產成本就會增加,價格就要提高,它的產品就沒有競爭力,甚至企業還要破產。這是一個「看不見的手的有效的完全競爭機制」失敗的例證。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鄉鎮企業的盲目發展造成嚴重污染的情況就是如此。只有在政府加強污染管制時,企業才會採取低污染的策略組合。企業在這種情況下,獲得與高污染同樣的利潤,但環境將更好。

貿易自由與壁壘:

這個問題對於剛剛加入WTO的中國而言尤為重要。任何一個國家在國際貿易中都面臨著保持貿易自由與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的兩難選擇。貿易自由與壁壘問題,也是一個「納什均衡」,這個均衡是貿易雙方採取不合作博弈的策略,結果使雙方因貿易戰受到損害。X國試圖對Y國進行進口貿易限制,比如提高關稅,則Y國必然會進行反擊,也提高關稅,結果誰也沒有撈到好處。反之,如X和Y能達成合作性均衡,即從互惠互利的原則出發,雙方都減少關稅限制,結果大家都從貿易自由中獲得了最大利益,而且全球貿易的總收益也增加了。

⑵ 簡介納什

納什
史蒂夫-納什 / Steve Nash / 13

位置: 控球後衛

身高: 1.91米 / 6尺3

體重: 89公斤 /196 磅

生日: 1974-02-07

球隊: 菲尼克斯太陽

選秀: 1996年第1輪第15位

學校: Santa Clara

國籍: 加拿大
本賽季工資: 1050萬美元

合同情況:6年 6600萬,2004/7/14簽,2010夏到期,2009夏球隊選項

[綜合評價]優秀的領袖,有著極高的籃球智商和冷靜的氣質,perfect的球場洞察力。視野廣闊,傳球直達敵人心臟,投籃級佳,可以在球場任何區域發動攻擊。缺點:防守相~~-當飄渺,失誤較多。

[進攻]他是一個在進攻端堪稱完美的後衛。作為170俱樂部的一員,他具備了優秀得分手所應該具備的一切素質:無論是突破上籃,中投,三分球還是罰球。除了灌籃,他幾乎可以用任何方式得分。更可怕的是,盡管他得分如探囊取物,他卻根本不需用得分來統治比賽,只有在必要的時候,他才會露出鋒利的牙齒,比如去年對小牛時的48分,比如今年對湖人的32分。更多的時候他是出現在組織端,他和中鋒的擋拆幾乎是所有球隊的噩夢。沒有人會預計到他下一步會干什麼,是傳球,還是自己進攻?關鍵時刻敢挺身而出,給出一擊致命。

[防守] 納什不是完人,老天在賦予他無與倫比的進攻才華的同時,也丟給了他糟糕的防守。納什當年被幾十所大學拒之門外,理由出奇地一致:你的防守是我見過所有人中最差的。由於身體素質太吃虧,納什在防守高大控衛是幾乎無計可施。在季後賽中,我們甚至屢屢可以看見他被湖人的S ?paker硬吃。盡管這個賽季他已經很努力地加強自己的防守意識,但是收效甚微。另人欣慰的是,太陽出色的輪換可以一定程度上彌補個人防守的不足。

[傳球] 毫無疑問的大師級傳球水準。非常擅長見縫插針似的傳球,只要稍微有一點點可能,納什都有把握傳到位。幾乎熟諳各種傳球手段,包括難度很高的擊地球。不需要太大的傳球角度,他完全憑借著自己和隊友之間的默契來作出反應。節奏感非常好,接球者會非常的舒服。節奏對於一個投手來說是很重要的,而納什的傳球彷彿可以無形當中引領接球者的節奏。到位--接球--起跳--出手,整個動作一氣呵成,流暢至極。所以說,身邊有一位出色的PG是一件相當幸福的事情------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體會到球出手時那種流暢的快感。提到傳球就不能不提那另人驚艷的快攻,作為快攻的發起人,納什出色的攻防轉換意識聯盟無出其右。當對手還沉浸在進攻得手的喜悅中時,當攝影機還在播放上一次進攻的精彩畫面時,太陽的快攻組合已經完成反擊退防了。華麗的長傳令所有人目瞪口呆,准確地判斷快下球員的跑動位置,然後是准確的傳球到位。不需要任何的調整動作,接球者直接灌籃或上籃。更有甚者,可以看見小S和超級馬力在快攻時先起跳,在空中等待納什的傳球,然後就是一個血脈噴張的灌籃。華麗到掉渣的配合。

[溫潤如玉,謙謙君子] 納什是一個出色的領袖,盡管他缺少一些霸氣,但他卻在以自己的方式領導球隊。。這是個有責任感的男人,在面對對手強大的氣勢時,我甚至可以感覺到他在努力使自己發怒-----為了激勵球隊的士氣。有領袖如斯,是所有太陽球迷的幸福。在更衣室里,他永遠是那個最溫和平靜的人。在他身邊你永遠也感覺不到超級巨星的壓迫感。他微笑著面對記者的提問,謹慎地斟酌自己的話語,從來沒有厭倦和不耐煩。禮貌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熟悉的或是陌生的。可以贏得對手敬意的男人。

[簡要經歷]
1974年2月7日,納什出生在南非的約翰內斯堡,隨後跟隨父母定居加拿大。小時候的納什興趣愛好廣泛,足球,籃球,冰球都是他的最愛,他甚至拿過三次國際象棋的冠軍,或許這就是他在球場上高智商的根源。曾獲得過英屬哥倫比亞最有價值足球運動員獎。但值得慶幸的是,納什最終選擇了籃球。否則我們今天就無法領略一代傳奇PG的風采了。
高中畢業以後,納什決定加入NCAA。,他和教練向二十幾個NCAA的一流大學寫了推薦信,但每所大學的回答都是相同的:謝謝,不用了。最終納什被名不見經傳的Santa Clara大學招致門下。至今據說納什仍保留著那些被退還的信。
1996年,納什參加NBA選秀,但NBA的球探們普遍不看好納什,因為他的身體素質不佳,所以納什僅在第15順位被太陽選中。在太陽待了兩個賽季以後,在1998年選秀大會的當天,小牛用布巴?威爾斯和馬丁?穆瑟普以及一個首輪選秀權從太陽手裡換來了納什。從此,風之精靈開始了歷練之路。
在小牛隊的第一年,納什並沒有找到狀態,隨之而來的就是達拉斯球迷無情的噓聲。隨著CUBAN入主小牛,小牛經歷了巨變,三架馬車帶領小牛一起爆發。在隨後的2000—2001賽季,小牛終於在時隔11年之後重反季後賽,從此躋身聯盟一線強隊之列。
在2004年,或許是宿命的輪回,納什又回到了鳳凰城。接著,就是鋪天蓋地另人眼花繚亂的進攻,連續兩年MVP,西區決賽,最佳教練和MIP。納什帶給鳳凰城一個又一個驚喜,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他能把最大的驚喜帶給鳳凰城。

[八卦]
納什的妻子阿萊簡德拉(Alejandra Amarilla)是巴拉圭人,她和納什在2005年七月完婚,婚前育有兩女Lola和Bella;
納什在達拉斯時,幾乎每一個小牛拉拉隊女郎都喜歡納什;
納什的妻子私下裡稱納什為Kid Canadian(加拿大寶寶);
納什的父親是南非聯賽的足球運動員,他崇拜拖特納姆熱刺隊,弟弟馬丁在達拉斯效力;
納什最喜歡的球隊是熱刺和尤文,他和皮耶羅是朋友。世界盃支持義大利;
納什留長發是因為LP不讓他剪;
他在罰球之前喜歡伸出舌頭舔自己的手,因為他覺得手太幹了,需要濕潤一下;
老農說過:納什和司機,所有乃們能想像的事情他們都干過了;
Q:為什麼乃的頭發總是濕漉漉的? A:鳳凰城太熱,如果我不在頭發上多澆點水,很容易「人間蒸發」。

⑶ 納什

http://tieba..com/f?kz=521543420

⑷ 納什是干什麼的

打籃球是我的偶像一3分和助攻見長現效力與NBA菲尼克斯太陽對

⑸ 納什簡介

http://ke..com/view/5457.html

⑹ 納什是哪個國家的

史蒂夫·納什(Steve Nash)

1974年2月7日,納什出生於南非的約翰內斯堡。
由於南非的種族爭端嚴重,納什的父母在生下他不久,就果斷地將家遷往了加拿大,定居在英屬哥倫比亞省維多利亞市。

孩提時代,納什在體育方面表現出很高的天賦,不僅擅長足球、曲棍球,就連難度不小的冰球也能露上兩手。納什的家庭稱得上是「足球之家」,他的父親約翰和弟弟馬丁都在英格蘭踢過職業足球。
納什最初接觸籃球並不是出於個人興趣,而是為了和喜歡籃球的朋友打交道。後來納什逐漸喜歡上了籃球,他的偶像是昔日效力於活塞隊的「微笑刺客」艾塞亞·托馬斯。
隨著年齡的增長,納什對籃球的喜愛逐漸轉變成為熱愛。當朋友們都去吃飯時,納什往往會一個人呆在家裡研究NBA錄像,然後到球場上模仿球星們的移動和投籃。雖然納什所在的聖邁克爾大學附屬高中獲得了省賽的冠軍,但是在他寄出的數十封求學信中,只有加利福尼亞州的聖塔克拉納大學給出了回復。那兒也成了納什大學的最終去處。
迪克·戴維是當時聖塔克拉納大學的主教練,他對納什的評價就是「一個超級明星球員和一個成功的大學球員」。當教練提醒納什要注意防守時,納什就會不知疲倦地加強練習,在最短的時間內把自己變成一個防守高手。當有些人指責納什的控球功夫不夠扎實時,納什每天都會把一個網球帶在身邊,有空餘的時間,就拿出來拍拍,找找手感。
四年過後,納什的球技有了很大的進步。當他離開聖塔克拉納時,他已經分別刷新了球隊歷史上的三分、助攻和罰球命中率的紀錄。大學期間,他還兩次榮膺年度西海岸最佳球員。也正是在那時,還在快艇隊擔任助教的小尼爾森看中了他的才華。

⑺ nba的納什的詳細資料

史蒂夫·納什
位置:後衛

生日:2/07/74

高度:1.91M

體重:88.5kg

畢業學校:

聖克拉拉大學(Santa Clara)

96年畢業

·入選2002賽季NBA「第三陣容」

·1999-2000賽季,三分球命中率0.403,列NBA第17位

·1997-98賽季,三分球命中率0.415,列NBA第13位

·參加1997年全明星周末「新秀比賽」

·1996年11月14日,對溫哥華灰熊隊,首次在NBA首發出場,得分17,籃板7,助攻12

·2004年7月轉會太陽

1996年選秀被太陽隊在首輪15位選中,1996年11月14日,對溫哥華灰熊隊,首次在NBA首發出場,得分17,籃板7,助攻12;參加1997年全明星周末「新秀比賽」 ;1997-98賽季,三分球命中率0.415,列NBA第13位 ;1998年被交換到小牛隊;1999-2000賽季,三分球命中率0.403,列NBA第17位 ;入選2002賽季NBA「第三陣容」;2004年夏天轉會重新回到太陽隊,2次入選過全明星隊。

作為一名組織後衛,納什球風快速犀利,傳球神出鬼沒,投關鍵球的本領絲毫不遜於那些得分手,自從回到太陽之後,完全成了球隊的核心,成功衛冕助攻王和常規賽MVP。職業生涯單場最高得分記錄為39分,單場最多助攻為19次。

職業生涯數據

┏━━籃板━━┓
賽季 球隊 場次 首發 時間 投籃 三分 罰球 進攻 防守 總數 助攻 搶斷 蓋帽 失誤 犯規 得分
1996-97 菲尼克斯太陽 65 2 10.5 42.3% 41.8% 82.4% 0.2 0.7 1.0 2.1 0.31 0.00 0.97 1.42 3.3
1997-98 菲尼克斯太陽 76 9 21.9 45.9% 41.5% 86% 0.4 1.7 2.1 3.4 0.83 0.05 1.29 1.91 9.1
1998-99 達拉斯小牛 40 40 31.7 36.3% 37.4% 82.6% 0.8 2.1 2.9 5.5 0.93 0.05 2.08 2.45 7.9
1999-00 達拉斯小牛 56 27 27.4 47.7% 40.3% 88.2% 0.6 1.6 2.2 4.9 0.66 0.05 1.82 2.18 8.6
2000-01 達拉斯小牛 70 70 34.1 48.7% 40.6% 89.5% 0.7 2.5 3.2 7.3 1.03 0.07 2.93 2.26 15.6
2001-02 達拉斯小牛 82 82 34.6 48.3% 45.5% 88.7% 0.6 2.5 3.1 7.7 0.65 0.05 2.79 2.00 17.9
2002-03 達拉斯小牛 82 82 33.1 46.5% 41.3% 90.9% 0.8 2.1 2.9 7.3 1.04 0.07 2.34 1.63 17.7
2003-04 達拉斯小牛 78 78 33.5 47% 40.5% 91.6% 0.8 2.2 3.0 8.8 0.86 0.10 2.68 1.78 14.5
2004-05 菲尼克斯太陽 75 75 34.3 50.2% 43.1% 88.7% 0.8 2.6 3.3 11.5 0.99 0.08 3.27 1.81 15.5
2005-06 菲尼克斯太陽 79 79 35.4 51.2% 43.9% 92.1% 0.6 3.6 4.2 10.5 0.77 0.15 3.49 1.52 18.8
2006-07 菲尼克斯太陽 74 74 35.4 53.4% 46% 89.8% 0.4 3.1 3.5 11.6 0.76 0.08 3.78 1.57 18.8

個人職業生涯紀錄:

2001年12月11日,vs開拓者隊時得到39分。

2003年11月17日,vs開拓者隊時搶到10個籃板。

2004年4月1日,vs國王隊助攻19次。

史蒂夫·納什站在麥迪遜廣場花園的客隊更衣室里,一絲不掛。他剛從沖涼房中走出來,正在拿著毛巾擦拭身體。在這座全世界最著名的球館里,加拿大人沒有絲毫的忸怩,光著身子的他在記者面前大方地侃侃而談。「我要拿MVP?老實說,我並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我想的只是如何幫助球隊獲勝,如何讓自己發揮出最好的水準。」那還是今年一月下旬的事情,納什當時被公認為本賽季前半程最有價值球員。

兩個半月後,熱火超級中鋒奧尼爾趕了上來,成為MVP大熱人選,但加拿大人依然是這一獎項的有力爭奪者。如果他能夠獲得本賽季最有價值球員,他將繼1963/1964賽季的奧斯卡·羅伯特森之後成為獲得該獎的又一位真正控球後衛。「毛里斯·帕多洛夫杯」對一號位球員長達40年的冷落,很可能會被這個一頭亂發的加拿大人打破。

「我知道大家都在議論這個,我也很高興,但是能不能獲獎真的很難說,因為還有很多對手競爭。」納什一如既往的謙遜。在場上打破對手的頭,但場下謙卑平和,這就是他的性格。

他更願意談起足球

擦完身上的水,納什轉身,走近他的衣櫃,探身在裡面取衣服。他的背部裸露在櫃子外面,上面有著很多醒目的傷疤,還有血跡的新傷也赫然可見。133比118擊敗尼克斯後,納什流了汗也流了血,如果不是記者貼身的觀察,誰也不會到注意到這些細微的傷口。「嘿,傢伙,你在干嗎呢?你不會是同性戀吧?」納什開玩笑說,「這些不過是很平常的受傷,任何一名NBA球員都會經歷這個,並不奇怪。」

他寧願把話題轉向籃球以外的事情。納什驕傲地聲稱,太陽不僅是NBA最好的籃球隊,也是最好的足球隊。「我們隊的球員幾乎都會踢足球,開始有幾個還不知道足球怎麼踢,但是我教會了他們。有時候,我們訓練完了,就在訓練場上踢足球玩。」沒有人懷疑納什這番話的真實性,因為就在今年的丹佛全明星賽上,納什還頭頂籃球為參加扣籃大賽的隊友斯塔德邁爾「做球」,而後者的熟練配合也足以顯示他對足球並不陌生。

他曾經的最大夢想是成為一名足球明星。納什的父親就是一名職業足球運動員,小時候他們家住在英國離托特納姆不到一公里遠的郊區,納什是托特納姆熱刺隊的狂熱支持者。上中學以前,納什最酷愛的體育運動就是足球。以至於後來納什進入NBA,成為籃球明星後,當他提起自己最支持的球隊是「Spurs」(熱刺)時,美國媒體都認為馬刺(Spurs)是納什最喜歡的球隊。這個時候,納什會微笑著解釋,「不是馬刺,是熱刺……」

後來,納什一家遷往加拿大,納什又愛上了籃球,並且一發不可收拾,在美國加州的聖克拉拉大學打上了NCAA。1996年,他被菲尼克斯太陽選中,為基德和凱文·約翰遜打下手。兩年後,他去了達拉斯。六年後,他又回到菲尼克斯,而且在這里打出9年職業最風光的一個賽季,這個圓畫得很完美。

但他仍然喜歡足球,只不過心目中的排位有所變化,籃球現在是他的事業,足球是他的愛好。他去過「足球王國」巴西,而且准備在打完本賽季的NBA後再去一趟。「這次我會和『總統』一起去。」納什向球隊的替補控衛巴博薩點點頭,後者微笑著回應。巴博薩在巴西聖保羅出生,是一名足球好手,經常和納什在一起踢球,被納什戲稱為「總統」。

當然,這個賽季結束,太陽如果能夠拿到總冠軍,美國人眼中的「世界冠軍」,納什帶著總冠軍戒指再去「足球王國」朝拜的感覺,肯定是美妙之極。

奧尼爾是他最大競爭對手

納什是一個靦腆的人。去年12月,太陽摧枯拉朽11連勝的時候,納什每場比賽都至少送出10次助攻,一舉打破魔術師約翰遜連續10場助攻達到兩位數的紀錄,有人問納什破紀錄後的感覺。「我很尷尬打破他的紀錄,因為他是我的偶像。」誰也沒想到納什來了這么一句。

他對待MVP的態度也是這樣。盡管一直是輿論風潮中的最有價值球員寵兒,但納什說他覺得奧尼爾和鄧肯比他更有資格獲得這個獎項,因為他們在各自的球隊表現出更強的統治力,太陽獲勝更多的是因為團隊的威力,而並非他個人。「我有世界上最好的隊友,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快的速度,我們球隊打得這么好是因為大家,如果說我是MVP,我們隊的每一個人都是MVP。」

有意思的是,如果他能夠在今年五月份被宣布當選本賽季最有價值球員,將是自1986/1987賽季魔術師約翰遜之後獲得該獎的又一位控衛。前一次打破魔術師的紀錄,納什說「尷尬」,但這一次將是接過魔術師的火炬,是光榮。而且,如果嚴格論起「純粹控衛」,全能球員魔術師並不算在此類,納什將是繼「大O」羅伯特森之後又一位拿到個人最高榮譽的真正一號位球員。

正像很多專家指出的那樣,如果今年評委選出的是「最好的球員」,那麼得主將是奧尼爾,但如果更多的人認為MVP是「改變球隊最大的球員」,捧起獎杯的將是納什。

但至少,在當地時間本周二主場99比85擊敗黃蜂後,59勝19負的太陽依然領銜全聯盟,而這支球隊的「發動機」就是納什。

⑻ 如何評價納什

本人並非納米,但是納什在丹東尼時期的太陽地位是舉住輕重的。
巔峰時期的太陽主要是靠納什和小斯擋拆和快攻為主,丹東尼提倡「7秒進攻」,「快樂籃球」。進攻打的水銀瀉地,可以說巔峰時期的太陽是我自從01年看NBA以來最好看的球隊之一。
而納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三年的小球風暴,納什把最好一個運動員最好的時光獻給了太陽,獻給了球迷,2個MVP 3年助攻王,這一切都代表這個聯盟最好PG之一的榮譽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有人說現在的納什不行了,沒了馬里昂助攻大幅度下降,應該說沒了納什馬里昂不再是那個「駭客」。
而現在的太陽仍然在強手如林的西部苦苦徘徊,一切都源於大鯊魚的到來,3年的炮轟,3年與冠軍無緣,管理層急了,而大鯊魚的到來,丹東尼出走紐約,太陽已經不再是那個颳起小球風暴的充滿活力的球隊了,而改打以陣地戰為主的戰術也讓納什和小斯等人叫苦不堪。
現在迪奧,貝爾的出走也讓曾今的太陽分崩離析。
但是冠軍只是管理層要的,球迷們要的是那個場均11+助攻的納什,是那個快打風暴的太陽,去年總決賽太陽被淘汰,一位忠實的老球迷竟然在場邊泣不成聲,我們不禁要問「這樣的結果即使能換來冠軍又有什麼意義呢?」

看看現在的太陽吧,從上到下充滿著怨氣,連風度偏偏的納什都連連在球場上發飆,而因為鯊魚到來而作用被限制的小斯更是有氣說不出。

再看看丹東尼帶的紐約吧,東部的快打風暴,「山寨版」太陽正在崛起。

上面的老兄說納什勉強投籃太多,你到底看過太陽比賽沒有,納什常期是命中率180+俱樂部成員,而做為控球後衛,納什對出手機會的選擇,對於隊友位置的判斷都是一流的。
丹東尼甚至說過「有一天如果納什退休了,我也會退休,讓人們分不清誰是這只球隊的大腦。」
的確,納什是太陽炮轟真正的領袖,連霸氣十足的小斯都把納什當成隊中獨一無二的領袖,而07年季後賽老大納什被馬刺的霍利惡意推到更是讓拉加貝爾揮拳相向。

當然了,納什並不是完人,他的防守的確是一個軟肋,而改變風格後失誤增多也是正常的。
但是納什的傳球在整個NBA聯盟絕對是大師級的,擊地傳球被他演繹的無比經典。

而如今我們只能緬懷那隻納什領軍的炮轟太陽了!!!

⑼ 納什的簡介

納什全稱為:史蒂夫·納什(Steve Nash ),1974年2月7日出生於南非約翰內斯堡。加拿大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控球後衛,效力於NBA洛杉磯湖人隊。
史蒂夫·納什在1996年NBA選秀第1輪第15順位被太陽隊選中,1998年加盟小牛,[1] 2004年重回太陽,在2005、06連續兩年獲得常規賽MVP, 2012年簽約湖人。入選8屆全明星陣容,3屆最佳陣容一隊, 並獲得2屆全明星技巧大賽冠軍,是美職籃96黃金一代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史蒂夫·納什是美職籃史上第九個和後衛中第三個蟬聯MVP的人,自奧拉朱旺之後第一位拿到常規賽MVP的國際球員 。
2015年3月22日,納什宣布退役,結束自己19年的職業生涯。

⑽ 納什的全名是什麼

姓名:史蒂夫·納什
英文:Steve Nash
生日:1974年2月7日
身高:188厘米
體重:88.5公斤
位置:後衛
國籍:加拿大

在NBA2006有更詳細的資料

下面給你些球迷統計的資料:

1.納什的全名是什麼?
2.他的生日?
3.他的身高有多少?
4.納什畢業於那所大學?
5.納什第一次在NBA亮相是什麼時候?
6.對手是誰?
7.當時納什在哪支球隊效力?
8.他第一次參加全明星周末是哪一年?
9.納什為小牛隊效力了幾個賽季?
10.納什在哪兩個賽季出場了所有常規賽比賽?
11.納什一共參加了幾次全明星賽?
12.他目前單場比賽的最高得分是多少?
13.是在哪支球隊身上得到的?
14.身為一名「矮個」球員,納什單場比賽的籃板紀錄是多少?
15.除了籃球,納什還擅長什麼運動?
16.他最喜歡的食品?
17.在音樂方面納什的喜好有什麼傾向?
18.他的家人都從事某項運動,是哪項運動?
19.納什崇拜的球星是誰?
20.他的現任女朋友是哪一位?

1.Steven John Nash
2.1974年2月7日
3.1.88米
4.聖克拉拉大學(Santa Clara)
5.1996年11月14日
6.溫哥華灰熊隊
7.菲尼克斯太陽
8.1997年
9.6個
10.2001-2002、2002-2003賽季
11.2次
12.39分
13.波特蘭開拓者
14.10個
15.曲棍球和足球
16.納什喜歡的食物是燒烤鮭魚
17.他是個重金屬搖滾迷
18.足球
19.齊內丹·齊達內
20.西班牙裔女孩阿萊亨德拉·阿瑪利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