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阿姆斯特朗什麼時候登上月球
1969年7月16日,同奧爾德林和柯林斯(由他擔任指令長)乘「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飛向月球。7月20日,由阿姆斯特朗操縱「飛鷹」號登月艙在月球表面著陸,當天下午10時他和奧爾德林跨出登月艙,踏上月面。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月球那荒涼而沉寂的土地,成為第一個登上月球並在月球上行走的人。當時他說出了此後在無數場合常被引用的名言:「這是個人邁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邁出的一大步。」他們在月球上度過21個小時,21日從月球起飛,24日返回地球。同年獲總統頒發的自由勛章。
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是誰
1969年7月20日美國時間22時56分,3名美國宇航員叩開了冷寂的月宮大門。兩名宇航員走下太空艙,雙腳踏上了月球的土地,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對月球做的最偉大的探險。
登月旅行只有短短8天時間,但最令人難以忘懷的是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溫·奧爾德林走下密封艙足踏月球表面的那一激動人心的時刻。他們的同伴邁克爾·科林斯則乘坐衛星在月球軌道上繼續運行,准備接回兩名登月者返回地球。阿姆斯特朗第一個走下密封艙,奧爾德林緊隨其後。兩名宇航員在月球表面停留了21小時36分21秒,採集了24千克月球岩石樣品。
當阿姆斯特朗代表所有的「地球人」向月球邁出第一步時說道:「這一步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但對整個人類來說卻是巨大的一步。」全世界的人通過電視轉播目睹了阿姆斯特朗走下「天鷹座」宇航密封艙的9級階梯,並在月球上留下人類的第一個腳印的壯觀場面。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延續了17分鍾,使地球上的電視觀眾大飽眼福。
㈡ 阿姆斯特朗登月 物理
解:(1)ρV=m ①
V=SH ②
聯立①②得S=0.03m^2
(2)F=PS=210N
(3)M*g/6=F
解得M=126Kg
答:_________________
㈢ 阿姆斯特朗登月說的話什麼意思
意思是:對於阿姆斯特朗來說,確實只是自己邁出的一步而已,但是它的象徵意義遠遠大於實際意義,人類從出現在地球算起,至今已經數千萬年時間了,只一刻人類實現了載人登月的夢想,是人類發展歷程中的一大步。
拓展資料:
阿姆斯特朗,港另有譯作杭思朗,美國宇航員、試飛員、海軍飛行員以及大學教授。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服役時,阿姆斯特朗於1969年7月21日時成為了第一個踏上月球的宇航員,也是第一個在地球外星體上留下腳印的人類成員,而其搭檔巴茲·奧爾德林也成為了第二位及登上月球後安全返回及踏上地球的第一人,兩人在月球表面停留了兩個半小時。
阿姆斯特朗的首次太空任務是雙子星座8號,在這次任務中,他和大衛·斯科特執行了歷史上第一次軌道對接。1969年7月,阿姆斯特朗在執行他的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太空任務阿波羅11號時,邁出了"人類的一大步"。
2012年8月25日,因心臟搭橋手術後的並發症逝世,享年82歲。其家人在一份聲明中稱,阿姆斯特朗死於8月初心臟搭橋手術後的並發症,阿姆斯特朗逝世消息公布之後,美國及世界各地民眾也通過各種方式緬懷這位登月先驅。美國航天局月球科學研究所則通過網路呼籲大眾"對月亮眨眨眼睛向他致敬"。
㈣ 阿姆斯特朗登月是真的假的
顯然不是假的
1961年5月25日,美國肯尼迪總統向全世界宣布實施宏偉的載人登月計劃。
這個「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雖然是美國與蘇聯競賽的產物,但也可以認為是人類向太陽系擴張的第一步。
阿波羅登月工程
阿波羅載人登月工程開始於1961年5月,預計1969年7月2 0至21日首次實現登月。此後,美國又相繼6次發射「阿波羅」飛船,其中5次成功,總共有12名航天員登上月球。整個工程歷時約11年,到1972年12月結束,耗資255億美元。在工程高峰時期,參加工程的有2萬家企業、200多所大學和80多個科研機構,總人數超過30萬。它是本世紀人類最宏偉的工程之一。
該工程的第一步是確定登月方案,它包括論證飛船登月飛行軌道和確定載人飛船總體布局。最後選定月球軌道交會方案,相應地確定由指揮艙、服務艙和登月艙組成飛船的總體布局。
為了進行載人登月,美國先實施了四個輔助計劃,即在1961年至1965年發射九個「徘徊者」月球軌道器,用以了解未來的「阿波羅」飛船在月面著陸的可能性;在1966年至1968年發射五個「勘探者」月球著陸器,了解月球土壤的理化特性;在1966年至1967年發射三個「月球軌道環形器」,對40多個預選著陸地點進行詳細觀測,從而選出10個登月點;在1965年至1966年發射10艘「雙子座」飛船,進行生物醫學研究和飛船機動飛行、對接及艙外活動訓練等。
「阿波羅」工程的第三個方面就是研製低軌道運載能力為127 噸的大推力「土星5」運載火箭。
研製「阿波羅」飛船是該工程的「重頭戲」。飛船的指令艙是航天員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全飛船的控制中心;服務艙裝有主發動機等系統;登月艙由下降級和上升級組成。
首次載人登月是由「阿波羅11號」飛船完成的。當時飛船上載有三名航天員,當飛船與「土星5」火箭第三級分離,且阿波羅11號搭載登月艙飛船沿過渡軌道飛行2.5天後,便開始接近月球,此時飛船服務艙的主發動機減速,使飛船進入環月軌道。接著,兩名航天員進入登月艙,並駕駛登月艙與飛船分離,這時飛船指揮艙內的一名航天員繼續駕駛飛船繞月球軌道飛行,而另兩名航天員則乘登月艙在月面著陸。登月後航天員採集了岩石和土壤(22千克),展開了太陽電池陣,安裝了月震儀等。任務完成後,他們乘登月艙的上升級返回月球軌道,與飛船對接,最後返回地球。
㈤ 阿姆斯特朗的登月時間
裝載著阿波羅11號的土星5號火箭於當地時間1969年7月16日9時32分(13時32分UTC)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12分鍾後進入地球軌道。環繞地球一圈半後,第三級子火箭點火,航天器開始向月球航行。30分鍾後,指令/服務艙從土星5號分離,在轉向後與登月轉接器(Lunar Mole Adaptor)中的登月艙連接。月球轉移軌道射入(Translunar injection,TLI)將航天器射向月球。 阿波羅11號於7月19日經過月球背面,很快點燃了主火箭並進入了月球軌道。在環繞月球的過程中,三名宇航員在空中辨認出了計劃中的登月點。 奧爾德林在月球上留下的鞋印。這是一個測試月球表面風化層的實驗的一部分。奧爾德林在月球上留下的鞋印 阿波羅11號的登陸點在寧靜海(Mare Tranquillitatis)南部,在Sabine D環型山西南20公里處。這個登陸點被選擇的原因是它比較平整(來自於游騎兵8號(Ranger 8)、勘察家5號(Surveyor 5)以及月球軌道器(Lunar Orbiter)提供的信息),也就不會在降落和艙外活動時製造太多困難。登陸之後,阿姆斯特朗把登陸點稱做「靜海基地」。 7月20日18:11UTC,當飛船在月球背面時,呼號為「鷹號」的登月艙從呼號為「哥倫比亞號」的指令艙中分離。科林斯獨自一人留在「哥倫比亞」上,在鷹號繞垂直軸旋轉時仔仔細細地檢查了一遍,以確保這個飛行器一切正常。檢查過後,科林斯做了一個簡單的告別手勢——「兩位多加保重」——便離開了。科林斯的任務是留在指令艙中並繞月球環行,在以後的24個小時中只能監測控制中心與鷹號之間的通訊並祈禱登月一切順利。如果鷹號發生了意外並且不能夠從月面起飛的話(可能性極大),科林斯就只能獨自一人返回地球。 很快,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啟動了鷹號的推進器並開始下降。他們很快意識到它「飛過頭」了:他們向月面降落時,表明計算機過載的警報器開始響起。鷹號在下降彈道中多飛了4秒,也就是說登月點會離計劃西面若干公里遠。導航計算機出現了若干次異常的程序警報。在休斯頓的約翰遜太空中心,飛行控制指揮官史蒂夫·貝爾斯(Steve Bales)面臨著一個關鍵的、一剎那間的抉擇——終止登月計劃(這也意味著終止整個飛行計劃,因為飛行器上的燃料僅夠進行一次嘗試),或者命令宇航員按照計劃行動,不要理會登月艙計算機出現的問題。貝爾斯後來承認,他是「憑著直覺」允許阿姆斯特朗嘗試登月的。重新開始注意窗外之後,阿姆斯特朗發現他們正處在一塊岩石和一片硬地之間。計算機失靈導致他們飛過了預選著陸區,而燃料也很快就要耗盡了。此時,阿姆斯特朗選擇了手動控制登月艙。登月艙不斷下降,燃料開始耗盡——登月艙位於月面上空大約9米,所剩燃料僅夠用30秒鍾——阿姆斯特朗在遍布礫石和隕石坑的月面冷靜地找到一處適合於著陸的地方,並駕駛登月艙穩穩地降落在月球上。准確的登陸時間是1969年7月20日下午4時17分43秒(休斯頓時間)。 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互相看了一眼,會心地笑了。休斯頓飛行控制中心內鴉雀無聲,大家都在靜靜地等待著。終於,他們聽到了阿姆斯特朗的聲音:「休斯頓,這里是靜海基地。『鷹』著陸成功。」飛行控制中心頓時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歡呼聲。在登月艙里,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把手伸過儀表盤,默默地握了一下。 登月過程中的程序警報是「執行溢出」,意味著導航計算機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預定任務。後來發現,溢出的原因是登月艙的對接雷達在降落時沒有關閉,使計算機仍然監視並不在使用的雷達。由於在緊急關頭的一句「繼續」,史蒂夫·貝爾斯後來獲得了一枚總統自由勛章。 降落後不久,在艙外活動的准備工作開始之前,奧爾德林通過無線電向地球念道: 「這里是登月艙駕駛員。我想利用這個機會讓所有正在聽的人,不論他們是誰或在哪裡,靜下來,回顧一下過去幾小時所發生的一切,並以他或者她自己的方式表示感恩。 」 作為共濟會的成員,奧爾德林接下來進行了聖餐禮。奧爾德林將他所進行的聖餐禮保密,甚至都沒有告訴他的妻子,因為阿波羅8號宇航員在月球軌道中念的《創世記》使航空航天局被無神論者麥達琳·默里·歐黑爾(Madalyn Murray O'Hair)起訴。 阿波羅11號(Apollo 11)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的阿波羅計劃(Project Apollo)中的第五次載人任務,是人類第一次登月任務,三位執行此任務的宇航員分別為指令長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指令艙駕駛員邁克爾·科林斯(Michael Collins)與登月艙駕駛員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與奧爾德林成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類。
登上月球
7月21日2點56分(UTC),鷹號降落六個半小時後,阿姆斯特朗扶著登月艙的階梯踏上了月球,說道:「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奧爾德林不久也踏上月球,兩人在月表活動了兩個半小時,使用鑽探取得了月芯標本,拍攝了一些照片,也採集了一些月表岩石標本。
㈥ 阿姆斯特朗登月具體時間
1969年7月21日11點56分20秒。
七年級語文書上的。
是上午的
㈦ 阿姆斯特朗登月的過程是什麼
1968年底到1969年初,宇航局每兩個半月就發射一艘「阿波羅」號飛船,在月球軌道做了定點匯合、飛船對接等各種試驗。阿波羅計劃已經一切就緒。
1969年7月16日早晨,在卡納維拉爾角的39A發射台上,矗立著36層樓房高的「土星5號」火箭,它將要運送「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做登月飛行。3名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科林斯登上發射塔,走進船艙,他們此前都已經參加過太空飛行,積累了經驗。
9時32分,火箭在驚天動地的轟響中,騰空而起,飛向藍天。十幾分鍾後,飛船進入環繞地球飛行的軌道。宇航員們仔細地將飛船內的全部儀器檢查一遍,點燃最後一級火箭,「阿波羅」號向月球飛去。宇航員興致勃勃地觀賞著太空的景色,他們將飛船的指揮艙命名為「哥倫比亞」,將登月艙命名為「鷹」。第三天,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爬進「鷹」號登月艙。隨後,科林斯減緩「阿波羅」號飛行速度,進入月球軌道。
7月20日上午7點2分,基地控制台叫醒飛船上的宇航員,今天是預定登月的時間。阿姆斯特朗打開登月艙的4條腿,做好登月的准備。這時,科林斯操縱手柄,「哥倫比亞」與「鷹」分離。科林斯獨自駕駛「哥倫比亞」環繞月球飛行,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駕駛「鷹」向月球飛去。
7月20日,美國東部夏令時下午4點17分42秒,「鷹」穩穩地降落在月球表面,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花了幾個小時,將各種儀器檢查一遍,穿上昂貴的太空衣,然後就踏上了月球。
「鷹」在月球上停留了近22個小時後,阿姆斯特朗發動機器,返回月球軌道。科林斯操縱「哥倫比亞」慢慢向「鷹」靠近,與它對接,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爬回「哥倫比亞」。「鷹」完成了使命,被拋棄在太空中。
7月22日,宇航員們開始了返回地球的航行,地球變得越來越大,月亮變得越來越小。7月24日中午,「阿波羅11號」穿過大氣層,降落在太平洋中部預定水域。早已守候在這里的美國海軍艦隊,奏起音樂,慶賀宇航員安全返回。
此刻,整個美國都沸騰了,教堂鍾聲響起,汽笛長鳴,馬路上行駛的汽車也全都響起了喇叭聲。登月成功實現了人類的夙願,開創了人類開發宇宙空間的新時代。
㈧ 阿姆斯特朗登月是否是騙局
不是騙局,確有此事。阿姆斯特朗於1969年7月21日時成為了第一個踏上月球的宇航員,也是第一個在地球外星體上留下腳印的人類成員,而其搭檔巴茲·奧爾德林也成為了第二位登上月球後安全返回的人,兩人在月球表面停留了兩個半小時。
阿姆斯特朗的首次太空任務是雙子星座8號,在這次任務中,他和大衛·斯科特執行了歷史上第一次軌道對接。1969年7月,阿姆斯特朗在執行他的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太空任務阿波羅11號時,邁出了「人類的一大步」。
阿姆斯特朗登月圖:
(8)阿姆斯特朗登月擴展閱讀:
2009年7月16日,為紀念1969年7月21日人類首次登月40周年,美國宇航局16日起在網上公布阿姆斯特朗爬出船艙登月後與其他兩位宇航員對話的以下實況錄音:
科林斯:好的,尼爾,我們可以看見你從梯子上下來。我們可以看見你正過來。
阿姆斯特朗:好的,我剛才檢查剛才那第一步,那個支柱倒塌得並不太遠,足夠我們回來。
科林斯:太好了,我們再來。
阿姆斯特朗:是相當不錯的一躍。
阿姆斯特朗:我正在梯子下面。上面的障礙物只有聚集在表面1或2英尺,盡管當你靠近時,表面看起來有非常、非常細膩的紋理,就像粉末一樣,表層看起來很細膩。
阿姆斯特朗:我將要踏上月球。這是個人的一小步,但對人類來說是一大步。
奧爾德林:從我們這里看起來非常漂亮。
阿姆斯特朗:它有一種自己獨特的荒涼之美,很像美國的許多沙漠,但是有所不同,這里真的是十分漂亮。
阿姆斯特朗:你們在那裡能從電視上看到畫面嗎?休斯頓?
科林斯:尼爾,是的,我們現在可以接受到電視畫面了,你將出現在畫面里。
奧爾德林:好啦,你現在准備好讓我出來了嗎?
阿姆斯特朗:都准備好了。
奧爾德林:好啦,我現在正在頂踏梯上,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動作,從一步跳躍到下一步。
阿姆斯特朗:你還有三小步,然後是一大步。
奧爾德林:好的。我將會把那一大步留在那裡,然後我們很容易移到第四步。
阿姆斯特朗:好,可以開始了。
奧爾德林:Ok,現在我將做同樣的動作。
阿姆斯特朗:再多一點,大概再多一英尺。
阿姆斯特朗:好啦,你到了。
奧爾德林:相當不錯的一步。
奧爾德林:非常美麗的景色。
阿姆斯特朗:真不錯,從這里能看到相當宏偉的景色。
奧爾德林:宏偉而蒼涼。
奧爾德林:非常細膩的粉末,不是嗎?
阿姆斯特朗:難道不好嗎?
奧爾德林:嘿,尼爾,我難道沒有說過我們可能會看見一些紫色的岩石嗎?
阿姆斯特朗:找一塊紫色的石塊?
奧爾德林:是,非常小,閃爍的碎片。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太陽風能實驗。
科林斯:哥倫比亞,哥倫比亞,這里是休斯頓AOS,完畢。
科林斯:艙外活動正進行得非常順利。我相信他們馬上會豎起旗幟。
科林斯:我猜你是附近唯一一個看不到現場電視報道的人。
奧爾德林:沒有關系,我一點也不在意。
科林斯:他們現在已經把旗幟豎起來了,你可以看到星條旗了。
㈨ 阿姆斯特朗和哪2個人一起登月的
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宇航員阿姆斯特朗
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 (Neil Alden Armstrong) 1930年8月5日生於俄亥俄州瓦帕科內塔。1955年獲珀杜大學航空工程專業理學碩士學位。1949-1952年在美國海軍服役(飛行駕駛員)。1955年進入國家航空技術顧問委員會(即後來的國家航空和航天局)劉易斯飛行推進實驗室工作,後在委員會設在加利福尼亞的愛德華茲高速飛行站任試飛員。1962年至1970年在休斯敦國家航空和航天局載人宇宙飛船中心任宇航員。1966年3月為「雙子星座-8」號宇宙飛船特級駕駛員。
1969年7月20日,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乘「阿波羅」11號飛船首次登月
1969年7月16日,同奧爾德林和柯林斯(由他擔任指令長)乘「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飛向月球。7月20日,由阿姆斯特朗操縱「飛鷹」號登月艙在月球表面著陸,當天下午10時他和奧爾德林跨出登月艙,踏上月面。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月球那荒涼而沉寂的土地,成為第一個登上月球並在月球上行走的人。當時他說出了此後在無數場合常被引用的名言:「這是個人邁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邁出的一大步。」他們在月球上度過21個小時,21日從月球起飛,24日返回地球。同年獲總統頒發的自由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