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桑寄生功效與作用
從葯方的組成來看,屬陰陽雙補,先有三陰同補(補腎陰、補肝陰、補脾陰),比如熟地黃可以補腎陰,山茱萸則是肝腎同補,山葯能健脾益腎。而菟絲子、巴戟天、鹿角霜,強壯腰膝,壯陽補腎。餘下的五味子、煅龍骨、煅牡蠣、遠志、合歡皮皆是治失眠要葯。陰虛的典型症狀是潮熱、盜汗、手心和腳心煩熱、口燥咽干,此外還有遺精、夢遺、早泄等。陽虛的典型症狀是腰膝酸軟、不耐疲勞、經常覺得乏力、四肢發涼、喜熱怕冷等。有些腎陽不足的人,也可能會出現勃起功能障礙、早泄、滑精等性功能問題。
服用桑寄生的注意事項
桑寄生有一定的毒性,如果方法不正確不科學,服用後可能會產生頭暈目眩、胃脹、口舌乾燥等不良反應。桑寄生再好,也有一些使用禁忌。不能多吃,不能什麼病都吃桑寄生,服用時最好咨詢中醫。
㈡ 桑寄生功效與作用
灌木,高0.5-1米;嫩枝、葉密被褐色或紅褐色星狀毛,有時具散生疊生星狀毛,小枝黑色,無毛,具散生皮孔。葉近對生或互生,革質,卵形、長卵形或橢圓形,長5-8厘米,寬3-4.5厘米,頂端圓鈍,基部近圓形,上面無毛,下面被絨毛;側脈4-5對,在葉上面明顯;葉柄長6-12毫米,無毛。
總狀花序,1-3個生於小枝已落葉腋部或葉腋,具花(2-)3-4(-5)朵,密集呈傘形,花序和花均密被褐色星狀毛,總花梗和花序軸共長1-2(-3)毫米;花梗長2-3毫米;苞片卵狀三角形,長約1毫米;花紅色,花托橢圓狀,長2-3毫米;副萼環狀,具4齒;花冠花蕾時管狀,長2.2-2.8厘米,稍彎,下半部膨脹,頂部橢圓狀,裂片4枚,披針形,長6-9毫米,反折,開花後毛變稀疏;花絲長約2毫米,花約長3-4毫米,葯室常具橫隔;花柱線狀,柱頭圓錐狀。
果橢圓狀,長6-7毫米,直徑3-4毫米,兩端均圓鈍,黃綠色,果皮具顆粒狀體,被疏毛。花期6-8月。[1]
生境分布
編輯語音
產於雲南、四川、甘肅、陝西、山西、河南、貴州、湖北、湖南、廣西、廣東、江西、浙江、福建、台灣。[1]生於海拔20-400m的平原或低山常綠闊葉林中,寄生於桑樹、桃樹、李樹、龍眼、荔枝、楊桃、油茶、油桐、橡膠樹、榕樹、木棉、馬尾松或水松等多種植物上。[2]
葯用價值
編輯語音
桑寄生(2張)
來源: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枝葉。[2]
化學成份:桑寄生葉中含黃酮類化合物: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甙(quercitrin)及少量的右旋兒茶酚(catechol)。[2]
性味:苦甘,平。
歸經:入肝、腎經。
功能主治:補肝腎,強筋骨,除風濕,通經絡,益血,安胎。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腳氣,風寒濕痹,胎漏血崩,產後乳汁不下。治久咳[3],舌縱[4]眩暈[5]
①《本經》:主腰痛,小兒背強,癰腫,安胎,充肌膚,堅發、齒,長須眉。
②《別錄》:主金瘡,去痹,女子崩中,內傷不足,產後余疾,下乳汁。
③《葯性論》:能令胎牢固,主懷妊漏血不止。
④《日華子本草》:助筋骨,益血脈。
⑤《滇南本草》:生槐樹者,主治大腸下血、腸風帶血、痔漏。生桑樹者,治筋骨疼痛,走筋絡,風寒濕痹。生花椒樹者,治脾胃寒冷,嘔吐惡心翻胃;又用治梅瘡毒,婦人下元虛寒或崩漏。
⑥《本草蒙筌》:散瘡瘍,追風濕,卻背強腰痛。
⑦《生草葯性備要》:消熱,滋補,追風。養血散熱,作茶飲,舒筋活絡。
㈢ 桑寄生的功效與用量
本品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Tax illus chinensis(DC.) Danser的乾燥帶葉莖枝。主產於廣東、廣西、雲南等地。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粗莖,切段,乾燥,或蒸後乾燥。
【處方用名】桑寄生、桑上寄生。
【炮製加工】除去雜質,略洗,潤透,切厚片或短段,乾燥。
【功效及用法用量】苦、甘,平。歸肝、腎經。屬祛風濕強筋骨葯。具有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功效。主治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無力,崩漏經多,妊娠漏血,胎動不安,頭暈目眩之疾。
常用劑量:9~15g,煎服。
【大劑量單葯應用經驗】
1.上海淮海制葯廠、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等經驗:用桑寄生製成沖劑,每包相當生葯(5g),每次0.5~1包,日服2次(相當於每日劑量80~160g)。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新醫葯學雜志》,1974年第3期)2.宋代醫家經驗:治小兒中蠱毒,令腹內堅痛,面目青黃,淋露骨立,病變無常。以桑寄生二兩(80g),搗細為散,如茶點服之,日四、五服。(《太平聖惠和劑局方》)3.上海第二醫學院附屬人民醫院經驗:桑寄生注射液治療心律失常。用桑寄生注射液2~4mL(每mL含生葯4g)肌注,每日2次,或靜脈注射12mL,或靜脈滴注18mL,每日1次,14d為一療程。治療37例,對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療效佳,有效率分別為55.5%、76.9%;對陣發性房顫亦有一定療效,有效率為75%。(《中醫葯研究參考》,1978年第3期)。
【大劑量配伍及名方應用經驗】
1.孫思邈經驗:用獨活寄生湯治腰背痛,腎氣虛弱,卧冷濕地當風所得。方中桑寄生用量至100g。具體用法:獨活150g,寄生、杜仲、牛膝、細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風、川芎、人參、甘草、當歸、芍葯、乾地黃各100g。上十五味細挫,以水一斗(2000mL),煮取三升(600mL)。分三服。溫身勿冷也。(《千金要方》)2.倪朱謨經驗:桑上寄生100g,白術、當歸各150g,鱉甲500g。用滾湯水泡洗凈,用水一斗(2000mL),入砂鍋內,慢火熬如飴,加煉蜜100g,收之。每日不拘時用,米湯調服數茶匙。治療小兒背強,難以俯仰。(《本草匯言》引《嵇氏方》)3.楊氏經驗:桑寄生100g,防風、大芎12.5g,炙甘草15g。為末。每服10g,水一盞,煎八分,和滓服。治毒痢膿血,六脈微小,並無寒熱者。(《楊氏護命方》)4.宋代醫家經驗:用桑寄生75g,艾葉25g(微炒),阿膠50g(搗碎)。炒令黃燥,上葯銼,以水一大盞半,煎至二盞,去滓。食前分溫三服。治療妊娠胎動不安,心腹刺痛。(《太平聖惠方》)5.宋太醫院經驗:用寄生飲治療妊娠遍身虛腫。桑寄生50g、桑根白皮(銼炒)1.5g、木香25g、紫蘇莖葉50g、大腹皮3g。上五味,細銼如麻豆大,拌勻,每服15g,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聖濟總錄》)6.張錫純經驗:用壽胎丸治療滑胎。方中桑寄生用至100g,與補腎養血葯物配伍,煉為丸。菟絲子(炒熟)200g、桑寄生100g、川斷100g、真阿膠10g。上葯將前三味軋細,水化阿膠和為丸一分重,每服二十丸,開水送下,日再服。
㈣ 農村常說的桑寄生到底有何神奇功效
有風濕病,腰酸腿軟,到鄉村找尋桑寄生,有益處會找上你。桑寄生有它的綠色植物文化,在古代,一個大戶人家的孩子長期被風濕病困擾,通過土郎中之手後依然酸痛,每到冬季又加深了,大戶人家派民工前去找尋此前的土郎中,民工卻在路邊桑樹上找到了和以前類似的葯草,拿回來給大戶人家孩子用了十多天,這下真有改善了,因此「桑寄生」這名稱就產生了。
那麼,它有什麼功效與作用?在中醫葯學里,它歸屬於滋補養生類,有溫補腎陽和強筋壯骨,祛風濕的功效。桑寄生可用以腎陽不足的問題,骨筋乏力和腰酸腿軟常用到它,一樣能夠在風濕病痹痛這一塊兒起到關鍵功效,在很多單位,它也是常備葯,乃至也有安胎的功效,價值很高。
㈤ 桑寄生的葯用價值
桑寄生既能祛風濕,又能養血益肝腎、強筋骨。故可用治營血虧虛、肝腎不足之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無力等症。
養血安胎
桑寄生能補肝腎,養血,而固沖任,安胎元。治療肝腎虧虛,崩漏,月經過多,妊娠下雪,胎動不安等症狀,常與阿膠、續斷、香附等配伍使用。
補益肝腎
桑寄生能補益肝腎,平肝降壓,用於治療高血壓引起的頭暈目眩,肝腎不足者,常與杜仲、牛膝等葯配伍使用。
㈥ 桑寄生有哪些功效呢
桑寄生為常綠小灌木桑寄生或槲寄生的帶葉莖枝。所謂“寄生”是指寄生於它樹之意,以桑樹上的寄生質量為佳。古人認為“桑為木之精”,桑寄生“得桑之餘氣而生”,《本草經疏》:“一本於桑,抽其精英,故功用比桑尤勝”。但寄生對於桑樹有害,桑農見之則多剔除,故“真者難得”。近幾十年國內養蠶區普遍推廣良種桑,樹矮、干細、枝多、葉大,欲得桑寄生則更為不易。故市售的桑寄生葯材,多為槲寄生,而槲寄生又有好幾個品種,統稱“雜寄生”,今均當做“桑寄生”應用,也是無奈。寄生的功效,與宿主有關,若所宿之樹有毒性,則寄生也會有毒性,不可不知。寄生常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粗莖,乾燥切段後生用。
朱良春經驗:桑寄生祛風濕多用於腰腿疼痛,唯其性平和,故常配伍獨活、當歸、赤芍、細辛、防風、露蜂房、豨簽草等葯;若濕盛可加蒼白術、薏苡仁、萆薢、木瓜等葯;若寒盛可加制川烏、制附片、生薑等葯;若血瘀可加丹參、沒葯、紅花、土鱉蟲等葯。若用其補肝腎、強腰膝,則常配伍續斷、鹿銜草、熟地、山茱萸、骨碎補、淫羊藿等葯。
㈦ 桑寄生的功效和作用
桑寄生,中葯名。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Taxillus chinensis(DC.)Danser.的乾燥帶葉莖枝。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粗莖,切段,乾燥,或蒸後乾燥。
入葯部位:植物的乾燥帶葉莖枝。
性味:味苦、甘,性平。
歸經:肝、腎經。
功能:有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安胎元的作用。
主治: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無力,崩漏經多,妊娠漏血,胎動不安,頭暈目眩。
相關配伍:
1、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等症。本品既能祛除風濕,又能補肝腎、強筋骨,對風濕痹痛、肝腎不足、腰膝酸痛最為適宜,常與獨活、牛膝等配伍應用。
2、用於肝腎不足、腰膝酸痛、腳膝痿弱無力等症。本品葯性平和,專入肝腎,為補益肝腎要葯,故對老人體虛、婦女經多帶下而肝腎不足、腰膝疼痛、筋骨無力者亦每與杜仲、續斷等配伍應用。
3、用於胎漏下血,胎動不安等症。本品有補肝腎而兼養血安胎的功效,用於肝腎虛虧、沖任不固所致胎漏下血、胎動不安,常與續斷、菟絲子、阿膠等配伍。
㈧ 桑寄生中葯的功效是什麼
桑寄生,別名廣寄生,性味苦、平,歸肝、腎經。
具有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功效。有降壓、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心肌收縮力作用,還有利尿、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尚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
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肝腎不足、腰膝酸軟無力、胎動不安、胎漏下血等。
臨床上常與獨活、杜仲、牛膝等葯物配伍應用,即獨活寄生湯。
㈨ 桑寄生有什麼功效和作用
具體來說,桑寄生有以下功效:
一、祛風濕,強筋骨
桑寄生能驅風養血,有治療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等症狀的功效。一些有風濕病的人陰雨天會坐立難安,渾身難受,不妨多喝桑寄生茶和用桑寄生作為食補,可能會對風濕病有一定的效果。
二、降壓利尿
與氨茶鹼相比,桑寄生毒性比較低,並且有顯著的利尿作用,加上桑寄生能夠舒張冠狀血管,對抗腦垂體後葉素,所以也有一定的降壓效果,很多高血壓葯成分里也都會含有桑寄生。
三、抗病毒
桑寄生能夠有效且快速地抑制脊髓灰質炎病毒和其他腸道病毒,提高身體免疫力。
四、安胎養血
桑寄生能養血安胎,補腎固胎元,常與一些因血虛胎動不安的葯劑同用,如阿膠、川續斷、菟絲子等。
五、其他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