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德州市區人口多少
現在大約60萬人口,在2012年的市兩會上,陳市長提出了五年內德州市市區人口將增加到100萬,邁入中型城市規模。
Ⅱ 德州市區有多少人口
2010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586.1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16.6萬人,非農業人口260.59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0.07萬人,出生率17.6‰;死亡人口6.02萬人,死亡率8.9‰;人口自然增長率3.7‰。
Ⅲ 德州的面積和人口是多少
德州市總面積10356平方千米。2008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564.19萬人。
Ⅳ 現在山東德州市全市有多少城鎮人口有多少農業人口啊
2011年5月發布的統計數據,德州全市人口575983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746846人,佔30.3%農業人口4012990人,佔69.7%
Ⅳ 德州的人口民族
1949年全市人口400.43萬人;1964年人口普查398.85萬人;1982年人口普查為551.39萬人;1990年人口普查為506.81萬人;2000年人口普查為529.37萬人(濟陽、商河劃歸濟南市)。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556.82萬人,家庭戶162.38萬戶,男性281.87萬人,女性274.95萬人。地區分布:德城區41.88萬人;經濟技術開發區17.40萬人;運河經濟開發區8.68萬人;陵城區56.90萬人;寧津縣44.99萬人;慶雲縣29.47萬人;臨邑縣51.11萬人;齊河縣60.20萬人;平原縣44.29萬人;夏津縣50.05萬人;武城縣37.61萬人;樂陵市65.24萬人;禹城市49.00萬人。
2011年年末德州市戶籍總人口575.9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01.30萬人,非農業人口174.70萬人。全年出生人口6.97萬人,出生率12.3‰;死亡人口3.22萬人,死亡率5.7‰;人口自然增長率6.6‰。 2012年,德州市是山東省散雜居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市。德州市有39個少數民族,人口共80369人,佔德州市總人口的1.5%。其中,回族77963人,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93%。
主要分布在德州市11個縣市區的46個鄉鎮,156個村居,其中純回族村67個,回族集聚村(50%以上)38個,雜散居村(50%以下)51個。少數民族超萬人的縣市區有3個:陵城區2.59萬人,臨邑縣1.42萬人,德城區1.09萬人。回族鄉1個(禹城市十里望回族鄉),少數民族超2000人的鄉、鎮、街道辦事處10個(陵城區宋家鎮、糜鎮、臨齊街道辦事處、臨邑縣臨邑鎮、臨南鎮、寧津縣長官鎮、德城區新湖街道辦事處、禹城市十里望回族鄉,齊河縣祝阿鎮和武城縣四女寺鎮)。
Ⅵ 德州有多大
德州市總面積10356平方千米。
德州市位於北緯36°24'-38°0'、東經115°45'-117°24'之間,黃河下游北岸,山東省西北部。北依河北省,南鄰省會濟南,西接山西煤炭基地,東連勝利油田及膠東半島,處於華北、華東兩大經濟區連結帶和環渤海經濟圈、黃河三角洲以及「大京九」經濟開發帶交匯區內,兼具沿海與內陸雙重優勢。
Ⅶ 德州有多少人口,在山東排第幾
德州位於黃河下游,山東省的西北部,是山東的北大門。歷史上,德州就是京杭大運河的一個重要碼頭,素有「九達天衢,神京門戶」之稱。她北依北京、天津,南臨省會濟南,西通山西煤炭基地,東臨勝利油田,處於沿海到內陸的過度地帶,具有沿海、內陸雙重優勢,發展空間廣闊,經濟環境優越。 德州歷史悠久,是一座有2000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明朝洪武七年始終稱德州,民國元年稱德縣。1946年解放後定名為的德州市,1994年經過國務院批准改稱為德城區。德州地理位置優越,處於環渤海經濟圈和大京九經濟開發區內,交通、通訊便利,公路四通八達,周圍有天津、濱洲、青島、煙台、濟南等。 德州市縣轄德城區、樂陵市、禹城市、和齊河、平原、夏津、武城、陵縣、臨邑、寧津、慶雲11個縣市區,總面積10341平方公里,人口536萬。 德州屬暖溫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干濕季節明顯,光明充足,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 德州物產資源豐富,土特產品種眾多:德州扒雞、德州西瓜、樂陵小棗、夏津白玉雞、德州黑陶、菊花、寧津景泰藍、夏津手工藝花、印花藍市、慶雲草帽辮、古貝春酒、禹王亭特釀、魯北白山羊等等。 德州扒雞:全稱德州五香脫骨扒雞,它以熟爛脫骨,柔嫩松軟,清香不油膩等特點而聞名,有神州一奇的美稱。德州扒雞有300年的歷史,早在名代,德城區城內及水旱碼頭上就有賣烤雞者,1692年扒雞面世。1702年康熙皇帝南巡,嘗到了五香脫骨扒雞,龍顏大悅,從此,德州扒雞作為貢品進入宮廷。乾隆年間,扒雞製作藝人又被召進皇宮御善房,從此德州扒雞名揚天下。 蘇祿王墓:坐落於德州市北區的北營村,1997年被列為全省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蘇祿墓園位於菲律賓蘇祿群島上,是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酋長園,園內分為東王、西王、峒王三家王侯,以東王為尊。 不過來了你就會後悔!!!!!!!!!!
Ⅷ 山東省德州市包括有多少個縣市
山東省德州市轄德城區、陵城區、禹城市、樂陵市、臨邑縣、平原縣,夏津縣、武城縣、慶雲縣、寧津縣、齊河縣等2個區、7個縣、2個縣級市。
1.德城區
德城區隸屬於山東省德州市,地處山東省西北部,德州市的中心城區,北依京津,南靠濟南,地處天津濱海新區和環渤海經濟圈。
2.陵城區
陵城區是山東省德州市轄區,地處魯西北平原,位於北京、天津、濟南之間,素有「京津門戶,九達天衢」之稱。截至2014年,轄10鎮,1鄉、2個街道辦事處和2個經濟開發區,總人口57.7萬,其中農業人口48萬,總面積1213平方公里,120萬畝耕地。
3.寧津縣
寧津縣位於山東省西北部冀魯交界處,東臨樂陵市,南連陵縣,西與北以漳衛新河為界,與河北省的吳橋、東光、南皮三縣隔河相望。
4.慶雲縣
慶雲縣,位於山東省西北部,隸屬於山東省德州市,北靠京津,南依濟南,毗鄰天津、黃驊、濱州三大海港,面積502平方千米(2013年)。人口31萬(2013年)。轄9個鄉鎮。
5.臨邑縣
臨邑縣隸屬於山東省德州市,東與濟南市商河縣毗連,西與禹城市、平原縣、陵縣為鄰,南隔徒駭河與齊河縣相望,北以馬頰河與樂陵市為界,西距德州50公里,南距濟南60公里,北距北京300公里、天津200公里,東距濱州碼頭100公里、青島碼頭300公里,地處環渤海經濟圈、黃河三角洲和「京九」經濟開發帶。
6.齊河縣
齊河縣位於山東省西部區域,東鄰省會濟南,北接京津唐,南接寧滬杭。以齊河為中心,500公里半徑內有青島、濟南、太原、鄭州、石家莊、天津、北京等大城市。齊河縣隸屬於德州市,位於魯西北平原,黃河北岸,與濟南隔河相望。全縣轄2個鄉、11個鎮和2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78萬,總面積1411平方公里。屬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土質肥沃,氣候適宜,光照充足。
7.平原縣
平原縣位於山東省西北部、德州市中部,是漢昭烈帝劉備做過縣令的地方,自秦朝置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平原縣轄8鎮2鄉2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面積1047平方公里,180個農村社區,46萬人,85萬畝耕地,是國家大型糧棉生產基地縣、京津蔬菜園區、畜牧業強縣、全國平原綠化達標縣和全省基層黨建工作先進縣,也是黨建黨史專家張全景、已故國學大師任繼愈、著名作家鄧友梅等一批文人名士的家鄉。
8.夏津縣
夏津因「齊晉會盟之要津」而得名,地處魯西北平原、魯冀兩省交界處。北依德州,南靠聊城,西臨京杭大運河,青銀高速、國道308線、省道254、315線縱貫全境。
9.武城縣
武城縣位於德州市西部,位於山東、河北兩省三市六縣交界之地,隔京杭運河與河北省相望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是魯西北、冀東南的重要交通樞紐。文化積淀深厚,古老的京杭運河流經縣境62公里,佛文化、孝文化、運河文化相互交融,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
9.樂陵市
樂陵,山東省德州市下轄縣級市,位於魯冀兩省、四市(德州-濱州-滄州-濟南)交界處;系華北平原的一部分,由黃河沖積而成,地勢平坦;境內有漳衛新河、馬頰河、德惠新河;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下轄4街道、9鎮、3鄉,2016年總人口67.63萬。此外,樂陵還是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範縣(區)。
10.禹城市
禹城,山東省德州市下轄縣級市,地處山東省西北部,是省會濟南的衛星城,屬環渤海經濟圈;境內皆平原,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自西南向東北緩緩傾斜;屬暖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干濕季節明顯,光照充足。2017年總人口53.9萬人,轄9鎮1鄉2個街道。
德州,古稱安德,簡稱德,山東省地級市。位於山東省西北部、黃河下游沖積平原,是山東省的西北大門,北接河北省滄州市,南接省會濟南市、聊城市,西鄰河北省衡水市,東連濱州市。德州市為黃河沖積平原,歷史上境內曾有兩次黃河大遷徙,上千次決口,造就了西南高、東北低的地形,基本氣候特點是季風影響顯著,四季分明、冷熱干濕界限明顯;行政區域面積103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79.58萬人(2017年底),轄2個區、7個縣、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德城區東風東路1566號。
德州是中國太陽城、中國功能糖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以及國家交通運輸主樞紐城市,處於環渤海經濟圈、京津冀經濟圈、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以及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交匯區域。德州扒雞、金絲小棗、保店驢肉、德州黑陶等地方特產馳名海內外,其中,德州扒雞、保店驢肉、樂陵金絲小棗被稱為德州三寶。2016年9月,德州入選「中國地級市民生發展100強」之一。德州市被列為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8)德州人口擴展閱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德州市位於山東省西北部,黃河下游北側,東經115°45′—117°36′、北緯36°24′25″—38°0′32″之間。北以漳衛新河為界,與河北省滄州市為鄰;西以衛運河為界,與河北省衡水市毗連;西南與聊城市接壤;南隔黃河與濟南市相望;東臨濱州市。距首都北京320公里。境內東西寬200公里,南北長175公里,總面積10356平方公里,佔山東省總面積的7.55%。
地形地貌
德州市為黃河沖積平原,歷史上境內曾有兩次黃河大遷徙,上千次決口,造就了西南高、東北低的地形。由於泛道與流速所致,加之風力堆積之因素,形成了平原之中起伏不平,崗、坡、窪相間分布等特點。德州市地貌多象,大體可分三類:一是高地類,由河流、河床沉積而成,占土地總面積的34.3%;二是坡地類,由黃泛漫流沉積而成,占總土地面積的52.1%;三是窪地類,佔13.6%。
氣候
德州市基本氣候特點是季風影響顯著,四季分明、冷熱干濕界限明顯,春季乾旱多風回暖快,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多晴天,冬季寒冷少雪多乾燥,具有顯著的大陸性氣候特徵。光照資源豐富。日照時數長,光照強度大,且多集中在作物生長發育的前中期,有利於作物光合作用的進行;年平均日照時數2592小時,日照率為60%,太陽總輻射量為124.8千卡/平方厘米。
水文
德州市跨省大河主要有黃河、衛運河、漳衛新河;跨市的骨幹排澇河道有:徒駭河、德惠新河和馬頰河。以上河流除黃河外,均系海河流域南系。除上述跨省、市大河外,市內有大於1000平方公里的較大支流兩條:一是新趙牛河,位於禹城南部,齊河西部,屬徒駭河流域;二是六五河,位於陳公堤兩側,屬漳衛新河流域。
除以上主要支流外,還有流域面積100—300平方公里的支流53條,30—100平方公里的114條,基本形成了干支相通,流域相連,能排能調的河流水利系統。
Ⅸ 德州市有多少個縣城....每個縣城有多少人口
11個縣市區,每個縣城人口都不一樣,齊河60多萬,禹城和臨邑50多萬,平均在50萬左右。
Ⅹ 山東德州有多少個縣區
山東省德州市有2個區、7個縣。
2個區分別為:德城區和陵城區。7個縣分別為:臨邑縣、平原縣,夏津縣、武城縣、慶雲縣、寧津縣、齊河縣。
德州位於山東省西北部、黃河下游沖積平原,是山東省的西北大門,北接河北省滄州市,南接省會濟南市、聊城市,西鄰河北省衡水市,東連濱州市。
(10)德州人口擴展閱讀:
德州市縣區中的著名景點:
1、泉城歐樂堡夢幻世界
它坐落於齊河縣黃河國際生態城旅遊路08號,泉城極地海洋世界東臨,是一處大型主題游樂園。
2、海島金山寺景區
它坐落於山東省德州市慶雲縣城北郊。景區依託寺院而建,包括佛事活動區、商業區、景觀區三部分,已形成周邊地區規模最大的仿古建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