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科技松鼠會
擴展閱讀
2017年長春高新股票價格 2025-07-05 16:57:40

科技松鼠會

發布時間: 2022-01-17 20:14:59

Ⅰ 松鼠科學會跟果殼網有關系么是什麼關系

基友關系。
一個是公益性的(松鼠會),一個是商業性的(果殼)。
沒分裂,共用一個boss。

Ⅱ 科學松鼠會上的內容科學嗎

「科學松鼠會」是一個科學傳播公益團體,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使科學傳播並流行開來。
科學松鼠會由科學作家姬十三等人創立。「科學松鼠會」的名字來自一個有趣的比喻。松鼠會的創始者們認為科學對於普通大眾來說,就像味道鮮美卻又不方便吃的堅果,而他們就是要像松鼠一樣,把科學堅果外層的硬殼剝掉,

Ⅲ 科學松鼠會是什麼意思

科學松鼠會(Songshuhui-Association of Science Communicators)是一個致力於在大眾文化層面傳播科學的非營利機構,成立於2008年4月。松鼠會匯聚了當代最優秀的一批華語青年科學傳播者,旨在「剝開科學的堅果,幫助人們領略科學之美妙」。《南方周末》評價說:「松鼠會的文字作品兼具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已經成為本土科普作品的重要來源。」

中文名:科學松鼠會
外文名:Songshuhui-Association of Science Communicators
機構性質:社會公益組織
成立時間:2008年4月
創始人:姬十三
機構作用:推動科學傳播的大眾化

Ⅳ 科學松鼠會 「奶精」究竟是什麼精

植脂末又稱粉末油脂、奶精、脂肪粉,是以精煉氫化植物油和多種食品輔料為原料,經調配、乳化、殺菌、噴霧乾燥而成。該產品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水溶性、穩定性,用於各種食品中可提高營養價值和發熱量、提高速溶性和沖調性、改善口感,使產品更加

Ⅳ 怎麼加入科學松鼠會

如何加入科學松鼠會?

如果您是科學編輯、科學記者、科學作者或譯者,或者是擁有理工科背景的科學寫作愛好者,您就具備了申請加入松鼠會的條件。

請進入我們的論壇http://songshuhui.net/forum。論壇分為訪客區和認證區,新用戶只能訪問訪客區。您需要在「蘑菇台階」區發布申請貼申請進入認證區,在您通過審核後,可以進入認證區的「橡樹大廳」版。這里對於如何進入松鼠會有詳細說明。

Ⅵ 科學松鼠會是個什麼組織

一個很好玩的把科學知識用很淺顯直白的話語描述出來的一個組織。

Ⅶ 科學松鼠會的口號

讓我們剝開科學的堅果。

Ⅷ 【科學松鼠會】世界真的存在嗎——霍金《大設計》讀書筆記

為世界是真實還是虛擬這種終極問題傷透腦筋的不是只有謝爾頓一個,古今聖賢多有鑽在這個牛角尖里出不來的。電影《楚門的世界》中,楚門的整個生活都是由人一手安排的虛擬人生,我們怎麼說服自己,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真實的、我們自己是真實的?是否有辦法證明真實這個命題?
解答:真實還是虛幻並不那麼重要
要判斷我們周圍的世界是真實存在還是虛擬的,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哲學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在這個問題上各執一端,爭論了很多年。在科學開始發展之前,唯心主義都占據了主流的地位。在東西方都有哲學家提出了外界的事物不過在人的內心的反映,而不是客觀的存在:中國儒家心學之集大成者王陽明稱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愛爾蘭哲學家喬治·貝克萊主教聲稱精神之外沒有任何存在。盡管現在我們很多人都持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心外無物的說法是很難去證偽的。英國文人塞繆爾·約翰遜博士在友人談論到貝克萊主教的思想雖然不正確但是無法反駁的時候,用力把腳踢向大石頭,並在腳彈回來的時候大聲說,我據此反駁!但是,這並沒有解決爭論:約翰遜劇痛的腳趾也還是他頭腦對外界的反映他雖然豁出了腳趾卻仍未真正駁斥貝克萊的觀念。不過這一行為確實解釋了哲學家大衛·休謨(1711-1776)的觀點:盡管我們沒有合理的理由信仰一個客觀的實在,我們也別無選擇,只好裝作彷彿它是真實的。
在有些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判斷這個世界的規則是不是符合邏輯並且自洽來判斷其真實性。掌控世界的超級電腦或者外星人也許並不覺得有必要遵守常識或者邏輯,對他們來說,測試人類對奇怪事情的反應也許會是一個有趣的實驗。比如說,他們或許覺得讓月亮成為正方體比球體更有趣假若我們觀察到的事物違背我們的常識或邏輯,如果我們不是瘋子,那麼就可以肯定是這個世界有點什麼不對頭的地方。
這樣的討論,除了讓我們覺得迷茫困惑之外,沒有任何的結果。尤其對於科學家來說,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因此,霍金在著作《大設計》的第三章《現實是什麼?》里,提出了一個可以繞開世界是真實還是虛幻的觀點:依賴模型的現實主義。這個觀點指出,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就是一個模型(一般是數學的模型),追問一個模型是否真實並沒有意義,關鍵在於模型的內容是否能夠跟我們對世界的觀測相吻合。如果有兩個模型都能和觀測吻合,那麼它們就同樣是真實的模型,在我們處理具體問題的時候,就可以根據問題的情況來選擇較為方便的模型。
托勒密在約兩千年前,根據希臘天文學家的觀測和研究成果,將地心學說加以系統化論證。盡管《聖經》里從未清晰地提及過群星環繞地球運動(聖經成書的時候人們還深信大地是平的),後來歐洲的天主教會還是接納了地心說並將其神聖化,直到異端哥白尼在1543年提出日心說之前其地位都未曾動搖(1992年羅馬教廷才承認對哥白尼的判決是錯誤的)。
從依賴模型的現實主義觀點出發,地心說和日心說都是我們對周圍世界的真實認知。在處理太陽系內其他行星運動規律的時候,使用日心說的理論處理起來更為方便,但是當討論地球上觀測的行星位置時,也許使用地心說的理論更為簡便。兩個模型都能和實際的觀測較好地吻合。
依賴模型的現實主義觀點也可以解決或者說繞開科學間的一個哲學問題。既然我們沒辦法看到電子和誇克,我們怎麼知道它們的存在是真實的呢?因為電子和誇克非常有用,它們可以幫助我們完美地解釋觀測到的實驗現象,所以在考慮相關的物理現象的時候,承認電子和誇克是真實存在的要比認為它們是不存在的與觀測結果更吻合。如果我們能夠構建一個物理模型,不需要電子或誇克也能完美地解釋觀測結果,那麼在這些模型里,電子和誇克就是不存在的概念。
幾年前,義大利的蒙扎城出台了一項禁令:禁止在彎曲的魚缸里養金魚。這是為了避免金魚通過彎曲的魚缸觀察到一個扭曲的現實世界扭曲的世界讓動物保護主義者們覺得對金魚來說太殘酷。但是,如果彎曲魚缸里的金魚科學家足夠聰明的話,它應該能夠在扭曲的坐標系裡面寫下描述世界的公式。我們世界裡的自由落體運動在金魚看來是一個曲線運動。它說不定甚至能寫下那個彎曲坐標系裡描述世界運轉的科學規律,並且可以由此對世界的運行作出足夠精確的預測。你得承認,金魚科學家總結的科學規律也是一種對現實世界的有效描述,並且,既然金魚無法離開魚缸生活在空氣里,我們的規律對它來說就是毫無意義的。
而且,我們不知道我們是不是也處在一個彎曲了的宇宙里。從這點上來說,彎曲魚缸里的金魚並不比我們的處境更加糟糕。也許我們的科學家們研究總結出來的科學規律在某位異位面的智慧生命眼裡也是不夠簡潔、不夠清楚的,但是這些科學規律對於我們來說,則是真實有效的對世界的描述。
按照依賴模型的現實主義的觀點,真實還是虛幻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理論是否可以更好地解釋和描述這個世界,是否能與我們周圍的現實相吻合。
(本文刊載於《新發現》解惑專欄)來源:(科學松鼠會)

Ⅸ 果殼網和科學松鼠會是什麼關系

北京果殼互動科技傳媒有限公司招聘 我們致力於打造一支優秀的科技傳媒團隊,在網路、無線、出版等平台上推進科學傳播。新的傳播形式賦予科學傳播以無限可能。首席執行官 姬十三 同時也是科學松鼠會的創始人。

Ⅹ 科學松鼠會 如何科學地看透Ta

科學松鼠會 如何科學地看透Ta

脾氣秉性對於一個人如此重要,以至於當我們掌握了一個人的脾氣秉性時會用「看透」這個詞來炫耀對方在自己眼中的狀態。一切可能的方式都可能被我們利用來分析一個人(包括自己):看相、星座、行為動作、為人處事、傳記、聊天記錄……

你可能在某件事上被測出是像喬布斯一樣的偏執狂。喬布斯的這個特點讓人很難讓人聯想到他的星座——雙魚座——據說特點是多愁善感。但如果你用「多愁善感」和「星座」作為關鍵詞,會發現每個星座都說自己是多愁善感的。

怎樣將人以群分?

MBTI,然而並不靠譜。圖片來自Wikipedia

沒有概括出一個人最核心的特點,卻忽視了另一些人也可能具備的特點,這就是按照出生日期硬生生將人分成若干類的壞處。星座、生肖都是如此。將人的性格分成若干類別的做法自古有之,從古希臘的體液說將人分成4種類型,中國的五行說把人分成5種類型,一直到現在4種血型和12種星座都是一脈相承。

但心理學家很難從中發現這些分類方式有任何顯著的統計差異可言,也就是說這么分類和隨機分類沒有區別,並不能區分人們的人格特點。(心理學上的人格約等於日常中所說的性格,跟一個人的道德品行沒有關系。但日常生活中我們會認為性格有好壞之分,而人格是沒有好壞之分的。)

心理學家發現人類人格之復雜,不是分類可以概括的。同為外向性格,外向的程度可能並不相同。人們有很多詞來形容這些人,隨和、熱情、開朗、活潑、愛交際、人來瘋……外向更像是一個維度,每個人在這個維度上都有自己對應的一個位置。當知道一個人在所有維度上的位置時,便可以精確定位這個人的人格了。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人格特質理論」。

空間定位需要長寬高三個維度,那麼人格定位呢?

多年以來不斷有人格心理學家提出自己的劃分方式,有的分成16種,有的分成3種。但現在最被廣泛使用的是「大五人格特質」(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外向性(內向性)、宜人性(敵對性)、責任心(隨意性)、神經質(情緒穩定性)和開放性(封閉性)。心理學家發現這五個維度是可以最精確定位人格的最少維度。

科學很有效,但也很枯燥

當然,這五個維度並不像「五行說」那樣幾乎是憑直覺想出來的,而是經過統計篩選的來的。心理學家先在詞典中選出所有形容人格的詞彙,然後用統計的方法將相關的詞彙合並,因為相關說明他們具有相同的維度。最後合並出了這五個維度,它們之間不存在任何關系,就像長寬高三個維度不能融合。最終,心理學家確立了「大五人格特質」。

所以你只要知道了一個人在這五個方面的程度,就對這個人的人格有了比較精確的了解。這樣,喬布斯就會被形容成一個宜人性很低,責任心很高的人。Sheldon這種幾乎沒什麼情感波動的宅男,神經質水平就比較低。

現在你也許明白為什麼大五人格特質這種分析人的方式不能流傳在民間了,這樣硬邦邦乾巴巴的詞彙描述出來的人簡直毫無人情味可言。還不如用「偏執狂」或Nerd來得形象。

知道了你的思維方式,卻不知道你在想什麼

如果可以洞察人的思想,預測行為,那麼即使枯燥一點又有什麼關系,一定還是會被納入到必修課中。可心理學家不但不會誇下海口,而且還會承認,人格很難決定具體行為。即使是一個高外向性的人也會有沉默寡言的時候。婚禮和葬禮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場合對人行為的塑造力遠遠強過人們自身的性格。究竟情境和人格哪個更能影響人的行為,這也是社會心理學家和人格心理學家較量的問題。

所以根據一個人做的事情或者對某件事的態度反推這個人的性格和思維方式就更困難了,你沒辦法確定究竟是什麼情境造成的影響。甚至長期的情境也會影響一個人的態度。從小接受中國傳統教育的老人可能會覺得30歲還不結婚是大逆不道,這就是受到文化的影響,在腦中形成了自己的對婚姻的圖示。現在接受了不同教育的年輕人就形成了與他不同的圖示。

了解一個人的性格也不是不可能,但這需要在不同情境下長期地觀察,而且即便如此你也很難根據過去的經驗預測他的行為。通過幾分鍾的單方面介紹很難了解一個人,從24個人中一眼看到自己的心上人就更不準了。可令人絕望的是,即便以後相親節目加入性格測試,你們的答案完全相同,但思維方式可能截然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