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四川音樂學院知名校友有哪些
川音樂出來的有很多。
比如戲劇家熊佛西、陳白塵、吳茵,作曲家常蘇民、何訓田、賈大群、高為傑,畫家張大千、張善子、李有行、吳作人、丁聰、馬一平,語言學家呂叔湘,聲樂教育家郎毓秀,鋼琴教育家但昭義,舞蹈教育家李楠,表演藝術家劉曉慶,世界鋼琴王子李雲迪,青年鋼琴家陳薩,世界青年小提琴家寧峰、文薇,歌唱家范競馬,青年歌手張邁、李宇春、何潔、譚維維、王錚亮、魏晨、秦海波、韓煒等均是我校傑出校友代表。
⑵ 郎毓秀唱的歌曲
鸞鳳諧鳴
天倫歌
三民主義歌
⑶ 四川音樂學院出過哪些明星
1.2005年超級女聲第一名--李宇春:1984年3月10日出生於成都,中國流行女歌手、演員、詞曲創作人、演唱會導演。
⑷ 我國四大女高音歌唱家是誰
郎毓秀與周小燕、喻宣萱、黃友葵一起被國際聲樂界譽為「中國四大女高音」。
1、周小燕(附圖片)的生平及主要創作經歷
周小燕,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早年曾就學與上海國立音專,師從外籍教授蘇石林學習聲樂,抗戰爆發後,積極參加救亡歌詠運動,演唱了《長城謠》、《救亡三部曲》等宣傳抗日救國的歌曲。1938年赴法國留學,1945年在巴黎國立大劇院登台演出清唱劇《蚌殼》,引起公眾注意。後又在歐洲多國舉行獨唱音樂會,取得巨大成功,被譽為「中國之鶯」。1947年回國,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教授、系主任、副院長等職,培養出一大批活躍在中外舞台上的傑出歌唱家。
欣賞周小燕演唱的《夜鶯》等歌曲。
2、黃友葵(附圖片)的生平及主要創作經歷
黃友葵,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早年學習生物、數學、化學、繪畫等,1930年赴美國亞拉巴馬州廷頓大學主修音樂,兼學美術。1933年回國後演出輕歌劇《杏眼》;同時師從外籍聲樂教授蘇石林進修聲樂。30年代中期,她經常在上海蘇州等地舉行獨唱音樂會,並多次演出歌劇角色,均獲好評。黃友葵先後在東吳大學、昆明藝專和重慶青木關國立音專任教,是我國最早介紹歐洲「美聲唱法」的聲樂家之一,梅百器當時譽她為中國第一女高音。她的演唱含蓄、細膩、深情,音色優美,技巧嫻熟;在教學上她不斷探索將美聲學派同中國民族唱法相結合,尋求實踐聲樂民族化的途徑,並培養出大批聲樂人才。
欣賞黃友葵演唱的《遠望姐妮下田來》等歌曲
3、喻宜萱(附圖片)的生平及主要創作經歷
喻宜萱,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1929年入上海國立音專主修聲樂,1935年赴美國康奈爾大學文學院音樂系進行研究生學習。留學期間,曾在紐約、費城等地多次舉行獨唱音樂會,曲目包括中國民歌和抗日救亡歌曲,頗有影響。1939年回國後還赴歐洲多國考察和舉辦獨唱會,受到歡迎。建國後一直在中央音樂學院任教授、系主任、副院長等職。喻宜萱有較高的音樂素養和藝術造詣,早在30年代即成為中國樂壇上享的盛名的抒情戲劇女高音。她的音色飽滿洪亮,氣息控制穩定,運用自如,音質柔潤,色彩濃郁,富於抒情戲劇性,演唱風格樸素嚴謹又不失熱情奔放。她演唱的曲目中外並蓄,重視表現不同作品的藝術風格,尤其重視現代創作歌曲和民間歌曲。喻宜萱長期從事聲樂教育,致力於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聲樂教學體系,培養了不少具有較高水平的聲樂人才,並在聲樂理論研究和聲樂教材建設上多有建樹。
欣賞喻宜萱演唱的《桂花開放幸福來》等歌曲。
4、郎毓秀(附圖片)的生平及主要創作經歷
郎毓秀,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1934年入上海國立音專,師從周淑安、外籍聲樂教授蘇石林等主修聲樂。1937年赴比利時留學,主修聲樂,兼學鋼琴。1941年回國。三十年代起,她就活躍在中國樂壇之上,著名的《天倫歌》就是由她首先唱開的。40年代她在上海、天津、北平、重慶等地舉行獨唱音樂會,曾赴朝鮮、瑞士、義大利、法國等國訪問演出,深得好評。郎毓秀的音色優美圓潤,吐字准確清晰,行腔委婉,對語言深有考究,善於從整體上提示歌曲的內容,表達不同的藝術風格。她還長期向戲曲藝人潛心學習,為探索中西結合的演唱方法做出了努力。30多年來,郎毓秀除了培養出一批歌唱人才之外,還從事有關音樂專業的編譯工作,將西方聲樂理論系統地引入中國。
⑸ 中國70年代評的10大男女歌唱家是哪些人
中國70年代評的10大男女歌唱家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由《人民音樂》雜志社發起,邀請全國部分音樂界的專家學者、音樂編輯、評論員以及北京晚報、羊城晚報、新民晚報等國內數家單位評選出了新中國十大女高音和十大男高音,那時還不稱歌唱家,而叫歌唱演員,此後就再沒有類似評過,在當時是很具有權威性和代表性的。
中國十大女高音歌唱家是1、1、王昆(中國東方歌舞團著名女高音)
2、郭蘭英(中國歌劇舞劇院著名女高音、歌劇演員)
3、劉淑芳(中央樂團著名女高音)
4、王玉珍(湖北歌劇團著名歌劇演員)
5、才旦卓瑪(西藏自治區文公團著名女高音)
6、朱逢博(上海歌舞團著名女高音)
7、任桂珍(上海歌劇院著名女高音)
8、葉佩英(中央音樂學院著名女高音)
9、鄧玉華(煤礦文公團著名女高音)
10、於淑珍(天津歌舞劇院著名女高音)
1、王昆(中國東方歌舞團著名女高音)
2、郭蘭英(中國歌劇舞劇院著名女高音、歌劇演員)
3、劉淑芳(中央樂團著名女高音)
4、王玉珍(湖北歌劇團著名歌劇演員)
5、才旦卓瑪(西藏自治區文公團著名女高音)
6、朱逢博(上海歌舞團著名女高音)
7、任桂珍(上海歌劇院著名女高音)
8、葉佩英(中央音樂學院著名女高音)
9、鄧玉華(煤礦文公團著名女高音)
10、於淑珍(天津歌舞劇院著名女高音)
中國十大男高音是:
1、朱崇懋(上海人民廣播電台廣播樂團著名抒情男高音)
2、藏玉琰(中央樂團著名抒情男高音)
3、樓乾貴(中央歌劇院著名歌劇演員)
4、李光羲(中央歌劇院著名歌劇演員)
5、胡松華(中央民族歌舞團著名男高音)
6、施鴻鄂(上海歌劇院著名抒情戲劇性男高音)
7、呂文科(海政歌舞劇團著名抒情男高音)
8、吳雁澤(武漢歌舞劇院著名男高音)
9、李雙江(總政歌舞團著名男高音)
10、姜嘉鏘(中央民族樂團著名男高音)
⑹ 川音教師疑涉招生腐敗被帶走調查,檢察院如何宣判
藝術類專業招生腐敗,一直都是我國高考招生的一顆“毒瘤”。而今年,四川音樂學院聲樂系的3位女教授——楊婉琴、費莉、鄧芳麗,先後被行政監察機關帶走,進行調查。其中,鄧芳麗還是四川音樂學院的聲樂系副系主任。
這個事件,疑似就和藝術類專業招生腐敗有關。而眾多網友得知此事之後,也將注意力放在了這顆“毒瘤”上。
但是如今的川音,早已不復昔日榮光。
一位熟悉鄧芳麗的人士透露,她將收取學生家長的錢財比喻成一年一季的“割麥子”,在招生考試的前期,還不管不顧地非要從美國回到川音,就是為了“割麥子”。
無獨有偶,這樣的案例,也在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發生過。當時是時任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院長的孟新洋收取學生家長的錢財,二審過後,孟新洋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罰金70萬元。
⑺ 西湖春曉歌詞
《西湖春曉》
作詞:賀永年
作曲:賀綠汀
演唱:上海熒星童聲合唱團
歌詞
皓皓朝陽上柳梢,淡淡輕煙慢山腰
聽,柳浪鶯聲報曉
美麗的西子醒了,看
清波隨風盪漾,明媚的西子笑了
畫舫清棹,盪進西子懷抱
青山綠水,船在畫里搖
搖搖,搖搖,
奴隸把船搖,人在鏡中喧
船在畫里搖
(7)郎毓秀擴展閱讀:
歌曲《西湖春曉》收錄在專輯《東方綠舟》中,專輯由唱片公司上海文藝發行,發行時間為2006年01月01日,專輯收錄了16首歌曲。
其他演唱版本
歌曲《西湖春曉》由歌手詹永明演唱,收錄在專輯《中國笛子名曲1》中,專輯發行時間為2008年01月01日,專輯收錄了15首歌曲。
歌曲《西湖春曉》由歌手郎毓秀演唱,收錄在專輯《上海老歌》中,專輯由唱片公司中唱上海發行,發行時間為2009年01月01日,專輯收錄了288首歌曲。
⑻ 中國四大女歌唱藝術家是哪四位
她們是黃友葵、喻宜萱、周小燕、郎毓秀。這四位「歌壇名旦」,昔日聲震歌唱舞台,今日已是桃李滿天下了。
黃友葵教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湖南湘潭縣人,1908年4月3日生。由於家族中會民族樂器的人很多,從小學會了月琴、揚琴和笛子,上小學時開始學習鋼琴。在大學時學習生物。1930年到1933年在美國學習聲樂並獲得獎學金。1936年,在歌劇《柳娘》《茶花女》中擔任女主角。她的音色優美柔和,極富表現力,被當時聲樂界譽為「中國第一女高音」。她在許多城市舉行了獨唱音樂會。她不但是著名的歌唱家,更是才華出眾的聲樂教育家,著名歌唱家張權、魏啟賢、臧玉琰等人都是她的學生。
喻宜萱教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江西萍鄉人,1909年9月6日生。1929年入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學習聲樂,1935年去美國主修音樂及教育方面的研究生課程,曾在美舉行幾十次獨唱音樂會。她屬於義大利學派,聲音圓潤宏亮,演唱熱情奔放。她演唱的中外名曲豐富多彩,極受群眾歡迎。她從事聲樂教學近50年,曾任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培養了文征平、吳雁澤、李雙江等大批聲樂人才,為建立我國的聲樂教學體系,作出了貢獻。
周小燕教授,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湖北武昌人,1917年生於上海。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兼聲樂系主任。她從小酷愛音樂,少年時即顯出歌唱才華。曾在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學習,後去法國學習聲樂,較熟練地掌握了法、英、意、德等多種語言的歌唱,被譽為「中國之鶯」。回國後從事聲樂教學工作,為國家培養了在國際聲樂比賽中獲獎的張建一、高曼華、劉捷等許多卓越人才。
郎毓秀教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1918年生於上海。早期畢業於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先後留學於比利時、美國。30年代初期,她16歲時即在上海公開演唱和灌制唱片,40年代,經常在國內各地舉行獨唱音樂會。多年來,她不但著力於研究花腔女高音的演唱和教學,並且不斷堅持舞台演出的實踐活動,前一時期在北京等幾個城市連續舉行獨唱音樂會,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
⑼ 風靡上海灘的女星們的人生結局都怎麼樣
當時風靡上海灘的女星有8個,她們分別是葉秋心、黎明暉、胡蝶、阮玲玉、徐來、袁美雲、陳燕燕和王人美。
胡蝶的大名之所以廣為人知,恐怕跟她「民國第一美女」和「電影皇後」的稱號脫不了干係。1935年,胡蝶嫁給了相戀多年的男友潘有聲,他們相伴終老,於1989年4月在加拿大病逝,享年81歲。
袁美雲是從京劇演員轉型成銀幕女星的,她的女扮男裝角色令人眼前一亮,極具英氣,不愧為梨園子弟出身。袁美雲後來與同為藝華公司演員的王引喜結連理,王引後來轉行為導演,他導演的影片主演大都是袁美雲,被人稱為「銀壇伴侶」。
徐來,美貌又不失活力,有「東方標准美人」之稱,抗戰爆發後,徐來和丈夫在淪陷區做軍統秘密工作,為抗戰的最後勝利作出了貢獻。卻在建國後混亂的十年中丟掉了性命。
陳燕燕是當時絕無爭議的絕色美人。陳燕燕先後有過兩段很短暫的感情生活。看破紅塵後獨身三十年,與女兒相依為命,於1999年病逝,享年83歲。
黎明暉以94歲高齡離世,是八大女星中最為長壽者。
葉秋心有「模範美人」之稱,建國後,葉秋心進入國營拉絲廠工作,期間兩任丈夫均離她而去。1984年因病逝世,享年71歲。
⑽ 郎毓秀的逝世消息
7日凌晨,曾演唱《大軍進行曲》、《杯酒高歌》、《在那遙遠的地方》等名作的中國音樂界泰斗郎毓秀安然辭世,享年94歲。當天府早報記者昨日來到郎毓秀生前居住的四川音樂學院家屬區「竹園」時發現,依然有不少聞訊而來的親友手捧著郎毓秀生前最愛的白玫瑰寄託哀思。
低調
從不向孩子炫耀名氣
郎毓秀去世前,叮囑子女要低調處理自己的後事,所以在她居住的小區,並沒有搭建靈堂,也沒有花圈奠儀,她生前居住的四川音樂學院家屬區「竹園」大門口一張以毛筆書寫的訃告,宣告著郎毓秀離世的消息。
昨日上午,家人已經將郎毓秀的遺體火化,這也是郎毓秀的意思,因為她生前一直是非常低調的人。或許不會有人相信,郎毓秀從來沒有告訴過孩子自己是知名的歌唱家,孩子們小時候只知道媽媽歌唱得好,經常要四處演出,但媽媽究竟有多知名,他們卻不知,也是到了後來,孩子們從報紙、書籍上,從別人的口中才知道關於媽媽的新聞報道,才知道媽媽原來很不簡單。
生病也只住雙人房間
正是因為低調的個性,郎毓秀也曾被誤解,還有人將她的「不求人」、「不開後門」解讀為高傲,但她的親人、好友及學生都了解她。當年,6個孩子下鄉當知青,有人問郎毓秀,你怎麼不想想辦法讓孩子們從農村出來?郎毓秀說,寧肯把孩子們送到鄉下去勞動,也比在社會上耍學壞好。
但哪個家長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呢?為了孩子,郎毓秀夜夜失眠;即使是到了川音教學,她也不要學生在音樂會前介紹自己,她只是默默地坐在台下。但如她的孩子們所說的,母親在一心一意地為社會培養人才,她資助貧困孩子,幫助自己的學生聯繫到德國深造,「你怎麼不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國?」面對孩子的責問,郎毓秀卻說:「只要你在聲樂上達到一定的造詣,我也會幫你聯絡。」就連這次生病住院,郎毓秀也是住著雙人間,親友們建議其轉到單人間,但郎毓秀沒有同意。
樂觀
去世前還在輔導學生
郎毓秀87歲的時候,曾因高血壓引發腦溢血,隨後中風導致右側肢體癱瘓,從沙發上走向鋼琴還需要拄著手杖。直到去世前,這位94歲的老人還在堅持輔導研究生。由此可見,郎毓秀是個多麼樂觀,多麼熱愛生活的人。
是的,在子女們的印象里,母親是個活潑的人,他們小時候,母親總會用新奇的語言、誇張的表情,展示為孩子們新買的玩具;母親一有空就給他們講故事,先用英文講一遍,再用中文講一次,以至於家庭的日常問候都變成了:「Hi,mammy。」而到了文化大革命,郎毓秀也是樂觀的,子女們擔心她會想不開去自殺,但郎毓秀都沒哭過,更何談會去自殺?
曾說病癒還要去上課
郎毓秀喜歡花,特別喜歡白玫瑰;她還鍾愛拼圖,家裡的櫃子上滿是她的作品,即使是到了晚年,她的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上網、跟子女們發郵件發簡訊、甚至還要看韓劇。
2006年,丈夫肖濟的離世讓郎毓秀很是悲傷,於是她就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了翻譯資料和教學上。在學生們的眼裡,郎毓秀是再好不過的老師了,即使是身體不舒服吸著氧,她還要堅持給學生上課;而她從不吃「老本」,家裡書櫃里全是各種音樂資料,她為每個學生挑選適合的歌,總在不斷地學習中間豐富著教學經驗,即使是這次生病住院,她還跟學生約定著痊癒了就去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