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不計是什麼意思
不計算,也就是不考慮的意思。如:不計成本,不計代價,都是不考慮成本或代價,非要達到目的才罷休。
⑵ 保險里,不計免賠,不計是指什麼意思
不計免賠通常指的是車輛保險中的不計免賠險:是一種商業險(車損險或三責險)的附加險。不計免賠險作為一種附加險,需要以投保的「主險」為投保前提條件,不可以單獨進行投保。
其保險責任通常是指「經特別約定,發生意外事故後,按照對應投保的主險條款規定的免賠率計算的、應當由被保險人自行承擔的免賠金額部分,保險公司會在責任限額內負責賠償」。
經特別約定,保險事故發生後,按照投保人選擇投保的商業第三者責任保險、車輛損失險或車上人員責任險的事故責任免賠率計算的,或按照全車盜搶險的絕對免賠率計算的,應當由被保險人自行承擔的免賠金額部分,保險人負責賠償。
(2)不計擴展閱讀:
不計免賠險作為一種附加險,需要以投保的「主險」為投保前提條件,不可以單獨進行投保,其保險責任通常是指「經特別約定,發生意外事故後。
按照對應投保的主險條款規定的免賠率計算的、應當由被保險人自行承擔的免賠金額部分,保險公司會在責任限額內負責賠償」。一般來說,投保了這個險種,就能把本應由自己負責的5%到20%的賠償責任再轉加給保險公司。
⑶ 不計什麼四字詞語
【不計其數】沒法計算數目.形容很多.【計不反顧】指不作回頭、後退的打算.同「計無返顧」.【計不返顧】指不作回頭、後退的打算.同「計無返顧」...
⑷ 不計什麼什麼成語
不計其數
bù jì qí shù
【注釋】
沒法計算數目。形容很多。
【出處】
宋·魏了翁《奏措京湖諸郡》:「或謂官民兵在城內者約二十萬,而散在四郊者,不計其數。」
【舉例】
去州橋河內周圍上下點燈,~。(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六回)
【近義詞】
不勝枚舉、不可勝數、不一而足
【反義詞】
屈指可數、寥寥無幾、鳳毛麟角
【謎語】
四舍值;管它是多少
【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人或事物很多
【英文翻譯】
too many to be counted <innumerable>
⑸ 不計得失什麼意思
意思是不計較得到的和失去的。
讀音:bù jì dé shī
解析:得失是指成敗;利害;短長;優劣。
示例:當年他來過這里,為了國家,他不計得失,與新疆人民同甘共苦,創造了無數的財富。
(5)不計擴展閱讀
近義詞
置之度外
讀音:zhì zhī dù wài
釋義:不去考慮,指不把個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出處:清朝金松岑、曾樸《孽海花》第二十七回:七十老翁,死生早置之度外,由他去吧。譯文:七十歲的人,死生早就不管了,由他去吧。
示例:他為了搶救落水的兒童,把生死置之度外。
⑹ 忽略不計的意思
忽略不計
釋義:指某物很少,可以在特定情況下不考慮。
忽略
釋義:指疏忽,不在意;沒注意到。
出處:《漢書·王莽傳下》:「朝廷忽略,不輒督責,遂至延曼連州。」
例句:一些很有意義的論點被忽略了。
⑺ 表示不計的成語
不計其數、濟濟一堂、名目龐雜、眾星捧月、繁花似錦、車水馬龍、川流不息、人頭攢動、
⑻ 不 計 什麼的詞語
不計其數
⑼ 不計介面是什麼意思
部倉庫一樣。電腦除了要有「工作間」,還要有專門存儲東西的倉庫。硬碟又叫固定盤,由金屬材料塗上磁性物質的碟片與碟片讀寫裝置組成。這些碟片與讀寫裝置(驅動器)是密封在一起的。硬碟的尺寸有5.25英寸、3.5英寸和1.8英寸等。有一類硬碟還可以通過並行口連接,作為一種方便移動的硬碟。硬碟的存儲速度比起內存來說要慢,但存儲量要大得多,存儲容量可用兆(MB)或吉(GB)來表示,1GB=1024MB。目前,家用電腦的硬碟的大小有60GB、80GB、120GB等。
硬碟的性能指標解析:
1.硬碟的轉速(Spindle Speed)
硬碟轉速就是指硬碟主軸電機的轉動速度,一般以每分鍾多少轉來表示(RpM),硬碟的主軸馬達帶動碟片高速旋轉,產生浮力使磁頭飄浮在碟片上方。要將所要存取資料的扇區帶到磁頭下方,轉速越快,等待時間也就越短。隨著硬碟容量的不斷增大,硬碟的轉速也在不斷提高。然而,轉速的提高也帶來了磨損加劇、溫度升高、雜訊增大等一系列負面影響。
2.硬碟的數據傳輸率(DAtA TRAnsfeRRAte) DTR(DAtA TRAnsfeRRAte)
數據傳輸率,它又包括了外部數據傳輸率(ExteRnAlTRAnsfeR RAte,又稱突發傳輸速率)和內部數據傳輸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兩種,我們常常說的ATA100中的100就代表著這塊硬碟的外部數據傳輸率理論值是100MB/s,指的是電腦通過數據匯流排從硬碟內部緩存區中所讀取數據的最高速率。而內部數據傳輸率可能並不被大家所熟知,但它才是一塊硬碟性能好壞的重要指標,它指的是磁頭至硬碟緩存間的數據傳輸率,具體如何分析一個硬碟的DTR曲線我們會在後文的測試過程中進行說明。
註:在一些官方資料中大家常常會發現兩種不同的單位,一種是MB/s,一種是MBit/s,需要指出的是,我們不能用一般的MB和MBit的換算關系(1B=8Bit)來進行換算,比如說文檔中說明內部數據傳輸率為570MBit/s,這里就不能把570簡單的除以8來進行換算,因為這個570MBit中有很多Bit是一些輔助信息,簡單的除以8得出的數值和其真實性能並不能等同。當然,持續數據傳輸率更需要我們去關注,也就是上圖中的「27 to 44」這部分數據,不過並不是每一個硬碟廠家都會給出這項數據,這就需要我們通過測試來分析了。
3.硬碟緩存
緩存是硬碟與外部匯流排交換數據的場所。硬碟讀數據的過程是將要讀取的資料存入緩存,等緩存中填充滿數據或者要讀取的數據全部讀完後再從緩存中以外部傳輸率傳向硬碟外的數據匯流排。可以說它起到了內部和外部數據傳輸的平衡作用。可見,緩存的作用是相當重要的。目前主流硬碟的緩存主要有8MB和2MB兩種。一般以SDRAM為主。根據寫入方式的不同,有寫通式和回寫式兩種。現在的多數硬碟都是採用的回寫式。
4.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 Seek TiMe)
平均尋道時間指的是從硬碟接到相應指令開始到磁頭移到指定磁軌為止所用的平均時間。單位為毫秒(Ms),這是硬碟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這個指標和後面要談到的平均訪問時間有著密切的聯系。
5.柱面切換時間(也稱磁軌切換時間,CylindeR Switch TiMe或者TRAck to TRAck TiMe)
它指的是兩個相鄰的柱面進行切換所用的時間,具體到磁軌上是指磁頭從當前磁軌上方移動到相鄰的磁軌上方所用的時間,單位為毫秒(Ms)。
6. 全程尋道時間(Full StRoke seek TiMe) 指的是磁頭從最外圈磁軌上方移動到最內圈磁軌上方(或者從最內圈磁軌上方移動到最外圈磁軌上方)所用的時間,單位為毫秒(Ms)。
7. 平均潛伏期(AveRAGe LAtency TiMe) 它指的是磁頭移動到指定磁軌後,還需要多少時間指定的(即要讀取或者寫入的)扇區才會轉到磁頭下進行讀取或者寫入的相關操作,很明顯這個時間和碟片的轉速有關,平均潛伏期一般指碟片旋轉一周所用時間的一半,單位為毫秒(Ms)。這樣我們就可以很輕松地換算出硬碟轉速和平均潛伏期的一一對應關系。
換算公式為:(60/硬碟轉速×2)×1000=平均潛伏期
可以計算出來,5400轉 5.556Ms,7200轉 4.167Ms和10000轉 3Ms
8. 平均訪問時間(AveRAGe Access TiMe)
這項指標在官方技術文檔中一般不會出現,它指的是從相應的讀或者寫指令發出開始到有指定的扇區轉到磁頭下等待進行讀取或者寫入(也有的稱為從讀/寫指令發出到第一筆數據讀/寫所用的時間)為止的這段時間。一般情況下,平均訪問時間約等於平均尋道時間和平均潛伏期之和(嚴格定義中還包括一些指令處理時間,但一般忽略不計)。其單位也為毫秒(Ms),它的值我們可以利用HdtAch 2.61和WinBench 99v2.0測試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