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米高梅電影公司的資料
米高梅電影公司 (英文名稱:Metro-Goldwyn-Mayer,簡稱:MGM,中文簡稱:美國米高梅公司、米高梅公司或米高梅)是美國好萊塢八大影業公司之一。
米高梅電影公司拍攝了電影史上最出色的影片之一——《亂世佳人》,創造出歷久不衰的銀幕經典——007,塑造了不朽的卡通形象——貓和老鼠,發起成立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並推出了奧斯卡獎……
上面幾個成就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讓這個公司不朽,何況幾個神話集於一身。米高梅電影公司的雄獅利奧標志一度被當成了美國的象徵,它旗下巨星雲集,曾創造每周推出一部電影的神話。
2021年5月26日外媒報道,亞馬遜84.5億美元收購米高梅,好萊塢市場上「賣身」多時的米高梅終於找到了自己的接盤。
米高梅電影公司被亞馬遜收購:
2021年5月26日,外媒報道,海外電商巨頭亞馬遜(Amazon)將以84.5億美元收購好萊塢傳統製片廠米高梅(MGM Studios)。
收購的目的非常直接,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Jeff Bezos)在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米高梅擁有眾多備受推崇的IP和廣泛深入的節目目錄,我們可以重新構想並開發面向21世紀的IP。」
亞馬遜收購米高梅,是為了拓展自身的媒體業務,而在此之前,亞馬遜與Netflix的流媒體追擊戰已經持續多時。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米高梅
B. 米高梅電影公司的米高梅與中國
1929年,原開在戈登路(今江寧路)的兼營舞廳的「大華飯店」歇業,被譽為「貴族區」 的上海西區,沒有一個與「貴族區」相適應的娛樂場。 1932年,購靜安寺地營建Paramount Hall,並以諧音取名「百樂門」。
該娛樂場由楊錫鏐建築師設計,號稱「東方第一樂府」。建築共三層。底層為廚房和店面。二層為舞池和宴會廳,最大的舞池計500餘平方米,舞池地板用汽車鋼板支托,跳舞時會產生晃動的感覺;大舞池周圍有可以隨意分割的小舞池,既可供人習舞,也可供人幽會;兩層舞廳全部啟用,可供千人同時跳舞,室內還裝有冷暖空調,陳設豪華。三樓為旅館,頂層裝有一個巨大的圓筒形玻璃鋼塔,當舞客准備離場時,可以由服務生在塔上打出客人的汽車牌號或其他代號,車夫可以從遠處看到,而將汽車開到舞廳門口。
該娛樂場建成後,一度租給某法國人經營。由於出租合同規定,「百樂門」老闆根據客人人數抽成,這位法國人即規定舞客一律自帶舞伴,而收費極為昂貴,這使「百樂門」蒙受極大的損失。不久,「百樂門」辭退該法國人,重新易人經營,並向社會招聘舞女。當時,舞女的月收入高達三千至六千元,是普通職員的十倍以上。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一位叫陳曼麗的舞女,因拒絕為日本人伴舞,被日本人派人槍殺在舞廳內。1954年,由於「百樂門」虧空嚴重,而由政府有關部門接管。原舞廳主建築改為紅都戲院,其他附屬建築則改建為商場。後改為紅都電影院。1990年6月11日,影院大門口的雨棚因年久失修倒坍,壓死行人一名,曾被責令停止營業,進行大修。今址為愚園路218號。
2012年,米高梅影業看到中國影業巨大的成長性,決定在深圳組建合資公司,開拓以中國大陸為主的亞洲市場,深圳市米高梅影業有限公司就這樣孕育而生。
此前,米高梅酒店集團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就在澳門設立澳門米高梅酒店集團,迄今已在上海、杭州、武漢、大連等城市開設了近10家超五星級酒店。
米高梅(中國)影業全稱為深圳市米高梅影業有限公司。作為美國米高梅影業集團在中國大陸地區唯一合作夥伴,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集影片投資發行、影院規劃建設、影院運營管理於一身,整合了電影全產業鏈的影業公司。這里集結了一大批國內外頂點的影視製作、運營管理、策劃營銷人才,實現了從編劇、導演、製作到市場推廣、院線發行、影院建設等完整的生產體系,是中國電影產業邁向國際化的一張名片。
米高梅一方面將美國先進的影院商業模式成功引入國內,成為中國影院產業轉型升級的引領者,另一方面,也將眾多國內優秀電影大片,輸出到美國,架起了一座中美兩國文化交流的橋梁,被美國總統奧巴馬稱之為是「中美兩國文化交流的使者」。
米高梅影業進入中國以來,得到了CNN、BBC、《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時報》、《巴爾的摩太陽報》、《時代周刊》、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等數十家國際國內知名媒體的廣泛關注,並成功入選了由《新經濟時報》評選的2012年度「中國文化產業十大新聞事件」之一。並被國家文化部、科技部、工信部等五部委列為2012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之一。
此外,米高梅還與中影集團、光線影業的國內多家知名電影公司和專業機構合作,在國內首次推出以新型商業影院投資為主營業務的股權私募基金投資公司。公司計劃三年內在國內建設加盟、直營和聯營影院500家以上,影院銀幕不少於1600塊、影院座位不少於10萬個,公司年均增長速度超過50%。爭取三年內在香港、新加坡、美國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掛牌上市。
C. 米高梅大酒店和米高梅電影公司有啥關系一個BOSS么。。
所有米高梅酒店(包括澳門米高梅與拉斯維加斯米高梅金殿)均與MGM沒有任何直接關系。米高梅金殿是米高梅國際酒店集團旗下的娛樂場酒店,其始創人Kirk Kerkorian曾同是米高梅公司的擁有人。
D. 米高梅公司為什麼會破產
盲目開發研究,高層決策方向性錯誤導致資金鏈斷裂,無力回天…
E. 米高梅倒閉了 可是Hobbit不是米高梅公司的么他倒閉了這部電影又是怎麼被拍出來的
米高梅沒有倒閉,申請破產保護不等於倒閉。事實情況是,米高梅在申請破產保護以後很短的時間內,其管理公司『望遠鏡公司』就和債權人就達成了協議,將幾十億美元的債權通過債轉股的方式轉換成了米高梅95%的股份,然後米高梅就不用還債了,而且望遠鏡公司還說服了富有的債權人們投入資金拍攝新電影。這樣米高梅就從破產中解脫了。
所以007、hobbit之類的電影,還會繼續出現在銀幕上。
更詳細的情況可以問度娘或谷歌娘。
F. 關於米高梅公司破產,是怎麼回事,還有希望嗎
90年代許多競爭對手陸續崛起例如皮克斯和夢工廠等,都抓住了新特效技術和動畫科技的商機,相比MGM顯得老派和一成不變,21世紀後也缺乏賣座大片。金融危機兩年後2010年MGM開始征詢一百多位債權人的意見將申請美國破產法《第11章》保護,進行破產重整,以擺脫四十億美元的債務壓力。債權人若同意申請破產保護,將可獲得重整後新公司的95%股權作為補償。在破產重整期間,公司將維持正常運作。
2010年11月3日,由於無力償還巨額債務和推出新作,米高梅公司於當日宣布破產託管。由於債台高築,缺乏賣座電影,加之DVD光碟銷量下滑,米高梅財務吃緊。
2010年初米高梅曾公開尋求買家收購,但卻乏人問津。根據重整計劃,另一家好萊塢私人製片廠「望遠鏡娛樂」,將會把旗下的兩家子公司與米高梅合並,組成新的米高梅電影公司。「望遠鏡娛樂」將持有重組後新公司剩餘的5%股權,但將取得新公司的經營權。
由於和華納兄弟的合作,延期已久的《霍比特人》才能夠開始製片,該片被定在2月正式開拍。但在米高梅申請破產保護之前,《007》系列續集的確切開拍時間仍然無法確定。米高梅表示將出讓《007》新續集一半的版權,尋求一名願意負擔所有製片費用的夥伴。但在此之後,米高梅將完全擁有《007》的其他續集,獨立出資拍攝,並保證每兩年都會有一部新的續集和觀眾見面。米高梅計劃在2012年11月讓《007》的第23集上映。
也就是說米高梅被收購以後就只能使用被收購公司的logo了,米高梅的獅子頭也會不復存在。
(6)米高梅公司擴展閱讀:
由於無休止的財政危機,米高梅於四月份的時候宣布將無限期延後《007》續集的開拍時間,但在七月份的時候,有消息稱主演丹尼爾·克雷格和導演薩姆·門德斯仍然被列在《007》計劃中,不過關於原先計劃的編劇尼爾·珀維斯、羅伯特·維德和皮特·摩根三人的去留卻沒有了定論。
丹尼爾·克雷格肯定不是一個閑人,在藉助《007》系列聲名大噪之後他也有不少片約纏身,其中就包括根據瑞典的《千禧三部曲》翻拍的系列電影第一部《龍紋身的女孩》。
另外,導演喬恩·費儒的《牛仔和外星人》續集可能也有他的份。導演薩姆·門德斯前段時間傳出消息稱可能會拍攝根據小說改編的《在切瑟爾海灘上》,沒有確切的消息傳出。
網路—米高梅公司
G. 好萊塢八大影業公司的米高梅
米高梅 Metro-Goldwyn-Mayer (MGM)好萊塢五大電影公司之一。
一個電影製作公司拍攝了電影史上最出色的影片之一——《亂世佳人》,創造出歷久不衰的銀幕經典——007,塑造了不朽的卡通形象——貓和老鼠,發起成立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並推出了學院獎(即奧斯卡)……要知道,上面幾個成就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讓這個公司不朽,何況幾個神話集於一身。這個公司的雄獅標志一度被當成了美國的象徵,它旗下巨星雲集,曾創造每周推出一部電影的神話。這個公司的大號叫米高梅。 1923年,美國電影業出現危機,當時的米特羅電影製片公司出現嚴重虧損。老闆馬爾科斯·洛夫不但沒有後退,反而張開大口又買下了同樣瀕於破產的高德溫電影製片公司。至此,米高梅公司有了「米」和「高」。然而,僅靠這一賭注遠遠不夠,洛夫所缺的是—個得力的經營者。後來,他在眾多可選擇的對象中挑選了路易斯·梅耶—— 一個好萊塢小電影製片公司的老闆,經過數日長談,梅耶同意加盟。
1924年4月24日,世界電影史上的最大奇跡——米高梅(米特羅——高德溫——梅耶的簡稱)電影公司宣告成立,並從此開始製造出一系列神話。 公司成立後,梅耶成為總經理,開始施展他的卓越才華,將米高梅締造成電影界的巨無霸,他自己也成了整個好萊塢的帝王。
1925年,梅耶施出大手筆——推出前無古人的歷史巨片《賓虛》,影片雖然耗費了公司大量金錢,但同時創造了史無前例的票房記錄,也為米高梅公司贏得了巨大聲譽。
1929年,為順應有聲電影的歷史潮流,米高梅斥資35萬美元?當時是天文數字拍攝歌舞片《百老匯的旋律》,影片場面布景之華麗、歌舞設計之新穎、聲音運用之自如,將電影推到一個嶄新的高度。影片上映後轟動一時,順理成章地摘取了第二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末之前,在梅耶的精心打理下,米高梅一直是好萊塢最大、最有影響的集製片、發行、放映於一身的電影公司,它的雄師標志甚至成了美國的象徵。
米高梅旗下巨星雲集,克拉克·蓋博、斯賓塞·屈塞、瓊·克勞馥、凱瑟琳·赫本、葛麗泰·嘉寶、伊麗莎白·泰勒等人都服務於此。前二十屆奧斯卡共產生了40位影帝和影後,其中11位是在米高梅推出的影片中獲得的,而當時好萊塢有八大製片公司。這11位影帝影後中包括克拉克·蓋博斯賓塞·屈塞、羅伯特·多納特和諾瑪·希拉、葛麗亞·嘉遜、費雯麗·哈利、英格麗·褒曼等超級巨星。
這一時期,米高梅佳片迭出,像《百老匯的旋律》第二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大飯店》 第五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叛艦喋血記》第八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歌舞大王奇格菲》第九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綠野仙蹤》、《魂斷藍橋》、《費城故事》、《亂世佳人》第十二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化身博士》、《忠勇之家》第十五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煤氣燈下》等等,都堪稱電影史上的經典。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米高梅公司連連受到打擊,其中三件事是致命的。
1948年5月,美國最高法院根據反托拉斯法作出判決,判定大公司非法壟斷。這一判決要求製作公司只管製片,放棄發行和電影院業務的經營。這就給像米高梅這樣集製作、發行和放映於一身的大公司致命一擊,因為它的主要財源被切斷了。
第二個打擊來自電視業。二戰後,電視開始大量進入家庭,到五十年代,電影觀眾比四十年代少了一半,到1957年,米高梅持續了30年盈利的局面被打破。
第三個打擊就是梅耶的離去。梅耶是米高梅的最大功臣,他的電影主張的出發點和歸宿就是娛樂大眾,而公司董事會對他的懷疑卻與日俱增。到五十年代初,他與自己的助手道爾·夏里的矛盾越來越大,最終董事會留下了夏里而讓梅耶走人。1951年,梅耶這位一度是好萊塢最有權勢的人被迫離開米高梅。
由於電視的壓迫,米高梅開始在寬銀幕、大製作上下工夫。1959年,他們精心准備了數年之久的新版《賓虛》火爆登場。這部影片耗資1500萬美元,創當時電影攝制花銷的最高記錄。這部影片還獲得了11項奧斯卡,這一記錄至今沒被打破。影片上映後,觀眾又被從電視機前拉回到電影院,米高梅也迎來了短暫的中興。
然而,大製作只能偶爾為之,在隨後的10年裡。米高梅雖有《西北偏北》、《青樓艷妓》、《洛麗塔》、《日瓦格醫生》等佳作,但仍連年虧損。 由於連年虧損,1970年,米高梅被美國賭業大亨柯克·克爾科里恩買下。克爾科里恩是拉斯維加斯賭王,熱衷於賭場和賓館業,因此,米高梅與電影業越來越遠。此後,克爾科里恩兩次將米高梅轉賣,又兩次買回,使米高梅飽經磨難。
這其間,米高梅有過—次小小的轉機,那是1981年,公司吞並了另一個不景氣的大製片公司美國聯合藝術家影片公司,這個公司曾拍出過《原野百合花》、《西區故事》、《桃色公寓》,《飛越瘋人院》、《畢業生》、《洛奇》等優秀影片,並擁有007的品牌。然而當年兩家公司聯合起來的電影市場份額僅占可憐的6%。
由於沒有任何有線電視頻道、電視網路或寬頻管道,沒有傳媒集團做後盾,像米高梅這樣的獨立製片公司自然處處受制於人。
2001年,米高梅靠《漢尼拔》、《律政俏佳人》的業績得到4個多億的票房收入,公司推出的其他影片則都不盈利。2002年,公司斥巨資投拍的戰爭大片《風語者》票房慘敗,公司高層被迫辭職,米高梅再次進入被拍賣行列。
2005年4月8日,索尼公司以近50億美元的價格將米高梅買下,從此,好萊塢八大公司中的最後一個獨立製片公司消失了。如今,米高梅與哥倫比亞公司同屬索尼旗下,開始了新的征程。然而,它擁有的170座奧斯卡金像(數量為好萊塢八大製片公司之首)卻仍在訴說著它曾經的輝煌。
2010年11月3日,米高梅曾由於無力償還債務而宣布破產保護, 後於同年年底重組。 《貓和老鼠》(1940年,七次獲奧斯卡最佳短片獎,是動畫史上無可超越的巔峰)
《理發店》(2002年)
《律政俏佳人》(2001年)
007系列之《明日帝國》(1997年)
《塞爾瑪與路易斯》(1991年,獲64屆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獎)
《一條名叫旺達的魚》(1988年)
《雨人》(1988年,獲6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4項大獎)
《神經錯亂》(1987年,獲60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等3項獎)
《廣播電視網》(1976年,獲49屆奧斯卡最佳男、女主角等4項獎)
《日瓦格醫生》(1965年,獲38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等4項獎)
《西部開拓史》(1963年,獲36屆奧斯卡最佳原始劇本等3項獎)
《青樓艷妓》(1960年,伊麗莎白·泰勒因此片首次成為奧斯卡影後)
《賓虛》(1959年)
《琪琪》(1958年,又名《金粉世界》,獲3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9項獎)
《雨中曲》(1952年)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1951年,獲24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等6項獎)
《煤氣燈下》(1944年,英格麗·褒曼因此片首次成為奧斯卡影後)
《忠勇之家》(1942年)
《費城故事》(1940年,詹姆斯·斯圖爾特憑此片成為奧斯卡影帝)
《魂斷藍橋》(1940年)
《亂世佳人》(1939年,費·雯麗憑此片首次成為奧斯卡影後)
《再見,奇普斯先生》(1939年,獲第12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綠野仙蹤》(1939年)
《雙城記》(1935年)
《茶花女》(1934年)
《大飯店》(1932年)
《人猿泰山》(1932年)
《機器戰警》(1985年/2014年)
H. 米高梅是好萊塢最老牌的製片公司之一,它曾出版過什麼經典電影
米高梅電影公司是美國好萊塢八大影業公司之一,曾經給觀眾貢獻了不少佳作,它是好萊塢最負盛名的電影公司之一,也是美國電影和好萊塢的象徵,一提到米高梅,人們會想到米高梅那個獅子咆哮標志,據說,這個標志拍攝的時候還是用的真實的獅子,並不是特技的。
這段時期米高梅的發展可謂是空前鼎盛,這要歸功於在這一時期裡面,米高梅擁有美國最好、觀眾最喜歡的演員還有導演,演員有:克拉克·蓋博、珍·哈露、瓊·克勞馥、羅伯特·泰勒、斯賓塞·屈賽、瑙瑪·希拉、葛麗泰·嘉寶、等等,這些演員都是集美貌與演技於一身的實力演員,導演有:喬治·庫克、埃立克·馮·斯特勞亨、金·維多、弗里茨·朗、維克多·弗萊明等等。正是因為有這些演員跟導演的加持,使得米高梅的發展是如虎添翼,並且也出了不少經典電影。
I. 米高梅公司的詳情
1922年馬庫斯·洛、塞繆爾·戈德溫和路易斯·B·邁耶於美國共同創辦米特羅公司,當時稱Loew氏公司。 19 米高梅(15張)23年,美國電影業出現危機,當時的米特羅電影製片公司出現嚴重虧損。老闆馬爾科斯·洛夫不但沒有後退,反而張開大口又買下了同樣瀕於破產的高德溫電影製片公司。至此,米高梅公司有了「米」和「高」。然而,僅靠這一賭注遠遠不夠,洛夫所缺的是—個得力的經營者。後來,他在眾多可選擇的對象中挑選了路易斯·梅耶—— 一個好萊塢小電影製片公司的老闆,經過數日長談,梅耶同意加盟。 1924年4月24日,世界電影史上的最大奇跡——米高梅(米特羅——高德溫——梅耶的簡稱)電影公司宣告成立,並從此開始製造出一系列神話。 編輯本段輝煌 公司成立後,梅耶成為總經理,開始施展他的卓越才華,將米高梅締造成電影界的巨無霸,他自己也成了整個好萊塢的帝王。 經典巨片 1929年,為順應有聲電影的歷史潮流,米高梅斥資35萬美元?當時是天文數字 拍攝歌舞片《百老匯的旋律》,影片場面布景之華麗、歌舞設計之新穎、聲音運用之自如,將電影推到一個嶄新的高度。影片上映後轟動一時,順理成章地摘取了第二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192 5年,梅耶施出大手筆——推出前無古人的歷史巨片《賓虛》,影片雖然耗費了公司大量金錢,但同時創造了史無前例的票房記錄,也為米高梅公司贏得了巨大聲譽。 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之前,在梅耶的精心打理下,米高梅一直是好萊塢最大、最有影響的集製片、發行、放映於一身的電影公司,它的雄師標志甚至成了美國的象徵。 巨星雲集 克拉克·蓋博、斯賓塞·屈塞、加里·格蘭特、瓊·克勞馥、凱瑟琳·赫本、葛麗泰·嘉寶、伊麗莎白·泰勒等人都服務於此。前二十屆奧斯卡共產生了40位影帝和影後,其中11位是在米高梅推出的影片中獲得的,而當時好萊塢有八大製片公司。這11位影帝影後中包括斯賓塞·屈塞、羅伯特·多納特、加里·格蘭特和凱瑟琳·赫本、諾瑪·希拉、葛麗亞·嘉遜、費雯麗·哈利、英格麗·褒曼等超級巨星。 凱瑟琳·赫本 佳片不斷 這一時期,米高梅佳片迭出,像《百老匯的旋律》第二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大飯店》 ,第五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叛艦喋血記》,第八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歌舞大王奇格菲》,第九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綠野仙蹤》《魂斷藍橋》《費城故事》《亂世佳人》,第十二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化身博士》《忠勇之家》,第十五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煤氣燈下》等等,都堪稱電影史上的經典。 編輯本段中興與衰落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米高梅公司連連受到打擊,其中三件事是致命的。 1948年5月,美國最高法院 米高梅曾經獲得的奧斯卡獎杯 根據反托拉斯法作出判決,判定大公司非法壟斷。這一判決要求製作公司只管製片,放棄發行和電影院業務的經營。這就給像米高梅這樣集製作、發行和放映於一身的大公司致命一擊,它的主要財源被切斷了。 第二個打擊來自電視業。二戰後,電視開始大量進入家庭,到五十年代,電影觀眾比四十年代少了一半,到1957年,米高梅持續了30年盈利的局面被打破。 第三個打擊就是梅耶的離去。梅耶是米高梅的最大功臣,他的電影主張的出發點和歸宿就是娛樂大眾,對於電視的發展也束手無策,公司董事會對他的懷疑卻與日俱增。到五十年代初,他與自己的助手道爾·夏里的矛盾越來越大,最終董事會留下了夏里而讓梅耶走人。1951年,梅耶這位一度是好萊塢最有權勢的人被迫離開米高梅。 由於電視的壓迫,米高梅開始在寬銀幕、大製作上下工夫。1959年,他們精心准備了數年之久的新版《賓虛》火爆登場。這部影片耗資1500萬美元,創當時電影攝制花銷的最高記錄。這部影片還獲得了11項奧斯卡,這一記錄至今沒被打破。影片上映後,觀眾又被從電視機前拉回到電影院,米高梅也迎來了短暫的中興。 然而,大製作只能偶爾為之,在隨後的10年裡。米高梅雖有《西北偏北》、《青樓艷妓》、《洛麗塔》、《日瓦格醫生》等佳作,但仍連年虧損。 編輯本段不完美的結局 由於連年虧損,1970年,米高梅被美國賭業大亨柯克·克爾科里恩買下。克爾科里恩是拉斯維加斯賭王,熱衷於賭場和賓館業,因此,米高梅與電影業越來越遠。此後,克爾科里恩兩次將米高梅轉賣,又兩次買回,使米高梅飽經磨難。 這其間,米高梅有過—次小小的轉機,那是1981年,公司吞並了另一個不景氣的大製片公司美國聯合藝術家影片公司,這個公司曾拍出過《原野百合花》、《西區故事》、《桃色公寓》,《飛越瘋人院》、《畢業生》、《洛奇》等優秀影片,並擁有007的品牌。然而當年兩家公司聯合起來的電影市場份額僅占可憐的6%。 由於沒有任何有線電視頻道、電視網路或寬頻網路,沒有傳媒集團做後盾,像米高梅這樣的獨立製片公司自然處處受制於人。 2001年,米高梅靠《漢尼拔》、《律政俏佳人》的業績得到4個多億的票房收入,公司推出的其他影片則都不盈利。2002年,公司斥巨資投拍的戰爭大片《風語者》票房慘敗,公司高層被迫辭職,米高梅再次進入被拍賣行列。 2005年4月8日,索尼公司以近50億美元的價格將米高梅買下,從此,好萊塢八大公司中的最後一個獨立製片公司消失了。如今,米高梅與哥倫比亞公司同屬索尼旗下,開始了新的征程。然而,它擁有的170座奧斯卡金像(數量為好萊塢八大製片公司之首)卻仍在訴說著它曾經的輝煌。 編輯本段宣布破產 由於無力償還巨額債務和推出新作,於2010年11月3日早晨宣布破產。 此前,億萬富翁和著名企業投資家卡爾·伊坎曾購買了米高梅20%的債務,並且致力於推動該公司與自己控股的獅門影業公司合並。近日,米高梅債權人與伊坎達成協議,伊坎放棄了合並計劃,同意由其實施預組破產方案。 預計米高梅會在一兩個月內脫離破產保護,屆時將由望遠鏡娛樂公司的共同創始人加里·巴伯和羅傑·伯恩鮑姆擔任米高梅聯合首席執行長。 米高梅10月29日宣布,在持有該公司近40億美元債務的債權人中,至少約三分之二的債權人和逾半數的個人債權人投票批准該預組破產計劃,贊成票數已滿足法庭批准破產重組計劃所需的最低票數,重組存在的票數障礙已基本掃清。 米高梅是好萊塢一家有著86年輝煌歷史老牌電影公司,推出過包括《亂世佳人》在內的一大批經典影片,並先後200次在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儀式上折桂。近年來,由於一直沒有推出成功的影片,加上積欠了40億美元的債務,米高梅的前景十分慘淡。 [1] 米高梅與望遠鏡合並 本周一,(2010年12月20日)米高梅電影公司(MGM)與望遠鏡電影公司(Spyglass)正式合並,憑借五億美元的融資,米高梅告別破產,重組正式生效。至此,擁有著007、亂世佳人、洛奇、機械戰警和霍比特人的米高梅開始了新的征程。 望遠鏡公司的創始人羅傑·伯恩鮑姆和蓋里·巴伯將共同擔任米高梅的主席和CEO,他們將擁有新米高梅公司1%的股份,並且繼續擁有望遠鏡公司但不再負責具體的運營工作。原米高梅的CEO斯蒂芬·庫伯,如預期中的一樣,已經離開了他工作過16個月的崗位。 根據新重組方案,新投資人、億萬富翁卡爾·伊坎(也是獅門影業的金主,曾試圖讓米高梅與獅門合並)將以入股的方式幫助米高梅償還大約50億美元的債務和利息。作為交換,原米高梅的債權人將會在重組後的米高梅公司獲得95%的股份。 羅傑·伯恩鮑姆和蓋里·巴伯在聲明中表示:「從今天開始,米高梅將是一個更強大,更有競爭力的公司,我們和堅實的金融基礎和光明的未來在一起!」
J. 派拉蒙和米高梅哪個電影公司實力強
在1930年代
米高梅公司旗下雖然擁有很多天王 天後
但是票房天王比較多(蓋博.威廉鮑威爾.屈賽...)
而且米高梅的象徵是獅子
給人一種陽盛陰衰的感覺
至於派拉蒙就不一樣了
旗下的票房女星較多
(像是早期的梅蕙絲特.瑪琳黛德麗.中期的當家天後克勞黛考白...)
而且派拉蒙的象徵是一座雪山
給人陰盛陽衰的感覺
而且米高梅的總裁就是路易梅耶
路易梅耶有他自己古怪的道德觀念(一定要孝順媽媽之類的...)
所以管教旗下的明星比較嚴格
作風較保守
感覺起來米高梅的女星比較正經八百.嚴肅
但是米高梅的女星也比較不會遇到潛規則(跟哥倫比亞等其他小公司比起來)
派拉蒙就不一樣了
男星.女星可以聚在一起講yellow笑話
沒有人會管
感覺起來派拉蒙給女星的自由空間比較大.女性題材比較多,發展空間也大
敢拍比較爭議.前衛的電影(當時的觀眾不一定看得出來,有時候是一語雙關)
例如:電影摩洛哥.金發維納斯....(有弦外之音)
而且派拉蒙捧出很多特立獨行的女星(不論是銀幕上或銀幕下)
例如:塔露拉班海克.克拉克鮑(私生活非常有趣)...太多了...
聽說派拉蒙公司會請一批女生來寫劇本,再來由男性高層來審核
如此一來,女性和男性觀眾的市場都掌握到了,很聰明的做法
雖然米高梅公司最有錢,排場更大,但是比較起來,我更喜歡派拉蒙公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