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冰河時期
最近1次冰河時期,於距今20000年--18000年前開始
② 冰河時期是什麼
冰河時期,是指極地冰覆蓋大陸的時期。過去地球的氣候曾經變得非常冷,兩極和山上的冰覆蓋了大片陸地,海洋里有很多冰塊,地面也凝結了厚厚的冰。時間延續了100多萬年。冰河時期由若干次冰河作用組成,每次都使得冰蓋前進或後退。18000年以前就發生過一次冰河作用。在地質史的幾十億年中,全球至少出現過3次大冰期,公認的有前寒武紀晚期大冰期、石炭紀-二疊紀大冰期和第四紀大冰期。第四紀冰期冰磧層保存最完整,分布最廣,研究也最詳盡。
③ 冰河時期是什麼時候
冰河時期
自從地球誕生至今,每隔數萬年左右,地球上的氣溫就會經歷一次溫暖期與冰河期的循環。根據地質學上的資料,在80萬年內就發生了30次以上。兩次冰河時期之間,地球的氣溫較暖和,稱為間冰期。因此,地球的氣候是以緩慢的速度逐漸的變化,並非一成不變的。其中最著名的,時間較久四次冰河時期,其名稱與發生時間表列於下:
冰河時期名稱 距今發生年代(萬年) 地質年代
鄱陽冰期 137-150 侏羅紀末
大姑冰期 105-120 白堊紀
廬山冰期 10-32 第三紀漸新世
大理冰期 1-11 第四紀更新世
冰河時期來臨時,會使得全球氣溫下降,每次冰河時期,南極的溫度會比現在的溫度下降攝氏約11度左右。由於大量的海水結冰,因此會使海平面縮小,陸地面積擴張。同時熱帶與亞熱帶的面積也會縮小。
④ 冰河時期是什麼時候
自從地球誕生至今,每隔數萬年左右,地球上的氣溫就會經歷一次溫暖期與冰河期的循環.根據地質學上的資料,在80萬年內就發生了30次以上.兩次冰河時期之間,地球的氣溫較暖和,稱為間冰期.因此,地球的氣候是以緩慢的速度逐漸的變化,並非一成不變的.
其中最著名的,時間較久四次冰河時期,其名稱列於下:
鄱陽冰期 137-150萬年前
大姑冰期 105-120萬年前
廬山冰期 10-32萬年前
大理冰期 1-11萬年前
冰河時期來臨時,會使得全球氣溫下降,每次冰河時期,南極的溫度會比現在的溫度下降攝氏約11度左右.由於大量的海水結冰,因此會使海平面縮小,陸地面積擴張.同時熱帶與亞熱帶的面積也會縮小.
地球的氣候不斷重復冰期與暖期的循環,嚴寒的冰期大約持續10萬年後就會出現1萬年的暖期.目前地球正處於暖期,並已經持續了大約1.5萬年.現階段的暖期與以前最大不同就是目前處於忽冷忽熱的跳躍期.因此,科學家認為,根據跳躍的非線性規則來分析,並用計算機模擬結果顯示,人類沒有理由忽視全球可能突然變冷的警告.歐洲可能將是地球上最先變冷的地區.
⑤ 冰河時期人類
在地球歷史上的某些時期,氣候變得非常寒冷。曾經有很大片的地區,有好幾次都被厚厚的冰層覆蓋著,而每次都要經過幾千年甚至幾萬年的時間,冰雪才會融化。這些長長的冰凍時期被叫作冰河時期。最後一次冰河時期,開始於十萬年前,結束於一萬年前。
已知的在中國境內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類,是「元謀猿人」。在中國雲南省元謀盆地發現的顆古人類牙齒化石,經科學鑒定,距今約有70多萬年了。
按照以上推理,應該有人類存在吧。在地球歷史上的某些時期,氣候變得非常寒冷。曾經有很大片的地區,有好幾次都被厚厚的冰層覆蓋著,而每次都要經過幾千年甚至幾萬年的時間,冰雪才會融化。這些長長的冰凍時期被叫作冰河時期。最後一次冰河時期,開始於十萬年前,結束於一萬年前。
已知的在中國境內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類,是「元謀猿人」。在中國雲南省元謀盆地發現的顆古人類牙齒化石,經科學鑒定,距今約有70多萬年了。
按照以上推理,應該有人類存在吧。在地球歷史上的某些時期,氣候變得非常寒冷。曾經有很大片的地區,有好幾次都被厚厚的冰層覆蓋著,而每次都要經過幾千年甚至幾萬年的時間,冰雪才會融化。這些長長的冰凍時期被叫作冰河時期。最後一次冰河時期,開始於十萬年前,結束於一萬年前。
已知的在中國境內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類,是「元謀猿人」。在中國雲南省元謀盆地發現的顆古人類牙齒化石,經科學鑒定,距今約有70多萬年了。
按照以上推理,應該有人類存在吧。在地球歷史上的某些時期,氣候變得非常寒冷。曾經有很大片的地區,有好幾次都被厚厚的冰層覆蓋著,而每次都要經過幾千年甚至幾萬年的時間,冰雪才會融化。這些長長的冰凍時期被叫作冰河時期。最後一次冰河時期,開始於十萬年前,結束於一萬年前。
已知的在中國境內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類,是「元謀猿人」。在中國雲南省元謀盆地發現的顆古人類牙齒化石,經科學鑒定,距今約有70多萬年了。
按照以上推理,應該有人類存在吧。
⑥ 冰河時期是什麼時候
冰河時期時間可以維持超過一百萬年,地球形成以來冰河時期曾出現過十一次,上一個冰河時期稱為「大冰河時代」,發生於距今一萬八千年前,結束於一萬年前,當時地球約三分之一的陸地被覆蓋在240米厚的冰層下。
拓展資料
冰河時期(Ice Age)又稱冰川期,指地球在某些年代裡陸地和海洋都被冰層覆蓋的時期這些冰封地帶比現在受冰封的地域廣闊得多。在冰河時期,冰層覆蓋了世界上大片土地,這些地區的氣候非常寒冷;海洋里有很多冰塊,地面也凝結了厚厚的冰。同時,由於較多水分儲在冰塊中,各地的海平面便較低了。
冰河時期期間,溫度下降,改變了地球表面的植物相和生物的生存環境,許多生物因此面臨滅亡或被迫遷移,只有能夠適應環境的物種,才能倖存下來。
冰河時期,在歐洲、亞洲北部和北美洲,很多地方都有大片冰雪覆蓋,而現在的冰帽和冰層就是那時剩下來的。冰層的移動改變了陸地。冰層把大片的岩石刮光,刮下來的石屑就堆積在冰層邊緣,稱為冰磧。
具有強烈冰川作用的地史時期。又稱冰川期。冰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冰期又稱大冰期,狹義的冰期是指比大冰期低一層次的冰期。大冰期是指地球上氣候寒冷,極地冰蓋增厚、廣布,中、低緯度地區有時也有強烈冰川作用的地質時期。
大冰期的出現有1.5億年的周期。大冰期的成因,有各種不同說法,但許多研究者認為可能與太陽系在銀河系的運行周期有關。有的認為太陽運行到近銀心點區段時的光度最小,使行星變冷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
⑦ 歷史上第一次冰河時期是什麼時候
在漫長的地質史上,地球曾歷經三次溫度持續下降的時期,地理學家將之稱為「冰河期」,其中前寒武紀與古生代的冰河期持續了幾千萬年,新生代的冰河期則持續了兩百萬年。 關於冰河期的成因學界至今仍無一定論,部份學者認為,可能和地球自轉時,地軸周期性傾斜角度的改變,導致陽光照射量減少有關。冰河期的發生,至今仍是自然科學的一個謎。雖然科學家已相當肯定地球的繞日軌道和自轉軸的變化,與冰河期的發生有密切的關系,但這些變化並不會改變太陽的入射能量,只改變了入射陽光的分布,卻能引起地球上氣候極大的變化,這令科學家十分困惑。
大約是人類剛出現在地球舞台的兩百萬年前,地質史上第三次冰河期「第四紀冰河期」同時揭開序幕,全球各地氣溫開始下降,北半球中緯度地區的歐洲、北美洲和格陵蘭,都被北極一路延伸過來的大冰蓋所復蓋。這段期間,歐洲共發生了五次冰河期,北美洲及中國大陸則發生了四次冰河期。至於台灣,目前只確定雪山地區在最後一次冰河期,也就是七至一萬年前的更新世晚期曾發生過冰河。學者們將其稱之為「雪山冰期」。
南北兩極氣溫升高,導致兩極冰蓋融化,要知道冰的融化是要吸收熱量的,所以兩極的溫度升高就會相應的造成全球氣溫失衡,也就是說溫度下降.
上一次冰河時期是在5萬多年以前,因為當時地球的氣候十分悶熱,陸地動物都適應了40度以上的常年高溫,最後兩極溫度失衡造成全球溫度下降,但下降幅度並不明顯,可是對於許多恆溫動物來說哪怕生存環境氣溫下降10度,那也是致命的.
順帶一提,人類的祖先在5萬年前因為已經懂得使用最基本的保暖措施所以度過了那段時期.
全球四個主要冰河期(Ice age)
國外冰期名稱 中國冰期名稱 距今發生年代(萬年) 地質年代
古薩(Guniz)冰期 鄱陽冰期 137-150 侏羅紀末
民德(Mindel)冰期 大姑冰期 105-120 白堊紀
里斯(Riss)冰期 廬山冰期 10-32 第三紀漸新世
沃姆(Wurm)冰期 大理冰期 1-11 第四紀更新
⑧ 冰河時期是怎麼回事
自從地球誕生至今,每隔數萬年左右,地球上的氣溫就會經歷一次溫暖期與冰河期的循環。根據地質學上的資料,在80萬年內就發生了30次以上。兩次冰河時期之間,地球的氣溫較暖和,稱為間冰期。因此,地球的氣候是以緩慢的速度逐漸的變化,並非一成不變的。
其中最著名的,時間較久四次冰河時期,其名稱列於下:
鄱陽冰期 137-150萬年前
大姑冰期 105-120萬年前
廬山冰期 10-32萬年前
大理冰期 1-11萬年前
冰河時期來臨時,會使得全球氣溫下降,每次冰河時期,南極的溫度會比現在的溫度下降攝氏約11度左右。由於大量的海水結冰,因此會使海平面縮小,陸地面積擴張。同時熱帶與亞熱帶的面積也會縮小。
地球的氣候不斷重復冰期與暖期的循環,嚴寒的冰期大約持續10萬年後就會出現1萬年的暖期。目前地球正處於暖期,並已經持續了大約1.5萬年。現階段的暖期與以前最大不同就是目前處於忽冷忽熱的跳躍期。因此,科學家認為,根據跳躍的非線性規則來分析,並用計算機模擬結果顯示,人類沒有理由忽視全球可能突然變冷的警告。歐洲可能將是地球上最先變冷的地區。
自從地球誕生至今,每隔數萬年左右,地球上的氣溫就會經歷一次溫暖期與冰河期的循環。根據地質學上的資料,在80萬年內就發生了30次以上。兩次冰河時期之間,地球的氣溫較暖和,稱為間冰期。因此,地球的氣候是以緩慢的速度逐漸的變化,並非一成不變的。
其中最著名的,時間較久四次冰河時期,其名稱列於下:
鄱陽冰期 137-150萬年前
大姑冰期 105-120萬年前
廬山冰期 10-32萬年前
大理冰期 1-11萬年前
冰河時期來臨時,會使得全球氣溫下降,每次冰河時期,南極的溫度會比現在的溫度下降攝氏約11度左右。由於大量的海水結冰,因此會使海平面縮小,陸地面積擴張。同時熱帶與亞熱帶的面積也會縮小。
地球的氣候不斷重復冰期與暖期的循環,嚴寒的冰期大約持續10萬年後就會出現1萬年的暖期。目前地球正處於暖期,並已經持續了大約1.5萬年。現階段的暖期與以前最大不同就是目前處於忽冷忽熱的跳躍期。因此,科學家認為,根據跳躍的非線性規則來分析,並用計算機模擬結果顯示,人類沒有理由忽視全球可能突然變冷的警告。歐洲可能將是地球上最先變冷的地區。
冰河時期(Ice Age)又名冰川期,是指地球在某些年代裡陸地和海洋都被冰層覆蓋,這些冰封地帶比現在受冰封的地域廣闊得多。在冰河時期,冰層覆蓋了世界上大片土地,這些地區的氣候非常寒冷;海洋里有很多冰塊,地面也凝結了厚厚的冰。同時,由於較多水分儲在冰塊中,各地的海平面便較低了。
在稱為前寒武紀(6億年前)和奧陶紀(約4.5億年前)末的兩個地質時期,冰河時期可能曾數度出現。我們仍可以在今天的撒哈拉沙漠里看見奧陶紀冰河時期的遺跡――廣大地區的石頭上有被磨刮的痕跡,那是冰塊經過時留下的。科學家們認定,地球在歷史上曾出現了8個冰河期和8個溫暖期。
冰河時期,在歐洲、亞洲北部和北美洲,很多地方都有大片冰雪覆蓋,而現在的冰帽和冰層就是那時剩下來的。冰層的移動改變了陸地。冰層把大片的岩石刮光,刮下來的石屑就堆積在冰層邊緣,稱為冰磧。到了天氣較暖的時期,冰雪融化,冰層范圍縮小,冰磧就留在地上,由冰層融化所流下來的水帶到其他地方。曾由冰覆蓋的山和盆地形成了很多新湖泊和新河道。
另外,有科學家預測,地球的下一次冰河時期會最早出現在1.5萬年以後,而前提是人類活動在此期間對地球沒有造成嚴重影響。
冰河時期,指的是地表上有大范圍的陸地都被冰河覆蓋住的時期。在過去地球的生命歷史中,冰河期反覆地出現;至少在距今80萬年內,地球就已經發生過30幾次的冰河時期。
地球冰河時期有多冷?
其實聽起來有點令人驚訝。冰河時期在十萬年內氣溫可能只降低了攝氏四、五度而已。但是注意喔~這只是個全球的「平均」數字而已。冰河時期來臨時,極地的冰帽擴張,而副熱帶地區的分布會向著赤道移動。在某些地區例如海岸地區因為海洋的調節、或是終年日照強烈的赤道地區,溫度變化可能較小;但在某些地區例如內陸、沙漠地區或具有其他特殊地形、環境的區域,溫度的下降就十分地明顯。
生物能生存嗎?
溫度的下降,改變了地表的植物相,也更間接或直接地改變了動物的生存環境,使得許多動物面臨滅亡或被迫遷移。當然,能夠適應改變後的環境的物種,就會倖存下來。
上次是何時?
冰河時期來臨時,溫度的降低是緩慢漸進的。最近一次的冰河期發生在距今約一萬八千年前,據科學家研究結果顯示,當時的氣候寒冷,全球約有三分之一的陸地覆蓋在240公尺厚的冰層之下。
地球有冰河時期,有沒有「炎熱時期」?
冰河時期過後到下次冰河時期再度來臨之間,為「間冰期」;間冰期氣候溫暖,像目前的地球就是處於間冰期。除了冰河時期和間冰期之外,並沒有第三種溫度特別高的炎熱時期。
冰河時期的冰不是直接在海洋結冰,是陸地上冰川擴大, 大量的冰停留在陸地, 不容易回到海里, 海洋水體減少, 海水面因而下降.
全球四個主要冰河期(Ice age)
國外冰期名稱 中國冰期名稱 距今發生年代(萬年) 地質年代
古薩(Guniz)冰期 鄱陽冰期 137-150 侏羅紀末
民德(Mindel)冰期 大姑冰期 105-120 白堊紀
里斯(Riss)冰期 廬山冰期 10-32 第三紀漸新世
沃姆(Wurm)冰期 大理冰期 1-11 第四紀更新世
測有個40萬年的變化周期,卻不曾觀測到。因此,地球物理學家和氣象學家認為:Kirkby等人的宇宙線理論雖具爭議性,但還不算太瘋狂,值得好好研究
冰河時期(ice ages),是因襲擊地球的宇宙線(cosmic rays)總量發生變化而引起的嗎?根據研究,宇宙線的影響力是作用在雲層上,而後才導致地球氣候巨變。研究從深海沈積物中的鈹-10含量變化,而鈹-10是宇宙線撞擊地球大氣層中的空氣分子時所產生的,故從鈹-10的含量可推及宇宙射線通量。他們認為這些資料顯示宇宙線通量與冰河時期循環周期似有關聯。
宇宙線通量愈多時,雲量似乎有增加的趨勢,且氣候也較冷;反之,宇宙線通量少時,雲量也少,氣候因而變得較溫暖。當初這些科學家認為:太陽風(太陽發出的帶電粒子流)的強度改變時,就會導致宇宙線通量的變化。
除了太陽風的強度變化外(影響尺度為10~1000年),又再加入兩項可能導致宇宙線通量產生變化的新機制:一為地球磁場變化(影響尺度為100~10000年),一為來自太陽系以外的粒子流(影響尺度為1000萬年以上)。
其中,地球磁場變化一項,即為地磁機制的軌道調整(orbital molation of the geodynamo),也就是說:地球磁場的方向與強度會隨時間產生某些變化;這種變化新近才經由測量地磁場的長期變化而發現,這種改變在Kirkby等人長達22萬年的鈹-10資料中也有呈現出來,而在阿拉伯半島阿曼北部和歐洲奧地利的阿爾卑斯山脈中發現的石筍,也證實了這種情形確實存在。左方上圖為22萬年間,深海沈積物中鈹-10含量變化(紅線,即為宇宙線通量變化GCR)隨時間改變的狀況,藍色橫現代表現在的全球平均氣溫,線以上的區域表示氣候比現在溫暖,線以下區域表示比現在寒冷。左方下圖則為用各種方式測量出的地磁變化,紅線仍為鈹-10的資料,可見有相當一致的趨勢。
目前公認標準的冰河時期循環周期成因的「日曬理論(insolation model of glacial cycles)」,是塞爾維亞天文物理學家Milutin Milankovitch於1912年提出:冰河時期是因抵達地球的太陽光量變化所致,而引起太陽光量變化的主因則是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形狀有一周期性的平緩變化。不過,日曬理論雖然可以解釋史前氣候約41000年的變化周期,但卻不能解釋現在有觀測到的10萬年氣候變化周期;此外,這個理論還預測有個40萬年的變化周期,卻不曾觀測到。
⑨ 地球在之前一共經歷了幾個冰河時期
地球在之前一共經歷了四次冰河時期。
在5.7億到6.8億年前的先寒武紀里,地球經歷了第一紀冰川期,
在4.1億到4.7億年前,地球遭遇第二紀冰川期.
地球經歷的第三紀冰川期是在2.3億到3.2億年前,冰川覆蓋面積擴大至整個南半球;
著名的第四紀冰川期是從250萬年前開始並一直持續至今。
在冰河時期,冰層覆蓋了世界上大片土地,這些地區的氣候非常寒冷;海洋里有很多冰塊,地面也凝結了厚厚的冰。同時,由於較多水分儲在冰塊中,各地的海平面便較低了。
(9)冰河時期擴展閱讀
大冰期的出現有1.5億年的周期。大冰期的成因,有各種不同說法,但許多研究者認為可能與太陽系在銀河系的運行周期有關。
有的認為太陽運行到近銀心點區段時的光度最小,使行星變冷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有的認為銀河系中物質分布不均,太陽通過星際物質密度較大的地段時,降低了太陽的輻射能量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冰河時期
⑩ 冰河時期是指什麼時候它代表的是什麼
可以服用,提高因腎陰虛而導致的症狀,增強免疫.但是要注意用量,長期服用可引起陰陽失調,使虛者更虛,服葯一般在秋天後到來年開春前,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