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常德財經學校
擴展閱讀
矩子科技股票價格 2025-07-08 15:44:01
股票行情由誰決定 2025-07-08 15:33:53
麥穗科技股票代碼是多少 2025-07-08 15:22:43

常德財經學校

發布時間: 2022-01-15 04:05:32

⑴ 常德財經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籌)和湖南財經機電職業學院是一個學院嗎

6月20日,常德財經學校和常德汽車機電學校迎來了期盼已久的喬遷之喜,兩校共1500多名一年級學生第一批搬進新校區。

常德財校、汽車機電學校合並成湖南財經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6月20日上午,常德財經學校門口,一年級學生們出發前往新校區。

常德財校、汽車機電學校合並成湖南財經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6月20日上午,常德汽車機電學校內,一年級學生提著行囊准備出發。

當日上午8時許,常德財經學校大門口聚集了900餘名一年級學生,他們正為搬入新校區做最後的准備。與此同時,常德汽車機電學校一年級600餘名學生也早早等候在校園內。隨後,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學生們井然有序地走上大巴車。隨著一批搬遷車隊依次駛出校區,兩校搬遷工作正式拉開帷幕。

「今天我們終於來到了夢寐以求的新校區,這里好漂亮啊。」步入新校區,學生們個個欣喜萬分。

常德財校、汽車機電學校合並成湖南財經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新校區,我們來啦!

常德財校、汽車機電學校合並成湖南財經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心情很迫切,但隊伍不能亂。

湖南財經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南校區學生科科長田密說:新校區為師生們配備了最先進的信息化教育教學設施,建設了漂亮、舒適的校園學習生活環境,兩校強強合並後,又集中了全市最優質的中職師資力量,一切都是那麼的高大上!」「前期准備很充分,床鋪和學生的名字都是一一對應的,提前貼好了。整個搬遷的過程中,老師們全程陪著學生,一切都很順利。」湖南財經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北校區學生科科長李小勇表示。

常德財校、汽車機電學校合並成湖南財經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得把新寢室打掃得乾乾凈凈的。

去年,常德市人民政府將常德財經中等專業學校和常德汽車機電學校合並成立了新學校——湖南財經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新學校校區位於常德職教大學城,規劃用地570畝,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總投資12億元。校區按現代化高校的標准建設,環境優美,設施齊全。學校初設6系(22個專業)1部1院:財經商貿系、汽車工程系、智能製造系、信息技術系、旅遊管理系、藝術設計系、公共基礎教學部和繼續教育學院。

預計到6月底,兩校的搬遷工作全部完成

⑵ 常德財經學院和常德財經機電技術學校是一個學校嗎

不是,一個人財經學院,一個是機電類的,肯定不是一個學校!

⑶ 我想讀書,但是因為初中畢業證,但是我在常德財經學校讀了一年多的大專,現在工作兩年多了我能讀什麼學校

繼續讀大專。或者也許可以報自考

⑷ 常德財經中等專業學校

摘要 老鄉好,招收

⑸ 常德財經學校怎麼樣

請問:常德財經學校好不好進

⑹ 常德財經學校是私立學校嗎

女孩子去讀還差不多,男孩子那是去浪費時間

⑺ 常德財經學校的簡介

學校實行開放式教學,封閉式管理,強化學生品德、氣質修養,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技能訓練,著力培養實用型、技能型人才,取得了較好的社會聲譽,吸引了韓國學生前來就讀。2002年2月在全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工作評估中被評為「優秀學校」,2003年度被教育部評為國家級重點中專,2006年被授予「湖南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常德財經學校深得領導肯定、家長信任、學生青睞、社會認可。
常德市人民政府確定常德財經學校為數控技術應用、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和會計專業重點建設學校 。
財政伴隨國家機器的出現而出現,財校順應區域經濟建設的需要而誕生。1980年3月,常德地區財稅干訓班作為常德財經學校的最初雛形應運而生,在以後的20多年裡實現了三級飛躍。第一階段為地區財政幹部學校,時間是1980年至1987年,地址在武陵區新二村原地區財政局院內;第二階段為財會職工中專,時間是1987年至1994年,地址在鼎城區武陵鎮;第三階段為1994年改制後的全日制普通中專。2003年12月,原常德市外事旅遊學校並入常德財經學校,2004年4月,國家教育部授予學校「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稱號。

⑻ 常德財經學校的校史

創建初期——財稅干訓班
上世紀80年代初,湘西北地區財政稅務、經濟管理類人才饋乏,財會人員文化程度低、專業基礎差,有些國營企業單位的財會人員沒有一個財經專業中專以上(含中專)學校畢業的,業務水平一度停滯不前,嚴重影響地方理財效率。鑒於以上原因,原常德地區財政局於1980年3月開始舉辦財稅幹部輪訓班,要求各縣(市)財政局、公社財政所有計劃地選送系統內幹部參訓,培訓地點在原地區財政局院內(現武陵區新二村)。發展時期——財會幹部學校
1980年11月,干訓班改為常德地區財會幹部學校,並正式掛牌,由蔡隆富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趙雲貴、蘇俊朝任副校長。開設課程包括會計原理、統計原理、計算技術、工企管理基礎知識、國家預算、國家稅收、商業財務會計、工會經濟活動分析等。每年招收學員2次。1982年舉辦了1期238人的新招稅務幹部培訓班。從1984年開始,學校著手遷建工作,校址由市戰備橋新二村遷至常德縣武陵鎮,佔地面積40畝(26666 ㎡)。1984年—1986年舉辦了4期230人鄉財政所長學習班。1984年9月起,領導班子由蔡子榮、蔡隆富、趙雲貴組成,蔡子榮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1985年11月破土動工新建校區。
自1980年初至1986年底,學校共舉辦長、短期財稅、財會培訓班16期,共培訓學員1237名。 申報改制時期
1986年地區財政局上報省財政廳、省教委、地區教委,擬將常德地區財會幹部學校改建為常德地區財會職工中等專業學校。
職工中專初創時期
1987年2月23日,湖南省教委湘教函(1987)10號文件批准成立常德地區財會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同意開設財政、財會、稅收三個專業,學制全脫產二年半,規模300人。劉盛生任校長,龍治家任副校長,唐建國任辦公室主任。1987年7月完成學校整體搬遷工作;9月,招收新生132名,新進教師15名,修訂教學計劃,狠抓師資隊伍建設,完善學校制度,制訂了《辦公制度》、《教學管理制度》、《學生管理制度》、《生活管理制度》等。11月份,舉行了首屆冬運會。1987年12月21日,中共常德地直機關工委批准學校成立黨總支,總支部委員會由蔡子榮、劉盛生、唐建國三位同志組成,蔡子榮任書記。
1988年3月,領導班子調整為:書記蔡子榮、校長劉盛生,副校長龍治家、唐建國。8月,常德地區財會職工中等專業學校更名為「常德市財會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原任領導班子成員不變,11月21日,舉行第二屆冬運會。
職工中專發展、成熟時期
1989年5月31日,常編發(1989)5號文件將常德市財會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定格為副處級事業單位。常財(1989)47號文件免去劉盛生同志常德市財會職工中等專業學校校長職務。常政組(1989)4號文件任命蔡子榮同志為中共常德市財會職工中等專業學校總支委員會書記。12月11日,常財辦字(1989)37號文件任命蔣孝民同志為常德市財會職工中等專業學校第一副校長,主持全面工作;任命龍治家、唐建國同志為常德市財會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副校長。常政人(1993)3號文件任命蔣孝民同志為常德市財會職工中等專業學校校長。
1989年招收新生143人,舉辦農稅干訓班1期。9月5日,湖南省教育廳表彰戴哲馨同志為省級優秀教師。1990年招收新生144名,舉辦短期培訓班3個。10月26日,舉行第三屆冬運會。1991年4月12日至28日,學校根據人事部、省人事廳以及市職改工作領導小組部署,對全校40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考核,順利完成了職稱評聘工作。根據國家教委和財政部成教司的部署,接受了全方位的評估驗收,取得了90.258的好成績,得到了國家教委評估小組的好評。當時有教職員工44人,專任教師平均年齡31歲,大專學歷教師占教師總數的96.3%,本科學歷教師占教師總數的51.83%。
1991年報考學校考生共589個,上錄取線的有415人,正式錄取280人,到校注冊的有190人,完成招生計劃的95%。舉辦股所長培訓班1個,招收財政夜大班1個。1992年在校生557人,開設了財政、稅務、財務會計三個專業。
1993年2月,湖南省教委授予學校「全省成人中等職業教育先進學校」稱號。當年在校生620人,在原有專業基礎上,新辟了電算會計專業。擁有教職員工74人,其中教師43人,幹部13人,教輔工勤人員18人。至1993年12月,學校教師共著書8本,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23篇,獲科技成果獎1項。 招生並軌前的辦學
1994年1月25日,湘政辦函(1994)20號文件批准成立常德財經中等專業學校,學校由市財政局主管,業務上接受省、市教委的指導,以全日制普通中專教育為主,辦學規模為960人。學校的招生和畢業生分配納入全省普通中專統一計劃管理。學校開設財務會計、電算會計、財政、稅務、審計5個專業。2月3日,副市長劉昌進主持召開專題會議落實省政府辦批復。3月,黃顯祥任校長,蔡子榮任總支書記,龍治家、唐建國任副校長。4月,投資120萬元,購買了鼎城區審計局近10畝地、建築物2400㎡的院落。9月,招收普通中專學生300人,在校生720人。12月23日,常政函(1994)36號將學校定格為正縣級,原隸屬關系不變,班子成員未調整。學校設有四科一室,即辦公室、教務科、學生科、人保科、總務科,成教部,丁建華任辦公室主任;戴立權任教務科副科長;曾凡林、陳 莉任學生科副科長;王建國任人保科科長,李朝宏任人保科副科長;趙啟平任總務科科長,呂棣清任總務科副科長;劉全香任成教部副主任。
1995年開設了財稅、財會、計算機與財會、審計、計算機信息管理5個專業。招收新生510人,在校生達950餘人。6月27日,成立常德財經學校業余黨校。8月,建成綜合辦公樓1棟,建築面積3100㎡。1996年招收新生494人,在校生達1300人。新建學生宿舍1棟,新建微機房2個,完善教學設施若干。
1995年11月,學校參加全省中專學校運動會,在160多所學校中團體總分名列第九;在全省中專學校女子籃球賽中獲第四名,在市中專學校男子籃球賽中學校獲第二名。1994年至1997年上半年,在參加省、市級的5次大型運動會中,學校女子獲得3次第一名、2次第二名,男子獲得1次第一名、1次第三名。在省八運會中學校有2名運動員獲得三金二銅的成績。省中專政治課教學比武在學校舉行,皮紹絨老師獲第一名。全市珠算競賽中學校獲團體第二名。
招生並軌後的辦學
1997年黃顯祥任校長,蔡子榮任黨委副書記,任克勤、唐友福任副校長。學校開設財務會計、電算會計、財政、稅務、審計、計算機信息管理6個專業。當年招收新生635人,在校生達1661人。參加全省專業課統考,3次獲全省第二名、1次第三名;省市珠協舉辦的珠算競賽獲2次第二名、1次第四名,達標率占應屆學生的96%。6月份,全省財經類中專學校專業課抽考中,95級審計二班榮獲第一名。7月,學校首屆普招畢業生287人畢業。
在「迎回歸」系列活動中,陽岳文老師帶領朱立波等14名學生參加全市書法展,有11人獲獎;在全國邀請賽中,師生共8人獲獎,陽岳文老師、朱立波、李後勇、賀薇4人簡歷被編入《世紀藝術家傳略》;鄭士瓊同學參加市財辦組織的演講比賽獲第一名;學生合唱隊參加市政府組織的文藝演出獲二等獎。在全省會計證、珠算等級證、英語等級證、計算機等級證考試中,合格率分別達81.4%、100%、83.8%、91.3%。10月16日,學校投資150萬元購買市交警支隊訓練場土地30畝。
1998年3月4日後,任克勤任副校長兼黨委副書記,主持全面工作,唐愛國、唐友福任副校長,蔡子榮任顧問。在校生1456人,教學班22個。3月30日,部分師生參加由國家語委主辦的全國首屆規范漢字書寫大賽,教務科科長戴立權獲組織獎,陽岳文老師、朱立波同學獲一等獎,7名同學分別獲二、三等獎。在「和平杯」國際書畫展中,陽岳文老師、朱立波同學獲書法類金獎。
4月13日,《校園生活報》復刊,並出版1998年第一期;5月8日,校刊《常德財經教育》出版發行。4月23日,學校田徑運動場破土動工,總投資70萬元。28日,學生宿舍動工,建築面積2950㎡,總投資180萬元。5月10日,唐曾晶老師參加全省教學比武獲二等獎。
7月3日—12日,學校實行了全員聘(用)任制、校內結構工資制、崗位目標考核制和後勤服務社會化改革。中層機構由原來的8個精簡到6個。9月-10月,召開教代會討論學校規章制度。11月19日,市政協15名委員來學校考察中專學校生存與發展問題。
1999年4月21日,省財政廳人教處副處長蔣德雲等一行來校視察。5月7日—9日,全省財稅中專學校第三屆田徑運動會在學校舉行,出席開幕式的有省財政廳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尹翠蘭、市人大副主任周鴻翔、市政協副主席馬桂遲等領導。省財校、衡陽財校、湘西財校、懷化財校、永州財校、郴州財校、邵陽計算機學校、益陽電子工業學校、岳陽財校、常德財校共10所財經類中專學校參加。運動會共破紀錄19項,其中常德財校破紀錄9項並獲男子團體總分、女子團體總分、學校團體總分三項第一名。
6月8日,表彰張 芳等十名「十佳學習標兵」,各獎勵人民幣1000元。9月9日,學校自籌資金125萬元新建的1棟建築面積為1879㎡的教學樓竣工並投入使用。11月21日,全省職教學會文秘分會99年年會在常德財經學校召開,55所學校參加會議,常德財經學校被評為先進單位,校長任克勤、辦公室主任張新球被評為先進個人。12月8日,普招新生注冊614人。2000年1月28日,常委試干(2000)1號文件、常政人試(2000)1號文件分別任命任克勤同志為常德財經學校校長兼黨委書記。2000年是招生並軌以來招生受到嚴重沖擊的一年,招收新生僅6個教學班,共411人。10月,學校被授予「省級園林式單位」稱號。12日,2名學生參加全市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技能競賽獲一等獎。2000年學校被市委、市政府評為目標管理紅旗單位。
2002年9月14日,市委副書記莫道宏來校視察工作。26日,學校參加「慶祝十六大」文藝演出獲特等獎。11月12日,《常德日報》報道學校王星、彭潔凌兩名學生義救軍分區戰士張勝海事跡。12月3日,陽耀芳老師參加常德市中職學校英語優質課競賽獲一等獎。12月,省教育廳授予學校畢業生就業先進單位,招生就業科科長戴立權被評為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個人。2001年、2002年均被市委、市政府評為目標管理先進單位。2002年在全省教學工作專項評估中,名列全市第一,被省教育廳評為教學工作優秀學校。
2003年7月4日,熊昌本任學校校長,唐愛國、唐友福、李華任副校長,唐建國任工會主席。2003年10月,在全市中職教師說課比賽中,王曉慧老師獲一等獎。11月,學校被確認為省中職財經商貿旅遊類副主任學校和常德財經類聯組主持學校。12月,市人民政府第98次專題會議決定將原常德市外事旅遊學校並入常德財經學校。
2004年4月,國家教育部授予學校「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稱號。當年招收新生1303人,教學班級50個,在校生達3100人,辦學規模創歷史新高。修建了一棟建築面積為4235㎡的教學大樓、一棟建築面積為3942㎡的學生公寓。11月,陶 莉老師共同製作的《旅遊概論》電子教案,獲全省財經商貿旅遊類競賽第一名。周東波老師在全市中職學校數學說課比賽獲一等獎;段麗萍老師在全市中職學校語文說課賽獲二等獎;蔣秀英老師輔導學生參加全市語言藝術大賽獲二等獎 。

⑼ 常德財經學校的師資陣容

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設有七科一室,即辦公室、組織人事科、教務科、繼續教育科、學生科、招生就業科、保衛科、後勤科。教職工142人,其中專任教師105人,佔73.94%,專任教師中,基礎課、專業課教師均具有本科以上學歷;有高級職稱者32人,占基礎課、專業課教師的32.7%,有中級職稱者44人,佔44.9%;雙師型教師32人,占專業課教師的53.3%。有研究生學歷者和在讀研究生共計10人。
學校對教師的要求是不僅要學歷合格、素質達標,還要爭當教學的能手、管理的強手、教研的高手,提倡師德與師能並重、要求與獎勵並行。學校的措施是對雙師型、高學歷(研究生以上)、高職稱人才實行分配上的傾斜,對完不成教研任務的教師、教研室評優評先實行一票否決,在教學檢查評估、評教中,實行末位淘汰,對承擔國家級、省、市級科研課題者予以經費和時間保證。制定完整系統的規章制度,先後制定包括教師崗位考核制度、工作量考計制度等在內的近30項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制定了健全、規范、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對學校各項工作的規范化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依制度嚴格教學常規管理,學校教務科具體抓教學管理。下設6個教研機構:財經教研室、文秘與旅遊教研室、數政教研室、計算機教研室、英語教研室、體育教研室。
學校鼓勵教師參與教研、科研,並採取「選苗子、結對子、壓擔子、讓位子、結果子」的方式,鼓勵教師參加教研工作。學校制定了一系列鼓勵教師參加教研的政策,鼓勵教師圍繞教學各環節開展深入的研究工作,對取得科研成果的教師給予獎勵。學校明確規定,凡省市行政部門和財政部門組織的有關教研活動,學術活動、人員培訓、教材編寫,學校均派員參加,全額報銷往返旅差費、會務費,其他機構組織的學術活動,也根據需要積極參加。2001年承擔市級科研課題《通用工資管理系統》、《中學田徑運動會通用管理軟體》的研究、開發,還參加了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職業指導和創業教育的研究與實驗》的實驗和《學分制改革研究》實驗。教師參與教研科研的積極性普通較高,學校每期組織一次教育教學工作經驗交流,每年編一期《優秀教研論文》和一期《學生工作》共2部論文集,有的教師還自己出了論文集。近5年來,公開發表的論文有155篇,獲獎論文46篇(國家級16篇、省級19篇,市級11篇),學校教師主編教材4本,參編教材18本。教師參與科研,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水平。
積極開展以骨幹教師為重點的全員培訓,根據《常德財經學校師資隊伍建設規劃》,採用「請進來、走出去」、校內培訓與校外實踐相結合等方式,提高教師水平。在校內對全體教師進行計算機各個方向培訓;派出了黃明光等21名教師到高校參加各種培訓、進修。鼓勵教師自學,提高學歷層次,樹立終身學習理念。連續3年, 600人次參加各類培訓, 20人提升了學歷, 21人提高了職稱, 8人參加了研究生課程學習。
一是實施用人制度改革。學校主動適應社會發展潮流,大膽實行機構改革。1998年起實行「三制一化」改革,工作人員實行競聘上崗、中層幹部通過競聘,形成了能上能下的機制,鼓勵年齡大的同志讓位子,加大對優秀青年的選拔力度。2004年1月,學校實行中層幹部競爭上崗,戴立權任辦公室主任,李 堅任辦公室副主任;鄒明慧任組織人事科科長;劉春暉任教務科科長,皮紹絨任教務科副科長;夏春波任繼續教育科科長,張雲飛任繼續教育科副科長;王承欣任學生科科長,毛和平、王曉慧任學生科副科長;李年貴任招生就業科科長,羅毅剛任招生就業科副科長;丁建華任保衛科科長;李建輝任後勤科科長,胡方雷任後勤科副科長;肖躍進任勞動服務公司經理,魯建華任勞動服務公司副經理。本著機構精簡,人員精幹,立足崗位管理和學校用人的原則,因事設崗,並明確各崗位目標,設定各崗位工作量系數,鼓勵一人多崗,充分挖掘各方面潛力。6月,選舉學校黨委會,熊昌本兼任黨委書記,唐愛國、唐友福、李 華、唐建國、鄒明慧、夏春波、劉春暉、王承欣為黨委委員;選舉成立學校紀律檢查委員會,唐建國兼任書記,皮紹絨、李堅為委員。
二是實行校內結構工資制。根據工作責任、工作量設定工作崗位系數、工資獎金系數和崗位工資基數,徹底打破大鍋飯、平均主義,注重向教學一線傾斜,將教師超課時津貼提高到每節15元,班主任津貼提高到每月平均450元左右。堅持每月考核,評等定級,考核結果與工資獎金掛鉤,每月兌現,極大地增強了教職工的工作責任感。
三是加強後勤保障。學校一方面嘗試部分後勤工作實行社會化運作,校內實行目標管理,另一方面狠抓服務意識培養。學校商店、食堂實行目標管理,引入競爭機制,在學校實行限價管理的同時,對質量、服務態度進行師生座談測評打分,員工工資獎金與之掛鉤。學校基建、維修嚴格實行預算審核制,成立了工會、紀檢、財會等人員組成的招投標領導小組,進行全程監督。

⑽ 常德財經學校畢業後拿什麼文憑

有中專,大專

麻煩您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