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右派是什麼意思
右派,又稱右翼,是和左派相對,右派政治家一般會採取各種保守的政治立場,並且傾向於維護現有統治建制及既得利益。
右派源自於法國大革命時期,當時來自第三階級的自由派參議員坐在主席的左側,這是自1789年三級會議以來的習慣;而貴族階級、第二階級的成員則坐在右側。
在之後的立法會議,將坐在右側,支持舊制度的君主主義者稱為右派。這個根據自己政治立場而分坐大會主席左右席位的傳統延續到了今日的國民議會,在階級、政治上保守、傳統的一派。
左派和右派的區別
1、政治觀點不同:
左派是指走社會資本主義道路的人,右派是指走自由資本主義道路的人。
2、代表人群不同:
左派為無產階級革命派,指站在地位比較低的階級一邊的人,站在大多數民眾的立場上的,就是左派。
右派為資產階級反動派,指站在地位比較高的階級一邊的人,站在少數精英階層的立場上的,就是右派。
❷ 什麼是「左派」和「右派」
左派和右派,在國際上和在中國的定義完全不同。
所以,一些比較清楚的人,會用左翼、右翼來稱呼國際上的左右分別,而在國內用左派右派的稱呼。
.
國際上,左翼主要是理想主義者,右翼主要是現實主義者、保守主義者。
該劃分來自於法國大革命時期的議會坐席,法國大革命時期,激進的理想主義者們在開會時坐在左邊,現實主義者、保守主義者坐在右邊,因此得名。
需要注意的是,極左翼和極右翼。
極左翼也是理想主義者,他們有一個崇高的名字:馬克思主義者。
而極右翼就比較簡單,一個詞可以形容,納粹。
目前,國際上的左翼被國內網友戲稱白左(白人左派),他們的追求博愛、種族平等、支持同性戀、極端仇視民族主義,主張用政治正確限制一切不符合他們價值觀的言論。
而右翼的代表則是民粹主義,其代表人物是特朗普,他們追求國家利益,主張民族主義,主張完全的言論自由。
.
說說言論自由
任何專制的組織或者國家,都會限制言論自由。歷史上,無論是極左翼當權的各個共產主義國家,還是極右翼當權的納粹德國,言論自由都是被限制的,這和左右關系不大。
但是,哪怕是民主國家的左翼(非極左翼),也試圖用各種方法限制言論自由,我認為這是所有左翼、理想主義者的通病,即由於其願意為理想奮斗,所以聽不得不同意見,就用道德來綁架輿論。
.
在中國國內,左派主要是指原教旨馬克思主義者,即極左翼,他們堅持、憧憬計劃經濟,不承認1949-1979年間的經濟政策失敗,呼籲重新振興國營企業,呼籲國家將所有資源投入國營企業,呼籲恢復計劃經濟體制,敵視西方民主制度,敵視民族主義,主張嚴格限制言論。因為他們具有超乎尋常的政治正確,所以在任何場合都享有完全的言論自由,哪怕被證明編造虛假數據也不會受到任何處罰。
按照國際上的劃分,他們屬於極左翼。
中國左派(極左翼)中人數較多但是缺乏話語權的是所謂憤青,他們是樸素的民族主義者,但是缺乏自我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認為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土著宗教,所以支持左派,一般被左派當槍使。
中國左派(極左翼)中的另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既得利益者,他們大多是政府官員。這些人一方面將自己的子女伴侶送往美國歐洲,一方面在國內態度堅定的反美、反西方。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共產主義國家中,無論多麼左,無論左的犯多少錯誤,無論左的傷害多少國家利益,依然是政治正確。
.
而中國的右派,實際上是國際劃分中左翼、中間派、右翼、極右翼的大雜燴。只是因為某些原因,左翼占據主流。他們追求全球化,追求博愛,追求全民民主制度,呼籲種族平等,呼籲照顧少數民族,仇恨民族主義,主張限制一切與他們觀點不符合的言論。
因為國內宣傳部門的壓制,國際上劃分的中間派、右翼、極右翼在右派中沒有話語權。所以,中國的右派實際上可以被視為左翼的集合,只有在左派(極左翼)排除異己時,才會將那些右翼、極右翼劃入右派的范疇。
.
出於對納粹思想的痛恨,國際上的左翼習慣於將利用操縱國內憤青的中國的左派歸類於右翼,而將中國的右派歸類於左翼-------所以有一種錯誤的說法:中國的左右是顛倒過來的。
之所以說這種說法錯誤,是因為中國掌握絕對話語權的極左翼(左派)仇視、痛恨民族主義,他們僅僅是利用民族主義罷了(新左)。
任何願意靜下心思考的人都會知道,新左盡管以民族主義者的身份出現,實際上卻絕非民族主義者。
因為任何國家的民族主義者都是狹隘的,愛國的,記仇的。而中國的民族主義者,必然也必須仇恨日本、俄羅斯。
然而中國的新左聖經《中國可以說不》,滿篇沒有提對日本、俄羅斯的仇恨。相反,新左20多年來,一直努力親善日本、俄羅斯,幫助日本、俄羅斯說好話。
一個不仇恨日本俄羅斯的中國人,絕對不可能是華夏文明的民族主義者。
.
在我看來,二戰後右翼和極右翼退潮,世界成為了左翼不同派別的角力場。無論西方主流的左翼思潮(代表人物為柯林頓和奧巴馬),還是國內回潮的左派,其實都是左翼理想主義者。
甚至於他們的理想都非常接近,中國左派追求英特耐雄納爾,消滅國家與民族;國際白左追求全球化,消滅國家民族界限。
❸ 什麼叫右派
對於無產階級來說,主張資本主義,極力為資本主義社會辯護的,就是右派。由於右派極力維護資本主義制度,反對歷史向社會主義前進,所以右派是代表著逆歷史前進方向的勢力。而站在資產階級立場,資本主義社會當然是要萬萬年的,因此他們並不承認主張實現社會主義的是什麼左派,在他們那裡,左派恐怕是要被稱作空想派、烏托邦的。但右派在如何維護資本主義制度上,也還存在路線之爭,主要地區分為改革派與維持派(也稱保守派)。改革派就是要割除一些資本主義的弊端,進行一些改良,這就必然要向社會主義學習和靠攏,其政策主張也就必然更多地反映了中、下階層的利益,由此,一般也稱其為左翼或左派。而維持派(或保守派)則更多地要求維護傳統的資本主義自由經濟,反對對資本主義進行改良,因此其主張就必然更多地代表上層階級的利益,一般稱其為右翼或右派。不過也常常不用左右派的稱呼來表示,比如,美國的民主黨屬左翼,但通常稱之為自由派,而美國的右翼共和黨則被稱為保守派。
與左傾和右傾的概念相對,在政策的具體實施上又有保守、穩健和激進的區別。比如激進的右翼極力反對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改革,對已進行的改革拚命反對並主張撤消之,一般稱為極端保守派,而激進的左翼就主張實行大膽的、迅速的改革,這大概是叫極端自由派吧。我們可以看到,當今資本主義世界,兩派的主張變得模糊起來,都在向中間靠攏,也就是保守的保守派和保守的改革派在互相靠攏。
其實左派也有保守、穩健和激進的區別,但這通常和右傾、左傾混在一起,不容易區分。
❹ 什麼是右派
這個世界上有兩派,一個是左派,一個是右派,「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政治的手使這兩派突顯得相當醒目,兩派在當時可以列為兩個等式,即:左派=革命=好的,右派=反革命=壞的。但是,那時候兩派不僅自封,也可以由別人指定,說你是左派你就是左派,說你是右派你就是右派,左派和右派也未必就一定代表好或者壞,右派變成左派也可以殺人不眨眼,左派變成右派也可能會死得很慘。
20世紀90年代末期,看了些書,又上得網去,知道了「新左派」一詞,經常又有朋友站在我身邊指著電腦顯示屏上一些文章作者的名字說,這是新左派,這也是新左派,這個名詞在我的頭腦中也就越放越大了。由於歷史緣故,新左派中的那個「左」字總有些刺激我,但看了一些新左派的文章,覺得他們既與「文革」時所謂左派不同,也和從「文革」一路「左」過來或早年曾「右」後來又「左」的人不一樣。
聽說美國知識界也有左派,又聽說美國的左派恰恰很能自覺站在政府、體制、社會以及其他權力機器的對面為民眾、為公理、為一些弱勢的人說幾句話,再加上近些年來我到底還是讀了一些中國新左派的文章,發現他們確與我們過去認為的左派不一樣,他們的文章確有一些很好的思考,這就從我的頭腦中為左派重塑了形象。
既有新左派,那麼就該有新右派吧,但又不見有人提及。新左派也好,新右派也好,都應是人身外的東西,他們所應關注的都應是人,都應是生命生存和生活是否合理和幸福,這是一個組織和派別在這世上有無存在價值的最高標准。即使我具備了一定的資格和水平,倘有機會降臨給我,讓我加入一個什麼組織或派別,我也仍是不願意。人之躋身於人類世界,已然有許多不自由了,再加入一個什麼組織或派別,那將更少許多自由,這是不由你說了算的。不加入什麼組織,不加入什麼派別,這可以使你對任何組織保有贊美的權力,這也可以使你對任何派別保有批評的自由。
贊美好的,批評惡的,這種權力和自由是人世間很可寶貴的東西,沒有這些,人類世界將不能前行,倘不被金屬的東西鉗制住,我願保有這一權力和自由。世間組織派別眾多,應該有人站在他們外面對他們有所關注,聽他們之所說,看他們之所行,該贊美時贊美,該批評時批評,標准無它,只要他們的所說所行是對眾生和眾生的前途有利的,我們就該將我們由衷的贊美獻給他們,只要他們的所說所行對眾生和眾生的前途是不利的,我們就不能放棄自己批判的權力,而一旦有人只圖一己私利去損害和耽誤眾生和眾生的前途,不管他是以什麼名義,不管他是抱有什麼目的,為名也好,為利也好,我們都應從批判之外另拿出我們的詛咒施之於他們身上。
人,置身於這世間,既與人與諸種事物相接觸,就總會有痛癢,有冷熱,有人類共有的萬種感覺,面對一己的痛苦和悲酸若能耶穌般隱忍沉默那當然很讓人驚嘆,但若能耶穌般悲憫大眾的痛苦而代大眾呻吟並能為減輕大眾的痛苦、增加大眾的幸福做些什麼,那卻是更偉大的,那不是神性,那恰恰是最崇高最偉大的人性。
在這里可以套用一句毛澤東的話,你今天為大眾的利益做了些事,你就是偉大的,你明天不為大眾的利益做事甚至做了有損於大眾的事,你就不是偉大的,而且是可鄙可詛咒的。我看世間的一切組織和派別,我看世間的一切偉人,便是以此作為最重要的標准。
當然,一個人應該捍衛自身的權益,這又是不矛盾的
❺ 左派和右派是什麼意思
在近現代政治中,左派是指社會中維護社會中下層利益,支持改變舊的不合理的社會秩序,創造更為平等的財富和基本權利分配的群體。
左派這一名詞源自法國大革命時期,在制憲會議中第三等級的代表坐在左側,支持共和制、大眾政治運動和世俗化。
1848年的六月革命,第一國際的組織者視自己為法國大革命左派的後繼者,左派的概念逐漸形成。左派在歐洲適用於一些革命運動的推動者,特別是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和共產主義,也可用來稱呼社會民主主義者。在當代政治話語中,左派通常是指社會自由主義者或社會主義者。
右派,又稱右翼,在階級、政黨、集團內,政治上保守或反動的一派。右派政治家一般會採取各種保守的政治立場,並且傾向於維護現有統治建制及既得利益。
右派源自於法國大革命時期,當時來自第三階級的自由派參議員坐在主席的左側,這是自1789年三級會議以來的習慣;而貴族階級、第二階級的成員則坐在右側。
之後的立法會議(Legislative assembly),將坐在右側,支持舊制度(Ancien Régime)的君主主義者稱為右派。這個根據自己政治立場而分坐大會主席左右席位的傳統延續到了今日的國民議會,在階級、政黨、集團內,政治上保守、傳統的一派。
(5)右派擴展閱讀
在馬克思主義立場中,左派和左傾不是一回事。左派與右派是政治觀點上的完全對立,互為敵人。左傾和右傾是左派思想即社會資本主義立場上的認識的偏差;左翼和右翼是右派思想即自由資本主義立場上認識的偏差。兩者都是指同一政治立場上認識和做法的偏差。
左右派
左派是指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人,右派是指走資本主義道路的人。是政治觀點上完全對立的兩個派別。
1、左右傾
同樣是主張實現社會主義目標的,因為對現實的認識不一致,因此就產生了對採取何種措施的分歧。一方面,無論左傾右傾,都屬於左派,屬於認識上產生了偏差;另一方面,無論左傾右傾,都會給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帶來危害,因此就需要既防左又防右,這里的左是指左派內部的左傾,右指的是左派內部的右傾。
左傾和右傾是同一政治立場上對現實情況認識的錯誤造成的。左傾指過於激進的做法,右傾是過於落後保守的做法。左右傾都是社會主義道路的阻礙,都是在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上應避免的。對於左傾和右傾,不是要打倒,因為只是思想認知上的錯誤,只要糾正就可以了。
2、左右翼
左翼、右翼一般指資產階級內部的兩種思想,是右派詞典中的概念。左翼、右翼都是右派。資產階級與客觀上為資產階級服務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內部,有些人或政黨強調社會公平和社會福利,提倡革除一些資本主義的弊端,進行一些改良,其政策主張客觀上能夠給工人階級帶來實惠,能夠緩和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矛盾,一般稱這些人為資產階級左翼(或曰右派中的左翼),這樣的政黨如社會民主黨為資產階級的左翼政。
而有些人或政黨強調自然競爭,以競爭促進社會發展,削減社會福利,更多地要求維護傳統的資本主義自由經濟,堅持頑固的自由市場經濟理論,反對對資本主義進行改良,因此其主張就必然更多地代表大資產階級的利益,一般稱其為資產階級右翼。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分別指的就是資本主義左翼和右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右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