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業增值稅如何計算
應交增值稅是指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活動本期應交納的增值稅。本項目按銷項稅額與進項稅額之間的差額填寫。應注意的是,如果一般納稅人企業進項稅大於銷項稅,致使應交稅金出現負數時,該項一律填零,不填負數。
計算公式: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減免稅款+出口退稅。
計算方法
為方便企業填報,可根據實際情況採取下列方式填報:
(1)一般納稅人企業,在實際操作中也可以根據"增值稅納稅申報表"計算該指標,計算公式為: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免抵退貨物應退稅額)。同時注意,計算該指標時應包括即征即退貨物及勞務對應項目。
(2)執行簡易徵收辦法的一般納稅人企業,可根據"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中"簡易徵收辦法計算的應納稅額"填報該指標。
(3)符合財稅部門規定的對某些產品實行稅額減征的一般納稅人企業,在根據"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填報該指標時還應扣除"應納稅額減征額"。
(4)小規模納稅人企業,可根據"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中"本期實際應納稅額"填報。
(1)增值稅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增值稅稅率是指增值稅應稅產品的總體稅額與銷售收入額的比例。由於增值稅以應稅產品的增值額為課稅對象,同時又必須保持同一產品稅負的一致性,因此,從應稅產品的總體稅負出發來確定適用稅率是增值稅稅率設計的一大特點。增值稅稅率一般與增值稅扣除稅率同時使用才能按增值稅"扣稅法"計稅。現行增值稅實行產品比例稅率,分為8%,12%、14%、16%、18%、20%、21%、23%、26%、30%、43%、45%12個檔次。多數產品的稅率是在原工商稅、產品稅稅負基礎上換算確定的,部分產品的稅率,在原稅負的基礎上作了適當調整。
參考鏈接:網路-增值稅稅率
2. 增值稅額計算公式
您好,會計學堂林老師為您解答
單價 129600/1.06=122264.15
增值稅稅額 129600/1.06*0.06=7335.85
歡迎點我的昵稱-向會計學堂全體老師提問
3. 增值稅計算公式是什麼
2021增值稅稅率計算公式:
增值稅計算
1、銷售額=含稅銷售收入/(1+17%)
2、含稅銷售收入=銷售額*(1+17%) =銷售額+銷售額*17% =銷售額+銷項稅(或進項稅)
3、銷項稅額(或進項稅額)=含稅銷售收入/(1+17%)*17%=銷售額*17%
直接計演算法
直接計演算法,是指直接求出商品或勞務的增值額,然後再乘以規定稅率,計算出應納的增值稅稅額。計算公式為: 應納增值稅=增值額×稅率
在直接計演算法中又分為「加法」和「減法」
①加法,是指將構成增值額的各要素如工資、租金、利息、利潤及其它增值項目的金額加起來,求出增值額,然後再乘以增值稅稅率,計算出應納的增值稅稅額。公式:應納增值稅=(工資+利息+租金+利潤+其它增值項目)×稅率
②減法,又稱扣額法。是指從銷售額全值中扣除非增值稅項目的金額,如外購的原材料、燃料、動力等扣除項目的金額,求出增值額,然後乘以增值稅稅率,計算出應納增值稅稅額。公式:應納增值稅=(銷售額-非增值項目金額)×稅率
間接計演算法
間接計演算法,又稱稅款扣稅法。是指以銷售額全值乘以增值稅稅率求出產品的整體稅額,然後從中扣除外購非增值項目已經繳納的稅額,以這個稅差作為應納的增值稅稅額,計算公式為:應納增值稅=銷售額×稅率-非增值項目的已納稅款。
關於增值稅稅率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二條規定,增值稅稅率:
(一)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貨物,除本條第(二)項、第(三)項規定外,稅率為17%。
(二)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下列貨物,稅率為13%:
1.糧食、食用植物油;
2.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沼氣、居民用煤炭製品;
3.圖書、報紙、雜志;
4.飼料、化肥、農葯、農機、農膜;
5.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貨物。
(三)納稅人出口貨物,稅率為零;但是,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四)納稅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下稱應稅勞務),稅率為17%。
稅率的調整,由國務院決定。
4. 增值稅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增值稅計算公式:含稅銷售額/(1+稅率)=不含稅銷售額
增值稅計算公式
含稅價與不含稅價的轉換
不含稅價=含稅價/(1+徵收率)=X/(1+17%)
應交納的增值稅額=不含稅價*稅率 =X/(1+17%)*17%
(4)增值稅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根據對外購固定資產所含稅金扣除方式的不同,增值稅可以分為:
生產型增值稅
生產型增值稅指在徵收增值稅時,只能扣除屬於非固定資產項目的那部分生產資料的稅款,不允許扣除固定資產價值中所含有的稅款。該類型增值稅的征稅對象大體上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因此稱為生產型增值稅。
收入型增值稅
收入型增值稅指在徵收增值稅時,只允許扣除固定資產折舊部分所含的稅款,未提折舊部分不得計入扣除項目金額。該類型增值稅的征稅對象大體上相當於國民收入,因此稱為收入型增值稅。
消費型增值稅
消費型增值稅指在徵收增值稅時,允許將固定資產價值中所含的稅款全部一次性扣除。這樣,就整個社會而言,生產資料都排除在征稅范圍之外。該類型增值稅的征稅對象僅相當於社會消費資料的價值,因此稱為消費型增值稅。中國從2009年1月1日起。
5. 增值稅額的計算公式
提前退休的增值稅額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實行按照銷售額和徵收率計算應納稅額的簡易辦法,並不得抵扣進項稅額。其增值稅額計算方式為:
應納稅額=銷售額×徵收率
由於個人所得稅在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時,一般只能開具普通發票,取得的銷售收入均為含稅銷售額。所以在計算應納稅額時,必須將含稅銷售額換算為不含稅的銷售額後才能計算應納稅額。
提前退休的個人所得稅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採用銷售額和應納稅額合並定價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計算銷售額: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徵收率)。
(5)增值稅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增值稅額稅率:
改革之後,原來繳納營業稅的改交增值稅,增值稅增加兩檔低稅率6%(現代服務業)和11%(交通運輸業)。
根據上海試點的經驗,改革之後企業的稅負有所降低。營業稅是按收入全額計算繳納稅金的,改成增值稅之後,可以扣除一些成本及費用,實際上可以降低稅負。
由於引入增值稅抵扣,與原營業稅全額徵收相比,稅負會有所減少甚至大幅降低;對8.5萬戶小規模納稅人而言,營業稅改增值稅後,實行3%的徵收率,較原先營業稅率要低2個百分點。改革的確存在個別企業稅負增加的情況。
綜合所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經營所得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低一級為5%,最高一級為35%,共5級。
比例稅率。對個人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增值稅
6. 一般納稅人增值稅如何計算
納稅人在連續不超過12個月或四個季度的經營期內累計應征增值稅銷售額超過規定的,即屬於一般納稅人,否則即為小規模納稅人。
1、主要從事生產或提供應稅勞務(特指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的:年銷售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可以認定為一般納稅人。
2、主要從事貨物批發零售的:年銷售額180萬以上的可以認定為一般納稅人。工業企業年銷售額在100萬以下的,商品流通企業年銷售額在180萬以下的,屬於小規模納稅人;反之,為一般納稅人。現在有很多給小微企業提供周轉經營貸款服務的平台,比如度小滿金融,度小滿金融將切實把國家支持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的號召落到實處,旗下信貸服務品牌有錢花全面支持小微生產經營,大多數小微業主選擇有錢花,滿足小微經營周轉需求。據悉,度小滿金融的信貸用戶中,有七成是小微企業主。截至目前,度小滿金融攜手數十家金融合作夥伴,累計為小微企業主發放數千億元貸款,資金周轉就找度小滿金融,大品牌更安心。
7. 增值稅是怎麼計算的
增值稅的計算方式如下:
基本公式為: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增值稅計算公式:不含稅銷售額×(1+稅率)=含稅銷售額
不含稅銷售額×稅率=應納銷項稅額
你公司向a公司購進甲貨物100件,金額為10000元,但你公司實際上要付給對方的貨款並不是10000元,而是10000+10000×16%(假設增值稅率為16%)=11600元。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
第十五條 增值稅稅率:
(一)納稅人發生應稅行為,除本條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規定外,稅率為6%。
(二)提供交通運輸、郵政、基礎電信、建築、不動產租賃服務,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稅率為11%。
(三)提供有形動產租賃服務,稅率為17%。
(四)境內單位和個人發生的跨境應稅行為,稅率為零。具體范圍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另行規定。
(7)增值稅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附件3《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過渡政策的規定》第四條規定
金融企業發放貸款後,自結息日起90天內發生的應收未收利息按現行規定繳納增值稅,自結息日起90天後發生的應收未收利息暫不繳納增值稅,待實際收到利息時按規定繳納增值稅。
自結息日起90天內發生的應收未收利息,應按照權責發生制的原則,按照應收利息的日期確認利息收入繳納增值稅。
而自結息日起90天後發生的應收未收利息則按照收付實現制的原則,在實際收到利息時繳納增值稅。
8. 增值稅計算公式
增值稅計算公式如下所示:銷售額=含稅銷售收入/(1+17%);含稅銷售收入=銷售額*(1+17%)=銷售額+銷售額*17%;=銷售額+銷項稅(或進項稅);銷項稅額(或進項稅額)=含稅銷售收入/(1+17%)*17%=銷售額*17%。
一、增值稅專用發票和增值稅普通發票的區別
增值稅專用發票和增值稅普通發票的區別如下:兩者內容不同:增值稅專用發票除采購單位、銷售單位、貨物或服務名稱、數量和計量單位、單價和價格、發票單位、收款人、發票日期和其他普通發票的內容一樣外, 增值稅專用發票還包括納稅人稅務登記號, 不包括增值稅金額、適用稅率、增值稅金額;兩者主體不同:增值稅專用發票一般只能由一般增值稅納稅人購買和使用, 小規模納稅人需要使用, 只有經當地稅務機關代表, 普通發票才能從事業務活動和稅務登記的各種納稅人購買和使用, 納稅人未登記納稅, 也可以向稅務機關申請使用普通發票購買。兩者的徵收規定不同:根據《稅收征管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增值稅專用發票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指定的企業印製, 其他發票由省、自治區、國家稅務機關指定的企業印製,未經前款規定的稅務機關指定, 不得按照發票規定的規定印製地方稅務局。
二、有個增值稅專用發票稅點
增值稅發票稅率有17%、11%、6%、3%、0%。納稅人兼營不同稅率的項目,應當分別核算不同稅率項目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銷售額的,從高適用稅率。增值稅專用發票只適用於一般納稅人三、法律依據
《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規定》 一般納稅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領購使用專用發票:會計核算不健全,即不能按會計制度和稅務機關的要求准確核算增值稅的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和應納稅額者;不能向稅務機關准確提供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應納稅額數據及其他有關增值稅稅務資料者。 上述其他有關增值稅稅務資料的內容,由國家稅務總局直屬分局確定。
9. 有關增值稅的計算公式
增值稅計算,基本上就是如下幾個概念:
1、銷售額=含稅銷售收入/(1+17%)
2、含稅銷售收入=銷售額*(1+17%)
=銷售額+銷售額*17%
=銷售額+銷項稅(或進項稅)
3、銷項稅額(或進項稅額)=含稅銷售收入/(1+17%)*17%=銷售額*17%
(9)增值稅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徵收范圍和納稅人
(1)徵收范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應稅服務以及進口的貨物。
(2)納稅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應稅服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