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各省份經濟排名
目前廣東省經濟相對較強。
介紹:
廣東是經濟大省,總量全國第一,以製造和第三產業為主的經濟強省,走在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前列。連續十幾年經濟總量領先於中國其他省份,如地區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居民儲蓄存款、專利申請量、稅收、進出口總額、旅遊總收入、行動電話擁有量、互聯網用戶、貨物運輸周轉總量等。其中進出口總額年均佔全國約1/4,從1985年至2008年連續23年居全國第一;年財政總收入佔全國約1/7;累計吸引外商投資佔全國約1/4;GDP從1989年至2011年連續23年居全國第一。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35696.46億元,連續20年保持全國經濟總量第一位置,繼超過亞洲「四小龍」中的新加坡,後又超越香港和台灣。2009生產總值為39081.59億元,人均GDP40748元,摺合為5965億美元。財政總收入完成8620億元。
以製造業為主,具有食品、紡織業、機械、家用電器、汽車、醫葯、建材、冶金工業體系。擁有銀行業金融機構機構網點和從業人員總數均居全國首位。率先成立中國第一家證券公司、第一家金融電子結算中心、第一個外匯調劑中心,發行了中國銀行第一張信用卡等,廣發銀行1993年11月8日在澳門開設分行,並作為中國商業銀行在境外開設的首家銀行,深圳發展銀行是中國第一家面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商業銀行。廣東充分發揮毗鄰港澳的優勢,深化區域金融合作,全力建設金融強省,對周邊地區的金融輻射力越來越強。目前,廣東已基本形成了以貨幣、外匯、產權等市場為主體的金融市場體系。上市公司股權分置基本完成,地方金融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現與港澳合作打造粵港澳都市圈。各省區市GDP含金量中次於上海北京位居前三,廣東省成為首個5萬億元俱樂部成員,江蘇、山東緊隨其後,突破4萬億元。以廣州、深圳為中心,以珠江口東岸、西岸為重點,2020年粵港澳建成全球最具競爭力大都市圈,打造一個具有綜合競爭力的世界級的城市群。
㈡ 中國各省份GDP排名
1、廣東省—107671.07億。
2、江蘇省—99631.52億。
3、山東省—71067.5億。
4、浙江省—62352億。
第一,廣東省,簡稱粵,中國南部沿海省份,省會廣州,嶺南文化的發源地。廣東是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自1989年起,廣東省GDP連續穩居全國頭把交椅,是中國第一經濟大省。北、上、廣、深四大超一線城市廣東佔有兩個。目前為止全國各省GDP的大哥。
第二,江蘇省,簡稱蘇,省會南京,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中國東部沿海省份。中國重要的製造業基地之一。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蘇州位於江蘇。全省各地經濟水平較平均,GDP僅次於廣東,目前排名第二,超越廣東指日可待。
(2)全國省份gdp排名擴展閱讀
廣東、江蘇前三季度GDP超7萬億,國家統計局10月18日發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為6977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2%。
此後,各省份經濟三季報也陸續出爐。據中新網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0月25日,至少已有27個省份公布了2019年三季度GDP數據。其中,在前三季度GDP總量方面,廣東前三季度GDP達到77191.22億元,毫無懸念繼續領跑全國。
江蘇省前三季度GDP達到72199.6億元,位居全國第二位。江蘇和廣東也是前三季度「7萬億GDP俱樂部」僅有的兩個成員。不過,江蘇前三季度GDP總量跟廣東的差距達到了大約5000億元,較2018年同期約3600億元的差距有所擴大。
至少16省份前三季度GDP增速跑贏全國,同全國前三季度6.2%的GDP增速相比,在這27個省份中,雲南、貴州、西藏、江西、福建、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河南、浙江、山西、寧夏、廣東、江蘇、重慶這16個省份的前三季度GDP增速跑贏了全國前三季度GDP增速。
其中,雲南以8.8%的增速位居全國首位。觀察雲南的前三季度經濟數據表現,其工業和房地產數據增長較快。雲南省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3%,增速高於全國(5.6%)3.7 個百分點。其中:煙草製品業增加值增長2.8%;非煙工業增加值增長11.5%。
從房地產市場看,雲南全省前三季度房地產投資增長29.7%,其中,住宅投資增長50.6%,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7.1%,銷售額同比增長12.1%。
㈢ 中國經濟總量省份排名
2009年中國各省區GDP排名2010年01月08日 星期五 下午 02:29註:此數據系2010.1國家統計局提供
名次 GDP(億元) 增長(%) 常駐人口(萬人) 人均GDP(元)
1 廣 東 37775.49 5.83% 9449 39978
2 山 東 33621.32 8.20% 9367 35893
3 江 蘇 33478.76 10.45% 7625 43907
4 浙 江 22716.98 5.73% 5060 44895
5 河 南 19724.73 7.16% 9360 21073
6 河 北 17067.99 5.44% 6943 24583
7 遼 寧 14696.23 9.18% 4298 34193
8 上 海 14344.73 4.72% 1858 77205
9 四 川 14050.78 12.35% 8127 17289
10 湖 北 12566.05 10.91% 5699 22050
11 湖 南 12299.85 10.25% 6355 19355
12 福 建 11855.08 9.14% 3581 33106
13 北 京 11469.28 9.36% 1633 70234
14 安 徽 10191.48 14.85% 6118 16656
15 內蒙古 8967.52 15.55% 2405 37287
16 黑龍江 8257.24 -0.63% 3824 21593
17 廣 西 7903.47 10.21% 4768 16576
18 陝 西 7752.20 13.8% 3748 20497
19 吉 林 7072.25 10.09% 2730 25906
20 天 津 7068.56 9.52% 1115 63395
21 山 西 7050.38 1.62% 3393 20779
22 江 西 6954.12 7.32% 4368 15921
23 雲 南 6178.25 8.39% 4514 13687
24 重 慶 5693.58 11.73% 2816 20219
25 新 疆 4005.41 -4.70% 2095 19119
26 貴 州 3662.43 9.88% 3975 9214
27 甘 肅 3373.78 6.23% 2619 12882
28 海 南 1585.19 8.65% 845 18760
29 寧 夏 1198.15 11.98% 610 19642
30 青 海 1012.69 5.38% 552 18346
31 西 藏 434.34 10.80% 284 15294
㈣ 全國各省經濟總量排名那些省在前十名
2019年GDP前十的有:廣東省,江蘇省,山東省,浙江省,河南省,四川省,湖北省,福建省,湖南省,上海市。
應答時間:2020-10-2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㈤ 全國各省經濟實力及綜合實力排名
中商情報網訊:1月22日,隨著天津、河北、吉林等省市陸續公布了2019年地區經濟運行情況,至此,全國31省市2019年經濟數據全部出爐。此前據國家統計局消息,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符合6%-6.5%的預期目標。
分省份來看,廣東省繼續排名第一,在2019年達到了107671.0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實際增長6.2%,但名義增速卻超過了10%,經濟總量超過了1萬億元人民幣,領跑全國。其次,江蘇省位居第二,2019年江蘇GDP接近10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實際增長6.1%,GDP增量約為7036.12億元——僅相當於廣東省經濟增量的7成,因此江蘇省與廣東省的經濟差距擴大了(由之前的不到5000億元擴大到8000億元)。此外,浙江去年GDP總量首次突破6萬億元,河南首次突破5萬億元。湖北、福建去年GDP總量首次突破4萬億元。雲南去年GDP總量首次突破2萬億元。河南去年GDP總量繼續領跑中部省份,四川持續領跑西部省份。
從GDP增速數據來看,去年西藏GDP增速排名第一,為9%;增速超過8%的省份還有貴州、雲南、江西。18個省份去年GDP增速數據跑贏全國數據,江蘇、北京GDP增速數據和全國6.1%的數據持平。中部6個省份,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去年GDP增速均超過全國水平。以下是2019年31省GDP總量排名及增速詳細情況:
㈥ 2011gdp全國各省排名
這不是2011年的,現在雲南省的還沒有公布,所有的2011年的如果有雲南省的都是假的!!!本人查閱了中國大陸所有省份的地方統計局網站,各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都出來了,只差雲南省的~~
廣東省 52673.59 10.00% 1
江蘇省 48604.3 11% 2
山東省 45429.2 10.90% 3
浙江省 32000 9.00% 4
河南省 27232.04 11.60% 5
河北省 24228.2 11.30% 6
遼寧省 22025.9 12.10% 7
四川省 21026.7 15.00% 8
湖南省 19635.19 12.80% 9
湖北省 19594.19 13.80% 10
上海市 19195.69 8.20% 11
福建省 17410.21 12.20% 12
北京市 16000.4 8.10% 13
安徽省 15110.3 13.50% 14
內蒙 14246.11 14.30% 15
黑龍江 12503.8 12.20% 16
陝西省 12391.3 13.90% 17
廣西 11714.35 12.30% 18
江西省 11583.8 12.50% 19
天津市 11190.99 16.40% 20
山西省 11100.2 13.00% 21
吉林省 10530.71 13.70% 22
重慶市 10011.13 16.40% 23
新疆 6574.54 12.00% 24
貴州省 5701.84 15.00% 25
甘肅省 5020 12.50% 26
海南省 2515.29 12.00% 27
寧夏 2060.79 12.00% 28
青海省 1634.72 13.50% 29
西藏 605.83 12.70% 30
這是我從各個統計局網站上一點點復制下來的,如假包換,都是各省市自治區2011年的最新數據,缺少雲南省的
㈦ gdp全國排名省份2020
新聞實驗室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城市GDP百強榜」,榜單數據來源各地統計局公開數據。榜單顯示,百強城市GDP總量在全國佔比高達71%,其中上海以17356.8億元生產總值蟬聯榜單榜首,北京、深圳、重慶、廣州位居榜單前五名。
上半年,受疫情影響,上海GDP增速負增長,經濟被安徽反超。福建、湖南GDP總量超1.9萬億,與上年同期相比,福建以微小的差距趕超湖南。同時,遼寧省被重慶、江西趕超。得益於經濟由負轉正增1.5%,貴州上半年GDP總量7985.53億元,反超內蒙古281億元。
16省市GDP增速正增長,其中,西藏、新疆、貴州、甘肅、湖南、寧夏、青海GDP增速超1%,西藏GDP增速最高達到5.1%。新疆GDP增速3.3%位居第二。
疫情重創湖北經濟。上半年湖北GDP同比下跌19.3%跌幅局全國之首。四大直轄市除重慶外,GDP增速均負增長,北京GDP同比下跌3.2%,上海GDP同比下跌2.6%,天津GDP同比下跌3.9%。
(7)全國省份gdp排名擴展閱讀
GDP增長
實質GDP和名義GDP通常是不等的(只有數學實質GDP的固定價格的基數年相等),它們之間的關系是:
實質GDP=名義GDP÷本地生產總值平減物價指數(指以基期為100該期間的指數),
名義GDP=實質GDP×本地生產總值平減物價指數;
至於名義GDP增長率與實質GDP增長率的關系,則是
名義GDP增長率=[(1+實質GDP增長率)×(1+本地平減物價指數升幅)×100%]-1
㈧ 全國GDP省份排名是怎樣的
2019年,很多省份的經濟總量邁上了新台階,「10萬億GDP俱樂部」首次「開張」,廣東成為首位成員。
廣東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廣東GDP總量突破10萬億大關,達107671.0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2%,完成6%-6.5%的年度預期目標。
江蘇GDP總量也逼近10萬億元。江蘇省統計局數據顯示,江蘇省2019年全年GDP為99631.52億元,增長6.1%,距離10萬億大關僅有一步之遙。
此外,還有不少省區市GDP總量也躍過新的門檻。其中,浙江省GDP首次突破6萬億元,達到62352億元;河南省GDP首次突破5萬億元,達到54259.20億元;湖北、福建GDP總量首次突破4萬億元。
19省份GDP增速超全國水平
從GDP增速來看,貴州、雲南、西藏、江西這4個省份的GDP增速在「8時代」。其中,貴州2019年GDP增速為8.3%,為全國最高。
2019年全國GDP增速為6.1%,與全國GDP增速相比,有多達19個省份GDP增速跑贏全國水平。
這19個省份包括貴州、雲南、西藏、江西、福建、湖南、四川、湖北、安徽、河南、浙江、河北、寧夏、重慶、青海、廣東、山西、新疆、甘肅。
江蘇與北京2019年GDP增速為6.1%,與全國增速持平。
㈨ 全國各省市綜合實力排名
我國由於地域之間的差異很大,各地的經濟發展也是差異很多。
基本來說,我國東部沿海的各省市經濟發展,要比中西部地區強很多。而在東部沿海城市當中,南方城市發展的速度也是明顯強於北方城市。按照綜合實力,全國的省市可以分為下面幾個層次:
一、超一流省市北京、上海屬於高別人一頭的超級存現,肯定沒有人會反對的。畢竟,上海最為世界的金融中心,影響力還是沒得說。北京在經濟上雖然不及上海,但是綜合實力在國內也是僅僅比上海差一點的龐然大物。
新疆、西藏、甘肅、貴州等,少數民族邊遠地區就是國內經濟發展最差的地方。畢竟,這里資源少,地理位置差,經濟發展沒有優勢。
但是,在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政策支持下,西部地區肯定會越發展越好的。
各位大仙,對於小仙的上述觀點,您有什麼不同看法,可以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㈩ 中國省份經濟排名是
省 份 2007年地區生產總值(GDP) 增長率
廣東省 30673.71億 14.5%
山東省 25887.67億 14.3%
江蘇省 25560.10億 14.8%
浙江省 18638.36億 14.5%
河南省 15058.07億 14.4%
河北省 13863.50億 12.9%
上海市 12001.16億 13.3%
遼寧省 11021.73億 14.5%
四川省 10505.30億 14.2%
福建省 9160.14億 15.1%
湖北省 9150.01億 14.5%
湖南省 9145.00億 14.4%
北京市 9006.23億 12.3%
安徽省 7345.69億 13.9%
黑龍江 7077.20億 12.1%
內蒙古 6018.81億 19.0%
廣西區 5885.88億 14.9%
山西省 5696.15億 14.2%
江西省 5469.25億 13.0%
陝西省 5369.85億 14.4%
吉林省 5226.08億 16.1%
天津市 5018.28億 15.1%
雲南省 4721.77億 12.3%
重慶市 4111.82億 15.6%
新疆區 3494.42億 12.2%
貴州省 2710.28億 13.7%
甘肅省 2669.20億 12.1%
海南省 1229.64億 14.5%
寧夏區 834.16億 12.4%
青海省 760.96億 12.5%
西藏區 342.19億 14.0%
城 市 2007年地區生產總值(GDP) 增長率 省份
上海市 12001.16億 13.3% 滬01
北京市 9006.20億 12.3% 京01
廣州市 7050.78億 14.5% 粵01
深圳市 6765.41億 14.7% 粵02
蘇州市 5700.85億 16.0% 蘇01
天津市 5018.28億 15.1% 津01
重慶市 4111.82億 15.6% 渝01
杭州市 4103.89億 14.6% 浙01
無錫市 3858.00億 15.3% 蘇02
青島市 3786.52億 16.0% 魯01
佛山市 3588.50億 19.2% 粵03
寧波市 3433.08億 14.8% 浙02
成都市 3324.36億 15.3% 川01
南京市 3275.00億 15.6% 蘇03
東莞市 3151.00億 18.1% 粵04
武漢市 3141.00億 15.6% 鄂01
大連市 3131.00億 17.5% 遼01
沈陽市 遼02
煙台市 2878.97億 16.6% 魯02
唐山市 冀01
濟南市 2554.29億 魯03
石家莊 2437.00億 13.1% 冀02
哈爾濱 2436.80億 13.5% 黑01
鄭州市 2421.00億 16.0% 豫01
泉州市 2288.60億 16.0% 閩01
長沙市 2190.25億 16.0% 湘01
溫州市 2157.00億 14.3% 浙03
南通市 2111.82億 16.2% 蘇04
長春市 2089.00億 17.7% 吉01
濰坊市 2056.02億 魯04
福州市 1974.59億 15.1% 閩02
紹興市 1971.00億 14.3% 浙04
淄博市 1945.02億 16.0% 魯05
大慶市 1824.10億 10.6% 黑02
常州市 蘇05
東營市 魯06
西安市 1737.10億 14.6% 陝01
濟寧市 1736.01億 16.3% 魯07
台州市 1722.89億 14.5% 浙05
徐州市 1679.56億 15.3% 蘇06
臨沂市 1660.46億 魯08
洛陽市 1595.50億 16.0% 豫02
嘉興市 1585.18億 14.4% 浙06
威海市 1583.45億 15.3% 魯09
邯鄲市 冀03
滄州市 冀04
金華市 1462.45億 14.8% 浙07
昆明市 1393.69億 12.5% 雲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