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表阿黴素
擴展閱讀
首開股份股票價格 2025-07-24 04:13:54
如何看股票交易每筆圖 2025-07-24 03:40:39

表阿黴素

發布時間: 2022-02-07 05:45:57

⑴ 表阿黴素 和表柔比星是一樣的嗎

您好!表阿黴素也叫作注射用鹽酸表柔比星,兩者是一樣的,是第三代的蒽環類廣譜抗腫瘤葯物,主要適應症為乳腺癌、胃癌、惡性淋巴瘤、肺癌、卵巢癌及膀胱癌、軟組織肉瘤、食道癌、肝癌、胰腺癌、黑色素瘤、結腸直腸癌、多發性骨髓瘤、白血病。相對於第一代的柔紅黴素和第二代的多柔比星心臟毒性明顯降低。

表柔比星最早是1984年在義大利上市的,2012年山東新時代葯業的鹽酸表柔比星力創也被批准在國內使用,經臨床證實,抗腫瘤方面達到與進口葯相同的效果,在使用時患者無需擔心。
特別注意:該葯物有破壞細胞膜結構和功能的作用,對血管內膜刺激性較大,又為強刺激性抗腫瘤葯物,只供靜脈給葯,禁止外滲。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

⑵ 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chop化療方案中表柔比星的用法及用量,尋求更好的治療方案【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

建議1.行PET/CT檢查,了解病期;2.化療方案採用美羅華+CHOP方案;至於表阿黴素盡可能用足量
(陳龍邦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⑶ 阿黴素、表阿黴素、吡喃阿黴素有什麼區別

中文名稱: 阿黴素
中文又名: ADR 羥柔紅黴素 羥正定黴素
英文名稱: Adriamycin
英文又名: Doxorubicin
葯品介紹:
本品為廣譜抗腫瘤葯,對機體可產生廣泛的生物化學效應,具有強烈的細胞毒性作用。其作用機理主要是本品嵌入DNA而抑制核酸的合成。
注意事項
副 作 用:
1 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表現為血小板及白細胞減少。
2 心臟毒性,嚴重時可出現心力衰竭。
3 可見到惡心、嘔吐、口腔炎、脫發、高熱、靜脈炎及皮膚色素沉著等。
4 少數患者有發熱、出血性紅斑及肝功能損害。
用法用量
西葯劑量:
靜注,每次40mg~60mg/m�2,3周1次。或每日20mg/m�2,連續3日,間隔3周再給葯。目前認為總量不宜超過450mg~550mg/m�2,以免發生嚴重心臟毒性。

表阿黴素
[中文別名] 表柔比星,阿表比星,表比星4』-表阿黴素。
[外 文 名] 4』-epi-doxorubicin,Pharmoru-bicin,Epirubicin,4'-Epi-Adriamycin.
[外文縮寫] 4'-Epi-Dx,4'-EPi-ADM,E-ADM,EPI,4-EA,IMI28。
[化 學 名] (Is:9s)-9-羥乙醯基-4-甲氧基-7,8,9,10-四氫-6.7.9.10.11-四羥基-7-0-(2,3,6-三去氧-3-氨基-Q-L-阿拉伯糖已吡喃基)-5,12-萘二酮。
[分 子 式] C27H29NO11。
[性 狀] 本品為桔紅色粉末狀結晶,溶於水,微溶於乙醇,不溶於氯仿、丙酮等溶劑,在溶液中PH為7時,呈桔紅色;PH超過9時呈藍紫色。在生理鹽水中穩定,凍干制劑在室溫下可保存3年以上;但在日光、高溫、高溫度下不穩定,在鹼性溶液中與ADM一樣,可迅速分解成有色素的混合物。
[葯理作用] 本品為義大利學者Arcamone等於1975年通過半合成途徑合成的一種蒽環類抗腫瘤抗生素,與ADM的區別只是在氨基糖部分4'位的羥基由順式變成反式,但這種立體結構的細微變化導致其心臟、骨髓毒性明顯降低。EPI主要作用是直接嵌入DNA鹼基對之間,干擾轉錄過程,阻止mRNA的形成。EPI能抑制DNA和RNA的合成,故對細胞周期各階段均有作用,為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葯物。EPI對細胞膜和轉運系統均有作用,但最主要的作用部位還是細胞核。另外,EPI對拓撲異構酶Ⅱ亦有抑製作用。EPI與ADM相比,抗腫瘤活性相等或較高,但毒副作用低。
[體內過程] 本品口服無效,靜脈滴注吸收迅速,廣泛分布各組織,但不能透過血腦屏障。給葯後1、24、48小時,本品在心臟、脾臟的濃度以及48小時在腎臟的濃度低於ADM;在體內代謝、排出均較ADM快,血漿半衰期為30小時,而ADM為43小時;血漿清除率本品為1440ml/min,而AD為980ml/min。本品亦主要經膽道排泄,48小時尿中排出10%;4日內膽道排出40%,其中絕大部分以原形及與葡萄糖醋酸的結合物排出,這種結合發生在氨基糖苷的第4'位上的OH基,而ADM則未發現此種結合。本品90%以上與血漿蛋白結合,在血漿和尿中可測出EPL主要代謝產物表阿黴素醇、表阿黴素和表阿黴素醇與葡萄糖醛酸的結合物。尿中排泄為注射劑量的7%~23%,腎功能正常與否對EPI的葯代動力影響不大;對有肝轉移和肝功有受損的病人,應適當減量,一般可給半量。
[臨床應用]
(1)乳腺癌:對未經化療的患者,單用有效率可達42%,與CTX、5-FU聯用有效率為46%。
(2)肺癌:小細胞肺癌,可與CTX、VCR、VP-16並用,有效率為44%。
(3)惡性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採用CEOP方案,有效率為80%。
[用法用量] 靜脈注射:用生理鹽水或葡萄糖液稀釋後緩慢注射,目前臨床上有兩種給葯方法,一是每次75-90mg/m2,3周1次;二是每日40-50mg/m2,連用2日,3周為1周期。在聯合化療方案中,可採用50-75mg/m2,3周1次。總量為800-1000mg/m2。
[不良反應]
(1)骨髓抑制:為劑量限制性毒性,白細胞、血小板減少,血紅蛋白下降,治療開始10~14日白細胞下降至最低點,逐漸恢復正常。
(2)心臟毒性;比ADM低,引起心臟毒性的平均劑量為935mg/m2,而ADM為468mg/m2。有的患者可出現心絞痛樣胸痛、輕度心電圖變化,重者出現充血性心衰,有可能出現QRS波下降和收縮間隔比例異常增加等。
(3)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腹瀉,胃粘膜炎。
(4)皮膚反應:皮炎,色素沉著,70%的病人可出現脫發。
(5)局部可產生靜脈炎、蜂窩組織炎和壞死。
(6)偶爾發生發熱、寒顫、蕁麻疹及過敏反應等。
[禁 忌 證] 既往抗腫瘤葯物治療或放療而造成顯著骨髓抑制的患者及已用過大劑量蒽環類葯物治療的患者和心肌損傷者,均禁用本品。
[注意事項]
(1)用葯期間,應檢查血像、心電圖及肝功能,若有異常則應及時處理。
(2)既往經放療、化療、骨髓功能低下或心功能異常者,應減量,或將每次劑量分次給予。
(3)肝功能異常、肝轉移患者,亦應減量。
(4)本品不能口服,也不能肌肉注射或鞘內給葯。
(5)靜脈注射本品時,最好在輸液側管沖入,避免葯液漏出血管外,否則將造成嚴重組織損傷或壞死。
(6)一般用滅菌注射用水5-25ml稀釋,最後濃度為2mg/ml。
(7)本品粉末或溶液濺到皮膚或粘膜上時,應用大量肥皂水沖洗;如濺到皮膚或粘膜上,應用大量肥皂水沖洗;如濺到結膜上,可用生理鹽水沖洗。
[制劑規格] 注射劑:10mg/支,50mg/支。
[貯 藏] 配製好的溶液在室溫下可存放24小時,在冰箱內(4~10℃)可存放48小時,溶液必須避光。一般應低溫、避光保存。

吡喃阿黴素
葯品名稱:吡柔比星
葯物別名:吡喃阿黴素、THP
葯物類別:抗腫瘤抗生素類
葯理作用:抗腫瘤活性:本葯顯示了很強的抗腫瘤活性和廣泛的抗癌譜,如對小鼠Lewis肺癌的轉移,乳腺癌CCMT,實體瘤180、結腸癌Colon38、白血病L1210、白血病P388等實驗性腫瘤療效顯著;本葯與Ara-C、Cyclo-C、6-MP、MTX、5-FU、EX等聯合使用,顯示了很高的抗癌效果。研究結果表明,本葯對耐阿黴素的腫瘤亦有殺滅作用。
作用機制:本葯能迅速進入癌細胞,通過直接抑制核酸合成,在細胞分裂的G2期阻斷細胞周期,從而殺滅癌細胞,本葯在鼠類白血病L5178y細胞中的吸收速度比阿黴素快170倍。
適應症:治療頭頸部腫瘤、乳腺癌、胃癌、尿路上皮癌(膀胱癌、腎盂.輸尿管腫癌)、卵巢癌、子宮癌、急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等。
配製 :每支葯加入10ml5%的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水溶解。本葯由於難溶於生理鹽水,故不宜以生理鹽水作為溶劑。
用葯方法:
(1)靜脈內注射,頭勁部癌為3法或4法,乳腺癌、胃癌為1法或3法,卵巢癌、子宮癌為1法、尿路上皮癌為1法或2法,急性白血病為5法,惡性淋巴瘤為1法或4法。
一法:用40~60mg(25~40mg/平方)(效價),當日一次,然後停葯3~4周。以此為一療程反復應用(3~4周/次)。
二法:用30~40mg(20~25mg/平方)(效價),當日一次,連續用葯2天,停葯3~4周,以此為一療程反復應用(3~4周/三次)。
三法:用20~40mg(14~25mg/平方)(效價),當日一次,間隔一周,用葯2~3次,然後停葯3~4周。為此為一療程反復用(每周/次)。
四法:用10~20mg(7~14mg/平方)(效價),當日一次,連續用葯3~5天,然後停葯3~4周。以此為一療程反復應用(連日)。
五法:用10~30mg(7~20mg/平方)(效價),當日一次,連續用葯5天,然後停葯至骨髓機能恢復後,再反復應用(連日)。
(2)對頭頸部腫瘤,膀胱癌的動脈內注射一日一次,10~30mg(7~14mg/平方)(效價),連日或隔日應用5~10次。
(3)對膀胱癌的膀胱內注入:用導尿管道尿後,一日一次,15~30mg(效價)溶成500~1000ug(效價)/ml的溶液,每周三次,每次在膀胱內保留葯液1~2小時,以此為一個療程,反復2~3個療程。

⑷ 表阿黴素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表阿黴素
中文別名:表比星;表柔比星
英文名稱:Epirubicin
CAS號:56420-45-2
分子式:C27H29NO11
分子量:543.5193

⑸ 鹽酸表柔比星注射液的用法用量

本品應採用緩慢靜脈或動脈內注射,也可加100-250ml氯化鈉注射液點滴。在進行肝動脈插管介入治療時,可用碘化油混和以期増強療效。常規劑量:表柔比星單獨用葯時成人劑量為60-90mg/m[sup]2[/sup]體表面積,靜脈注射,3-5分鍾內注入體內。根據病人血象可間隔21天重復使用。高劑量:若單獨使用表柔比星治療肺癌時,應按下述方案給葯:*未經治療的小細胞肺癌:每天按體表面積120mg/m[sup]2[/sup],每三周一次。*未經治療的非小細胞肺癌(鱗狀上皮細胞肺癌、大細胞肺癌或肺腺癌):每天按體表面積135mg/m[sup]2[/sup],每三周一次;或45mg/m2,每三周的第一、二、三天各一次。聯合化療時,可參閱阿黴素的聯合化療方案,以相應的較高劑量表柔比星替代阿黴素即可。據國外文獻報道,以CEF-120[環磷醯胺(C):75mg/m[sup]2[/sup],PO, D1,14;鹽酸表柔比星注射液(E):60mg/m[sup]2[/sup],IV,D1,8;5-氟脲嘧啶(F):500mg/m[sup]2[/sup],EV,D1,8]和FEC-100方案組[5-氟脲嘧啶(F):500mg/m[sup]2[/sup],IV,D1;鹽酸表柔比星注射液(E):100mg/m[sup]2[/sup],IV,D1;環磷醯胺(C):500mg/m[sup]2[/sup],IV,D1]較為常用,其中CEF-120方案組尚需額外給予甲氧苄啶-磺胺甲惡唑或氟喹諾酮類抑菌劑治療,並根據血液毒性對劑量進行調整。本品體外溶血性實驗結果表明本品具有溶血特性,給葯時注意緩慢給葯或緩慢點滴並嚴密監測血象。特殊人群給葯肝功能不全者:肝臟為表柔比星的主要代謝途徑,肝功能不全可降低本品的清除率,引起葯物總毒性的增加。故應降低給葯劑量,中度肝功能受損患者(膽紅素1.4~3mg/100ml或BPS滯留量9~15%),葯量應減少50%;重度肝功能受損患者(膽紅素>3mg/100ml或BPS滯留量>15%),葯量應減少75%。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本品僅有少量經由腎臟排出,故輕、中度腎功能受損患者無需減少劑量,但嚴重腎衰患者(血清肌酐>5mg/ml)應減少給葯劑量。骨髓功能不全的患者:對因以往化療、放療、老年或骨髓浸潤而造成骨髓造血功能不良的病人,可用小劑量(即常規劑量的60-75mg/m[sup]2[/sup]體表面積,高劑量的105-120mg/m[sup]2[/sup]體表面積)治療。每個療程的總量分2-3次使用。使用注意保護措施:接觸本品時,應釆取以下措施:1.給葯人員應當接受過相關的配液及注射技術培訓。2.孕婦不應從事接觸本品的工作。3.給葯人員應穿戴防護衣服、手套,並在接觸本品後予以拋棄。4.注射時應在指定區域(最好在通風處),並鋪上保護性的廢棄吸水性塑料紙。5.所有配液及注射時用過的器具、手套等均應放入高危廢棄袋中高溫焚燒。一旦發生葯物外溢或泄漏,應給予低濃度的次氯酸鈉(0.1%氯),最好是用肥皂水、水依次沖洗。一旦皮膚或眼睛意外接觸本品,應用大量的清水、肥皂水或碳酸鈉溶液沖洗,眼結膜應用鹽水沖洗。並注意不要傷及皮膚,傷及皮膚時應尋求醫療監護。脫下手套後應立即洗手。

⑹ 表阿黴素的用法用量

靜脈或動脈內注射,臨用前加生理鹽水溶解成2mg/ml濃度。靜脈滴注,加100ml~250ml生理鹽水點滴。成人常用量為每療程按體表面積60mg~90mg/m2,可1次給予,也可於第1日、8日等分給葯,3周~4周後重復(腔內化療可於2周~3周後重復)。聯合化療時一般可用單劑量的2/3。總劑量不宜超過700mg/m2,兒童用量約為成人量的1/3~1/2。腹腔內化療,60mg~80mg/次,聯合應用順鉑和氟尿嘧啶或絲裂黴素,特別是大容量腹腔內化療可提高療效。動脈內給葯,60mg~80mg/次,也宜聯合用葯,特別是同用順鉑,1次/1月~3月。胸腔內或膀恍內給葯,50mg~60mg/次,前者可與順鉑同用但胃腸道反應則明顯增加,大多需於用葯前靜脈給予血清素受體抑制劑和地塞米松,以避免立時可能出現的惡心、嘔吐。

⑺ 表阿黴素的注意事項

胞內本品濃度在長期維持於低血漿濃度時作用可大為增強,因而有人主張本品宜用持續點滴給葯法。本品的肝清除量較高,適用於局部化療如肝動脈插管給葯或腹腔內化療。妊娠D類,孕婦、哺乳期婦女和對本品、多柔比星、表柔比星過敏者及用過足量多柔比星或表柔比星者禁用。周圍血象中白細胞或血小板低、發熱或伴明顯感染、惡液質、失水、出血、電解質或酸鹼平衡失調、胃腸道梗阻、明顯黃疽或肝腎功能及心肺功能不全者均禁用本品。肝腎功能損害,用量應酌減。2歲以下幼兒和大於60歲的老年病人慎用,且用葯劑量應相應減少。以往做過胸部放射治療或用過大劑量環磷醯胺者,本品的每次用量和總累積劑量均應相應減少。在用葯期間和周圍血象白細胞減少時禁行牙科手術(包括拔牙),並要保證每日有足夠的排尿量。用葯期間及停用本品後3個月~6個月內禁行病毒疫苗接種。 (1)可導致心肌損傷,心力衰竭。動物實驗和短期人體實驗表明,表阿黴素的心臟毒性比它的同分異構體阿黴素小。比較性研究表明,表阿黴素和阿黴素引起相同程度心功能減退的蓄積劑量之比為2:1。在表阿黴素治療期間仍應嚴密監測心功能,以減少發生心力衰竭的危險(這種心力衰竭甚至可以在終止治療幾周後發生,並可能對相應的葯物治療無效);
(2)對目前或既往接受縱隔、心包區合並放療的病人,表阿黴素心臟毒性的潛在危險可能增加; (3)在確定表阿黴素最大蓄積劑量時,與任何具有潛在心臟毒性葯物聯合用葯時應慎重;
(4)在每個療程前後都應進行心電圖檢查。蒽環類,尤其是阿黴素所引起的心肌病,在心電圖上表現為QRS波群持續性低電壓、收縮間期的延長超過正常范圍(PEP/LVET),以及射血分數減低。對接受表阿黴素治療的病人,心電監護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過無創傷性的技術如心電圖、超聲心動圖來評估心臟功能。如有必要,可通過放射性核素血管造影術測量射血分數。 (1)由於表阿黴素經肝臟系統排泄,故肝功能不全者應減量,以免蓄積中毒。中度肝功能受損者(膽紅素1.4~3mg/100ml或BSP滯留量9~15%),葯量應減少50%。重度肝功能受損者(膽紅素大於3mg/100ml或BSP滯留量大於15%)葯量應減少75%;(2)中度腎功能受損患者無需減少劑量,因為僅少量的葯物經腎臟排出。表阿黴素和其它細胞毒葯物一樣,因腫瘤細胞的迅速崩解而引起高尿酸血症。應檢查血尿酸水平,通過葯物控制此現象的發生;另外,在用葯1~2天內可出現尿液紅染;3、關於骨髓抑制
可引起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應定期進行血液學監測。
4、關於給葯說明
(1)靜脈給葯,用滅菌注射用水稀釋,使其終濃度不超過2mg/ml;
(2)建議先注入生理鹽水檢查輸液管通暢性及注射針頭確實在靜脈之後,再經此通暢的輸液管給葯。以此減少葯物外溢的危險,並確保給葯後靜脈用鹽水沖洗;
(3)表阿黴素注射時溢出靜脈會造成組織的嚴重損傷甚至壞死。小靜脈注射或反復注射同一血管會造成靜脈硬化。建議以中心靜脈輸注較好;
(4)不可肌肉注射和鞘內注射。

⑻ 表阿黴素的介紹

表阿黴素屬於抗生素類抗腫瘤葯。為阿黴素的同分異構體,作用機制是直接嵌入DNA核鹼對之間,干擾轉錄過程,阻止mRNA的形成,從而抑制DNA和RNA的合成。此外,表阿黴素對拓樸異構酶Ⅱ也有抑製作用。為一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葯物,對多種移植性腫瘤均有效。與阿黴素相比,療效相等或略高,但對心臟的毒性較小。

⑼ 表柔比星,奧沙利鉑,5FU合用效果如何

不可以。表柔比星(力創)和其他的腫瘤葯物合用不能用於同一條血管,而且表柔比星(力創)的用量需要適當減少。表柔比星(力創)是魯南制葯集團生產的抗腫瘤葯物,可以用於很多癌症:惡性淋巴瘤、乳腺癌、肺癌、軟組織肉瘤、食道癌、胃癌、肝癌...3465

⑽ 表柔比星和多柔比星有什麼區別

表柔比星(表阿黴素)和多柔比星(阿黴素)的區別有:

1、表阿黴素是阿黴素的同分異構體:表阿黴素屬於抗生素類抗腫瘤葯。為阿黴素的同分異構體,作用機制是直接嵌入DNA核鹼對之間,干擾轉錄過程,阻止mRNA的形成,從而抑制DNA和RNA的合成。

2、毒性不一樣:與阿黴素相比,療效相等或略高,但對心臟的毒性較小。阿黴素有心臟毒性,嚴重時可出現心力衰竭。

3、應用不一樣:表柔比星適用於局部化療如肝動脈插管給葯或腹腔內化療。阿黴素適用於急性白血病(淋巴細胞性和粒細胞性)、惡性淋巴瘤、乳腺癌、支氣管肺癌(未分化小細胞性和非小細胞性)、卵巢癌、軟組織肉瘤、成骨肉瘤、橫紋肌肉瘤、尤文肉瘤、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膀胱癌、甲狀腺癌、前列腺癌、頭頸部鱗癌、睾丸癌、胃癌、肝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