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安徽農業科學這個雜志怎麼樣啊
標題:安徽農業科學
主辦單位: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周期:旬刊
出版:合肥,安徽省
語言:中國<BR /開本:大16開
ISSN:0517-6611
CN:34-1076 / S
郵發代號:26-20
歷史演變:
>目前公布的名稱:安徽農業科學
開始時間:1961年
雜志列入以下資料庫: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
核心期刊:
>中國核心
中國核心期刊,雜志(2008)(2004)
PS:期刊影響因子,復合影響因子:0.699影響因子:0.455,出版質量好,適當的,請採納,謝謝
⑵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怎麼樣
簡介: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是從事水稻品種遺傳改良、生物技術、種質資源、栽培生理、品質分析以及新品種新技術開發等應用科學研究的專業性研究機構。
⑶ 請問合肥安徽農業科學院桑蠶研究所屬於什麼居委會或街道啊
三里街
⑷ 安徽農業科學是中文核心期刊嗎
可以確定《中國農業學報》不是中文核心期刊。
⑸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的主要業績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承擔了科技攻關、「863」計劃、跨越計劃、「948」項目、自然科學基金、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等大批國家級科研任務,在基礎研究、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服務「三農」等方面成效顯著。「九五」以來,育成了以皖雜40為代表的優質高產皖棉系列新品種4個,年推廣320萬畝,佔全省植棉面積的50%以上;育成了以皖油14為代表的「雙低」雜交油菜系列新品種6個,年種植500萬畝,佔全省優質油菜栽培面積的50%左右;育成了以協優57、80優121為代表的雜交水稻系列新品種27 個,推廣面積900萬畝。「十五」以來,我院每年承擔國家和省下達的重點課題110項左右,全院在動植物育種、高新技術、作物栽培與畜禽養殖技術、農葯新劑型研究、專用型瓜果選育及無公害栽培技術、農產品加工、貯藏、保鮮技術、生物制劑、肥料新產品研究、宏觀農業經濟科學研究等方面都取得長足進展和可喜成果,涌現出一大批新品種、新技術。共取得各類科研成果139項,獲獎成果45項,其中國家級獲獎成果2項(合作),省部級一、二等獲獎成果10項;通過省級以上審定(認定)的農作物新品種72個,其中國家級品種審定10個;申請植物新品種保護權39項,其中授權15項;申請專利24項,其中授權20項。
⑹ 省農科院院長算是廳級幹部嗎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是廣東省人民政府直屬正廳級事業單位。」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是省政府直屬綜合性農業科研事業單位。」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始建於1978年元月,是省政府直屬的綜合性農業科研事業單位。」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是省政府直屬的綜合性、公益性省級農業科研單位。」
以上各個農科院網站的自我介紹顯示,各省的農科院都是省政府直屬的事業單位。既然是省政府直屬單位,那定級就是副廳或者正廳,其中廣東省農科院更是明確為正廳級,所以其院長和書記都是廳級幹部。
⑺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的機構改革
根據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省委、省政府直屬事業單位機構改革的實施意見》(皖發[2002]21號)精神,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為省政府直屬事業單位,是我省農業科學綜合研究機構,正廳級建制。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簡稱省農科院,下同)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方案如下: 根據新時期農業科學院工作的任務和要求,對省農科院職責作適當調整。
(一)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工作,為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
(二)突出各研究所獨立事業單位法人地位,強化其對事業發展的責任和權力,增強自我發展能力,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農業科技事業發展的需要。
(三)推進後勤社會化改革過程,將院機關後勤服務職能交給院機關服務中心承擔。 根據上述職能調整,省農科院的主要職責是:
(一)組織院屬各單位,開展農業科學的基礎實驗研究和開發運用研究。
(二)圍繞安徽農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加強農業高新技術特別是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研究,農業環境資源保護研究,綠色食品的開發研究,農業技術開發研究和新品種中間試驗及推廣工作。
(三)組織承擔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重大問題的課題研究,為省政府和有關部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四)組織開展農業學術交流、技術合作和科研人才培養工作。
(五)指導市、縣農業科學的研究工作。
(六)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科研成果推廣、科技扶貧、科技下鄉和技術培咨詢、服務等工作。
(七)承擔國家科技部、農業部和中國農科院下達的課題研究任務;承辦省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根據上述職責,省農科院內設6個處室和機關黨委。
(一)辦公室
協助院領導處理日常工作,協調機關各處室的工作關系;負責制訂院中長期工作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負責會議組織、文電處理、檔信訪、保密、保衛等機關行政事務管理工作;負責編發科技快報工作;承擔院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二)科研管理處
負責擬定院中、長期科研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負責向國家和省、部、院等申報有關科研項目,開展課題計劃執行情況的檢查,承擔科研統計和科研年報工作;負責科研成果預測、中試、示範和推廣工作;負責科技扶貧、科技下鄉有關工作;負責管理院科研、開發基金;承擔院學術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三)科技產業處
負責宣傳貫徹國家和省農業科技產業法律法規、政策;負責擬定院科技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和督促檢查;負責管理和指導院科技產業開發經營活動。
(四)計劃財務管理處
負責編制院年度財務計劃和預決算,並組織實施;負責全院預算內、外各項經費管理;負責全院國有資產管理和監督。
(五)人事處(離退休工作處)
負責院機關和直屬機構編制和人事管理工作;負責全院幹部職工專業技術職務評定、勞資管理、教育培訓工作;負責院機關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
(六)紀檢組(監察室)
負責院機關及直屬單位黨的紀律檢查和行政監察工作。
(七)機關黨委
負責院機關及直屬單位黨群和政治思想工作。
⑻ 安徽農業科學是核心期刊嗎
是科技核心刊
中文名稱 安徽農業科學
語 言 中文
類 別 農業科學
主辦單位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
創刊時間 1961
出版周期 旬刊
國內刊號 CN34-1076/S
國際刊號 0517-6611
郵發代號 26-20
出版地 安徽省合肥市
開 本 大16開
⑼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農業工程研究所怎麼樣
應該是不錯吧。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農業工程研究所在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原子能農業應用研究所的基礎上更名擴建、學科調整,於2008年11月經安徽省編制委員會(皖編辦[2008]253號文件)批復成立,主要職責是開展農業機械裝備、農業節水工程和農藝、農機、農技配套集成等農業工程技術研究與技術服務。2009年10月,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機關後勤服務中心職能及部分人員劃入農業工程研究所。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農業工程研究所主要從事農業工程研究、規劃、設計和建設任務,並承擔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的後勤公共服務職能。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農業工程研究所前身是原原子能農業應用研究所,座落於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根據國家「發展高技術、實現產業化」的科技發展戰略,經皖政辦[1995]53號文件批准成立的集核農學科研、開發、對外服務於一體的新興現代化研究所。
原原子能農業應用研究所研究內容涉及農學、分子生物學、環境、園林、核技術應用等學科,先後承擔了國家、省部級和市級科研項目20餘項,在水稻輻射誘變育種技術研究,農用超高吸水性高分子材料輻射合成,果蔬、水產品輻照保鮮技術等方面都有所建樹,獲得省級科研成果6項。其中,獲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2項,第六屆中國花卉博覽會科技成果獎二等獎1項;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6項。發表學術論文44篇。2002年被安徽省直機關文明委命名為2001年度省直「三優」文明單位,2008年被中共安徽省直工委命名為2002~2007年度省直「三優」文明單位。
農業工程研究所2009年主持承擔的項目有13項,其中,安徽省農業成果轉化資金項目「NK抗旱保水新材料中試」1項,農業部項目子專題「核技術農業應用」(農業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1項,安徽省財政科技項目「現代農業科技園區優化設計示範」、「農業工程規劃設計平台建設」、「村用沼氣集約化發展關鍵技術研究」等7項,安徽省國際科技合作計劃項目「加拿大園林彩葉植物品種及其專用育苗技術的引進」1項,安徽省國際科技培訓項目1項,安徽省引智項目1項,安徽省農引推項目1項。
2009年底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農業工程研究所在職職工49人,其中,科技人員26人,(高級職稱 7人、中級職稱12人、初級職稱7人),工人23人;退休職工1人。學歷:碩士9人,本科11人,大專7人;在讀博士1人,在讀碩士3人。中共黨員30人。
⑽ 安徽農科院建制級別
正廳級別
1、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是安徽省人民政府直屬的事業單位;
2、按照有關編制文件的規定,屬於正廳級別建制(與省農業廳級別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