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棗粘蟲
擴展閱讀
首開股份股票價格 2025-07-24 04:13:54
如何看股票交易每筆圖 2025-07-24 03:40:39

棗粘蟲

發布時間: 2022-02-07 03:37:29

Ⅰ 紅棗樹上的蟲子怎麼防治用最簡單的方法

棗樹常見蟲害有棗飛象、棗盡蠖、沙棗木虱、棗癭蚊、桃小食心蟲、棗粘蟲、棗刺蛾、龜甲蚧、綠盲蝽等。
一、棗飛象
為害特點:
成蟲食芽、葉,常將棗樹嫩芽吃光,第2~3批芽才能長出枝葉來,削弱樹勢,推遲生育,降低產量與品質。幼蟲生活於土中,為害植物地下部組織。
防治辦法:
(1)4月下旬成蟲開始出土上樹時,用葯物噴灑樹干及干基部附近的地面,干高1.5米范圍內為施葯重點,應噴成淋洗狀態;也可用其他殘效期的長觸殺劑,高濃度溶液噴灑。或在樹干基部60~90厘米范圍內需撒葯粉,以干基部為施葯重點,毒殺上樹成蟲效果好且省工,可撒5%倍硫磷粉劑、4%地亞農粉劑、2.5%敵百蟲粉劑等,每株成樹撒150~250克葯粉,撒後淺耙一下以免葯粉被風吹走。噴葯或撒粉之後,最好上樹震落一次已上樹的成蟲,可提高防效減少受害。本項措施做得好,基本可控制此蟲為害。
(2)成蟲為害期樹上葯劑防治,可噴灑80%敵敵畏乳油或50%倍硫磷乳油、40%氧化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均有較好效果。為提高防效,樹干基部附近地表和樹幹上也應噴葯,噴完葯之後震樹使成蟲落地,再向樹上爬時增加接觸葯劑,提高防效。
(3)早、晚震落捕殺成蟲,樹下要鋪塑料布以便搜集成蟲。
(4)結合棗蠖的防治,於樹干基部綁塑料薄膜帶,下部周圍用土壓實,干周地面噴灑葯液或撒粉,對兩種蟲態均有效。
(5)結合防治地下害蟲進行葯劑處理土壤,毒殺幼蟲有一定效果,以秋季進行處理為好,可用5%辛硫磷顆粒劑4%地亞農粉劑、5%氯丹粉劑等,每畝用葯2~3.5公斤。
二、綠盲蝽
危害與症狀 以成、若蟲刺吸寄主幼芽、嫩葉和花蕾。被害葉、芽先呈現失綠斑點,隨著葉片的伸展。小點逐漸變為不規則的小洞。花蕾受害後發育停止,枯死脫落,受害重的棗樹花幾乎全部脫落,嚴重影響結果。
防治方法
1、春越冬成蟲出蟄活動前,清理園內枯枝落葉、雜草,刮樹的枝幹粗皮和堵樹洞,並結合平田整地,集中處理清除物,可消滅部分越冬成蟲
2、在成、若蟲危害期,利用假死性,在早晚進行人工振樹捕殺,尤其在成蟲產卵前振落捕殺,效果更好。同時還可防治具假死性的其他害蟲,如象甲類、葉甲類、金龜子類等。
3、結合其它管理,摘除卵塊和初孵群集若蟲。
4、越冬成蟲出蟄完畢和若蟲孵化盛期或卵高峰期用葯噴樹,防治效果很好,使用的葯劑有2.5%敵殺死乳油或2.5%功夫乳油5000倍液,2.5%早奇乳油2000倍液、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等均有良好防效。
三、棗粘蟲。
又名棗實蛾。幼蟲先啃食新芽、嫩葉,後吐絲綴合葉片成餃子狀,並藏在其中為害。防治方法:
(1)驚蟄前後刮樹皮燒之,消滅越冬蛹。
(2)秋季在主枝基部綁草繩、草把誘蟲化蛹,集中焚燒。
(3)成蟲羽化期進行燈光、糖醋、性誘劑誘殺成蟲。
(4)在幼蟲發生期用25%巧妙1000倍或天諾丙溴•辛或天諾毒•辛1500倍液+潤周6號3000倍液+樂樂逗200倍液噴施。
(5)用天諾菌殺敵600~800倍液噴霧防治。
四、龜甲蚧。
又名龜蠟蚧、棗虱。它以幼蟲或成蟲固著在棗樹葉片和1~2年生枝上,吸食枝、葉、果的汁液,導致棗樹樹體衰弱和落果,造成減產甚至絕產。
防治方法:
(1)冬季結合整枝,剪去蟲枝,集中焚燒。
(2)保護天敵。
(3)天諾丙溴•辛或天諾毒•辛1500倍液+潤周6號3000倍液+樂樂逗200倍液噴施,在7月中、下旬各噴1次。
五、棗刺蛾
有黃刺蛾、綠刺蛾等十多種。以幼蟲為害棗葉。
防治方法:
(1)秋季在樹干周圍刨翻表土,誘蟲集中結繭後消滅之。
(2)保護天敵,利用天敵。
(3)冬季結合修剪,去掉蟲繭。
(4)天諾丙溴•辛或天諾毒•辛1500倍液+潤周6號3000倍液+樂樂逗200倍液噴施。

Ⅱ 棗粘蟲是什麼

專粘蟲〔Ancylis(Anchylopera)satira Liu〕又名棗鐮翅小卷蛾,屬鱗翅目卷蛾科。食害棗、酸棗。分布全國各棗產區。

為害狀幼蟲吐絲把數片葉、棗頭、花、果等粘綴在一起,潛於其間,將葉食成洞孔或缺刻,果實食成窪坑狀。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6~7毫米,翅展13~15毫米,黃褐或灰褐色,觸角絲狀,復眼暗綠色。前翅前緣有黑褐色斜向短紋10餘條,翅中央有2條與前緣平行的深褐色條紋。翅頂角突出,向下彎曲。後翅淡灰色,緣毛較長。卵扁橢圓形,長0.6毫米,初白色後橘紅色。幼蟲體長13~15毫米,頭部淡褐色,具黑褐色花紋。前胸盾和臀板褐色,胴部黃綠或淡綠色。蛹長7毫米左右,深褐色。繭為白色。

發生特點

華北地區1年3代,河南、江蘇4代,南方為5代。以蛹在枝幹粗皮縫隙、枝杈、枯樁縫中結繭越冬。3代區次年3月中旬至5月上旬,越冬成蟲羽化,因羽化期長,造成以後世代重疊。成蟲晝伏夜出,有趨光性,羽化後即可交尾產卵。卵散產在光滑的2~3年生枝和棗股上,或4~5粒成堆,以後各代產在葉正面中脈兩側。幼蟲4月下旬開始孵化,第一代幼蟲咬食嫩芽,展葉後綴葉,在葉內食害。第二代幼蟲為害葉、花蕾、花和幼果。第三代幼蟲為害葉片和大果。幼蟲老熟後在綴葉內化蛹,末代幼蟲潛入樹皮縫內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

(1)消滅越冬蛹。3月份越冬代成蟲羽,化前,可刮除老皮、鋸枯樁,或抹粘泥,滅越冬蛹和成蟲。

(2)誘殺成蟲。利用性誘劑誘芯,製成誘捕器,誘集成蟲,預測成蟲發生期。

(3)葯劑防治。可於各代卵期和幼蟲期葯劑防治。可用80%敵百蟲1000倍液或50%對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或用25%滅幼脲3號膠懸劑1000~1500倍液。

(4)綁草誘集幼蟲。末代幼蟲越冬前,可在枝杈處綁草把或草繩,誘集幼蟲,並在冬春拆除,集中燒毀。

Ⅲ 現在棗樹有蟲用什麼葯

棗樹這段時間主要有幾種蟲子危害!首先是尺鱯(棗步曲)棗桃小食心蟲!棗粘蟲等俗稱肉蟲類!用氯蟲苯甲醯胺,甲氧蟲醯肼!呋喃蟲醯肼!茚蟲威,滅幼脲!等復配阿維菌素!甲維鹽防治!
棗樹紅蜘蛛的話用噠蟎靈!螺蟎酯!等復配阿維菌素防治!
棗纓蚊!棗樹銹壁虱等用噻嗪酮!吡蚜酮!烯啶蟲胺復配阿維菌素防治!

Ⅳ 棗樹上的一種蟲子學名叫什麼

有很多的,比如:棗步曲、棗粘蟲,桃小食心蟲,食芽象甲
一、棗步曲
又名棗尺蠖,弓腰蟲,是危害棗樹的「頭號敵人」。以幼蟲危害幼芽、幼葉、花蕾,並且吐絲纏繞,阻礙樹葉伸展,嚴重時可將樹葉全部吃光,同時還大量危害蘋果、梨、桃及土豆、辣椒等農作物。 棗步曲3月中旬開始羽化出土,棗芽萌動時,幼蟲開始孵化危害棗芽。
二、棗粘蟲
棗粘蟲又叫棗鐮翅小卷蛾、棗小芽蛾,是以幼蟲吐絲纏綴棗芽、葉、花和果實進行為害的一種小型鱗翅目害蟲。一年發生三代,以蛹在棗樹主幹、主枝基部的粗皮裂縫樹洞中及根際表土內越冬。第一代幼蟲主要為害棗芽,第二代幼蟲主要為害棗花花蕾和幼果,第三代幼蟲主要為害棗葉和著色棗果。成蟲白天潛伏在棗樹葉背或樹下作物雜草中,黎明和傍晚活動,雌雄性引誘能力極強,對黑光燈趨性強,但趨化性差。因此採用無公害的性誘劑進行測報和防治、效果極佳。
三、棗桃小食心蟲
棗桃小食心蟲子又名桃蛀果蛾、棗蛆等,為世界性害蟲。以棗、蘋果、梨、山楂等果樹受害最重。該蟲一年發生1-2代,以老熟幼蟲在樹干附近土中吐絲做扁圓形繭(冬繭)越冬。翌年6月氣溫上升到20℃左右,土壤含水量達10%左右時,越冬幼蟲開始出土,在土塊、石塊、草根下吐絲做紡錘形繭(夏繭)化蛹,每次雨後形成出土高峰。成蟲無趨光性、趨化性、但趨異性較強,因此利用桃小食心蟲性誘劑誘蛾效果好。成蟲多將卵產在棗葉背面和果實上,第一、二代幼蟲分別在7月份和8-9月份大量蛀果為害。

Ⅳ 棗樹棗粘蟲的防治方法,你有哪些了解呢

對於冬棗品種來說,開干是提高冬棗坐果率的有效措施,為避免開棗後,個別樹體弱葉片黃化現象的發生,直接導致果實病害的發生,建議應在開棗前履行樹體營養積累,根據樹勢強弱,合理沖施n高磷低k的高氮或低氮高磷低鉀系列水溶肥。是為了改善樹體的通風透光條件,對更新中留下的棗頭不要疏除,對樹干或樹幹上產生的無用棗頭要及時抹去,使營養集中在開花坐果上,以免影響光照和營養的消耗。對於剩餘更新的棗頭,如果枝條直立且生長位置不當,可在6月下旬進行拉枝軟化培養。


根據開甲後的花期及時噴灑赤黴素促進坐果,同時加入0.3%的白糖或葡萄糖和聚硼2500倍液,刺激花器伸長,延長授粉授精能力。如在開花期遇雨噴灑調節劑的同時用殺菌劑千綠1500倍液,如有蟲害可加馬錢子4000倍液,同時防止花期腐爛引起的病原體感染而導致坐果率降低。棗樹開花期葯劑預防病蟲害的要點,噴灑馬錢子3000倍液預防甲口蟲,避免蟲害傳播細菌影響甲口癒合,造成死枝死樹。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Ⅵ 紅棗樹上的蟲子怎麼防治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噴農葯,還有就是用煙蒂浸泡後的水噴灑。
附上一點專業資料:

棗樹病蟲害種類很多,其中最常見、為害最重的有「四蟲一病」,即棗尺罐、
棗癭蚊、棗粘蟲、桃小食心蟲和棗銹病,做好「四蟲一病」的防治工作, 是提高
紅棗產量,改善棗果品質的重要技術措施。

一、棗尺蠖 又名棗步曲,俗稱頂門吃,是棗樹的主要食葉害蟲。1年發生1 代
,以蛹在樹下6-10厘米深的土層中越冬,次年3月中下旬成蟲開始羽化,盛期在4
月上中旬,4月中下旬棗樹發芽時幼蟲開始孵化。5月為害最重。

防治方法:

1、消滅越冬蛹 冬季或早春成蟲羽化前,在距樹干1米范圍內,刨翻10厘米深
土層,挖殺越冬蛹。

2、阻殺雌蛾 根據雌蛾無翅必須沿樹幹上樹產卵的習性,於3月上中旬雌蛾羽
化之前在樹干基部綁一條10一15厘米寬的塑料薄膜帶,兩頭扎緊,下端埋入土中。
在樹干周圍挖圓形溝,並在為內撤2.5%敵百蟲粉可毒殺雌蛾和初孵化的 幼蟲,
也可在塑料薄膜帶上抹上機油或粘蟲膠。

3、葯劑防治在幼蟲3齡前噴50%敵敵畏或對硫磷1000倍,或20%殺滅菊酯300
0倍。

二、棗癭蚊 又名棗芽蛆,為害棗樹嫩芽及幼葉。此蟲發生早,代數多,為害
期長,對苗木、幼樹發育及成齡樹結實影響很大,是棗樹主要葉部蟲害之一。 該
蟲在華北地區1年發生5—7代,以老熟幼蟲在土內結繭越冬,來年4月成蟲羽化,產
卵,5月上旬為為害盛期。

防治方法:

1、地面噴葯 地面噴以5%敵百蟲粉或25%辛硫磷1000倍液,結合翻園,消滅
越冬蟲。

2、樹冠噴葯 在幼蟲發生或(無果時)噴「1605」1500倍,果期噴40%氧化樂
果1000倍,以殺死幼蟲。

三、棗粘蟲 又叫棗卷葉蟲,以幼蟲咬食棗葉,棗花和果實,並可蛀食貼葉果
,造成落果,對產量影響極大。該蟲以蛹在棗樹主幹樹皮裂縫內越冬,3月中旬至
4月下旬越冬蛹開始羽化。各代幼蟲發生期:第一代幼蟲,4月中旬一6 月下旬,咬
食嫩芽和嫩葉;第二代幼蟲,6月中旬一8月上旬,為害棗花、葉、幼果;第三代幼
蟲,7月下旬一10月中旬,尤為害葉,隨後蛀果。成蟲白天潛伏,夜間活動,對黑
光燈趨性強。

防治方法:

l、人工防治 冬季刮除樹干粗皮,消滅越冬蛹,各代幼蟲化蛹前,在主幹上分
權處束草,誘集幼蟲化踴,隨後解下草把燒掉。

2、葯劑防治 各代幼蟲孵化盛期是葯劑防治的關鍵,尤其應狠抓第一代幼蟲期
的防治,因為這一代發生較整齊,葯劑防治效果較好。使用葯劑:50%殺螟 松10
00一2000倍,2.5%溴氰菊酯4000倍,20%殺滅菊酯3000倍,或80%敵敵畏1500倍
,噴葯要求認真細致、均勻周到。此外,在早春成蟲發生期噴50%對硫磷2000倍對
成蟲及卵均有殺傷效果。

3、燈光誘殺可在果園內設置黑光燈誘殺成蟲。

四、桃小食心蟲 群眾叫棗蛆,普遍發生,蟲果率50%-70%,嚴重影響產量
和品質。在河北省1年發生1—2代,以成熟幼蟲在樹干周圍10-l5厘米土層越冬,
來年6月一8月中旬出土,出土早晚與降雨有密切關系,雨早出土提前,蛀果盛期7
月底至8月中下旬。

防治方法:

l、消滅越冬幼蟲冬春季挖取越冬繭,或在根莖周圍1米范圍內培10-15厘米厚
的土堆,拍打結實,防止羽化成蟲出土。

2、葯劑防治利用性誘劑搞好測報,當每日誘蟲量達3-4頭時,說明雌成蟲高
峰出現,高峰後3-4天噴葯劑防治。有效葯劑:速滅殺丁或菊酯類農葯3000-5000
倍15天一次。

五、棗銹病 俗稱棗霧,主要為害葉片,發病嚴重時,引起早期落葉,使棗實
皺縮,含糖量降低,進而削弱樹勢,影響產量和質量。該病每年7月中下旬發 病,
8—9月達到高峰,並開始落葉。7-8月份高溫多雨,發病重,乾旱年份發病輕;地
勢低窪,栽植過密,樹冠郁閉的棗林發病重,地勢高,通風好的發病輕。

防治方法:

l、農業防治 冬季清除落葉,集中燒毀,減少病菌來源;栽植過密棗樹,要
適量修剪過密枝條,以利通風透光,增強樹勢;雨季及時排水,防止潮濕過度,引
致發病。

2、化學防治 根據降雨多少,於7月上旬開始噴一次1:2:200的波爾多液,8
月上旬再噴一次,一般能控制病害發展。噴代森按1000倍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Ⅶ 棗樹上的蟲子怎麼治

打敵敵畏農葯殺滅。

Ⅷ 棗粘蟲很嚴重,我們應該怎麼解決

棗樹軍蟲又叫葉蟲,葉蟲,棗樹蛾,棗樹軍蟲對棗樹有什麼危害?棗軍蟲什麼時候發生?如何防治棗樹軍蟲?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供網友們參考。棗軍蟲對棗樹的危害棗軍蟲以幼蟲危害棗樹的芽、葉、花、果。當棗樹的葉子露出來時,幼蟲會紡絲包住嫩葉,躲在裡面吃葉子。危害輕的時候,葉子會被吃成大小不一的樣子,危害重的時候,葉子會被吃光。






棗軍蟲第一代的幼蟲期為23天,發生在發芽和開葉階段。第二代幼蟲期為38天,不僅危害葉片,而且還吃棗果。第三代幼蟲期持續53天,主要危害果實,把葉子粘在果實上,吃果肉。除越冬代外,多在葉芽中結繭化蛹,越冬代多在樹皮縫中化蛹。冬季對棗樹的樹皮進行集中刮燒,同時對樹體進行深翻,以達到除蛹、滅蟲的目的。在成蟲高峰期,利用其趨化性和趨光性,用黑光燈、糖醋液進行殺滅。由於雄蟲對性吸引敏感,可使用性吸引劑。在軍蟲幼蟲發生期,噴灑50萬~100萬/毫升BT乳劑,可消滅85%以上的幼蟲。釋放三氯殺蟎醇也有殺蟲效果。 在軍蟲幼蟲發生期,對棗樹冠層噴灑2500~3000倍的20%維他靈或其他擬除蟲菊酯類農葯。

Ⅸ 棗樹生蟲應該怎樣治

棗樹病蟲害種類多,分布廣,危害重,是造成棗樹產量低,質量差的重要原因,當前嚴重發生的病蟲害,主要有: 棗步曲、棗粘蟲,桃小食心蟲,食芽象甲、棗瘋病、棗銹病等。防治時要堅持貫徹預防為主的無公害綜合防治措施。以達到有效地控制病蟲害的發生與危害!
一、棗步曲 (Sucra jujuba Chu{異名Chihuo zao Yang}

又名棗尺蠖,弓腰蟲,是危害棗樹的「頭號敵人」。以幼蟲危害幼芽、幼葉、花蕾,並且吐絲纏繞,阻礙樹葉伸展,嚴重時可將樹葉全部吃光,同時還大量危害蘋果、梨、桃及土豆、辣椒等農作物。 棗步曲3月中旬開始羽化出土,棗芽萌動時,幼蟲開始孵化危害棗芽。其主要的生物學特性是:
1.每年一代,以蛹集中在棗樹根頸周圍的表層土壤中越冬;
2.成蟲雌雄異型,無翅雌蛾爬行上樹,和有翅雄蛾交配,成塊產卵於粗翹樹皮下;
3.老齡幼蟲食量大,抗葯性極強;
4.無翅雌蛾通不過光滑物,幼齡幼蟲雖能通過光滑物,但易被粘著物粘住。
根據棗步曲的生長史,可採取李連昌教授設置的五道防線防治。具體做法是:一綁、二堆、三挖、四撒、五塗。3月15日到20日完成前三道防線。

五道防線:即在樹干基部周圍一尺范圍的地面上採用一綁、二堆、三挖、四撒、五塗等五項防治措施。一綁:在緊貼樹干基部距地面5-10厘米處綁一條8-10厘米的塑料布,介面用塑料膠粘合或用小鞋釘釘緊,使雌蛾不能上樹;二堆:在塑料袋下,堆築圓錐形土堆,土堆表面要拍實,光滑,上緣要埋住塑料布1.5厘米,使塑料布更加牢固,無縫可入;三挖:在土堆周圍挖寬深各10厘米的小溝,溝壁直而光滑,使爬不上的雌蛾集中跌落在溝里;以上三道防線要求在驚蟄前完成。

成蟲出土後再進行第四、五道防線,即四撒:春分成蟲出土後,在小溝內和土堆上撒施10%辛拌磷粉或2.5%的敵百蟲粉或3%的1605或35%的甲基硫環磷毒土(葯土比例為1:10),以殺死小溝內和土堆上的雌蛾;五塗:少數產在土塊石塊縫隙下的卵粒,約於棗芽萌動期開始孵化上樹危害,在幼蟲上樹前,要在塑料布上緣1.5厘米處塗一圈粘殺幼蟲的葯膏(葯膏用黃油10份,機油5份,50%的1605或其他有觸殺作用的有機磷1份混勻製成),葯效可維持40-50天。
未能及時用五道防線防治棗步曲的棗區,可在棗樹發芽展葉、大部分幼蟲進入二齡時 用農葯噴撒,毒殺幼蟲。常用葯劑有:75%辛硫磷1000倍液、50%馬拉硫磷1000倍液,對老齡幼蟲,用25%溴氰菊脂1.5—2萬倍液或20%速殺丁液。
二、棗粘蟲 Ancylis Sativa Liu
棗粘蟲又叫棗鐮翅小卷蛾、棗小芽蛾,是以幼蟲吐絲纏綴棗芽、葉、花和果實進行為害的一種小型鱗翅目害蟲。一年發生三代,以蛹在棗樹主幹、主枝基部的粗皮裂縫樹洞中及根際表土內越冬。第一代幼蟲主要為害棗芽,第二代幼蟲主要為害棗花花蕾和幼果,第三代幼蟲主要為害棗葉和著色棗果。成蟲白天潛伏在棗樹葉背或樹下作物雜草中,黎明和傍晚活動,雌雄性引誘能力極強,對黑光燈趨性強,但趨化性差。因此採用無公害的性誘劑進行測報和防治、效果極佳。根據以上生物學特性,可採用以下綜合防治措施,定能控制為害。

1、冬季或早春徹底刮樹皮並用黃泥堵樹洞,可消滅越冬蛹80%以上,基本控制一、二代幼蟲的危害。

2、開展大面積性誘防治:利用人工合成的棗粘蟲性誘劑,於第二和三代棗粘蟲成蟲發生期,一畝掛一個性誘盆,可消滅大量雄蛾。使雌蛾得不到交配,不能繁殖後代,能有效地控制其發生量。

3、利用赤眼蜂或微生物農葯防治:在棗粘蟲第二、三代落卵盛期每株棗樹釋放赤眼蜂3000-5000頭,卵寄生蜂可達75%左右,幼蟲發生期樹冠嘖施青蟲菌,殺螟桿菌等微生物農葯200倍液,防治效果達70-90%。
4、化學農葯防治:必要時,即蟲口密度特別大的情況下,可在棗樹芽長3厘米和5-8厘米時,往樹上各噴一次80%敵敵畏800-1000倍液或75%辛硫磷2000倍液或者2.5%溴氰菊酯4000倍液或25%的殺蟲星1000倍液等,可有效控制為害。
5、秋季於8月中下旬在樹干或主枝基部進行束草誘殺,冬季或早春取下束草和貼在樹皮上的越冬蛹,集中燒毀處理。
三、棗桃小食心蟲 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
棗桃小食心蟲子又名桃蛀果蛾、棗蛆等,為世界性害蟲。以棗、蘋果、梨、山楂等果樹受害最重。該蟲一年發生1-2代,以老熟幼蟲在樹干附近土中吐絲做扁圓形繭(冬繭)越冬。翌年6月氣溫上升到20℃左右,土壤含水量達10%左右時,越冬幼蟲開始出土,在土塊、石塊、草根下吐絲做紡錘形繭(夏繭)化蛹,每次雨後形成出土高峰。成蟲無趨光性、趨化性、但趨異性較強,因此利用桃小食心蟲性誘劑誘蛾效果好。成蟲多將卵產在棗葉背面和果實上,第一、二代幼蟲分別在7月份和8-9月份大量蛀果為害。根據以上生物學特性,在做好蟲情測報的前提下,應採取以下綜合防治技術。
1、挖繭或揚土滅繭:宜在春季解凍後至幼蟲出土前進行。
2、地膜覆蓋:春季對樹干周圍半徑100厘米以內的地面覆蓋地膜,能控制幼蟲出土、化蛹和成蟲羽化。
3、揀拾落果,消滅脫果幼蟲。
4、樹下培土、阻止幼蟲出土,培土約20厘米即可。
5、性誘防治:利用桃小食心蟲性誘劑進行測報和防治。
6、葯劑防治:當桃小食心蟲性誘捕器誘到第一頭雄蛾時,正值越冬幼蟲出土盛期,可在樹干周圍100厘米范圍內或全園撒施25%1605微膠囊或25%辛硫磷膠囊0.5公斤,加5倍水和300倍細土混製成毒土進行撒施或用10%辛拌磷粉噴施或用50%辛硫磷乳油200倍液噴灑地表,施後輕輕耙耱。當誘蛾高峰出現1周左右,為樹上噴灑的最佳時期,一般年份的7月中下旬和8月中下旬,當一、二代成蟲發生盛期分別噴布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20%速滅殺丁2000倍液或25%殺蟲星1000倍液或50%對硫磷1500倍液等,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四、食芽象甲 Scythropus yasumatsui Koneet Merimoto
又叫棗飛象、棗芽象甲等,是專食幼芽和幼葉的鞘翅目害蟲。該蟲一年發生1代,以幼蟲在土內越冬,4月中下旬(氣溫達到8-20℃)棗樹萌芽時,成蟲出土群集食害棗芽。成蟲有假死性,卵產於脫落性枝痕縫隙中,幼蟲孵化後落地入土,在土中越冬,越冬長達10個月左右。根據以上生物學特性,防治此蟲主要採用地面撒施10%辛拌磷粉或1.5%1605粉或3%辛硫磷粉防治出土成蟲。或樹上噴布25%殺蟲星1000倍液消滅上樹成蟲。地面撒粉時,要結合振樹利用成蟲假死性,集中毒殺落地成蟲。
五、棗瘋病 Jujube witches broom
棗瘋病是棗樹的一種毀滅性病害。棗樹染病後,表現下列反常現象:1、花器反祖,花柄加長為正常花的3-6倍,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反常生長,成淺綠色小葉。樹勢較強的病樹,小葉葉腋間還會抽生細矮小枝,形成枝叢。2、發育枝正副芽和結果母枝,一年多次萌發生長,連續抽生細小黃綠的枝葉,形成稠密的枝叢,冬季不易脫落。3、全樹枝幹上原是休眠狀態的隱芽大量萌發,抽生黃綠細小的枝叢。4、有時樹下萌生小葉叢枝狀的根櫱。

棗瘋病的發生,一般先在部分枝條和根櫱上表現症狀,而後漸次擴展至全樹。幼樹發病後一般1-2年枯死,大樹染病一般3-6年逐漸死亡。
棗瘋病病源為植原體(MLO),是介於病毒和細菌之間的微生物。目前研究查明:1、嫁接能傳病。幼樹嫁接病枝後,潛育期最短25-31天,最長可達372-382天。2、花粉、種子、瘋葉汁液和土壤不傳病。3、中國擬菱紋葉蟬、凹緣菱紋葉蟬等昆蟲是傳播病原的主要媒介。
根據棗瘋病發生及侵染特點,應採取以下幾項綜合措施進行防治。

(1)隨時清除病樹病枝病櫱,消滅病源,防止蔓延。病區組織專人全年巡查,發現病樹、病枝和病櫱要及時清除,以防蔓延。

(2)挖出病樹時應將大根刨凈,以免再生病櫱。重病區連年嚴格挖凈病樹,即能控制病害發生。

(3)一樹即使出現一枝病枝,也應刨全樹。不要只去病枝不刨樹。只去瘋枝不去病樹,常造成擴散病源的惡果。

(4)病樹染病後,病原體即隨枝葉枯乾而死亡,不會再擴散傳播,因而刨倒的病樹不必燒毀處理。

(5)刨除病樹後應及時補栽小樹,恢復生產。栽樹時,病樹坑只需刨除直徑0.5厘米以上的粗根,不需做土壤消毒。

(6)健株育苗。挖取根櫱苗應嚴格選擇,避免從病株上取根櫱苗。嫁接時採用無病的砧木和接穗。

(7)選育和採用抗病品種。這是今後防治棗瘋病的根本途徑。

(8)防治傳病昆蟲,減少傳病媒介。在5月上旬棗樹發芽展葉期,中國擬菱紋葉蟬等傳病害蟲第一代成蟲進入羽化盛期,噴布50%1605乳油1500倍液加復果1000倍液,或噴布20%滅殺丁2000倍液加復果1000倍液,進行防治。不僅要在棗園普遍防治,而且在棗園附近的其它果園和林地也要進行防治。
六、棗銹病 Jujube rust
棗銹病是棗樹的重要葉片病害,有時也侵害果實。葉片發病初期,在葉背散生淡綠色小點,後漸變成淡灰褐色,最後病斑變黃褐色,產生突起的夏孢子堆。病斑表皮破裂時,散出黃粉狀的夏孢子。危害嚴重時,8-9月份全樹落葉,樹勢衰弱,嚴重降低棗果的產量和品質。棗銹病菌主要以夏孢子在病落葉中越冬,成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有時,也能以菌絲在芽中越冬。第二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降雨多、溫度適宜時,越冬的夏孢子即開始萌芽侵入葉片。7月中下旬開始發黃,8月中下旬開始大量落葉。多雨高濕是棗銹病發生流行的重要條件。
根據棗銹病上述發生及危害特點,防治時應採取以下幾項措施:

(1)壓低菌源。棗樹越冬休眠期間,徹底掃除病落葉,集中深埋或燒毀,消滅越源。 ( 2)合理修剪。疏除過密枝條,改善樹冠內的通風透光條件。做好雨季排水工作。棗糧間作地內,近樹冠處宜選種豆類等矮桿作物,保證樹冠通風透光良好。

(3)葯劑防治。應以夏季雨季早晚、降雨頻率和空氣溫度等氣候因素決定噴葯時期。北方棗區一般在7月上中旬臨近發病前開始噴葯,相隔20天左右,連噴2次200倍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或粉銹寧即可控制危害。乾旱年份的6-8月,除水澆地外,可不必噴葯。
七、棗縮果病

棗縮果病的發生與刺吸口器昆蟲的密度成正相關,大氣濕度大,尤其是間斷性降雨或連陰天,病害往往大流行。
防治方法:
①如果上年感病指數比較高,首先要清理棗園的落葉、落果,集中進行處理,以切斷傳播源。
②加強棗園的肥水管理,提高樹體的抗性,若是大齡樹,在棗樹萌芽前刮除並燒毀老樹皮,全樹噴一次石硫合劑。
③化學防治:用真菌1號800倍液或硫酸鏈黴素6500倍液在6月底首次噴葯殺滅病原菌,7 月底到8月初,每隔10 天噴葯一次。
八、棗裂果病
該病是一種生理性病害,在棗果接近成熟時,遇陰雨天大面積發生。
防治方法:

①合理修剪,注意通風,提高透光率,減少發病。
②從果實膨大期開始噴3000ppm的氯化鈣水溶液,以後每隔10-20天噴一次,直到採收,或從果實膨大期開始噴氨基酸鈣800-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