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共有產權房有啥不好的嗎,好多人都不願意參
您好,共有產權房,是地方政府讓渡部分土地出讓收益,然後低價配售給符合條件的保障對象家庭所建的房屋,購房者與政府共同享有房屋產權,交易轉讓受政府限制。
『貳』 在北京買共有產權房合適還是買二手房合適各有什麼利弊
新房:隨著市中心內可供開發土地的縮減,越來越多的樓盤均開發在偏遠區域,如上海近期供應量主要集中在外環線附近,北京在四環、五環之外甚至遠郊區縣,因此新樓盤大都地理位置相對較遠。
『叄』 共有產權房對於開發商有什麼好處
「共有產權房」作為經濟適用房的變異形式,其顯著特點在於價格形成機制。「共有產權房」用地性質由劃撥改為出讓,並完全按照商品房進行開發,且銷售價格計算也等同於商品房。可見,比起傳統的經濟適用房,「共有產權房」增加了土地成本,且房價實際上是「隨行就市」。客觀上,「共有產權房」的這種價格形成機制,不啻於維護了商品房市場價格,喪失了經濟適用房平抑市場房價的政策效應。
『肆』 共有產權房有什麼利弊
第一,作為一種脫胎於以前自住房的政策性商品住房,其從自住房變為「共產房」,它的特點是政府把以前給予自住房的各種優惠政策,換算成自己的股份,事實上是侵佔了保障性住房獲得者的權益。按照以前自住房的定價原則,自住房的定價低於周邊商品房30%。參照自住房定價,則「共有產權房」的產權份額又是如何確定的?徵求意見稿提出,「購房人產權份額、同品質普通商品住房價格的比例確定。」
什麼意思?還是以「自住房」的定價為例,以前自住房的售價低於周邊同地段普通商品房售價的30%,但你以前買的「自主房」是完全產權的,但在轉換為「共有產權房」之後,售價也可能低於同地段售價的30%,但你得到的是一個只有70%產權的房子。也就是說,共有產權房的個人用同樣的錢之前可以獲得自住房的全部產權,但現在用這些錢只能獲得70%的產權。這意味著,在房子品質等不變的情況下,你購買到的共有產權房的產權相對於以前的自住房縮水了30%。
第二, 「共有產權房」在房屋質量方面還有一個弊端,無論是過去的經濟適用房,還是自住房,凡是保障性住房,由於都實行微利的原則,開發商為了拓寬自己的盈利空間,一般會在房屋質量上偷工減料,這使得保障房的質量在大多情況下都低於普通商品房的質量。以前在北京買過經濟適用房的人應該對此有刻骨銘心的記憶。小區和房屋品質的差異,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這些保障性住房的價格未來上漲的幅度遠輸於普通商品房。
再加上自住房也好,還是現在的「共產房」,在轉讓等方面,又規定了很多限制性條件,這使得其在未來的轉讓價格上更是打了折扣。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你用可以購買普通商品房的錢,買了一個在房屋質量和未來空間空間方面明顯比普通商品房差的房子。這使得「共產房」表面上是為了圓低收入階層的住房夢,結果卻是讓窮人吃了虧。
價格沒變,面積沒變,產權相對以前少了30%,而且房屋質量很可能無法和真正的商品房比較。長期看,這一定影響共有產權房的制度價值和意義。低收入階層通過購買「共產房」究竟獲得了什麼好處呢30%的份額的使用權。但如果仔細分析你必須付出的代價是:第一,要承受房屋質量可能不如普通商品房的風險;第二,由於房屋質量及在權益等方面的限制,「共產房」未來的漲幅空間肯定普通商品房。
如果您能考慮商品房,不建議您考慮共有產權房。
『伍』 共有產權住房對房價究竟有何影響
共有產權住房對房價究竟有何影響?答案都在這兒了
共有產權房來了,它是自住房的升級版。共有產權房前期的關注度,我敢跟您打一百萬個賭,前期關注度也會像經適房,限價房,自住房一樣,由酷暑轉季寒冬般的降低。
為什麼呢?首先共有產權房的性質決定的,第一,投資客減少了,因為它五年之內,封閉運行;第二,就算您賣的話,也要補足差價,那就說明您買的時候盡管便宜,但是,實際您賣的時候,對不起,您補足差價之後,跟市場商品房比就不便宜了。
那話又說回來了,共有產權的房子關注度低了,那下一步房價會如何走呢?
1.土地供應
今後五年會提供大量的公租房、保障房等等
2.說下今年整年的土地供給情況
截止2017年8月10日,北京今年供應61宗地,限房價競地價有28宗,自住房有16宗,從商品房近一兩年的供地情況看,這些幾乎都是高端別墅,要麼就是7090政策房源。
那說明什麼?說明,對不起,明後年的話,你如果想買純商品房,只有兩種可能性,新房,第一,買別墅。第二,7090,但是市場的真空期,就是改善。那剛需的的房子來看,有大量的共有產權房之後,包括公租房,還有50萬套呢,剛需的價格會平穩,但是你別忘了,北京別說未來五年,甚至小編認為,這輩子,永遠都會是一個供小於需的城市了,所以剛需價格會保持平穩,那麼改善呢?改善呢?改善呢?120平以上的新房小編認為影響是最小的。
3.土地價格直接影響房價
別忘了,前兩天,西二環的房子賣95000了,從80000到95000跳了25%,但是,我們可以看到,比如那些75000的土地,明年必須得入市了,包括泰禾西三環的地塊,北京明年就會有15萬的房價了,有一句老話叫麵粉大於麵包,大家肯定都知道這句老話,房山就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房山當時賣一萬多的時候,像遠洋天恆的地,樓面價兩萬多,現在賣4-5萬,不照樣買么?
4.金融政策
去年的身邊的同事買房貸款利率83折,現在首套房有可能變1.1倍,商貸100萬多25年月供多還700元;500萬剛需買首套房的話,按最低首付比例購房,貸款25年每月多還約2300元。
結論
所以我們客觀地認為,明年的市場總體來看趨於平穩,就是剛需有保障,改善的話,就是供應少,需求多,改善的房子明年是一個熱點,高端的房子,還是那句話,跟咱老百姓沒太大關系,該買買去,這幾年漲價最慢的就是別墅了。
來源:搜狐焦點
『陸』 共有產權房最大的風險是什麼
我個人建議,如果資金不緊張,還是不要買共有產權房
原因如下
1-購房人未來可以得到住房的全部產權。但需在取得不動產權證5年後,也就是你買完房的7-8年後才能回購政府手裡的產權,而且價格要聽政府的。
2-如果換算成100%產權價格其實是和周邊商品房價格持平,並不便宜。
3-共有產權房作為商品房的減配版,品質感和小區環境卻堪憂。
4-申請條件苛刻。區域鎖定,要麼社保在,要麼戶口在。而且在北京還要沒買過房。
5-未婚的買了共有產權房,將來另一半如果婚前有房,倆人婚後還得賣一個。
6-想賣很難。取得產權證5年內不能出售,出手時無論是繼承、售賣買方都要有購買共有產權房的資格。而且出售價格還要受政府指導價的影響。
7-共有產權房缺乏投資屬性。原本接盤的人少,升值空間也就小
8-競爭太激烈。共有產權房邊上有限競房,優勢太弱直接被限競房打敗
『柒』 共有產權房有什麼缺點,只說缺點,謝謝。
1 早晚要交出去 除非這輩子北京就這一套,但他有70-80%是面對京籍的啊。。。多雞肋
2 價格其實不低,你把國家持有部分加回來 會發現一般比周邊商品房高20%左右
3 倘若有一天 你要交出去了 回購的政策和價格不明朗 政策說了算(還沒出台)
4 我不賣 我就自己住但是!!!好多東西不讓裝修!!!整體櫥櫃 馬桶坐便 地 牆等等但凡是它樣板間搬不走的 你都不能動。。。。
5 房屋質量次 (周邊配套 地理位置 房子質量 房屋格局 。。。等等不展開了)
6 交了以後再買算二套
7 說是共有產權,但都是產權少的一方說了算。。。而且目前的趨勢政府持有比例越來越低 我覺得ZF的對共有房的終極形態就是他持有1%,我們要付99%,但1%說了算
8 現在共產房卡平米數 基本不讓有90平以上的,開發商的主力戶型基本都是89.5(公攤巨大,去樣板間看像60平的)這種操作,以北京五環為例個人需要掏的總價基本都3000000多萬,你按銀行4.5-5的理財算3000000x0.0475/12約等於1萬2,你每月花1萬2租房你能租個啥樣的。。。自己心裡沒譜嗎(反正這房最後都的交 跟租沒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