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葛洪元
擴展閱讀
科瑞股票行情 2025-07-15 10:48:58

葛洪元

發布時間: 2022-02-01 13:02:29

❶ 郴州和永州,哪座城市的經濟好一些

當然是郴州郴州處在長沙和廣州的中點,相距都是300多公里,看看京廣線經濟走廊長沙以北300多公里就有一個特大城市,300公里是一個特大城市輻射的「強弩之末」,陽光照耀不到的地方需要一個發光點,郴州就處在這樣一個可以發光的地方!如果我們看不到郴州的這種獨特區位優勢,那是郴州的不幸!
「按照城市發展規律和城市斷裂點理論(兩個城市之間吸引力的分界點),每隔200-300公里必然要有一個規模城市的支撐。」郴州市委書記葛洪元在接受「解放思想在湖南」采訪團集中采訪時引用經濟學家的研究原理,「300公里范圍內必將崛起一個區域性中心城市,而郴州距離長株潭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皆為300餘公里。」這樣的區位優勢,再加上即將成型的「六縱」(京廣線、武廣客運專線、京珠高速加復線、岳汝高速、107國道)「二橫」(廈蓉高速、郴資桂嘉高等級公路),對郴州實施對接珠三角、積極承接沿海產業轉移具有重要意義。葛洪元說:「按照春賢書記的講話,郴州重點抓承接產業轉移,努力在長株潭與珠三角兩大城市群交匯的湘南地區,將郴州打造成區域中心城市和湖南新的經濟增長極。」
位於長沙至廣州中點位置的郴州是最有可能發展為區域性中心城市了,因為國家在產業布局、交通網路布局、經濟優勢梯度布局等方面必須考慮這個位置,不然就存在盲點。近段時間,國家相繼將郴州列入首批的「國家產業轉移重點承接基地」(全國九個),將湖南現階段唯一的國家級出口加工區放在郴州,這些都說明了郴州區位的重要。這是郴州在共和國版圖上的位置和在京廣經濟走廊上的位置決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我們將郴州定位為「湘粵贛省際區域中心城市」,這不是吹氣球也不是放衛星,是有理論根據的。郴州有獨特的區位優勢,更有豐富的資源優勢,城市未來的發展潛力巨大,如果我們不能利用好這些優勢將郴州做大做強,我們對不起祖宗也對不起子孫。
郴州有過輝煌的歷史。春秋戰國時郴為楚地,自秦置郴縣始至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從項羽徙義帝於郴的史實來看,那個時侯的郴州就是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城市(城邑)!郴州處於楚粵交通要道,昔日「商賈如雲,騾馬上萬」,就是周邊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商業中心。在當今這個充滿競爭的年代,經濟社會和城市建設各方面都要搶抓機遇、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加快發展。一個地區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心城市來帶動,經濟也好,各項事業都難有大的起色。郴州建設「湘粵贛省際區域中心城市」順應了現代潮流,也是對郴州這塊土地一種歷史責任。
郴州的優勢和潛力在湖南來說是十分明顯的, 我們要高瞻遠矚把握好這些優勢和潛力,將它們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在城市規劃建設方面,要克服固步自封、妄自菲薄的思想,高起點做好城市的建設規劃,要充分發揮郴州的比較優勢和後發優勢,大力弘揚「縱比上台階,橫比爭一流」的進取精神,永葆蓬勃向上的朝氣、敢闖敢乾的銳氣、開拓進取的勇氣,以建設「湖南最開放城市、湘粵贛省際區域中心城市」為目標,努力使郴州成為全省「一點一線」區域率先發展的地區,可以為湖南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各方面的發展跡象表明,郴州加快發展的時機逐漸成熟。郴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設「湖南最開放城市、湘粵贛省際區域中心城市」正合時宜!

❷ 郴州有哪些領導

真的很多,下面是主要的一些,
郴州市委書記:葛洪元,副書記:戴道晉、 譚平,市委常委: 劉光躍 何文君潘興國 畢華 李薦國 鍾本強 王碧元 陳社招 李評 廖躍貴

市人大:主任:劉湘娥(女), 副主任: 黃誠、趙運明、李和平、李熙平、樊忠達、段太林、李上德、鍾秀萍(女)

市政府:市長:戴道晉,常務副市長:畢華、陳社招、王賢國、潘碧靈、 陳海平、首建中

市政協:主席:劉廣明,副主席:張愛國、曹行達、譚鳳姣(女、 李 庭、王東 、李永輝、吳章鈞、許立程、許時典、竇翔燕(女)

❸ 湖南省第十次黨代會黨代表名單

中國共產黨湖南省第十次代表大會特邀代表名單

楊正午(土家族) 熊清泉 劉夫生 王克英

中國共產黨湖南省第十次代表大會主席團成員名單

主席團成員107人(以姓氏筆畫為序):

於來山 萬建華 馬 勇 王克英 王柯敏 王秋沙 王曉琴(女)

方先知 鄧三龍 石玉珍(女,苗族) 龍四清(女,侗族) 田家貴(土家族)

劉 捷 劉夫生 劉宗林(侗族) 劉蓮玉(女) 湯立斌 許雲昭 許月華(女) 陽寶華 孫建國 蘇 光(土家族) 李 江 李萬郴李億龍 李友志

李有新 李宗文 李微微(女) 楊正午(土家族) 楊泰波 肖百靈(女)

肖剛強 肖雅瑜 肖策群 吳志雄 何澤中 余長明 宋甲武 張文雄

張永大 張志軍 張國驥 張值恆 張碩輔 陳三新 陳君文 陳叔紅

陳潤兒 陳肇雄 武吉海(苗族) 林 武 易煉紅 羅海艷(女) 周 強

周用金 趙永平 趙富棟 胡 彪 胡偉林 胡旭曦 胡伯俊 胡衡華

鍾燕群(女,白族) 賀仁雨 賀安傑 袁建堯 夏國佳 徐守盛

徐克勤(苗族) 徐明華 徐晨光 徐湘平 卿漸偉 高文兵 高克勤 郭開朗

郭建群(女,苗族) 唐會忠 黃伯雲 黃建國 梅克保 戚和平 龔佳禾

盛茂林 康為民 梁建強 彭國甫 彭崇谷 彭清國(土家族) 葛洪元

蔣作斌 蔣益民 韓永文 覃曉光 童名謙 謝超英 雷建基 路建平

詹純新 蔡力峰 譚 平 譚仲池 熊清泉 戴軍勇 戴道晉 魏文彬

中國共產黨湖南省第十次代表大會主席團常務委員會委員名單

周 強 徐守盛 胡 彪 梅克保

黃建國 許雲昭 於來山 楊泰波

陳潤兒 李微微(女) 路建平 郭開朗

陳肇雄 李有新 孫建國 李 江

中國共產黨湖南省第十次代表大會秘書長名單

秘書長:梅克保

中國共產黨湖南省第十次代表大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委員名單

主任:黃建國

成員:(以姓氏筆畫為序)

王秋沙 陽衛國 嚴 華 肖百靈(女) 張才金(土家族) 張國慶(女)

趙應雲 葛洪元 潘旺全(瑤族)

中國共產黨湖南省第十次代表大會代表提案審查委員會委員名單

主任:楊泰波

成 員:(以姓氏筆畫為序)

王柯敏 劉宗林(侗族) 李宗文 肖策群 余長明 羅海艷(女)

胡偉林 胡衡華 盛茂林 蔣益民 謝超英

中國共產黨湖南省第十次代表大會副秘書長名單

黃建國 許雲昭 楊泰波 李微微(女) 路建平 孫建國 李 江

❹ 關於雪災的歌曲英雄事跡。

唐山13位農民自費來湘抗冰救災 僅為「幫一點」

河北唐山13位農民千里迢迢自費來湘抗冰救災,他們說,三十多年前,唐山大地震全國各族人民支援了我們,現在南方遭了災,我們也應該來支援你們,不為別的——

僅僅為了「幫一點」

「我們幹不了技術活,但可以抬工具、運材料。」宋志永(右)就是懷著這樣樸素的想法,帶著10多位農民兄弟一道來湖南災區參加抗冰救災。小劉軍攝

去年除夕,河北唐山市玉田縣東八里鋪村的13位農民,顧不上和家人團聚,千里迢迢自費租車來到湖南受雪災最嚴重的郴州市,幫助當地民眾搶險救災。他們為什麼要來這里「自討苦吃」?他們在郴州市幹了些什麼?隨著他們返鄉日期的臨近,記者昨日趕赴郴州,走近這群可親可敬的農民兄弟。

「看見溫總理在災區慰問,我流淚了」

昨日下午,記者趕到郴州,費盡周折才在桂陽的一處山頭找到了宋志永和他的這幫農民兄弟。此時,他們正在高壓電架下來回忙碌著,將從高壓電架上拆下來的廢料運下山。從山上到山下,來回一趟約需半小時。記者空手來回跑了兩趟,就累得氣喘吁吁。而他們扛在肩上的材料,少說也有四五十公斤。

這支來自唐山市玉田縣東八里鋪村的抗災小分隊,自2月8日(正月初二)來到這里,已和郴州軍民並肩戰鬥了9個日夜。

宋志永是這支抗災小分隊的發起者。說起此次來湖南抗災的初衷,這位心直口快的北方漢子打開了話匣子。

宋志永說,2008年1月中旬開始,南方發生的罕見雪災牽動著全國眾多老百姓的心,他從電視中了解到南方不少地區斷水斷電的消息後,在家也是坐立不安。後來,他從電視中看到了溫家寶總理在湖南慰問受災民眾的消息,一幅幅感人的場景,令他激動不已,眼淚也忍不住流了出來,「得為災區人民做點什麼。」

剛開始,宋志永打算向湖南災區捐2萬元錢。後來,他看到湖南不少地方山上全是雪,電力施工難度很大,急需人力、物力支持。於是,經過反復考慮,他萌發了去災區一線支援的想法。

「現在湖南遭了災,我們也應該去支持他們」

租車的問題首先將宋志永難住了。由於馬上就要過年了,沒人願意將車租給他。況且,要將車開到數千公里外、冰天雪地的湖南,車主也擔心路上的安全。直到去年臘月二十九,經朋友擔保,宋志永才以每天650元的價格租到一輛小型客車。

有了車,宋志永開始動員村民們一起前往。剛開始,有人不太理解。「各位父老鄉親,1976年唐山發生大地震的時候,如果不是全國各族人民無私地支援我們,能有唐山翻天覆地的變化嗎?湖南是毛主席的故鄉,如果不是在毛主席的帶領下解放了中國,我們能過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嗎?現在湖南遭了災,我們也應該去支援他們!」宋志永一番動情的話語,說得大家熱血沸騰。

不到半個小時,就有16位農民踴躍報名,考慮到部分農民家裡的特殊情況,且車子也容不下,宋志永最後確定了13人。這13人中,年齡最大的62歲,最小的才19歲,其中有3對是兄弟,2對是父子。宋志永本來打算拿點錢補償一下,「你這是幹啥?要賺錢,我們也不跟你出來了。」大夥兒異口同聲地說。

大年三十下午4時許,宋志永駕車帶領大家出發。當天中午,宋志永甚至沒顧得上和家人吃上一頓團年飯。妻子張寧流淚說道:「我們娘倆在家過年確實很孤單,但你是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你就放心地去吧。」除夕晚上,車窗外不斷傳來喜慶的鞭炮聲,宋志永和他的夥伴們,在車內就著礦泉水吃了點麵包。

「幹不了技術活,我們可以抬工具運材料」

大年初一下午5時,驅車20多個小時後,宋志永一行終於到達長沙。但當時長沙搶險救災工作基本結束。為此,大家又決定轉戰湖南受災最嚴重的郴州市。

正月初二上午,宋志永一行趕至郴州。但當地沒人對口聯系這個外地來的抗災小分隊。為了找到最需要人力的地方,宋志永跑到一搶險救災協調會會場,躲在後排「偷」聽,得知湖南省電力公司承擔的一個項目正急需1000多名工作人員。一散會,宋志永直撲到想要人力的省電力安裝工程公司一位負責人面前:我們是從唐山來的,願意義務救災。幹不了技術活,我們可以抬工具,運材料,讓我們參加吧!這位負責人聞訊,又高興又激動。

當天中午,宋志永一行經過郴州一座大橋時,看到兩旁人行道都是積雪,行人都在行車道上行走,大家馬上從車上拿出鍬、鎬等工具,清理人行道上的積雪。部分過往行人見到他們車上的標語,問明究竟後,也抓起工具,和他們一道鏟雪除冰……經過4個多小時的奮戰,才基本搞完。快收工時,省電力安裝工程公司負責人打來電話,要他們馬上趕到材料庫卸材料。待大家幹完時,已是晚上9時。這時,大家吃了點麵包、礦泉水,算是晚飯。

自此以後,這支抗災小分隊幾乎一刻也沒閑著,在省電力安裝工程公司的安排下,轉戰郴州各地電力搶險現場。他們每天凌晨5時准時起床,一般要到晚上12時才能休息。初來乍到時,他們缺乏准備,只備了兩雙塑料套靴。結果幹完活回到旅店,沒穿套靴的人襪子一擰一把水。他們第二天就在襪子外邊套塑料袋,照樣干。住慣了北方暖炕農舍,宋志永和兄弟們很長時間都沒有適應南方的冷冬。13個人中,有人因為受寒胃痛難忍。沒轍兒,只好睡前用塑料壺盛點熱水,晚上雙手抱著放在肚子上暖暖胃。

正是因為有了成千上萬名像宋志永等人一樣日夜奮戰的搶險人員,郴州的電力搶險工程進展順利,至2月13日,郴州供電已基本恢復正常。此次來湘抗災的所有費用,都是宋志永一個人承擔。目前,他已花掉了近3萬元。「估計全部開支要4萬元左右,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花這點錢很值得。」宋志永表示。據了解,宋志永的家境很一般,前幾年才和朋友搞旅遊掙了一點錢。他和妻子一直想在縣城購房,「但現在房價太貴買不起。」

「他們的出現,是巨大的精神支持和鼓勵」

活躍在郴州城鄉的這支抗災小分隊,感動了郴州和唐山千千萬萬的民眾。

郴州電業局局長易澤茂說,他們的出現,對我們來說,是巨大的精神支持和鼓勵!省電力安裝工程公司黨委辦主任胡震營告訴記者,自正月初二開始,這群農民兄弟一直通宵達旦地參與到了他們的施工行列,他們雖然不能決定整個工程的進度,但他們的這種精神大大地鼓舞了全體施工人員的士氣,確實令人深受感動。

2月15日上午,郴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薦國受市委書記葛洪元、市長戴道晉的委託,看望慰問了宋志永和他的夥伴們,代表全市人民向他們表示感謝,並給他們每人送上1000元慰問金。但他們馬上將這筆錢捐給了郴州的慈善部門。李薦國感到過意不去,准備請他們吃一頓飯。結果,宋志永一行沒一人願去,李薦國只好陪著這幫農民兄弟吃了個簡單的盒飯。

同日,唐山市慈善總會給他們發來了慰問信,並慰問了他們的家人。唐山市慈善總會對他們大年三十毅然南下,自發組織赴湖南災區支援電網重建的義舉給予高度評價,稱贊他們向災區人民奉獻愛心的感人事跡,彰顯了唐山人民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的抗震精神和「幫一點」精神。昨日下午,這幫農民兄弟的家屬,又將唐山市慈善總會送來的6000多元慰問金全部捐給了災區。「看到災區人民生活那麼困難,俺們也不能去災區幫上一把手,就把這些錢捐給災區吧。志永他們的做法令俺們感動,俺為有這樣的丈夫感到光榮。」宋志永的妻子張寧說。

讓我們記住這13個名字

宋志永36歲 宋志先48歲 曹秀軍46歲 楊國平54歲 楊國明44歲 楊東21歲 王寶國47歲 王寶忠44歲 王德良47歲 王金龍19歲 尹福60 歲 宋久富39歲 王加祥62歲

「幫一點」精神作用大

一言

河北唐山13位農民的義舉感動湖湘,感動每個聽說了這個故事的人。大年三十那天,這13位唐山兄弟,開著租來的車,匯入到全國支援湖南抗災的隊伍中。在多支救援隊伍里,這支自發組建的抗災小分隊行動特別,風采撩人。

他們主要在郴州參與恢復電網建設。他們只是農民,不能從事技術活,他們做的,真就是鏟雪、搬運物資等一些平常人都能做的小事。但這絲毫不意味著,他們南下災區「幫一點」就作用不大,相反,他們的作用大得很!放棄年關家人團聚,自掏腰包幾萬元,冒著風險南下幫助災區救災,是一份濃濃的兄弟情。千萬別小看這微薄之力,其實,人在自然面前顯示的強大能量,就是人間每一點力量的大集合。

「幫一點」精神,讓我們感動。這是一種中華民族美德的傳承。他們是來實實在在地幫忙的,每天都以一個主人翁的姿態出現在那麼不起眼的位置,用他們的雙手,用他們的肢體和智慧,為災區的家園早日溫暖、亮堂起來而戰。這個不尋常之年的除夕到現在,他們用自己真誠的奉獻,幫助他鄉建設,同湖南人民一道,期盼著這春節過後的第一個月兒圓。他們說,他們是來報恩的,因為他們牢記著三十多年前,全國人民幫助他們的那段歷史。中國人就是這樣,對待恩惠,對待義舉,是一報還一報的,生生不息,永無止境。

「幫一點」精神,尤其讓我們振奮。那麼多的人,相識的和不相識的,有單位的或沒有單位的,留姓名和不留姓名的,都來幫助我們了。我們更應該振作起來,發奮起來,把我們的家園建設得更加靚麗美好。

❺ 為什麼進吉安立訊 甘肅人必須要經過宏遠人力

為什麼禁忌安尋思發,因為甘肅人也很多,都是禁葛洪元的人力,他才能拉進他的力氣。

❻ 葛洪元的職務

系十七大代表,第九屆、十屆湖南省委委員,第十屆、十一屆湖南省政協常務委員。
2013年1月19日,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委員。
2014年13日下午,政協湖南省十一屆二次會議召開選舉大會。會議確認了關於免去童名謙省政協副主席職務的決議,選舉葛洪元同志為第十一屆省政協副主席。
2014年7月31日,免去葛洪元的湖南省監察廳廳長職務(2014年7月31日湖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❼ 湖南省國土資源廳的領導信息

第一任廳長:張以坤
第二任廳長:葛洪元
第三任廳長:陳三新
第四任廳長:(現任廳長)方先知
現任廳長(2009):
方先知,男,1962年11月出生,漢族,湖南平江人,博士研究生,1983年8月參加工作,198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1988年任省地質局408隊礦區技術負責人、工程師、高級工程師、辦公室副主任;1988年-1997年任湖南省地礦局408隊隊長、總經理兼總工程師;1997年-2000年任湖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副局長、省地礦廳黨組成員;2000年-2008年起任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2008年11月起任省國土資源廳黨組副書記;2010年1月任湖南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
顏學毛,省國土資源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
工作分工:協助領導廳全面工作,負責國土資源政策法規、規劃計劃管理、地籍管理、地產管理工作。 分管政策法規處、規劃處、地籍管理處、地產管理處。聯系省地質研究所(省國土資源規劃院)。
簡歷:顏學毛,男,1961年12月出生,漢族,湖南南縣人,大學文化,1989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8月參加工作。1982年8月-1985年5月任省氣象局幹部;1985年5月-1986年11月任省農業區劃辦幹部;1986年11月-1993年5月任省國土管理局區劃處幹部、科長、副處長(期間:1993年2月-1993年5月兼任省國發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1993年5月-1996年8月任省國土管理局機關黨委書記、委員(期間:1994年2月-1996年1月湘西自治州花垣縣掛任縣委副書記);1996年8月-2000年9月任省國土測繪管理局規劃處處長;2000年9月-2003年7月任省國土資源廳耕地保護處處長;2003年6月任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2003年7月-2010年8月任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2010年8月起任省國土資源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
胡進安,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 副廳長(正廳級幹部)
工作分工:根據省委、省政府安排,負責大托鋪機場搬遷工作;分管建設用地處。
簡歷:胡進安, 男 1954年11月出生,漢族,湖南望城人,大學文化,1978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8年11月參加工作。1978年11月-1979年11月任望城縣政府幹部;1979年11月-1983年8月任共青團望城縣委生活委員、幹部、副書記;1983年8月-1985年12月離職學習;1985年12月-1989年12月任望城縣坪塘鎮黨委書記;1989年12月 -1992年9月任望城縣霞凝區區委書記;1992年9月-1995年12月任望城縣常務副縣長;1995年12月-1998年3月任長沙市芙蓉區區長;1998年3月-1999年12月任西藏山南地委委員、行署副專員;1999年12月-2002年1月任長沙市副市長;2002年1月起任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2009年8月起兼任長株潭領導協調委員會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 ;2010年12月起任省國土資源廳正廳級幹部;2011年4月起兼任省政府機場建設辦公室主任。
易顯奇,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工作分工:負責紀檢監察、廳直系統黨的建設工作。分管紀檢監察室、機關黨委。
簡歷:易顯奇,男,1956年9月出生,漢族,湖南湘陰人,大專文化,197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7年10月參加工作。1977年10月-1980年12月任岳陽地委工作隊隊員、組織部幹部;1980年12月-1998年12月任省委組織部幹部、部領導秘書、主任科員、副處級組織員、副處長、正處級組織員、副處長;1998年12月-2000年9月任省國土測繪管理局人事教育處處長;2000年9月-2006年1月任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紀檢組長,直屬機關黨委書記,直屬機關工會主席;2006年1月-2009年7月任湖南省人事廳黨組成員、紀檢組長;2009年8月起任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楊維剛,第十屆省政協副主席、民盟湖南省委主委、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
工作分工:負責廳機關日常管理、綜合分析研究、測繪與地理信息管理、信息化建設、後勤保障和基建工作。分管辦公室、綜合研究處、基礎測繪處、測繪行業管理處、機關後勤服務中心和廳基建辦。聯系省國土資源信息中心、宣傳中心、測繪大院管理所、省測繪科研所、省測繪質檢站、省地圖院、第一測繪院、第二測繪院、第三測繪院、省地質博物館,湖南地圖出版有限責任公司。
簡歷:楊維剛,男,1960年3月出生,漢族,湖南平江人,博士研究生,省政協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盟員,1975年3月參加工作。1975年3月-1978年10月湖南省平江縣知青;1978年10月-1982年7月西安理工大學印刷機械專業學生;1982年7月-1985年10月任湖南省印刷機械廠助理工程師;1985年10月-1994年10月任株洲工學院包裝系教研組長、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員;1994年10月-1998年1月任株洲市政府市長助理(其間:1995年12月-1997年12月掛職任株洲縣副縣長);1998年1月-2006年2月任株洲市副市長(其間:2000年5月-2000年11月在國家科技部掛職任副司長;2000年9月至2005年6月,中南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攻讀在職博士研究生);2006年2月-2007年6月任民盟湖南省委副主委、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2007年6月起任民盟湖南省委主委、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2008年1月起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2011年1月起任第十屆省政協副主席。
厲坤,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工作分工:負責科技與對外合作、人事管理、離退休人員管理工作。分管科技與對外合作處、人事處、離退休人員管理處。聯系幹部培訓中心、土地學會、土地估價師協會、地質學會、測繪學會。
簡歷:厲坤,男,1957年11月出生,漢族,湖南望城縣人,大專文化,1978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8年9月參加工作。1978年-1979年任望城縣五豐公社團委書記;1979年-1980年省委黨校學習;1980年-1988年任長沙市委組織部幹部(1988年9月任副科級);1988年底-1993年任省委組織部幹部一處幹事(1990年8月任正科級);1993年-1998年任省委組織部幹部一處副處級組織員;1998年-2001年任省委組織部幹部二處副處長;2001年-2003年任省委組織部幹部二處副處長、正處級組織員;2003年-2008年任省委組織部幹部三處處長;2008年11月任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2008年12月起任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彭悅,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
工作分工:負責礦產資源儲量管理、地質勘查工作。分管礦產資源儲量處、地質勘查處。聯系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省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省國土資源交易中心。
簡歷:彭悅,男,1955年6月出生,漢族,湖南長沙人,大學文化,1977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5年月10月參加工作。1975年10月-1997年2月任省測繪科研所技術員、副主任、副所長、所長;1997年2月-2000年9月任省國土測繪管理局副總工程師,2000年9月-2002年1月任省國土資源廳副總工程師兼省測繪局副局長;2002年1月-2006年4月任省國土資源廳總工程師;2006年4月起任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
尹學朗,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工作分工:礦產開發管理、地質環境、直屬土地管理工作。分管礦產開發管理處、地質環境處、直屬土地管理處。聯系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省徵用地事務中心。
簡歷:尹學朗,男,1961年6月出生,漢族,湖南石門縣人,在職研究生畢業,198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8月參加工作。1983年7月-1984年10月任省地礦局四〇三隊幹部;1984年10月-1986年6月任省地礦局辦公室秘書;1986年6月-1994年3月任省地礦局辦公室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1994年3月-1996年2月任省地礦廳(地勘局)辦公室副主任;1996年2月-2000年9月任省地礦廳(地勘局)財務處處長;2000年9月-2003年8月任省國土資源廳財務處處長;2003年8月-2006年4月任省國土資源廳總經濟師;2006年4月-2009年9月任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總經濟師;2009年9月起任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孫敏,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總經濟師
工作分工:負責財務管理、耕地保護工作。分管財務處、耕地保護處。聯系省土地開發整理儲備中心,省發展投資集團公司、省鐵路投資集團公司、省公路投資公司。
簡歷:孫敏,男,1955年10月出生,漢族,湖南南縣人,碩士研究生,1974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3年3月參加工作。1973年3月-1976年12月為湖南南縣九都公社知青;1976年12月-1978年3月為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工人;1978年3月-1982年1月在國防科技大學就讀大學本科,1982年1月-1989年7月任國防科技大學助教並參軍(其間:1984年-1987年在該校攻讀碩士研究生);1989年7月-1993年5任省社會主義學院講師、教務處副處長;1993年5月-2000年9月任省國土測繪管理局地籍處副處長、土地監督檢察處副處長;2000年9月-2005年5月任省國土資源廳建設用地處處長;2005年5月-2006年5月任省國土資源執法監察總隊副總隊長;2006年5月-2007年9月任省國土資源執法監察總隊總隊長;2007年9月-2009年9月任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省國土資源執法監察總隊總隊長;2009年9月起任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總經濟師。
范榮華,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省國土資源執法監察總隊總隊長
工作分工:負責國土資源信訪、執法監察工作。分管信訪處、執法監察總隊。
簡歷:范榮華,男,1963年2月出生,漢族,湖南隆回縣人,大學文化,198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8月參加工作。1979年9月-1982年8月邵陽師專中文專業學習;1982年8月-1984年7月省地礦局物探隊子校任教;1984年7月-1986年12月邵陽市經濟研究室、邵陽市政府秘書科工作;1986年12月-1992年6月省地礦局經濟政策研究室、職改辦、政策法規處幹部;1992年6月-1996年2月省地礦局政策法規處主任科員;1996年2月-1998年2月省地礦廳(地勘局)政策法規處副處長(主持工作);1998年2月-2000年9月省地礦廳(地勘局)政策法規處處長;2000年9月-2005年5月省國土資源廳政策法規處處長;2005年5月-2007年5月省國土資源廳辦公室主任;2007年5月-2009年1月省國土資源廳礦產開發管理處處長;2009年1月-2010年1月任省國土資源廳副巡視員;2010年1月任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2010年2月起任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省國土資源廳執法監察總隊總隊長。
龍服忠,副巡視員。
工作分工:協助顏學毛副廳長工作。
簡歷:龍服忠,男,1952年9月出生,漢族,湖南新邵縣人,大學雙學歷文化,1984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0年2月參加工作。1970年-1978年新邵縣中學民辦教師;1978年-1982年長春地質學院航空地球物理探礦專業學習;1982年-1986年任省地礦局物探隊航測分隊助理工程師,第二技術負責人;1986年-1990年任省地礦局勞人處幹事;1990年-1992年任省地礦局宣傳處主任科員;1992年-1996年任省地礦局政策法規處副處長(其中1993年-1995年在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專業學習);1996年-2000年任省地礦廳辦公室主任;2000年-2005年任省國土資源廳地質勘查處處長;2005年-2010年2月任省國土資源廳地質環境處處長;2010年2月-2010年10月任省國土資源廳副巡視員、地質環境處處長;2010年10月起任省國土資源廳副巡視員。
張瑛,副巡視員。
工作分工:協助楊維剛副廳長工作。
簡歷:張瑛,女,1954年10月出生,漢族,山東冠縣人,大學文化,1984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0年2月參加工作。1970年2月-1974年4月任省基建局湘潭工程公司出納、會計;1974年4月-1975年4月任湘潭地區農村工作隊隊員;1975年4月-1976年9月任湘潭地區基建局會計;1976年9月-1979年9月在河北地質學院經濟管理專業學習;1979年9月-1992年12月任省地礦局勞動人事處科員,副科長,科長;1992年12月-1996年3月任省地礦局教育處副處長(主持工作。期間:1995年-1997年參加中央黨校函授學院學習,獲本科學歷);1996年3月-1998年2月任省地礦廳審計處副處長(主持工作);1998年2月-2000年9月任省地礦廳審計處處長;2000年9月-2005年5月任省國土資源廳直屬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2005年5月- 2010年9月省國土資源廳人事處處長;2010年9月-2010年10月任省國土資源廳副巡視員、人事處處長;2010年10月起任省國土資源廳副巡視員。

❽ 葛洪元的人物履歷

1973年12月至1975年10月,湖南省衡南縣知青;
1975年10月至1977年04月,湖南省測繪局第一測量隊二中隊測工;
1977年04月至1978年03月,湖南省測繪局第一測量隊政治處青年幹事;
1978年03月至1981年02月,湖南省測繪局第一測量隊政治處青年幹事、團委副書記;
1981年02月至1987年03月,湖南省測繪局第一測量隊四中隊副政治指導員(其間:1983年09月至1986年08月,省廣播電視大學衡陽地區分校工業企業經營管理專業學習);
1987年03月至1989年12月,湖南省測繪局第一測繪院副院長;
1989年12月至1992年12月,湖南省測繪局計劃財務處副處長;
1992年12月至1995年03月,湖南省測繪局第二測繪院院長;
1995年03月至1996年08月,湖南省國土測繪管理局第三測繪院院長;
1996年08月至1997年01月,湖南省國土測繪管理局生產處處長;
1997年01月至2000年04月,湖南省國土測繪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2000年04月至2003年02月,湖南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2003年02月至2006年06月,湖南省國土資源廳廳長、黨組書記(其間:2005年06月至2005年09月,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第四期公共管理高級培訓班學習);
2006年06月至2008年08月,中共湖南省郴州市委書記;
2008年08月至2008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黨組成員;
2008年11月至2010年03月,湖南省人民政府黨組成員,中共湖南省紀委副書記、湖南省監察廳廳長;
2010年03月至2014年02月,湖南省人民政府黨組成員,中共湖南省紀委副書記、湖南省監察廳廳長、湖南省省預防腐敗局局長(其間:2010年09月至2011年01月,中央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
2014年02月至2014年07月,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湖南省人民政府黨組成員,中共湖南省紀委副書記、湖南省監察廳廳長、湖南省預防腐敗局局長;
2014年07月,湖南省政協副主席。

❾ 哪些人曾任郴州地委書記

郴州市(1994年12月撤地設市) 歷任市委書記、市長 市委書記 梅克保 1957.3 湖南漢壽 95.4-99.2 李大倫 1950.10 湖南桃源 99.2-06.5 葛洪元 1955.9

❿ 葛洪元葛泓元去哪了

去搞基了啊~難道你不知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