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哥特式建築
擴展閱讀
二手房契稅 2025-07-14 00:29:56
酒鬼酒最高股票價格 2025-07-14 00:20:01

哥特式建築

發布時間: 2022-01-30 15:51:29

『壹』 哥特式建築風格有什麼特點

哥特式建築是11世紀下半葉起源於法國,13~15世紀流行於歐洲的一種建築風格。主要見於天主教堂,也影響到世俗建築。哥特式建築以其高超的技術和藝術成就,在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教堂的結構體系由石頭的骨架券和飛扶壁組成。其基本單元是在一個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雙圓心骨架尖券,四邊和對角線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頂。採用這種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頂重量輕,交線分明,減少了券腳的推力,簡化了施工。
飛扶壁由側廳外面的柱墩發券,平衡中廳拱腳的側推力。為了增加穩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由於採用了尖券、尖拱和飛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內部空間高曠、單純、統一。裝飾細部如華蓋、壁龕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題,建築風格與結構手法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歐洲各國的經典哥特式建築風格:
11世紀下半葉,哥特式建築首先在法國興起。當時法國一些教堂已經出現肋架拱頂和飛扶壁的雛型。一般認為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教堂是巴黎郊區的聖丹尼教堂。這座教堂四尖券巧妙地解決了各拱間的肋架拱頂結構問題,有大面積的彩色玻璃窗,為以後許多教堂所效法。哥特式建築的代表作—巴黎聖母院(西立面)
法國哥特式教堂平面雖然是拉丁十字形,但橫翼突出很少。西面是正門入口,東頭環殿內有環廊,許多小禮拜室成放射狀排列。教堂內部特別是中廳高聳,有大片彩色玻璃宙。其外觀上的顯著特點是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尖塔和尖頂,西邊高大的鍾樓上有的也砌尖頂。平面十字交叉處的屋頂上有一座很高的尖塔,扶壁和牆垛上也都有玲瓏的尖頂,窗戶細高,整個教堂向上的動勢很強,雕刻極其豐富。法國哥特式建築盛期的代表作—亞眠主教堂
西立面是建築的重點,典型構圖是:兩邊一對高高的鍾樓,下面由橫向券廊水平聯系,三座大門由層層後退的尖券組成透視門,券面滿布雕像。正門上面有一個大圓宙,稱為玫瑰窗,雕刻精巧華麗。法國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是巴黎聖母院。
亞眠主教堂是法國哥特式建築盛期的代表作,長137米,寬46米,橫翼凸出甚少,東端環殿成放射形布置七個小禮拜室。中廳寬
15米,拱頂高達43米,中廳的拱間平面為長方形,每間用一個交叉拱頂,與側廳拱頂對應。柱子不再是圓形,4根細柱附在一根圓柱上,形成束柱。細柱與上邊的券肋氣勢相連,增強向上的動勢。教堂內部遍布彩色玻璃大宙,幾乎看不到牆面。教堂外部雕飾精美,富麗堂皇。這座教堂是哥特式建築成熟的標志。
法國盛期的著名教堂還有蘭斯主教堂和沙特爾主教堂,它們與亞眠主教堂和博韋主

『貳』 什麼是哥特式建築

哥特式建築是11世紀下半葉起源於法國,13~15世紀流行於歐洲的一種建築風格。主要見於天主教堂,也影響到世俗建築。哥特式建築以其高超的技術和藝術成就,在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教堂的結構體系由石頭的骨架券和飛扶壁組成。其基本單元是在一個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雙圓心骨架尖券,四邊和對角線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頂。採用這種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頂重量輕,交線分明,減少了券腳的推力,簡化了施工。

飛扶壁由側廳外面的柱墩發券,平衡中廳拱腳的側推力。為了增加穩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由於採用了尖券、尖拱和飛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內部空間高曠、單純、統一。裝飾細部如華蓋、壁龕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題,建築風格與結構手法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叄』 哥特式建築的代表作是

哥特式建築的代表作有:

1、聖丹尼教堂

使用了肋架券,但只是在拱頂上才略呈尖形,其他仍是半圓形。奧維亞托主教堂則仍是木屋架頂子。這兩座教堂的正面相似,總體構圖是屏幕式山牆的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哥特式建築

『肆』 哥特式建築的特點是什麼

哥特式建築的特點是尖塔高聳、尖形拱門、大窗戶及繪有聖經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設計中利用尖肋拱頂、飛扶壁、修長的束柱,營造出輕盈修長的飛天感。

新的框架結構以增加支撐頂部的力量,予以整個建築直升線條、雄偉的外觀和教堂內空闊空間,常結合鑲著彩色玻璃的長窗,使教堂內產生一種濃厚的宗教氣氛。

哥特式建築的形體上的特點是給人一種纖瘦、高聳、尖峭的感覺,這樣的形狀特點直接反應出了中世紀以來新的結構技術和濃厚的宗教信仰。

尖峭的形式採用了尖卷、拱形來展現,高聳的尖頂則是包含則獨特的施工技術、扶壁技術的功績。這樣的建築直接顯示出了基督教精神最確切的表述。高聳的形狀視乎直指上蒼,啟示著人們脫離苦海的願望。

此外,哥特式風格還擁有高大的玻璃窗,這是由於使用了獨立的飛卷結構,將大玻璃窗的卷腳設計在走廊側邊之外的橫向牆垛之上。

這樣就可以讓走廊的側面不再承擔中廳中的拱形建築的側推力,而讓室內的中廳的上空可以將側窗設計得更為高大,讓外牆上也因此有可能出現大面的玻璃窗。飛卷和牆垛之間也可以建設各種功能的小房間,這就讓教堂的橫廳越來越短了。

哥特式建築代表作品

哥特式建築一般都在歐洲的國家,所以歐洲的義大利米蘭大教堂、德國的科隆大教堂,巴黎的聖母大教堂中都能夠體現出濃郁的哥特式風味,英國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等都是哥特式建築的代表作。

巴黎聖母大教堂位於巴黎的市區中心城,是古代巴黎的象徵,始建於1163年,現目前已經是巴黎最具代表性的標志性建築。

同樣的德國的科隆大教堂也是在文藝復興時產生的,也是哥特式建築的傑出代表作品。由於哥特式建築具有濃重的基督教特色,所以現在的許多基督教建築都以哥特式風格為主,以展現出基督教眾對生活的想法。

『伍』 中國有哪些哥特式建築

上海徐家匯天主教堂

『陸』 哥特式建築有哪些代表

巴黎聖母大教堂,德國科隆大教堂,義大利米蘭大教堂。

『柒』 哥特式建築

1世紀下半葉,哥特式建築出現於法國,12世紀起在法國流行、繼而遍及歐洲各地.法國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有巴黎聖母教堂、亞眠主教堂、博韋王教堂、蘭斯主教堂和沙特爾主教堂等,其中,巴黎聖母教堂為法國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其餘則為後期的代表作.

『捌』 哥特式建築有哪些特點

哥特式建築的特點是尖塔高聳、尖形拱門、大窗戶及繪有聖經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設計中利用尖肋拱頂、飛扶壁、修長的束柱,營造出輕盈修長的飛天感。

新的框架結構以增加支撐頂部的力量,予以整個建築直升線條、雄偉的外觀和教堂內空闊空間,常結合鑲著彩色玻璃的長窗,使教堂內產生一種濃厚的宗教氣氛。

(8)哥特式建築擴展閱讀

法國哥特式教堂平面雖然是拉丁十字形,但橫翼突出很少。西面是正門入口,東頭環殿內有環廊,許多小禮拜室成放射狀排列。教堂內部特別是中廳高聳,有大片彩色玻璃窗。其外觀上的顯著特點是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尖塔和尖頂,西邊高大的鍾樓上有的也砌尖頂。

西立面是建築的重點,典型構圖是:兩邊一對高高的鍾樓,下面由橫向券廊水平聯系,三座大門由層層後退的尖券組成透視門,券面滿布雕像。正門上面有一個大圓宙,稱為玫瑰窗,雕刻精巧華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哥特式建築

『玖』 哥特式建築是什麼樣的

布拉格城堡 Prague Castle

是捷克皇家宮邸。位於首都布拉格伏爾塔瓦河西岸拜特申山上 ,由聖維特教堂和大小宮殿組成。城堡建於公元7世紀,最初為波希米亞的皇室宮邸,遠遠望去,乳黃色的樓房,鐵灰色的教堂,淡綠色的鍾樓,白色的尖頂。布拉格城堡是歷屆總統的辦公室 ,故又稱總統府。這里有羅馬式 、哥特式、巴洛克式、文藝復興式等各個歷史時代風格的建築。功能類型包括教堂、王宮、畫廊、大廳、塑像、噴泉等。其中以文藝復興時代建的晚期哥特式加冕大廳、安娜女皇娛樂廳、西班牙大廳最有名。加冕大廳建於1487~1500年,長62米,寬16米,高13米。過去國王曾在此舉行加冕禮,今天,在此舉行共和國總統的選舉儀式。西班牙大廳在北樓之內,裝飾金碧輝煌,是舉行盛大宴會和總統接見貴賓的地方。城堡內共有3個庭院。

哥特式建築風格:
哥特式建築是11世紀下半葉起源於法國,13~15世紀流行於歐洲的一種建築風格。主要見於天主教堂,也影響到世俗建築。哥特式建築以其高超的技術和藝術成就,在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教堂的結構體系由石頭的骨架券和飛扶壁組成。其基本單元是在一個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雙圓心骨架尖券,四邊和對角線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頂。採用這種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頂重量輕,交線分明,減少了券腳的推力,簡化了施工。
飛扶壁由側廳外面的柱墩發券,平衡中廳拱腳的側推力。為了增加穩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由於採用了尖券、尖拱和飛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內部空間高曠、單純、統一。裝飾細部如華蓋、壁龕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題,建築風格與結構手法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