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已獲利息倍數計算公式
擴展閱讀
漲了一年的股票能買嗎 2025-07-13 16:01:28
豬的價格的股票顯示 2025-07-13 15:58:20
金融危機適合買什麼股票 2025-07-13 15:53:59

已獲利息倍數計算公式

發布時間: 2022-01-30 11:06:45

① 已獲利息倍數是怎麼計算的有何意義

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 / 利息費用 =(利潤總額+財務費用)/(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資本化利息) 通常也可用近似公式: 已獲利息倍數=(利潤總額+財務費用)/ 財務費用 公式中利息費用是支付給債權人的全部利息,包括財務費用中的利息和計入固定資產的利息。已獲利息倍數反映企業用經營所得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是企業經營業務收益與利息費用的比率,用以衡量企業償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也叫利息保障倍數。只要已獲利息倍數足夠大,企業就有充足的能力償付利息。企業要有足夠大的息稅前利潤,才能保證負擔得起資本化利息。該指標越高,說明企業的債務利息壓力越小。 一般來說,已獲利息倍數至少應等於1。這項指標越大,說明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越強。就一個企業某一時期的已獲利息倍數來說,應與本行業該項指標的平均水平比較,或與本企業歷年該項指標的水平比較,評價企業目前的指標水平。

② 已獲利息倍數怎麼算

已獲利息倍數
公式: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
/
利息費用
=(利潤總額+財務費用)/(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資本化利息)
通常也可用近似公式:
已獲利息倍數=(利潤總額+財務費用)/
財務費用
企業設置的標准值:2.5
意義:企業經營業務收益與利息費用的比率,用以衡量企業償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也叫利息保障倍數。只要已獲利息倍數足夠大,企業就有充足的能力償付利息。
分析提示:企業要有足夠大的息稅前利潤,才能保證負擔得起資本化利息。該指標越高,說明企業的債務利息壓力越小。

③ 已獲利息倍數的公式

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其中:
息稅前利潤總額=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凈利潤+所得稅+利息支出

④ 什麼是已獲利息倍數,借款的已獲利息倍數如何計算

基本上已獲利息倍數

可以參考搜尋或是網路,可以參考網路,公式上

息稅前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EBIT/interest expense 或

=(凈利潤+利息費用+所得稅費用)/利息費用

概念上就是在這個期間內,我先不扣掉所得稅跟利息費用,所賺得的錢,大概是利息費用的幾倍,

原則上財務上這個數字越大越安全,

提供參考

⑤ 已獲利息倍數

已獲利息倍數,指上市公司息稅前利潤相對於所需支付債務利息的倍數,可用來分析公司在一定盈利水平下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
計算公式為: 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總額/利息支出=EBIT/interest expense 或=(凈利潤+利息費用+所得稅費用)/利息費用。
已獲利息倍數又稱利息保障倍數。
公式中的息稅前利潤總額為:企業的凈利潤+企業支付的利息費用+企業支付的所得稅。
公式分子中的利息費用只包括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而分母中的利息費用包括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和資本化利息。
一般情況下,已獲利息倍數越高,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國際上通常認為,該指標為3時較為適當,從長期來看至少應大於1。
已獲利息倍數為負值時沒有任何意義,已獲利息倍數是表示長期償債能力的。

⑥ 2021利息保障倍數計算公式

利息保障倍數計算公式:利息保障倍數=EBIT/利息費用。分子「息稅前利潤」是指利潤表中未扣除利息費用和所得稅前的利潤。

公式中:息稅前利潤(EBIT)=利潤總額+財務費用,息稅前利潤(EBIT)=凈銷售額-營業費用;息稅前利潤(EBIT)=銷售收入總額-變動成本總額-固定經營成本。

說明:

公式中的分母「利息費用」是指本期發生的全部應付利息,不僅包括財務費用中的利息費用,還應包括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資本化利息。資本化利息雖然不在利潤表中扣除,但仍然是要償還的。利息保障倍數的重點是衡量企業支付利息的能力,沒有足夠大的息稅前利潤,利息的支付就會發生困難。

利息保障率又稱利息保障倍數,是指企業息稅前利潤與利息費用之比,又稱已獲利息倍數,用以衡量償付借款利息的能力,它是衡量企業支付負債利息能力的指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利息保障倍數

⑦ 已獲利息保障倍數的計算公式

利息保障倍數=(利潤總額+利息費用)/利息費用
利息保障倍數=EBIT/利息

⑧ 已獲利息倍數的解釋

計算公式為: 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總額/利息支出=EBIT/interest expense 或=(凈利潤+利息費用+所得稅費用)/利息費用
已獲利息倍數又稱利息保障倍數。
公式中的息稅前利潤總額為:企業的凈利潤+企業支付的利息費用+企業支付的所得稅。
公式分子中的利息費用只包括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而分母中的利息費用包括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和資本化利息。
一般情況下,已獲利息倍數越高,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國際上通常認為,該指標為3時較為適當,從長期來看至少應大於1。
已獲利息倍數為負值時沒有任何意義,已獲利息倍數是表示長期償債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