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葡萄酒知識
那就去網路上搜搜 很多的
夠你學一段時間的了
通天葡萄酒比較受初步接觸葡萄酒的人喜愛
在口感上,價位上都比較合適
而且通天葡萄酒主要是以山葡萄酒為中心
山葡萄酒的營養價值比較高
通天葡萄酒的另一大特點就只中國第一甜紅葡萄酒
喜歡喝甜紅葡萄酒的通天葡萄酒就是您不錯的選擇
2. 葡萄酒基本知識
葡萄酒知識,國內有專門的培訓機構,樓主有時間可以報個班,去學習一下。ESW品酒師課程就很不錯,周末上課,不耽誤上班時間。
3. 關於葡萄酒的知識
品嘗葡萄酒有3大步驟
[編輯本段]
1、看酒 (最好在白色背景下)
○從酒杯正上方看,看酒是否清澈。如果渾濁,就不好了。
○從酒杯正側方的水平方向看,搖動酒杯,看酒從杯壁均勻流下時的速度。酒越黏稠,速度流得越慢,酒質越好。
○把酒杯側斜45度角來觀察,此時,酒與杯壁結合部有一層水狀體,它越寬則表明酒的酒精度越高。在這個水狀體與酒體結合部,能出現不同的顏色,從而顯示出酒的酒齡。藍色和淡紫色=3-5年酒齡。紅磚色=5-6年。琥珀色=8-10年。橘紅色說明已經過期了。
2、聞酒
○聞酒前最好先呼吸一口室外的新鮮空氣。
○把杯子傾斜45度角,鼻尖探入杯內聞酒的原始氣味。偏嫩的酒聞起來尚有果味。藏釀有復合的香味。
○搖動酒杯後,迅速聞酒中釋放出的氣味,看它和原始氣味比是否穩定。
3、品酒
○喝一小口,在口中打轉,如果酒中的單寧含量高,口中會有干澀的感覺,因為單寧有收斂作用,這說明葡萄酒還沒有完全成熟。最好是口感酸-甜-苦-咸達到平衡。
○吐出或咽下酒液後,看口中的留香如何。
葡萄酒與健康
[編輯本段]
在葡萄酒中可測得六百多種營養成分,如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礦物質和酚類物質,它們可以預防心血管病。當然,葡萄酒中還含有少量的約11%的酒精。
○葡萄酒含有多種營養成份:氨基酸、蛋白質、維生素C-B1-B2--B12等 這些營養成份得益於葡萄的天然成份和釀造過程中產生的成份 。
○可以降低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病。 法國人喜歡吃高脂肪食品,如肥鵝肝,但法國人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在歐洲國家中最低,這歸功於法國葡萄酒。
○可以幫助消化並促進新陳代謝。吃飯時飲用葡萄酒可以提高胃酸含量,促進人體對食物中鈣、鎂、鋅等礦物質的吸收。
○葡萄酒含酚,具有抗氧化劑的作用,防治退化性疾病,如老化、白內障、免疫障礙和某些癌症。
○利尿作用。
○補充人體熱量,葡萄酒的熱值與牛奶相當
○適度飲用,有益健康:每天喝3杯為宜
紅葡萄酒的飲用禮節
[編輯本段]
大部分的紅酒適合於在較低的室溫下飲用。如果溫度過低,可以手捧著杯身利用體溫來給酒加熱。傳統上與紅酒相搭配的菜是牛肉、某些乳酪食品、拌著紅色沙司的空心粉以及禽肉。當然,與白酒類似,紅酒的飲用規則也並非那樣死板苛刻。很多人並不管主菜是什麼,僅僅因為個人喜好而一直選擇紅酒。這時,所喝的紅酒更傾向於口味清淡的波爾多干紅。而勃艮第所產的紅酒,口味濃郁,一般不太合適。
不起泡的粉色葡萄酒也是紅酒家族的一員。它們適合於冰鎮後飲用。與其搭配的主菜口味清淡,例如魚類、小牛肉、雞肉和水果。對於一瓶好年份的紅酒,如果要盡情欣賞它的美妙,就一定要仔細遵循它稍嫌復雜的上酒程序:飲用前一至兩天,將酒從酒窖或酒櫥中取出,以最輕柔的方式把它轉移至稻草編織的籃子里並保持酒瓶處於半水平的位置--比藏酒時要更立起15或20度。然後靜置至少一天的時間以便於酒中的沉澱物沉至瓶底。
假如沒有專門的酒窖,酒就必須在一兩天之前購買,然後遵循同樣的程序准備。飲用之前一小時左右是開啟瓶塞的最佳時間。當然,瓶塞上的金屬箔也應同時削去,以免它在倒酒時接觸倒酒漿而影響其品質。基於同樣的考慮,瓶嘴應用一塊潮濕的布擦拭乾凈以除去上面積攢的殘渣。拔軟木塞的時候要十分仔細,而拔出的瓶塞應放在酒瓶頸的旁邊,讓有心之人能注意到它的完好無損。開啟瓶塞後的這一個小時是酒瓶內瓊漿?quot;呼吸期",它可以趁此時間將在酒窖保存時中所吸收的霉味兒或其它的奇怪氣味散發干凈。
為了讓客人知道酒的情況,酒瓶一定要放在籃中,上面的標簽也不能撕走。斟酒時要格外小心,否則酒液可能因"後沖"而從瓶嘴向瓶底迴流甚至起泡,激起瓶底的沉澱。最後,瓶中的酒顯然不能倒空,要留下約一英寸深的酒液,因為這些酒液早已因沉澱而混濁。
葡萄酒的種類
[編輯本段]
葡萄酒是指用純葡萄汁發酵,經陳釀處理後生成的低酒精度飲料。全世界葡萄酒品種繁多,一般按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葡萄酒的分類:
(一)按酒的顏色
1.紅葡萄酒:葡萄帶皮發酵而成,酒色分為深紅,鮮紅,寶石紅等。
2.白葡萄酒:用白葡萄或紅葡萄榨汁後不帶皮發酵釀制,色淡黃或金黃,澄清透明,有獨特的典型性。
3.桃紅葡萄酒:用紅葡萄經過短期浸漬發酵釀成的葡萄酒,一般顏色為粉紅色。
4. 品紅酒的基本知識和紅酒的學問有哪些
品嘗紅酒是一門學問。先通過基本的觀色和聞味來判斷紅葡萄酒的品質,最後用口腔和舌頭充分感受葡萄酒的口感和質地。讓酒在口中打轉,下顎充分接觸到紅酒酒液,充分品鑒完後將緩緩咽下或吐出。
在葡萄酒品鑒時,不同的葡萄酒會使用不同的杯子,例如常見的有紅葡萄酒杯、白葡萄酒杯、甜酒杯、起泡酒杯等,而針對每款酒的酒體和風味,這些杯子又會進行細分。此外,來自不同產區的葡萄酒其酒瓶形狀也有各自的特色。
現在許多人其實不懂紅酒,多數人喝的是普通紅酒加雪碧加檸檬,而且是搖著酒盅一杯一杯地比酒量。真正懂酒的人士認為「飲少些,但要好」是飲用紅酒的一句不朽諺語。因為紅酒是自然和時間完美結合後的佳釀,它需要品飲者的足夠耐心。
斟酒技巧
倒酒時應先從主人的右方起依次給客人斟酒注意女士、長者優先。倒酒時應讓每位客人都能看到酒的標簽。酒杯總是放在客人的右邊,所以倒酒也是從客人右邊倒。
倒酒時,一般白葡萄酒斟入酒杯的2/3容量,紅酒斟入酒杯的1/3容量。酒斟得過滿則難以舉杯,更無法觀色聞香,應 給聚集在杯口的酒香留一定的空間,使酒的芳香在此縈繞不散。
5. 葡萄酒基本知識,葡萄酒知識培訓
去有葡萄酒專業的學校進修或者結交朋友,可以給你提供免費的課件或者課本,重在實踐。如果只是想干銷售的話,可以學習一下酒的歷史和常見葡萄酒的品嘗知識,如果想做酒的話,最好是找家正規的企業去干個幾年,即增加了知識而且也不用額外投資(但是浪費時間)
6. 葡萄酒的系統知識
樓主問的問題有些籠統,如果需要系統的學習一下葡萄酒相關知識,歡迎你來逸香培訓。
7. 有關於葡萄酒知識大全嗎
葡萄酒的品評
場所
品酒的場所最好選在採光良好,空氣清新,氣溫涼爽的房間。有色的玻璃窗或帶色彩的燈光,都會影響眼睛對酒色的判斷,都不太理想,室溫以攝氏18—20度為佳,紅葡萄酒飲用溫度:淡雅的紅酒約在12度左右,酒精稍高的約在14—16度,口感豐厚的約在18度左右,但最高不應超過20度,因為溫度太高會讓酒快速氧化而揮發,使酒精味太濃,氣味變濁;而太冰又會使酒香味凍凝而不易散發,易出現酸味。室內應避免有任何味道,香水味、香煙味、花香味、或廚房傳出來的味道,都應該避免。另外還需要具備白色的背景,最好採用白色的桌巾和餐巾,以便襯在酒杯的後面,觀察酒色。
時間
理想的品酒時間是在飯前,品酒之前最好避免先喝烈酒、咖啡、吃巧克力、抽煙或嚼檳榔,專業性的品酒活動,大多選在早上10點至12點之間舉辦,據說這個時段,人的味覺最靈敏。
開酒
優美的開瓶動作是一種藝術,在國外,酒侍開葡萄酒是一種專業的表演,他的專業演出服及服務可以決定他的收入。開酒時,先將酒瓶擦乾凈,再用開瓶器上的小刀(或用切瓶封器)沿著瓶口凸出的圓圈狀的部位,切除瓶封,注意,最好不要轉動酒瓶,因為可能會將沉澱在瓶底的雜質「驚醒」。切除瓶封之後,用布或紙巾將瓶口擦拭乾凈,再將開瓶器的螺絲鑽尖端插入軟木塞的中心(如果鑽歪了,容易撥斷木塞),沿著順時鍾方向緩緩旋轉以鑽入軟木塞中,如果是用蝴蝶型的開瓶器,當轉動螺絲鑽時,兩邊的把手也會緩緩地升起,當手把升到頂端時,只要輕輕將它們往下扳即可將軟木塞撥出(但如果軟木塞太長,就很難一次就將其順利撥出來)。如果是用所謂的「侍者之友」的專業開瓶器,建議不要將螺絲鑽一次全鑽進去,留下一環(因為可能不知道軟木塞的長短,如果一次就把螺絲鑽全鑽到底,會穿過木塞,將軟木屑灑到酒內),然後將手把扳下,把另一個支撐點支撐在瓶口,用左手握住,再用右手將手把直直地「提起來」(注意!是「提」而不是推,推很容易將軟木塞推斷,另外,提也會比較省力,因為施力臂愈長愈省力)。如果發現軟木塞太長,無法順利撥出時,請先停止,將所預留未鑽入的最後一環鑽體再鑽入,重新再「提」一下,等到軟木塞感覺快撥出時就停住,用手握住木塞,輕輕晃動或轉動,輕輕地、安靜地、有氣質地撥出木塞。再用布或紙巾將瓶口擦乾凈,就可以倒酒了。
醒酒
為什麼需要醒酒?所有的葡萄酒都需要醒酒嗎?葡萄酒的香氣通常需要一些時間才能明顯地發散出來,所以一般好酒道的人都會按例在開瓶後等段時間,長短要視葡萄酒的「體質」而定,尤其是一些味道比較復雜、重單寧的酒,更需要長的時間醒酒。年輕的酒,醒酒的目的是散除異味及雜味,並與空氣發生氧化;老酒醒酒的目的是使成熟而且封閉的香味物質經氧化發散出來,不同的是,老酒可能會因年老體弱,比年輕的酒容易「感冒」,比方說老酒開瓶之後可能第二天以後就會明顯過於氧化及醋化,而年輕的酒可能過了三天身體依然健朗。通常老酒的醒酒時間比年輕的酒短(但不是絕對如此),厚重濃郁型的酒比清柔型的酒所需的時間要長,至於濃郁的白酒及貴腐型的甜白酒,最好也花一點時間醒酒。
但如果僅僅只是打開軟木塞,就整瓶直立著,這樣的醒酒實無太大的作用,因為此時酒與空氣的接觸面只有瓶口大而已,這樣的醒酒費時漫長,因此,至少應該倒一些在杯子里,然後輕搖,這樣對酒味的散發有很大的幫助,在旋轉晃動的時候,酒與空氣接觸的面積也就加大了,加速氧化作用,讓酒的香味更多的釋放出來。一般即飲型的紅、白酒,可以不必花太多的時間醒酒,建議一開即可倒入酒杯飲用,有時候可能會有臭硫味(SO2)及一些異味出現,但只需幾分鍾就會散去。二氧化硫是制酒過程中的附加物,對人體無害,如果隔些時間仍有異味,那可能是這瓶酒酒質的問題了。
辨酒
葡萄酒的顏色應該是清澈、有光澤的,不應該是渾濁不清的,憑借葡萄酒色澤深淺的差異,可判斷出這瓶葡萄酒的成熟度,最好在陽光下,而且盡可能在白色的背景前觀察酒的顏色,通常紅葡萄酒愈老顏色愈淺,愈年輕顏色愈深。紫紅色是很年輕的酒(少於18個月),如薄酒來新酒;櫻紅色是不新不老的酒(2—3年),品質適宜現喝,不宜久藏;草莓紅色是已經成熟的酒(3—7年),開始老化,應現喝;褐紅色是名貴的好酒儲存多年的色澤,普通的酒如果呈現這個顏色可能品質已走下坡。
葡萄酒的粘度:當轉動玻璃杯中的酒時,可觀察留在杯壁上的酒滴,業內人士稱之為「淚」或「腿」,酒的糖度和酒精度越高,這種酒滴越明顯。
杯裙:紅葡萄「杯裙」的色澤較復雜,從玫瑰紅經過棕色和橘黃色到藍紫色,這大部分取決於使用的葡萄品種,但是酒的生產年代和地域也影響它的顏色,紅酒越熟化越清澈,傾斜杯子觀察酒的邊緣:或深或淺,都表明了酒的年齡,深紅色的酒說明產地的氣溫較高。
聞酒
第一次先聞靜止狀態的酒,然後晃動酒杯,促使酒與空氣(尤其是空氣中的氧)接觸,以便酒的香氣釋放出來,再將杯子靠近鼻子前,再吸氣,聞一聞酒香,與第一次聞的感覺做比較,第一次的酒香比較直接和輕淡,第二次聞的香味比較豐富、濃烈和復雜,酒香可分葡萄本身所發散出來的果香(不單只有葡萄的果香),發酵時所產生的味道、以及好的葡萄酒成熟後轉變成的珍貴而復雜、豐富的酒香(Bouquet)。葡萄酒中含數百種不同的氣味,一般分成五類。第一類是植物香味,主要屬陳年香味;第二類是動物性香味,是耐久存的紅酒經過常年的瓶中培養後出現的香味;第三類是花香味,是年輕的葡萄酒中比較常有的香味,久存之後會逐漸變淡、消失;第四類是水果香味,這是年輕、新鮮的葡萄酒中常有的香味,隨著儲存時間的延長,會變成較濃重的成熟果香;第五類是香料香味,是來自橡木桶的香味,大部分則屬於葡萄酒成熟後發出來的香味。
聞酒時,應探鼻入杯中,短促地輕聞幾下,不是長長的深吸,聞聞酒是否芳香,是否有清純的果香或氣味粗劣、閉塞、清淡、新鮮、酸的、甜的、濃郁、膩的、刺激、強烈或帶有誘惑的羞澀。
嘗酒
口味:甜味、酸味、酒精以及單寧是構成葡萄酒口味的主要元素,葡萄酒在口中的質感分豐厚還是清淡、單寧和酒精是否配合、香味和溫度是否合適、有沒有葡萄酒本身的甜度和干度。品嘗時有四種重要的資訊:「甜、酸、澀、餘味」。
品嘗方法:
1、讓酒在口中打轉,或用舌頭上、下、前、後、左右快速攪動,這樣舌頭才能充分品嘗三種主要的味道:舌尖的甜味、兩側的酸味、舌根的苦味;整個口腔上顎、下顎充分與酒液接觸,去感覺酒的酸、甜、苦澀、濃淡、厚薄、均衡協調與否,然後才吞下體會余韻回味;或頭往下傾一些,嘴張開成小「O」狀,此時口中的酒好像要流出來,然後用嘴吸氣,像是要把酒吸回去一樣,讓酒香擴散到整個口腔中,然後將酒緩緩咽下或吐出,這時,口中通常會留下一股余香,好的葡萄酒餘味可以持續15—20秒。一般而言,越好的葡萄酒香味越持久,同時香味種類也越豐富,特別是一些耐久存的老酒,余香可在口中歷久不散。
2、具體一點:將酒杯舉起,杯口放在嘴唇之間,並壓住下唇,頭部稍往後仰,就像平時喝酒一樣,但應避免像喝酒那樣酒依靠重力的作用流入口中,而應輕輕的向口中吸氣,並控制吸入的酒量,使葡萄酒均勻地分布在平展的舌頭表面,然後將葡萄酒控制在口腔前部。每次吸入的酒量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應在6—10ml之間。酒量過多,不僅所需加熱時間長,而且很難在口內保持住,迫使人們在品嘗過程中攝入過量的葡萄酒,特別是當一次品嘗酒樣較多時。相反,如果吸入的酒量過少,則不能濕潤口腔和舌頭的整個表面,而且出於唾液的稀釋而不能代表葡萄酒本身的口味。除此之外,每次吸入的酒量應一致,否則,在品嘗不同酒樣時就沒有可比性。當葡萄酒進入口腔後,閉上雙唇,頭微向前傾,利用舌頭和面部肌肉的運動,攪動葡萄酒,也可將口微笑張,輕輕的向內吸氣。這樣不僅可防葡萄酒從口中流出,還可使葡萄酒蒸汽進到鼻腔後部。在口味分析結束時,最好咽下少量葡萄酒,將其餘部分吐出。然後,用舌頭舔牙齒和口腔內表面,以鑒別尾味。根據品嘗的目的不同,將葡萄酒在口內保留的時間可為2—5秒,亦可延長為12—15秒。在第一種情況下,不可能品嘗到紅葡萄酒的丹寧味道。如果要全面,深入分析葡萄酒的口味,應將葡萄酒在口中保留12—15秒。場所
品酒的場所最好選在採光良好,空氣清新,氣溫涼爽的房間。有色的玻璃窗或帶色彩的燈光,都會影響眼睛對酒色的判斷,都不太理想,室溫以攝氏18—20度為佳,紅葡萄酒飲用溫度:淡雅的紅酒約在12度左右,酒精稍高的約在14—16度,口感豐厚的約在18度左右,但最高不應超過20度,因為溫度太高會讓酒快速氧化而揮發,使酒精味太濃,氣味變濁;而太冰又會使酒香味凍凝而不易散發,易出現酸味。室內應避免有任何味道,香水味、香煙味、花香味、或廚房傳出來的味道,都應該避免。另外還需要具備白色的背景,最好採用白色的桌巾和餐巾,以便襯在酒杯的後面,觀察酒色。
時間
理想的品酒時間是在飯前,品酒之前最好避免先喝烈酒、咖啡、吃巧克力、抽煙或嚼檳榔,專業性的品酒活動,大多選在早上10點至12點之間舉辦,據說這個時段,人的味覺最靈敏。
開酒
優美的開瓶動作是一種藝術,在國外,酒侍開葡萄酒是一種專業的表演,他的專業演出服及服務可以決定他的收入。開酒時,先將酒瓶擦乾凈,再用開瓶器上的小刀(或用切瓶封器)沿著瓶口凸出的圓圈狀的部位,切除瓶封,注意,最好不要轉動酒瓶,因為可能會將沉澱在瓶底的雜質「驚醒」。切除瓶封之後,用布或紙巾將瓶口擦拭乾凈,再將開瓶器的螺絲鑽尖端插入軟木塞的中心(如果鑽歪了,容易撥斷木塞),沿著順時鍾方向緩緩旋轉以鑽入軟木塞中,如果是用蝴蝶型的開瓶器,當轉動螺絲鑽時,兩邊的把手也會緩緩地升起,當手把升到頂端時,只要輕輕將它們往下扳即可將軟木塞撥出(但如果軟木塞太長,就很難一次就將其順利撥出來)。如果是用所謂的「侍者之友」的專業開瓶器,建議不要將螺絲鑽一次全鑽進去,留下一環(因為可能不知道軟木塞的長短,如果一次就把螺絲鑽全鑽到底,會穿過木塞,將軟木屑灑到酒內),然後將手把扳下,把另一個支撐點支撐在瓶口,用左手握住,再用右手將手把直直地「提起來」(注意!是「提」而不是推,推很容易將軟木塞推斷,另外,提也會比較省力,因為施力臂愈長愈省力)。如果發現軟木塞太長,無法順利撥出時,請先停止,將所預留未鑽入的最後一環鑽體再鑽入,重新再「提」一下,等到軟木塞感覺快撥出時就停住,用手握住木塞,輕輕晃動或轉動,輕輕地、安靜地、有氣質地撥出木塞。再用布或紙巾將瓶口擦乾凈,就可以倒酒了。
醒酒
為什麼需要醒酒?所有的葡萄酒都需要醒酒嗎?葡萄酒的香氣通常需要一些時間才能明顯地發散出來,所以一般好酒道的人都會按例在開瓶後等段時間,長短要視葡萄酒的「體質」而定,尤其是一些味道比較復雜、重單寧的酒,更需要長的時間醒酒。年輕的酒,醒酒的目的是散除異味及雜味,並與空氣發生氧化;老酒醒酒的目的是使成熟而且封閉的香味物質經氧化發散出來,不同的是,老酒可能會因年老體弱,比年輕的酒容易「感冒」,比方說老酒開瓶之後可能第二天以後就會明顯過於氧化及醋化,而年輕的酒可能過了三天身體依然健朗。通常老酒的醒酒時間比年輕的酒短(但不是絕對如此),厚重濃郁型的酒比清柔型的酒所需的時間要長,至於濃郁的白酒及貴腐型的甜白酒,最好也花一點時間醒酒。
但如果僅僅只是打開軟木塞,就整瓶直立著,這樣的醒酒實無太大的作用,因為此時酒與空氣的接觸面只有瓶口大而已,這樣的醒酒費時漫長,因此,至少應該倒一些在杯子里,然後輕搖,這樣對酒味的散發有很大的幫助,在旋轉晃動的時候,酒與空氣接觸的面積也就加大了,加速氧化作用,讓酒的香味更多的釋放出來。一般即飲型的紅、白酒,可以不必花太多的時間醒酒,建議一開即可倒入酒杯飲用,有時候可能會有臭硫味(SO2)及一些異味出現,但只需幾分鍾就會散去。二氧化硫是制酒過程中的附加物,對人體無害,如果隔些時間仍有異味,那可能是這瓶酒酒質的問題了。
辨酒
葡萄酒的顏色應該是清澈、有光澤的,不應該是渾濁不清的,憑借葡萄酒色澤深淺的差異,可判斷出這瓶葡萄酒的成熟度,最好在陽光下,而且盡可能在白色的背景前觀察酒的顏色,通常紅葡萄酒愈老顏色愈淺,愈年輕顏色愈深。紫紅色是很年輕的酒(少於18個月),如薄酒來新酒;櫻紅色是不新不老的酒(2—3年),品質適宜現喝,不宜久藏;草莓紅色是已經成熟的酒(3—7年),開始老化,應現喝;褐紅色是名貴的好酒儲存多年的色澤,普通的酒如果呈現這個顏色可能品質已走下坡。
葡萄酒的粘度:當轉動玻璃杯中的酒時,可觀察留在杯壁上的酒滴,業內人士稱之為「淚」或「腿」,酒的糖度和酒精度越高,這種酒滴越明顯。
杯裙:紅葡萄「杯裙」的色澤較復雜,從玫瑰紅經過棕色和橘黃色到藍紫色,這大部分取決於使用的葡萄品種,但是酒的生產年代和地域也影響它的顏色,紅酒越熟化越清澈,傾斜杯子觀察酒的邊緣:或深或淺,都表明了酒的年齡,深紅色的酒說明產地的氣溫較高。
聞酒
第一次先聞靜止狀態的酒,然後晃動酒杯,促使酒與空氣(尤其是空氣中的氧)接觸,以便酒的香氣釋放出來,再將杯子靠近鼻子前,再吸氣,聞一聞酒香,與第一次聞的感覺做比較,第一次的酒香比較直接和輕淡,第二次聞的香味比較豐富、濃烈和復雜,酒香可分葡萄本身所發散出來的果香(不單只有葡萄的果香),發酵時所產生的味道、以及好的葡萄酒成熟後轉變成的珍貴而復雜、豐富的酒香(Bouquet)。葡萄酒中含數百種不同的氣味,一般分成五類。第一類是植物香味,主要屬陳年香味;第二類是動物性香味,是耐久存的紅酒經過常年的瓶中培養後出現的香味;第三類是花香味,是年輕的葡萄酒中比較常有的香味,久存之後會逐漸變淡、消失;第四類是水果香味,這是年輕、新鮮的葡萄酒中常有的香味,隨著儲存時間的延長,會變成較濃重的成熟果香;第五類是香料香味,是來自橡木桶的香味,大部分則屬於葡萄酒成熟後發出來的香味。
聞酒時,應探鼻入杯中,短促地輕聞幾下,不是長長的深吸,聞聞酒是否芳香,是否有清純的果香或氣味粗劣、閉塞、清淡、新鮮、酸的、甜的、濃郁、膩的、刺激、強烈或帶有誘惑的羞澀。
嘗酒
口味:甜味、酸味、酒精以及單寧是構成葡萄酒口味的主要元素,葡萄酒在口中的質感分豐厚還是清淡、單寧和酒精是否配合、香味和溫度是否合適、有沒有葡萄酒本身的甜度和干度。品嘗時有四種重要的資訊:「甜、酸、澀、餘味」。
品嘗方法:
1、讓酒在口中打轉,或用舌頭上、下、前、後、左右快速攪動,這樣舌頭才能充分品嘗三種主要的味道:舌尖的甜味、兩側的酸味、舌根的苦味;整個口腔上顎、下顎充分與酒液接觸,去感覺酒的酸、甜、苦澀、濃淡、厚薄、均衡協調與否,然後才吞下體會余韻回味;或頭往下傾一些,嘴張開成小「O」狀,此時口中的酒好像要流出來,然後用嘴吸氣,像是要把酒吸回去一樣,讓酒香擴散到整個口腔中,然後將酒緩緩咽下或吐出,這時,口中通常會留下一股余香,好的葡萄酒餘味可以持續15—20秒。一般而言,越好的葡萄酒香味越持久,同時香味種類也越豐富,特別是一些耐久存的老酒,余香可在口中歷久不散。
2、具體一點:將酒杯舉起,杯口放在嘴唇之間,並壓住下唇,頭部稍往後仰,就像平時喝酒一樣,但應避免像喝酒那樣酒依靠重力的作用流入口中,而應輕輕的向口中吸氣,並控制吸入的酒量,使葡萄酒均勻地分布在平展的舌頭表面,然後將葡萄酒控制在口腔前部。每次吸入的酒量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應在6—10ml之間。酒量過多,不僅所需加熱時間長,而且很難在口內保持住,迫使人們在品嘗過程中攝入過量的葡萄酒,特別是當一次品嘗酒樣較多時。相反,如果吸入的酒量過少,則不能濕潤口腔和舌頭的整個表面,而且出於唾液的稀釋而不能代表葡萄酒本身的口味。除此之外,每次吸入的酒量應一致,否則,在品嘗不同酒樣時就沒有可比性。當葡萄酒進入口腔後,閉上雙唇,頭微向前傾,利用舌頭和面部肌肉的運動,攪動葡萄酒,也可將口微笑張,輕輕的向內吸氣。這樣不僅可防葡萄酒從口中流出,還可使葡萄酒蒸汽進到鼻腔後部。在口味分析結束時,最好咽下少量葡萄酒,將其餘部分吐出。然後,用舌頭舔牙齒和口腔內表面,以鑒別尾味。根據品嘗的目的不同,將葡萄酒在口內保留的時間可為2—5秒,亦可延長為12—15秒。在第一種情況下,不可能品嘗到紅葡萄酒的丹寧味道。如果要全面,深入分析葡萄酒的口味,應將葡萄酒在口中保留12—15秒。
8. 葡萄酒的知識你知道多少呢
波拉夫斯(GRAVES)位於加龍河左岸,該地區生產紅葡萄酒,也有一些佳釀產品。較有名的村莊有奧·伯里翁城堡(CH.HAUT-BRION)和帕佩。克勒芒特(PAPECLEMENT)。該區所產的紅葡萄酒比麥多克區來得更濃厚強烈,香味也很特別,而白葡萄酒又分甜味與辣味兩種。其中以辣味的品質較為優良。1855年麥多克進行的葡萄酒分類,將奧·伯里翁城堡列入頭苑。蘇太尼斯地區(SAUTERNES)位於格拉夫斯地區南部並為之包圍,擁有波米斯等5個村莊。該區出產世界最著名的甜白葡萄酒,且生產方法獨特,酒農們先讓葡萄在樹上充分成熟,葡萄葉凋落後,陽光直射葡萄,使過熟的葡萄糖份得以濃縮,不但糖份充足,而且會因菌類作用而形成「貴腐「狀(NOBLEROT),這種現象更增加了葡萄糖份的產生,因此發酵後葡萄酒中仍有甜味殘留,從而產生了自然甜美芳香的白葡萄酒。巴薩克村是該區5個村中唯一具有AOC系統的種植園,葡萄酒口味與其他4村不太相同,甜味較少,香味濃郁。聖·艾米利翁(ST.EMILION)該地區以盛產波爾多紅葡萄酒而知名,所產葡萄酒色調呈淡紅寶石色,澀味少,成熟快,酒體勻稱,著名酒品有:烏召尼堡(CH.AUSONE)白馬堡(CH.CHEVAL-BLANC)等。波默洛爾(POMEROL)位於聖·艾米利翁西北部的一個小葡萄種植園,該地產的著名紅葡萄酒色澤深紅,柔軟芳醇,耐力好,能長久儲藏而不變質。
勃艮地(BOURGOGNE)是法國古老的葡萄酒產地之一,也是唯一可以與波爾多葡萄酒抗衡的地區,既生產著名的紅葡萄酒,也生產飲譽世界的白葡萄酒。品種繁多,各具特色,有的雄渾飽滿,有的精緻典雅,千差萬別,因此出產的AOC葡萄酒相對較少,主要有夏布麗·科多爾尼伊(COTEDENUITS)和科多爾·博納(COTEDEBEAUNE)等地的優良紅、白葡萄酒,以及扎奧·盧瓦爾地區的白葡萄酒。著名產地有:夏布麗(CHABLIS)位於奧克斯勒鎮附近,平均年產110萬加侖干白葡萄酒。該地的葡萄酒十分著名,其特徵是色澤金黃帶綠,清亮晶瑩,帶有刺激性辣味,香氣優美而輕盈,精細而淡雅,口味細膩而清爽,純潔雅緻而富有風度,尤其適合佐餐生蚝,故有「生蚝葡萄酒「之美稱。酒度在11%左右。夏布麗地區特級葡萄園有7個,這些地區生產的葡萄酒都是辣味清晰,風味清爽,干型,酒體勻稱的佳釀高級品,此外還有21個一級葡萄園。科多爾(COTED』OR)由科·尼伊和科·博納兩部分組成。科·尼伊又稱為「黃金色的丘陵」,該區以生產紅葡萄酒為主,且生產波肯地最好的紅葡萄酒。著名品種有:吉夫海·香百丹(GEVREY-CHAMBERTIN)這是富於原味的強烈紅葡萄酒。香菠蘿·瑪西尼(CHAMBOLLE-MUSIGNY)品質優雅,香味柔軟·烏姣(VOUGEOT)佛尼斯·羅馬奶(VOSNEROMANEE)等。科·博納主要生產波肯地上好的白葡萄酒,該區的布利尼·蒙拉謝(PULIGNYMONTRACHET)村是世界最高級的辣味白葡萄酒產地。擁有4個特級葡萄園,其中最出名的蒙拉謝有著芳醇誘人的香味和鋼鐵般強勁的辣味,所以有「白葡萄酒之王「的尊稱。南波肯地包括科·夏龍(COTECHALONNAISE)、瑪孔(MACONNAIS)和博若萊斯3區,葡萄酒品豐富,風格多變,名酒很多。
科.夏龍主要生產波肯地起泡酒,該區麥爾科累(MARCUREY)出產的普衣府水(POUILLYFUISE)酒是波肯地最傑出的白葡萄酒,色澤淺綠,光澤豐潤,辣味清淡可口,是十分爽口的干型白葡萄酒。
博若萊斯是波肯地最大的葡萄產地,面積達5萬多英畝,年均產量超過200萬加侖,「博若萊斯」幾乎是上等紅葡萄酒的代名詞,以佳美葡萄為原料的紅葡萄酒清淡可口。頗受好評,但所有博若萊斯葡萄酒必須在年輕時飲用,該地葡萄酒常以村名作酒名,如於蓮娜(JULIENAS)、謝娜(CHENAS)、花坊(FLEURIE)、風磨(MOULIN-A-VENT),風磨酒是博若萊斯著名的葡萄酒,其酒味厚質良,顏色深濃,果香顯著,具有獨特的迷人風格,外銷量很大。
阿爾卑斯(ALSACE)位於東部莩日山脈東側,隔萊茵河與德國相望,歷史上曾幾次被德國佔領,其葡萄酒風格與德國葡萄酒極為相似,
9. 關於葡萄酒的常識有哪些
很多人都會喝葡萄酒,但是葡萄酒裡面的常識是有很多的,其中就有我們在購買葡萄酒的時候認為價格越昂貴的葡萄酒就越好,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葡萄酒在購買的時候也是要看釀酒的手藝的,葡萄酒對於原材料也是十分的重視,但是一旦釀出來的酒一旦不純的話,就會讓一整瓶的葡萄酒毀壞的了,那麼葡萄酒釀造的工藝就成為關鍵的一個步驟了,並不是越貴就會越好,只是有時候市場上面的價格會混亂了我們消費者消費的方向。
老人家可能會有心血管的病症出現,很多家人都知道和葡萄酒有利於老人的降血壓、降血脂等等的功能,但是葡萄酒只能是適量的和一點而已,老人是不能貪杯喝多的,葡萄酒裡面依舊是有酒精成分的,老人在喝的時候要比較注意這一點,盡管葡萄酒對老人的身體來說是有利的。
10. 關於紅酒的基本常識
紅酒(Red wine)是葡萄酒的一種,並不一定特指紅葡萄酒。紅酒的成分相當簡單,是經自然發酵釀造出來的果酒,含有最多的是葡萄汁,葡萄酒有許多分類方式。
以成品顏色來說,可分為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紅葡萄酒三類。其中紅葡萄酒又可細分為干紅葡萄酒、半干紅葡萄酒、半甜紅葡萄酒和甜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則細分為干白葡萄酒、半干白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和甜白葡萄酒。
(10)葡萄酒知識擴展閱讀:
分類
1、甜起泡酒
甜起泡酒,就是香甜型的起泡酒,因酒中含有一定數量的二氧化碳形成氣泡。二氧化碳通過酒的發酵在瓶內或大型儲酒缸中自然形成含糖量大於50.1克/升的氣泡葡萄酒。
2、干起泡酒
干起泡酒就是干甜型的起泡酒,因酒中含有一定數量的二氧化碳形成氣泡。二氧化碳通過酒的發酵在瓶內或大型儲酒缸中自然形成含糖量小於50.1克/升的氣泡葡萄酒。
3、白葡萄酒
白葡萄酒是用白葡萄品種釀制的葡萄酒,顏色為淡黃色,或去皮釀造,常見的白葡萄品種為:霞多麗(Chardonnay)、長相思(Sauvignon Blanc)、雷司令(Riesling)、灰皮諾(Pinot Gris)、賽美蓉(Sémillon)、瓊瑤漿(Gewurztraminer)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