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曾國藩為官十年為何屹立不倒總結起來其實就一個字
有句話曾經很流行:「做官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岩。」那麼學曾國藩什麼呢?酈波副教授在《曾國藩家訓》一書中說:「很多人以為他有左右逢源的為官技巧,其實曾國藩自己總結就一條,只有一個字『窮』。」
曾國藩在給九弟曾國荃的家書中說:「予自三十歲以來,即以做官發財為恥,以宦囊積金遺子孫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總不靠做官發財以遺後人,章明鑒臨,予不念言。」意思是說,我以當官發財為恥,以當官貧窮為榮。我將來留給子孫的遺產中,要是有我做官掙來的錢,我死不瞑目。你看著辦吧。
曾國藩是這樣說的,究竟是如何做的呢?曾國藩死後,所有遺產都留給了兩個兒子,也就是曾紀澤和曾紀鴻兩兄弟。這兩兄弟在父親曾國藩的教育下,都是極其勤儉的人。曾紀澤在任駐英法外交官的時候,所有的薪俸都貼到外交使館和外交事務中去了,而自己一直過著儉朴的生活。他的弟弟曾紀鴻也是這樣,在北京做一個低級官吏,工資甚至不能養家糊口,以至於生活非常拮據。要知道,此時曾國藩才去世沒有多久,如果留下很多遺產,也不會困頓至此吧。
曾國藩之所以這么看重這個「窮」字,總的來說有三條原因。第一,在官場上,「窮」是保身之道。曾國藩是漢人,他當的卻是滿清的官員。在整個清代,朝廷對漢人為官是非常小心的,尤其提防漢人當高官,當有實權的官,當掌兵權的官。第二,不論是不是在官場,「窮」都是「善」之道。對男人來說,最危險的兩樣東西,就是金錢與權力。咸豐六年,曾國藩專門給九歲的小兒子曾紀鴻寫了封信,其中有句話「勤苦儉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在當時成為治家名言。第三,則是出於曾國藩個人的信仰所在,儒家「仁愛忠恕、禮義廉恥」的信念,讓他立志做個清廉的好官。
曾國藩一生守住一個「窮」字,並以此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家人,雖然有官場哲學明哲保身的需要,但更主要原因應該是他自身的道德情操決定的。他在兩江總督任上去世後,曾國藩家從金陵兩江總督府搬回湖南老家的遺物,基本上都是書。曾國藩安貧樂道,一生不虛。
(作者 馮秀彬)
❷ .表示屹立不倒的四字詞
巍然聳立。巋然不動。穩如磐石。挺拔偉岸。昂然挺立。穩如泰山。根深蒂固。穩穩當當。紅旗不倒。高聳入雲。
正氣樹立。革命信仰。英雄豐碑。
❸ 屹立不倒可以形容人嗎
屹立不倒是不能形容產品的,它指的是,有一個是建築,另外就是說它這個人的一個品質,目前不能形成產品
❹ 表示「屹立不倒」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表示「屹立不倒」的四字詞語有:巋然不動、安於盤石、傲然屹立、嵬然不動、紋絲不動。
一、巋然不動[ kuī rán bù dòng ]
1、解釋:巋然:高峻獨立的樣子。象高山一樣挺立著一動不動。形容高大堅固,不能動搖。
2、出自:《淮南子·詮言訓》:「至德,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動,行者以為期也。」
譯文:得道的人就像山丘、巍然不動,而行路人將它作為目標來攀登。
3、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含褒義。
二、安於盤石[ ān yú pán shí ]
1、解釋:象盤石一樣安然不動。形容安定穩固。
2、出自:《荀子·富國》:「為名者否,為利者否,為忿者否。則國安於盤石,壽於旗翼。」楊倞註:「磐石,盤薄,大石也。」
譯文:為名的嗎,為便利的嗎,為憤怒的嗎。那麼國家在盤石,長壽在旗幟翼。「楊驚註:「磐石,盤桓,大石頭啊。
3、語法:作謂語、狀語。
三、傲然屹立[ ào rán yì lì ]
1、解釋:形容堅定,不可動搖地站立著。
2、出自:古華《芙蓉鎮》:「抽莖了,長葉了,鐵骨青枝,傲然屹立。」
3、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形容高大挺拔,意志堅定不移,不可動搖
四、嵬然不動[ wéi rán bù dòng ]
1、解釋:嵬然:高大的樣子。形容高聳挺立,穩固而不為外力所動。
2、出自:西漢 劉安《淮南子 詮言訓》:「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動,行者以為期。」
譯文:得道的人就像山丘、巍然不動,而行路人將它作為目標來攀登。
3、示例:泰山嵬然不動地屹立在齊魯平原上。
五、紋絲不動[ wén sī bù dòng ]
1、解釋:一點兒也不動。形容沒有絲毫改變。
2、出自: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38回:「金蓮坐在床上,紋絲兒不動,把臉兒沉著。」
3、語法:偏正式;作謂語、狀語;用於人或物。
❺ "屹立不倒"什麼意思
屹立不倒[ yì lì bù dǎo ]:指像山峰一樣高聳挺立。比喻意志堅定,不可動搖。
相似詞:屹立巍然屹立傲然屹立倒立不破不立坐立不安勢不兩立誓不兩立
❻ 屹立不倒什麼意思
指像山峰一樣高聳挺立。比喻意志堅定,不可動搖
❼ 形容泰山屹立不倒的成語
形容泰山屹立不倒的成語:穩如泰山
穩如泰山 [wěn rú tài shān]
基本釋義
形容象泰山一樣穩固,不可動搖。
褒義
出 處
《漢書·劉向傳》:「來勢不兩立;王氏與劉氏亦且不並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則上有累卵之危。」
例 句
1. 橫跨海峽的大橋在這次海嘯中依舊~。
近義詞
安如盤石 固若金湯 堅不可摧 牢不可破 堅如盤石 安如磐石巋然不動 堅如磐石 坦然自若
反義詞
岌岌可危 搖搖欲墜 風雨飄搖 危如累卵 上躥下跳 危若累卵大廈將傾 惶恐不安
成語接龍
山公倒載 載馳載驅 驅羊戰狼 狼顧鳶視 視為知己 己溺己飢飢不遑食 食味方丈 丈二和尚 尚虛中饋 饋貧之糧 糧多草廣廣開才路 路絕人稀 稀奇古怪 怪聲怪氣 氣象萬千 千狀萬端端本澄源 源清流清 清渾皁白 白首如新 新仇舊恨 恨海難填填坑滿谷 谷馬礪兵 兵不厭權 權重秩卑 卑身賤體 體貼入微微乎其微 微察秋毫 毫發不爽 爽然自失 失驚打怪 怪誕詭奇
❽ 男朋友說,在風雨中屹立不倒,是什麼意思
你男朋友大概的意思就是說不管風雨無阻,他依然堅持堅信他自己的理念,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❾ 中華文明至今屹立不倒的原因是什麼
當今世界上,只有一種文明沒有斷檔過,延綿不斷至今,那就是中華文明,在過去的5000年浩瀚歷史長河中,它以柔韌而挺拔姿態一次次抵擋了外來文明的沖擊,不卑不亢。
以至於讓華夏千千萬萬的子民得以繁衍生息,並在過去的歷史當中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近代雖有沉痛的低潮,但很快,這個民族再次盎然在世界復興之路上。
若深究其原因,我們或許都要好好研究一下世界文明史和中華文明的發展差異,方能找到中華文明為何能5000年延綿不斷的原因。
一個文明大爆炸時期,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扎堆誕生了
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有一個時期是至關重要的,那就是公元前5世紀那時,那個時期,一大堆先知集體誕生,直接把過去的野蠻無序的文明,井然有序地進行了分類,並開始各司其職,每人一個山頭開始發展。
印度文明:印度文明的發源地是印度,印度哲學家思考人和神的關系,他們講究的是精神層面上的享受,所以你會看到印度人的操作能力特別落後,效率特別低,人們的時間觀念也極其差勁,你去印度約印度人見面,約好半小時後見,你會發現,5小時了,對方還未必出現。
同樣,這樣的文明無法長久。
埃及文明:
埃及文明比中華文明早1000年,是最古老的文明,但是埃及文明跟巴比倫文明是一樣的,研究的是人與物之間的關系。
所以古代及的金字塔,以及各種葯物的技術非常了得。但是他們卻忘記了自我保護,外來文明把埃及文明沖擊的四分五裂,最後也失敗了。
為何到最後只剩下了中華文明
前面我們已經分析了四大文明,中華文明沒有單獨分析,我們來說一下中華文明。
中華文明跟其他三個文明體系有所不一樣,中華文明以人為本,研究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中華文明至今仍屹立不倒。
巴比倫文明和埃及文明體系下的所有國家,他們失去了人與人之間的周旋能力,往往有更好的利器,到最後還是因為人的情商把他們沖垮。
印度文明也是一樣的,他們講究神,只研究精神。
但是世界上生活著的只有人,所以神也沒法搭救他們。
而中華文明在經歷多少次沖擊下,但是善於使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最後總能逢凶化吉。比如,面對蒙古國的來襲,這個清朝,他們最後還是被中華文明漢化了,蒙古國的文化被瓦解的渣都不剩,所以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你得到了我的人,未必得到我的心,遲早你會失去的更多。我想,這句話用在中華文明優勢里最切合不過了。
中華文明跟其他文明有個很大的區別,我們以守為主,而其他文明則以攻為主,但他們萬萬沒想到,即便攻入了,能不能消化則是一個問題。
❿ 形容屹立在那裡不倒的成語有哪些
1、巍然屹立[ wēi rán yì lì ] :巍然:極高的樣子;屹立:山勢直立高聳。比喻像高山一樣直立地上,不可動搖。
出 處:孫世愷《雄偉的人民大會堂》:「在天安門右前方,巍然聳立著一坐雄偉壯麗的大廈,這就是人民大會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