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五大戰區各設立在什麼地方
西部戰區,包括了新疆、西藏、青海、甘肅、寧夏、四川和重慶,是排除了雲南和貴州以外的,原來的成都軍區和蘭州軍區合並而來,戰區機關在成都,陸軍機關設在蘭州,有76和77兩個集團軍,但陸軍的數量佔到我們全國的1/3左右,因為它的面積太大了,佔到我們全國的1/3,而且五種地形,平原、高原、丘陵、盆地、山地全部都有,特別是青藏高原,條件是非常的惡劣。
鄰國有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俄羅斯和蒙古等11個國家,國境線漫長,鄰國眾多,尤其是和印度之間,中印邊境線長達1700多公里,而且主要是沿著喜馬拉雅山以及喀喇昆侖山等等,其條件非常的惡劣。
南部戰區有雲南、貴州、湖南、廣西、廣東、海南六個省市以及香港,澳門主城。有三個陸上鄰國,緬甸、寮國和越南,另外就是我國的南海,有74和75兩個集團軍以及我國的南海艦隊。南海艦隊是我國三大艦隊中實力最強的,有我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戰區機關駐地是在廣州,陸軍機關是在南寧。南方戰區其經濟十分的發達,尤其是在珠三角地區,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其國防任務主要有三個,一個是守土之責,第二個是南海,第三是協助台灣。
東部戰區,主要包括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上海等地方。有71、72、73三個集團軍以及東海艦隊。東臨黃海、東海和南海,鄰國主要是日本、韓國和菲律賓等國家。其軍力非常強,海軍約佔全軍的一半,空軍佔到全軍的1/3,而精銳的陸軍佔到全軍的1/4左右,戰區機關駐地是在南京,陸軍機關駐地是在福州,轄區內有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其經濟實力極其強勁,國防任務主要是台灣、東海和黃海。
再往北就是中部戰區,包括湖北、河南、陝西、山西、河北、北京和天津。有81、82、83三個集團軍,戰區機關駐地是在北京,陸軍機關駐地是在河北的石家莊。
最後一個就是北部戰區,包括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山東,有78、79和80個集團軍,戰區機關駐地是在遼寧的沈陽,陸軍機關駐地是在山東的濟南。東臨黃海和渤海,鄰國主要是韓國,朝鮮以及蒙古、俄羅斯、遠東、俄羅斯和朝鮮半島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
B. 新鄉醫學院一附院9000人轉運,這個現場是什麼樣的
新鄉醫學院一附院9000人轉運,現場讓人倍感溫暖,讓人淚目。據悉,此次參與救援的是我們的人民子弟兵,他們不辭辛苦,一趟一趟的,採取抱、背和抬的方式,一趟又一趟的轉移著醫院裡面的病人。當時的積水有一米多深,醫院外面的積水高達二米,救援人員們只能採取一對一的轉運方式。因為,此次轉運的九千人,是患者,在轉運的時候還要顧忌到患者的病情等等,可謂時間緊任務重。
據悉,新鄉醫學院一附院最高的樓層是二十三層,在這個樓層上也是有患者的,我們的人民子弟兵爬上了二十三樓把患者背了下來,來回就是四十六層,這是多麼大的體力消耗。但是他們用了最短的時間就完成了所有人員的轉移,深深感動了醫院的醫護人員,也感動了患者的家屬們。據悉,最後全體醫院的工作人員和人民子弟兵致謝,感謝他們參與救援,挽救了九千多人的生命。
新鄉醫學院一附院9000人轉運,患者們安全了!
C. 近衛步兵第27師的近衛步兵第27師
1942年2月5日,海軍陸戰第75旅在傑米揚斯克地域首次投入對德軍的戰斗。2月16日起,在加里寧方面軍突擊第3集團軍霍爾姆軍隊集群編成內,對企圖馳援霍爾姆被圍集團的德軍進行阻擊,成功地打退其步兵和坦克的猛烈沖擊。全旅官兵在戰斗中表現英勇頑強,具有高度的組織性,並發揚了英雄主義精神。為此該旅改稱近衛步兵第3旅(1942.3.17)。
1942年4—5月,近衛步兵第3旅改編為近衛步兵第27師。編有近衛步兵第74、第76、第83團,近衛炮兵第54團和其他部隊。1942年8月起,在斯大林格勒方面軍的坦克第4集團軍編成內,爾後,相繼在頓河方面軍的近衛第1集團軍和第24、第66、第65集團軍編成內,參加斯大林格勒會戰(1942—1943)。1943年2月10日至戰爭結束,隸屬第62集團軍(1943年4月16日改稱近衛第8集團軍)。
1943年頓巴斯進攻戰役中,參加收復巴爾文科沃市的戰斗(9月10日)。10月上半月,在扎波羅熱方向戰斗,肅清第聶伯河左岸德軍集團,並協同方面軍其他兵團收復扎波羅熱(10月14日)。10月下半月—12月,在克里沃羅格方向參加進攻戰斗。1944年收復右岸烏克蘭(參見右岸烏克蘭戰役)各次進攻戰役中,該師連戰皆捷。在突破德軍因古列茨河堅固築壘防禦時和收復新布格城戰斗中,出色完成指揮部賦予的各項戰斗任務,為此榮獲新布格師榮譽稱號和紅旗勛章(1944.3.19)。敖德薩進攻戰役中,全師官兵英勇頑強,表現出高超的戰鬥技能。在收復敖德薩戰斗中戰功卓著,榮獲二級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勛章(1944.4.20)。6月初,與近衛第8集團軍其他兵團一起,調最高統帥部大本營預備隊,爾後,轉隸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各部隊在盧布林—布列斯特進攻戰役中作戰英勇頑強,戰役進程中順利強渡維斯瓦河。在華沙—波茲南進攻戰役中,該師於1945年2月參加封鎖、殲滅德軍衛戍部隊以及攻佔波茲南城要塞的戰斗。2月底起,所屬各部隊在屈斯特林地域,為堅守並擴大奧得河登陸場進行激戰。在柏林進攻戰役中,全師官兵參加對德國首都的攻堅戰斗,戰役進程中表現出高超的作戰技能。
戰爭年代,全師有1萬余名官兵獲得勛章和獎章,其中7名軍人榮膺蘇聯英雄稱號。
D. 全軍新組建84個軍級單位有哪些
沒有,如果有,也是臨時組建的。只有每個軍區或相當於大軍區的各兵種單位設有軍事法院,副軍級
E. 第一輪採集什麼時候執行
從8月8日開始,長垣市全面啟動第一輪全員核酸檢測,截至目前市區還有少量尚未參加第一輪核酸檢測的群眾。未參加第一輪核酸檢測的人員可到市中心醫院、市第一人民醫院、市第二人民醫院、新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市婦幼保健院、83集團軍醫院、市疾控中心繼續免費進行檢測。我市全員核酸檢測對行動不便人員,由采樣人員在完成該采樣點現場采樣任務後,可以進行上門采樣。請行動不方便老人的親屬,主動與轄區衛健部門聯系對接,進行登記造冊,待轄區集中采樣結束後,組織采樣人員上門采樣,確保核酸檢測不漏一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十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採集樣本、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不得泄露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
衛生行政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因違法實施行政管理或者預防、控制措施,侵犯單位和個人合法權益的,有關單位和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訴訟。
第十七條國家建立傳染病監測制度。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國家傳染病監測規劃和方案。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根據國家傳染病監測規劃和方案,制定本行政區域的傳染病監測計劃和工作方案。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傳染病的發生、流行以及影響其發生、流行的因素,進行監測;對國外發生、國內尚未發生的傳染病或者國內新發生的傳染病,進行監測。
F. 國民黨將軍劉堪曾有哪這戰功
劉戡(1906-1948),湖南桃源人,國民革命軍高級將領。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後從軍,參加北伐戰爭。
1933年,劉戡任國民革命軍83師師長,奉調北上援助宋哲元部,參加抗擊日本侵略的長城抗戰。戰後,晉升為93軍軍長。
1943年,日軍攻佔洛陽,陝西震動,在胡宗南的推薦下,劉戡被任命為第63集團軍總司令,在河南靈寶一帶構築防線,抵抗日軍。1944年秋,劉戡調任重慶陪都衛戍副司令。1945年抗戰勝利後,劉戡赴陝西任37集團軍總司令。1946年,37集團軍整編為第29軍,劉戡任軍長。
1948年2月,彭德懷率軍攻打宜川,劉戡率第27師和第90師兩個整編師馳援,2月26日,胡宗南指定劉戡走經瓦子街的洛宜公路,遭到彭德懷伏擊,被包圍。3月3日,劉戡兵潰,自殺身亡,時年42歲。
劉戡:
劉戡(1906-1948),湖南桃源人,國民革命軍高級將領,後被蔣介石追授為陸軍上將。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後從軍,參加北伐戰爭。
歷任國民革命軍排長、連長、營長、團長、旅長、第83師師長、第93軍軍長、第36集團軍總司令、重慶陪都衛戍副司令、第37集團軍總司令、第37集團軍整編為第29軍軍長,1948年在陝北宜川戰役中兵潰,自殺身亡,時年42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劉堪
G. 納粹德國二戰時候的戰斗序列表
德國東線總司令部
1939年10月3日在波蘭組建,負責「保衛德國的東方領土以對付蘇聯可能發動的突然襲擊」,下轄德國第三集團軍、第八集團軍和第十四集團軍,共計30個師。10月8日,上述三個集團軍分別改稱北部邊境地段司令部、中央邊境地段司令部和南部邊境地段司令部。1940年7月,該部下轄德國第十八集團軍、第二集團軍和第四集團軍。1940與1941年之交,該總司令部解散。歷任東線總司令為格爾德•馮•倫德斯泰特和費多爾•馮•博克。
德國西北總司令部
1945年4月6日組建,負責指揮與控制駐荷蘭和德國西北部的德國第一傘兵集團軍、第二十五集團軍殘部以及海軍與空軍部隊。1945年5月,該總司令部率部投降。西北總司令為恩斯特•布施。參見「德國H集團軍群」。
德國南線總司令部
亦稱德國西南總司令部。1941年底組建,負責組織指揮在義大利和北非的德軍部隊。1943年8月,該總司令部所轄部隊包括隆美爾指揮的駐義大利的德國B集團軍群、胡貝指揮的駐西西里的德軍部隊以及駐中義大利、撤丁島和科西嘉的德軍部隊。1944年5日,指揮義大利戰場的德國第十集團軍和第十四集團軍,以及駐在北義大利的贊根戰役集群。1945年4月,負責指揮德國G集團軍群、C集團軍群和E集團軍群。1945年5月,該總司令部率部投降。歷任南線總司令為阿爾貝特•凱塞林和海因里希一戈特弗里德•馮菲延霍夫一謝爾。
德國西南總司令部
即德國南線總司令。參見"德國南線總司令部"。
德國東南總司令部
1941年6月在希臘組建,總先後兼德國F集團軍群總司令部和德國E集團軍群總司令部。該總司令部曾下轄駐南斯拉夫與阿名單巴尼亞的德國F集團軍群(南斯拉夫的貝爾格萊德)和駐希臘與地中海諸島的德國E集團軍群(希臘的薩洛尼卡)。1943年8月起兼德國F集團軍群總司部。1945年3月,F集團軍群總司令部撤銷,改兼德國E集團軍群總司令部。歷任東南總司令為威廉•利斯特、沃爾特•孔岑、亞歷山大•勒爾、馬克西米列安•馮•魏克斯〈兼F集團軍群總司令〉。參見「德國E集團軍群」和「德國F集團軍群」。
德國西線總司令部
1949年10月在法國巴黎組建,下轄德國A集團軍群和D集團軍群。1944年至1945年,指揮德國B集團軍、G集團軍群和H集團軍群在西線與盟軍作戰。1945年6月,該總司令部下轄德國B集團軍群(德國第十五集團軍和第七集團軍)、G集團軍群(德國第十九集團軍和第一集團軍)、西線裝甲集群(稍後改編為德國第五裝甲集團軍)和第一傘兵集團軍(9月編入新組建的德國H集團軍群)。1945年5月,該總司令部率部投降。歷任西線總司令為格爾德•馮•倫德斯泰特、埃爾溫•馮•維茨勒本、格爾德•馮•馮倫德斯泰特、貢特爾•馮•克盧格、沃爾特•莫德爾、格爾德•馮•倫德斯泰特和阿爾貝特•凱塞林。
德國A集團軍群
①1939年10月由實施波蘭戰役的德國南方集團軍群改編而成,下轄德國第四集團軍、第十二集團軍、第十六集團軍和克萊斯特裝甲集群。1940年5月,參加西方戰役,擔負主攻任務。1941年4月,重新改編為德國南方集團軍群。集團軍群總司令為格爾德•馮•倫德斯泰特。
②1942年7月由在蘇聯戰場南部的德國南方集團軍群分組而成,下轄羅馬尼亞第二集團軍、德國第十七集團軍和第一裝甲集團軍。1942年至1943年,先在高加索方向作戰,後在蘇聯戰場的南部側翼作戰。1944年3月,改編為德國南烏克蘭集團軍群。歷任集團軍群總司令為威廉•利斯特、阿道夫•希特勒(兼)和埃瓦爾德馮•克萊斯特。1944年9月,改稱德國南方集團軍群。1945年4月,改編為德國厄斯特馬克集團軍群。1945年5月,該部投降。參見「德國南方集團軍群」、「德國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和「德國厄斯特馬克集團軍群」。
③1944年9月由德國北烏克蘭集團軍群改編而成,1945年1月,該部改編為德國中央集團軍群。A集團軍群總司令為約瑟夫•哈爾佩和費迪南德•舍內爾。參見「德國北烏克蘭集團軍群」和「德國中央集團軍群」。
德國B集團軍群
①1942年7月在蘇聯戰場由德國南方集團軍群分組而成,下轄德國第二集團軍、匈牙利第二集團軍二德國第六集團軍和第四裝甲集團軍。1943年2月,集團軍群總司令部轉為預備役。同年7月,該部解散。歷任集團軍群總司令為費多爾•馮•博克和馬克西米利安•魏克斯。
②1943年8月在德國南部由隆美爾重新組建。1943年底指揮駐北義大利的德軍部隊。1944年1月,移駐法國,下轄德國第七集團軍和第十五集團軍以及駐宿蘭的德軍司令部。1944年6月,參加諾曼底戰役。1944年8月,在法萊斯戰役中遭到重創。1944年12月,組織實施阿登反攻。1945年4月,該部在魯爾戰役中被摧毀。歷任集團軍群總司令為埃爾溫•隆美爾和沃爾特•莫德爾。參見「德國南方集團軍群」。
補充回答: 德國C集團軍群
①1939年8月在齊格菲防線組建,下轄德國第一集團軍、第五集團軍和第七集團軍。1940年5月,參加西方攻勢。1941年,該部改編為德國北方集團軍群。C集團軍群總司令:為戒廉•馮•勒布。
②1943年12月在義大利南部組建。1943年至1945年,指揮德國第十集團軍(後來為第十集團軍和第十四集團軍)在義大利的作戰行動。1945年5月4日,該部投降。歷任C集團軍群總司令為阿爾貝特•凱塞林和海因里希—戈特弗里德•馮•菲延霍夫—謝爾。參見「德國北方集團軍群」和「德國庫爾蘭集團軍群」。
德國D集團軍群
1940年10月在法國巴黎組建,指揮駐法國、比利時和荷蘭的德國部隊。下轄德國第一集團軍、第六集團軍和第七集團軍。1944年初,該集團軍群總司令部並入德國西線總司令部。歷任D集團軍群總司令為埃爾溫•馮•維茨勒本、格爾德•馮•倫德斯泰特和沃爾特•莫德爾。參見「德國西線總司令部」。
德國E集團軍群
1942年與1943年之交在巴爾乾地區由德國第十二集團軍擴編而成,駐希臘薩洛尼卡。1943年8月,被納入德國東南總司令部編成之內。1944年10月,撤離薩洛尼卡。1945年1月,由希臘、阿爾巴尼亞和南斯拉夫南部暫時撤至德里納河一線。1945年3月,因德國F集團軍群總司令部撤銷而成為德國東南總司令部所轄的唯一的集團軍群。1945年5月,該部在撒往奧地利邊界附近後投降。集團軍群總司令為亞歷山大•勒爾。參見「德國第十二集團軍」。
德國F集團軍群
1943年夏季在巴爾乾地區組建,兼德國東南總司令部,指揮該地區的德國佔領軍。1944年秋季從南巴爾乾地區撤退。1944年冬季,逐步放棄對德國E集團軍群的控制。1945年3月,該集團軍群總司令部撤銷。集團軍群總司令為馬克西米利安•馮魏克斯。參見「德國東南總司令部」。
德國G集團軍群
1944年5月在法國南部組建,下轄德國第一集團軍和第十九集團軍。1944年至1945年,在與盟軍作戰的過程中****國南部敗退德國南部。1945年5月6日,該部投降。歷任集團軍群總司為約翰內斯•布拉斯科維茨和保羅•豪塞爾。
德國H集團軍群
1944年9月在西線北部組建,所轄主要集團軍為德國第一傘兵集團軍。隸屬德國西線總司令部。1945年通過德國南部撤退。
H. 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涌現出了許多英雄。請至少寫出3個人的名字及其事跡
1、關麟征:1938年春關率部參加台兒庄會戰。3月24日,關麟征指揮部隊向盤踞在津浦鐵路台棗支線的日軍第10師團瀨谷旅團發起進攻。關麟征發現日軍白天戰斗活躍,晚上龜縮不動,就採用夜戰火攻戰術,命令部隊晝伏夜出,消滅敵人。
3月31日下午,由臨沂南下的日軍坂垣征四郎的第五師團沂州支隊四千人,突然襲擊五十二軍指揮部。當時,關麟征身邊只有一個警衛營的兵力約三百人。他沉著冷靜,命令警衛連在離指揮部千米以外的地方展開佯攻,以迷惑敵人。
及至黃昏,援軍趕到,他立即指揮部隊對日軍突然實行反包圍。敵軍倉卒應戰,傷亡眾多,其騎兵部隊全部被殲。4月初,關部加速對台兒庄日軍的攻擊,白天或槍炮轟擊,或白刃肉搏,晚上攀屋放火,乘亂追殺,使敵人日夜不寧,從台兒庄北面完成對日軍的包圍。
4月下旬,關部奉令開至嶧縣以東、邳縣以北防守,將日軍國崎支隊包圍在碼頭鎮西的北澇溝,給敵以重創,僅日軍四一、四二聯隊傷亡就達一千四百多人。
2、劉湘:1937年11月22日劉湘乘船到南京,下令所部各軍、師堵擊在浙江金山衛登陸、正向浙江境內侵犯的日軍,重點保持於廣德、泗安方面。11月23日,劉湘胃病突然復發,大口吐血,在昏迷中被護送至蕪湖醫院,28日送漢口萬國醫院就醫,經搶救蘇醒。
12月3日,川軍編為第二十三集團軍和第二十二集團軍。12月13日南京淪陷,第七戰區所轄地境被敵佔領,該戰區實際上已不復存在。12月30日,蔣介石訓令第二十三集團軍總司令由唐式遵接任,劉湘專任第七戰區司令長官。
1938年1月20日,劉湘在漢口去世。死前他留有遺囑,語不及私,全是激勉川軍將士的話:「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劉湘這一遺囑,很長一段時間里在前線川軍每天升旗時,官兵必同聲誦讀一遍,以示抗戰到底的決心。
3、楊靖宇:1940年初,抗聯警衛旅參謀丁守龍叛變,楊靖宇和第一路軍總部的行蹤暴露。日軍不僅出動飛機偵察,還調動數萬人封鎖山林日夜搜索。為牽制敵人,掩護大部隊突圍,楊靖宇隻身一人來到濛江縣保安村二道崴子,在一個小窩棚里度過了他人生中的最後一個夜晚。
人們不會忘記這悲壯的時刻:1940年2月23日下午4時30分,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委楊靖宇,壯烈殉國。楊靖宇犧牲後,敵人把他的遺體運下山後,殘忍地用鍘刀鍘下頭顱,又令濛江民眾醫院醫生剖腹檢查。
結果發現他的胃餓得變了形,裡面一粒糧食也沒有,只有尚未消化的草根、樹皮和棉絮。看著眼前情景,不僅在場的中國醫生流下了眼淚,就連殘暴的侵略者也震驚了。當年參與「圍剿」的偽通化省警備廳長岸谷隆一郎不得不承認:「雖為敵人,睹其壯烈亦為之感嘆:大大的英雄!」
4、黃琪翔: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侵略軍為了佔領中國的經濟中心,迫使國民政府投降,於8月13日大舉進攻上海,對上海進行海陸空連番轟炸。中國守軍奮起抵抗,淞滬抗戰爆發。國民政府下達全國總動員令,調集七十萬大軍投入淞滬戰場。日軍兵力也增至三十萬。
雖然中國軍隊兵力比日本多出2倍多,但是,我國軍隊在武器裝備上,與日軍有不小的差距,所以在抵禦日軍侵略時處於劣勢,戰事逐漸擴大,傷亡也在不斷擴大,眼看敗局已定,黃琪翔臨危受命,被調任為第八集團軍總司令,指揮淞滬抗戰。在戰場上,他親臨前線,身先士卒。
1940年侵華日軍為確保武漢,於5月2日發動棗宜會戰。這是抗日戰爭重大的戰役之一,日軍向五戰區發起猛攻,黃琪翔率領第十一集團軍與日軍激戰數月,多次打退日軍進攻,並一度收復棗陽城,在襄東狙擊戰中粉碎了日軍越過漢水的企圖,消滅了渡水敵軍過半,獲得全勝。
5、許冠英:1937年10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國民政府將第8路軍的154師和156師合編為第83軍,隸屬12集團軍,鄧龍光任軍長,下轄:巫劍雄任154師師長,鄧龍光兼任156師師長,許冠英任83軍156師932團團長。該軍組成後,奉命由廣東趕赴上海參加了淞滬會戰。
11月12日上海失陷,日軍直撲南京,蔣介石立即委任唐生智為南京城防司令,19日蔣介石任命唐生智為南京衛戍司令長官,所轄部隊十一個師加教導總隊共十一萬人,分外圍陣地和復廓陣地兩個梯次配備,決心一戰!許冠英所在部隊奉命保衛南京,11月25日,日軍分三路向南京進逼,
12月5日外圍戰打響,12月7日,日軍向南京復廓陣地逼近,至9日戰況更加激烈,日軍司令松井石根向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勸告交出南京,唐生智命令將各部所有船隻盡數收繳,以作背水一戰。日軍勸降不成,
10日開始對南京發起總攻,唐生智冒敵機轟炸指揮中國守軍對抗日軍進攻,堅持不進地下室,在百子亭寓所指揮作戰,11日全線展開激戰,12日敵軍猛攻南京光華門、和平門,以致雨花台失守。12日下午唐生智下令撤退,確定「大部渡江、一部突圍」的原則,
83軍作為突圍部隊,接到撤退命令後由和平門突圍,向安徽集中,許冠英當時帶領的83軍156師932團在前線通濟門至光華門間城垢一帶作戰,未能隨部一起撤退!
12月13日,南京陷落,因無船渡江,原撤退計劃未能實現,各軍只得冬泳渡江,溺死者不計其數!許冠英見狀,當機立斷,率部從唯一的突破口——下關口(面向長江的一個突破口)出城渡江,
許冠英指揮倖存者用木板,杉木游過江南,游到一個叫江心洲的孤島上,在孤島上因無糧為食,士兵用野菜和草根充飢捱了六天六夜!最終渡江成功!
I. 我兒子報了空降部隊和戰略支援部隊,我很糾結選哪個好戰力支援兵好。還是83集團軍好
在部隊沒根基的去哪都一樣,真要是有的挑,令郎早就去該去的地方了。空降兵危險系數高,戰支相對輕松一些,83是野戰部隊,軍改前和軍改後都是中部戰區的王牌,不比82差多少,這些地方不收孬種,想去那就得做好吃苦的准備。
J. 南部戰區包括了哪些省份
南部戰區領導和指揮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雲南省、湖南省、貴州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等8個省級行政區的武裝力量。戰區機關駐廣州市。戰略方向是南海、東南亞等。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包括原廣州軍區的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和原成都軍區的雲、貴兩省及所轄的南海艦隊、空軍、火箭軍等,戰區機關駐廣州,陸軍機關駐南寧。領導和指揮廣東、廣西、海南、雲南、湖南、貴州、香港、澳門的所屬武裝力量。
(10)83集團軍擴展閱讀:
南部戰區扼守祖國南大門,擔負著應對安全威脅、維護和平、遏制戰爭、打贏戰爭的重要使命,維護主權及海洋權益、確保邊海空防安全任務繁重。其中,維護南海權益是戰區肩負的最重要使命。
戰區作為本戰略方向的唯一最高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按照平戰一體、常態運行、專司主營、精幹高效的要求,履行聯合作戰指揮職能,擔負應對本戰略方向安全威脅、維護和平、遏制戰爭、打贏戰爭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