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天津市城鄉建設和交通委員會的領導信息
主任:竇華港1959年1月生,漢族,天津市人,1991年12月入黨,1983年8月參加工作,大學文化,EMBA碩士,正高級工程師。
副主任:劉翠喬
1957年9月生,漢族,河北省人,1983年11月入黨,1977年10月參加工作,大學文化,EMBA碩士,高級經濟師,高級工程師,國際注冊管理咨詢師。
副主任:劉玉琦
1962年6月生,天津人,1985年12月入黨,1983年8月參加工作,大學文化,EMBA碩士,正高級工程師。
副主任:鄭玉昕
1967年7月生,漢族,河北省人,1995年12月入黨,1989年7月參加工作,大學文化,MBA碩士,高級工程師。
副主任: 劉蘭強
1966年10月生,回族,河北滄縣人,1997年8月入黨,1989年8月參加工作,大學文化,工學碩士,正高級工程師。
總工程師:韓培俊
1960年8月生,漢族,天津人,1985年12月入黨,1983年8月參加工作,大學文化,EMBA碩士,正高級工程師。
副巡視員:楊建華
1953年8月生,漢族,天津市人,1976年7月入黨,1969年8月參加工作,大專文化。
副巡視員:王旭東
1963年10月生,漢族,山西五寨人,1988年6月入黨,1984年7月參加工作,研究生文化,EMBA碩士,工程師。
② 為什麼黃興國惡劣影響難清除
最近兩天,天津市委巡視組集中通報了十一屆天津市委第二輪巡視反饋意見。長安街知事發現,被巡視的天津22家市屬國企中,7家企業黨組織被指「肅清黃興國影響工作不力」,17家被批存在「四風」問題和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
城建領域是天津腐敗的重災區,十八大以來,包括分管規劃城建的副市長尹海林,市政府原副秘書長、建委原常務副主任舒長雲,天津城投董事長馬白玉、總經理段寶森,天津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原主任竇華港竇華港,天津市委原城鄉規劃建設交通工委書記沈東海等一系列官員相繼落馬,政治生態環境問題之惡劣由此可見。
這7家企業在「肅清不力」的方面也有所不同,城投、城建集團被指出走形式、不深入,天房集團被指對肅清影響認識不到位,渤海輕工、醫葯集團對肅清工作缺乏到邊到底、一貫到底的決心。巡視組就此對各單位提出意見,「要樹立正確用人導向,不斷修復和涵養政治生態。」
中央巡視組曾指出天津「圈子文化不絕,政治生態遭破壞」和「政治原則性不強,好人主義盛行」的問題。包括城投集團黨委、中環電子集團黨委、醫葯集團黨委在內的3家企業,被指出「圈子文化」的問題。城投集團被指,圈子文化、好人主義現象不絕,近親繁殖問題不斷,違規選人用人問題突出;中環電子集團被指,對所屬單位近親繁殖、圈子文化習以為常;醫葯集團被指,對肅清黃興國惡劣影響工作缺乏一貫到底的決心,破除「圈子」影響任重道遠。
天津醫葯集團原董事長張建津去年因受賄約580萬獲刑6年,他的主要問題出現在天津市南開區銅鑼灣廣場房地產項目轉讓及醫葯代理等問題。中紀委曾經披露,張建津常以商務接待為名,頻繁出入高檔酒樓,而且必須喝帶年份的茅台。風聲緊時。他還會叮囑人把茅台酒倒入礦泉水瓶帶入酒店。此外,從天津市內到國內各地,從境內到境外,常年有一批利益關聯的私企老闆圍在身邊,伴其左右,爭著搶著付款,攀比著上檔次。
圈子文化興盛會帶來黨委弱化的問題。城建集團、天房集團、市政建設集團、泰達控股公司等10家公司被指出黨委領導核心作用弱化,城建集團表現在不敢打破陳舊的勞動、人事、分配格局,推進發展打不開腦袋上的「津門;天房集團表現在黨委前置研究討論重大問題程序被空置;市政建設集團沒有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等。
此外,巡視組還特別指出,城建、住宅等17家單位被指出存在「四風問題」。要求各單位「著力整治不作為不擔當問題,堅決防止「四風」問題特別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種種表現,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巡視工作永遠在路上,天津重塑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也正是由此破題。
根都腐爛了好吧。
③ 竇華港的介紹
男,1959年1月生,漢族,天津市人,1991年12月入黨,1983年8月參加工作,大學文化,高級工程師。現任天津市城鄉建設委員會主任。
④ 竇華港的工作簡歷
1996.11-2003.04天津市建委施工處副處長、處長;
2003.04-2004.11天津市建委副總工程師兼施工處處長;
2004.11-2008.08天津市建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
2008.08-2011.05天津市建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正局級);
2011.05-2014.07天津市城鄉建設和交通委員會主任。
2014.07—天津市城鄉建設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