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牛奶可樂經濟學》為哪些日常生活中問題提供了經濟學的解答
舉例:
1.為什麼筆記本電腦能在任何國家的供電標准下運作,其他大部分電器卻不能?
在筆記本的生產初期,其購買者大多是需要帶著它們國內外到處出差的商務人士。對這些人來說,在國際航班上帶著沉重的變壓器,實在是一種無法接受的負擔。所以,筆記本電腦生產商從一開始就在電腦里內置了變壓器。
2.為什麼牛奶裝在方盒子里賣,可樂卻裝在圓瓶子里賣?
原因之一可能是,軟性飲料可樂類大多是直接就著容器喝的,所以,由於圓柱形容器更趁手,抵消了它所帶來的額外存儲成本。而牛奶卻不是這樣,人們大多不會直接就著盒子喝牛奶。
在超市裡,大多數軟性飲料都是放在開放式貨架上的,這種架子便宜,平常不存在運營成本。但牛奶則需專門裝在冰櫃里,冰櫃很貴,運營成本也高。所以,冰櫃里的存儲空間相當寶貴,從而提高了用方形容器裝牛奶的收益。
3.為什麼硬幣上的人像都是側面像,紙幣上的人像卻是正面像?
簡單的說,盡管畫家大多偏愛正面肖像,可金屬雕版中存在的技術難題,使得人們難以在硬幣上畫出辨識度高的正面肖像。硬幣上可供作畫空間一般不過4厘米見方,由於精細度不夠,很難畫出一張能叫人輕易辨識的正面肖像。反之,如果只畫側面像,要認出主體來就容易多了。要在硬幣上畫出足夠精細的正面肖像,技術上辦得到,但費用極為可觀。同時,隨著硬幣的流通,精緻的細節很快就會磨損掉,且正面肖像的精細和復雜,能防止製造偽鈔。
《牛奶可樂經濟學》是2008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國康奈爾大學管理學院的教授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H Frank,他喜歡在自己的課堂上給學生布置「博物經濟學作業」,讓學生寫小短文,提生活中的問題,並以經濟學的視角做出回答。經過幾年的積累,這些問題被收集成冊,作者便從中提取了100多個事例編輯成本書,教會讀者用經濟學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工作,並在不同的環境下巧妙地應用經濟學原理,與此同時,體驗到作為「經濟學家」美妙之處。
❷ 《牛奶可樂經濟學》中具體講了哪些經濟學原理
舉例:
1.機會成本——你為了從事這件事而放棄的其他事情的價值2.成本效益原則——唯有當行動所帶來的額外收益大於額外成本時,你才應該這么做3.「沒有免費的午餐」原則——倘若一家公司提供「免費」的額外服務,並試圖在基本產品價中包含此費用,那麼,競爭買家就能通過將基本產品降價、對額外服務單獨收費的方式,招攬不想使用額外服務的買家4.設計的功能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則:當且僅當收益(以願意支付額外費用的消費者數量來衡量)不低於成本(以增加某一功能所能吸引的消費者數量來衡量)的時候,才應當曾設某一產品功能5.從長遠來看,新技術節省下來的成本,並不會給生產者帶來更高的利潤,而是降低了產品的價格,使消費者受惠6.「一價定律」指出,任何試圖利用富人願意多花些錢的想法的供應商,都會給競爭對手創造出直接的獲利機會
❸ 牛奶可樂經濟學1和完整版有什麼不同
好像現在市面上一共有三冊,分別是《牛奶可樂經濟學》、《牛奶可樂經濟學2:行為經濟學》、《牛奶可樂經濟學3:國計民生版》。第一冊的知識面比較廣泛,但內容也比較淺。後面兩冊就是有針對的了。
❹ 牛奶可樂經濟學
這不是故弄玄虛,這是美國教授羅伯特?弗蘭克在康奈爾大學教經濟學課程的時候,收集學生課堂問題和作業而編輯的一本書―――《牛奶可樂經濟學》上面的問題,在看到解釋後的,才恍然大悟,事情原來是這樣子的。也正是這樣源於生活、妙趣橫生的問題引起了我閱讀的興趣,憑著興趣,竟一發不可收拾,一口氣讀完,現在回想起來,有點遺憾。遺憾的是,沒有在閱讀中進行仔細思考,沒有先對問題進行求解,而直接閱讀了後面的答案。這本書的內容是用經濟學的原理和方法來解釋生活中的各種現象的,並通過這些事例和解釋來加深對經濟學的理解。看完後,給我的啟示,就是為什麼不多問「為什麼」?
經濟學認為,人是有理性的,人能夠根據自身利益的得失來權衡自己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習慣了周邊的事物,沒有對發生在身邊事物的存在性進行思考,更沒有對其合理性進行考量,沒有對事物的表象進行深入地探究。其實,日常生活中每種事物的背後都蘊含著經濟學道理。很多時候,我們只是習慣了,認為是理所當然,這種思維方式在我閱讀這本書時,還在發揮著作用。直到看了此書後,才發現以前的認識水平有多淺,理論與實際脫離的有多大。當然,答案不是唯一的,換個角度,會有不同地見解。
也許,你會覺得這樣生活太累,象個經濟學家。看這本書,你千萬不要這樣的想法,它只是讓你覺得經濟學就是這樣簡單又實際。此書收錄了多個有趣的例子,根據具體事例理解這些原理,誰都能毫不費力地掌握它。他提取日常生活經驗中100多個事例,教會您用經濟學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工作,並在不同的環境下巧妙地應用經濟學原理,與此同時,在這種愉悅而輕松的閱讀中掌握了經濟學看似深奧的原理,認識世界的水平也就提高了,在決策時也就更加富於理性。
試用這兩個准則來解釋征管中一些現象。為何部分財務人員在納稅申報時,不備齊涉稅資料?為何稅收管理員在通知納稅人補涉稅資料時,財務人員不反對?其實,上述問題的答案在於機會成本上。日常,我們所接觸地納稅人大多是中小型企業,財務人員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其業務水平普遍不高,換句話說,就是機會成本較小。如果財務人員業務水平高,如取得中級會計師或注冊會計師等資格證書,他們的機會成本較高,在決策時,不考慮周全,損失就會大於收益,在准備納稅申報時,自然會充分准備各類資料,正確填寫申報表,准確計算稅款,否則,重復意味著損失。那為何稅收管理員不將平時工作消化在平時,而熱衷於集中整理資料?試用成本效益原則來解釋,稅收管理員是國家公務人員,雖有各類績效考核,但其收益變化並不明顯,假設這項工作收益恆定,對稅收管理員的吸引自然會降低,工作的熱情也就不會很高,而我們稅收管理員每天付出機會成本,可以根據能力大小來衡量,在理性經濟人視角下,機會成本可能大於收益。
理論來自於生活,現在回答開頭的問題:一是因為消費的習慣,可樂大多是直接就著容器喝的,所以圓柱形拿在手裡更方便,而牛奶卻不是這樣,雖然有的配了吸管。二是產品的不同特性,牛奶需要專門裝在冰櫃里,運營成本高,用方盒子裝無非就是能節省點貯存空間,我們在超市看到可樂大多放在開放式貨架上,運營成本低。冰櫃里的存儲空間相當寶貴,從而提高了用方形容器裝牛奶的收益。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❺ 《牛奶可樂經濟學》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牛奶可樂經濟學》([美] 羅伯特·弗蘭克)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書名:牛奶可樂經濟學
作者:[美] 羅伯特·弗蘭克
譯者:閭佳
豆瓣評分:7.1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份:2017-1
頁數:230
內容簡介:
《牛奶可樂經濟學》是用經濟學的原理和方法來解釋我們在現實中司空見慣而又未注意到的現象,並通過這些事例和解釋來加深人們對經濟學的理解。比如,為什麼牛奶的盒子是方的,可樂的瓶子是圓的;為什麼酒吧中不值錢的水要收費而花生米卻免費;為什麼女模特的收入高於男模特。
雖說很多人以為經濟學不可思議、難以理解,可它的基本原理簡單又實際。根據具體事例理解這些原理,誰都能毫不費力地掌握它。本書收錄的100多個事例是經濟學家羅伯特·弗蘭克在自己的經濟學概論課上布置的書面作業,他要求學生利用經濟學原理,探討親身觀察到的事件或人們行為模式中的有趣問題,並將之寫成普通人一看就懂的500字短文。仔細閱讀本書,將教會您用經濟學家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工作,並在不同的環境下巧妙地應用經濟學原理。
如果你正在猶豫是否去商場的折扣賣場,如果你正在為買博物館套票舉棋不定,如果你正在為租婚紗還是買婚紗犯愁,如果你正在考慮換一份清閑的工作……那麼這本書中千奇百怪的例子,加上妙趣橫生的分析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作者簡介:
博物經濟學家。
康奈爾大學約翰遜管理學院經濟學和管理學教授。
《紐約時報》經濟專欄特約評論員。
羅伯特·弗蘭克教授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在康奈爾的課堂上通過與學生問答的方式,收集本書中所講到的生活中的經濟學問題。經過二十多年的收集和整理,終於在2007年推出這本博物經濟學著作。不同於傳統經濟學著作中充斥著艱澀的數學公式,本書中一個個妙趣橫生的生活事例,將經濟學化繁復為精妙。
《華盛頓郵報》這樣評價他:羅伯特·弗蘭克不是一位學術型經濟學家。他主張經濟學應該是一門根植於經驗和觀察的社會科學,而不是以數學為核心的硬科學。他的這本書把經濟學從數學中解放了出來,並為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生根發芽提供了無限的能量。
❻ 牛奶可樂經濟學txt全部三冊
鏈接:
《牛奶可樂經濟學》是2008年1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H Frank。
❼ 牛奶可樂經濟學效益是什麼
你好。
成本效益原則
:當一個行動帶來的收益大於成本時,人們就會採取行動。這是絕大多數舉動的根源。
❽ 什麼叫牛奶可樂經濟學
《牛奶可樂經濟學》是今年備受關注的一本書,原名叫做《經濟博物學家:破解日常生活的密碼》。作者羅伯特?弗蘭克教授著有最暢銷的中級經濟學教材《微觀經濟學和行為》,他教的微觀經濟學入門課程每年都會吸引6000多名學生,他布置過這樣的書面作業:「利用經濟學原理,探討你親身觀察到的事件或行為模式中的有趣問題。」而且不要長篇大論,字數限制在500字以內。「文章裡面不要摻雜復雜的技術,要假設你是在給一個從沒上過經濟學課的親戚講故事。」
《牛奶可樂經濟學》就是一本這樣的故事合集。問題千奇百怪,分析工具卻相當簡單——成本效益原則。當一個行動帶來的收益大於成本時,人們就會採取行動。這是絕大多數舉動的根源。
比如,為什麼最暢銷的書常常打折銷售,而最熱門的電影卻不打折?
因為對電影院來說,最稀缺的資源不是電影本身,而是座位。大受歡迎的電影即使不打折也會滿座,出於收益最大化的考慮,電影院有理由不給票價打折。但是書不一樣,如果預見到哪些產品更熱門,賣家往往可以提前准備好充足的庫存。賣家給書打折以促進銷量,是更有利的做法。
為什麼機票現賣價格更高,而演出門票現買卻更便宜?
因為航空業主管們發現,出公差的商務人士更傾向於臨時決定出行安排,而他們往往是高收入者,要麼很富裕,要麼可報銷,對價格並不敏感。而演出不一樣,高收入者一般不願意到最後一刻才買票,臨時買票畢竟要面對不知道能不能買到、也不知道還有什麼樣的座位等不確定因素。事到臨頭才在售票口買票的,大多是對價格比較敏感的人。
為什麼「維多利亞的秘密」要提供價值數百萬美元的鑲鑽胸罩,雖說從來沒人買過?
因為鑲鑽胸罩顯然是個很能夠吸引眼球的新聞噱頭,而且成本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它的主要價值在於鑲鑽,而鑽石很容易回收,可以重復使用。但是,它起到的作用卻非常明顯。它改變了人們對送禮物該花多少錢的參照系,把「別人花了幾百萬美元」的想法悄悄灌輸到人們的意識里,於是,花幾百美元買上一款高級胸罩就顯得沒那麼荒謬了。
為什麼男性立法者也贊成廢除一夫多妻制呢?
很多人覺得一夫多妻制對女人不利、對男人來說倒是件好事。其實,對於一部分男士來說,一夫多妻制的確是有利的,但是,多妻制會造成男女比例失衡,女性供應量持續短缺,不少男人完全結不上婚,男人面臨的壓力更大,所以,禁止多妻制的法律實際上充當了一種限制惡性競爭的協議,以免男人過得太辛苦。
為什麼某企業獎勵員工一輛豪華轎車,而不是等值的現金?
經濟學家有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觀點:最好的禮物,往往是我們想要但是又不捨得買的東西。被獎勵,等與別人幫著自己做出了選擇,自己可以開開心心享受獎品,又無需為自己的奢侈行為感到愧疚。
為什麼很多酒吧喝一杯清水賣四塊錢,但咸花生卻可隨意索要?
理解這種做法的關鍵在於,花生的生產成本雖然比水高,但花生和酒是互補的。客人花生吃得越多,要點的酒或者飲料也就越多。水雖然幾乎沒有成本,但是客人水喝得越多,點的酒自然也就越少了。所以,即便水成本更低,酒吧還是要給它定個高價,打消顧客的消費積極性。
書中提出了100多個這樣的問題,全部來自於日常生活經驗,涉及產品設計、供求關系分析、公用品、人際關系、心理學、職場風雲等等各個方面,作者說「這些生活中的問題不是公式和概念,它們並沒有標准確切的答案,每個人都有可能給出更多更合理的解釋。」這也許正是此書的魅力所在。人人都可以從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經濟生活現象,我思故我在,人生因此充滿樂趣。作為一個「從沒上過經濟學課的親戚」,這種書讓人讀得真是高興。別出手眼,獨特的觀察角度,如同一場美妙的智力探險,情趣盎然。不枝不蔓,一個圈子也不繞,盡量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沒有高深的數學模型,成本效益原則,邊際效益分析,機會成本分析……都是最基礎的經濟學概念。如同高手,無招勝有招,手中不需藏利器,拈花飛葉,皆可傷人,何必非要倚天劍、屠龍刀?
灑家依葫蘆畫瓢,也舉出兩個故事來試試看。
第一,限塑令一出,為什麼大超市積極響應,農貿市場的商販卻我行我素?是他們缺乏環保意識嗎?
這不是素質問題,是成本收益對比問題。通過限塑令的實施,大超市不但可以節省下每年幾十萬元的的免費塑料袋,而且還可以從幾毛錢一個的環保塑料袋、幾元一個的無紡布袋中獲取利潤,同時還營造了環保的正面形象,當然積極得多。而農貿市場的多家商販們面臨激烈的同質化競爭,不能提供免費塑料袋的,可能就把顧客趕到隔壁那家菜攤去了。
第二,為什麼買盜版書會有內疚感,而從網上在線收看、下載視頻,大多數人完全不內疚?
首先,是書籍往往是個人作品。我們買盜版書侵害到了這個人的利益,一個具體的受害者很容易引起我們的內疚感。而電影背後往往是一個團隊、一個實力雄厚的大公司,我們就不太容易慚愧。而且,很多小眾電影,在院線市場和碟片市場根本無法看到,因為這種電影的市場太小,商家無法從上映和出版碟片中獲利。這種即使想花錢買正版也無處可買的無奈也沖淡了負疚感。
這樣觀察、分析身邊的現象,著實很有趣。德謨克利特說,寧願找到一個因果的解釋,也不願獲得波斯的王位。我們沒有德謨克利特那麼偉大,能一生以探求事物之間的因果必然性為至大樂趣,但起碼,了解我們置身其中的這個世界,了解身邊發生的事情背後的原因,總是有意義的吧?積極地思考,總勝過渾渾噩噩,不是嗎?
當然,如果你拒絕動這類腦筋,堅信只要存在的事物必定有它的道理,然後心安理得地接受,然後見怪不怪,當然也是一種活法,也未為不可。
❾ 牛奶可樂經濟學到底怎麼樣~
如果只是想大體了解一下經濟學的話,《牛奶可樂經濟學》或《弗里德曼的生活經濟學》,這兩本書都介紹了經濟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因而比較有趣
網路有介紹:http://ke..com/view/1615620.htm
可供下載鏈接方式
http://jb.sznews.com/page/1161/2008-04/19/C05/20080419C05_pdf.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