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八毛門
擴展閱讀
2017年長春高新股票價格 2025-07-05 16:57:40

八毛門

發布時間: 2022-01-25 09:08:06

1. "縫肛門""八毛門"和"掛號門"三個事件的報道記者是誰

不知道,不過最後好像都有澄清,不過影響沒有開始發新聞時候大

2. 關於八毛門的作文

患兒小涵診斷為手足口病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住院期間,其家長錄音、錄像,全程記錄診療過程,還找院外醫生求證診療方案,醫生則步步要求家長簽字,醫患雙方各有說法,引起社會關注。近日小涵病情惡化,治療效果不佳,再次受到關注。(11月1日《羊城晚報》)

醫患上演仿若敵我較量的「暗戰」,這本是誰也不願看到的「戲」。患兒父親坦言「也覺得很悲哀」,醫生慨嘆「為你服務你卻提防」,彼此之間是否發生過瓜葛,是否有諸多的無奈,雙方立場的孰是孰非,其實已不十分重要。即便雙方各執一詞始終難辨真偽,都不能不問:為什麼患者一開始就想到醫生不負責任或者要斂財,醫生一開始為什麼就想到患者要鬧事?醫患間本應是相互信任的「朋友」,演變成處處設防的「敵人」,情何以堪?

深圳「八毛門」剛剛閉上,「錄音門」就接踵而至,這只是橫亘於醫患間厚重的「隔膜」帶來的其中兩扇「門」。從醫護態度差、看病「走後門」、開大處方「吃回扣」、亂檢查,到醫護失職致產婦胎死腹中,醫院將欠醫葯費的嬰兒藏起來逼債,乃至患者家屬打護士殺醫生事件的頻發,醫患關系緊張幾乎到了「慘不忍睹」的程度,豈止是淺層的「不信任」所致?站在醫學的角度,任何病都可能存在復雜內因,不排除患者或家屬缺乏醫學知識而誤解醫生誠意、醫療程序及手術用葯,但是,如果沒有諸多耳聞目睹的事例佐證,患者或家屬又何來一開始就起提防之心?

誠然,不能因醫患糾紛事件頻發而給所有的醫院、醫德、醫風一概抹黑色,也相信幾乎沒有一個醫護人員會存心害患者。「八毛門」最終以真相大白、患兒父親道歉而關上就是一個例證。而且,必須承認的是,接著發生的這場極為罕見的醫患「暗戰」不僅是醫患關系緊張的「標本」,也是社會互信缺失的「標本」。在社會誠信體系崩潰的語境之下,「八毛門」、「錄音門」的發生有一定的必然性。這不僅是醫患關系的悲哀,也是社會誠信慘遭蹂躪的悲哀。事實上,某些「醫鬧」事件、某些地方誕生的「醫鬧專業戶」,加重了醫患關系緊張的負面效應,應該說醫護人員也是「受害者」。

無疑,醫院並非藏於「真空」,醫風醫德的改善有賴於良好社會風氣的沐浴。但是,醫療衛生主管部門與醫院不可據此用「難以獨善其身」來自我寬解。醫患關系帶有人命關天的特殊性,社會敏感度極高,一舉一動都足以掀起軒然大波,不容等閑視之。拿出行之有效的辦法整頓醫風醫德呼聲日急,早已迫不及待,各級醫療衛生主管部門與醫療單位當拿起真刀真槍,捍衛「白衣天使」的本色,以期拆除醫患間不信任的堅固「圍牆」。如果醫風醫德不正成「風」,公眾憑什麼重拾信任?

因為醫患關系緊張度遲遲無法降溫,乃至發生這「門」那「門」的「怪事」,更證明加快深化醫療體制改革步伐、務求實效的緊迫性。如果看病難、看病貴的「社會病」得不到根本改變,「以葯養醫」的體制沒有實質性革新,醫生「吃回扣」、「拿紅包」的問題無法根除,醫療事故鑒定的權威性一再經不起考驗,就無法拔掉過度醫療、藐視生命等引發醫患關系緊張的「根」。醫風醫德需要制度的救濟,這應該是「錄音門」提出的一個警示。

3. 八毛門是什麼事件,什麼意思

就是某人帶兒子去深圳兒童醫院看病,手術費要10萬,後來被某一家醫院8毛錢就治好了,此事一出,輿論嘩然… 後續:後來小孩又復發,並確診得病,家長和媒體紛紛道歉…

4. 八毛門的事件簡介

據報道,2011年9月7日,一個出生僅6天的嬰兒因為無法正常排便,深圳市兒童醫院經過檢查後,建議對嬰兒實施造瘺手術,手術費用需10萬元;因嬰兒的父親陳先生本身就是學醫的,陳先生對檢檢查結果表示質疑,同時另外一所醫院僅開了0.8元的石蠟油,孩子症狀有所緩解。

事件一時甚囂塵上,10萬元手術費與8毛錢間的巨大反差,引起公眾對此事的極大關注和討論。後來證實,該患兒最終診斷的結果確為先天性巨結腸,當事人陳先生已於事後做出公開道歉。

(4)八毛門擴展閱讀:

「八毛門」的發生,反映出醫患之間缺乏信任,這是造成醫患矛盾的一個重要原因。新聞媒體不夠詳實的報道,促使醫患之間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換位思考。

部分醫務人員沒有設身處地替患者著想,而是較多地考慮醫療機構和自身的利益。而有些患者對醫務人員也缺乏理解,不了解醫學的復雜性。

日趨緊張的醫患關系不僅正在嚴重沖擊著醫療服務市場,而且已成為社會不和諧的因素。當前和諧醫患關系越來越受到重視,醫護人員同時承擔著管理者、溝通者、照顧者、代言者、保護者及教育者等多重角色。

因此,醫護工作者不僅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心理素質,而且要有高深的專業素質、廣博的人文素質、道德水準,患者及家屬也應該用理性、客觀、冷靜的態度來看待醫生。

5. 八毛門的各方回應

深圳兒童醫院倍感困擾。在「八毛門」事件曝光後,社會輿論一時間嘩然,給該院帶來巨大壓力。
5日內接連出現了三起家長拒絕手術治療的病例,而這在該院以前是非常罕有的。該院外二科任鋒醫生說,2011年9月10日下午2時,任鋒接診了另一名10歲的闌尾炎患兒,當時出現了局限性腹膜炎,符合急診手術指征,但家長拒絕手術要求再觀察兩三天,還質疑「難道葯物不能治好這個病嗎?」醫院只好繼續每隔幾個小時進行例行觀察,而到當日下午5時左右,女孩症狀明顯加重,而直到晚上11時30分左右,孩子疼得滿床打滾了,家長終於同意手術。在手術中,醫生發現孩子闌尾已膨大至拇指粗,「再過幾個小時就可能穿孔了」。
深圳市兒童醫院無奈地發出呼籲,希望「八毛門」不要對市民的就醫理念造成負面影響,醫患之間要互相信任,通力合作共同面對疾病。
聽到孩子康復出院的消息,李蘇伊「很欣慰」,並接受了家屬的道歉。他現在最希望看到「孩子健健康康的就好,希望他早日康復」;「至於之前的的不愉快,既然已經發生了,也改變不了,就讓它過去吧。」
「八毛門」發生後,李蘇伊和深兒醫院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李蘇伊坦承,自己「多少受到了一些影響」,但同事的關心,朋友的支持,還有老病友「專門打來慰問電話」,都讓他很受鼓舞。而且他從未懷疑過自己當初的診斷。他認為,患者對醫療的不理解、對醫生的不信任都可能發生,但「只要在工作中按照規章操作,遵循相關程序,通過科學的判斷,就不怕出問題」。 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一直在微博上關注「八毛門」事件。廖新波認為「八毛門」不能直接和醫德掛上鉤,但公眾對醫院大檢查、大處方的不滿是不可迴避的問題。
「大檢查是存在的,主要分為四個原因:一是完全的大檢查,為了獎金和醫院的發展基金、人才發展和科學研究,因為政府的投入不足和沒有投入,是醫院走市場化道路的結果;二是醫生為防止醫療糾紛發生之後的一種事前防範,是『舉證倒置』的結果;三是民眾要求,尤其是有醫療保障之後的一種需求釋放;四是有通過大檢查來獲取回扣,這是一種道德的問題。」
廖新波也承認「大處方」的存在,而且相當普遍,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緣於「以葯養醫」政策和政府的補償政策、扭曲的醫療價格政策沒有體現醫生的知識價值所造成。
廖新波認為,「大處方」的存在也與「大檢查」成因相似,而大檢查更有市場,很多醫院「盲目」地購買大型設備,有設備就有資金來源,就可以還貸,甚至可以分紅。
但廖新波也提到,患者把不滿和怨氣全部撒到醫院是不合理的,「不僅僅是醫院的問題,更多的是制度的問題!」 中國醫師協會醫療風險管理專業委員會副總幹事邱蓬鷺表示:「一名醫學院畢業生,從成為主治醫生大約要6~7年的時間,進而成為主任醫師,天梯是非常狹窄的。醫學有其復雜性,因人因事因時因機構對病情有不同的判斷。」
邱蓬鷺說:「醫療是稀有資源,更需要保護,否則對社會的傷害更大。全國340萬醫師隊伍里,害群之馬不超過1%。」
針對「八毛門」事件,她表示,建議陳先生先為孩子辦理少兒醫保,可分擔一部分的醫葯費用,同時密切關注孩子的病情。她說,患者確實有權利去質疑,但是由於缺乏醫學背景,很難聽懂,即使有一定的醫學知識,但是不同科室也很難體驗,加上社會現實,本能對醫生產生了不信任。
她表示,「這其實與醫療機構一直不太重視公共關系處理,醫生和患者之間溝通缺乏相關的專業環節」。深圳是國家關於建立「醫患糾紛社會管理體系」的試點,具體內容包括「醫療責任險」、「人民調解」、「第三方調解制度」等。而目前,深圳已經在全市12家醫院設置了醫調室,由司法局所聘請的專職人員作為中立方來調解醫患之間的溝通,以避免雙方的情緒化沖突。而深圳市寶安區已嘗試在司法系統下建立「第三方醫調糾紛專家鑒定庫」,以保證醫療鑒定結果的公正客觀性。 患兒家屬陳先生在了解到有家長拒絕為孩子進行手術時深感不安。他本身也是醫生,目前很擔憂自己的案例加劇了醫患關系的緊張,也影響到其他患兒家長的判斷。他多次強調說,自己的案例只是個例,很擔心其他不懂醫學的家長不聽醫生的建議,而延誤自己小孩病情。他說,「建議家長們還是要聽醫生的,我也是聽從了廣州醫生採取保守治療的建議,而不是自己下的判斷。」
他說,深感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盡管不乏客觀公正的報道,但是也有的是為了吸引眼球,令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已經治癒,「我的孩子並未治癒,而是目前根據廣州專家的建議,實行保守治療,如果被確診為巨結腸,要等到孩子再大一點再做根除術。」他說,不想再引起對深圳兒童醫院的負面影響,但是他本人有選擇醫院的權利。
廣州地區某三甲醫院一不願透露姓名的資深專家說,他從醫30多年,以前醫生在患者面前享有絕對的權威,患者一般都很相信醫生。但近幾年醫患間的信任度卻急速下滑,醫患的信任危機不僅會影響到醫療秩序,而且反過來也會傷害患者,可以說雙方兩敗俱傷。

6. 八毛門怎麼回事

是說廣東一個人帶小孩去醫院看病,開始醫院說要十多萬的錢住院,結果他帶小孩去廣州醫院只花了8毛錢就治好了,就在媒體上爆光。後來就不行,孩子還是有大毛病的樣子。

7. 八毛門的介紹

八毛門,2011年9月7日曝光,一個出生僅6天的嬰兒無法正常排便,深圳市兒童醫院建議做造瘺手術,全部費用需10萬元;而學醫的父親陳先生拒絕了手術,到另外一所醫院僅開了0.8元的石蠟油,即緩解了孩子症狀。10萬元手術費與8毛錢間的巨大反差,引起公眾對此事的極大關注,該患兒最終診斷的確為先天性巨結腸,當事人事後已做道歉。

8. 八毛門

八毛門,2011年9月7日曝光,一個出生僅6天的嬰兒無法正常排便,深圳市兒童醫院建議做造瘺手術,全部費用需10萬元;而學醫的父親陳先生拒絕了手術,到另外一所醫院僅開了0.8元的石蠟油,即緩解了孩子症狀。10萬元手術費與8毛錢間的巨大反差
但是後來陳發現自己錯了,因為病情惡化了,醫院沒診斷錯.,給醫院道歉了

9. 八毛門事件反映了醫患關系中哪些問題

2011年,被深圳兒童醫院診斷為「先天性巨結腸」的患兒,經另一醫院開出8毛錢處方治療後症狀緩解,患兒父親陳剛公開此事,並要求巨額賠償。不料此後患兒病情反復,10月在武漢同濟醫院最終確診為巨結腸並成功手術,陳剛留下致歉信,對自己的「無知」向深圳市兒童醫院表達歉意。 

「八毛門」事件反映出目前醫患關系緊張、病人對醫生缺乏信任的現狀~

10. 製造八毛門那個混蛋現在在哪裡

南方周末柴會群那個派系的人捧出來的,現在還好好地當著記者並不斷地知道激化醫患矛盾的醫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