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阿根廷潛艇找回
擴展閱讀
科羅娜啤酒股票代碼 2025-07-09 22:39:48
但斌的基金持有哪些股票 2025-07-09 22:38:10
法拉第未來股票代碼 2025-07-09 22:31:08

阿根廷潛艇找回

發布時間: 2022-01-27 04:01:08

① 潛艇失事如何救援

「深海120」—

水下援潛救生「急先鋒」

11月15日上午,在南大西洋海域執行任務的阿根廷海軍「聖胡安」號潛艇,發出最後一次通信聯絡信號後,便銷聲匿跡。失聯多天,很可能折戟海底的潛艇牽動著世人的心:遭遇了進水、起火還是掉深?能否找到又如何救援?

援潛救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至今,深海援潛救生仍是世界上尚未徹底解決的難題。援潛救生屬於人道主義范疇,救援力量第一時間到達,將給遇險潛艇的艇員提供更大的生存希望。目前,有多個國家的搜救力量在相關海域對阿根廷失聯潛艇進行聯合搜救。

深潛救生艇是通過人工操縱可在水下機動航行的潛水裝置,可對失事潛艇進行救援,因此被形象地譽為「深海120」。它的出征沒有火炮齊鳴、導彈呼嘯的快意瀟灑,卻往往與險情相伴,與生死相依。今天記者就帶您一探水下援潛救生「急先鋒」的風采。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潛航員是在艙內常壓進行科學考察和資源勘探,一般選擇較好的海況作業。而深潛救生艇水下作業針對性強,操縱員是帶壓與潛艇進行精準對接,援救潛艇艇員時需要打開艙門,程序復雜繁瑣。與失事潛艇對接時,既要考慮水流和能見度的影響,又要考慮潛艇內壓和潛艇傾角,要求最短的時間內進行最大限度救援,操縱對接難度大,水下作業風險高。

此外,深潛救生艇操縱員要熟練掌握操縱、航海、水聲、潛水醫學、電氣、機械、液壓等多方面的知識,培訓一名合格的操縱員至少需要2-3年時間。

② 這艘載有船員的潛艇失蹤了365天,後來怎麼樣了呢

眾所周知,當兵入伍自然能得到一定的福利和待遇,哪怕是普通的兵種,也會拿到滿意的補貼,而潛艇兵就更不用多說了,畢竟他們的工作環境較為復雜,生活空間狹小,任務也繁重,再加上危險系數高,所以,國家必然會給予更多的關懷。如果潛艇一旦發生意外情況,遇難船員要麼是0人,要麼是所有人。

聖胡安號潛艇終於被發現,時隔失蹤已經過去了整整365天,據國防部稱,該潛艇位於大西洋870米深的海底,以當時國內的打撈技術來說,根本無法完成打撈任務,畢竟潛艇的重量加上海水的阻力,簡直就是難上加難。就這樣遇難潛艇兵的家人們紛紛來到了聖胡安號潛艇的基地,在場所有人都忍不住痛哭了起來,雖然44名潛艇兵已經離世,但卻會成為英雄永遠活在阿根廷人們的心中。

③ 馬島戰爭 英國空軍是怎麼發現阿根廷潛在深水下的潛艇

1.那艘潛艇是浮起來換氣的時候被發現的,柴油機-電動機潛艇,電池只能支持一天,然後浮起來換氣發電

2.空軍發現潛艇的辦法很多,最常見的是投擲一次性聲納浮標,或者探測磁場,還有海水溫度(潛艇的冷卻水),聲納浮標最有效,但是需要大概知道位置,比如潛艇升起天線發報,被偵聽到了,知道大概位置,派飛機去,將那一片海域撒上浮標,很容易,潛艇跑不快,飛機1小時後到只要搜索直徑20海里的海面就基本能覆蓋

直升機還有更便宜的辦法,吊放聲納,用電纜吊進海里,能快速搜索大片海域

潛艇在直升機面前很脆弱,一般,4-6架直升機就能不間斷的形成反潛屏障,對一個方向的潛艇防禦,如果有10架以上,就能對整個180度扇面形成屏障,潛艇只能從後面追,但是,潛艇的速度又跟不上軍艦(提速的話噪音太大,很容易被發現)

④ 美英法德一起出動都找不到 潛艇為什麼這么難找

美英法德一起出動都找不到 潛艇為什麼這么難找

TR-1700是德國基於209型潛艇技術基礎上,研製的常規動力潛艇

目前在潛艇失聯海域執行搜索的有阿根廷、智利、巴西、秘魯、英國、挪威、美國、西班牙、烏拉圭、法國、哥倫比亞、德國等十幾個國家的有關力量。截至11月20日,參與搜救的海空力量包括:

阿根廷:2艘驅逐艦、4艘輕型護衛艦、2艘調查船、1艘巡邏船、1艘運輸艦、1艘補給艦、2架S-2E反潛機、1架直升機、1架比奇巡邏機、1-4架C-130運輸機

巴西:1艘護衛艦、1艘破冰船、1艘潛艇補給艦、若干架P-3AM反潛機和C-295運輸機

智利:1艘科考船、1架C-295運輸機

哥倫比亞:1架CN-235運輸機

法國:1架獵鷹-50搜救機

德國:1架P-3反潛巡邏機

挪威:1艘搜救船

秘魯:1架福克-60客機

西班牙:水下救援設備

英國:2艘巡邏艦、數架C-130運輸機

美國:1架NASA的P-3C反潛巡邏機和2架P-8A反潛巡邏機

烏拉圭:1艘救援船

不難看出,雖然看起來各國集合起了19艘船,15架左右各型飛機的搜救隊伍,但是一來這支搜救力量並非在某一指揮部下統一行動的搜索力量,二來對於搜潛而言,派來的搜索力量很多不適用。

在航空力量角度,許多國家派出的各種運輸機、搜救機本質上都只能承擔海面搜索觀察任務,使用它們性能有限的雷達對海搜索或者乾脆讓隨機乘員利用目力從側面的舷窗向下觀望。這在能見度好或者搜索水面船隻的時候還有點用,但聖喬治灣位於咆哮西風帶,常年風高浪急,加上18-21日海上海況極差,這不僅使目視觀望發現潛艇毫無可能,海浪的干擾也大大減小了可能存在的潛艇通氣管被發現的概率。

剩下的飛機里,S-2E太老舊效果不佳,直升機無法在不良海況下飛行,實際上能夠起到積極作用的,就只有分屬三方的3-5架P-3和P-8A反潛巡邏機。他們只能依靠空投有限的聲吶浮標,對水下進行短時間小范圍的探測,自然效果不佳。

至於磁異探測儀,雖然P-3系列都有這套設備,但是這種只能在潛艇正上方飛過才有可能發現潛艇的設備考驗的實際上是飛行員的「人品」——即它能不能把自己的航線「蒙」到潛艇身上。當然飛機的飛行速度快,理論上搜索的范圍較大,特別是在海況較差,水面艦艇很難開展有效搜索行動的時候,飛機仍然可以進行「聊勝於無」的搜索就已經很難能可貴了。

水面艦艇一般來說只要裝備有聲吶,就能使用主被動兩種模式對水下的潛艇進行搜索。此次參與救援的艦艇里,除了補給艦、破冰船等一些純粹的後勤艦艇外,一般的驅護艦和巡邏艦應該多少有一套聲吶系統。

一般來說,主動聲吶是一種主動掃描水下環境的手段,而被動聲吶則是通過監聽水下噪音並加以分析,來探測潛艇的位置。盡管這兩種手段是反潛戰中最常見的手段,但在搜索可能失事的潛艇時,這倆手段都算不上靠譜。

主動聲吶對水下目標的探測原理應該說眾所周知,對於水下潛伏的潛艇而言,主動聲吶大部分時候能讓潛艇「現形」,畢竟在海水中突然出現的幾十米長的大型障礙不可能是別的,只能是潛艇。但如果潛艇「沉底」,聲吶若是想將潛艇與周圍的礁石區分開來,難度就比較大。畢竟聲波只有穿透和反射兩種情況,分不出反射的目標是一塊石頭還是一層鋼板。

不過對潛艇來說,海底凹凸不平,完全「坐沉」海底很可能對潛艇艇體造成損壞,難度和風險都很大。但對於失事潛艇來說,如果潛艇已經完全失去動力,坐沉海底動彈不得,那在主動聲吶看來就真的和礁石一樣,如果沒有十分精確的海圖進行仔細比對,或者對海底進行仔細的繪制,是很難將潛艇區分開來的。

被動聲吶在這時候會好一些,因為只要潛艇有噪音,被動聲吶理論上就能聽到。潛艇在靠近水面使用的柴油機,水下使用的電動機,發射魚雷時或者排除艇上廢棄物時噴射的壓縮空氣,螺旋槳切割海水產生的氣泡破裂的聲音,軸系振動的聲音,都可能被各種類型的被動聲吶發現,時間一長,就會被定位。

2000年俄羅斯海軍沉沒的「庫爾斯克」號核潛艇被外界發現失事的第一證據就是艇上魚雷爆炸產生的巨大聲響。一般來說,海洋背景噪音大概在100分貝左右,而與TR-1700型差不多的209型潛艇的水下噪音一般有127分貝,這不到30分貝的噪音,就是將潛艇從水下探查出來的關鍵。

但是潛艇如果失事在水下的話,艇上大多設備都無法操作,加上電力有限,也不大可能持續使用電機等設備,所以作為一個噪音源,失事潛艇實際上是不可持續的。

至於所謂「艇員敲擊艇殼求救」的聲音,一來這種聲音距離稍遠就會被海洋背景噪音所掩蓋,二來如果不是艇員們有組織、有節奏地在水下敲擊,而是出於求生本能的亂砸一氣,其持續強度和時間,都難以滿足被搜救人員發現和找到的要求。

實際上,對於潛艇事故而言,如果不是那種和別的船隻剮蹭之類的小傷或者內部非關鍵設備的故障,大部分「傷筋動骨」的潛艇事故中,由於潛艇本身儲備浮力有限、設備密集且艇員人數少,絕大多數艇員很可能在事故第一時間就已經遇難。

俄羅斯庫爾斯克號事故中,首艙的爆炸直接導致前三四個艙段內的艇員在第一時間內死亡,只有在艇尾的少數人依靠殘存的空氣生存了3天。這還是艇上准備演習,艇員各就各位,封閉各分艙之間艙門的狀態。

2003年中國海軍361潛艇事故中,處於通氣管狀態的我軍361號艇在通氣管因風浪關閉後,柴油機在不足兩分鍾內就耗盡了艇內的氧氣,導致艇員全部犧牲。

美國海軍失事的「長尾鯊」號潛艇,也是在艇上失去電力下沉超過最大耐壓深度後,耐壓殼破損導致所有艇員全部死亡的。

從「聖·胡安」此次原本預計的航線看,該艇經過的海域大多數是水深不足200米的淺海水域,潛艇即使失事,也不會發生深度過大導致解體的事故,最多是坐沉水下。從這個角度看,不管潛艇內艇員是否能夠倖存,潛艇本身最後被尋獲的可能性依然相當大。

但從艇員生命的角度看,由於對於人員生存至關重要的氧氣存量不多,即使他們能夠在事故第一時間倖存下來,留給救援人員的時間,也確實是不多了。

⑤ 英國已爛成一灘泥,為何阿根廷不趁機收回馬島

雖然英國這些年由於脫歐鬧劇的影響已經元氣大傷,但是英國的經濟實力以及軍事實力還是要遠遠超過阿根廷,更重要的是阿根廷國內的經濟發展也非常的糟糕,阿根廷國內的通貨膨脹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這也使得阿根廷現在並沒有多餘的心思來收回馬島。如果這個時候阿根廷和英國之間發生沖突的話,將會使得阿根廷的經濟出現崩潰的局面。

所以我們希望阿根廷和英國之間能夠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馬島爭端的問題,因為馬島爭端的問題如果不解決的話,對於整個地區的和平以及穩定都會帶來巨大的影響以及傷害,如果雙方爆發軍事戰爭以及沖突的話,將會導致兩國的經濟雪上加霜。

⑥ 印尼海軍失聯潛艇已沉沒,事故原因是什麼潛艇的事故還有哪些

印尼海軍失聯潛艇已沉沒,事故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專家認為可能是潛艇在很深的水域導致外殼外破損,還有的人覺得是因為潛艇裡面的蓄電池或者是魚雷發生爆炸導致的潛艇沉沒。
這件事情發生在當地時間21號的時候,印度尼西亞的軍方已經確定在21號凌晨的時候有一艘潛艇與總部失聯,而且在艦艇當中有53人正在執行一系列的訓練任務。現在造成了重大的事故,專家提出了很多的猜想,可能是由於潛艇潛入的水域非常的深,由於壓力過大導致的潛艇外殼破裂,然後使潛艇下沉。還有的人覺得是由於長期以來沒有對蓄電池或者是魚雷相關的裝備進行維護,導致了這些部件發生爆炸。
關於潛艇沉沒事件,你有什麼好的辦法,歡迎寫在評論下方。

⑦ 小時候看的一個電影,美國科幻,在海底尋找 黑匣子 ,忘記名字了!

驚爆無底洞 ??

劇情簡介:
美國深海勘查潛艇「賽任1號」在一次例行任務中失事,當局命令潛艇設計師(主人公)組織一支由軍人和各類科學家構成的小隊,乘坐另一艘同型潛艇「賽任2號」下海救援「賽任1號」,成員裡面有兩個女性,其中一個是潛艇設計師的前妻,當然在一段生死歷險之後由破鏡重圓了。
搜索的線索是「賽任1號」上面的一隻「黑匣子」。救援隊據此潛航到一個非常隱蔽的海溝。途中這艘黃色潛艇被一個巨大的白色不明物體包裹住,艇長用電擊法驅走這個怪物。三名潛水員出艇勘查事故,但卻發現這里的海藻發生過變異,大得出奇。不料一個潛水員被隱藏在海藻林間的異形生物突襲而亡,另兩名生還者採集了一些海藻返回潛艇。
潛艇為了躲避變異生物的襲擊,進入了海溝內部探險,結果發現海溝最底部居然有一個隔空洞穴,潛艇浮出水面,艇員們穿著如同宇航服的特種防護衣進入這個幽深的洞穴。誰知那邊竟然有人工開鑿的痕跡,而且裡面到處都是變異生物,有的類似放大了上百倍的蜜蜂,有的類似海蛇和恐龍的雜交體,並且所有的生物身上都帶有劇毒。隊員們在留守在潛艇中的通訊指揮員的指示下不斷深入,尋找遺失的黑匣子。然而隊員們受到的威脅越來越嚴重,當他們在一出洞壁邊巡視時,牆洞中的一頭身形模糊稀爛的異形怪物穿破一名隊員的保護罩,進入他的體內。痛苦難忍,隊員們開槍打死了他。
潛艇上的海藻也是變異品種,入侵了潛艇上的飲水系統,被海藻接觸或者飲用了被海藻污染的水,都會被海藻侵蝕,逐漸變為海藻的飼料。並且一個雜役兵後來被強烈感染而死。
在隊員們劃著橡皮筏返回潛艇的時候,又被游在水中的異形逐個消滅。後面還剩那個潛艇設計師和兩個女隊員以及一個男科學家繼續在洞中考察。他們發現了一個實驗室,在一個干成僵屍的研究員面前的電腦上查到了所有的秘密,原來這個海溝是美國政府研究生物武器的秘密基地,科學家通過生物基因雜交生產出了大量的生物武器,但是最後不知什麼原因,所有的科學家都被那些生物殺死了。接著他們便搗毀這個試驗基地,不料在一個基因交換室卻遇到了最可怕的怪物——一個豎掛在牆壁上的多腳海星。在大家用步槍抵抗這個海星的時候,一個男科學家被海星用巨大的觸手捲走,一個女隊員被海星吸進口中,她當時既然還說「我進去了……」真是佩服這部片的導演。
任務結束,殘余的舊情鴛鴦回到潛艇上,准備走人,卻被一直呆在潛艇中的通訊指揮員截住。這個壞傢伙終於吐露實情,其實根本不存在什麼黑匣子,這次行動的真正目的就是取回生物試驗的那張資料軟盤,所以他才一步步引導者隊員們接近那個嗜血實驗室,而且第一批返回的隊員們有兩人本來可以免受異形攻擊的,也是這個壞傢伙搞的鬼,他把艙門從裡面鎖上,上面的兩個隊員就進不來了,活活的被異形拉進水裡。
顯然,通訊指揮員輕而易舉的達到了自己的滿盤計劃,可以說是滴水不漏。他把辛存的三人:舊情鴛鴦和艇長關在寄生著變異海藻的單艙內,自己准備啟動逃生艙閃人。還好,潛艇設計師還把那張要命的軟盤留在手中,提出和通訊指揮員合作,從而把這個傢伙騙進來,最後這個壞蛋被海藻感染而死,而且是弄得倒在地上用口對著海藻漿液吸了幾口。
正當他們准備用逃生艙離開這個危險的地方,卻發現艇長沒有跟隨他們一起進入逃生艙,艇長告訴他們,剛才制服那個壞傢伙的同時,他也不小心被海藻感染了,最後那對夫妻帶著光碟用逃生艙逃離了那個危險的地方,准備回到陸地上揭露政府的陰謀,而艇長則啟動了潛艇的自毀系統(艇長和夫婦倆揮手告別的造型相當酷,相當動人啊),將海溝的出口封閉,使那些變異生物無法離開那個地方,到正常的環境中威脅其他生物 。

⑧ 阿根廷海軍的後馬島戰爭時代 

阿根廷海軍的後馬島戰爭時代
近年阿根廷國內政治局勢趨於穩定,但該國不可能獨身於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在這樣的背景下,阿根廷海軍獲得的經費一直不能滿足需求。在可預見的未來,阿根廷海軍想恢復到足夠與巴西海軍抗衡的實力幾乎仍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1982年的那場戰爭直接摧毀了曾經傲視南美的阿根廷艦隊。馬島戰爭是二戰結束後的第一場以海洋為主要戰場的局部戰爭。從馬島戰爭的經驗教訓中,英國對航母、核潛艇和遠洋兩棲艦艇的使用價值有了新的認識,對於精確制導武器在戰爭中的運用也有了深切認識。同時,作為戰敗的一方,馬島戰爭也是阿根廷海軍命運的轉折點,不過並不是從戰爭中吸取了什麼經驗教訓,而是戰爭使得阿根廷海軍從此衰落。 阿根廷是南美領土面積第二大的國家,海岸線長達3800公里,國土資源豐富,農牧業和礦業極其發達。在20世紀初期,阿根廷曾是世界上人均生活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較雄厚的經濟實力使得該國有條件建立起了一支強大艦隊。早在1914年,阿根廷海軍就擁有了無畏型戰列艦,比日本海軍第一艘無畏艦「扶桑」號還早1年。盡管二戰後由於國內經濟政策的失誤,阿根廷工業化水平與發達國家越拉越大,但仍是南美洲僅次於巴西的地區性大國。 在「廢墟」中重建 在馬島戰爭前,阿根廷是南美第二大海軍強國,擁有1艘輕型航空母艦、2艘萬噸級巡洋艦和先進的常規潛艇,但馬島戰爭中阿根廷的失敗使其海軍遭受重創。盡管從戰爭的結果看,阿軍只陣亡不到1000人,戰爭初期攻佔的馬島被英國重新奪回,阿根廷的領土與戰前相比並沒有任何損失,但這場戰爭卻使阿根廷海軍損失慘重,1艘巡洋艦被擊沉,潛艇「聖菲」號遭英國海軍重創後被俘,在拖航途中沉沒。此外,阿根廷海軍航空兵的A-4「天鷹」攻擊機和「超軍旗」攻擊機群幾乎損失殆盡,有的飛行中隊甚至全軍覆沒,包括2艘大型補給艦在內在多艘水面艦艇被擊沉。 與軍事上的慘敗相比,更嚴重的後果來自阿根廷國內。戰爭的失敗使得阿根廷海軍士氣遭受沉重打擊,議會對軍隊也失去了信任。盡管在戰爭中阿根廷海軍(航空兵)和空軍作戰極其英勇,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戰績,但也確實暴露了很多問題,如對現代戰爭缺乏基本認識,貿然讓其唯一可用的巡洋艦「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出海巡航,伴隨它出航的是幾艘反潛系統無法工作的老式驅逐艦,結果被英國「征服者」號核潛艇盯上,成為核潛艇問世以來的唯一戰果;武器裝備的質量檢查不過關,導致裝備了許多劣質武器和彈葯,而這些沒有炸響的彈葯甚至直接影響到了戰爭的結局;對進口的武器缺乏配套訓練等,這些都成為阿根廷國內攻擊海軍「作戰不力」的理由,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阿根廷對海軍的投入在戰後數年裡不斷下降,新型艦艇裝備計劃被推遲,現役艦艇也因為得不到充足的資金而維修不善。 馬島戰爭27年後的今天。阿根廷海軍已無大型水面艦艇,中型水面艦艇和潛艇的技術水平不斷下降,海軍員額從1982年的36000人縮減到16200人。這支曾經與巴西海軍不相伯仲的南美第二海軍,如今已經淪落到一支只具有近海防禦能力的「岸防部隊」。 無奈告別航母時代 航母在阿根廷海軍歷史上的裝備情況可以看作是阿海軍命運的直接寫照。阿根廷海軍曾經裝備過2艘航空母艦,其中馬島戰爭時仍在役的是購自英國的「五月二十五日」號輕型航母。該艦為英國巨人級,滿載排水量19800噸,於1943年下水,1945年1月驅役,1948年被荷蘭海軍買下,1968年再轉手到阿根廷海軍。 「五月二十五日」號艦齡雖老,但也並非不堪使用。實際上在1982年英國派出的遠征艦隊中,除新建造的「無敵」號航母外,也有一艘建造於二戰時期的航母「競技神」號,該艦在經過現代化改造後搭載「海鷂」垂直起降戰斗機,在馬島戰爭中頗為出彩,戰鬥力不在「無敵」號之下。印度於1986年從英國購進「競技神」號之後最近再次進行現代化改造,安裝了垂直發射系統,可發射以色列「巴拉克」近程艦空導彈,預計還將服役到2010-2012年。 「五月二十五日」號在當時未接受現代化改造,艦載機為美製A-4「天鷹」攻擊機和S 2反潛巡邏機,但因為主機故障無法出海,其艦載機也轉移到陸上機場使用。戰後由於資金短缺以及阿根廷議會對大型水面艦艇不再感興趣,「五月二十五日」號逐漸被放棄。1983年,「五月二十五日」號完成了最後一次現代化改造,主要改造項目是升級指揮控制系統和更換艦載機著艦設備,但並未對動力進行修整,原先因嚴重故障而損壞的主機繼續使用,最大航速只有13節。 1985年「五月二十五日」號從阿根廷海軍現役艦艇序列中除名,先是轉入預備役,隨後又被私下出售給拆船公司解體。1989年阿根廷政府在發現海軍私自出售「五月二十五日」號時,曾派遣調查人員介入,但此時的「五月二十五日」號已經開始了拆解工作,再也無法挽回了。當時的阿根廷海軍管理一片混亂,外界許多人還不知道這艘航母已經被拆成廢鐵,甚至上世紀90年代初期出版的《簡氏艦船年鑒》仍將該艦放在阿根廷海軍的艦艇序列中。 與阿根廷航母的破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阿根廷的鄰國,潛在海上競爭對手巴西一直在大力推進航母計劃。上世紀90年代中期,巴西海軍的「米納斯吉拉斯」號航母即將退役,巴西即在國際上積極尋找替換者,最後選中了法國的退役航母「福熙」號,這是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艦母服役後替換下來的中型航母,滿載排水量32780噸,艦上設施齊全,裝有大功率蒸汽彈射器、斜角飛行甲板和大尺寸機庫,搭載「超軍旗」艦載攻擊機,在法國海軍服役時還做過「陣風」戰斗機的起降試驗。「福熙」號落戶巴西,使得巴西和阿根廷的海上力量對比急劇失衡,無航母的阿根廷海軍從遠洋作戰能力上已經與巴西海軍有了級差。其實,法國也曾經向阿根廷推銷過這艘航母,但最終未能達成協議。 當前阿根廷海軍將建設重點放在了中型水面戰艦和潛艇的改造升級上,暫時沒有購買或建造新航母的打算,因此阿根廷的「無航母時代」還將持續下去。 對英國貨說不 在馬島戰爭爆發前,阿根廷一直與英國保持著較良好的關系,不僅兩國商貿往來頻繁,阿根廷軍隊也向英國采購了大量武器裝備,其中包括當時英國最先進的42型防空驅逐艦。阿根廷一共向英國購買了2艘42型,首艦「大力士」號於1971年在英國維克公司開工,1976年正式服役,2號艦「聖特立尼達」號由英國提供配件,在阿根廷里奧聖地亞哥組裝建造,於1981年正式服役。
來源:軍事世界畫刊

⑨ 馬島戰爭中阿根廷海軍為什麼這么膽小,損失一艘舊式巡洋艦就不敢出窩了

1.阿軍整體裝備和訓練水平遜於英軍,從開戰時起就沒拿到過制海制空權。
2.阿軍國防體系落後,非常顯著的問題就是,他一共只有9發飛魚,剩下的開戰後讓法國扣下不給阿軍了,阿軍自己沒法生產和補給作戰所必須的空空,空艦,岸艦彈葯。其餘的小問題當然就更多了。
3.當時阿根廷是軍政府執政,而並非民主政府,所得到的阿國內各界的支持沒有達到最大化,國內矛盾在開戰前就不少,打完之後軍政府直接下台了。
4.英軍得到美國的很多彈葯補給和情報支援,法國也斷了阿根廷的彈葯和戰機零配件等等。

從開戰起阿根廷就是被壓著打,只不過這巡洋艦沉了之後更膽小和謹慎而已。

⑩ 英國這幾年不比從前,阿根廷能夠重新奪回馬爾維納斯群島嗎

眾所周知,英國與阿根廷之間一直存在著對馬爾維納斯群島的領土爭端。而這一群島的目前的實際控制權在英國,但是以目前阿根廷的實力,阿根廷仍然不能重新奪回馬爾維納斯群島,即使英國實力已經不如從前,但是相比較而言,英國的國家實力總體仍然強於阿根廷。因此總體而言,就算英國的實力有所衰減,但是現有阿根庭的實力仍不足以與英國去爭奪馬爾維納斯群島的控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