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迪拜危機的概述
一般而言,在所有的投資風險中,主權風險是第一位的風險,一國境內任何機構的評級都不能超過該國的主權評級。而從全球范圍來看,進入2010年來主權危機風聲鶴唳。7月27日標准普爾警告稱,它可能會自2002年以來首次下調日本的主權信用評級,此舉突顯外界對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財政健康狀況及民主黨新政府政策的懷疑。標准普爾表示,日本民主黨政府的計劃表明,該國針對長期預算赤字和巨額債務的行動慢於預期,而其社會政策「不太可能」提高中期經濟增長速度。從歷史上看,發生主權違約並不罕見,一旦一國的資產和經濟增長能力無法負擔其沉重的債務包袱時,債務國將選擇主權違約來消除債務負擔的可能性就變得很大,不同的是進入2013年來爆發頻繁:先是迪拜危機引發全球金 融動盪,之後希臘、西班牙、愛爾蘭、義大利等國因國家償債能力而深陷主權債務違約風險。而一旦發生主權評級下降,就將影響到國家的融資成本和市場投資信心。雖然日本財政大臣菅直人堅決表示,日本政府能夠留住投資者的信任,但在安邦高級研究員賀軍看來,根據評級機構一貫對發達經濟體的「偏愛」,此次對日本評級下調很可能本身就是滯後的指標,如果對發達經濟體的信心都在下降,或將說明從銀行系統危機、金融市場危機、信心危機,再到7月份的主權債務危機,一個新的全球性風險路線圖正在顯現。
2010年以來,浙江民間借貸利率普遍上揚,較多的浙資仍執迷於迪拜房地產市場。迪拜房地產管理局2013年將取消的開發項目共500個,總價達10億迪拉姆(1美元約合3.67345迪拉姆),摺合2.72億美元。早在迪拜危機來臨之際就已撤出的迪拜上海島「島主」胡賓稱,這實際上是當地政府在清理「爛尾樓」。這次清理如同一場糾錯。但一從事飾品貿易、房地產投資的義烏商人堅定地表示:「我不會撤離,這里幾乎沒有潛規則,大家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憑真本事逐利。」房地產開發鼎盛時期,迪拜擁有的高樓起重機約佔世界的1/5。開發商憑借很少的首付金就可以做投資,房屋買賣高度自由,只需支付少量首付款就可購房,房價一下子被哄抬。房價由2007年的每平方英尺400-500迪拉姆,漲到迪拜危機前的1800迪拉姆左右,相當於每平方米2萬多元人民幣,最高達到了三、四萬美元。該義烏商人所投資的項目就在被清理之列,金額牽涉超億元,其占控股地位,虧損預計達到千萬元以上。部分浙資堅守迪拜的理由是無須繳納營業稅和所得稅,貨幣也可自由匯兌,並預期當地政府可能選擇發展工業,在迪拜開辦貿易公司的義烏商人將迎來新機遇:從義烏市場采購縫紉機、針織機、建材等設備和材料,再賣到迪拜去。安邦學者認為,迪拜房地產泡沫的破滅是大趨勢,這不是當地政府的產業政策可以改變的,部分浙資被套迪拜樓市可能與2013年浙江民間利率上行有一定的關系。 迪拜財政部2009年11月25日突然宣布,由政府持有的迪拜世界公司及旗下的房地產分支棕櫚島集團將推遲償付數十億美元的債務最少六個月,以便進行債務重組。棕櫚島集團是負責開發超大型人工島度假勝地「棕櫚島」的企業,必須到下月14日前向阿拉伯的投資者償還35億美元的債務。據《紐約時報》估算,「迪拜世界」的對外債務高達590億美元,占迪拜總債務的74%。因此,7月發生的迪拜債務危機正在深深地影響著全球經濟。
2010年5月27日,迪拜國際資本(Du International Capital)和一個銀行委員會周四要求貸款商將某些債務的到期時間延長三個月,至9月30日。
Ⅱ 迪拜危機的原因 是什麼
最近剛好在做關於迪拜的。我查到的資料:
迪拜危機背景、導火索:
1. 迪拜建設龐大基建和度假區 負債高達800億美元
過去四年多以來,迪拜以建設中東地區物流、休閑和金融樞紐為目標,推進了3000億美元規模的建設項目。在此過程中,政府與國有企業的債務像滾雪球一樣不斷增加,估計目前債務約為800億美元。
2. 迪拜世界集團要求推遲償還債務
債務總額預計高達600億美元的迪拜世界集團已經對債權人提出,希望將該集團即將需要償付之債務的償還時間推遲到明年5月份,從而引發了投資者對其債務違約風險乃至這種風險蔓延至全球金融體系的擔憂情緒,尤其是擔心債務違約風險將對銀行業和新興市場造成不良影響。迪拜財政部11月25日要求債權團到明年5 月為止凍結房地產開發商Nakheel及其母公司「迪拜世界」的債務,以便進行債務重組。
3. 迪拜倒債風險陡增引發危機警報
一度被認為是危機中一片「綠洲」的海灣地區金融市場近日突閃「紅燈」。阿聯酋迪拜酋長國的主權投資實體迪拜世界公司欲暫停償付部分債務的消息,令投資者對迪拜的主權信用產生嚴重疑慮,進而在全球金融市場引發巨大震動。
迪拜危機三大原因:
1. 房地產過度開發 成為危機始作俑者
迪拜爆發債務危機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就是房地產業的過度開發,在迪拜,工地遍布全城,而且動輒就是「世界最高」、「世界獨有」或者身價百億的項目。為了進行這些項目,迪拜政府與其所屬開發公司在全球債券市場大舉借債,籌措投資資金。這些投資無數的項目卻難以在短期實現盈利,最終讓迪拜一步步走上債務危機的道路。
2. 大舉投入國際金融業 投資現嚴重虧損
迪拜近年來大舉投入國際金融業,在金融危機持續的影響下,迪拜的投資出現嚴重虧損,給債務危機埋下隱患。2007 年,「迪拜世界」斥資51億美元,購入美國娛樂業巨頭米高梅公司近10%的股份。但後來,米高梅的股價一度從當時的84美元降至16.8美元。還有,迪拜其它投資公司花費近30億美元購入了德意志銀行和渣打銀行的股份,但這兩家銀行的股價也大幅縮水。
3. 本國貨幣與美元掛鉤政策「火上澆油」
迪拜執行的本國貨幣迪拉姆與美元掛鉤的政策也使此次迪拜的債務危機「火上澆油」。從去年到今年,美元的貶值導致迪拜和海灣地區物價飛漲,通貨膨脹率連續數月高達兩位數。美元的貶值引發迪拜經濟的衰退,這在一定程度上充當了此次債務危機的「幫凶」。
Ⅲ 迪拜危機到底是什麼
崛起在沙漠上的迪拜,近年來一派繁榮,成為世界奢華之都。迪拜政府雄心勃勃,要把迪拜打造成世界級觀光和金融中心。海灣地區充足的石油美元在迪拜聚集,令迪拜的金融、貿易、房地產、旅遊業飛速發展,許多外國人湧入迪拜,荷里活的電影明星、體育界的球星拋巨資到迪拜購置房產,一時間迪拜引來無數億萬富翁。隨�金融危機橫掃全球,嚴重依賴外資的迪拜驟然失色,金融地產泡沫迅速破裂,許多人的財富大幅縮水,甚至負債累累,倉皇出逃。
迪拜世界的欠債約為590億美元,而整個迪拜政府的欠債亦只有800億元,即迪拜世界佔去了超過一半欠債。要求延遲還款的消息傳出後,迪拜世界的違約交易掉期升至歷來最高水平,令迪拜成為全球第6個最大機會破產的國家投資公司。迪拜世界的債權人,包括�豐控股、巴克萊、萊斯和蘇格蘭皇家銀行等。若迪拜破產,將對全球金融市場生成沖擊,令尚未擺脫金融危機陰影的世界再添陰霾。
當前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出現復甦跡象,人們所擔心的金融系統全面崩潰的情況不但未出現,而且全球股票市場強勁上漲,但迪拜債務違約風險,說明不宜對全球金融和經濟前景過分樂觀。歐美可能還會有第二波的金融沖擊,因為高失業率會帶來更多的信用卡拖欠,其潛藏的危機不亞於次按。而且,全球經濟復甦基礎脆弱,不足以承受退市政策的後果,但越遲退市,金融泡沫滋生的風險越大。香港是一個高度外向型的經濟體系,歐美等外圍市場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會直接影響本港經濟。危機尚未結束,無論是政府和市民,都應保持警惕
Ⅳ 迪拜經濟危機的原因是什麼分析一下
迪拜危機全球醞釀資金流向大變局「迪拜世界」的債務危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動盪。全球股指全面大跌,原油價格大迪拜危機讓全球經濟打噴嚏:會否演變為流感變種金融危機發生後,由於世界各國集體採取了降息、加大財政投入的行政干預救市政策,許多人曾以為世界經濟已經因政府幹預而逃出了經濟危機的危險地帶,可沒想到的是,中東的一個小國出現償債信用危機,再次讓全世界經濟打噴嚏。客觀說,在這個流感肆掠的地球上,這個小噴嚏,是否會演變為變種流感,本文作者陳真誠認為尚未能就此下結論。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11月25日,阿聯酋負債累累的迪拜酋長國宣布,將重組其國內最大的企業實體「迪拜世界」,將把「迪拜世界」的債務償還延遲6個月。迪拜最高財政委員會主席就此發表聲明說,明白市場特別是債權人的關注,但迪拜政府必須採取果斷行動,處理迪拜世界的債務負擔,並強調干預迪拜世界的行動經過深思熟慮。迪拜凍結房地產開發商Nakheel及其母公司「迪拜世界」的債務,是為了便於進行債務重組。迪拜王室高級成員發表聲明稱,此舉是一次「明智的商業決策」。「迪拜世界」是迪拜的國有企業,是迪拜政府旗下的主權投資公司,也是迪拜政府各類重大項目的主導者,一直引領著「迪拜神話」,其業務涉及房地產開發、港口運營、旅遊休閑、經濟自由區運營、私募基金、大型折扣店、航空項目、證券交易和金融服務等領域。按照迪拜政府的野心,「迪拜世界」在世界各地推進大型項目,是世界第三大港務集團,在全球參與運營近50個大型港口。在迪拜世界的官方網站上,自稱「日不落」企業,各類資產分布於全球約100個城市。如今,「迪拜世界」欠債已近600億美元,無法按時償還馬上到期的三批總額57億美元的債務,要把償還日期延長到明年5月底以後,面臨破產危機。「迪拜世界」的最大債權人是阿布扎比商業銀行和阿聯酋NBDPJSC,其它貸款人包括了匯豐控股、巴克萊銀行、萊斯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和瑞信集團等金融機構。這次迪拜債務危機所產生的影響立竿見影。中東各國主權評級紛紛被調低,銀行等投資者所持的中東債券價格暴挫,並不限於迪拜世界的借貸。受迪拜危機消息影響,11月26號開始,包括英國、德國、法國在內的歐洲股市,紛紛重挫,盤中普遍下挫4%。尤其是,作為迪拜債權人的各大歐洲銀行股遭到拋售,蘇格蘭皇家銀行和德意志銀行股價下跌幅度均居該國股市之首。就連參股迪拜交易所的倫敦交易所本身的股價也急跌,其它有中東資金的企業股價也受打擊。路透社的數據顯示,歐洲市場部分主要股指都跌至今年5月份以來的新低。接著,27日,全世界的投資人都在瘋狂拋售股票和商品等高風險資產,同時增持現金和安全系數較高的美國國債。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在內的亞洲股市,美股也大幅低開,澳大利亞股市下跌創下五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全球股市普遍下跌:歐洲股市創七個月來最大跌幅,MSCI亞太指數創三個月來最大跌幅,日本東京股市觸及四個月收盤低位,中國香港股市收在近兩個月低點,韓國首爾股市在跌至四個月新低的同時,也創下逾10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伴隨全球股市下跌的是,歐元走弱,國際油價、金價大跌,跌幅均超4%。而隨著投資人對套利交易平倉,融資貨幣美元、日元均大幅反彈。在倫敦金融市場,體現迪拜債權違約風險的尺度即信用違約互換(CDS)利率暴漲。在要求延遲還款的消息傳出後,「迪拜世界」的違約交易掉期升至歷來最高水平,成為全球第6個最大機會破產的國家投資公司。
Ⅳ 迪拜危機到底是怎麼回事
起因是當地時間11月24日,迪拜酋長國最大的企業「迪拜世界」宣布,將推遲六個月償還600億美元的債務,造成了金融市場的動盪。
迪拜危機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房地產過度開發,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迪拜到處都是震撼的建築,比如帆船酒店,亞特蘭蒂斯酒店,旋轉摩天大樓,迪拜塔,棕櫚島等等。近四年,迪拜在房地產業的投資就超過3000億美元。但是這些建築不能帶來短期的收益,因為大部分還在修建中。所以巨額的貸款暫時無法還清。
二是迪拜大舉投入國際金融業,但投資嚴重虧損。比如,2007 年,「迪拜世界」斥資51億美元,購入美國娛樂業巨頭米高梅公司近10%的股份。但後來,米高梅的股價一度從當時的84美元降至16.8美元。還有,迪拜其它投資公司花費近30億美元購入了德意志銀行和渣打銀行的股份,但這兩家銀行的股價也大幅縮水。
三是迪拜將本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的政策更加劇了危機。從去年到今年,美元的貶值導致迪拜和海灣地區物價飛漲,通貨膨脹率連續數月高達兩位數。美元的貶值引發迪拜經濟的衰退,這在一定程度上充當了此次債務危機的「幫凶」。
Ⅵ 迪拜危機和次貸危機的區別
迪拜危機」屬「可控型危機」,因為畢竟它的規模要比美國次貸危機小得多,影響也小得多。 迪拜世界債務事件本質是債務危機,是一件比較單純的債務到期後還不出錢的事件。它與美國的次貸危機有著本質區別,也與雷曼兄弟公司的破產事件有著本質區別,深度和廣度完全不一樣,對全球金融體系的影響不一樣,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不一樣。以為由此將引發新一浪金融危機的判斷是缺乏根據的。次貸危機發生在全球金融中心,發生在全球金融體系的心臟,因此,其影響力非常巨大。迪拜事件發生在幾年前才剛剛為普通人所知的雄心勃勃但不自量力的城市小國。迪拜是阿聯酋7個酋長國之一,面積不到3900平方公里,人口約150萬。其影響力和華爾街完全不可同日而語。雷曼兄弟公司是全球知名的專業投資銀行,有著百年以上的聲譽,有著全球最優秀的金融人才,管理著高達6300多億美元的資產,人們很難想像這樣的專業機構會出問題,甚至會破產。因此雷曼兄弟公司的破產對投資者的心理打擊是十分巨大的、是毀滅性的。而迪拜世界是一家業務橫跨房地產和港口的企業集團。過去四年多來,因為經濟繁榮、流動性充裕,它頭腦發熱,盲目樂觀,借了很多錢,大興土木,打造中東地區物流、休閑和金融樞紐。沒想到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全球經濟陷入衰退,房地產價格飛流直下,旅遊收入急劇滑落,港口收入大幅縮水,預期的現金流大幅減少。結果債務到期後,一時無力償還,只能向債權人請求寬限數月還錢。這類事情我們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只不過迪拜世界債務事件涉及的貸款規模大了一點而已,但本質是一樣的。因此,它對投資者的心理沖擊是有限的。當然,美國、日本、歐洲依然債台高築,失業率居高不下的格局,決定了發達國家經濟衰退結束之後的復甦將是緩慢的,類似迪拜危機這樣的事件還將時有發生。次貸危機之所以產生巨大的殺傷力,不單單是房價下跌造成按揭貸款違約進而給銀行帶來損失,更為關鍵的是,在這些房屋抵押貸款的基礎上,金融機構又開發出了天文數字的衍生產品,真正對全球金融系統產生巨大破壞作用的正是這些衍生產品,這是無底的黑洞。次貸危機剛爆發時,連美聯儲都不知道危機涉及的資產規模有多大,又將產生多大損失。而迪拜世界債務事件發生後,到目前為止,沒有看到有關衍生產品方面的報道。也就是說,損失也就限於目前的規模了,是完全可控的。因此,迪拜世界債務事件只是一個地區性危機,不會對整個金融系統、對世界經濟產生巨大影響。但是迪拜自身的經濟肯定會受到很大影響,政府信譽會受到重創,未來的投融資成本將大幅度上升。此外,債權人肯定也會受到影響,將有一定程度的損失。不過,不能斷言迪拜力圖改變石油經濟的戰略思路失敗,迪拜經濟多樣化方向發展的嘗試,尚需長時段的觀察。
Ⅶ 什麼是迪拜危機
阿拉伯人是世界上最最最有錢的群體(無本萬利賣石油)
他們發誓要把迪拜建設成奢華的代名詞
吸引全世界最有錢的階層來這里消費、居住、旅遊、......
但是
前幾天爆出他們最大的國有企業欠銀行錢不還
使金融危機以來
人們那脆弱的神經又一次受到驚嚇
然後股市就跌了
也有人說這些反應有點誇張
Ⅷ 迪拜危機
大盤這幾天暴跌主要有三個原因
1.傳聞央行要再融資1000億
2.迪拜世界債務危機爆發,市場憂慮引發金融危機第二波
3.大盤前期連漲,有調整需求
Ⅸ 迪拜危機是什麼是怎麼發生的
「迪拜」本是一個小國,最初是靠租售建築機械來賺錢,據說世界上20%多的機械都是在他那租用的,那是工程師們盡情綻放才華的地方,應為在他那裡可以盡情的想像,什麼建築都能蓋,就是說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不能蓋得,是工程師的天堂。但是因為房地產價格大幅度下跌、資金鏈條斷裂、工程項目過多,導致一系列的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巨大財富蒸發和破產的事件。
想告訴你這些吧!以後見面細聊,呵呵
Ⅹ 迪拜危機是什麼
在金融海嘯爆發一年後,人們以為危機已經結束。然而,迪拜2009年11月26日宣布,將重組其最大的企業實體迪拜世界,並將把迪拜世界債務償還暫停6個月。消息令全球金融市場氣氛逆轉,引發風險資產市場資金快速出逃。受此影響,日股跌0.6%,A股跌3.6%,港股跌1.78%,歐洲股市開盤至少下跌2%。
迪拜債務違約風險,警示金融危機尚未結束,類似迪拜的房地產泡沫和金融泡沫爆破危機,在全球隨時可能再現。而且,舊的泡沫未撇除干凈,新的泡沫又在迅速聚集。由於全球太多的刺激經濟方案,熱錢泛濫,令金融市場回升,但當各地政府部署退市時,熱錢催谷的泡沫又可能破裂,實體經濟亦可能遭受重大沖擊,投資者宜提高風險意識,政府亦應未雨綢繆。
崛起在沙漠上的迪拜,近年來一派繁榮,成為世界奢華之都。迪拜政府雄心勃勃,要把迪拜打造成世界級觀光和金融中心。海灣地區充足的石油美元在迪拜聚集,令迪拜的金融、貿易、房地產、旅遊業飛速發展,許多外國人湧入迪拜,好萊塢的電影明星、體育界的球星拋巨資到迪拜購置房產,一時間迪拜引來無數億萬富翁。隨著金融危機橫掃全球,嚴重依賴外資的迪拜驟然失色,金融地產泡沫迅速破裂,許多人的財富大幅縮水,甚至負債累累,倉皇出逃。 [編輯本段]負債過多迪拜世界的欠債約為590億美元,而整個迪拜政府的欠債亦只有800億元,即迪拜世界佔去了超過一半欠債。要求延遲還款的消息傳出後,迪拜世界的違約交易掉期升至歷來最高水平,令迪拜成為全球第6個最大機會破產的國家投資公司。迪拜世界的債權人,包括匯豐控股、巴克萊、萊斯和蘇格蘭皇家銀行等。若迪拜破產,將對全球金融市場生成沖擊,令尚未擺脫金融危機陰影的世界再添陰霾。
當前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出現復甦跡象,人們所擔心的金融系統全面崩潰的情況不但未出現,而且全球股票市場強勁上漲,但迪拜債務違約風險,說明不宜對全球金融和經濟前景過分樂觀。歐美可能還會有第二波的金融沖擊,因為高失業率會帶來更多的信用卡拖欠,其潛藏的危機不亞於次按。而且,全球經濟復甦基礎脆弱,不足以承受退市政策的後果,但越遲退市,金融泡沫滋生的風險越大。香港是一個高度外向型的經濟體系,歐美等外圍市場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會直接影響本港經濟。危機尚未結束,無論是政府和市民,都應保持警惕
──負債4573億 恐爆最大主權基金違約事件
沉寂一時的金融危機可能再次爆發。負債累累的迪拜政府前日宣布,將重組旗艦控股公司迪拜世界(Du World),並與�控等債權銀行商討,請求把迪拜世界的債務償還暫停6個月,消息震驚投資者,觸發信心危機,或拖累全球經濟復甦步伐。迪拜世界一旦無力還債,將成為自2001年阿根廷違約以來,全球最大主權基金違約事件。 [編輯本段]重創全球市場受到阿聯酋迪拜酋長國25日宣布重組迪拜主權投資公司迪拜世界集團、並將迪拜世界的債務償還期延遲6個月的影響,連日來,全球各大股市紛紛下挫。中東經濟分析人士警告,迪拜的債務危機可能引發新一輪金融危機。
受迪拜債務危機的影響,27日,日本、澳大利亞、韓國、中國等亞太各國股市繼續下挫。而此前一天倫敦、巴黎和法蘭克福歐洲三大股票市場指數暴跌均超過3%。美國紐約股市在感恩節假期後的「黑色星期五」也下跌了1%以上。中國大型上市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也立即澄清均不持有迪拜世界的債券。全球金融市場對迪拜債務危機的擔憂顯而易見。而就此次債務危機,迪拜最高財政委員會主席艾哈邁德27日表示,他理解市場對這一問題的擔憂,迪拜世界集團將會在下周公布對債權人提出「延期還債」的具體內容。他還說,對於「延期還債」帶來的短期周轉資金將用於裁員和企業重組。有媒體分析,迪拜官方之所以在下周公布具體內容,主要是因為從26日開始,穆斯林國家迎來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宰牲節,包括阿聯酋在內的很多阿拉伯國家將放假5天。而迪拜官方可能希望在這5天內觀察市場和國際輿論對該事件的反應,以便在節日過後採取進一步的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