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農時
擴展閱讀
長春萬達電影城 2025-07-24 12:31:23
日本股票基金股票今天 2025-07-24 12:26:14

農時

發布時間: 2022-02-06 14:44:07

㈠ 農時是什麼

365天中均溫≥10℃的天數為生長期
這個時節是二期水稻插秧的好時機,所以田區所需要的水量會增加,如果在

這時候發生乾旱缺水的情形,就會迫使農夫們休耕。相反的,如果台風來襲帶來

過多的雨水,就會毀掉農夫們辛苦栽種的作物。所以才會有『大暑大落大死,無

落無死』諺語,表示大暑時節的雨水對農作物的生長影響很大。同時由於台灣周

圍的海域大多布滿暖水魚群,如:東北海域有魷魚;基隆外海有小卷、赤宗;彰

化海域則有黃鰭鯛等漁獲,這些都是漁夫們捕獲的重點。有句話是這么說,『大

暑吃鳳梨』。(鳳梨就是菠蘿)表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味道最甜美,是品

嘗的好時機喔!而且鳳梨不僅是水果,它也被當成烹調菜餚時的甜美菜色,十分

可口。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很雷同,所以也都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

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徵。

㈡ 農時諺語有哪些

1、秋天把地翻,害蟲沒處鑽。

2、蠶老一時,麥黃一晌。

3、一堆糞,一堆糧;一個糞蛋蛋,一碗米飯飯。

4、一季草,兩季稻,草好稻好。

5、種地沒有鬼,全仗糞和水。

6、麥旺四月雨,不如下在三月二十幾。

7、麥松一場空,秋穩籽粒豐。

8、白露前後一場風,鄉下人做個空。

9、芒種夏至天,走路需人牽。

10、布穀布穀,趕快種谷。

11、大旱小旱,不過五月十三。

12、生根不壓糞,長成蒿子棍。

13、槐花稠,豆子收;槐花稀,豆子秕。

14、八月初一雁門開,大雁腳下帶霜來。

15、穀雨下秧,大致無妨。

16、耩地深又暄,就怕大雨灌。

17、三年不選種,增產要落空。

18、三年收兩頭,鍋巴蓋牆頭。

19、老頭活到八十八,未見早麥晚谷瞎。

20、寒露十月已秋深,田裡種麥要當心。

21、莊稼老漢不要犟,一個糞底一個樣。

22、今年有糞,明年有糧。

23、好種出好苗,良種產量高。

24、多薅一次秧,增產一成糧。

25、立冬蠶豆小雪麥,一生一世趕勿著。

26、棗花開,割小麥。

27、好谷不見穗,好麥不見葉。

28、豆不讓宿,麥不讓晌。

29、桃花開,杏花敗,李子開花賣薹菜。

30、飛楊花,種棉花。

31、種地沒糞,瞎子沒棍。

32、好花結好果,好種長好稻。

33、麥是火里生金,稻是泥中結子。

34、會犁地一根線,不會掣地蛇抱蛋。

35、棉花灌在麥收時,十年就有九適宜。

36、人缺地的工,地缺人的糧。

37、種麻沒有巧,勤上水糞多鋤草。

38、玉米不早澆,澆後不發苗。

39、伏里無雨,谷里無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40、芒種怕雷公,夏至怕北風。

41、油足燈才亮,肥足禾才壯。

42、地里挑,場上選,忙半天,甜一年。

43、漚了麥子收豆子,漚了豆子收麥子。

44、麥苗蓋上雪花被,來年枕著饃饃睡。

45、鋤頭落地不虧人,鋤頭底下三分田。

46、立了秋,那裡下雨那裡收。

47、滅蟲先滅娘,擒賊先擒王。

48、一場冬雪一場財,一場春雪一場災。

49、春雨滿街流,收麥累死牛。

50、蠶做繭,快插秧。

51、蚊子見血,麥子見鐵。

52、上糞不澆水,莊稼撅著嘴。

53、穀子糞大賽黃金,高粱糞大賽珍珠。

54、家選不如場選,場選不如地洗。

55、積肥如積糧,肥多糧滿倉。

56、要吃豆腐,泥里咕

㈢ 關於農時的諺語

打了春的雪,狗也攆不上。註:打春即立春,指立春以後下雪融化的速度快。

打春甭歡氣,還有四十天冷天氣。

一年打倆春,碌碡慌了心。註:碌碡(liuzhou),農具名,圓柱形,用石頭做成,用來軋(ya)谷、麥粒或軋平場院。有時農歷一年當中有兩個立春(一般是有閏月的年份),年景會很好。

清明秫秫穀雨花。註:秫秫指高粱,花指棉花。

寒食颳了墳頭土,大旱四十五。註:清明共四天,第一天為大寒食,第二天為二寒食,第三天為三寒食,第四天清明。寒食是掃墓的節氣,這兩天刮大風今後可能要大旱。

蛤蟆打哇哇,還有六十天吃餶餷。註:餶餷guzha ,一種面制食品,即麵疙瘩。當春天聽到青蛙叫哇哇的時候,離收割小麥還有六十天左右。

跐(ci)著麥穰垛看荒花兒。註:麥收以後,將麥穰垛起來的時候,棉花就要開花兒了。

五月天孩兒面,說變就變。

有錢難賣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註:農歷五月麥收,需要旱天晾曬,夏季作物需要蹲苗也不需要過量雨水;六月夏季作物需要雨水生長。

大旱三年,忘不了五月十三。註:五月十三是雨節。傳說關公磨刀殺曹操。

六月六,看谷秀。註:農歷六月初六前後穀子就要秀穗。

不怕初一下,就怕初二陰。註:初一下雨不要緊,初二陰天可能半月內要有陰雨天。

早看東南,晚看西北。註:早上東南方向天空又陰雨雲,白天可能下雨;傍晚西北方向天空有陰雨雲,晚上可能有雨。

春打六九頭,吃穿都不愁;春打五九尾,窮命使煞鬼。註:打春即立春。六九頭即六九的第一天,五九尾即五九的第九天,每年的立春都是這兩天其一。窮命使煞鬼喻指年景不好。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順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八十一,家裡送飯坡里吃。註:從冬至起每一個九天為一個九,冬至即交久,天氣寒冷加劇;五九過後氣溫開始回升,到九九農民開始耕作,中午在坡里吃飯。

聽說立了秋,快把花心揪。註:花心指棉花棵的頂心,俗稱打花心。

立秋過後,寸草皆秀。註:指農作物及野生草本植物立秋以後都要秀穗打種。

白露早,寒露遲,秋分麥子正適宜。註:指種麥子的季節,

白露麥(方言讀mei)兒,不用糞兒(方言讀fenr)。註:白露種麥子雖然早了點,但生長旺盛,省用肥料。

麥子耩霜降,螞蚱螻蛄趕不上。註:霜降種麥子雖然晚了點,但是害蟲少了。

燕子低飛蛇過道,大雨不久就來到。

初一生,初二長,初三出來打趟趟。註:指晚上的月亮掛在天上時間的長短。

初八、二十三,出沒(指月亮)半夜天。註:初八月亮上弦,半夜處;二十三月亮下弦,月亮落山正好半夜。

霧露不過三,過三十八天。註:下霧不能超過三天,連續三天下霧,則會有十八天的陰、霧天氣。

熱在三伏,冷在三九。註:熱天有三伏,初伏、中伏和末伏;冬天有九九,第三九最冷。

立秋還一伏。註:立秋是末伏的第一天。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入伏,數十天後是中伏,中伏至立秋的前一天。

雲彩上南水漣漣,雲彩上西水沒里雞,雲彩上北一陣黑,雲彩上東一陣風。註:指夏季雲、雨、風的關系,特別是下了一場大雨以後雲、雨、分的關系。

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打來當柴燒。註:茵陳,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葯,俗稱白蒿。三月的茵陳葯性最好。五月以後的白蒿除了當燒柴外就沒有用處了。

芒種三日見麥茬。註:指收割小麥。

頭伏蘿卜末伏菜。註:指種大白菜和蘿卜的時間。

立秋種,處暑栽,小雪出白菜。註:大白菜的撒種、移苗、和收獲時間。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註:封,指結冰。

瑞雪兆豐年。

清明難得明(晴天),穀雨難得雨。註:是說清明容易陰雨,穀雨更容易晴天。

小寒大寒、不久過年。

冬至十日陽歷年。

坷垃雲,曬煞人。註:雲片半透明,叢叢疊疊的,像耕了的地,俗稱坷垃雲。若是這樣的雲層出現,明天會艷陽高照。

夜晚東風起,明日好晴天。

掌燈不剎,明日還刮。註:傍黑天大風還不停止的話,明天還是大風。

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雪裡燈盞,雨里鞦韆。註:連環氣象現象。八月十五雲彩遮住月亮即陰天,正月十五必然有雪影響兒童打燈籠玩耍,正月十五下雪,清明那天一定有雨而影響兒童盪鞦韆。

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太平。註:旱,指農田長時間缺水或較長一段時間天不下雨。澇與旱相反。定太平是說決定莊稼的好壞。

南風涼沒處藏。南風沒旮旯,凍死老媽媽兒。註:冬天農村的老年人為了身體健康,都要到南牆底下去曬太陽,南牆下也可以遮蔽北風,可是冬天刮南風時,老年人卻沒出去了。旮旯(讀:gala),指角落

秋後水看到底。註:秋天的河水因溫度降低,生物減少而變得清澈透明。

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

六月里隔道雨。

㈣ 農時彥語有哪些

春雷響,萬物長。

麥怕清明連夜雨。

清明前後一場雨,豌豆麥子中了舉。

伏里無雨,谷里無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立秋下雨萬物收,處暑下雨萬物丟。

清明熱得早,早稻一定好。

遭了寒露風,收成一場空。

麥苗蓋上雪花被,來年枕著饃饃睡。

春雪填滿溝,夏田全不收。

晚霜傷棉苗,早霜傷棉桃。

夏至後壓,一擔苗,一擔薯

立秋前早一天種,早一天收

立冬蠶豆小雪麥,一生一世趕勿著

(4)農時擴展閱讀

農時與農業的關系:

立春:2月6日左右,象徵著春季的開始,氣溫回升,大地回春。雨水:2月21日左右,降雪停止,開始下雨,雨量逐漸增加,生產上主要指導農戶抓好小春作物的田間肥水管理及中耕除草,屯集農家肥,制定大春生產工作計劃。

驚蟄:3月6日左右,開始雷鳴,蟄伏地下的冬眠動物開始蘇醒和出土活動,樹木生根發芽,是林果嫁接的最佳時期。

春分:3月21日左右,太陽直射赤道,白天黑夜各佔一半,是氣候溫暖的春季,生產上主要抓好小春作物的中後期田間肥水管理,翻犁冬閑田地,籌備種子、化肥、農膜等農用物資,進入春耕備耕工作。

清明:4月5日左右。氣候溫暖,草木萌發,萬物復甦。

穀雨:4月20日左右。雨量顯著增加,適宜穀物生長。生產上指導農戶進入水稻育秧,早播玉米,春耕備耕。同時注意觀察天氣氣候,農彥上有「大旱不過五月十三」之說,若雨水至穀雨都不降雨或少降雨,則是乾旱的征找兆,應作好遇旱的准備。

立夏:5月6日左右。夏季的開始,氣溫有顯著增高。

小滿:5月21日左右。小麥等夏收作物籽粒開始飽滿成熟。生產上指導農戶收割小春農作物,大面積播種大豆、玉米等大春作物,水稻大田移栽,進入農忙時節。

芒種:6月6日左右,是夏熟夏播作物忙收忙種的季節。

大暑:7月23日左右,是全年最熱的時期,此時期在農業生產上重點指導農戶抓好大春農作物中耕除草、田間肥水管理及病蟲害的預防與防治。

白露:9月6日左右。氣溫逐天降低,天氣轉涼、夜晚空氣中的水汽在作物葉面上凝成白色的露水,此時節在生產上要指導農戶在抓好大春作物田間後期管理的同時,做好蕎麥等晚秋作物的播種,農彥有「處暑撒蕎,白露看苗」之說。

霜降:10月23日左右,氣候寒冷,夜晚出現初露。此時節是大春作物的收割季節,在生產上應指導農戶適時收割,進而耕翻農田,播種小春作物,採用地膜覆蓋增溫,保證小春作物順利生長。

大寒:第二年年1月23日左右,數九寒天到了三九,氣候寒冷到全年的極點。在此季節內,農業生產上應指導農戶,加強小春作物的中耕肥水管理工作,重點做好防凍。也是農閑季節,閑中有忙,著重抓農家肥的屯集。

㈤ 有哪些農時諺語

人不虧地皮,地不虧肚皮。
莊稼老漢不要犟,一個糞底一個樣。
千擔糞下地,萬擔糧歸倉。
一分肥,一分糧;十分肥,糧滿倉。
有了糞堆山,不悉米糧川。
春肥滿筐,秋谷滿倉。
春天糞堆密,秋後糧鋪地。
春施千擔肥,秋收萬擔糧。
冬天比糞堆,來年比糧堆。
今年有糞,明年有糧。
巧種不如多上糞。
太陽現一現,三天不見面。
天上鉤鉤雲,地上雨淋淋。
天上鯉魚斑,明日曬谷不用翻。
瓦塊雲,曬死人。
蚊子聚堂中,來日雨盈盈。
先雷後雨雨必小,先雨後雷雨必大。
先下牛毛沒大雨,後下牛毛不晴天。
小暑熱得透,大暑涼溲溲。
煙囪不冒煙,一定是陰天。
燕子低飛蛇過道,螞蟻搬家山戴帽,
夜星繁,大晴天。
有雨山戴帽,無雨雲攔腰。
魚鱗天,不雨也風顛。
雲交雲,雨淋淋。
雲行北,好曬谷;雲行南,大水漂起船。
雲行東,雨無終;雲行西,雨凄凄;
早晨地罩霧,盡管曬稻穀。
早看東南,晚看西北。
早怕東南黑,晚怕北雲推。

㈥ 關於農時的諺語有哪些

農時、氣象的諺語

打了春的雪,狗也攆不上。註:打春即立春,指立春以後下雪融化的速度快。

打春甭歡氣,還有四十天冷天氣。

一年打倆春,碌碡慌了心。註:碌碡(liuzhou),農具名,圓柱形,用石頭做成,用來軋(ya)谷、麥粒或軋平場院。有時農歷一年當中有兩個立春(一般是有閏月的年份),年景會很好。

清明秫秫穀雨花。註:秫秫指高粱,花指棉花。

寒食颳了墳頭土,大旱四十五。註:清明共四天,第一天為大寒食,第二天為二寒食,第三天為三寒食,第四天清明。寒食是掃墓的節氣,這兩天刮大風今後可能要大旱。

蛤蟆打哇哇,還有六十天吃餶餷。註:餶餷guzha ,一種面制食品,即麵疙瘩。當春天聽到青蛙叫哇哇的時候,離收割小麥還有六十天左右。

跐(ci)著麥穰垛看荒花兒。註:麥收以後,將麥穰垛起來的時候,棉花就要開花兒了。

五月天孩兒面,說變就變。

有錢難賣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註:農歷五月麥收,需要旱天晾曬,夏季作物需要蹲苗也不需要過量雨水;六月夏季作物需要雨水生長。

大旱三年,忘不了五月十三。註:五月十三是雨節。傳說關公磨刀殺曹操。

六月六,看谷秀。註:農歷六月初六前後穀子就要秀穗。

㈦ 什麼是農時諺語

農村種植所根據老輩積攢經驗所留下的諺語,如清明前後種瓜點豆

㈧ 農時的時到底解釋為「時候」時候還是解釋為「季節」 和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的時有什麼區別

農時的時,名詞,應該解釋為「季節、時節」,指適合從事農作物耕種、收獲等農務的時節。例如:《孟子 梁惠王上》:「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的時,也是名詞,但它的意思是時機、機會。與唐代李白《行路難》中「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中的時是一個意思。

㈨ 30個農時諺語

30個農時諺語:

1、大雪兆豐年。

2、麥到立夏死。

3、麥澆早,谷澆老。

4、圩田隔夜是荒年。

5、鋤頭口裡出黃金。

6、寒損根,霜打頭。

7、秋前播,秋後撒。

8、霜打片、雹打線。

9、北風無露定有霜。

10、水荒頭,旱荒尾。

11、高粱澆老不澆小。

12、芒種芒種,忙忙種。

13、長嘴要吃,長根要肥。

14、小麥澆芽,油菜澆花。

15、圩田好作,五月難過。


16、一粒良種,千粒好糧。

17、圩田好種,梅雨難過。

18、穀子打苞,水淹齊腰。

19、修塘築壩,旱澇不怕。

20、清明要晴,穀雨要淋。

21、冬雪年豐,春雪無用。

22、水荒百日,旱荒一年。

23、立夏一過,栽秧割麥。

24、春掙一日,夏掙一時。

25、母壯兒肥,種好苗壯。

26、冬雪是被,春雪是鬼。

27、不怕旱苗,只怕旱籽。

28、蕎麥見霜,粒粒脫光。

29、大麥割青,小麥搖鈴。

30、合理用水,糧食成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