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香港科技大學有哪些熱門本科專業
下面小編為您解讀香港科技大學十大本科課程。 香港科大本科課程介紹: 香港科大商學院推行全方位教育,設有6個學系,針對10個不同的專業領域提供三年制本科商科課程。 工商管理學士﹝環球商業管理﹞ 本課程於2001年正式開辦,為有志成為二十一世紀商界領袖的學生提供全面訓練,並擴闊國際視野及觸角。除了學術知識以外,課程著重培養學生的思考、分析,溝通和領導能力。修讀本課程的學生必須參加一個學期的學生交換計劃、雙主修科及實習培訓。畢業生從課程中獲得國際性和專才訓練後可到私營及公營機構擔任具挑戰性的工作。 工商管理學士﹝專業會計學﹞ 會計在所有商業活動中,包括財政報告、估值計算以至公司管理,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知識。本會計課程以廣泛的學習內容提供會計師資歷訓練,穩固學生理解和概念等基礎,擴闊學生的國際視野、以適應國際商業社會的變化。攻讀本課程的學生將可取得英國特許會計師公會與香港會計師公會專業中的最高資格,亦可報考美國會計師考試。會計系畢業生深受國際四大會計師行的歡迎,也是其它地區及外國僱主、包括跨國企業及投資銀行所需求的人才。 香港科技大學會計系是北美以外獲得著名會計資格鑒定機構工商管理學院國際協會認可資格的兩個會計課程之一,也是第一個北美以外獲著名BetaAlphaPsi榮譽協會認可資格的會計課程。在1999-2000年,本系教授在世界前五名專業期刊發表的論文名列全球第一,學生可直接獲益於此研究成果。 工商管理學士﹝經濟學﹞ 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關於消費者、生產者和其它決策者如何有效地分配資源的學科,亦分析生產、消費、投資、就業、貿易和政府政策。經濟學學士課程的重點是研究有關公司外部經濟環境及內部運作的問題,和如何有效地以經濟學來分析並作出商業決定。 學生畢業後具備了商業與經濟學上的通識,可投身於銀行及其它金融機構、工商貿易、教育及政府機關從事行政、管理、會計及審計等工作,學生也可以選擇繼續攻讀研究生課程。 工商管理學士﹝財務學﹞ 財務學研究個人和公司的財務資源調配決策。財務學學士課程有三個側重范圍:企業財務、投資及資產組合管理、金融市場及金融機構。一般來說,畢業生會在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管理顧問公司、政府機關及各大小企業工作。 香港科技大學財務系設有亞太區金融市場中心,為亞洲金融市場的研究發展一個完備的數據和知識庫。 工商管理學士﹝資訊系統學﹞ 資訊系統是通過資訊科技的應用以作出商業管理的決策。本課程的目的是教授學生有關商業資訊系統的基本運作,培養學生分析能力以設計、實施、管理業務所需要的資訊系統。學生更有機會參與實際研究工作和在大機構進行實習培訓。 過去,畢業生在不同的行業取得工作崗位,如系統分析及程序設計、行政、管理、市場推廣、銷售、銀行與金融等。 工商管理學士﹝營運管理學﹞ 營運管理是通過系統和科學的方法作出適當的決策,提升生產效率及善用有限資源,增加公司的盈利。修讀本課程的學生需學習現今應用方案,基本營運管理工具。畢業生可在各行業部門中工作,這包括金融、貿易、財務管理、製造、零售、電訊、運輸、管理顧問、公共醫療、政府等。學生亦可以繼續進修,攻讀營運研究及營運管理的課程。 工商管理學士﹝組織管理學﹞ 組織管理處理一個機構行政上的事務,如訂立目標及決策;計劃組織架構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等。課程所提供的科目包括組織行為、組織理論、人力資源管理及國際管理,旨在提供學生專業和跨學科訓練以成為卓越的管理人員。 主修組織管理學的就業出路非常廣泛,原因是學生擁有適當資格從事不同部門的工作,例如政府工作、人力資源管理、顧問工作、商業機構的見習行政管理人員等。 工商管理學士﹝市場學﹞ 市場學是一門實用專業,研究如何為顧客提供適當的產品與服務,從而滿足顧客需要,達到機構經營目標。市場學的學生將透過真實個案分析及公司研究熟習多種在21世紀進行的有效市場營銷活動及技巧。本課程科目包括消費者行為研究、市場調查、新產品設計、價格訂立、廣告促銷、國際市場管理等。 具備市場營銷訓練的學生有多種不同就業機會,這包括廣告行業、行政管理、顧問工作和市場營銷等。 理學士﹝經濟及財務學﹞ 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關於消費者、生產者和其它決策者如何有效地分配資源的學科,亦分析生產、消費、投資、就業、貿易和政府政策。經濟及財務學學士課程注重經濟與財務的理論基礎和分析方法,所觸及的經濟學現象、問題和解決方案較為廣泛,適合分析能力及數學俱佳的學生修讀。
Ⅱ 插科大( ) 這個成語怎麼填
插科打諢
chā kē dǎ hùn
【解釋】科:指古典戲曲中的表情和動作;諢:詼諧逗趣的話。戲曲、曲藝演員在表演中穿插進去的引人發笑的動作或語言。
【出處】明·高明《琵琶記·報告戲情》:「休論插科打諢,也不尋宮數調,只看子孝與妻賢。」
【結構】聯合式。
【用法】可用於指戲曲、曲藝中逗趣的穿插。也泛指開玩笑逗樂。一般作主語、謂語。
【正音】諢;不能讀作「hún」。
【辨形】諢;不能寫作「渾」。
【近義詞】打諢插科
【例句】京劇名丑不僅唱做俱佳;而且善於~。
Ⅲ 太原晉祠介紹一下
晉祠,原名為晉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後被追封為晉王)及母後邑姜後而建。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其文化遺產價值獨特,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園林,為晉國宗祠。祠內有幾十座古建築,具有漢文化特色。
晉祠是集中國古代祭祀建築、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為一體的唯一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世界建築、園林、雕刻藝術中心。其中難老泉、侍女像、聖母像被譽為「晉祠三絕」。1961年3月公布晉祠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公布為第一批國家AAAA級別旅遊景區。
歷史文化
晉祠創建於西周(公元前11世紀),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後被追封為晉王)及母後邑姜後而建,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集約載體。
1500年前在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記載晉祠已有相當規模。後經北齊、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及民國諸時期,歷經2000多年的擘劃營造和修葺擴充,遂成當今規模。其中於公元7世紀至12世紀間最為興盛,是中國唐、宋古建園林、雕刻藝術之典範。保存至今的有盛唐時期碑刻,宋、元、明、清不同時期的古代建築100餘座,特別是主體建築聖母殿被譽為中國古代建築史上唯一具有典型性的北宋時期的代表性建築實例。保存在聖母殿內的宋塑群像突破了宋以前宗教造像的模式,而成為當時社會上真實人物的寫照,開創了雕塑藝術寫實作品的先河,它不僅是中國雕塑史上唯一反映宮廷人物的造像,也是中國雕塑史上的罕見精品。
晉祠創建年代久遠,所處地理位置優越,自然景色幽美。晉祠以大量的古建築、雕塑、碑刻、壁畫、古樹名木,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建築、園林、雕塑、宗教、文化等諸多領域的發展變化,晉祠的歷史、藝術、科學和鑒賞價值,使其成為古代宗祠與園林藝術相結合的且跨越的歷史最長又最具代表性的唯一實例,也是中國古代文化和人類建築藝術寶庫中一份最珍貴的遺產。
建設沿革
晉祠正門的匾額
● 南北朝——隋朝
南北朝天保年間(550年-559年),文宣帝高洋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築池塘」。讀書台、望川亭、流杯亭、涌雪亭、仁智軒、均福堂、難老泉亭、善利泉亭等都始建於這個時期。自高洋以下皆續有修繕。
隋開皇六年(581年-586年),在祠區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引晉水灌溉稻田,周回41里。
● 唐朝——金朝(唐、宋是晉祠發展史上的黃金時期)
唐貞觀二十年(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晉祠之銘並序》,並又一次進行擴建。
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年-983年),宋太宗趙光義在晉祠大興土木,修繕竣工時還刻碑記事。
天聖年間(1023年-1032年),宋仁宗趙禎於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並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模宏大的聖母殿。
宋哲宗元祐、紹聖年間(1086年-1098年),鑄造鐵人、築蓮花台以壯威儀。元祐二年(1087年),太原府社頭呂吉等人獻聖母殿檐柱木雕盤龍六條和聖母座物。四年(1089年),鑄金人台東南隅鐵人一尊,現存鐵人系民國15年(1926)補鑄。紹聖四年(1097年),鑄金人台西南隅鐵人一尊。五年(1098年),鑄金人台西北隅鐵人一尊。東北隅鐵人早毀,於民國2年(1913年)補鑄。
宋徽宗崇寧中(1102年——1106年),重修聖母殿,賜號「慈廟」。政和元年(1111),重修苗裔堂。八年(1118),鑄魚沼飛梁鐵獅子一對。
金大定八年(1168年),更在飛梁大東,增建獻殿,專為聖母子貢獻祭品。面寬3間,深2間。
● 元朝——清朝
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重修唐叔虞祠內建築,勘定晉祠四周地界。弋殷撰《重修汾東王廟記》。
元仁宗皇慶二年(1313年),僧洪治禪師重修奉聖寺。
元泰定帝致和元年(1328年),重修苗裔堂。
元順帝至正元年(1341年),王思誠任河東山西道(宣慰司),整修晉祠。次年,太原地震,波及晉祠,乃重修聖母殿。三年(1343年),石刻《孔子步趨圖》,置於清華堂。
明洪武元年(1368年),重修雨花寺,正殿三間,左右配殿各三間。二年(1369年),加封聖母為「廣惠顯靈昭濟聖母」。三年(1370年),創建仙翁閣,又稱紅閣。
明永樂十年(1412年),僧圓覺禪師來奉聖寺,增建觀音堂,鑄聖母殿左鍾。十四年(1416年),建上生寺,正殿三楹,東西配殿各三閣。二十一年(1423),補鑄蓮花台西北隅鐵人頭。
明天順元年(1457年),聖母殿右側鑄造大鍾一口。五年(1461年),山西巡撫茂彪修葺晉祠,刻《重修晉祠碑記》。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聖母殿立《御制祭文》碑。
明正德六年(1511年),重修苗裔堂。八年(1513年)補鑄西北隅鐵人脛部。十五年(1520年),鑄昊天神祠鍾。
明嘉靖中,建白鶴亭。十一年(1532年),王朝立在晉祠廟內東南角創晉溪書院。二十七年(1548年),建讀書台,修望川亭、唐叔虞祠、善利亭、難老亭。四十年至四十一年(1561年——1562年),寧化王府修聖母殿、魚沼飛梁。四十二年(1563年),創建水母樓。
明隆慶元年(1567年),高汝行撰《重修晉祠廟記》,重修東岳祠。
明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在獻殿前增建對越坊和鍾鼓樓。接著又在會仙橋的東面,重修了華麗的水鏡台供演戲之用。
清康熙元年(1662年),重建望川亭。二十五年(1686年),太原知縣周在浚重修唐叔虞祠,並撰文記之。三十八年(1699年),建呂祖閣。四十八年(1709年),再修唐叔虞祠。五十七年(1718年),整修奉聖寺,創建待鳳軒。
清雍正八年(1730年),高氏重修台駘廟。
清乾隆元年(1736),建鈞天樂台。二年(1737年),改建三聖祠、同樂亭。乾隆十二年(1747年)或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修舍利生生塔。十六年(1751年),翰林楊二酉致仕回晉祠,致力於晉祠修繕。二十五年(1760年),重修公輸子祠。三十六年(1771年),山西巡撫朱珪、太原令周寬重建唐叔虞祠。三十八年(1773年),擴建文昌宮、晉水七賢祠、鎖虹橋。三十九年(1774年),修魚沼飛梁。四十三年(1778年),建白鶴亭。五十年(1785年),建朝陽洞及讀書台。六十年(1795年),擴建昊天神祠、重修讀書台。
清嘉慶六年(1801年),修玉皇閣、三清洞,關帝廟落成。十四年(1809年),全面修葺晉祠,包括蓮池、水榭、飛梁、台駘廟、公輸子祠、三聖祠等。二十三年(1818年),修雨花寺。
清道光五年(1825年),重修東岳廟。二十四年(1844年),修葺晉祠部分建築。
清咸豐五年(1855年),重建清華堂。
清同治二年(1863年),重修奉聖寺。
清光緒元年(1875年),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御題「三晉遺封」匾額。二十八年(1902年),邑人劉大鵬完成《晉祠志》稿。三十年(1904年),修晉祠待鳳軒。
民國六年(1917年),建洗耳洞和真趣亭。十五年(1926年),補鑄晉祠金人台東南隅鐵人頭。十六年(1927年),榮鴻肪築陶然村別墅(榮家花園)。十九年(1930年),建石舫「不系舟」。
●1949年——至今
1954年,修智伯渠,重建鎖虹橋。
1960年,重建望川亭,重修苗裔堂,擴建文昌宮。
1964年,新建晉祠大門和望川亭,整修陸堡河及三台閣。同年拆除同樂亭,改建山西歷代書畫室。
1965年,擴建難老泉水堰,興建晉祠公園南湖大廳、船碼頭。
1975年,全面整修文昌宮。1977年,省幹部療養院歸還奉聖寺遺址房屋120間。
1978年,全面整修晉祠,平整土地47845平方米,遷出文物區內住戶22家,王瓊祠南山建成六角亭一座,整修智伯渠,重砌善利泉水渠,修繕關帝廟、唐叔祠、三台閣、晉溪書院。
1980年,在奉聖寺原址重建新遷建築。
1980—1981年,在晉祠王郭村附近發掘出距今1400年的北齊東安王婁睿墓葬,墓中保存近200平方米的壁畫,為中國保存最早、藝術價值很高的歷史珍品。
1981年,擴建唐碑亭。同年維修雨花寺、老君洞、瑞雲閣、陶然村別墅等主要建築。改造晉祠公園飲馬泉景區,建造御井亭、藕香榭、長廊及牌坊等工程,至1989年全部竣工。
1991年,董壽平美術紀念館在晉祠博物館落成開館。刻制晉祠內外八景碑竭,並建碑廊。恢復晉溪書院。建太原王氏始祖王子喬祠。[2]
文物遺存
聖母殿
晉祠最著名的建築為聖母殿,創建於宋代天聖年間(1023—1032年)。聖母傳為叔虞之母邑姜。聖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寬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1尊、明代補塑2尊。
晉祠聖母殿的獻殿,建於金大定八年(1068年),面闊進深各三間,單檐歇山頂,四架椽屋通檐用二柱,殿中前後設門,余築堅厚檻牆,上安叉子,狀如涼亭,格外通透寬敞。在聖母殿與獻殿的魚沼泉上架十字形飛梁,既有四通功用。聖母殿前廊木雕盤龍倒影於池沼碧水之中。獻殿是舉行獻禮、陳設祭品的所在,為開敞或半開敞的空間,有較好的通透性。
寢殿是祠廟中敬神祭祖的神聖場所,設於主軸線的後部,由於古人事死如生的觀念,便仿照前朝後寢的形式來建造。聖母殿採用重檐歇山頂,平面廣七間,深六間,殿身五間,周匝副階,前廊深兩間, 殿內無柱,內置神龕,中塑聖母,四周侍從42尊,僅前部設直欞窗復加柱廊。
魚沼飛梁
魚沼飛梁建於宋代,呈十字橋形,如大鵬展翅,在聖母殿與獻殿之間,形狀典雅大方,造型獨特。[4]
金人台
水境台
金人台共有四尊鐵人,因鐵為五金之屬,人稱之為「金人台」。西南隅的那尊鐵人,鑄於北宋紹聖四年(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保存完整。據說,鐵人忍受不了夏天的炎熱,走到汾河邊想過河。見一條小船,鐵人要求船家帶他渡河,船家道破了鐵人的本相並把它抬回金人台。聖母勒令手下將領,把鐵人的腳趾上連砍三刀,表示對不服戒律的懲罰。現在腳上還留著連砍三刀的印痕。[5]
唐碑亭
唐碑亭即「貞觀寶翰」亭,晉祠之銘並序碑在晉祠貞觀寶翰亭內。亭內陳列唐太宗李世民手書碑刻「晉祠之銘並序」。 全碑1200多宇,書法行草,筆力奇逸含蓄,是書法藝術的珍品。[6]
水母樓
在難老泉亭上方,有一座水母樓,俗稱梳妝樓,別號水晶宮。樓內水母像銅質金裝,端坐瓮上,束發未竟,神態自若。據傳,水母姓柳,住在晉祠附近的金勝村。但是,她嫁後遭婆婆虐待,每日到遠方去挑水。挑回的水只要前桶且將桶底做成尖底,使柳女無法休息。騎馬人送給柳女一條金絲馬鞭,並告她馬鞭放在瓮中一提,水即滿瓮。這個秘密被柳女的小姑子發現,趁柳女回娘家不在從瓮中提起馬鞭,頓時大水湧出即將淹沒村莊。柳女聞訊趕來,坐在瓮上讓水勢變小得救了人們,水母也再沒有離開水瓮。[6]
名奉聖寺
相傳這里曾是唐朝大將尉遲敬德的別墅。奉聖寺此,有舍利塔,塔高38米,七級八角形。在奉聖寺附近,有一株巨槐。據傳,原來這株槐樹歷史久遠,早已乾枯,也不知過了多少年,到清代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農歷三月廿一日,奉聖寺內集會。有一個老道士在枯槐下叫賣膏葯。但沒人買他的葯。老道繼續叫賣:「如此仙葯,來購無人,凡人無福,枯槐宜生。」說罷將膏葯貼於枯槐身上揚長而去。不到一個月,這株枯槐死而復生,人們稱為復生槐。[6]
晉祠三絕
一是周柏唐槐。周柏唐槐,二者都是晉祠千年古木的代表。周柏是周代種植的柏樹,至今都還茂盛蔥郁,位於聖母殿北側,原先本有兩株,名為齊年古柏,如今只剩這一株了。距今已有2800多年,樹干粗壯,需數人才能合圍。唐槐是唐代時種植的槐樹,位於水鏡台前,是最繁茂的一株。每到春夏之季,樹綠蔭濃。
二是聖母殿內宋代的彩塑。殿內供奉著四十三尊彩塑,主像是聖母邑姜,其餘四十二尊是宦官、女官和侍女。聖母鳳冠蟒袍,端坐在鳳頭椅上。眾侍女手裡都拿著侍奉的東西,是中國雕塑史上的精品。
三絕中最後一絕是難老泉。俗稱「南海眼」,出自斷岩層,終年涌水,北齊時有人據《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之句起名「難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懸掛著清代學者傅山寫的「難老泉」三個字。當年李白來到這里,曾贊嘆說:「晉祠流水如碧玉」。晉水有三個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魚沼泉,一是難老泉。難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晉水的源頭就從這里流出,長年不息。
水鏡台
水鏡台是現存較大的明清戲台,台上東部為重檐歇山頂,演戲時用為後幕,台上西部為卷棚歇山頂,面向聖母殿,三面開敞。戲台分前後兩部,從建築形制來看,後台為明代建造;前台是清代補建。前台立十二根明柱支撐卷棚式屋頂。後台台身四角立柱,有兩面圍廊與前台連成一體。前後台之間設上下場門,中以木板隔開,上懸「水鏡台」橫匾。台基高出地面1.3米,前沿排列六十公分高的石望柱。
「水鏡」二字,取於《前漢書·韓安國傳》中「清水明鏡不可以形逃」的句子,意為忠奸是非,在清水明鏡中昭然若揭,顯現原形,故曰「水鏡」。[7]
對越坊
對越坊在晉祠景區中軸線上的金人台西,建於明代萬曆四年,不僅造型優美,結構壯麗。在中國古代,坊的作用是舊時用來宣傳封建禮教所謂「忠義節孝」的,俗稱牌樓。在晉祠三塊匾中,從字面意思看,「對越」匾給人的感覺最是難以明了。此匾由明代書法家高應元所題,二字為榜書金字,筆力遒勁,氣勢磅礴,宛如游龍。相傳,高應元的母親患偏頭痛頑症,百醫無效,後在呂祖面前求得一簽,簽上寫著「添磚加瓦」,高應元在祠內仔細觀察,發現殿、堂、樓、閣、亭、台、橋樣樣都有,惟獨缺少牌坊,所以便選擇在金人台西造了這座牌坊,並親手書寫匾額,懸於中央。「對越」語出《詩經·周頌·清廟》「對越在天」一句。「對」,意為報答;「越」,意為宣揚。「對越」即「報答宣揚祖先恩德」,此處應是一語雙關,既指報答宣揚母德高尚,也指聖母邑姜功德無量。[7]
聖母殿雕塑
周成王封他弟弟叔虞於晉,後人紀念他,才修了晉祠。又為叔虞 的母親,「邑姜」建了聖母殿。
殿的中央是「邑姜」像,而左右兩廡就塑了40多位侍者。殿初建於北宋的天聖年間,重修於崇寧元年。(1102年),而在殿內聖母像的座台背後有墨書元右二年的題記(1087年)。 主像「邑姜」即聖母殿的「聖母」,由於儀軌、身份的限制,做得比較拘謹、刻板。這些侍從都是各有專職,身份、性格也是無一雷同。
在聖母殿內尚存的43尊彩繪塑像中,除聖母像兩側的小像是後來增補的外,其餘都是宋初原塑。在大殿正中幔帳內的聖母,頭戴鳳冠,面部靜謐慈祥,雙腿盤坐在木製的方座上,一隻手放在胸前,一隻手放在腿上,手指隱在袖內,身上穿著的蟒袍沿著膝蓋垂向座位下邊,整個塑像形態顯得穩定而端莊。
古建築三絕
這里還保存著中國古建築中的「三絕」。
一是聖母殿。建於宋天聖年間,重修於宋崇寧年間(1102年),這是全祠的主殿。殿外有一周圍廊,是中國古建築中現存最早的帶圍廊的宮殿。殿寬七間,深六間,極為寬敞,卻無一根柱子。原來屋架全*牆外迴廊上的木柱支撐,廊柱略向內傾,四角高挑,形成飛檐。屋頂黃綠琉璃瓦相間,遠看飛閣流丹,氣勢雄偉。殿堂里的宋代泥塑聖母像及31尊侍女像、4尊女官像,是中國現存宋代泥塑中的珍品。侍女或梳妝,或灑掃,或奏樂,或歌舞,形態各異。
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盤龍。這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盤龍雕柱,雕於宋元佑二年(1087年)。八條龍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風從雲生,一派生氣,距今雖已近千年,鱗甲須髯。
三是殿前的魚沼飛梁。這是一個方形的荷花魚沼。沼上架起了一個十字形的飛梁,下面由34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撐。橋邊的欄桿和望柱形狀奇特,人行橋上,可以隨意左右。這種突破一字形的十字飛梁在中國古建築中較為罕見。
文物價值
1、藝術特徵
晉祠有明確的紀念意義、
獻殿外觀
濃厚的審美價值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即便是一個單體建築,也有著自己的序列。柱廊的排列,斗拱的組合,瓦壟的明暗相間,空間的穿插、色調的配置,都安置得合理妥貼,又符合審美習慣。而正是由於它的序列特徵和人們流動式的觀賞進程,又使得其空間藝術向時間藝術轉化。
2、造型風格
聖母殿前廊柱雕木質盤龍8條,倒映水中,隨波浮動。殿內無柱,殿身當心間裝板門,兩梢間安直欞窗。四周柱子皆微向內傾形成「側角」,角柱增高造成「生起」。下檐斗拱五鋪作,單拱出兩跳,柱頭出平昂,補間單抄單下昂。上檐斗拱六鋪作,單拱出三跳,柱頭雙抄單下昂,補間單抄出重昂,並施異形拱。柱頭與補間不同,上檐與下檐相異。殿頂筒板瓦覆蓋,黃綠琉璃剪邊,色澤均衡精緻,整個殿宇莊重而華麗。
魚沼飛梁位於聖母殿與獻殿之間,方池之上架十字形橋,在池中立石柱34根,柱頭普柏枋相聯,上置大斗,鬥上施十字相交之拱,承托梁枋。東西寬廣,南北下斜如翼,與聖母殿上翹的翼角遙相呼應,顯示了殿翅欲飛之勢。
聖母殿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態庄嚴,雍容華貴,是研究宋代雕塑藝術和服飾的珍貴資料。
獻殿前的金人台上,四隅各立一尊宋代鐵鑄武士。而與之遙遙相望的聖母殿中侍女群像,各有各的特殊形象,身體的豐滿與俊俏,臉形的清秀與圓潤,各呈現出極不相同的思想感情。她們的陰柔之美與宋鑄鐵人的陽剛之氣,也形成了鮮明對比。
3、文物保護
晉祠園林
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布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0處,其中便有晉祠。屬於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類。[1]
2002年3月21日,山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布了《太原市晉祠保護條例》[8]
2013年9月1日起施行《晉祠泉域保護條例》。
2015年發布《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總體規劃方案(2015-2030)》。
旅遊信息
開放時間
晉祠
開放時間:8:00-18:00 ( 4月-10月) 8:30-17:00 (11月- 3月)
中准價70元/人.次,景區以中准價為基礎,淡旺季在20%幅度內上下浮動,最高為72元。對殘疾人、學生、60歲以上老年人等,憑合法有效證件實行半價優惠;對兒童、現役軍人、革命傷殘軍人、70歲以上老年人等予以免票;對旅行社組織的團隊遊客,實行票價優惠,具體優惠幅度由景區自定。
交通提示
太原市通往晉祠的308、856、804路無人售票公共汽車,早6:00--18:30,行車間隔時間短(15--20分鍾)。
Ⅳ 2021最值得期待的三款SUV!動力外形俱佳,網友:真香
進入2021年,一大批新車也即將到來,而作為國內汽車市場最火爆的SUV車型也將有不少值得期待的新車,今天我們就來看三款其中不可錯過的重磅新車,相信每一款在上市之後都有成為爆款的實力。
動力方面,新車將搭載藍鯨2.0T發動機,傳動系統為一台8擋手自一體變速箱,高配車型還將搭載四輪驅動系統,官方數據顯示該車最大功率171kW,最大扭矩360N·米。另外新車有望推出一款PHEV車型,據悉綜合油耗可低至1.3L/100km。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豪車事,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Ⅳ 香港科技大學有哪些熱門本科專業
一,香港科技大學介紹:
香港科技大學, 是一所不斷探索、追求追趕的學校,為社會前進而設的學校。1991年創校,為訓練工程師、環球商業管理人員及社會所需的領袖人才的目標成立。學校建校籌備過程中吸引了大量資深學者來校任教。自1991年迄今,科大學者屢創先河,在科學、工程學、工商管理學、人文學和社會科學等范疇成就輝煌,沖破別人認為不可逾越的界限,使香港受到舉世注目。科大培育並啟發了一代又一代創新進取的學生。他們畢業後或專注研究,或投身社會,或開辦高科技公司,成為社會棟梁。學校開設理學院、工學院、工商管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及霍英東研究院5所學院組成,並將設立第6所學院——創新與科技管理學院。香港科技大學在2011年的QS亞洲大學排行中名列第一。在TIMES世界大學排名中世界排名62名,亞洲排名第7名,香洲排名第2名。
二,主要熱門本科專業介紹:
物理學系王寧教授獲華人物理學會頒授2006亞洲傑出成就獎。王教授於2000年在科大成功觀察到全球最細、直徑只有0.4納米的單壁納米碳管,為納米碳管的研究作出重大貢獻。這項研究成果被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推舉為當年全球十大科技成果之一。其後他與同僚湯子康教授共同發現納米碳管具超導性。
化學系韓利強教授(Prof. Richard
Haynes)與德國著名的拜耳公司成功研製出高療效、低成本的抗瘧疾新葯青蒿碸,這項研究獲全球化學領域的權威學術期刊《應用化學》選為2006年3月20日的封面專題。
生物化學系主任葉玉如教授,於2004年3月榮獲有「女性諾貝爾獎」之稱的「L\'OREAL·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成為獲此殊榮的首位香港女科學家和第二位中國女科學家。
生物學系張東才教授發明了分子生物感受器,並用於監測細胞凋亡過程。
工業工程及物流管理學系主任李忠義教授,其參與合撰的論文獲《工業工程師學會專刊》選為2005年度最佳論文。李教授在2006年更被工業工程師學會選為亞洲區副主席,足見其在工業工程學的領導地位。
領導香港室內空氣品質研究的機械工程學系副教授趙汝恆博士,獲美國供熱、製冷及空氣調節工程師學會頒授「Ralph G
Nevins生理及人類環境獎」。較早前,該系系主任余同希教授及李世瑋教授獲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頒授院士資格,而余教授更同時榮膺英國機械工程師學會院士。
土木工程學系主任張慕聖教授獲加拿大工程院及香港工程科學院選為院士,以嘉許他在工木工程學的成就。而同系的鄧漢忠教授則獲美國離岸能源中心選為「殿堂級技術拓荒者」
及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選為最高榮譽的「榮譽會員」。該系的勞敏慈教授成功開發的廢物限制屏障技術,為控制地表下污染的工作作出了重大貢獻,因此贏得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2004年度「J
James Croes獎章」,為15年來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人。翌年,勞教授獲國際環境土工學會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nvironmental Geotechnology) 頒發「2005年方曉陽研究獎」,令她在科研上的超卓成就再一次得到肯定。
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曹希仁教授獲委任為美國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控制系統分會院士評審委員會主席。該系至今已有11位教授成為美國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院士。而該系系主任Khaled
Ben Letaief 教授則獲邀加入美國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通訊分會董事會,協助處理該分會事務。
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的張黔教授是美國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通訊分會「2005年亞太最佳青年研究員獎」得主,也是100位獲《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頒授「2004年世界青年創新獎」(TR
100)的得獎者之一,她所獲得的獎項足以證明她在計算機科學界的成就。同系的林方真教授則獲頒「裘槎優秀科研者獎」,以表揚他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卓越研究成就。
三:聯系方式
地址: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九龍清水灣
郵箱:[email protected]
電話:+852 2358 8384
傳真:+852 2358 2536
參考鏈接:http://join.ust.hk/mainland/home/index.php
Ⅵ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院系設置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由六個學系組成,分別是:會計學系,經濟學系,財務學系,資訊、商業統計及營運管理學系,管理學系,以及市場學系。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學生分為本科生和研究生兩個部分,而本科生的比例佔全校本科生人數的40%,研究生則接近30%。學院的第個系均設置有從本科、碩士到博士三類學位。 會計學系
會計學系致力為學生開啟嶄新的國際視野,讓他們在現今環球經濟中,邁向成功事業。該學系的世界級教授不單傳授學生必要的概念和理論知識,同時教授解難和溝通的專業技巧,確保學生在畢業後能適應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
該學系積極推動世界級研究丶採用屢獲殊榮的教學方式,並不斷改進課程內容,力求完善。會計學工商管理學士課程廣受世界頂級專業會計機構認可, 當中包括香港會計師公會 (Hong Kong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HKICPA)丶國際管理教育協會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 AACSB) 及其他專業機構。此外,該學系的哲學博士課程在區內亦享負盛名。
經濟學系
科大經濟學系一直在亞洲以至全球排名中占據前列位置。
根據上海交通大學發布的2012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該學系被評為亞洲首位及全球第48位。該學系亦獲2012年EDUNIVERSAL Best Masters Ranking排名列為遠東地區第一。
該學系致力透過優良的教學質素和卓越的研究成果,鞏固及提升該學系的國際聲譽。學系積極拓展研究領域,超越微觀經濟學丶宏觀經濟學及計量經濟學等核心范疇,在工業組織丶經濟增長和全球經濟丶國際經濟學丶中國內地和香港的經濟等方面推動世界級研究發展。
財務學系
財務學系致力提供優質教學,並進行世界級的研究。學系的課程由著名學者及經驗豐富的財務專業人士參與設計及教授,他們的環球視野和寶貴的實戰經驗,有助於學生從容面對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
該學系不斷推動卓越的財務研究,亦鼓勵進行校內跨學院研究。根據亞利桑那州大學財務管理協會 (FMA-ASU) 財務研究排名,該學系在區內的財務研究持續名列榜首,在世界亦穩占前25位。此外,該學系亦為香港丶中國及亞洲地區的財務發展作出顯著的學術貢獻。
資訊、商業統計及營運管理學系
資訊、商業統計及營運管理學系(ISOM) 致力於資訊系統、統計、營運管理三個領域的前沿性研究,特別是在運用科技、資訊及創新過程等范疇,為傳統及電子商務企業創造商業價值,以迎接日趨全球化的經濟環境所帶來的各種機遇與挑戰。
該學系的研究實力獲國際肯定。根據德克薩斯州大學達拉斯分校就2007年至2011年間刊登於四份頂尖ISOM期刊(包括《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MIS Quarterly》、《Management Science》,以及《Operations Research》) 的論文所進行的調查,該學系成功躋身全球前二十名,在亞太區更位列第一位。
管理學系
管理學系致力推動優質和卓越管理,冀在亞洲金融中心發揮影響力,並矢志在策略管理、組織理論、創業、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及商業道德等范疇,帶領研究及教育的發展。
根據德克薩斯州大學達拉斯分校就2008年至2011年間刊登於五份頂尖管理學術期刊(包括《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Organization Science》,以及《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的論文所進行的調查,該學系位列全球第七位。
為了促進知識交流和傳播,該學系積極與業界合作,透過研究、顧問服務及參與社區活動,協助企業釐定和解決各項管理問題,學系亦積極組織各類研討會和學術活動,並邀請傑出教授和學者擔任演講嘉賓,推動學術交流和討論。
市場學系
市場學系專注於開拓及推廣市場學知識,以回應市場急速增長及對優秀市場學人才的需求。時至今日,該學系已成為追求卓越丶創新的學術中心。
該學系積極推動嶄新研究,鼓勵就市場現況進行開放討論,並致力提高學術水平。在追求優質和卓越的學術質素之同時,學系的策略焦點集中於消費者資訊處理丶消費者的決策模式,以及消費者定量模型等范疇。
該學系的研究成績斐然,由2002年至2011年於權威市場學期刊刊登的論文數目均位列全球首十位(來源:德克薩斯州大學達拉斯分校根據發表於 三份權威市場學期刊包括《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以及《Marketing Science》的論文所進行的調查)。 工商管理學士
(一)環球商業管理
本課程於2001年正式開辦,為有志成為二十一世紀商界領袖的學生提供全面訓練,並擴闊國際視野及觸角。除了學術知識以外,課程著重培養學生的思考、分析,溝通和領導能力。修讀本課程的學生必須參加一個學期的學生交換計劃、雙主修科及實習培訓。畢業生從課程中獲得國際性和專才訓練後可到私營及公營機構擔任具挑戰性的工作。
(二)專業會計學
會計在所有商業活動中,包括財政報告、估值計算以至公司管理,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知識。本會計課程以廣泛的學習內容提供會計師資歷訓練,穩固學生理解和概念等基礎,擴闊學生的國際視野、以適應國際商業社會的變化。攻讀本課程的學生將可取得英國特許會計師公會與香港會計師公會專業中的最高資格,亦可報考美國會計師考試。會計系畢業生深受國際四大會計師行的歡迎,也是其它地區及外國僱主、包括跨國企業及投資銀行所需求的人才。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會計系是北美以外獲得著名會計資格鑒定機構工商管理學院國際協會認可資格的兩個會計課程之一,也是第一個北美以外獲著名 Beta Alpha Psi 榮譽協會認可資格的會計課程。在1999-2000年,本系教授在世界前五名專業期刊發表的論文名列全球第一,學生可直接獲益於此研究成果。
(三)經濟學
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關於消費者、生產者和其它決策者如何有效地分配資源的學科,亦分析生產、消費、投資、就業、貿易和政府政策。經濟學學士課程的重點是研究有關公司外部經濟環境及內部運作的問題,和如何有效地以經濟學來分析並作出商業決定。
(四)財務學
財務學研究個人和公司的財務資源調配決策。財務學學士課程有三個側重范圍:企業財務、投資及資產組合管理、金融市場及金融機構。一般來說,畢業生會在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管理顧問公司、政府機關及各大小企業工作。
香港科技大學財務系設有亞太區金融市場中心,為亞洲金融市場的研究發展一個完備的數據和知識庫。
(五)資訊系統學
資訊系統是通過資訊科技的應用以作出商業管理的決策。本課程的目的是教授學生有關商業資訊系統的基本運作,培養學生分析能力以設計、實施、管理業務所需要的資訊系統。學生更有機會參與實際研究工作和在大機構進行實習培訓。
(六)營運管理學
營運管理是通過系統和科學的方法作出適當的決策,提升生產效率及善用有限資源,增加公司的盈利。修讀本課程的學生需學習現今應用方案,如基本營運管理工具。畢業生可在各行業部門中工作,這包括金融、貿易、財務管理、製造、零售、電訊、運輸、管理顧問、公共醫療、政府等。學生亦可以繼續進修,攻讀營運研究及營運管理的課程。工商管理學士﹝組織管理學﹞
組織管理處理一個機構行政上的事務,如訂立目標及決策;計劃組織架構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等。課程所提供的科目包括組織行為、組織理論、人力資源管理及國際管理,旨在提供學生專業和跨學科訓練以成為卓越的管理人員。
主修組織管理學的就業出路非常廣泛,原因是學生擁有適當資格從事不同部門的工作,例如政府工作、人力資源管理、顧問工作、商業機構的見習行政管理人員等。
(七)市場學
市場學是一門實用專業,研究如何為顧客提供適當的產品與服務,從而滿足顧客需要,達到機構經營目標。市場學的學生將透過真實個案分析及公司研究熟習多種在 21世紀進行的有效市場營銷活動及技巧。本課程科目包括消費者行為研究、市場調查、新產品設計、價格訂立、廣告促銷、國際市場管理等。
具備市場營銷訓練的學生有多種不同就業機會,這包括廣告行業、行政管理、顧問工作和市場營銷等。 (一)經濟及財務學
經濟及財務學學士課程注重經濟與財務的理論基礎和分析方法,所觸及的經濟學現象、問題和解決方案較為廣泛,適合分析能力及數學俱佳的學生修讀。
學生畢業後具備了商業與經濟學上的通識,可投身於銀行及其它金融機構、工商貿易、教育及政府機關從事行政、管理、會計及審計等工作,學生也可以選擇繼續攻讀研究生課程。
(二)計量財務學
計量財務理學士課程是個新設的課程,旨在培養傑出學生成為金融界專業人士。本課程為學生提供有關財務工具及計量方法的最新知識,涵蓋的專門領域包括:投資策略、資產組合管理、衍生工具定價及風險管理。畢業生成為金融界及其它不同商界行業所招聘的對象。
商學院學士課程設計採用學分制。中國內地同學需修畢至少120學分以達學士學位畢業資格。
商學院學士課程為三年全日制學士學位課程。中國內地同學必須完成為期一年的基礎年課程培訓,方能正式修讀學士學位課程。合共4年。
基礎年於香港科技大學校園進行,由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任教。內容涵蓋大學英語、數學強化培訓、以及人文及社會科學通識教育等課程。此外,還包括外語(日語、法語、拉丁語、德語、西班牙語)及自我發展課程等。
工商管理學士學位課程同學可因應個人興趣及專長,選擇單主修或雙主修,除主修專業外,學生亦可自由選讀各項副修專業,包括生物化學、生物工程、生物、化學、數學、物理、通識研究、中國研究、人文學及社會科學。
學生完成課程後可獲頒授學士學位(有榮譽等級)。
Ⅶ 深圳市泉盾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泉盾科技(Collday泉盾)是一家專注於智能凈水設備的研發製造、營銷服務的新銳企業。泉盾科技由6位合夥人共同發起成立,並將「讓更多新中產家庭享受安全放心的凈水生活」這一美好願景作為公司的核心使命。「生而獨立,飲有主張」是泉盾的品牌理念。獨立孕育魅力,個性喚醒時代。泉盾將用獨立精神和敢於不同的勇氣,為新中產階層帶去一個獨具品質、科技與未來的新銳凈水品牌,以獨到的凈飲主張同時代獨立者共鳴。泉盾科技圍繞「親」、「友」、「生活」三條不同的產品主線,為日常家庭生活、串親訪友、全屋等不同生活使用場景提供廚下、台式/立式、全屋凈水單品/系統等多樣化產品及服務。以白色為主色調賦予了泉盾產品簡約而不簡單的設計基因,同時,智能VPN支持、分體式模塊設計等元素讓泉盾產品獨具科技感、未來感,交互與體驗亦俱佳。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在創立不久便獲得了100萬美元的天使資金。因產品理念得到了眾多家庭的認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參與進來。目前公司已與業內頂尖級供應鏈合作夥伴展開了合作,產品獲得了京東等平台的青睞,並已於2015年9月20日入駐京東深圳孵化器,產品上市後將獲得京東線上重點資源支持。
法定代表人:王曉勇
成立時間:2015-06-03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30611303225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固戍二路裕興科技園F棟318
Ⅷ 太原重陽節習俗是什麼
古人視九為陽數,《易經》曰:「『以陽爻為九』兩九相重,故為重九,兩陽相重,故名 『重陽』。」這一天在民間有登高、賞菊、佩戴茱萸等習俗活動。
關於重陽節習俗來歷,在黃河各地流傳著「恆景避難」說。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記載,汝河有個瘟魔,每年九月初九的時候就會出現,那一天家家有人病倒,重者喪命。有一年的九月初九,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的生命,他自己也差點兒喪了命。恆景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終於找到了一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被他不畏艱險的精神所感動,收留了他,教給他降妖劍術並贈給他一把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苦練一年之後,仙長對恆景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恆景在九月初九的早晨回到家鄉,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茱萸葉、菊花酒,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把瘟魔刺死。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便流傳下來。《齊人月令》中載:「重陽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遠。」而金秋的九月,正是天高雲淡、金風送爽、登高遠眺的好季節,故重陽節又叫 「登高節」。另外,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蘊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後來重陽節被立為老人節。
山西太原重陽節的各種習俗由來已久。清朝《陽城縣志·風俗》記載:「九日采茱萸作佩,攜榼登高,飲酒賦詩,士大夫競相為樂。」明清之際當地文人學士輩出,詩人眾多,在他們留下的眾多詩文中,形象地記述了重陽風俗,如「士大夫呼朋約友,游山登高,邊飲邊吟」;而平民布衣則扶老攜幼,一家人佩戴茱萸出遊。如遇雨「阻興」,要「移」時補上。
從1982年起,太原在九九重陽前後三天舉辦隆重的廟會。參加廟會的人有一件事是首先要做的,那就是為老人采買過冬的衣物。然後是買蜜酒、山茱萸酒等,同時還會帶回去一些敬謝神靈、驅魔辟邪的祭祀器物。在這一天人們身上要掛一包茱萸葉,要出去採菊花。家家戶戶要製作九層重陽花糕,上插兩只面羊(取諧音「陽」)或插剛剛採回來的茱萸或菊花。吃飯的時候要為老人炸油糕 (取 「尤高」之意)。重陽節當天的中午飯很講究,一桌飯菜葷素相間,軟硬俱佳,幾盤幾碟均有規矩,其中糯米柿餅、紅豆甜飯是必不可少的。當地俗語有「九月九,啥都有」,即秋收之後五穀豐登,兒女專門為老人炸油角(有大餃子狀,三角狀各種樣式),餡分素、葷兩種。角內包括各種菜,為鹹味,取「啥都有」之意。角內包各種豆類如紅豆、小豆等,煮熟後與柿子、柿餅或棗和成泥狀,為甜味,也取「啥都有」之意。出嫁的女兒要給母親、父親送油角、油炸糕,還要給父親送一雙棉鞋、一雙布襪,給母親送一條香帕或做個卧兔(護發之用)。並定下九月初七到十一5天內各家為老人應做的飯食菜譜。太原市更是要連唱五天大戲,而戲的內容均為敬老、尊老之內容,如「殺狗勸妻」等,極具地方特色。此外,當地還有此日佔冬雪之俗,對人們來講,此日喜雨忌晴,據說此日有雨,冬必多雪,有諺語:「重陽不下看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干。」
「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九九」又與「久久」諧音,因此重陽節被賦予了「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基於此,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重陽節,太原一直傳承著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習俗。
Ⅸ 我的故鄉太原
冰箱斷電,一段時間不用,不需要打開門,按照以下方法做即可: 1、冰箱長期不用要拔掉電源插頭,清空裡面所有食物,最後除冰。 2、除冰時,要在底部放置乾燥的布子,讓它吸附水。 3、除冰時不要用利器,以免損壞蒸發器。因為蒸發器是鋁制的,容易戳漏。 4、用干布子從里到外擦乾凈,等到三五分鍾,冰箱已經乾燥後,再用紙或其它東西把門縫墊好。另外可以在門縫條上塗些石灰粉。防止門縫條與箱體粘在一塊。 5、准備長期不用冰箱注意將溫控器調節置於『0'或是『停'、『Max'(強冷點),使溫控器內彈性在自然狀態,延長其使用壽命。 6、移動冰箱時,一般控制在30度以下比較可靠,防止壓縮機脫缸。另外,冰箱放置位置要通風乾燥角落,避免太陽光直曬。 7、為確保壓縮機能夠正常使用,延長壓縮機壽命,最好每個月給冰箱通一次電,等到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再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