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敘利亞離中國多遠
6938公里。
敘利亞位於亞洲大陸西部,北與土耳其接壤,東同伊拉克交界,南與約旦毗連,西南與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以色列)為鄰,西與塞普勒斯隔地中海相望,總面積為185180平方公里(含戈蘭高地)。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龍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黑龍江、烏蘇里江匯合處。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陸上邊界2萬多千米。
(1)敘利亞擴展閱讀
敘利亞領土大部分是西北向東南傾斜的高原。全國可分為四個地帶:西部山地和位於兩座山脈之間的山間縱谷,包括海拔2841米的全國最高峰、位於西南部的謝赫山。西北部地中海沿岸平原,有長183公里的海岸線,是全國少數比較青綠的地方。東部內陸的高原。東南敘利亞沙漠。
中國陸地邊界長達2.28萬公里,東鄰朝鮮,北鄰蒙古,東北鄰俄羅斯,西北鄰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西和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家接壤,南與緬甸、寮國、越南相連。
東部和東南部同韓國、日本、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
② 歷任敘利亞總統列表
截止2019年11月17日,歷任敘利亞總統有:
1、蘇比希·拜·巴拉卡特·阿爾-哈利迪1922年6月28日—1925年12月21日,無黨籍,代總統,弗朗索瓦·皮埃爾·阿萊佩,1926年2月9日—1926年4月28日,無黨籍。
2、達馬德伊·沙里亞里·艾哈邁德·納米·拜1926年4月28日—1928年2月15日,無黨籍。代總統,塔吉·阿爾-丁·阿爾-哈薩尼,1928年2月15日—1930年5月14日,無黨籍。
3、穆罕默德·阿里·阿比德1932年6月11日—1936年12月21日。無黨籍。
4、哈希姆·阿爾-阿塔西1936年12月21日—1939年7月7日 國家集團黨
5、巴希傑·阿爾-哈提卜1939年7月10日—1941年4月4日 無黨籍;代總統 哈立德·阿澤姆1941年4月4日—1941年9月16日 無黨籍。
6、塔吉·阿爾-丁·阿爾-哈薩尼1941年9月16日—1943年1月17日 無黨籍;代總統 賈米爾·阿爾-烏爾什1943年1月17日—1943年3月25日 無黨籍。
7、阿塔·阿爾-埃於比1943年3月25日—1943年8月17日 無黨籍。
8、舒克里·阿爾-庫瓦特里1943年8月17日—1949年3月29日 國家集團黨。
9、胡斯尼·阿爾-扎伊姆1949年3月30日—1949年8月14日 敘利亞社會民族主義黨。
10、薩米·阿爾-辛納維1949年8月14日—1949年8月15日 軍人。
11、哈希姆·阿爾-阿塔西1949年8月15日—1951年12月2日 國家黨;代總統 阿迪卜·施捨克里1951年12月2日—1951年12月3日 敘利亞社會民族主義黨。
12、法齊·塞盧1951年12月3日—1953年7月11日 軍人。
13、阿迪卜·施捨克里1953年7月11日—1954年2月25日 阿拉伯解放運動;代總統 馬蒙·庫茲巴里1954年2月25日—1954年2月28日 無黨籍。
14、哈希姆·阿爾-阿塔西1954年2月28日—1955年9月6日 國家黨。
15、舒克里·阿爾-庫瓦特里1955年9月6日—1958年2月22日 國家黨。
16、賈邁勒·阿卜杜-納賽爾(Gamal Abdel Nasser)1958年2月22日—1961年9月29日 全國聯盟。
17、納齊姆·庫德西1961年12月14日—1963年3月8日 敘利亞人民黨。
18、盧埃·阿塔西哈菲茲·阿薩德前總統1963年3月9日—1963年7月27日 無黨籍。
19、阿明·哈菲茲1963年7月27日—1966年2月23日阿拉伯復興社會黨。
20、努爾丁·阿塔西1966年2月25日—1970年11月18日 阿拉伯復興社會黨代總統艾哈邁德·哈提卜1970年11月18日—1971年2月22日 阿拉伯復興社會黨。
21、哈菲茲·阿薩德1971年2月22日—2000年6月10日 阿拉伯復興社會黨代總統阿卜杜勒·哈利姆·哈達姆2000年6月10日—2000年7月17日 阿拉伯復興社會黨。
22、巴沙爾·阿薩德2000年7月17日至今,阿拉伯復興社會黨。
③ 敘利亞戰爭的起因
起因是因為敘利亞佔有極為重要的地理位置,它靠近多條原油的輸送管道和海上航線的出海口,目前從中東運往歐洲的原油幾乎都要經過敘利亞。石油資源非常豐富,導致其他國家眼紅。
敘利亞政府也存在很嚴重的獨裁腐敗現象,雖然說他們的總統都是民選出來的,但其實都是前任總統的親屬,這種情況下官僚腐敗成風,國家各方面都得不到發展。
而且中東地區的宗教信仰也比較雜,個個宗教之間的矛盾也很激烈。敘利亞當權的是人數較少的阿薩德派系,這讓遜尼派感覺到很不滿意,因為他們認為政府根本沒什麼作為,於是就一直在製造各種活動給他們添亂。
(3)敘利亞擴展閱讀:
20世紀之前50年間,敘利亞一直是奧斯曼帝國的組成部分。一戰後,敘利亞現代國家誕生,但法國殖民當局設法將敘分成6個獨立國,因遭當地人強烈反對而未得逞。二戰前夕,法國從敘利亞版圖上割走兩塊土地,即黎巴嫩和土耳其南部的哈塔伊省。1946年,敘利亞宣告獨立,但國外各股勢力紛紛施加影響。
1958-1961年,埃及一度與敘利亞合並建立阿拉伯聯合共和國。1963年,「復興黨」發動軍事政變上台執政,僅將敘利亞視為「復興黨」和阿拉伯民族的「地區統帥」。直到哈菲茲·阿薩德統治晚期,特別是其子巴沙爾·阿薩德執政時期,敘利亞才開始通過教科書、國家電視台和其他媒體塑造國家認同。
在敘利亞危機爆發後,沙特從克羅埃西亞大批采購前南斯拉夫制無後座力炮、手榴彈、機槍、迫擊炮、打坦克和裝甲車的火箭彈等武器,以及烏克蘭制步槍子彈、瑞士制手榴彈、比利時制步槍,運抵敘反政府勢力手中。土耳其2011年8月起從巴沙爾政權的友好鄰邦變身為主要對手,支持敘穆斯林兄弟會等反對派,並向遜尼派反政府武裝提供庇護、武器和培訓,甚至默許「聖戰」勢力流竄到土耳其。
④ 敘利亞戰爭的起因是什麼
敘利亞戰爭的起因主要是羅馬和塞琉古國王安條克三世在希臘、愛琴海和小亞細亞間的軍事沖突。敘利亞戰爭指羅馬敘利亞戰爭(前192年-前188年),也被稱為安條克戰爭或敘利亞戰爭。
隨著馬其頓王國在第二次馬其頓戰爭敗於羅馬,安條克三世認為是擴張至希臘的好機會,從前196年起,這兩大勢力逐漸相互在檯面下對抗,並試圖與希臘諸多小勢力結盟來擴大自身在希臘的影響力,最終引發羅馬--敘利亞戰爭。
戰爭最後由羅馬獲得徹底的勝利,安條克三世被迫簽下阿帕米亞和約,使塞琉古帝國割讓小亞細亞給羅馬的盟國,也進一步確認羅馬在希臘的霸權,更使羅馬成為地中海惟一的一等強國。
軍事沖突
在登陸希臘後,安條克三世祈望還有其他希臘勢力可以加入反羅馬同盟,然而亞該亞同盟對他宣戰作為對應,甚至連馬其頓腓力五世都願意對羅馬提供幫助,這造成希臘半島上最強大的馬其頓可能變成安條克的敵手。
雖然戰爭初期有些進展,但在安條克登陸希臘六個月後羅馬完成戰爭的初步准備,派了兩支羅馬軍團登陸希臘,繞過埃托利亞進入色薩利,同時馬其頓軍也進入色薩利,安條克三世希望能在溫泉關抵擋羅馬軍。
但溫泉關戰役結果使他的大軍遭受慘重損失,這樣一來安條克三世只能撤回小亞細亞,孤立無援的埃托利亞同盟只能在埃托利亞戰爭後降服於羅馬。
雖然在愛琴海海域上塞琉古擁有強大的海軍,但羅馬在與帕加馬和羅德島的同盟下組成龐大的艦隊,並在科律克索戰役擊敗塞琉古海軍。
公元前191年,羅馬同盟艦隊封鎖小亞細亞沿岸的港口,而安條克三世試圖重建他的海軍,更派遣迦太基名將漢尼拔到腓尼基建造艦隊,來阻止羅馬陸軍渡過愛琴海,也希望能在海戰中擊敗羅馬同盟艦隊使聯軍分散,再分別一一擊破。
如同安條克的計劃,羅馬同盟艦隊遭到塞琉古艦隊突襲,羅德島喪失大量船隻,使帕加馬國王歐邁尼斯二世派遣軍隊到北愛琴海支援陸軍行動,留下羅馬和羅德島繼續在薩摩斯監視塞琉古艦隊,羅馬聯軍因此而分散。
然而當漢尼拔的艦隊前往達達尼爾海峽的途中遭到羅德島艦隊攔截,並在歐利米登戰役中慘敗。安條克三世在無奈下只能以剩下的艦隊作為賭注,在前190年邁昂尼蘇斯戰役(Battle of Myonnesus)中再度戰敗。
在一連串海戰勝利後,羅馬大軍可以肆無忌憚渡過達達尼爾海峽進入亞洲,而安條克三世也聚集龐大的軍隊對應,雖然安條克有意接受羅馬戰前的條件來避戰,但已經太遲了,雙方在馬格尼西亞戰役展開廝殺,羅馬軍隊主帥為大西庇阿的弟弟盧基烏斯科爾內利烏斯西庇阿亞細亞提庫斯。
雖然安條克三世成功擊破羅馬聯軍的左翼,但自己塞琉古軍隊的左翼卻遭到擊敗,使中央的步兵方陣遭到聯軍夾擊,塞琉古軍死傷大半,安條克只能接受這場戰爭失敗的事實。此戰後盧基烏斯獲得了"征服亞洲的"的稱號。
(4)敘利亞擴展閱讀
戰爭造成150多萬敘利亞人終身殘疾
自2011年3月中旬敘利亞爆發危機以來,持續7年的沖突共造成至少35萬人死亡,150多萬人終身殘疾,近1100萬人流離失所……2018年,有約1310萬敘利亞人正等待各類人道主義援助。呼籲國際社會立即採取有效措施,盡快結束敘利亞戰爭。
半島電視台2018年03月12日晚間報道說,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東北非地區負責人海爾特·卡帕拉爾在接受本台記者采訪時指出,持續多年的戰爭已經造成敘利亞150多萬人終身殘疾,其中8.6萬多人手臂或腿截肢;敘境內330萬兒童正面臨各種爆炸威脅。
在過去的2017年,敘利亞兒童因戰爭死亡的人數是自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以來最多的,與2016年相比增加了50%。敘利亞戰火還在燃燒,僅2018年頭兩個月,就有1000名兒童死傷。「交戰各方應該停止殺傷兒童,停止打擊醫療衛生機構和學校。」海爾特在講話中呼籲國際社會立即採取有效措施,以盡快結束這場戰爭。
⑤ 為什麼都要打擊敘利亞
美英法之所以打擊敘利亞,最根本的原因是,俄羅斯和敘利亞、伊朗正在統一並控制整個敘利亞中部和南部,一旦這個地區完全控制,那麼俄羅斯、伊朗、敘利亞必然繼續推進擴大地區影響力。如此一來,美國在敘利亞北部庫爾德地區就將會被俄羅斯、伊朗和敘利亞的力量向北擠壓,而北部土耳其又會繼續擠壓美國,如此腹背受敵,一旦敘利亞庫爾德武裝轉而依附俄羅斯與敘利亞政府,那麼美國在敘利亞的存在空間就沒有了。敘利亞的地理位,敘利亞位於亞洲西部地中海東岸,北與土耳其接壤,東同伊拉克交界,南與約旦毗連,西南與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為鄰,西與塞普勒斯隔地中海相望。敘利亞是連接中東各個國家的紐帶,只要控制了敘利亞,就幾乎等於控制了整個中東。流經敘利亞的幼發拉底河從敘利亞東部經伊拉克注入波斯灣,阿西河縱貫敘利亞西部經土耳其注入地中海,敘利亞是中東一些國家出入地中海的走廊,控制了敘利亞也就給西方國家的航運帶來很大的有利之處。敘利亞是一個石油並不豐富的國家,本來並沒有什麼價值,但敘利亞是中東及中亞能源通道的杻紐,可以說誰控制了敘利亞誰就控制了中東和中亞的能源咽喉。對美國來說,如果輸掉了敘利亞戰爭,俄羅斯與伊朗、敘利亞、土耳其四國形成的什葉派之弧就基本上控制了中東、中亞、裏海周邊的石油,控制了這一能源要沖,就動搖了美國石油美元的根本
⑥ 敘利亞簡介
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阿拉伯文: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بيّة السّوريّة;阿拉米文:ܩܘܛܢܝܘܬܐ ܥܪܒܝܬܐ ܫܐܡܝܬܐ;英文:Syrian Arab Republic),簡稱敘利亞,位於亞洲西部,地中海東岸,屬於中東國家,首都大馬士革。敘國北與土耳其接壤,東同伊拉克交界,南與約旦毗連,西南同黎巴嫩和以色列為鄰,西瀕地中海。1944年1月1日宣布獨立,1946年4月7日被世界認可為正式獨立國家,現任總統為巴沙爾·阿薩德。
敘利亞是世界最古老文明發源地之一,在成為羅馬帝國疆域以前曾經經歷腓尼基、赫梯、米坦尼王國、亞述、古巴比倫、古埃及、波斯帝國、馬其頓帝國和繼後的塞琉古帝國各個帝國時期。
633年以前,敘利亞是基督教的發祥地和傳播中心;後阿拉伯帝國在中東地區的擴張,7世紀到16世紀初葉一直是伊斯蘭教傳播中心之一,後成為法蒂瑪王朝、阿尤布王朝和馬木留克王朝的一部分;由於奧斯曼帝國的擴張和十字軍的東征,到1516年成為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18世紀法國侵入,法國宣稱其為保護地;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法國委任統治;1944年從維希法國宣布獨立,但直到1946年正式獨立前一直有外國軍隊駐扎。
1958年2月1日,敘利亞和埃及合並為阿拉伯聯合共和國。1961年9月28日,敘利亞脫離阿聯,並重新建立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
1963年,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發動軍事政變取得政權,執政至今。
1967年阿以戰爭敘利亞戈蘭高地被以色列佔領,
1970年,哈菲茲·阿薩德領導的「11月16日運動」的行動,取得政權,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和敘利亞政府的領導層發生了變動,阿薩德家族統治至今。
1976年,敘利亞開始駐軍黎巴嫩;最近幾年以來,敘利亞和以色列關於以色列歸還戈蘭高地問題舉行了多次和平會談。
2000年6月9日,掌權30年的哈菲茲·阿薩德去世,其次子巴沙爾·阿薩德接任總統,7月17日就職。
2005年4月26日,敘利亞遵照聯合國決議,自黎巴嫩撤軍,結束近三十年的直接干預。
2007年5月27日,敘利亞就巴沙爾·阿薩德繼續第二個為期7年的總統任期問題舉行全民公決,結果以99.9%確認他獲得第二個總統任期,任期至2014年。
⑦ 敘利亞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取決於這個國家政治、經濟、軍事情況。縱觀我國歷史,由唐朝的萬國朝聖和清朝八國侵華的前車之鑒可得一些結論。弱國無外交,唯有自身強大,與人聯合,共同進步才能長久的立足於世界各國之林。
今天上午,美國CNN電視台進一步披露了上周天(6月18日)美國海軍F-18戰斗機擊落敘利亞蘇-22戰機的細節。
此次立功的主角是來自「布希」號航母上第87攻擊戰斗機中隊(VFA-18)的F/A-18E型「超級大黃蜂」戰斗機,機號BuNo.。

發射機炮的F-18C
當首發AIM-9X空空導彈射失後,有可能是負責掩護的另一架F/A-18E戰斗機及時做出反應,發射一枚AIM-120空空導彈補槍。而此時蘇-22也已經加速飛遠,超過了800米這個AIM-120空空導彈的最小射程,不幸被擊落。
用不一樣的訊息,帶你走進軍事的世界。
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和網友推薦,
喜歡就關注我吧。
⑧ 敘利亞為什麼會發生戰爭
敘利亞地處中東,中東的形勢有多亂,舉幾個例子大家就知道了,伊拉克、阿富汗、伊朗,處在這樣一個地方,敘利亞很難獨善其身。而且中東的石油資源十分豐富,這讓很多人都十分眼紅,有的國家就會蓄意挑起戰爭,趁亂分一杯羹。
⑨ 敘利亞是什麼
一:敘利亞的概況:
面積比河南省稍大,人口近兩千萬,軍隊40萬,坦克幾千輛。歷史上敘利亞曾經統治過黎巴嫩,它工業薄弱,農業糧食自給,土地肥沃,戰略位置重要,石油很少,有水資源。但人民生活貧困,久思變革。
二:敘利亞由什麼政黨控制的?
答:阿拉伯復興黨:全名為阿拉伯社會主義復興黨,或譯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成立於1947年,是一個激進的、非宗教的民族主義政黨。作為一個泛阿拉伯的政黨,它在多個阿拉伯國家都有分支,其中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具有重大的影響力。在1963年復興黨分別在這兩國取得了執政地位。在1966年,復興黨分裂為伊拉克復興黨和敘利亞復興黨,從此兩黨雖然都是復興黨,但是互不歸屬。薩達姆的伊拉克社會主義復興黨已經隨它斃命而滅亡,現在在阿拉伯世界,只剩下敘利亞復興黨當政。
三:阿拉伯社會主義復興黨的政黨綱領性質:
黨的綱領是社會主義,工業國有化,土地過去是國家控制,現在性質不詳,國營企業貪污腐敗,沒有效益,國營企業由家族控制。此黨現在是家天下,黨即使家,工業國有化實際是由阿薩德家族控制。
四:阿薩德家族與敘利亞的宗教:
老阿薩德1963年參與發動了「三八革命」,促成敘利亞復興社會黨掌握國家政權;1966年,推翻時任復興社會黨的領袖阿明-哈菲茲;1970年,再次發動政治變革,打倒與自己政見相左的前總參謀長賈迪德,並於次年成功登上了國家總統的寶座。從1970年到2000年病逝,本打算把總統交長子接班,長子遇車禍死亡,二兒子現任阿薩德接班到現在。此家族在敘利亞長期執政,歷史上老阿薩德手段無情,血債累累,對北部的庫爾德人大肆屠殺,對穆斯林兄弟會在八十年代屠殺四萬人,導致80萬遜尼派敘利亞人逃離敘利亞。對外敘利亞參加了幾次對以色列的中東戰爭,它屢戰屢敗,喪失了戈蘭高地,最有名的慘敗是上世紀對以色列河谷空戰,以80:0慘敗,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觀。
敘利亞人民屬於伊斯蘭信仰,分為什葉派與遜尼派兩大教派,現在阿薩德家族屬於敘利亞伊斯蘭什葉派,是少數派。歷史上什葉派長期被遜尼派壓制。
現在敘利亞的政權的軍隊,治安,情報,所有的衛隊控制在阿薩德的弟弟老三手裡,敘利亞的所有經濟與政權都控制在家族與家族親信手中。敘利亞人民沒有民主,沒有人權,人民生活在恐怖之中,西方世界說阿薩德家族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黑社會家族。
總結:敘利亞國家的性質,在世界上與北朝鮮比較接近,是殘暴的家族繼承統治,它們以社會主義政黨名義控制了國家,經濟是國營經濟,實際為家族掌握,國就是家,所有官員都貪污腐敗,而人民生活缺民不聊生。是屬於極權,專制,家族為一體的恐怖國家。
人民迫切要求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