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佛羅倫薩大教堂
擴展閱讀
2017年長春高新股票價格 2025-07-05 16:57:40

佛羅倫薩大教堂

發布時間: 2022-01-17 03:45:25

1. 佛羅倫薩主教堂的介紹

建於1334年—1420年的佛羅倫薩主教堂,兩端各為一鍾樓和一穹窿頂,有著幽雅的外觀輪廓,是許多藝術家工作的成果。佛羅倫薩主教堂的穹頂被公正地認為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的第一個作品,新時代的第一朵報春花。

2. 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和佛羅倫薩大教堂,哪一座規模更大

英國倫敦聖保羅大教堂的長度約159米 (520.3英尺)
面積約7875平方米 (84766平方英尺)

佛羅倫薩大教堂也叫「花之聖母大教堂」,世界第四大教堂。建於1296-1436年。整個教堂裝飾華麗。教堂的右側有高85米的鍾樓用托斯卡那白、綠、粉色花崗石貼面。屬於佛羅倫薩哥特式建築風格。樓內有370級台階,可登高俯瞰全城。教堂的邊上還有一座八角型的洗禮堂,青銅大門上雕有著名的的「天堂之門」。是基貝爾蒂(Ghiberti)花費21年的傑作,將「舊約全書」的故事情節分成十個畫面,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依次是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該隱殺害他的兄弟亞伯;挪亞醉酒和獻祭;亞伯拉罕和以薩獻祭;以掃和雅各;約瑟被賣為奴;摩西接受十戒;耶利哥的失敗;菲利士人的戰爭;所羅門和示巴女王,浮雕分別鑲嵌在銅門的框格內,現在的門上的作品是復製品,原件在大教堂的博物館展出。
教堂的八角形穹頂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頂之一,內徑為43米,高30多米,在其正中央有希臘式圓柱的尖頂塔亭,連亭總計高達107米。巨大的穹頂依託在交錯復雜的構架上,下半部分由石塊構築,上半部分用磚砌成。為突出穹頂,設計者特意在穹頂之下修建一個12米高的鼓座。為減少穹頂的側推動,構架穹面分為內外兩層,中間呈空心狀。大教堂建築的精緻程度和技術水平超過古羅馬和拜占庭建築,其穹頂被公認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築的第一個作品,體現了奮力進取的精神。
佛羅倫薩大教堂其實是一組建築群,由大教堂、鍾塔和洗禮堂組成,位於今天佛羅倫薩市的杜阿莫廣場和相鄰的聖·日奧瓦妮廣場上。大教堂是整個建築群的主體部分,始建於1296年,建成於1462年,當時正是佛羅倫薩的繁盛時期。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狀,本堂寬闊,長達82.3米,由4個18.3米見方的間跨組成,形制特殊。教堂的南、北、東三面各出半八角形巨室,巨室的外圍包容有5個成放射狀布置的小禮拜堂。整個建築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穹頂,僅中央穹頂本身的工程就歷時14年,完成於1434年,頂高106米,由當時義大利著名的建築師勃魯涅斯基設計,穹頂的基部呈八角平面形,平面直徑達42.2米。基座以上是各面都帶有圓窗的鼓座。穹頂的結構分內外兩層,內部由8根主肋和16根間肋組成,構造合理,受力均勻。內部牆壁上有一幅著名的壁畫《最後的審判》。同時,人員可以通過環廊到達穹頂內部。在中央穹頂的外圍,各多邊形的祭壇上也有一些半穹形,與上面的穹頂上下呼應。它的外牆以黑、綠、粉色條紋大理石砌成各式格板,上面加上精美的雕刻、馬賽克和石刻花窗,呈現出非常華麗的風格。整個穹頂,總體外觀穩重端莊、比例和諧、沒有飛拱和小尖塔之類的東西,水平線條明顯。穹頂是文藝復興早期建築的代表作,也是佛羅倫薩城市建築的標志性建築,它把文藝復興時期的屋頂形式和哥特式建築風格完美地結合起來了,有明顯的過渡特徵。除大教堂以外,整個建築群中的鍾塔和洗禮堂也是很精美的建築,鍾塔高88 米,分4層,13.7米見方;建於1290年的洗禮堂高約31.4米,建築外觀端莊均衡,以白、綠色大理石飾面。

3. 佛羅倫斯大教堂的簡介

杜奧莫大教堂、喬托鍾樓和八角形的聖喬瓦尼洗禮堂同在一個大廣場上,三座大的建築構成一體,顯得格外雄偉壯觀。
聖母百花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是翡冷翠的主座教堂(Duomo),鮮艷的大理石塊拼成幾何圖形,即為顯眼而壯觀;它的大圓頂及由文藝復興大師喬托設計的鍾塔,更為巍峨的教堂帶來更多的氣勢。位於翡冷翠市中心的聖母百花教堂,有著一個橘紅色巨大的圓頂,所以很好認,遠遠的就會看見它,這也幾乎成了翡冷翠的重要地標。
漂亮的圓頂是1446年完成的,設計這座圓頂的布魯內雷斯基(Brunelleschi)在建造的當時,不使用鷹架,技巧仿自羅馬萬神殿的圓頂,神乎奇技是最好的形容詞。
此外,圓頂的內部有美術史學家兼畫家的瓦薩利(Vasari)所繪的濕壁畫《最後的審判》,也是非常值得欣賞的傑作。不過,這個壁畫後來是由另一位畫家祝卡利(Zuccari)完成的。而高達91公尺的圓頂,內部有階梯共463級,可以爬上圓頂欣賞翡冷翠全景。
除了圓頂,主座教堂重要的建築還包括了鍾樓(Campanile de Giotto)和洗禮堂(Bittistero di San Giovanni)。
聖母百花教堂完成的時間先後不一,洗禮堂是最古老的一棟,再來是鍾樓,教堂圓頂則是比較晚完成的部分。
面對著主座教堂的小廣場是聖喬凡尼廣場(Piazza di San Giovanni),聖喬凡尼是翡冷翠的守護者,這里通常是觀光客集合的地方。
另外,在教堂右手邊也有一塊廣場,稱為主座教堂廣場(Piazza di Duomo),有一些販賣紀念品的小販和幫觀光客作畫的畫攤。主座教堂的四周美術館、購物市場豐富,是翡冷翠的精華區。
化名城佛羅倫薩中文又叫「佛羅倫斯」,現化義大利語中叫Frenze......文化名城佛羅倫薩中文又叫「佛羅倫斯」,現化義大利語中叫Frenze,因此有的中文書中有「翡冷翠」之稱。無倫在拉丁語里,還是在義大利語里,它的名字的含義都是花城的意思。它的標志是一朵百合花。
佛羅倫薩座落在平寧山山麓阿爾諾河河谷的一塊平川上,四周環抱以丘陵。

4. 佛羅倫薩大教堂的建築特點是什麼啊歷史意義代表作品啊

建築特點是:形制很有獨創性,雖然大體還是拉丁十字式的,但突破了教會的禁制,把東部歌壇設計成近似集中式的,預計用穹頂。

歷史意義如下:

佛羅倫薩大教堂的落成和落成盛典,被史學家們視作一個新的文化時期的開端。平等的激情在平民中洶涌。

空氣中洋溢著人文主義的精神,佛羅倫薩開始了嶄新的歷史。

佛羅倫薩大教堂標志著新的時代精神的蒞臨,但這並不意味著文化情緒與中世紀歷史的徹底隔絕與分離。佛羅倫薩大教堂依舊延續了哥特式後期風格的余脈。

代表作品:《末日審判》、《喬凡尼·阿古托紀念碑》。

外部特點

教堂外部用黑、綠、粉色條紋大理石砌成,輔以精美絕倫的雕刻,石刻花窗,大教堂的風格華麗而浪漫。

而紅、綠、白外觀裝飾精美,三色花崗岩貼面的美麗教堂將文藝復興時代所推崇的古典、優雅、自由 詮釋得淋漓盡致,顯得極為華美鮮艷。

形形色色的雕像加上豐富多彩的繪畫,佛羅倫薩大教堂,如同一部網路全書,使進入這里的人們得以一窺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藝術家們震驚世人的作品,感受著這片土地上浪漫的藝術氣息。

即使忽略了收藏的數之不盡的藝術品,他本身也是建築史上傑出代表。

5. 佛羅倫薩大教堂是哪一年建成的

佛羅倫薩大教堂(FlorenceCathedral),又稱純潔聖瑪麗亞天主教堂。這個大教堂是13世紀末行會從貴族手中奪取政權後,作為共和政體的紀念碑而建造的。設計人是阿爾諾爾福·迪·坎比奧(ArnolfodiCombio)。1296年開始建造,但是阿爾諾爾福在1302年去世,導致教堂停工。1334年弗朗切斯科·塔倫蒂(FrancescoTalenti)等人對這一設計進行修改後繼續建造。預計建造穹頂,但要建造這個穹頂,跨度和高度的技術都有難度。布魯內萊斯基很早就開始考慮大教堂的屋頂問題,他也意識到任何能夠解決這一問題的人,必將能夠獲得不朽的聲譽。1420年,布魯內萊斯基在羅馬考察了萬神殿等紀念性建築之後,開始受命修建穹頂。1434年,雄偉碩大的圓屋頂就顯露在佛羅倫薩的地平線上。

6. 建造佛羅倫薩大教堂的建築師是誰

佛羅倫薩大教堂(FlorenceCathedral)為義大利著名教堂。位於義大利佛羅倫薩,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瑰寶。佛羅倫薩大教堂是13世紀末行會從貴族手中奪取了政權後,作為共和政體的紀念碑而建造的。型制很有獨創性,雖然大體還是拉丁十字式的,但突破了教會的禁制,把東部歌壇設計成近似集中式的,預計用穹頂。15世紀初,布魯內列斯基著手設計穹頂。

設計師布魯內列斯基
布魯內列斯基出身於手工業工匠,鑽研了當時先進的科學特別是機械學,精通機械、鑄工,在透視學和數學等方面都有過建樹,在雕刻和工藝美術上有很深的造詣。經過刻苦努力,他掌握了古羅馬、拜占庭和哥特式的建築結構。為了設計穹頂,他在羅馬逗留幾年,潛心鑽研古代的拱券技術,測繪古代遺跡。回到佛羅倫薩後,作了穹頂和腳手架的模型,制定了詳細的結構和施工方案。1420年,在佛羅倫薩政府召集的有法國、英國、西班牙和日耳曼建築師參加的會議上,他獲得了這項工程的委任。同年動工興建,1431年完成了穹頂,接著建造頂上的採光亭。1470年採光亭完工,但布魯內列斯基前此於1446年去世了。

7. 佛羅倫薩大教堂是怎樣建成的

在佛羅倫薩城,佛羅倫薩大教堂占據著中心的地位。佛羅倫薩大教堂(FlorenceCathedral),又稱純潔聖瑪麗亞天主教堂。這個大教堂是13世紀末行會從貴族手中奪取政權後,作為共和政體的紀念碑而建造的。設計人是阿爾諾爾福•迪•坎比奧(ArnolfodiCombio)。1296年開始建造,但是阿爾諾爾福在1302年去世,導致教堂停工。1334年弗朗切斯科•塔倫蒂(FrancescoTalenti)等人對這一設計進行修改後繼續建造。預計建造穹頂,但要建造這個穹頂,跨度和高度的技術都有難度。布魯內萊斯基很早就開始考慮大教堂的屋頂問題,他也意識到任何能夠解決這一問題的人,必將能夠獲得不朽的聲譽。1420年,布魯內萊斯基在羅馬考察了萬神殿等紀念性建築之後,開始受命修建穹頂。1434年,雄偉碩大的圓屋頂就顯露在佛羅倫薩的地平線上。

8. 佛羅倫薩大教堂的設計者是誰

佛羅倫薩大教堂的設計者是阿諾爾福,,,佛羅倫薩大教堂其實是一組建築群,設計者是阿諾爾福整個教堂由大教堂、鍾塔和洗禮堂組成,位於今天佛羅倫薩市的杜阿莫廣場和相鄰的聖·日奧瓦妮廣場上。1296年佛羅倫薩市當局決定在市中心修建這座教堂。

9. 佛羅倫薩大教堂是誰設計的

佛羅倫薩大教堂(FlorenceCathedral),又稱純潔聖瑪麗亞天主教堂。這個大教堂是13世紀末行會從貴族手中奪取政權後,作為共和政體的紀念碑而建造的。設計人是阿爾諾爾福·迪·坎比奧(ArnolfodiCombio)。1296年開始建造,但是阿爾諾爾福在1302年去世,導致教堂停工。1334年弗朗切斯科·塔倫蒂(FrancescoTalenti)等人對這一設計進行修改後繼續建造。預計建造穹頂,但要建造這個穹頂,跨度和高度的技術都有難度。布魯內萊斯基很早就開始考慮大教堂的屋頂問題,他也意識到任何能夠解決這一問題的人,必將能夠獲得不朽的聲譽。1420年,布魯內萊斯基在羅馬考察了萬神殿等紀念性建築之後,開始受命修建穹頂。1434年,雄偉碩大的圓屋頂就顯露在佛羅倫薩的地平線上。威廉·弗萊明說:「新建成的佛羅倫薩大教堂的落成典禮使空前之多的教會高級神職人員、外交官、政治家們會集一起,步他們後塵的是著名的藝術家、詩人和音樂家。頭戴三重冕,身著白色長袍的教皇歐仁四世在7位身穿鮮紅外袍的紅衣主教和至少37位身穿紫色法衣的主教和大主教的陪同下,浩浩盪盪地穿過旗幟林立的街道。隊列中還有城市官員和行會首領以及他們的儀仗隊。」教皇的唱詩班唱看由音樂家杜飛創作的聖歌,歌詞的第一句是:「玫瑰花,教皇的禮物」。在歌詞中,大教堂被說成是「最寬敞的神廟」,布魯內萊斯基的圓頂被稱頌為「巨大的藝術品」、」藝術的奇跡」。歌詞的結尾表達了佛羅倫薩人對聖母瑪麗亞的懇求:

聖母啊!貞女的光榮,您忠誠的佛羅倫薩人向您懇求,誰祈禱……誰就可得到您寬厚的恩惠……

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在文藝復興時期的大主教尤利烏斯二世與萊奧十世的統治時期,文化首都從佛羅倫薩轉到了羅馬。1494年隨著美第奇逃離佛羅倫薩,大批藝術家,包括米開朗琪羅、拉菲爾以及布拉曼特等人來到羅馬,他們的才能集中地體現在聖彼得大教堂的設計和建造中。

聖彼得大教堂(St.Peter』sBasilica)是最能代表文藝復興盛期的建築物。

羅馬聖彼得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