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非盟館的榮譽日
上海世博會非洲聯盟館今天迎來榮譽日(6月3日)。作為非洲聯合館43個參展方的一員,非洲聯盟是第一次參加世博會。非洲聯盟委員會貿工部委員伊莉莎白·坦庫女士、上海世博會執委會副主席周漢民出席慶祝活動。
伊莉莎白·坦庫女士在談到中國與非盟友誼時說,由中國政府援建的現代化的非盟會議中心主體結構已經順利封頂,預計於2011年年底竣工,「這只中國政府送給我們的一份大禮,它將見證中國與非盟間的深厚情誼,也使得彼此的友好關系得以更具體化顯現。」
成立於1963年的非洲聯盟(前非統組織)是第一次參加世博會,昨天,他們在世博園區內舉行活動慶祝非洲聯盟榮譽日。非盟貿工事務委員伊麗莎白·坦庫表示,對於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土地上,參加2010年上海世博盛會,非洲聯盟委員會感到十分榮幸。在此,非盟也想對中國政府的盛情邀請以及物質財力方面的支持,表示最深切的感謝。許多非洲國家,也是首次參加世博會。她說,非洲聯盟真切希望維護與中國之間愈加友好和密切的雙方關系。
位於世博會非洲聯合館的非盟館參展主題是:清潔能源對非洲城市管理的巨大影響。非盟館的格局神似圓形的齒輪,寓意深刻。圓形取和諧團圓之意,齒輪象徵非盟作為集政治﹑經濟和軍事於一體的全洲性政治實體,在維護和促進非洲大陸和平、穩定和發展以及促進非洲各國團結協作過程中的特殊地位。
B. 非洲聯盟會議中心的建設過程
非盟會議中心項目是胡錦濤主席於2006年11月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宣布的中國政府加強對非合作八項舉措之一。會議中心位於非盟總部所在地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項目總用地112669平米,總建築面積51877平方米,由辦公樓、會議樓和輔助配套設施三部分組成,主體建築為高99.9米、地下一層地上20層的辦公樓。它是目前我國在非洲最大援建項目,是繼坦贊鐵路之後中非關系中又一歷史性項目,被譽為中非傳統友誼和新時期合作的里程碑。(建築設計中包含了很多具有象徵意義的元素,例如辦公樓設計的高度為99.9米,象徵著1999年9月9日「非盟日」;環形的會議中心則象徵著非洲團結等)
會議中心由中建八局 於2009年6月破土動工,共有1200名中國和非洲的工人參與了建築。
會議中心包括一個有2550個座位的大會議廳、681個座位的中會議廳、多功能廳、緊急醫療中心、數字圖書館等。
建造這幢大樓耗費了2億美元,全部資金都來自中國政府。連裝修也是由中國出錢的,大部分建築材料是從中國進口的。會議中心的建築用料除了沙子和水泥,其餘包括大理石、木頭、玻璃等都是從中國運來。細致觀瞧,還可發現會議中心圓形屋頂是透光的玻璃側壁,顯示出設計者在節能方面的獨具匠心。 「用工最多的時候,中、埃方工人加起來超過1500多人。」中國政府援非盟會議中心項目工會主席孫升介紹,截止目前,埃方工人還有20多人,中方工人70多個,管理人員48位。
為把該項目建成既讓中國人滿意,也讓非洲人滿意的高質量示範工程,中國政府實施了不少在援外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做法。首先是設備、材料聯合封樣制度,即在設備、材料選擇經設計、施工、監理和業主各方確認滿意後封存。其次,對只看樣品看不出效果的設備、材料,要實地考察廠家生產和技術能力。此外,裝修前施工方還特意在北京做出樣板間,請有關人員挑毛病,以集思廣益。對於材料選擇,曾花城說,如果中國的產品達到國際頂尖水平,就用國產的;如果尚未達到國際頂尖水平,就用國外產品。為保證質量,曾花城說他日常吃住都在工地,一年半的時間內他已往返國內五六趟。
非洲領導人十分關注非盟會議中心工程,非盟委員會主席讓·平和衣索比亞總理梅萊斯等領導人都曾到工地參觀視察。他們對項目進度和質量都特別滿意,並對中方人員說「幹得漂亮,非常出色」。
2011年11月25日,大會議廳鋼結構工程完工並順利通過第二階段中期驗收。非盟會議中心項目98%的建築和裝飾裝修材料來自國內,高峰時使用工人900人左右,並採用中國工人一比一帶當地工人的方式培訓了大量衣索比亞本地的建築工人。目前,該項目已全面轉入機電安裝、裝飾裝修和室外工程施工。2012年1月28日,非洲聯盟會議中心落成典禮在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舉行。
1月28日,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亞的斯亞貝巴出席中國援建非盟會議中心落成典禮並致辭。
非盟委員會主席讓·平、衣索比亞總理梅萊斯和非盟輪值主席、赤道幾內亞總統奧比昂在典禮致辭時共同表示:「這座雄偉、現代化的建築寓意深遠,它既是非中友好合作新的典範,也是非洲復興崛起的標志,它重新點燃了非洲人民對非洲未來的希望,使非洲國家更加自信、團結,沿著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在這塊大陸上爭取持久和平、穩定和繁榮。」
C. 非洲聯盟會議中心的建築特色
非洲聯盟會議中心在城市中具有標志性,與城市中心的其他高層建築物遙遙呼應,在亞的斯亞貝巴,地標有其獨特的重要性,很多道路未能命名,人們往往利用帶有地標性的物體來辨明方向。辦公樓的內向立面,採用方格網的幾何式構圖,帶有中非文化色彩;朝向外部的立面則用豎向線條勾勒,不僅有遮陽效果,在視覺上也可使建築體形更加高聳。豎向線條還是建築綜合體形體構成的重要元素,它們由上至下,在底部翻折貫穿至基座,成為橫向線條,延續至另一端後,翻折而上,一氣呵成。
建築的幾個功能區塊共同構成完整的長方形平面,與用地東側城市主要道路南北向平行布置。建築後退東側道路約100米,形成氣魄不凡的梯形入口廣場。建築主入口正對東面入口廣場,西面通過形如展開扇面的台階狀綠化,逐漸過渡到正對原非盟總部的方向。
辦公塔樓位於會議區的南北兩側,南部為主席辦公和會議服務區,北側為普通辦公區,在用地南北兩側的道路上設專用辦公出入口。大會議廳位於主入口禮儀軸線處,通過獨特的形體處理突出其重要地位。辦公樓的設計以合理高效為原則,平面的形狀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建築外表面面積,以實現節約能源的目標。
D. 非洲聯盟的非盟機構
非盟主要機構包括非盟首腦會議、執行理事會和非盟行政當局。非盟首腦會議是非盟最高權力機構,每年舉行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級會議。在成員國提出要求並經三分之二成員國同意後,非盟可召開特別首腦會議。非盟自2002年7月建立以來,已經成立了非盟首腦會議、非盟行政當局、執行理事會、泛非議會、非洲法院、和平與安全理事會、常駐代表委員會、特別技術委員會等機構。2008年9月9日,非盟在達累斯薩拉姆宣布成立經濟、社會和文化理事會(經社文理事會),從而把非盟的官方機構數增加到9個。
● 非盟首腦會議首腦會議是非盟的最高權力機構,通常每年召開兩次。年初的首腦會議原則上在非盟總部所在地亞的斯亞貝巴舉行,年中的首腦會議在成員國輪流舉行。另外,在成員國提出要求並經三分之二成員國同意後,非盟可召開特別首腦會議。首腦會議大會主席團由一名主席和14名副主席組成,由成員國根據地區代表制選舉產生,每個地區3名,受非盟制裁的成員國無投票權。主席任期一年,任期可視情況延長,延長期不得超過一年。首腦會議的主要職責是制定非盟的共同政策,監督非盟政策或決議執行情況,加快非洲政治、經濟一體化建設,向執行理事會和委員會下達指示,解決非洲戰爭、沖突、恐怖主義、緊急情況等問題。
● 非盟行政當局 非盟行政當局是非盟常設執行機構,負責處理非盟的日常行政事務。非盟行政當局主席任期4年,至多可連任兩屆,現任非盟行政當局主席讓·平。2009年7月,第13屆非盟首腦會議通過草案,將非盟行政當局轉變為非盟權力機構。新機構將增加在防衛、外交及國際貿易等方面的權力。
● 執行理事會 執行理事會由成員國外長或其他部長組成,每年舉行兩次會議,負責實施大會決議和對成員國的制裁。
● 非盟泛非議會2004年3月18日,非盟泛非議會在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正式成立。泛非議會由非盟53個成員國各派出5名議員組成,設有1名議長和4名副議長,坦尚尼亞著名婦女活動家蒙蓋拉夫人當選泛非議會首任議長。根據規定,在未來5年內泛非議會只履行協商與建議的職能,從2009年起開始行使其立法職能。
● 和平與安全理事會2004年5月25日,非盟和平與安全理事會在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成立。非盟和平安全理事會的前身是非洲統一組織的預防、處理和解決沖突機制。2002年7月,非盟第一屆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會議決定效仿聯合國安理會架構,組建和平安全理事會,取代預防、處理和解決沖突機制。 和平安全理事會主要機構包括大會、軍事參謀委員會、賢人委員會、非洲快速反應部隊、特別基金等,其職責是負責非洲地區的和平與安全,具有強大的干預和協調能力。和平安全理事會由15個理事國組成,它們是加彭、衣索比亞、阿爾及利亞、南非、奈及利亞、喀麥隆、剛果共和國、肯亞、蘇丹、利比亞、賴索托、莫三比克、迦納、塞內加爾和多哥,其中5個任期3年,10個任期兩年。
E. 中國人在衣索比亞建的什麼會議中心,什麼十三國領導會
非盟會議中心
非洲聯盟會議中心(THE CONFERENCE CENTER OF AFRICAN UNION)位於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2012年1月28日,中國政府援建的非洲聯盟(非盟)會議中心在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落成。非盟會議中心是中國援助非洲重點項目之一,工程耗資2億美元,也是中國政府繼坦贊鐵路後對非洲最大的援建項目。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7587642.htm
F. 非盟總部設在哪
非盟的前身是成立於1963年2月25日的非洲統一組織 (簡稱「非統」)。1999年9月,非統組織第四屆特別首腦會議通過《蘇爾特宣言》,決定成立非盟。2000年7月,第36屆非統首腦會 旗幟和徽章
議通過了《非洲聯盟章程草案》。2001年7月,第37屆非統首腦會議決定正式向非盟過渡。2002年7月8日,非統組織在南非德班召開最後一屆首腦會議。9日至10日,非盟舉行第一屆首腦會議,並宣布非盟正式成立,非盟正式取代非統組織。總部設在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1]
G. 非洲聯盟會議中心的設計主題
非洲聯盟會議中心的設計主題為:中國與非洲攜手,共促非洲大陸的騰飛。建築群體成U字形,喻中非人民的手合握一起,攜手承托起非洲的未來。U字形又是原非盟總部眺望廣袤非洲大陸的取景框,完成了原非盟總部軸線與新會議中心軸線的空間連接。
H. 非洲聯盟會議中心的國際評論
法新社亞的斯亞貝巴(2012)1月27日文章,原題:非盟總部新大樓標志著牢固的中非關系 由中國援建的非洲聯盟會議中心聳立於衣索比亞首都,彰顯了中國在非洲處於迅速變化中的角色。
有專家指出,中國曾經被認為只對開采自然資源和投資基礎設施感興趣,但它的興趣目益轉向於投資社會公共機構和政府部門。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的非洲部主任亞歷克斯·瓦因斯說:「中國向來被認為不太擅長與地區和大陸組織機構打交道。」他還說:「非盟新大樓的建成大大消除了這種印象。」
這幢造型優美的大樓是亞的斯亞貝巴的最高建築,本周的非洲聯盟峰會將在這里舉行。周末,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將出席非盟會議中心落成典禮。這幢大樓象徵著非洲對於中國的重大利害關系——這個亞洲國家與非洲大陸之間的雙邊貿易在2011年達到1200億美元以上,而十年前還不到200億美元。
在瓦因斯看來,促進穩定最符合中國的商業利益,尤其是在「阿拉伯之春」導致北非一些國家政府垮台以後。瓦因斯說:「這是中國對非洲看法的一種調整。我認為,『阿拉伯之春』、尤其是利比亞的起義是中國未曾預料到的」。
中國對非盟的投資並不局限於建造光彩奪目的非盟新大樓。去年12月,中國承諾向非盟駐索馬里特派團提供450萬美元用於打擊與「基地」有染的青年黨叛亂分子。據總部設在英國的加強世界安全基金會稱,中國還向聯合國駐索馬里、蒲隆地和蘇丹維和部隊捐助了大量錢物。非盟會議中心的建設始於2009年,總共1200名中國和衣索比亞工人分成兩到三個班次晝夜施工,確保了如期竣工。
工程協調員凡塔倫邁克爾說,這幢新大樓使非盟得以主辦大型國際會議,它代表著非洲日益走向現代化的形象,也表明了中國與非洲日益加深的友誼。
I. 2012年1月29日.非洲聯盟第十八屆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會議在衣索比亞首都哪裡舉行
在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新落成的由中國援建的非盟會議中心舉行
J. 非洲聯盟會議中心的中心簡介
亞的斯亞貝巴是衣索比亞的政治和經濟中心,擁有120個國際代表團和大使館,位於非洲國際外交的前沿。非洲聯盟總部和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也常駐於此。 非盟會議中心是中國援助非洲重點項目之一,工程耗資2億美元,也是中國政府繼坦贊鐵路後對非洲最大的援建項目。
援建非盟會議中心是中國領導人在2006年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宣布的推動中非關系發展的八項政策措施之一,受到非盟各成員國和人民的高度重視,引起國際社會普遍關注。會議中心項目於2009年2月開工,2011年12月竣工。
2012年1月28日,中國政府援建的非洲聯盟(非盟)會議中心在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落成。非盟會議中心是中國援助非洲重點項目之一,工程耗資2億美元,也是中國政府繼坦贊鐵路後對非洲最大的援建項目。並且非盟會議中心落成典禮在這里舉行,非盟第十八屆首腦會議將在這座會議中心舉行。